田园城市
- 格式:pptx
- 大小:311.55 KB
- 文档页数:11
1、霍华德的田园城市以霍华德“田园城市”为标志的现代城市规划,出现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
理论提出——1898年《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
概念: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及产业设计的城市,其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
田园城市模式: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城市规模必须加以限制,每个城市的人口限制在3万人,超过这一规模就要建设另一个新城市。
田园城市布局:圆形,中央为公园,六条主干道从中心向外辐射,核心部位为公共建筑,在城市直径线的外三分之一处设环行林荫大道,城市外围地区建设工厂、仓库。
田园城市实践:莱彻沃斯,由恩温、帕克设计完成,第一座田园城市。
2、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柯布西埃是现代建筑运动的重要人物,是理性功能主义的规划思想,这种思想集中体现在由他主持撰写的《雅典宪章》(1933年)之中。
柯布西埃的两个方案“明天城市”和“光辉城市”,体现了城市集中发展的思想。
“明天城市”规划方案1922年发表“明天城市”规划方案:阐述了他从功能和理性角度出发对现代城市的基本认识,从现代建筑运动的思潮中引发了关于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构思。
300万人口的城市的规划方案:“光辉城市”规划方案1931年发表“光辉城市”规划方案,这一方案是他思想集中体现:城市必须集中,只有集中的城市才有生命力。
城市拥挤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即大量高层建筑+地铁和人车分离高效率交通系统。
规划实践——20世纪50年代昌迪加尔规划小结: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是希望通过在大城市周围建设一系列规模较小的城市来吸引大城市的人口,从而解决大城市的拥挤和不卫生状况。
主要基于社会改革的理想,直接从空想社会主义出发而建构其体系,体现人文的关怀和对社会经济的关注。
而柯布西埃则指望通过对大城市结构的重组,在人口进一步集中的基础上,在城市内部解决城市问题。
从建筑师的角度出发,关心建筑和工程,以物质空间的改造来改造整个社会。
霍华德思想中的田园城市在19 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E 提出的关干城市规划的设想,20 世纪初以来对世界许多国家的城市规划有很大影响。
田园城市的概念霍华德在他的著作《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市”。
田园城市实质上是城和乡的结合体。
1919 年,英国“田园城市和城市规划协会”经与霍华德商议后,明确提出田园城市的含义: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掌管。
田园城市的概念霍华德在他的著作《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市”。
田园城市实质上是城和乡的结合体。
1919年,英国“田园城市和城市规划协会”经与霍华德商议后,明确提出田园城市的含义: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掌管。
田园城市的设想编辑本段霍华德认为,城市环境的恶化是由城市膨胀引起的,城市无限扩展和土地投机是引起城市灾难的根源。
他建议限制城市的自发膨胀,并使城市土地属于城市的统一机构,城市人口过于集中是由于城市具有吸引人口聚集的“磁性”,如果能控制和有意识地移植城市的“磁性”,城市便不会盲目膨胀。
他提出关于三种“磁力”的图解,图中列出了城市和农村生活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并论证了一种“城市一乡村”结合的形式,即田园城市,它兼有城、乡的有利条件而没有两者的不利条件。
因此霍华德设想的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
城市四周为农业用地所围绕;城市居民经常就近得到新鲜农产品的供应;农产品有最近的市场,但市场不只限放当地。
田园城市的居民生活于此,工作于此。
国内田园城市案例国内田园城市是指以农田、农村为基础,融入城市规划,实现农村和城市的有机结合,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空间。
下面列举了10个国内田园城市的案例。
1. 苏州田园城市:苏州市以田园城市为目标,通过改造农村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通过整合资源,打造农业观光区和休闲农业园,吸引游客和市民前往体验农耕文化。
2. 杭州田园城市:杭州市通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农村和城市的有机结合。
在农村建设中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自然环境,打造具有乡村风情的田园景观。
3. 成都田园城市:成都市以保护传统农村文化和生态环境为目标,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提供就业机会,吸引农民留在乡村。
同时,成都市注重发展乡村旅游和农业观光,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田园景观。
4. 湖南娄底田园城市:娄底市以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重点,通过改造农村建设,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农村和城市的有机结合。
娄底市还注重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打造宜居宜业的田园城市。
5. 广东梅州田园城市:梅州市以发展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为目标,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提供就业机会,吸引农民留在乡村。
梅州市还注重保护农田和水资源,打造绿色生态的田园景观。
