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无功功率补偿装置毕业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1.55 MB
- 文档页数:80
10kV配电线路无功自动补偿装置的设计与安装分析发布时间:2022-11-11T01:09:31.565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14期7月作者:王瑞军[导读] 10kV配电线路作为电力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无功自动补偿装置使用将对维持电网的整体安全性以及稳定性起到促进作用王瑞军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市武川供电分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10摘要:10kV配电线路作为电力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无功自动补偿装置使用将对维持电网的整体安全性以及稳定性起到促进作用。
基于此,本文以10kV配电线路无功自动补偿装置为例,对其进行概念陈述,并从方案设计、设备安装两方面进行重点论述,完善设计及安装流程,以期提升电网运行安全性,降低运行损耗,保证供电质量。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无功自动补偿装置;设计与安装引言:10kV配电线路是保障电能有序传输的重要部分,具有供电线路长、损耗大、分布广、负荷大等缺点,虽然当前相关单位已经开始采用无功自动补偿的方式增加电力的有效使用率,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旧极易出现故障。
因此,相关部门需要重视10kV配电线路无功自动补偿装置的设计与安装工作,实现节能调压作用,减少电能的损耗。
一、10kV配电线路无功自动补偿装置概述无功自动补偿对于10kV配电线路的有序运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步调相机、并联电容器、有载调压变压器等均属于常见的无功自动补偿装置。
其中,同步调相机可以依照配电线路的无功功率大小控制整个配电线路的运行状况。
从实际的工作流程进行分析可知,当10kV配电线路无用功率不够高时,则同步调相机可充当电源,为配电线路提供相应的无功功率,反之则会限制无功功率的增加,使其维持在较为正常的水准范围内。
并联电容器可对配电线路及用电客户进行补偿,具有安装简便、电能消耗小等优势[1]。
二、10kV配电线路无功自动补偿装置设计(一)确定无功自动补偿装置位置在确定无功自动补偿装置的位置时,首先可依照10kV配电线路的情况,将装置安装在线路负载的1/4-2/3处。
10kV电网无功补偿装置设计摘要:在电网需求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必须主动对配电网结构进行改革优化,提高输电效率与用电稳定性。
通过对我国目前多数电力企业的配电工作分析可知,无功分布不均衡、无功补偿体系不健全、投运效率低、谐波问题严重等问题,直接或间接对配电网运行造成影响。
关键词:10kV电网;无功补偿装置;设计引言在能源紧张的今天,一个发电企业如何合理的利用能源,降低能耗,对发电企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无功功率补偿技术通过减小线路与变压器的电压压差,从而减少电压扰动,以此来提高运行设备的电压安全程度。
同时,无功功率补偿技术能够帮助延缓设备衰老,从而提高用电的效率和质量,以保证消耗维持在一个低水平的阶段。
1配电网运行现状1.1电容补偿由于我国疆域广阔各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较大,因此配电网运行时存在较大负荷波动,导致了整体电网运行稳定性较差。
目前我国很多城镇与乡村安装的配电系统,主要采取户外塔杆的安装工作模式,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主要以电容器补偿模式为主。
在电容补偿工作开展时,主要是因为电容器可以提供稳定固定的无功公路,并且电容器设备的成本较低可以快速安装操作,提高了电网运行的整体安全性,因此我国配网系统中,主要利用电容器开展无功补偿工作。
1.2无功补偿静止无功发生器(SVG)设备可以对配电网谐波进行一定处理,并发挥出无功补偿的工作效果,部分电力企业在对谐波问题处理时,利用SVG设备替代了电容器,以提高电能运行效率与质量。
该谐波治理技术已经在国外得到普遍应用,我国的工业配网工作中合理的应用该设备,但是在基层乡镇配电网无功补偿工作开展时,仍旧采用电容器补偿工作方式。
210kV电网无功补偿装置设计策略2.1智能无功补偿技术2.1.1选取分析稳态补偿与快速跟踪补偿技术,两者相结合之后,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电力传输的稳定性,这是无功补偿技术在未来发展中的主要趋势。
从经济方面分析无功补偿技术,需要平衡技术成本以及实际效益,如果这两方面不平衡,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工作盈利,这样会影响到无功智能补偿技术在电力方面的应用,将其投入到实际工作中,考虑工作效果,可以提高功率因素,减少能源损耗。
毕业设计任务书(10kV)一、任务背景及研究意义电力系统是现代化社会的基础设施,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电力系统中,配电网的作用不可或缺,10kV配电网作为城市和交通领域的主要配电方式,其运行稳定性对城市和交通的正常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10kV配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研究和优化,将有助于提高城市和交通的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效益。
