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散点图在白血病筛检中的应用_常洪劲
- 格式:pdf
- 大小:317.99 KB
- 文档页数:3
白血病初诊患者血细胞分析仪的白细胞散点图及警示信息评价白血病是一种严重的恶性肿瘤疾病,白细胞数量异常是其一个重要的指标。
白细胞散点图是通过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进行检测后所得到的结果图表。
本文将从白血病初诊患者血细胞分析仪的白细胞散点图及警示信息评价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白细胞散点图的分析白血病初诊患者的白细胞散点图通常呈现出一定的异常特征,通过对其分析可以帮助医生进行初步判断与诊断。
1. 散点图中的白细胞群集白细胞散点图中的白细胞聚集区代表了白细胞的数量范围和密度分布,对白血病初诊患者而言,该区域可能会表现出与正常人不同的分布情况。
例如,白细胞群集区内可能出现明显的高峰或者稀疏的分布,这种异常情况通常与患者的白细胞增多或减少有关。
2. 散点图中的异常细胞在白血病初诊患者的白细胞散点图中,往往会出现异常的白细胞类型。
这些异常细胞可以是原始幼稚细胞、不成熟的细胞或者形态异常的细胞。
这些异常细胞的存在可能与白血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二、警示信息的评价血细胞分析仪在进行白细胞散点图检测时,通常会根据异常的白细胞细胞类型或数量给出警示信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
1. 异常细胞类型的警示白血病初诊患者的白细胞散点图中,血细胞分析仪通常会根据不同的异常细胞类型给出相应的警示信息。
例如,散点图中如果存在原始幼稚细胞,血细胞分析仪可能会提示“原始细胞异常”,这对于患者是否存在白血病等恶性疾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 白细胞数量的警示白血病初诊患者的白细胞数量通常会出现异常,血细胞分析仪会根据不同的数量范围给出相应的警示信息。
例如,如果白细胞数量明显偏高,血细胞分析仪可能会提示“白细胞增多”,这对于患者是否存在白血病等疾病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论白血病初诊患者血细胞分析仪的白细胞散点图及警示信息对于辅助医生进行初步诊断和判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散点图中白细胞的群集情况和异常细胞类型的分析,医生可以初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白血病等疾病。
血液分析仪在急性白血病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9-02-19T12:30:17.607Z 来源:《心理医生》2019年第2期作者:朱丽林[导读] 探究血液分析仪在急性白血病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朱丽林(甘肃省民乐县人民医院检验科甘肃民乐 734500)【摘要】目的:探究血液分析仪在急性白血病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和45例(观察组)体检正常人群(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液中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指标情况。
观察组采用血液分析仪检测,对照组采用现在常规方法检测。
结果:观察组Hb为(33.74±5.61)g/L,对照组Hb为(122.71±18.52)g/L,观察组Hb低于对照组;观察组WBC为(89.14±25.10)×109/L高于对照组(5.87±1.35)×109/L,观察组PLT (35.77±8.14)×109/L低于对照组(145.26±20.98)×109/L,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数据与临床急性白血病指标较为一致。
结论:血液分析仪对急性白血病检测应用效果良好,诊断性较高,为白血病确诊过程中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血液分析仪;急性白血病;检测血液;效果分析【中图分类号】R73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2-0089-02引言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细胞和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抑制正常造血,出现贫血、出血现象[1]。
其发病因素主要因为电离辐射、化学因素、病毒或遗传因素等。
现阶段,急性白血病主要诊断方法为流式细胞术检测、基因检测、细胞学检查、骨髓穿刺等方式,急性白血病一种血液系统疾病,发病时症状严重,致死率较高[2]。
探讨血液分析仪检验急慢性白血病的临床应用发表时间:2016-01-11T14:24:23.813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29期供稿作者:冯丹王衍晶(通讯作者)[导读]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人们对疾病诊断的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
冯丹王衍晶(通讯作者)(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16011)【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液分析仪在急慢性白血病检验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1年1月初—2013年12月底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急慢性白血病患者。
将42例急慢性白血病患者全部作为观察组,选取的对照组是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42例体检者,采用血液分析仪检验两组的血液,分析对比两组的检测数据结果。
同时将观察组分成两组,采用常规方法检验21例观察A组,采用血液分析仪检验观察B组。
结果:慢性白血病组的C反应蛋白为(185.3±4.2)mg/L,白细胞为(105.2±0.4)×109/L,血红蛋白为(32.4±10.3)g/L。