6. 北京房山田园城市:北京市房山区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为目标,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提供就业机会,吸引农民留在乡村。
房山区还注重发展农业观光和乡村旅游,打造宜居宜业的田园城市。
7. 浙江诸暨田园城市:诸暨市以发展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为重点,通过改造农村建设,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农村和城市的有机结合。
诸暨市还注重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打造绿色生态的田园景观。
8. 山东曲阜田园城市:曲阜市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为目标,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提供就业机会,吸引农民留在乡村。
曲阜市还注重发展农业观光和乡村旅游,打造宜居宜业的田园城市。
9. 江苏淮安田园城市:淮安市以发展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为重点,通过改造农村建设,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农村和城市的有机结合。
田园城市名词解释考研田园城市是一种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农业生产、农村社区建设、文化旅游为主要功能的城市形态。
田园城市强调城市的功能和氛围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追求城市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田园城市的特点包括:1. 生态环境为基础:田园城市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注重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城市和绿色城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农业生产为主:田园城市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特色,注重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3. 农村社区建设:田园城市注重建设农村社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社区的发展和繁荣。
4. 文化旅游融合:田园城市注重文化旅游融合,建设文化旅游景点和旅游景点,促进城市的文化旅游产业。
5. 功能和氛围与传统融合:田园城市强调城市的功能和氛围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历史文化遗产。
6. 绿色低碳:田园城市注重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建设生态经济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田园城市的发展对于促进城乡共同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田园城市将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拓展:1. 田园城市是指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农业生产、农村社区建设、文化旅游为主要功能的城市形态。
田园城市强调城市的功能和氛围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追求城市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2. 田园城市的建设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建设生态城市和绿色城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田园城市还需要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和文化旅游发展,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3. 田园城市的发展需要注重绿色低碳经济的建设,建设生态经济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田园城市还需要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4. 未来,田园城市将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做出贡献。
田园城市garden city英国城市规划师霍华德(E.Howard)于1898年针对英国快速城市化所出现的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以及农民大量涌入大城市的城市病所设计的以宽阔的农田林地环抱美丽的人居环境,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一切福利结合在一起的生态城市模式。
构想图在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的关于城市规划的设想。
霍华德在他的著作《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市”。
田园城市实质上是城和乡的结合体。
1919年﹐英国“田园城市和城市规划协会”经与霍华德商议後﹐明确提出田园城市的含义﹕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
中文名称:田园城市外文名称:Garden City 别名:花园城市行政区类别:市面积:6000英亩人口:32000设想霍华德认为,城市环境的恶化是由城市膨胀引起的,城市无限扩展和土地投机是引起城市灾难的根源。
他建议限制城市的自发膨胀,并使城市土地属于城市的统一机构;城市人口过于集中是由于城市具有吸引人口聚集的“磁性”,如果能控制和有意识地移植城市的“磁性”,城市便不会盲目膨胀。
