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护理质量总结级分析.pptx.
- 格式:pptx
- 大小:1.80 MB
- 文档页数:39
2017年护理质量汇总分析持续改进报告2017年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始终坚持一切以患者为中心,进行全面护理质量管控,依据年初修订的护理质量标准,按照护理部质量目标考核实施细则,每月不定期进行督查,利用PDCA循环达到持续改进临床护理质量,不断提升护理内涵和服务水平。
具体分析报告如下:一、2017年度护理质量汇总情况表1:2017年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评价汇总达标情况二、2017年度护理质量达标情况分析图表1:2016-2017年各项护理指标同比监测情况:从图表1可以看出,2017年与2016年相比,质量上升的有基础护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书书写,ICU患者十大安全质量目标;与2016年相比下降的有病区管理、危重症护理质量、责任制整体护理,优质护理服务,健康教育质量;其中下降最大的是病区管理;急救药械管理使用安全核查表,与2016年无可比性,且未达标。
2016年4月开始实行输血安全核查表,因此2017年与之前的分值无可比性。
图表2:2016-2017年病区管理工作落实情况图表3:2016-2017年基础护理落实情况图表4:2016-2017年危重症护理落实情况图表5:2016-2017年责任制整体护理落实情况图表6:2016-2017年ICU患者十大安全质量目标落实情况图表7: 2016-2017年优质护理服务落实情况图表8:2016-2017年消毒隔离合格率图表9:2016-2017年护理文书质量图表10:2017年健康教育落实情况图表11:2017年急救物品、药品合格率图表12: 2017年输血安全核查三、2017年比2016年相比护理质量下降的原因分析(1)2017年病区管理质量同比下降原因分析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病区管理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为环境管理不到位,累计百分比为70%,在80%区间内,属于引起病区管理质量下降的A类因素,是需重点整改的因素。
具体体现在:病房内家属自由进出,床单元不整洁,床单有血迹,床边物品摆放不整齐,病房内噪音大,各种仪器的电源线导线拖地,病房内环境不整洁。
2017年绥阳县人民医院护理质量工作总结1、健全护理质量管理组织,实行院、科二级质控,各质控组织定期活动,每月组织一次质控分析、总结会议,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2、制度管理,进一步完善护理工作制度、护理人员职责、护理质量标准等,并组织实施,重点抓好落实工作。
3、护理管理人员及各级质控组织认真履行职责,抓好管辖部门护理质控工作。
4、护理部组织院控小质组每月进行全院专科护理质量检查一次,每季度对全院科室进行一次常规检查,并把质控情况进行反馈,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追踪整改效果。
5、科室质控组织每月进行一次自查自评,护士长平时随机抽查,对存在问题组织科室人员开会学习讨论,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追踪整改效果,达到质量管理成效。
6、薄弱环节、危重病人管理,坚持护士长夜查房制度,检查、指导、协助夜班护士工作,检查督促危重病人护理措施的落实。
7、强化护理人员质量意识,提高护理人员自我质量控制的自觉性,严格执行护理工作规章制度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从思想上重视医疗护理安全,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要求科室积极上报,每半年科室组织召开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会;查找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整改措施,消除安全隐患,2017年无I、Ⅱ护理安全事件发生。
8、规范病房管理,对临床科室病区随时进行检查,发现脏乱差现象立即要求整改,并进一步规范。
护士仪容仪表及行为规范有了很大的提升;病区、办公区、诊疗区符合管理要求;各科室均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绝大部分科室体现合理排班,弹性调配,动态管理。
9、护理文书书写,力求做到准确、客观及连续。
护理文书书写较2016年有很大改善,书写能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反映病人病情变化,不断强化护理文书规范书写的重要意义,使每个护士能端正书写态度,同时加强监督检查力度,要求科内护士长、质控人员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护理部按年初工作计划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继续追踪。
20142017年护理质量控制工作总结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与安全,关系到医院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
加强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使患者满意是护理管理的中心任务,为适应护理工作发展的需要,质控科实行了由质控科护理质控成员、护理部成员、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病区质控员组成的护理质量控制路径,使护理质量在科学管理体制上有了明显提高。
现总结如下:一、开展的工作1、完善了质量控制体系制定护理管理网络,建立质控科护理质控成员、护理部成员-科护士长及护理骨干为框架的护理管理组织网络,修订并完善各种质控网的工作职责,对每一项工作均设计合理流程,从而最大限度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保证了护理质量。
