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设备校验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62.00 KB
- 文档页数:14
JJG(计量设备校验规程)是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AQSIQ)发布的一系列计量设备校验标准和规程。
JJG 文件规定了各种计量设备的校验要求,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满足法定的计量要求。
不同类型的计量设备都有相应的JJG 文件,这些文件通常包括设备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校验程序和标定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JJG 文件和计量设备校验标准的示例:1. **JJG 539-2016 电能表校验规程**:- 适用于电能表的校验,包括单相和三相电能表。
- 规定了电能表的校验程序、测试方法、精度等级和误差限。
2. **JJG 695-2011 水表校验规程**:- 适用于水表的校验,包括冷水表和热水表。
- 包括了水表的校验方法、标定程序和精度要求。
3. **JJG 610-2005 计量标准器校验规程**:- 适用于各种计量标准器的校验,用于检查和校准其他计量设备。
- 包括标准器的校验程序、校准方法和精度等级。
4. **JJG 589-2012 秤量仪校验规程**:- 适用于各种称量仪器的校验,如电子秤、机械秤等。
- 规定了称量仪器的校验方法、标定程序和精度要求。
5. **JJG 641-2007 压力计校验规程**:-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压力计的校验,包括差压计、绝对压力计等。
- 包括压力计的校验程序、测试方法和误差限。
这些是一些常见的JJG 文件,涵盖了不同类型的计量设备。
根据具体的计量设备类型和用途,你可以查阅相关的JJG 文件,以了解相关的校验标准和规程。
这些标准和规程有助于确保计量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满足法定的计量要求。
计量检定(校准)管理规程1.目的:确保关键计量设备达到规定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稳定度并符合预期要求。
2.范围:计量器具流转的全过程。
3.责任人:计量管理人员、计量检定人员、计量设备使用人员。
4.内容:4.1计量设备的分类管理:4.1.1企业应根据计量检测管理的要求和实际使用情况,实行“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区别管理,全面监督”的管理办法。
计量设备由计量管理部门统一管理,编写计量设备管理目录,对计量设备进行统一编号,按编号将计量设备登记,编制“计量设备管理台帐”。
4.1.2计量设备均须按A、B、C三类管理方法进行分类管理。
4.1.2.1A类计量设备:企业用于量值传递的最高标准(标准器及标准物质),<<计量法>>规定的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环境监测、医疗卫生方面的,并列入强制检定计量设备管理目录的计量设备列入A类管理。
4.1.2.2B类计量设备:用于产品质量检测、工艺控制检测中有准确度要求的计量设备,企业内部核算的能源、经营管理等方面所使用的计量设备,以及其它对数据有准确度要求的计量检测设备、器具等列入B类管理。
4.1.2.3C类计量设备:固定安装与设备配套难以拆装的计量设备,对计量数据无严格准确度要求的指示用计量设备,性能稳定不易变化的、低值易耗损的计量设备,国家明令允许一次性使用的或实行有效期管理的计量设备列入C类管理。
4.2.计量设备性能的确认:4.2.1企业可以根据计量设备管理目录及具体使用情况,对不同管理类别的计量检测设备,分别采用检定、校准、验证的方法进行管理,以确定计量检测设备的性能是否符合预期使用要求。
4.2.2对有强制检定要求的计量检测设备,必须由上级计量部门定时、定点检定;其它计量检测设备可根据计量设备管理目录、技术指标或是否处于满足预期要求的状态进行确认和评定。
4.3.检定、校准与验证的分类:4.3.1入库验收检定:应检查计量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及标志是否正确,产品合格证、说明书及有关技术资料等是否齐全,合格证是否在有效期内,检查计量设备的外观(无撞击,无破损)等,必要时还需对检测误差等项目进行检定或全项目检定。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一、引言本规程旨在规范计量设备检定过程,确保检定结果准确可靠。
凡参与计量设备检定的相关人员均应按照本规程执行。
二、检定前准备1. 检定人员应对待检计量设备进行全面了解,包括其测量原理、技术参数等。
2. 检定人员应检查待检计量设备的外观,确保其无损坏、污渍等现象。
3. 检定人员应查阅相关标准规范,并准备好相应的检定仪器和工具。
三、检定操作流程1. 检定人员应按照检定标准的要求,连接待检计量设备和检定仪器。
2. 检定人员应按照检定标准的要求,对待检计量设备进行零点调整。
3. 检定人员应按照检定标准的要求,对待检计量设备进行校准。
4. 检定人员应按照检定标准的要求,记录待检计量设备在各个测量点上的检定结果。
5. 检定人员应对检定结果进行评估,判断待检计量设备是否合格。
6. 如发现待检计量设备存在问题,检定人员应及时报告,并进行相应的修理或更换。
四、检定结果处理1. 检定人员应根据检定结果,填写相应的检定报告,并签名确认。