二、任务目标本毕业设计的主要目标是研究10kV配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以保证城市和交通的正常运行。
具体任务包括:1.收集10kV配电网的基本信息和运行数据,分析现有问题及其原因。
2.对10kV配电网的运行负荷和电压稳定性进行建模和仿真分析,找出其模型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方案。
3.分析10kV配电网的短路故障问题及其对运行的影响,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置方案。
4.针对当前10kV配电网的运行问题,研究优化方案,包括合理配置配电设备、优化供电质量等方面。
5.根据研究结果,撰写毕业论文及相关报告,为10kV配电网的优化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三、任务计划及要求1.任务周期:本毕业设计为期三个月,具体时间为2022年3月1日至2022年6月1日。
2.任务计划:- 第一周:收集资料、初步构思任务方案;- 第二周至第四周:研究10kV配电网的运行问题及其原因;- 第五周至第八周:建立10kV配电网的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 第九周至第十二周:研究10kV配电网的优化方案;- 第十三周至第十四周:撰写毕业论文及相关报告。
3.要求:- 研究结果需要具有可读性、可操作性、可复制性;- 毕业论文需要有清晰的结论、明确的创新点、合理的数据分析;- 实验数据需有科学性和可靠性。
四、预期结果通过本次毕业设计,预计可以达到以下预期结果:- 对10kV配电网的优化方案进行研究与提出,可为城市和交通的正常运行提供决策支持;- 就10kV配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探讨,为电力系统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撰写毕业论文及相关报告,为自身专业素质提高奠定基础。
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1绪论 (1)1.1本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2我国配电网无功功率的现状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1.2.1我国配电网无功功率的现状 (1)1.2.2配电网无功优化补偿的发展 (2)1.3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3)2 无功补偿和无功优化 (4)2.1无功补偿 (4)2.1.1无功补偿的基本概念 (4)2.1.2 无功补偿的基本原理 (4)2.2无功功率 (6)2.2.1正弦电路中的功率 (6)2.2.2功率因数 (7)2.3 无功优化概述 (8)2.3.1配电网无功补偿问题的提出 (8)2.3.2无功补偿的电路和向量图 (9)2.4 无功优化补偿的原则和类型 (10)2.4.1无功优化和补偿的原则 (10)2.5 电网无功优化,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10)2.5.1、加装无功补偿设备,改善电压质量 (10)2.5.2、加装无功补偿设备,提高输配电线路供电能力 (10)2.5.3、加装无功补偿设备,提高变压器的带负荷能力 (11)3 10KV电网的无功补偿前、后分析比较 (12)3.1 10kV线路的降损与无功补偿 (12)3.1.1无功补偿前的线路损耗分析 (12)3.1.2线路补偿后分析: (13)3.1.3线路无功补偿后的损耗降低率% : (14)3.2实际线路无功补偿量及其安装位置的确定 (14)4 确定无功补偿容量的一般方法和手段 (16)4.1 10kV线路补偿方案简介 (16)4.1.1就地无功补偿方案 (16)4.1.2分散补偿方案 (16)4.1.3集中补偿方案 (17)4.1.4跟踪补偿方案 (17)4.2几种补偿方案的理论比较分析 (17)4.3几种补偿方式的经济技术比较 (19)4.3.1几种补偿方式的投入比较: (19)4.3.2几种补偿方式的经济技术比较: (20)4.3.3几种无功补偿方式的总结: (21)4.4无功补偿的主要手段 (21)4.4.1.同步调相机 (21)4.4.2.并联电容器 (22)4.4.3静止无功补偿器SVC (22)5 基于经典法的无功优化算法 (23)5.1确定最佳位置和最佳容量定理 (23)5.1.1确定最佳位置定理 (23)5.1.2确定最佳补偿容量定理 (23)5.2按网损和年运行费最小确定补偿容量 (24)5.2.1按网损最小确定补偿容量: (24)5.2.2按年运行费最小原则确定补偿容量: (25)5.3无功容量的合理分配 (25)5.3.1确定无功容量的分配原则 (25)5.3.2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26)5.3.3目标函数的转化 (26)5.4无功负荷均匀分布时补偿容量和补偿位置的确定 (27)5.4.1单点补偿 (28)5.4.2两点补偿 (29)5.5负荷沿线递增分布时补偿容量和位置的确定 (31)5.5.1单点补偿 (31)5.5.2两点补偿: (33)5.6无功负荷沿线递减分布时补偿容量和补偿位置的确定 (34)6配电线路上的各阶段的无功补偿 (37)6.1配电线路上的无功补偿 (37)6.2用户的无功补偿 (38)6.2.1 放射式开式网的最佳无功补偿 (38)6.2.2 干线式和链式开式网的最佳无功补偿 (39)6.3配电网无功优化控制对电压的影响 (40)6.3.1 无功功率与电压的关系 (40)6.3.2电压水平与无功平衡的关系 (40)6.3.3 配电网无功优化控制对电压的影响 (41)6.4配电网无功优化控制对有功损耗的影响 (42)6.4.1 无功功率与有功损耗的关系 (42)6.4.2 功率因数与有功损耗的关系 (42)6.4.3 配电网无功优化控制对有功损耗的影响 (43)7 配电网无功补偿遇到的问题 (45)7.1优化的问题 (45)7.2谐波的问题 (45)7.3无功功率倒送的问题 (45)致谢 (46)参考文献 (47)附录 A (48)附录 B (51)10kV线路的无功优化补偿参数设计摘要配电网线损是电网损耗的主要组成部分。