急性白血病组的C反应蛋白为(112.4±4.6)mg/L,白细胞为(90.1±0.8)×109/L,血红蛋白为(34.3±6.2)g/L。
对照组的C反应蛋白为(40.6±3.6)mg/L,白细胞为(10.3±1.3)×109/L,血红蛋白为(120.3±22.6)g/L。
慢性白血病和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红蛋白远远低于健康体检者,而C反应蛋白、白细胞则远远高于对照组。
观察A组是漏诊率为9.5%。
观察B组漏诊率为28.6%。
观察A组的漏诊率显然比对照组低。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液分析仪在急慢性白血病检验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大大提高了诊断准确性,降低了误诊漏诊率,值得推荐。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血液分析仪;检验;应用【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9-0370-02医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人们对疾病诊断的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
白血病初诊患者血细胞分析仪的白细胞散点图及警示信息评价【摘要】目的:探讨BECKMAN-COULTER.GENS血液分析仪在检出白血病及判断白血病类型中的作用。
方法:收集119例初发白血病的血标本,分析白细胞散点图、白细胞警示信息、血涂片分类等指标。
结果:118例患者出现异常散点图,其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有一定特征性,而其他类型白血病散点图各种各样。
初诊白血病患者散点图的白血病细胞系列与实际白血病细胞系列符合率为50%;而CML、M3(M3V除外)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符合率为100%。
警示有原始细胞者符合率为97.5%;警示有幼粒细胞者符合率为97%;警示有异型淋巴细胞者符合率为14.7%。
结论:异常白细胞散点图和警示异常细胞信息是发现白血病的重要指标(散点图优于警示信息),并有助于判断白血病类型。
警示原始细胞、幼粒细胞者,其结果可信度高,警示异型淋巴细胞者,可信度低。
【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散点图警示信白血病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尽快做出诊断是我们检验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目前,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普及,使血液常规检测具备了报告全面(提供几十项实验参数)、检验结果快捷、准确等特点,成为了白血病重要的初筛手段。
虽然血细胞分析仪的普及已多年,其指标主要集中在血细胞数和直方图(主要与细胞大小有关)方面[1~4],而有关白细胞散点图、警示信息与白血病关系的国内外相关报道罕见。
如何充分利用血细胞分析仪所提供的指标,及早发现初诊白血病、判断白血病类型是我们要研究的。
为此对白细胞散点图、异常白细胞警示信息等进行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标本来源收集2005年9月至2007年1月期间我院住院及部分门诊白血病初发患者119例,均经我院MICM分型确诊为白血病并确定了类型,其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20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1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5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指M1 和M2)18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14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13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14例、红白血病2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2例、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1例。
血液分析仪检验急慢性白血病的临床应用发布时间:2023-02-23T02:24:16.387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2期作者:周磊[导读] 目的:分析急慢性白血病中血液分析仪检验的应用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将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急慢性白血病(观察组)以及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对象,均采取血液分析仪检测,比较每组的检测结果。
周磊(泗阳县中医院江苏泗阳 223700)摘要:目的:分析急慢性白血病中血液分析仪检验的应用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将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急慢性白血病(观察组)以及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对象,均采取血液分析仪检测,比较每组的检测结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白细胞均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采血后3hRBC(红细胞计数)水平比较,观察组3hRBC(红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急慢性白血病患者中采取血液分析仪检测可降低误诊率,提高诊断性,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血液分析仪;急慢性白血病;检验效果;分析;研究白血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发病率较高,一旦患病将对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各种先进的检测技术在临床医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患者血红蛋白,白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各项指标严格检测。
