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应用挂线疗法治疗的疗效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229.47 KB
- 文档页数:2
回顾性临床分析挂线疗法治疗肛瘘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分析肛肠病患者经中医挂线法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2例肛肠病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中医挂线疗法治疗,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复发率、抑郁焦虑评分与治疗前后疼痛评分。
结果:① 在102例肛肠病患者中,73例治愈,26例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6.12%。
② 2例患者疾病复发,复发率为1.96%。
③ 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中医挂线治疗在肛肠病的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并发症率较低,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挂线治疗;肛肠病;治疗效果Retrospective clinical analysis of hanging line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anal fistula patients clinical effect observationZhu Tianjian(huangpi district of wuhan city people's hospital anus bowel division Hubei wuhan 430300)【 abstract 】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treatment of anorectal disease by TCM hang line method curative effect.Methods:select our hospital 102 cases of anorectal disease data,all patientswere treated for a l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treatment effect,the recurrence rate of patient evaluation scoring for,depression,anxiety and pain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1) in 102 cases of anorectal disease,73 cases were cured,26 cases of effective treatmen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6.12%.(2) 2 patients relapse,the recurrence rate was 1.96%.(3)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pain score,depression score,anxiety score comparison have obvious difference(P < 0.05).Conclusion:Chinese medicine hang line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anorectal disease application effect significantly,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 condition,low complication rate,treatment of high security,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 】 hang line 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norectal disease;Treatment effect挂线疗法源于印度,现阶段,我国对挂线疗法进行了改良,将其应用于肛肠病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开窗”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78例目的:探讨高位肛瘘的手术治疗术式,分析“开窗”挂线术的疗效,以提高治疗水平。
方法:对2004-2013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高位肛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78例高位肛瘘患者采用“开窗”挂线疗法治疗,其中73例治愈,3例好转,2例无效。
结论:“开窗”挂线疗法治疗高位肛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标签:高位肛瘘;“开窗”挂线术肛漏是指直肠或肛管与周围皮肤相通所形成的瘘管,也称肛瘘[1]。
一般由原发内口、瘘管和继发性外口三部分组成,也有仅具内口或外口者。
内口为原发性,绝大多数在肛管齿线处的肛窦内;外口是继发的,在肛门周围皮肤上,常不止一个。
肛漏多是肛痈的后遗症。
临床上分为化脓性或结核性两类。
其特点是以局部反复流脓、疼痛、瘙痒为主要症状,并可触及或探及瘘管通到直肠。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4-2013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高位肛瘘患者78例,女25例,男53例,年龄17~62岁,平均39.5岁,病程2~20年,其中高位单纯性肛瘘50例,高位复杂性28例。
合并混合痔者35例。
1.2 临床表现(1)高位单纯性肛瘘:仅有一条管道,瘘管穿过外括约肌深层以上,内口位于肛窦部位。
(2)高位复杂性肛瘘:有两个以上外口及管道有分支窦道,其主管道通过外括约肌深层以上,有一个或两个以上内口者。
查体:肛门视诊可见外口,外口凸起较小者多为化脓性;外口较大凹陷,周围皮肤暗紫,皮下有穿凿性者,应考虑复杂性或结核性肛漏。
低位肛漏可在肛周皮下触及硬索,高位或结核性者不易触及。
以探针探查,常可找到内口。