10kV配电网中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设计与应用摘要:配电网线路损耗与电压波动会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了保证输电正常,提升电力管理水平,需要采取必要的无功补偿措施。
本文着重对10kV配电网中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设计与应用作一分析阐述。
关键词:10kV配电网;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线路补偿10kV及以下的配电网供电线路会连接十几台或者更多的配电变压器,因而用户分散,变压器容量小,经常会出现无功大于有功的情况,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线路损坏几率,如何选择补偿装置,提升电能质量也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10kV配电网中低压无功管理现状目前多数的供电企业都会采取变电站内无功集中补偿的方式进行配电网无功管理,然而这种补偿方式在10kV及以下的配电网中应用成效并不明显。
其管理方式的不足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①主要通过变电站二次侧集中补偿,但是其无功补偿设备较旧、数量也有所不足,导致无功缺额依然较大;②无功补偿装置的配置不尽合理,没有有效解决配电线路线损及末端电压低的问题;③无功补偿装置自动化程度与实时监控能力均有待提升,无法很好的满足电力负荷季节性需求。
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①现行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方法》对10kV配电网中低压无功管理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规定,导致设计过程中缺少无功补偿思维;②营业管理中缺少有效管理,没有对配网功率因数进行仔细的检查,造成了无功管理漏洞;③设备使用年限短,或可靠性不高,无法满足目前实际需求。
总的来说,当前的10kV配电网中低压无功管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难以满足地区发展对电网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加深认识、优化管理、寻求有效的新技术将是如今供电企业在无功管理上面临的新难题。
二、10kV配电网中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设计1、系统设计概述在进行无功补偿控制器设置时,一方面要保证线路系统稳定,一方面要兼顾补偿效果,需要合理选择电容器组合,满足后期使用要求。
10kV线路无功优化智能系统是一种由DotNet技术开发,并通过C/S结构运行的智能化系统,优势就在于这种系统在客户端系统运行后可以对服务随时进行访问,并做到即时监控,实现在线补偿。
摘要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是联系发电厂和工厂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
建国以来,我国的城乡供电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认识、提高、完善的过程。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坚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作为基础产业的电力工业,该为新农村建设做些什么?国家电网公司初步制定了服务新农村、新城镇建设的战略规划。
10kV变电所是工厂电力配送的重要环节。
变电所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灵活和经济运行,为满足城镇负荷日益增长的需要,提高对工厂供电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工农业生产的增长需要,迫切要求增长供电容量,拟新建10kV变电所。
化工厂不仅可以大力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增长国民经济,同时还可以解决当地人民的就业问题,增加他们的收入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
本次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为某标准件厂变电所配电系统的设计。
该系统为10KV电源进线,经过车间变电所再降压成380V,供给各车间使用。
经过对基础设计资料的分析后,发现各个车间设备大都是三级负荷,因此,经过计算,并查到了很多相关资料,最后选择了一台800KV.A的主变压器,主变压器到各车间采用单母线进线方式。
各个车间的接线采用放射式的接线方式。
根据计算电流,选好各个设备,并通过短路电流、电压损失等惊醒校验和整定。
关键词:供电系统负荷计算短路校验继电保护一、绪论1.1工厂供电课程设计的要求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工厂10KV变电所供电系统的设计,厂无大型设备、高压设备、高频设备、及整流装置。
车间变电皆为三级负荷。
由于厂区较紧凑,装卸产品的起重机工作频繁。
为美观起见,除向以外厂区配电线路一律地下敷设。
在进行施工图设计时,供电系统总计算负荷的确定,一般采用逐级计算法由用电设备处逐步向电源进线侧计算,采用的是需要系数法。