在白血病患者中,血液分析仪检验作为一种有效的检测技术,为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白血病患者40例与40例健康体验者,40例白血病患者中,2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20例慢性白血病患者。
根据检测法分别采取常规法检测以及血液分析仪检测,比较各组的检测效果。
排除标准:(1)不愿意参与此次研究患者;(2)合并心肾疾病的患者;(3)精神疾病的患者。
纳入标准:(1)签署知情同意书。
(2)确诊为急慢性白血病患者。
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的临床意义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是临床上常用的两种检测手段,它们可以提供关于血细胞计数和形态学的重要信息,有助于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就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的原理、解读和临床意义进行详细介绍。
一、血细胞直方图血细胞直方图是通过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血液检测后所得的结果图。
它以血细胞分类计数为基础,将血细胞的数量按照不同细胞类型分成多个区间,并以柱形图的形式展示。
常见的直方图包括白细胞计数直方图、红细胞计数直方图和血小板计数直方图等。
血细胞直方图可以提供血细胞的数量和分布情况,进而反映出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例如,白细胞计数直方图可以帮助鉴别感染和炎症等疾病,红细胞计数直方图可以发现贫血和多血症等异常情况,血小板计数直方图可以提示出血倾向和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
二、血细胞散点图血细胞散点图是通过将血液样本中的细胞形态学特征以散点图的形式展示出来。
常见的散点图包括红细胞散点图和血小板散点图等。
血细胞散点图可以提供血细胞的形态学信息,帮助医生发现细胞异常和某些疾病的特征。
例如,红细胞散点图可以识别各类贫血并判断其病因,血小板散点图可以鉴别出血小板功能异常和骨髓疾病等。
三、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的临床意义非常重要,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诊断各类疾病: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可以反映出各类血液疾病的存在和发展趋势,如贫血、白血病、出血性疾病等。
医生通过分析这些图形,可以得到疾病的一些初步判断,有助于进行后续的进一步检查和诊断。
2. 指导治疗方案: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例如,对于炎症性疾病,通过白细胞计数直方图的变化,可以判断药物的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评估治疗效果:治疗后的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可以反映出治疗效果,如药物的作用是否理想,疾病是否得到控制等。
4. 预测疾病进展: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的动态变化可以帮助医生预测疾病的进展和预后,如白细胞计数直方图的峰值增高可以提示感染的进展,血小板散点图的异常可以提示疾病的恶化。
血液分析仪在急慢性白血病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刘娜娜【摘要】目的分析血液分析仪在急慢性白血病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9月至2017年9月于博爱县人民医院进行诊断治疗的50例急慢性白血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利用血液分析仪对研究对象的血液标本进行分析,记录两组红细胞(RB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结果观察组急慢性白血病患者HGB、RBC、MCV、PLT比对照组低,CRP和WBC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白血病患者HGB高于慢性白血病患者,WBC、MCV低于慢性白血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分析仪在急慢性白血病检验中效果显著,可为急慢性白血病的诊断和鉴别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8(027)017【总页数】2页(P3186-3187)【关键词】白血病;检验;血液分析仪【作者】刘娜娜【作者单位】博爱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焦作 4544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7白血病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发病率高且具有遗传性[1]。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疗水平的提高,血常规检验也逐渐实现了全自动。
目前,血液分析仪在白血病的检验诊断中作为常用仪器之一,主要对细胞分类及数目等指标进行检验,可为疾病鉴别诊断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2]。