辅助检查:X线碘油造影术可显示瘘管走形、深浅、有无分支及内口位置,与直肠及周围脏器的关系等,直肠腔内超声检查也有助于发现内口及瘘管,为手术提供依据。
1.3 方法高位肛瘘多采用挂线法、切除挂线法等,其中单纯挂线法对瘘管走形平直者疗效可靠,但对于蹄铁型等弯曲瘘管来说,因不易找到肛瘘内口及挂线与肛直环的切线不垂直而使肛周组织损伤过重,往往造成手术失败,但采用“开窗”挂线术治疗,效果显著。
手术结合挂线疗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特点及疗效研究发布时间:2022-06-08T02:39:29.916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4期作者:赵赤[导读] 目的:研究手术结合挂线疗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特点及疗效。
方法:选择2020年08月-2021年08月到本院治疗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共134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赵赤船山区第二人民医院四川遂宁 629000摘要:目的:研究手术结合挂线疗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特点及疗效。
方法:选择2020年08月-2021年08月到本院治疗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共134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和临床指标。
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66(98.51%)高于对照组58(86.57%),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指标比较,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运用手术结合挂线疗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较高,优势众多,可推广。
关键词:手术;挂线疗法;高位复杂性肛瘘;临床特点;疗效;临床指标肛瘘作为医院肛肠科室中常见疾病,致病因素为细菌感染,细菌侵入肛门腺体和肛隐窝,造成患者腺体感染在化脓之后,会自行的溃破抑或是经过脓肿切开引流手术治疗之后出现感染性的瘘管,该种感染性瘘管由于感染源一直存在,很难自愈,疾病反复发作,局部出现肿痛流脓,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
高位复杂性肛瘘作为肛瘘中最难治性疾病[1-2]。
有学者表明,手术结合挂线疗法对该疾病治疗效果极佳,本文将主要探析该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08月-2021年08月到本院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尿患者共134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76例,年龄23-66岁,平均年龄(36.16±10.28)岁;对照组患者76例,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36.14±10.24)岁,一般资料(P>0.05)。
挂线疗法在肛瘘治疗中的应用探析【摘要】肛瘘由肛周脓肿引起,不能自愈,须经手术治疗。
最简便最常用的方法是挂线疗法。
在治疗高位肛瘘中,使用定向挂线能有效地避免传统挂线导致的肛管形态畸形,引发的肛门关闭不全、漏气漏液等后遗症,较优地达到挂线目的。
【关键词】肛瘘;切开挂线;定向挂线;优点;操作方法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59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598-01挂线疗法是治疗肛瘘的一种常见手术方法。
肛瘘由肛周脓肿引起,不能自愈,须经手术治疗。
高位肛瘘的治疗是肛肠科难点之一,手术目的是根治瘘管和保护肛门功能,最简便最常用的方法是挂线疗法。
在治疗高位肛瘘中,使用定向挂线能有效地避免传统挂线导致的肛管形态畸形,引发的肛门关闭不全、漏气漏液等后遗症,较优地达到挂线目的。
1 挂线疗法的优点1.1 操作简便挂线疗法是一种逐渐剖开痿管的方法,不需用多种手术器械。
为防止急性感染的发生,主要依靠挂线逐渐收缩的机械作用,使引流通畅,从而操作难度较低。
1.2 安全可靠同绝大多数的手术方法相比,挂线疗法无明显的并发症,因为被挂线之内的组织,在被切开的时,基底创面会逐渐愈合,因此不会产生伤口感染或失血过多等症状。
1.3 疗效确切括约肌被切断后,断端就被瘢痕组织部所固定,但断端不会因切断而回缩,愈合后瘢痕很小,一般不会引起肛门失禁。
2 挂线法治疗肛瘘用挂线法治疗肛瘘,是中医治疗肛瘘的一大创举。
在中医古籍中不但有挂线方法的记载,还有挂线的具体操作方法与案例。
现代治疗肛瘘的挂线法与历史上的挂线法已发生了很大的差别,已革去了用细榆枝、马连草探孔的方法,也不再用药煮丝线,而改用了柔质银探针和具有强大收缩力的橡胶线。
笔者在这里探讨一下切开挂线法与定向扗线法。
2.1 切开挂线法切开挂线法治疗肛瘘,就是将一部分瘘管切开,另一部分瘘管用以挂线。
这样就使肛瘘治疗者痛苦更小,疗效更佳。
高位复杂性肛瘘30例切开挂线术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高位复杂性肛瘘的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的疗效。
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采取切开挂线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结果:采取切开挂线术治疗痊愈 28例,显效2例;治愈时间平均35±1.6天。
肛门功能评估正常23例,轻度损伤7例。
结论:高位复杂性肛瘘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操作简单,对组织损伤小,肛门功能保护好,术后无复发。
【关键词】高位复杂性肛瘘;定位切开挂线;疗效【中图分类号】R6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7-0129-02高位复杂性肛瘘有两个以上管道或支管和空腔,其主管道通过外括约肌深层以上或穿过直肠环,有一个或两个以上内口,内口在直肠环以上者[1]。
在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中,挂线治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切开挂线术成为治疗高位肛瘘最好的选择。