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文献翻译文献、资料中文题目:10kv无功补偿文献、资料英文题目:文献、资料来源:文献、资料发表(出版)日期:院(部):专业:自动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翻译日期: 2017.02.14毕业论文(设计)外文翻译题目:工业企业无功补偿与节能4 无功补偿装置的作用可以根据负荷变化情况决定采用静态还是动态补偿方式。
当负荷变化较为平稳时,应采用静态补偿方式,这不仅能较好地降低线路损耗,而且投资少;当负荷变化较大时,应采用动态补偿方式,稳定电压。
4.1 降低线损设在某一额定电压下,有功功率恒定不变,由于功率因数变化,其线路损耗变化率ΔP %为212cos %1()100%cos P ϕϕ⎡⎤=-⨯⎢⎥⎣⎦从表4.1中可以看出提高功率因数对于降低电能损耗,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表4.1 功率因数与有功损耗百分率的对应数据若在恒定有功功率条件下,原有的功率因数1cos ϕ为0.60,补偿后的功率因数2cos ϕ为1,0时,其线损率降低ΔΡ%为64 %。
采用动态补偿装置,将电力电容器分组跟踪补偿,则可由原来不同的功率因数稳定在所规定的功率因数范围内,达到充分补偿的目的。
1S S ⎛=⨯ ⎝加设补偿装置后,可提高功率因数,对企业的直接功率因数经济效益是明显的。
因为国家电价制度中,从合理利用能源出发,依据企业的功率因数值来调整电价高低。
这种补偿装置对企业和整个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都有着重大的经济效。
11U U U Q -=—未装设补偿装置前1ϕ角的正切;2ϕ角的正切;—线路的电阻、电抗。
低压侧分散补偿相结合的补偿方式。
图5.1某重型机床厂供电系统示意图5.2 改变供电方式,尽可能避免“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在设备选型时,要考虑留有一定的容量,防止重载时损坏设备,这样大部分时间都造成设备欠载和严重欠载形成“大马拉小车”运行。
由于该厂变压器的负载率基本上在28 %~29 %之间,说明变压器的装机容量过大,变压器容量不能充分利用,既浪费了设备投资又增加了电能损耗。
摘要本文介绍无功补偿装置,此装置分三相六路采集电压和电流信号经多路开关送到A/D进行模数转换,利用S3C2440计算无功功率,根据电压和无功两个判别量对系统电压和无功实行综合调节,以保证电压在合格范围内,同时实现无功基本平衡。
在补偿方式上,选用了并联电容器补偿。
并联电容器是一种提供无功功率的非常经济的电力装置,并具有价格低廉、安装灵活、操作简单、运行稳定、维护方便等优点。
以晶闸管作为无触点投切开关,使用编码投切方式,实现对电容器的无过渡过程快速投切。
S3C2440进行控制,通过检测电压和无功功率,对多级电容器组进行分相投切,补偿效果快速准确、安全、洁净及易于控制。
关键词:无功补偿S3C2440 电压并联电容器分相投切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device, this device is divided three six road collecting voltage and current signals by a multichannel selective switch to A/D conversion. S3C2440calculation of reactive power, according to the voltage and reactive power two discriminant volume on system voltage and reactive power comprehensive regulation, in order to ensure the qualified voltage, while realizing reactive power equilibrium. On compensation way, selection of the parallel capacitor compensation, shunt capacitor is a reactive power economic power device, shunt capacitor with low price, flexible installation, simple operation, stable running, convenient maintenance and so on. And to the thyristor as a non-contact switch, use of code switching mode, realize the capacitor without the transition process of fast switching. Using S3C2440control, by detecting the voltage and reactive power, the multistage capacitor group split-phase switching, compensation effect quickly and accurately, safe, clean and easy to control.Key words: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S3C2440 voltage shunt capacitor phase switching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 无功补偿的目的和意义 (1)1.2 国内外发展状况 (2)1.2.1 无功补偿方式的发展现状 (2)1.2.2 无功补偿技术的发展趋势 (5)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5)第2章无功补偿的原理及调节判据 (7)2.1 无功补偿原理 (7)2.1.1 无功补偿的主要作用 (8)2.1.2 无功补偿电容器的容量的选择 (10)2.2 