本研究选择50例急慢性白血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对象均采用血液分析仪检验,现将检验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07年9月至2017年9月于博爱县人民医院进行诊断治疗的50例急慢性白血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符合《血液病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急慢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3]。
50例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11~63岁,平均(39.87±3.98)岁;急性白血病患者24例,慢性白血病患者26例。
J Jining Med Univ,December2010,Vol.33,No.6 doi:10.3969/j.issn.1000-9760.2010.06.01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散点图在白血病筛检中的应用常洪劲 李 莉 陈新科(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济宁 272029) 摘 要 目的 探讨血液分析仪散点图的异常提示对白血病初筛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初次确诊白血病的患者进行血细胞及散点图的分析。
结果 在74份散点图有异常提示的血样中,白血病符合率为95.95%。
结论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散点图对白血病初筛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散点图;白血病;初筛诊断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9760(2010)12-404-03The application of automatic hematology analyzer scatterplot chartin leukemia screeningC H AN G Hong-jin,L I Li,C HE N Xin-ke(T he Affiliated H ospital o f Jining M edical Univ ersity,Jining272029,China)A 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creening value of anom alies in the hematology analyzer sc atterplotc harts for early leukaemia.Methods Ana lyzing complete blood counts and blood scatterplot charts in patients withfirst screen leukemia.Results In74blood samples with abnormal scatterplot charts,the concordance of leukaemia in was95.95%.Conclus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 high diagnostic value of a utomatic hematology analyzer scatterplot charts in early leukaemia screening.Key words:Automatic blood analyzer;Scatter;L eukemia;Screening 目前,由于5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普及,使血液常规检测具备了报告全面、检验结果快捷、准确等特点,成为了白血病重要的初筛手段。
虽然血细胞分析仪的普及已多年,其指标主要集中在血细胞数和直方图方面[1-4],而有关白细胞散点图、警示信息与白血病关系的国内外相关报道罕见[5]。
笔者应用Bayer公司的ADVIA-212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白血病初筛诊断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白血病初诊患者血常规散点图特点及其诊断价值。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收集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期间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初发白血病患者74例,均经骨髓穿刺作形态学、染色体分型、免疫分型确诊为白血病并确定类型,白血病各类型病人数见表1。
表1 确诊各型白血病人数类型CLL CML A LL M1M2M3M4M5M7少见类型总数人数89151187581271 1.2 方法用含EDTA-K2抗凝真空采血管采集初发白血病患者的静脉血2ml,采血后4h内完成5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检测仪器为ADV IA-2120及配套试剂。
根据过氧化物酶染色(PEROX)散点图、嗜碱性粒细胞(BASO)通道散点图、血细胞分类和计数结果、形态学报警等血细胞参数特点等作综合分析。
同时推血涂片作染色,计数白细胞及分类。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χ2检验。
2 结果根据细胞体积大小及细胞质内过氧化物酶含量不同,细胞分布在不同的区域。
在过氧化物酶染色细胞分布图中A、B、C、D区分别为淋巴细胞、嗜404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E 区为未染色大细胞区,主要包括异型淋巴细胞和原始细胞等。
在嗜碱性粒细胞分布图中,F 区为原始细胞;H 区为嗜碱性粒细胞;G 区为单个核细胞,K 区为多个核细胞(见图1)。
图1 正常人P EROX 细胞分布图和B ASO 通道细胞分布图2.1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 L )的细胞分布图在过氧化物酶分布图中显示,白细胞异常增高,以过氧化物酶阳性的中性粒细胞为主,LUC 也显著增高;在嗜碱性粒细胞明显增多,以多个核细胞为主。
在形态学报警中,以不成熟的中性粒细胞(IG )为主,在细胞计数中血小板明显增多(见图2)。
