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推断浙江真题
- 格式:doc
- 大小:195.75 KB
- 文档页数:5
2019 年上半年浙江省化学联考试卷专题汇编无机推断题1、(1903 宁波适应)某同学用固体X(四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1)X 的化学式是。
(2)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3)一定条件下,往溶液丙中加入H2O2,观察到溶液黄色褪去,并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1902超级全能生)已知化合物X 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溶于水产生两种强酸;其蒸气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的58.25 倍。
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0.10molX ,加入到含0.15molBa(OH)2的溶液中恰好中和,同时得到23.3g 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
②上述中和后的溶液与过量的AgNO 3 溶液反应,得到14.35g 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和溶液Y ,经检验,溶液Y 中只含有两种溶质。
请回答:(1)仅根据实验中产生的两种白色沉淀可知,X 中必定含有的两种元素是(用元素符合表示)。
(2)①中X 与Ba(OH)2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由X 中原子序数较大的两种元素组成的A2B2 型化合物,与水反应生成使品红褪色的无色气体、淡黄色沉淀以及一种常见强酸,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1902 温州适应)为探究某盐X(仅含四种元素,其摩尔质量小于300g ·mol-1)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已知:气体 A 为单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 1.25g ·L-1。
请回答:(1)盐X 的组成元素为H、O 和(用元素符号表示)。
(2)写出固体 D 和过量HI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写出盐X 隔绝空气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4、(1903 稽阳联考)石油铁储罐久置未清洗易引发火灾,经初步分析研究,事故由罐体内附着的氧化物甲与溶于石油中的气体乙(乙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 1.52g ·L-1)反应生成的黑色物质丙自燃引起。
为进一步探究黑色物质丙的成分,某学习小组取一定量的丙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1)乙的结构式为。
2021届浙江高考化学第27题无机推断第27题备考27个问题的类型在过去的基础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分为I和II。
I相对简单,主要基于对常见元素的定性分析(甚至可以直接给出元素),II相对困难,主要基于定性和定量计算的材料推断,包括对离子和物质的检查。
整个课题以典型元素化合物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Na、Mg、Al、Fe、Cu、h、C、N、O、Si、s、Cl等),重点研究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和应用、常见化学术语(化学式、电子式、离子反应方程式)、材料结构和性质、典型实验操作、信息的挖掘和利用,数据综合分析(定量计算)等。
备考注意:(1)熟悉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1为主),进行一定的整合,适当拓展。
(主要的特征性质、反应现象)a.关注主要反应(课本),留意课本外的反应(以n元素为例)nh3+no/no2→n2+h2ono2+naoh→nano3+nano2+h2oNo+NO2+NaOH→ NaNO2+H2O(教科书练习)NO2与I-、S2-、SO2和水溶液CuO+NH3的反应→ N2+Cu/Cu2O+h2os+2kno3+3C→ K2s+N2+co2nh4no3→ N2O+h2ob特征响应①能与水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na、k、mg(△)、铁(高温);na2o2、f2al2s3、mg3n2no2(特殊)②能与强碱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al(be)、si;nh4+③ Al,al2o3,Al(OH)3,能与强酸强碱反应;NaHCO 3,(NH 4)2SO 3,NH 4HCO 3氨基酸④ 取代反应的常见类型金属――金属:cu2++zn――;al+fe2o3――金属非金属:Na+H2O―;fe+h+―;fe+H2O-Mg+CO2-非金属-非金属:C+SiO2;c+h2o--;F2+h2o--非金属--金属:c+CuO--;H2+Fe2O3——C.特征数据(数据敏感):① 式28:N2,Co,C2H4② 公式30:不,HCHO③ 公式32:s,O2④式量为44:co2、n2o、ch3cho、c3h8⑤式量为78:na2o2、al(oh)3、na2s、c6h6⑥式量为84:nahco3、mgco3⑦式量为98:h2so4、h3po4⑧ 配方用量为100:CaCO 3、KHCO 3、Mg 3N 2⑨ 配方用量为120:MgSO 4,NaHSO4⑩ 配方用量为160:fe2o3,cuso4(2)。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择题第28题无机推断题【题前知道】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物质的颜色、溶解性、密度等)、化学性质、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反应、物质的检验、物质的量计算、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
具体考查卤族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钠镁铝单质及化合物、氧硫单质及化合物、铁铜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及转变。
考查内容:推导物质的化学式、某一转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某一步在操作时要注意的问题等。
一般要推导的无机物不太常见。
如:K2FeO4,KFeO2,Na2S2O3,S2Cl2,KO2,K2S2O8,CuCl,NaN3,CuH,K2S X(X=16),KI3,FeC2O4,Cu2(OH)2SO4,FeC2O4·2H2O,Na2S2O8等。