并联电容器补偿 (10)2.3 并联补偿电容器的配置原则 (12)2.4 调节判据的选择 (13)2.5 电容器组的投切对系统电压和无功的影响 (14)第3章主系统设计 (17)3.1 工作过程 (17)3.2 电容器投切接线方式选择 (19)3.3 电容器组投切方式 (20)3.4 晶闸管电压过零触发电路 (23)3.5 器件的选型 (25)3.5.1 晶闸管的选型 (25)3.5.2 电抗器的选型 (26)第4章硬件电路设计 (29)4.1 主控制器 (29)4.2 电源电路设计 (31)4.3 电压电流检测电路设计 (33)4.4 功率因数角检测电路设计 (35)4.5 按键电路设计 (38)4.6 显示电路设计 (39)4.7 投切控制电路设计 (40)第5章软件设计 (42)5.1 电网参数采集模块 (43)5.2 按键模块部分 (44)5.3 显示模块 (44)5.4 投切控制模块 (45)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 (47)结论 (48)致谢 (49)参考文献 (50)附录 (53)CONTENTSAbstract (Chinese) (I)Abstract (English) (II)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tion (1)1.1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11.2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development condition (2)1.2.1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activepower compensation (2)1.2.2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trend (5)1.3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paper (5)The second chapter The principle of reactive compensation and control criteria (7)2.1 Reactive compensation principle (7)2.1.1 The main role of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8)2.1.2 Reactive compensation capacitor capacity selection (10)2.2 Parallel capacitor compensation (10)2.3 Shunt compensation capacitor allocation principle (12)2.4 The choice of regulation criterion (13)2.5 Capacitor on system voltage and reactive power impact (14)The third chapter The main system design (17)3.1 Working process (17)3.2 Capacitor wiring mode selection (19)3.3 Capacitor bank switching mode (20)3.4 Thyristor voltage cross zero trigger circuit (23)3.5 Device selection (25)3.5.1 Thyristor type selection (25)3.5.2 Reactor type selection (26)The fourth chapter Hardware circuit design (29)4.1 Master controller (29)4.2 Power circuit design (31)4.3 Voltage and current detecting circuit design (33)4.4 Power factor angle detection circuit design (35)4.5 Key circuit design (38)4.6 Design of display circuit (39)4.7 Switching control circuit design (40)The fifth chapter Software design (42)5.1 Power grid parameter acquisition module (43)5.2 Key module (44)5.3 Display module (44)5.4 Switching control module (45)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 analysis (47)Conclusion (48)Thank (49)Reference (50)Appendix (53)第1章绪论1.1无功补偿的目的和意义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工业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用电量的需求大大增加。