2. 检定报告应包括待检计量设备的信息、检定结果、评估结果等内容。
3. 检定报告应报送给相关部门或单位,并留存备案。
五、检定记录管理1. 检定人员应将检定过程中的所有记录进行归档,包括检定报告、原始测定数据等。
2. 检定记录应按照规定的时限进行保存,以备后续查阅。
3. 检定记录应进行保密处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六、设备维护与定期检定1. 检定人员应定期对已检定的计量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2. 检定人员应按照规定的周期和要求,对计量设备进行定期检定。
3. 检定人员应及时修理或更换故障的计量设备,确保其正常可靠运行。
七、附则本规程是对计量设备检定操作的详细规定,凡涉及略有不符的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但必须保证检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八、总结本规程从检定前准备、检定操作流程、检定结果处理、检定记录管理、设备维护与定期检定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通过严格执行本规程,可以确保计量设备检定工作的有效进行,提高检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计量设备的正常使用。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一、检定设备的准备工作1.检定设备的校准和检查:据检定项目确定,准备好相应的检定仪器和标准器等设备。
2.清洗并检查被检设备:检查并记录被检设备的型号、规格、出厂编号、应用范围等信息,检查设备的使用寿命、机械、电气、工艺等状况,并清洗设备表面和内部的氧化物和污垢。
3.保证被检设备已停止工作:在检定前,必须使被检设备处于关闭状态(电源源不接通状态),并将电源插头从插座拔出。
4.选择检定地点:在符合被检设备需要的温度、湿度条件的场地进行检定。
二、检定操作流程1.检定仪器的检查:按照相关规定对检定仪器进行检查,并对其进行校准。
2.根据被检设备的种类和检定项目的要求,选择相应的检定仪器和标准器。
3.将标准器校准到检定要求的误差范围内,准备好检定记录表、数据处理表等。
4.进行检定测试:先检查检定仪器的使用情况,然后按照检定项目的要求,对被检设备进行测试。
顺序依次是:功能测试、外观尺寸、温度测试、时间测试、电气性能测试、压力测试、质量和其他物理性能测试。
5.数据处理和分析:将检定数据打印并整理到数据处理表中。
对检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确定被检设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如果要求符合要求,则将检定记录填写到检定记录表中。
如果未达到标准要求,则应及时调整或维修被检设备,并重新进行检定。
三、检定操作要点1.为确保检定操作的准确性,避免操作过失,从检定过程的开始到结束,必须仔细的进行记录。
2.检定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检定项目的要求进行,对被检设备进行合理的使用,避免过度操作及过度负载,加强压力、力度等值的控制。
3.对于检测到的问题和隐患,应及时进行处理和记录,认真对待,及时改正和弥补。
4.检定结束后,应检查检定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确认,以确保检定设备正常。
5.对检定结果的记录应准确无误,每条检定记录必须符合实际检定操作过程,并在检验记录表中进行记录,确保有效性。
以上就是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的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附录A
计量器具自校规程
按照ISO9001:2008质量体系要求,确保在用计量设备的准确,特制定此规程。
我公司自校计量器具主要有:量筒,滴定管,吸管等。
一.校准方法:
1.将待校准的玻璃仪器及带盖的玻璃容器彻底洗刷干净,在烘箱中干燥并冷却后,将玻璃容器在万分之一天平上秤重,记下秤重数值(容器重)。
2.将待校准的玻璃仪器装满蒸馏水,准确至刻线,然后移入玻璃容器内,盖好盖子,在万分之一天平上秤重,记下秤重数。
(总重)
3.测量蒸馏水的温度,查出相对温度下的比重。
3.计算:
总重-容器重
容量=
蒸馏水的比重
如果计算的数值与标准值相同,则此仪器为准确。
如果计算的数值与标准值不相同,则此仪器为不准确,须重新标定后方可使用。
以上计量器具的校验周期为每3年一次。
新增加的仪器须经过校准后才能投入使用。
计量器具自校验规范一、计量设备自校规程1、目的对计量设备进行定期校验,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
2、范围本程序规定了检测设备内校的控制原则、内容和方法,适用于本公司生产服务过程中与质量有影响的所有检测设备的校准。
3、职责权限技术质量部负责计量设备的定期校准。
4. 工作程序4.1技术质量部根据每台计量设备的使用情况制定校准/检定周期,由技术质量部按时校准/检定,超过校准/检定周期的计量设备不能作为合格计量设备使用。
4.2在检测周期内发现计量设备出现故障,立即停止使用,使用人员通知上级处理,对修理后的性能重新检定和校准。
4.3技术质量部统一管理每台计量设备的原始资料,包括说明书、产品合格证、保修单、历次送检情况记录、检定记录或检测报告等,长期保存。
4.5检测设备上都应在明显部位有明确标识,包括“合格”、“准用”、“不合格”。
合格:适用于有计量检定规程的,经检定合格的测量设备用绿色标签。