解题思路:先审题,阅读题目所给的流程图,找到有用的信息,如物质的颜色、性质等,确定物质是什么,根据已知物质确定要推导物质的组成元素是什么,根据给出物质一般为沉淀如硫酸钡,氧化铜,氧化铁等或气体如NH3、CO2的质量算出物质的量,推导出未知物质的组成元素或原子团的物质的量,再根据质量守恒,计算出各元素或原子团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之比就是物质组成各元素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之比,推导出该物质的化学式。
如果求算出原子团或原子个数之比不符合电荷守恒,则所推导的物质中还有其它原子或原子团,如碱性盐还有OH等。
沉淀的颜色是一个重要的信息,可以推导出组成的元素或离子。
常考有颜色的离子或物质有:含Cu2+物质的水溶液或含有结晶水的物质为蓝色。
含Fe2+的水溶液为浅绿色,该溶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氯水溴水褪色。
Fe3+的水溶液为黄色,与KSCN溶液变血红色溶液,通入SO2气体黄色变浅绿色。
Fe2O3为红色(红棕色固体)。
CuO为黑色固体。
Cu2O为砖红色固体。
FeS2为黄色固体。
BaSO4和AgCl白色沉淀。
【真题回顾】1.(2022年7月浙江学考)盐X为某种矿石的主要成分,仅含四种元素,不含结晶水。
浙江化学学考历年真题分类汇编(无机推断题)16.4.27.(6分)下图中,固体A是铁锈的主要成分。
请回答:(1)白色沉淀E的化学式(2)写出A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C在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5.7.34(4分)某混合物X由A12O3、Fe2O3和Cu组成。
进行如下实验:步骤I:取5.56 g混合物X,加入过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3.52 g固体Y。
步骤Ⅱ:向3.52 g固体Y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形成蓝色溶液,不溶物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1.28 g固体Z。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Z的成分是________▲。
(2)混合物X中n(A12O3):n(Fe2O3):n(Cu)=________15.1.33.(4分)向炭粉、Cu和Fe2O3组成的混合粉末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A,将沉淀物洗涤、干燥,得到固体B。
(1)溶液A中一定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固体B的成分,下列选项中可能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炭粉 B.炭粉和Cu C.炭粉和Fe2O3 D.Cu和Fe2O3 E.炭粉、Cu和Fe2O314.7.33.[4分]将有Mg、Al、Cu组成的粉末状混合物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
根据实验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固体C是________________。
(2)溶液D中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6.4.15.7.34 ⑴Cu(或铜) ⑵2︰1︰315.1.33(1)Fe2+、Cu2+ (2)ABCE14.7.33(1)Cu (2)NaAlO2、NaCl、NaOH。
特训2第27题元素及化合物应用题专练领悟学考真题1.(2016·浙江10月选考,27)为探究不溶性盐X(仅含四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请回答:(1)X 的组成元素为H 、O 和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经一步反应能得到X 的化学方程式(要求非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探究黑色固体X(仅含两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隔绝空气高温稀硫酸稀NaOH 溶液加热固体甲(28.8g )溶液固体乙(12.8g )沉淀固体(16.0g )(蓝色)(蓝色)(黑色)(紫红色)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X (32.0g )第2题图(1)X 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固体甲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3)加热条件下氨气被固体X 氧化成一种气体单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仿真模拟集训1(北仑中学模考).K 2EO 4(E 代表某种元素)在工业上有重要的应用,以下是制备该物质的工艺流程图:已知:A 和C 是由同一主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 是工业上制D 的重要原料。
(1)x 的化学式是▲。
(2)写出F→G 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3)要工业上实现B→E 的转化,y 的化学式可能是▲。
2(衢州二模).X 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极易水解,遇潮湿空气会产生白雾。
实验室制备X 可用A 、C 两种气体发生化合反应制得,物质转化过程如下:为探究X的组成,取13.5gX与足量水完全反应,在生成物中加入1.0mol/L的NaOH溶液40.0mL恰好显中性。
继续加入过量BaCl2溶液,产生沉淀2.33g。
(1)由Na2SO3和B反应生成C的离子方程式(2)X的分子式是。
在生成X的反应中,C表现了性。
3(嘉兴一中模考).利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O、SiO2等)制备铁红,大致生产过程如下:请回答:⑴检验滤液A中含有Fe2+的方法是。
专题25无机综合推断1.【2016年4月浙江省选考】下图中,固体A是铁锈的主要成分。
请回答:(1)白色沉淀E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C---D在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BaSO4Fe2O3+3CO2Fe+3CO22Fe3++SO2+2H2O=2Fe2++SO42-+4H+2.【2015年10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某酸性废液中含有Fe2+、Cu2+、Ba2+三种金属离子,有同学设计了下列方案对废液进行处理(所加试剂均稍过量),以回收金属铜,保护环境。