他提出关于三种“磁力”的图解,图中列出了城市和农村生活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并论证了一种“城市——乡村”结合的形式,即田园城市,它兼有城、乡的有利条件而没有两者的不利条件。
因此霍华德设想的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
城市四周为农业用地所围绕﹔城市居民经常就近得到新鲜农产品的供应﹔农产品有最近的市场﹐但市场不只限於当地。
田园城市的居民生活于此﹐工作于此。
所有的土地归全体居民集体所有﹐使用土地必须缴付租金。
城市的收入全部来自租金﹔在土地上进行建设﹑聚居而获得的增值仍归集体所有。
城市的规模必须加以限制﹐使每户居民都能极为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空间。
霍华德对他的理想城市作了具体的规划﹐并绘成简图。
田园城市理论一、“田园城市”基本概念“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形态,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实质是城和乡的结合体,即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取代城乡分离的旧社会结构形态。
1898 年,英国社会活动家埃比尼泽?霍华德在《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又名:明日的田园城市)中提出“田园城市”的概念,希望通过建设新型城市解决城乡问题。
“田园城市”理论对近现代世界各国城市规划产生重大影响,被规划界称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二、“田园城市”理论关于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案霍华德针对现代社会出现的城市间题,提出带有先驱性的规划思想,城市规模、布局结构、人口密度、绿带等城市规划间题,提出一系列独创性的见解,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
田园城市理论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对后来出现的一些城市规划理论,如“有机疏散”论、卫星城镇的理论颇有影响。
40 年代以后,在一些重要的城市规划万案和城市规划法规中也反映了霍华德的思想。
霍华德关于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案主要内容包括:1、疏散过分拥挤的城市人口,防止摊大饼的城市布局,完善乡村功能和服务,减少城乡差距,使农村居民安居乡村。
他认为此举是一把万能钥匙,可以解决城市的各种社会问题。
2、建设新型城市,即建设一种把城市生活的优点同乡村的美好环境和谐结合的田园城市。
城市的增长遵循有助于城市的发展、美化和方便。
当城市人口增长达到一定规模时,就要建设另一座田园城市。
若干个田园城市,环绕一个中心城市(人口为5-8 万人)布置,形成城市组群―社会城市。
遍布全国的将是无数个城市组群。
城市组群中每一座城镇在行政管理上是独立的,而各城镇的居民实际上属于社会城市的一个社区。
他认为,这是一种能使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改革目标充分发挥各自作用的城市形式。
3、改革土地制度,使地价的增值归开发者集体所有。
霍华德认为,城市、农村以及“城市一农村”的三种生活形态犹如三块磁铁,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协调一致地发展。
田园城市Ⅰ“田园城市”理论一、“田园城市”基本概念“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形态,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实质是城和乡的结合体,即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取代城乡分离的旧社会结构形态。
1898年,英国社会活动家埃比尼泽•霍华德在《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又名:明日的田园城市»中提出“田园城市”的概念,希望通过建设新型城市解决城乡问题。
“田园城市”理论对近现代世界各国城市规划产生重大影响,被规划界称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二、“田园城市”理论关于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案霍华德针对现代社会出现的城市问题,提出带有先驱性的规划思想;城市规模、布局结构、人口密度、绿带等城市规划问题,提出一系列独创性的见解,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
田园城市理论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对后来出现的一些城市规划理论,如“有机疏散”论、卫星城镇的理论颇有影响。
40年代以后,在一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方案和城市规划法规中也反映了霍华德的思想。
霍华德关于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案主要内容包括:1.疏散过分拥挤的城市人口,防止摊大饼的城市布局,完善乡村功能和服务,减少城乡差距,使农村居民安居乡村。
他认为此举是一把万能钥匙,可以解决城市的各种社会问题。
2.建设新型城市,即建设一种把城市生活的优点同乡村的美好环境和谐结合的田园城市。
城市的增长遵循有助于城市的发展、美化和方便。
当城市人口增长达到一定规模时,就要建设另一座田园城市。
若干个田园城市,环绕一个中心城市(人口为5~8万人)布置,形成城市组群──社会城市。
遍布全国的将是无数个城市组群。
城市组群中每一座城镇在行政管理上是独立的,而各城镇的居民实际上属于社会城市的一个社区。
他认为,这是一种能使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改革目标充分发挥各自作用的城市形式。
3.改革土地制度,使地价的增值归开发者集体所有。
霍华德认为,城市、农村以及“城市—农村”的三种生活形态犹如三块磁铁,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协调一致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