准用:适用于没有计量检定规程,而按校准规范校准的测量设备也用绿色标签。
不合格:适用于不合格的测量设备,用红色标签,标示禁止使用。
二、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程1、目的对游标卡尺进行内部校验,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使用的游标卡尺的内部校准。
3、校准用基准物质一把经外部具有检验资质单位检定合格的卡尺作为参照对比(简称封样卡尺),一块测试量块。
4、环境条件20℃--25℃5、校准步骤5.1 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干净、无污渍、锈迹,指针式卡尺表头的指针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5.2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
5.3先用封样卡尺测量量块外径,量块被测量面要干净、平整,连续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记录在《计量器具自效验/检定计录》相应栏目内,然后用被检定卡尺测量同一量块同一部位,连续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记录在《计量器具自效验/检定计录》相应栏目内,然后和封样卡尺所测数据相比较,误差小于±0.02mm为合格。
计量器具内校规程一、引言计量器具是用于测量和检验各种物理量的工具,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对各行业的生产和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减少误差,提高测量的可靠性,内校(内部校验)成为一项必要的工作。
本文档旨在规范计量器具的内校工作,确保内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内校的目的内校的目的是检验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其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
通过内校,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计量器具的偏差,确保其在测量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三、内校的方法1.选择校验设备:根据被测量的计量器具的种类和特点,选择相应的校验设备。
校验设备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2.准备校验材料:根据内校的要求,准备相应的校验材料,例如标准样品、校验盘等。
校验材料应具有相对准确度较高且稳定的特性。
3.内校流程:按照内校规程,进行内校的具体操作流程。
包括以下步骤:–准备工作:检查校验设备的状态和准确性,保证其正常运行。
准备被测量的计量器具,确保其处于可内校状态。
–校验:根据内校要求和被测量的计量器具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校验操作。
记录校验结果,并与标准要求进行比对。
–处理不合格:对于校验结果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应及时进行维修、调整或更换,确保其符合内校要求。
–记录与报告:记录内校的相关数据和过程,编制内校报告,包括校验结果、不合格处理情况等。
报告应存档备查。
4.内校周期:根据计量器具的使用频率和重要性,确定内校的周期。
常见的内校周期有日常内校、定期内校和验收内校等。
不同的计量器具可能需要不同的周期来进行内校,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四、内校的要求1.计量器具的内校应由经过培训并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进行。
内校人员应熟悉内校的操作流程和要求,具备相应的仪器操作和维护能力。
2.内校应在符合相应的环境条件下进行,避免干扰和误差。
内校环境应具备相对稳定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3.内校应严格按照内校规程进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操作规程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规程⼀、⽬的为了对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校准、检定进⾏管理,确保所有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正常、稳定的⼯作,以保证检测数据准确、有效,制定本管理规程。
⼆、适⽤范围本规程适⽤于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管理。
三、职责QC检验⼈员:确保校准检查⼯作能够及时执⾏,使⽤前检查仪器是否在校准有效期内,进⾏仪器的开机校准⼯作。
设备管理部:负责计量仪器设备的统计、编号、标志管理。
负责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送检⼯作和有关计量设备档案的管理。