请回答:(1)沉淀a中含有的单质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沉淀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
(3)溶液A与H2O2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u、Fe BaCO32Fe2++H2O2+2H+=2Fe3++ 2H2O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注意掌握金属回收的方法和常见的离子之间的反应,明确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流程图,理清发生的反应。
3.【浙江省2017届高三4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为探究黑色固体X(仅含两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请回答:(1)X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固体甲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加热条件下氨气被固体X氧化成一种气体单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答案】CuO Cu2O+2H+=Cu2++Cu+H2O NH3+3CuO=N2+3Cu+ 3H2O点睛:该题难度较大,首先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定性分析,然后依据质量借助于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定量分析。
4.【2017年下半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已知固体Na2SO3受热易分解,实验流程和结果如下:气体Y是一种纯净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518g·L-1、请回答:(1)气体Y分子的电子式___,白色沉淀的化学式_______。
高三化学总复习无机推断题1、下图表示某些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已知无色晶体X和黑色固体Y混合共热是实验室制备气体A的常用方法,黑色固体Y和Z的浓溶液共热也是实验室制备气体B的常用方法,已知X和C做焰色反应均出现紫色火焰,(隔着蓝色钴玻璃)试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化学式:X YZA B C(2)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2、室温下,单质A、B、C分别为固体、黄绿色气体、无色气体。
在合适反应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下面框图进行反应;又知单质A是当今世界产量最大的金属,E是溶液是无色的。
请回答:(1)A是_______,B是_______,C是_______(请填写化学式);(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D、E五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能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变化。
写出五种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E__________4、某混和气体可能含有H2、CO、CO2、HCl、NH3和水蒸气中的两种或多种,当混和气体依次通过:①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②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③浓H2SO4( 无现象);④灼热氧化铜(变红);⑤无水硫酸铜(变蓝).(假设每一次吸收均完全).对该混和气体成分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没有CO2,肯定有H2B.一定有CO、CO2和水蒸气C.一定有H2、CO2和HClD.可能有CO2、NH3和水蒸气5、A、B、C、D、E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若A在常温下为气态单质,则A为_______;B为_______;C为_______;D为_______;E为____;由B→C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A在常温下为固态单质。
浙江省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无机推断练习1. 有A 、B 、C 三种常见单质,其有关反应如图所示;已知B 、E 的水溶液显酸性,E 在一定条件下有还原性,但不能被浓硫酸氧化,B 显黄色,D 遇KSCN 溶液显血红色。
试推导判断:(1) B 是金属单质,还是非金属单质? 。
(2) 写出C 、D 的化学式:C 、D 。
(3) 写出F+B →D 的离子方程式 。
2. 已知甲、乙、丙和X 是四种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根据转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 若甲为碳单质,则X 是 。
(2) 若X 为Fe 单质,则甲是(3) 若甲为SO 2,X 是NaOH 溶液,则n(乙):n(丙)比值与溶液的PH 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根据上表判断乙溶液显 性(填“酸” “碱”或“中”)3. 室温下,三种中学化学学习中常见的单质A 、B 、C 分别为固体、黄绿色气体和无色气体,D 溶液为黄色,E 溶液为无色,在一定条件下它们的反应如下:(1) C 的化学式 。
(2) 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 。
(3) D 、E 、F三种物质的水溶液中溶质的阴离子相同,检验该阴离子所用的试剂是 。
4. 在下图所示的物质的转化关系中,A 是海水中含量最丰富的盐,B 是常见的无色液体,K 是黑色固体,D和F 反应可用于工业上生成漂白液,H 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J 是一种乳白色凝胶状沉淀(部分生成物和反应 条件未列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1) H 的化学式 。
(2) 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3) 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 。