2、增强质量控制意识护士长作为医院护理系统中最基层的管理者,其质量控制意识、领导艺术、管理能力及水平等直接影响质量控制环节。
通过派一些护理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在院内开展护士长管理培训班,参加医院组织的艾滋病、结核病知识培训班,同时增派护理管理者及骨干参加院外组织的护理管理培训班,以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护士长充分发挥了以人为本的管理职能,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地依照标准和制度,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和控制,实现了全员参与护理质量控制,增强了质量控制意识。
3、改进和完善了全院各科室质量控制评价标准为使优质护理更深入人心、落实到位,进一步提高我院护理质量,通过结合质控中存在的问题,对全院各科室的护理质控标准进行进一步修订,特别是将优质护理融入分级护理、病房管理等质控标准中,强调绩效考核的落实,以充分调动全院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及工作积极性,细化了质控标准,便于质控人员掌控,及时发现一些潜在危险,减少安全隐患。
4、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强化法制意识严格按照卫生厅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要求,制定了医院不同病区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及标准,采取统一全员培训,使护理人员更加明确护理文件书写的意义,规范了护士的行为,保障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完整、客观、规范的护理记录,为举证提供了法律依据,保护了护患的合法权益。
2017年护理质量汇总分析持续改进报告2017年XXX护理工作始终坚持一切以患者为中心,进行全面护理质量管控,依据年初修订的护理质量标准,按照护理部质量目标考核实施细则,每月不定期进行督查,利用PDCA循环达到持续改进临床护理质量,不断提升护理内涵和服务水平。
具体分析报告如下:一、2017年度护理质量汇总情况表1:2017年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评价汇总达标情况目标值评价项目合格分/总分病区管理基础护理危重症护理急救药械消毒隔离护理文书ICU患者十大安全质量目标责任制整体护理输血质量优质护理服务健康教育合格率90%90%90%100%90%90%实测值达标率94.3598.1296.9195.2597.5198.11100%100%100%60%100%100%90%95.9100%90%96.%90%96.%90%95.%二、2017年度护理质量达标情形分析图表1:2016-2017年各项护理指标同比监测情况:从图表1可以看出,2017年与2016年相比,质量上升的有基础护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书书写,ICU患者十大安全质量目标;与2016年相比下降的有病区管理、危重症护理质量、责任制整体护理,优质护理服务,健康教育质量;其中下降最大的是病区管理;急救药械管理使用安全核查表,与2016年无可比性,且未达标。
2016年4月开始实行输血安全核查表,因此2017年与之前的分值无可比性。
图表2:2016-2017年病区办理工作落真相况图表3:2016-2017年基础护理落实情况图表4:2016-2017年危重症护理落真相况图表5:2016-2017年责任制整体护理落实情况图表6:2016-2017年ICU患者十大安全质量目标落实情况图表7:2016-2017年优质护理服务落实情况图表8:2016-2017年消毒隔离合格率图表9:2016-2017年护理文书质量图表10:2017年健康教育落实情况图表11:2017年急救物品、药品合格率图表12:2017年输血安全核查三、2017年比2016年相比护理质量下降的原因分析1)2017年病区管理质量同比下降原因分析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病区办理质量降落的主要身分为情形办理不到位,累计百分比为70%,在80%区间内,属于引起病区办理质量降落的A类身分,是需重点整改的身分。
2016年上半年护理质量汇总分析持续改进报告2016年上半年护理部质量管理工作主要是围绕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落实各项护理工作,坚持一切以患者为中心,进行全面护理质量管控,依据年初修订的护理质量标准,按照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方案及实施计划,每月不定期进行督查,利用PDCA循环达到持续改进临床护理质量,不断提升护理内涵和服务水平。
具体分析报告如下:一、上半年护理质量汇总情况表1 上半年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评价汇总达标情况检查项目评价内容方法实测值(实际合格率)目标值(分)达标情况病区管理2月、5月份根据病区质量管理考核标准现场检查19个护理单元98分90 达标护理安全1月、4月根据护理质量安全考核标准现场考核19个护理单元抢救车、急救药品物品管理99% 100% 未达标院内感染2月、4月根据消毒隔离控制标准现场调查20个护理单元98分100 未达标护理服务2月、5月根据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共调查在院患者及家属80名98% 90% 达标临床护理(基础护理/分级护理/危重病人护理) 3月、4月、6月根据临床护理质量检查考核标准现场考核19个护理单元,共114名在院患者98分90 达标护理文书合格率1月、3月、5月根据护理文书质量检查考核标准,全年共查在院病历140份98% 90 达标护理操作一、二季度共考核操作8项,根据层级安排共126人次参考95分90 达标特殊科室专科护理质量每季度现场调查3—5个特殊科护理单元护理质量情况(ICU、手术室、急诊科、透析室、供应室)96分90 达标优质护理每季度对优质护理病区现场检查95分90 达标身份识别制度执行率抽查15—19个护理单元共120名护士99%100%值班交接班制度落实率抽查15—19个个护理单元120名护士97% 100%输血查对制度落实率抽查15-19个个护理单位共30名护士96.6% 100%给药安全制度落实率抽查15—19个个护理单位共120名护士98%100%交接班安全管理抽查15-19个个护理单位共120名护士97% 100%医院药品管理核查抽查15-19个个护理单位共120名护士98%100%管道滑脱管理核查抽查15-19个个护理单位共120名护士98%100%二、上半年护理质量达标情况分析2016年与2015年上半年各项护理质量指标监测同比情况从上图可以看出,2016年与2015年同期相比,质量上升的有护理安全合格率,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护理服务成效率、临床护理合格率;与2015年相比基本持平的有:消毒隔离规范率、病房管理合格率、优质护理服务合格率、护理操作合格率。