设备管理部部长: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QC主管:负责本规程的审核并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质量管理部部长:负责本规程的批准执⾏。
四、内容1.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管理1.1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分为外部检定校验和内部校准。
外部检定校验由具有计量检定资质的单位执⾏;内部校准主要针对必须进⾏开机校准才能运⾏的仪器的校准,该校准由QC检验员进⾏。
2.外部检定、校准的管理2.1计量检验仪器设备必须按照国家和公司统⼀要求进⾏计量检定及校准。
2.2质量管理部QC检验员每年年底对下年度需要购进并校准的玻璃器具(容量瓶、移液管等)提出计划,报设备管理部计量管理员备案。
2.3质量管理部确定需要进⾏检定校验的计量检验仪器设备⽬录、检定⽅式(见附表),且每年⼀次进⾏跟踪和修改。
2.4设备管理部计量管理员负责编制检验⽤仪器设备的年度计量检测计划表,按计划定期组织进⾏检定或校准。
在距检定⽇期⼀个⽉或半个⽉以前,由计量管理员统安排检定及校准,相关记录及校准部门出具的鉴定证书或校验证书由计量管理员统⼀保管。
2.52.5.1经检定、校准合格的检验仪器设备,正常使⽤期间,均使⽤绿⾊的“合格”标识。
且标识完好。
2.5.2标识粘贴在仪器设备的明显位置以表明其状态,标识上有仪器设备的检定编号及有效期。
2.6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使⽤2.6.1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投⼊使⽤前,必须经过检定或校准。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1.0 引言计量设备的准确性以及稳定性对于生产、科研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检定计量设备的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一项任务。
为了确保计量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本文档规定了计量设备检定的操作规程。
2.0 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公司内对于计量设备进行检定。
3.0 环境准备•定期校准环境:确保检定仪器和检定设备的准确性;•检测设备的准备:需要选择与待检设备相匹配的检测设备,如有需要,可提前调试设备;•检测所需的支持设备:例如支撑架,安全保护设备等。
4.0 检测流程4.1 入厂检验•检查证书:检查计量设备的测量准确度证书是否在有效期内;•检查封条:检查计量设备是否已经封存并记录封存记录以及相关检定人员;•检查测量范围:检查测量范围是否符合检测要求;•检查外观:检查计量设备外观是否损坏。
4.2 检定前准备•准备检定环境和检定设备;•准备检定所需的检定仪器和检定设备;•确定检定方法和检定条件;•使用检定仪器和标准器建立比较标准曲线;•将待检定设备放置在支撑架上,并按照设备标识进行标记。
4.3 检定操作•仔细检查仪器的外观和状态;•以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检定;•按标准方法进行检定;•检定前对检定仪器进行预处理和校准;•在测量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定;•获得检定结果后, 将结果记录于检定表格。
4.4 检定后操作•整理检定仪器记录和计量器具校准记录;•归档检定记录和证书;•将设备按开发人员进行封存处理。
5.0 检定周期•没有或者少量使用的计量设备,最长不超过2年进行一次检定;•中等使用频率的计量设备,最长不超过1年进行一次检定;•高频使用的计量设备,每6个月进行一次检定。
6.0 结论本文档详细规定了公司内对于计量设备进行检定的操作规程,以确保所使用的计量设备具有准确性和稳定性,同时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和公司的生产效率。
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建立一个计量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仪器准确. 范围:所有计量仪器、设备。
责任者:质量控制部、质量管理部、计量员。
规程:为加强对计量仪器、设备的管理,确保出示数据和量值的准确可靠,特对检定、校准工作作如下规定:1。
检验中必须检定、校准的计量测试仪器设备可分为三类: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品种(下称强检品种);非强检须由企业规定周期自行检定的品种;由使用人在领用时作一性检定,校准的品种.2。
属于国家规定的强制检定的品种,在政府未授权自行检定前,由企业组织人员单独造册,报计量部门,安排检定周期,施行强制检定。
根据本企业目前工作及使用状况,列入强检的品种有:天平、酸度计、分光光度计(包括紫外、红外、荧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旋光仪、玻璃液体温度计等。
详细操作见“计量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
3. 非强检,但须由企业规定周期自行检定的仪器,其检定应严格按《中国药典》附录有关规定或该仪器说明书进行。
检定周期应由仪器、设备的计量性能,使用环境条件及频繁程度等因素确定。
属于此类品种并初步确定检定周期的有:永停滴定仪(一年)、片剂溶出度测定仪(二年)、片剂崩解仪(一年)等。