5. 球墨铸铁中含有一种铁碳化合物X 。
实验室测定化合物X 组成的实验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 化合物X 的化学式是 。
(2) 溶液甲与足量Cl 2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是 。
(3)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溶液甲中是否含有Fe 3+:。
6. 已知A 是应用最广泛、用量最大的一种金属单质,B 为有磁性黑色固体,C 是气体单质,在一定条件下有如右图转化关系:(1) 写出A 、B 的化学式:A ,B 。
浙江化学学考27题无机框图推断汇编(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无机推断1、磁性材料A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某研究小组按如图流程探究其组成:请回答:(1)A的组成元素为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学式为______。
(2)溶液C可溶解铜片,例举该反应的一个实际应用____________。
(3)已知化合物A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不溶物和一种气体(标况下的密度为g·L-1),该气体的电子式为_ __ _。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_ __ __ __ _ __。
(4)写出F→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_____。
2、电镀工业中往往产生大量的有毒废水,必须经过严格处理后才可以排放.某种含A离子(阴离子)废水在排放前的处理过程如下:已知:沉淀D在氧气中灼烧后,产生黑色固体,生成的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时,产生白色沉淀,最后得到的混合气体除去氧气后,还剩余标况下密度为•L﹣1的气体E .(1)E的结构式(2)沉淀D的化学式(3)写出沉淀D在氧气中灼烧发生的化学方程式(4)滤液C中还含有微量的A离子,通过反应②,可将其转化为对环境无害的物质,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原理(5)反应①为制得某种元素的低价X离子,试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是否可以用Na2SO3溶液来代替B溶液,说明理由.3、为探究不溶性盐X(仅含四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已知,各步反应所需试剂均过量,请回答:(1)X的化学式为。
(2)写出X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红色固体B的硫酸盐溶液与纯碱溶液反应能得到X,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为探究固体A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实验并完成如下转化。
已知:X由两种化合物组成,若将X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
若将X通入足量双氧水中,X可全部被吸收且只得到一种强酸,再稀释到1000mL,测得溶液的PH=1。
杭州高考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推断题综合题试题一、无机非金属材料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句,下列有关“玉”的说法正确的是A .玉的成分是石灰石B .玉能与盐酸反应放出CO 2C .玉的熔点较高D .玉的成分是金刚砂【答案】C【解析】【分析】玉的成分是硅酸盐,玉的硬度比河砂小,“试玉要烧三日满”的意思是检验“玉”的真假要烧满三日,说明“玉”的熔点较高,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 .玉有软玉和硬玉两种,软玉和硬玉的成分都是硅酸盐,石灰石成分为碳酸钙,不属于硅酸盐,故A 错误;B .玉的成分都是硅酸盐,不是碳酸盐,与盐酸反应不能放出CO 2,故B 错误;C .“试玉要烧三日满”的意思是检验“玉”的真假要烧满三日,说明“玉”的熔点较高,故C 正确;D .金刚砂是人工制成的碳化硅,玉的成分是硅酸盐,故D 错误;答案选C 。
2.对于足球烯C 60的认识错误的是( )A .是分子晶体B .含有非极性共价键C .存在同素异形体D .结构稳定,难以发生化学反应【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C 60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范德华力,属于分子晶体,A 正确;B.足球烯中既有双键又有单键,化学键是共价键,且是非极性共价键,B 正确;C.金刚石、石墨、足球烯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所以足球烯存在同素异形体,C 正确; D .足球烯是属分子晶体,在常温下,碳碳之间键能大,也比较稳定,但其易发生加成反应,D 错误;答案选D 。
3.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 .Fe 2Cl 点燃−−−→FeCl 2NaOH(aq)−−−−→Fe(OH)2B .H 2SiO 3Δ−−→SiO 2盐酸−−−−−→ SiCl 4C .浓盐酸二氧化锰Δ−−−−→Cl 2石灰乳−−−−−→漂白粉D .NH 32O催化剂,Δ−−−−−−→NO 水−−−−→H NO 3【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 A .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与铁反应生成三氯化铁,不能一步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故A 错误;B .硅酸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与HCl 不反应,不能转化为SiCl 4,故B 错误;C .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氯气与石灰乳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可以制得漂白粉,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故C 正确;D .氨催化氧化生成NO ,NO 与水不反应,不能转化为硝酸,故D 错误;故选C 。
26.(2009浙江高考)[14分]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生成物省略。
C、D是由X、Y、Z中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在周期表中X的原子半径最小,Y、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