2017年护理质量检查情况总结分析2017年医院继续施行院科两级护理质控体系,采用质控小组定期抽查以及护理部不定期巡查的方式对各护理单元护理质量进行检查,促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一、质控方法根据医院及科室实际情况及上一年度护理质量管理存在问题,科室每月检查6项A类项目,护理部每两月检查一次。
其余项目根据情况安排每年质控1—12次,4项不是随时涉及的项目(导管护理、患者约束、特级护理、输血管理)要求科室涉及时检查,同时上报护理部。
二、2016年与2017年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对比临床护理质量检查项目护理管理质量检查结果在一季度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总结去年护理质量检查情况时,护理部即对2017年护理质量检查提出要求,规定质控小组熟练掌握自己所负责的护理项目质量要求,提高质控理念,严格质控,以检查问题出发,从而改进问题,提高护理质量。
质控成员按照护理部要求,严格进行质量检查,加强了对患者的访谈及对护士的提问,2017年多个项目得分均低于2016年。
三、护理部质量检查主要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和整改(一)患者身份识别检查患者身份识别制度落实情况时,质控组除了查看现场操作情况,还增加了对患者的访谈。
上半年患者身份识别管理中,主要存在未核对患者腕带及未双向核对患者信息的情况,护理部及科室加强管理,下半年检查中各科室均能严格执行身份识别管理制度。
(二)安全用药管理各护理单元能认真落实药品管理制度,特别是高危药品及易混淆药品的管理均落实较好。
上半年存在护理人员给药时未严格执行无菌技术的情况,经护理部及科室督查,已改进。
(三)分级护理分级护理管理中仍存在少数患者及家属不了解健康宣教内容的情况,要求护士为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时,充分考虑患者及家属接受能力,及时评价宣教效果,询问家属是否了解宣教内容。
还有个别护士未能及时根据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情况调整患者卧位,导致患者卧位不适。
要求护理人员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提升业务水平,熟练掌握疾病及麻醉术后护理常规,正确落实护理措施。
2017护理质量控制工作总结加强护理质量过程控制,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是护理工作永恒的主题。
按照2017护理质量控制工作计划,全面实施以护理部—护士长二级质量控制管理,不断加强护理质量的监管力度,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保障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一、建立健全护理质量控制体系。
医院成立了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建立了护理部—护士长二级质量控制体系。
制定了八项二级质量控制检查标准,内容涵盖了护理工作的:消毒隔离质量、特护基础护理工作、护理技术操作、急救车管理、急救仪器管理、病区药品管理、病区环境管理、辅助科室管理、重点部门管理等。
对科室一级质量控制检查标准做了具体要求。
二、加大护理质量控制检查力度,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科室质控员、护士长负责科室日常工作质控自查,护士长组成专项检查小组,每周对全院各护理单元进行专项检查,护理部每周随机抽查,节假日前重点检查,每季度组织全院护士长进行全面护理质量检查。
三、做好质量控制反馈,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护士长质控小组的检查结果每周上报护理部;每月底科室将自查问题、改进措施、上月改进结果汇总后报护理部;护理部每月汇总、追踪检查中出现的各项护理质量问题,及时反馈给科室,科室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将评价结果上报护理部。
每次质控检查问题在护士长例会中通报,从而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四、加强护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一)加强新护士的岗前培训、专科带教。
新入职护士首先进行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进入科室后继续进行专科培训带教,带教护士做到放手不放眼。
(二)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严把三查七对关,交接班做到四看五查一巡视,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三)根据我院护理队伍年轻化、专业技术薄弱的特点,实施了由护士长及骨干护士组成的二线备班,保证了护理工作安全、协调进行。
五、全年重点护理质量问题、原因分析、整改措施(一)急救车、急救仪器管理1、问题:急救车内物品放置无序,检查时间、内容全院不一致、检查登记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