4. 由使用人在领用时作一次性检定、校准的品种,主要是指用于容量分析的玻璃仪器,包括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刻度吸管等。
领用后须作校正,合格方能使用.校正方法及允许误差应按有关规定进行.为提高校正的合格率,采供部要把好质量关,质量过不了关的厂家的产品或低于一等品产品均不得采购。
标准操作规程5。
凡新进购(特别是进口的)或经修复后的仪器设备,均应检定合格(并确定检定周期后)后方能使用。
6. 检定结束后,应对被检的仪器设备做出是否合格、能否使用的明确结论并在仪器设备上标以醒目标志。
几属强检品种并由法定计量部门检定的,或非强检品种由企业根据《中国药典》有关规定检定的应贴有合格证。
仅根据说明作一般性测试检定,证明其正常者的一般仪器设备均应贴上使用证。
检测设备计量翡校验的操作程序1、目的为了对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校准、检定进行管理,确保所有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正常、稳定的工作,以保证检测数据准确、有效,制定本操作规程。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管理。
3、职责3.1技术质量科:负责公司所有仪器校准工作,包括送外校准、检查及对不合格器具的处理与保存校验的相关记录。
3.2仪器使用部门:负责保管和维护本部门使用的仪器、试验设备。
3.3仪器使用者:每次使用前,必须检查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是否损坏或是否符合产品检测要求,一旦发现不良情况必须停止使用该仪器设备,并通知技术质量科设备员处理4、程序4.1仪器量具的登记4.1.1建立公司仪器量具的登记系统:对所有需要校验及检查的仪器量具,登记注册于计量仪器统计表中予以追溯。
4.1.2这些登记,由技术质量科设备员保存和更新。
4.1.3公司新购仪器或量具时,应先交到技术质量科登记和安排送外校验。
4.1.4所有用来做测量和测试仪器都必须被标识和校准。
仪器上必须标识校验状况和有效期。
4.2仪器送校4.2.1技术质量科设备员需在仪器、量具、试验设备未过有效期前,安排送校事宜,应送往有国家认可资格的计量所进行校验。
4.2.2仪器量具送校合格后,将检定证书并将校验结果填写在《设备台账表格》内,将仪器量具、试验设备贴上合格证送回使用部门。
专业资料整理WORD完美格式编辑决定该仪器的处理方法并将处理方法记录于《设备台账表格》内4.2.4若送校结果合格,但实测值与标准值有偏差时,由设备员根据该仪器的实际使用情况结合产品的检测要求,决定该仪器是否继续使用,若能继续使用则连同证书复印件一齐交回使用部门,使用者参照校验结果使用;若不能继续使用,则贴停用标识,并将校验结果报技术质量科处理,决定该仪器的处理方法并将处理方法记录于《设备台账表格》内。
4.2.5由于长期使用或自然原因造成的设备精度下降的,技术质量科联系检定机构检定校准,并出具相应精度等级证书,随设备保管使用4.2.6由于长期停用而重新启用的检测设备在使用前一律进行校准后方可启用。
计量器具的自检自校规程一、混凝土试模检验方法1、总则混凝土试模系用于按GB/T50081-2002测试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和GB/T50081-2002测试长期性及耐久性实验制作试件用模具,检验周期半年。
2、技术要求2.1混凝土试模应由铸铁或钢制成,内表面应机械加工平整光滑,并不应有任何砂眼或缺陷。
2.2试模尺寸100×100×100试模每边100±0.2mm150×150×150 150±0.2mm2.3组装后两对角线相差不超过1mm。
3、检验用标准器具3.1标准钢板直量程300mm。
3.2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
4、检验方法4.1用感官检查,要符合第2.1条要求。
4.2用游标卡尺,测量每边长度及直径,其值应符合第2.2条要求。
4.3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模对角线,其值应符合第2.3条要求。
5、检验结果评定混凝土试模必须符合第2.1、2.2、2.3条规定的技术要求。
二、砂浆试模检验方法1、总则砂浆试模系用于按JGJ/T70-2009测试砂浆力学性能试验和JGJ/T70-2009测试长期性能及耐久性试验制作试件用模具,检验周期半年。
2、技术要求2.1砂浆试模应由铸铁或钢制成,内表面应机械加工平面光滑,并不应有任何砂眼或缺陷。
2.2试模尺寸70.7×70.7×70.7mm 每边70.7±0.1mm3、检验用标准器具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
4、检验方法4.1用感官检查,要符合第2.1条要求。
4.2用游标卡尺,测量每边长度及直径,其值应符合第2.2条要求。
三、垂直度、水平度检测尺检验方法1、总则垂直度、水平度检测尺系用于建筑施工现场砖砌体、装饰墙面、门窗安装垂直度和楼、地面、窗台等平整度检测的专用工具。
2、技术要求2.1尺的规格为2000×50×25(单位mm)2.2测量范围±14/20002.3允许偏差值为±0.2mm。
检量器具(测量设备)校验规程1目的为了规范计量器具校验方法和周期,确保计量器具都在良好的状态下工作,特制订本规程。
2适用范围厂内所有计量器具的校验。
3职责和权限3.1设备部电气分部负责所有计量器具的校验。
3.2计量器具使用部门负责计量器具的日常维护和点检,并配合设备部电气分部进行计量器具的校验。