D为无色非可燃性气体,G为黄绿色单质气体,J、M为金属,I有漂白作用,反应①常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
ABCE FH IGKNaOH溶液M①②L棕黄色溶液G浅绿色溶液J+葡萄糖DH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C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
(2)比较Y与Z的原子半径大小:_________>_______(填写元素符号)。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出该反应的一个应用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F溶于稀硝酸,溶液变成蓝色,放出无色气体。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研究表明:气体D在一定条件下可被还原为晶莹透明的晶体N,其结构中原子的排列为正四面体,请写出N及其2种同素异形体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2010浙江高考)(14分).汽车安全气囊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
当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安全装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粉末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从而保护司机及乘客免受伤害。
为研究安全气囊工作的化学原理,取安全装置中的固体粉末进行实验。
经组成分析,确定该粉末仅Na、Fe、N、O四种元素。
水溶性试验表明,固体粉末部分溶解。
经检测,可溶物为化合物甲;不溶物为红棕色固体,可溶于盐酸。
取13.0 g化合物甲,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氮气和单质乙,生成的氮气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 L。
单质乙就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不溶物红棕色粉末反应生成化合物丙和另一种单质。
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可转化为可溶性盐。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的化学方程式为,丙的电子式为。
(2)若丙在空气中转化为碳酸氢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单质乙与红棕色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的作用是 。
(4)以下物质中,有可能作为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替代品的是 。
A. KClB. KNO 3C. Na 2SD. CuO(5)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后生成可溶性盐的成分(不考虑结晶水合物) 。
26.(2011浙江高考)(15)食盐中含有一定量的镁、铁等杂质,加碘盐中的损失主要是由于杂质、水份、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光照、受热而引起的。
已知:氧化性: IO 3—>Fe 3+>I 2;还原性:S 2O 32—>I —3I2+6OH —==5I —+IO 3—+3H 2O KI+I 2 KI 3(1)某学习小组对加碘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一定量某加碘盐(可能含有KIO 3、KI 、Mg 2+、Fe 3+),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盐酸酸化,将所得试液分为3份。
第一份试液中滴加KSCN 溶液后显红色;第二份试液加足量KI 固体,溶液显淡黄色,用CCl 4萃取,下层溶液显紫红色;第三份试液中加入适量KIO 3固体后,滴加淀粉试剂,溶液不变色。
①加KSCN 溶液显红色,该红色物质是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CCl 4中紫红色的物质是________(用电子式表示)。
②第二份试液中加入足量KI 固体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KI 作为加碘剂的食盐在保存过程中,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作用,容易引起碘的损失。
写出潮湿环境中KI 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I 2溶于KI 溶液,在低温条件下,可制得KI 3·H 2O 。
该物质作为食盐加碘剂是否合适?_____(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提高加碘盐(添加KI )的稳定性,可加稳定剂减少碘的损失。
下列物质中有可能作为稳定剂的是____________。
A .Na 2S 2O 3B .AlCl 3C .Na 2CO 3D .NaNO 3(4)对含Fe 2+较多的食盐(假设不含Fe 3+),可选用KI 作为加碘剂。
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该加碘盐中的Fe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2012浙江高考)[14分]已知:I 2+2223S O -246S O -+2I ―。
相关物质的溶度积常数见下表: 物质Cu(OH)2 Fe(OH)3 CuCl CuI Ksp 2.2×10-20 2.6×10-39 1.7×10-7 1.3×10-12(1)某酸性CuCl 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FeCl 3,为得到纯净的CuCl 2•2H 2O 晶体,加入________调至pH =4,使溶液中的Fe 3+转化为Fe(OH)3沉淀,此时溶液中的c (Fe 3+)=________________;过滤后,将所得滤液低温蒸发、浓缩结晶,可得到CuCl 2•2H 2O 晶体。
(2)在空气中直接加热CuCl 2•2H 2O 晶体得不到纯的无水CuCl 2,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由CuCl 2•2H 2O 晶体得到纯的无水CuCl 2的合理方法是_______。