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采取切开挂线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年龄72岁,平均年龄50.5±2.5岁。
病程5个月~9年,平均2.5±2.1年。
主要临床表现为肛周局部流脓、疼痛、发热、乏力。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病症疗效诊断标准》中高位复杂性肛瘘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1.2.1术前准备详细了解病史,进行全身及局部检查:通过视诊、指诊、探针、肛门镜检查及碘油造影X线摄片,查清内口位置,管道走行及其与括约肌的关系,绘出瘘道走行及内、外口位置的肛门直肠额状断面和矢断面图像,作出准确定位。
术前3小时温盐水灌肠,肛门会阴部备皮。
1.2.2麻醉方法采用腰腧穴麻醉(低位骶管麻醉)。
麻醉药品为2%普鲁卡因或2%利多卡因。
一般用量为20ml。
切开缝合联合挂线疗法治疗肛瘘45例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图分类号】r2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2-0075-01【摘要】目的:探讨切开缝合联合挂线疗法治疗肛瘘的临床措施及其疗效。
方法:对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我科收入的45例患者行切开缝合联合挂线疗法,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45例患者均采用一次性手术完成,住院时间13-28天;其中痊愈37例,显效6例,有效2例;随访3个月,无复发。
结论:切开缝合联合挂线疗法治疗肛瘘的临床效果确切,治愈率高,痛苦小,复发率低,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推广。
【关键词】切开缝合、挂线疗法、肛瘘肛瘘(analfistula)是指肛门周围的肉芽肿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及外口三部分组成,是直肠肛管常见疾病之一,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常经久不愈或反复间歇性发作[1]。
现将我科开展切开缝合联合关联疗法治疗肛瘘的临床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5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13例;年龄19-69岁,平均34.6岁;病程12天-10年不等;内口1个21例,2个16例,3个以上8例;27例有1个外口,12例有两个外口,6例有3个以上外口。
其中低位单纯性肛瘘17例,低位复杂性肛瘘13例,高位单纯性肛瘘9例,高位复杂性肛瘘6例。
半马蹄形肛瘘27例,全马蹄形肛瘘18例。
1.2、临床诊断[2]患者有肛痈的病史,病灶可探查到外口、管道及内口;管道穿过肛管直肠环或者在其上面;肛周可见溃破流脓,外口暂时愈合,出现蓄脓并呈现肛痈急性发作的表现;手术中探查,脓腔在外括约肌的深部以上。
2、切开缝合联合挂线疗法[3]所有患者采用麻醉方法均为骶管内麻醉,手术体位为俯卧位。
患者进行常规消毒、扩肛,使用探针探查、直肠指诊及美兰试验等多种方法来探测患者肛瘘的内口位置、主管道和支管道的走行方向,确定肛瘘的数目及其位置。
由患者肛瘘的原发外口注入美兰液,再用肛镜探查患者的肛门内,依据美兰液的流出的位置判断内口部位。
挂线疗法在肛瘘治疗中的应用挂线疗法是祖国医学治疗肛瘘的一种方法。
首载于明代徐春甫的《古今医统大全》,他在书中描述了其使用挂线疗法的亲身感受:“予患此疾一十七年,遍览群书,悉遵古法,治疗无功,几中砒毒,寝食忧惧。
后遇江右李春山,只用芫根煮线,挂破大肠,七十余日,方获全功。
”通过进一步的临床实践,他详细的总结了该疗法的操作方法、挂线时间和机理。
“不拘数疮,上用草探一孔,引线系肠外,坠铅锤,取速效。
”并且明确了挂线时间:”线落日期,在疮远近,或旬日半月,不出二旬。
”对该疗法的疗效进行观察:”线既过肛,如锤脱落,百治百中。
”,”未穿疮孔,鹅管内消,七日间肤如旧。
”还对挂线疗法的治疗机理作了初步的阐释:如”药线日下,肠肌随长。
僻处既补,水逐线流”。
挂线疗法自古人发明以来,沿用至今,一直都是国内治疗高位肛瘘的经典术式。
欧美外科挂线的确切起源尚不清楚。
公元前600 年印度外科医Sushruta[1]第一个应用药线疗法,将药线插入瘘管。
到公元前460~377年Hippocrates[1]倡导挂线切割法(Cutting seton method)。
1376 年Arderne提出治療肛瘘的改良二期挂线术。
1873 年越南Dittel第一个报告应用印度橡胶结扎治疗肛瘘的优点,18个月后StMark 医院William Allingham受Dittel工作的启发,在伦敦医学会发表了应用弹性结扎法治疗肛痿60 例的经验,并在1875 年正式发表。
20世纪,挂线疗法得到很大发展,不仅应用于于肛肠科,还可以广泛用于其它领域的治疗,如;泪道挂线治疗阻塞性泪道疾病、挂线疗法治疗腱鞘囊肿等。
1挂线疗法的原理挂线疗法挂线疗法的最大优点是既能治愈高位肛瘘又不致完全性肛门失禁。
该疗法能获这种较理想的治疗效果是以下四种作用取得的。
1.1慢性勒割作用是指通过紧线或弹力收缩,可以局部产生压迫性缺血性坏死而缓慢分离,在逐渐分离过程中,括约肌分离和组织的纤维化修复可同时进行,使分离后的肌端有附着支点,就可缩小分离后距离,减少功能障碍。
肛瘘应用挂线疗法治疗的疗效探讨
发表时间:2016-04-14T11:55:34.88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作者:杨丛家王胜文[导读]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473000 这种疾病不能自愈,只能通过手术起到治愈的效果,但同时也会出现复发率比较高的结果。
杨丛家王胜文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473000
摘要:目的:探讨肛瘘应用挂线疗法治疗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5年3月的108例肛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外洗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挂线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8.1%)明显高于对照组(81.5%),具有统计学意义(x2=5.469,P<0.05);实验组的复发率(3.7%)明显少于对照组(14.8%),具有统计学意义(x2=5.129,P<0.05)。