10KV变电站设计毕业论文目录摘要.............................................................. I II Abstract........................................................... I V 第一章绪论..................................................... - 1 -1.1 变电站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 1 -1.1.1 概况............................................... - 1 -1.1.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原则..................... - 1 - 第二章变电站的负荷计算和无功率补偿计算......................... - 3 -2.1 负荷计算................................................ - 3 -2.3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 - 5 -2.4变电所安装位置........................................... - 6 - 第三章变电站主接线设计......................................... - 7 -3.1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 7 -3.2 常用的主接线............................................ - 7 -3.3工厂变电所主要接线方案选择............................... - 9 - 第四章短路电流计算............................................ - 11 -4.1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 11 - 第五章电气设备的选择及校验.................................... - 15 -5.2变电所一次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 16 -5.2.1高压侧电气设备的选择校验.......................... - 16 -5.2.2低压侧电气设备的选择校验.......................... - 19 -5.3变电所进出线的选择及校验................................ - 20 -5.3.1导线选择的原则.................................... - 21 -5.3.2变电所导线的选择.................................. - 21 - 第六章变电所继电保护.......................................... - 24 -6.1电力变压器的故障形式.................................... - 24 -6.2变电所继电保护装置...................................... - 25 -6.3作为备用电源的高压联络线的继电保护装置.................. - 28 -第七章防雷与接地方案设计...................................... - 29 -7.1变电所防雷保护.......................................... - 29 -7.1.1变电所遭受雷击的主要原因.......................... - 29 -7.1.2变电所防雷的具体措施.............................. - 29 -7.2变电所接地装置设计...................................... - 31 -7.2.1变电所接地装置分析................................ - 31 -7.2.2工厂变电所接地装置的设计.......................... - 33 - 第八章总结.................................................... - 35 - 参考文献.................................................... - 36 - 致谢.......................................................... - 37 -10KV变电站设计摘要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随着经济发展的现代工业建设的迅速崛起,供电系统的设计越来越全面、系统、工厂用电量迅速增长,对电能质量、技术经济状况、供电的可靠性指标也日益提高。
探究10kV电网无功补偿装置设计供电质量关系变电站的运行,其也被作为变电站重要的考核指标被应用。
而对于电力系统运行中,为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作为电力系统供电的两大指标(电压及频率)必须稳定在某一范围内。
如实际所得的有功不足易造成频率降低而无功不足则造成电压降低的原理,在实施对对电压的控制是应强化对无功功率的控制与调整,以将电压稳定在可控范围值内。
对于此,变电站无功补偿技术应作为电网无功补偿的重要部分为在实际供电安全保证中被应用,以确保供电线路有效运行及安全。
标签:10kV;电网;无功补偿;设计1 功率因素对电网供电质量的重要性及分析關于供电部门对电费计算中中的规定,通常功率因数(COS)应控制在0.8~0.9范围内,如大于0.9,这说明电网供电质量好;而当功率因数小于0.8,则表示电网供电质量差,应采取措施。
而功率因数小于0.5时,供电线路将停止供电,可见其重要性。
具体来讲,功率因数对电网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1)减低电网的供电能力。
如在电网供电能力一定的情况下,基于生产设备均为感性负荷的特性,为确保其能够正常的工作,则在为其提供足够有功功率的同时,必须同无功功率,以实现其正常功能。
(2)增加电网损耗。
同理,在电网供电电压及负荷一定的情况下,功率因数越低则电流越大;而在供电电网阻抗越大的情况下,其电网的损耗即越大,进而造成电能的浪费。
(3)减低供电质量。
如电网供电中,由于从传输电流增加,进而造成电网压降增加,则必然造成电网的电压降低。
结合以上关于功率因数对供电线路供电质量的影响可得出功率因数对供电质量保证的重要性。
而采取有效的技术保证功率因数及稳压可起到关键作用。