4工作程序4.1指针式显示表校验4. 1.1校验条件1)信号发生器2)毫安表3)环境条件:现场检定4. 1.2校验项目及方法D外观检查指针是否弯曲,外壳无破损2)零点校验:首先把毫安表按正确的方法串入被校仪表与信号发生器的接线中,毫安表的负极连接被校仪表的正极,正极连接信号发生器的正极,调整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到毫安表的指示为4mA,被校仪表的指针应停留在起始位置,其误差不能超过允许误差3)量程校验:再将信号发生器调至毫安表显示为20mA,被校仪表的指针应指在上限位置,误差不能超过允许误差4)零点和量程上限校验完后分别将信号发生器调到4mA、8mA、12mA、16mA、20mA,把被校仪表全量程五等分进行校验,被校表所指示的数值分别对应量程的0%、25%、50%.75%、100%,各点的误差不能超过允许误差,其允许误差计算公式:允许误差W±(上限一下限)X精度%4. 1.3校验要求和周期1)计算后合格的仪表贴上合格证,对于不合格的仪表可按4.1.2步骤重做一次,如果还是不合格,作报废处理2)校验周期:一年3)此方法适用于接受标准直流信号的转速表、液位表、电压表、电流表。
4.2游标卡尺校验4.2.1本方法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分度值O.02mm、0.05mm、0.10mm,测量上限至IOOOmm的游标卡尺的检定。
4.2.2检定用的主要工具和检定条件D卡尺专用量块(5等)2)刀口尺(0级)3)杠杆千分尺4)检定游标卡尺的室内温度对0.02级为20÷3度,对0.05级和0.10级为20±5度,检定前被检卡尺(量块)置室内平衡温度时间对测量上限W300mm最少为2小时,对于测量上限>30Omnl的最少为3小时。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合肥方源机电有限责任公司文件号:FY/ZS-20XX年(ZJ)-05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1目的对公司内的计量器具进行内部校验,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长度类度量尺(如游标卡尺、高度尺)、检具、塞规等的内部校准。
3职责内校由质检部门标准校检量具校检。
4校验仪器及设备送检合格的万能角度尺,送检合格的直角尺,送检合格的钢直尺,送检合格的钢卷尺,送检合格的数显卡尺等。
5环境条件1.温度:23÷2℃2.湿度:50±20%RH6校验6.1卡尺、高度尺、深度尺6.1.1校检项目:1.外观检查2.示值误差检测1合肥方源机电有限责任公司文件号:FY/ZS-20XX年(ZJ)-056.1.2校验仪器及设备外校合格的卡尺、外校合格的标准块(I-IOOmm38块2级)。
6.1.3校验标准6. 1.4校验步骤:1.外观检查:检查尺子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表头的指针/游标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各功能能稳定、工作可靠。
2.示值误差检测:(1)将尺子调至零点位置,使读数归零、指针对准零点。
(2)选取一块标准量块进行测量,读取其数值。
(注意:取放标准量块时,必需戴细纱手套;测量过程卡尺要与被测量块同方向平直。
33)合肥方源机电有限责任公司文件号:FY/ZS-20XX年(ZJ)-O5用同样的方法,取3~5组不同量块进行测量。
测量点如下图(4)不同量程的尺子可选用不同的基准块或其组合进行校准,对标准块量测值误差,不能大于6.1,3项表格内的允许误差。
(5)将检定结果填写在《计量器具校检表》内。
校准周期:12个月。
6.2钢直尺7. 2.1校检项目:1.外观检查2.示值误差检测6.2.2校验仪器及设备外校合格的标准直尺,校准参考依据JJGl-1999钢直尺检定规程。
6.2.3校验步骤:1.外观检查:(1)尺的端边、侧边及背面应光滑,不应有毛刺、锋口和锌痕等现象。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范文一、目的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计量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计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计量设备检定的单位。
三、术语定义1. 计量设备:指用于测量、计量或检测的仪器、设备或系统。
2. 检定:指对计量设备进行的一系列测试、校准和评估,以确定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过程。
3. 检定结果:指通过检定获取的计量设备的准确度等信息。
4. 检定准确度:指计量设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四、检定前准备1. 确定检定计划:根据计量设备的使用状况、重要性和检定周期等因素,制定相应的检定计划,并将计划书面通知相关人员。
2. 检定设备准备:确认所需的检定设备是否齐全,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检测,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准备检定记录表:根据检定项目和方法,准备相应的检定记录表,包括检定日期、设备信息、检定项目、检定结果等内容。
五、检定操作1. 检定前校验:a. 检查计量设备的外观是否完好,并进行必要的清洁和维护。
b. 确认计量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并进行必要的功能检测。
c. 根据检定项目和方法,设置计量设备的初始参数和工作条件。