结论:对肛瘘患者进行挂线疗法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复发率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肛瘘;挂线疗法;临床效果
肛瘘是肛管直肠瘘主要侵犯肛管,很少涉及直肠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肛门疼痛、肛门短时间阵发性钝痛、直肠肛门内胀痛不适、肛门会阴区潮湿不洁、排粪时肛门灼痛、肛旁脓肿等症状[1]。
这种疾病不能自愈,只能通过手术起到治愈的效果,但同时也会出现复发率比较高的结果。
但是通过挂线疗法能较好的改善患者的复发,达到治愈的效果。
本研究于2012年12月至2015年3月对108例肛瘘患者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2年12月至2015年3月对108例肛瘘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肛瘘的诊断标准,并自愿接受治疗同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1)具有严重的心肾不全以及肝功能障碍患者;(2)严重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3)对使用的药物有过敏现象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54例,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10-65岁,平均年龄38.4士14.9岁;病程0.3-5年,平均2.9士0.9年;肛瘘创面I类(小于3 cm)31例,II类(3-5 cm)15例,III类(超过5 cm)8例。
对照组患者54例,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10-66岁,平均年龄38.7士14.2岁;病程0.3-6年,平均3.1士0.8年;肛瘘创面I类(小于3 cm)30例,II类(3-5 cm)17例,III类(超过5 cm)7例。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外洗治疗。
外洗的中药配方:芒硝、明矾、苦参、川椒、生地榆、金银花各30 g,五倍子25 g,艾叶15 g,红藤、冰片和生甘草各20 g 混合用水煎好后清洗患处。
每天1-2次,每次20 min左右。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挂线疗法治疗[2]。
首先在肛缘外进行切口,将探针自外口经瘘管探入,并从内口穿出,在探针的一端系好一根橡皮筋,然后在探针的引导下,将橡皮筋穿过瘘管,然后切开瘘管内、外口间的皮肤以及皮下组织,修剪外口的瘫痕组织和两侧皮瓣,最后拉紧橡皮筋并用丝线结扎,8 -12天胶线脱落。
1.3 治疗效果判定标准[3]
痊愈:治疗后患者症状完全消失;
显效:患者的症状基本消失;
有效:患者的症状减轻,生活基本自理;
无效:患者的症状没有任何改变。
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数值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的比较
具体见表1,由表1可知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8.1%)明显高于对照组(81.5%),具有统计学意义(x2=5.469,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
分组例数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实验组 54 45(83.3) 5(9.3) 3(5.6) 1(1.9) 53(98.1)* 对照组 54 35(64.8) 5(9.3) 4(7.4) 10(18.5) 44(81.5)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比较
实验组出现2例复发,复发率为3.7%,对照组出现8例,复发率为14.8%,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x2=5.129,P<0.05)。
3 讨论
挂线疗法分为松弛的挂线法和切割挂线法[4],本研究采用切割挂线法进行治疗,本方法主要利用挂线的弹性以及张力作用,对患者的患处进行切割,起到治疗效果。
手术后不能进行合理用药就会导致患者复发,因此进行手术后对患处进行中药清洗,可以起到抗菌止痛的作用。
大量的研究[3-5]均说明了采用挂线疗法治疗肛瘘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通过研究也说明采用挂线疗法治疗肛瘘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
本研究对比分析了挂线疗法和中药外洗对治疗肛瘘的效果,通过研究发现采用挂线疗法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症状,恢复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复发率,而单纯的使用中药外洗方法不能很好的减少患者的症状,而且复发率比较高。
由此可见,采用挂线疗法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症状,减少患者的复发率,加快患者的恢复,治愈率高。
综上所述,对肛瘘患者进行挂线疗法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复发率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吴乃桐.浅谈挂线疗法治疗高位肛瘘[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33(8):82-83.
[2]张光友,谢碧勇,张丹.中医挂线疗法治疗肛肠病90例[J].中国中医药,2013,11(12):16.
[3]陈宇,梁万强.切开挂线疗法联合外洗方熏洗坐浴治疗181例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20):4584-4585.
[4]郑晓怡,王福娣.中医挂线疗法在肛瘘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12):61-62.
[5]王开平,肖天宝,苗大兴.中药线挂线疗法治疗高位单纯肛瘘20例临床疗效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5,37(3):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