无功补偿技术则对稳压及提高功率因数发挥积极作用。
2 10kV配电线路无功补偿方式及优缺点说明结合10kV变电站实际特点,对于无功补偿技术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如变电站不创、随机补偿、跟踪补偿等,以下将对其各种补偿方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与说明,具体如下所示:(1)变电站补偿。
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10kV线路两路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设计学习中心(或办学单位):指导老师:李洪职称:讲师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子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制网络教育学院2011年11月11日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10kV线路两路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设计任务与要求:时间:2011年 8月 20 日至2011年 11月11日共12周学习中心:(或办学单位)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指导单位或教研室:指导教师:李洪职称:讲师电子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制网络教育学院2011年11月11日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计划表日期工作内容执行情况指导教师签字8月20日至9月9日选题、确定论文题目完成9月10日至9月18日查找、收集相关资料文献完成9月19日至10月7日撰写论文、提交论文初稿完成10月7日至10月28日修改论文、提交论文二稿完成10月29日至11月11日校对论文并定稿完成11月12日至11月18日提交论文电子版、打印纸质论文完成11月26日答辩完成教师对进度计划实施情况总评签名年月日本表作评定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之一。
摘要无功补偿是降低电网损耗,提高配电效率的有效手段。
本文主要对10kV柱上无功补偿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多路动态补偿的思想,研制了10KV柱上两路编码控制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该装置应用单片机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能实时地反映电网功率因数和无功的变化状况,动态跟踪补偿10kV线路的无功,基本做到精补细补,而且具有“四遥”功能,可存储两个月的历史数据,并可通过RS-232无线通讯进行参数设置和数据传送。
本装置对于提高电压合格率和降低网损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两路编码柱上动态无功补偿单片机RS-232AbstractAbstract: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reduce the loss of power grid and raise the efficiency of transmission.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actuality of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on 10 kV power line on pole and designs an equipment of dynamic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which based on a two-path coding control. This equipment applies the new technology of single-chip computer and wireless, can measure the real-time power factor and reactive power, and can dynamically compensate for the reactive power to rather high accuracy. There is also a function of four- remote control with this equipment, which can store two months of the history-data and can set and transmit the parameter and data by way of wireless. This equipment is of high value for increasing the power factor and reducing the loss of power grid .Key words: two-path coding control; on pole; automatic reactive-power compensation; single-chip computer; RS-232 interface目录第一章引言第二章设计思想第一节降低成本 (2)第二节使用装置的体积减小 (3)第三章系统结构以及控制器工作原理第一节控制策略 (8)第二节控制器硬件电路设计 (9)第四章软件实现第一节功能实现 (10)第二节算法实现 (12)结束语 (13)谢辞 (14)1. 引言功率因数和无功平衡是衡量电网质量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