(3)某学习小组用“间接碘量法”测定含有CuCl 2•2H 2O 晶体的试样(不含能与I ―发生反应的氧化性质杂质)的纯度,过程如下:取0.36 g 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KI 固体,充分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用0.1000 mol/L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Na 2S 2O 3标准溶液20.00 mL 。
①可选用___________作滴定指示荆,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②CuCl 2溶液与KI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试样中CuCl 2•2H 2O 的质量百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宁波2013期末)(10分)A 、B 、C 、D 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请根据题中信息回答问题。
(1)已知它们存在如下反应转化关系:A +B→C +D (未配平,反应条件略去)。
① 该转化关系中所涉及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若A 是金属单质,D 是非金属单质,且A 原子的质子数是D 原子的2倍,则反应的方程式是 。
② 该转化关系中所涉及的反应为非置换反应。
若A 、D 分子的核外电子总数都为10个,B 与C 能发生反应,则反应的方程式是 。
(2)已知它们存在如下反应转化关系:A +B→C +D +H 2O (未配平,反应条件略去)。
① 该转化关系中所涉及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若C 、D 两种气体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当A 的摩尔质量小于B 时,物质B 的名称为 ,鉴别C 、D 两种气体不能选用的试剂是 。
a .Ba(OH)2溶液b .酸性KMnO 4溶液c .紫色石蕊试液d .H 2O 2与BaCl 2混合液e .酸化的Ba(NO 3)2溶液② 该转化关系中所涉及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若A 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C 、D 均为钠盐,D 与B 反应能转化为C 。
当参加反应的A 、B 物质的量之比为3∶4时,则C 与D 物质的量之比为 。
26.(2016.04选考)(6分)A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部分性质及转化关系如下图: B AH 2/催化剂C D H 2O/催化剂O 2/催化剂浓H 2SO 4△CH 3COOCH 2CH 3请回答:(1)D 中官能团的名称是(2)A→B的反应类型是A.取代反应B.加成反应C.氧化反应D.还原反应(3)写出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某烃X与B是同系物,分子中碳与氢的质量比为36:7,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
现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适量溴水,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有关X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条件下,X的密度比水小B.X的同分异构体共有6种C.X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D.试验后试管2中的有机层是上层还是下层,可通过加水确定27.(2016.04选考)(6分)下图中,固体A是铁锈的主要成分。
请回答:(1)白色沉淀E的化学式(2)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C---D在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1.(2016.04选考)【加试题】(10分)某同学将铁铝合金样品溶解后取样25.00mL,分离并测定Fe3+的浓度,实验方案设计如下:已知:乙醚[(C2H5)2O]是一种易挥发、易燃、有麻醉性的有机化合物,沸点为34.5度,微溶于水,在较高的盐酸浓度下,Fe3+与HCl、乙醚形成化合物[(C2H5)2OH][FeCl4]而溶于乙醚,当盐酸浓度降低时,该化合物解离。
请回答:(1)操作A的名称是(2)经操作A后,为判断Fe3+是否有残留,请设计实验方案(3)蒸馏装置如下图所示,装置中存在的错误是(4)滴定前,加入的适量溶液B是A.H2SO3—H3PO4B.H2SO4—H3PO4C.HNO3—H3PO4D.HI—H3PO4(5)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0.1000 mol·L-1 K2Cr2O7溶液6.00mL。
根据该实验数据,试样X 中c(Fe3+)为(6)上述测定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为提高该滴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可采取的措施是A.稀释被测试样B.减少被测试样取量C.增加平行测定次数D.降低滴定剂浓度27.(18分)(2015•浙江)Ⅰ.请回答:(1)H2O2的电子式.(2)镁燃烧不能用CO2灭火,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理由.(3)在AgCl沉淀中加入KBr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淡黄色沉淀,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完成以下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O4﹣+C2O42﹣+═Mn2++CO2↑+.Ⅱ.化合物甲和NaAlH4都是重要的还原剂.一定条件下金属钠和H2反应生成甲.甲与水反应可产生H2,甲与AlCl3反应可得到NaAlH4.将4.80g甲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金属钠和2.24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的H2.请推测并回答:(1)甲的化学式.(2)甲与AlCl3反应得到NaAlH4的化学方程式.(3)NaAlH4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甲在无水条件下可作为某些钢铁制品的脱锈剂(铁锈的成分表示为Fe2O3),脱锈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某同学认为:用惰性气体赶尽反应体系中的空气,将铁和盐酸反应后的气体经浓硫酸干燥,再与金属钠反应,得到的固体物质即为纯净的甲;取该固体物质与水反应,若能产生H2,即可证明得到的甲一定是纯净的.判断该同学设想的制备和验纯方法的合理性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