2. 检定执行:a. 按照检定项目和方法,进行相应的测试、测量和校准操作。
b. 根据检定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正,以提高计量设备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c. 在检定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3. 检定记录:a. 在检定过程中,及时记录检定结果和相关数据。
b. 对于不合格的计量设备,应记录原因和处理措施,并通知相关责任人进行修复或更换。
4. 检定完成:a. 完成计量设备的检定后,对检定设备进行必要的校准和清洁。
b. 向相关人员通报检定结果,并提供相应的检定记录。
六、检定结果处理1. 合格计量设备:如果计量设备检定结果符合规定的准确度要求,将其标记为合格,并设立相应的有效期。
2. 不合格计量设备:如果计量设备检定结果未达到规定的准确度要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相关责任人进行修复或更换。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规范计量设备检定工作,确保计量设备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提高计量结果的可信度和可比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计量设备检定单位和从事计量设备检定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术语和定义1. 计量设备:指用于定量测量、判断定量的仪器、仪表、装置、标准器具等。
2. 检定:指对计量设备进行检验、校准、核查、鉴定,以确定其性能和准确度的工作。
3. 检定证书:指对计量设备进行检定后出具的确认其准确度的证明文件。
4. 本章未定义的术语和定义,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计量设备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解释。
第二章检定管理第四条检定组织1. 设立检定组织,负责组织、协调和管理计量设备检定工作。
2. 检定组织应具备相应的检定条件和检定能力,配备合适的人员和设备。
3. 检定组织应制定检定项目、方法和标准,确保检定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五条检定计划1. 检定组织应编制年度检定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和实施检定工作。
2. 检定计划的编制应充分考虑计量设备的使用情况、检定周期和检定工作的优先级。
3. 检定计划的编制应报送上级计量管理机构备案。
第六条检定标准和方法1. 检定组织应参照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和采用适用的检定标准和方法。
2. 检定标准和方法的制定和采用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具备可靠性和科学性。
第七条检定记录1. 检定组织应制定和完善检定记录管理制度,记录检定项目、结果和检定仪器的使用情况。
2. 检定记录应真实、完整、准确,且应当保密。
第三章检定程序第八条检定准备1. 检定组织应组织人员进行检定仪器的保养和校验工作,确保仪器的正常工作状态。
2. 检定组织应核对检定仪器的有效期,并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换。
第九条检定操作1. 进行检定操作前,检定人员应对计量设备进行外观检查、功能验证和环境检测。
2. 检定操作应按照检定标准和方法进行,确保检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计量设备检定工作规程1.目的确保绝缘工具、计量器具正常使用。
2.适用X围适用于公司所管辖物业区域内服务中心对绝缘工具、计量器具从校验、使用至管理各个环节的控制。
3.职责3.1物业服务中心负责绝缘工具、计量器具台帐、《计量器具清单》的建立,《计量器具检验计划》制定和实施。
3.2物业服务中心经理负责绝缘工具、计量设备的采购、检验计划的审批。
3.3工程部负责绝缘工具、计量器具检验计划的备案、监督,组织内部检验、校准。
4.程序要点4.1计量仪器的使用要求。
4.1.1使用者在使用前必须熟悉计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性能,根据实际需要的仪器种类、技术参数、规格型号、精度等级、设备场地和量程等来选择合适的计量仪器;4.1.2使用前应当检查所使用的计量仪器是否有缺陷、是否处于检定有效期内;4.1.3使用时,要选定合适的量程,如不能确定,则应从选用较大量程开始,逐步向小量程转换,以保证计量仪器、计量仪器所控制的设备和使用者的安全;4.1.4使用完成后,应当将其清洁干净,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具体可根据说明书的要求)后,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保存;4.1.5公共使用的计量仪器应当由各使用部门指定专人进行管理。
4.1.6计量仪器的检定分为送检和自检两种。
送检是指送国家认可的检定机构进行检定;自检是公司或公司的相关维修班组内部自行检测。
4.2各计量仪器的检定(周期)有效期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编制检定计划时,应当根据各计量仪器的检定有效期确定检定时间。