图2 C ML 患者PEROX 细胞分布图和B ASO 通道细胞分布图2.2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 3)的细胞分布图M 3型白血病主要是早幼粒细胞,其细胞体大,且过氧化物酶活性最强,在过氧化物酶分布图中呈典型的“倒置山峰形”,白细胞总数降低,淋巴细胞增高;在嗜碱性细胞通道中以原始细胞为主,多个核细胞区很少有细胞存在,形态学提示原始细胞和幼稚粒细胞显著增高(见图3)。
图3 M 3患者P EROX 细胞分布图和B ASO 通道细胞分布图2.3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的细胞分布图由于大多数原始淋巴细胞无过氧化物酶,细胞多集中在PE ROX 图中的A 和E 区,即淋巴细胞区和未染色大细胞区,这是因为原始淋巴细胞的细胞体积大、部位较正常偏高,故呈“烟筒型”。
BASO 图中以原始细胞和单个核细胞为主,K 区细胞甚少;形态学提示原始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增高(见图4)。
图4 AL L 患者P EROX 细胞分布图和BASO 通道细胞分布图2.4 白血病患者ADVIA -2120分析结果与骨髓穿刺检查结果符合率ADVIA -2120血液分析仪初筛例数与骨髓穿刺确诊例数的符合率见表2。
表2 AD VI A -2120血液分析仪初筛例数与骨髓穿刺确诊例数的符合率白血病类型CLL CML ALL M 1M 2M 3M 4M 5M 7其他类型血液分析仪初筛例数991411577712骨髓确诊例数891511875812符合率(%)88.8910093.3310083.3310071.4387.5100100 注:血液分析仪初筛例数与骨髓穿刺确诊例数比较:P >0.053 讨论白血病是由于骨髓中白血病呈克隆性增生,失去进一步分化为成熟细胞的能力,并伴有凋亡减少的一种常见血液系统恶性疾病。
绝大多数患者外周血涂片中也出现相应异常细胞,其形态与正常血细胞存在着明显差异,所以仪器一般会出现白细胞散点图的异常及警示异常白细胞信息。
本组74例白血病患者中,其中有71例出现不同程度散点图异常。
虽然每个白血病患者的散点图各不相同,但是CM L 、A LL 及M 33种白血病的典型散点图各有一定特征性。
CM L 的典型散点图特征为:在过氧化物酶分布图中,白细胞总数高,以过氧化物酶阳性的中性粒细胞为主,未染色大细胞也显著增高;在嗜碱性粒细胞明显增多,以多个核细胞为主。
ALL 的典型散点图特征为:过氧化物酶通道中,细胞多集中在淋巴细胞区和未染色(下转第407页)穿刺过程中,由于出血使抽吸的成分较多或细胞不足,未能作出诊断,其次甲状腺结节往往为多发性,所以结果阴性未能排除恶性可能,另外影响因素还包括结节的大小、结节的位置及患者的状态等[3]。
本组彩超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符合率仅为32.8%(20/67),而US-FNAC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符合率为82.7%,通过回顾性分析,被病理组织学证实为甲状腺微小癌的主要超声表现:结节形态不规则;内呈极低回声;内有沙粒样钙化;边界模糊不清;纵横比≥1;向周围侵犯或出现淋巴结转移;与颈前肌群粘连;结节内血流丰富,内血管走行不规则、扭曲,RI>0.75。
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诊断甲状腺微小结节最可靠的方法之一,其操作简便与安全,病人几乎无不适,且很少相关并发症。
特别对于<1cm微小结节[4],临床难以确诊,影像学也缺乏特异性表现时,可通过US-FNAC早期发现并鉴别诊断其良恶性,可提高甲状腺微小结节诊断符合率。
参考文献:[1] 李京智.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在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医学,2008,28(2):35-37.[2] 王广田,张茂强.甲状腺癌误诊误治的原因及再手术探讨[J].普外临床,1992,7(6):3380-339.[3] Danese D,S ciacchitano S,Farsetti A,et al.Diagnostic accu ra-cy of con ventional versus sonography-guided 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of thyroid nodules[J].T hyroid,1998,8:15-21.[4] 季正标,袁海霞,张晖,等.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用于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J].上海医学影像,2008,17(2):102-103.(收稿日期 2010-11-01)(上接第405页)大细胞区,在嗜碱性细胞通道中以原始细胞和单个核细胞为主,多核细胞甚少。
M3的典型散点图特征为:异常早幼粒细胞增生,白细胞总数降低,淋巴细胞增高;在嗜碱性细胞通道中以原始细胞为主,多个核细胞区很少有细胞存在[6]。
在本实验中,其与骨髓穿刺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100%、93.3%和100%,三者符合率均较高。
当CM L患者血中嗜酸性粒细胞较高时,有时单从过氧化物酶细胞分布图不易与M3患者区别,须对多参数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比较正确的分析结果。
由于白血病细胞形态多态性和复杂性、仪器分类系统及标本本身存在问题等因素,均可导致使仪器分析结果出现偏差[7]。
CLL、M2与M5的诊断与骨髓报告的符合率较低,则可能与病例数较少有关。
如果散点图异常而无警示异常细胞者,应进行血涂片分类。
由此可见,散点图异常是检出白血病初诊患者并辅助判断白血病类型的重要指标,尤其是对于白细胞数正常和或无警示异常白血病者来说。
初诊白血病患者警示异常白血病信息,对判断异常细胞和白血病类型也具有重要意义。
仅警示原粒细胞和幼粒细胞者,其结果往往可信度高[8],多见于CM L和M3。
无警示而散点图异常者,血涂片多数也可检出数量不等异常细胞。
我们认为,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只对初诊的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散点图也只在初诊患者中较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