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毛概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 格式:ppt
- 大小:17.56 MB
- 文档页数:100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逻辑结构: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教学目的: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的有关思想内容,深入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类矛盾及其应对的不同方针,了解党的早期领导人强调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认识到党在初期探索过程中的经验及教训,帮助学生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教学重难点:1.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及其处理方式2.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必然性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是学习苏联经验,这在当时是必要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后来的实践表明,照抄照搬苏联模式不符合中国国情,需要积极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针。
在标志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代表作《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指出:“过去为了结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为了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我们就实行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
现在,为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同样也实行这个方针”。
毛泽东看来:社会主义建设中和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是一对矛盾;这既肯定了积极因素的存在,为调动积极因素奠定基础,又为消极因素向积极因素的转变提供了可能。
总之,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时期,明确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并将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看作是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基本方针,对于最大限度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社会主义中国建立以后,面对着国内处的一些复杂局面与种种困难、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是否还存在着矛盾?又是什么性质的矛盾?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矛盾?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