4.3计量仪器在日常使用中出现故障,如修复后,则必须进行检定、校准后方可使用。
4.4所有经检定合格并投入使用的计量仪器,必须X贴上合格证。
送检的计量仪器仪表合格证由检定单位出具;自检的计量仪表的合格证由自检单位出具,合格证上必须标明有效期、证书编号、检验人员等。
4.5对于经过维修、校准仍不能满足使用精度要求或损坏且无法使用的计量仪器必须按财务相关制度报废,并重新购置,同时在《计量设备台帐》上登记。
前言为了更好地规范管理本公司水泥生产的全过程,根据行业有关规定及质量体系的相关要求,由生产部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组织编写本《监视和测量装置自校规程》。
计量自校人员资质要求计量自校工作人员具备以下条件:(1)自校人员必须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从事仪器仪表、计量设备维修工作三年以上。
(2)熟悉水泥生产工艺流程,熟悉仪器仪表、计量设备工作原理及校验方法,懂得仪器仪表、计量设备正确使用和维护维修方法。
(3)自校人员必须具有判断准确,应急处理仪器仪表、计量设备故障的能力。
(4)自校人员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工作责任心。
计量鉴定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鉴定人员必须具备自校人员的基本条件且从事电气维修工作五年以上。
并对仪器仪表、计量设备的维护维修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2)鉴定人员必须经计量技术监督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计量资格证;或有同等工作能力初级职称以上的专业人员担任。
自校设备校准维护规程(1)为了保证检测仪表检测正常、计量设备计量准确,使用单位应依据《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经常检查检测仪表是否完好;计量器具应无卡塞现象,不偏不靠,运行可靠。
(2)检测正常、计量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计量出现异常时应立即联系计量维修工鉴定,经鉴定不合格时应立即校验并做好相应记录。
(3)经校验后,任何个人或使用单位不得擅自更改相关参数,确保检测、计量准确。
(4)校准后的计量设备,由电气车间自校人员标示。
合格者用绿色“合格证”标识牌。
(5)检测仪表、计量设备应严格按照各个设备校验周期检验。
(6)经生产部相关人员鉴定,不合格的计量设备出具黄色“降级使用”牌,经电气车间抢修后仍不合格者,出具红色“禁止使用”牌,并停机检修。
(7)始终保持检测仪器仪表、计量设备上标识清晰、明显,易于识别。
CO检测仪安全操作规程(1)CO分析仪正式投入使用时,应充分开机预热一小时后进行。
(2)检查气泵工作是否正常。
气体通过LZB-3流量计时,浮子是否处于正常位置。
(3)检查探头无堵塞或破裂漏气现象。
(4)检查采样管气路及接口封闭良好均无漏气现象。
(5)如采样管路的环境温度低于0℃,则应加热取样管路,以防止积水结冰堵塞管路。
(6)为保证分析仪对气体分析的准确性,确保进入分析仪的被测气体温度一般应保持在3.5℃-5℃之间。
为提高冰柜对气体的恒温效果,请不要随便打开冰柜柜门。
(7)为确保CO分析仪使用精度(CO≤±1%跨度/周),系统设备的短期维修停运,请不要关闭CO分析仪。
(8)为确保电除尘器工作中安全可靠,根据窑尾烟气中CO气体的组分含量与窑尾标准气组分含量(mol/mol)CO 2.00%相比较。
(煤磨中CO气体的组分含量与煤磨标准气组分含量(mol/mol)CO 1897×10-6相比较);检测仪能适时根据CO实测信息显示报警或切断除尘器高压静电。
CO检测仪设定报警值为1.0%,当检测数据超过1.5%时,电除尘器控制跳闸。
严禁CO 百分比超出设定上限值跳闸后,再次起动高压静电,除尘器中待烟尘CO 含量降低后再投入运行。
仪器、仪表安全操作规程一、热电偶操作规程(1)使用前检查热电偶管壁与偶芯绝缘良好。
(2)检查热电偶与变送器之间接线牢靠。
(3)更换新热电偶时要一段一段慢慢插入烟室,使热电偶逐步升温,避免热偶一次深入烟室后,温升剧烈损坏偶芯。
(4)经常清理热电偶管壁物料粉结皮,确保温度传递准确。
二、电压仪表操作规程(1)电压表和互感器的误差不超出规程要求,即0.5级电压表配用0.2级互感器,1.0--2.0级电压表配用不低于0.5级互感器。
(2)电压表的极性、组别、倍率、变压比应正确。
(3)电压表互感器的接线必须正确。
(4)电压表应安装在干燥、无强磁场,不受振动并尽量在明显的地方便于读数。
(5)电压表应垂直安装,允许偏差不超过2°。
自校计量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一、皮带称操作规程(1)检查皮带有无跑偏、断裂现象。
(2)检查称架有无卡塞、确保称体灵活。
(3)严禁人体或超出传感器负荷的物体压在称量段上,以免十字簧片扭伤或传感器损坏。
(4)称体长期停用时支起称架撑杆,传感器处于不受外力状态,使用前放下称架撑杆。
(5)开机顺序如下;总电源……控制器……变频器启动……中控操作(6)关机顺序与开机顺序相反(7)停电时,将控制器及变频器电源断开。
(8)计量称为确保计量精确要进行周期检验,严禁超检定周期使用。
二、包装微机操作规程(1)使用前检查称体机构有无卡塞或异常。
(2)开启供电电源。
(3)按“启动”键开启微机电源。
(4)设定上、下限称重范围并清除累计值。
(5)当显示“0.00”时即可工作。
(6)不用时应切断微机电源,以延长使用寿命。
(8)经常检查机械称并用砝码周期校验,严禁超检定周期使用。
CO检测仪校验规程一、所需器具:标准气G(CO/N2)一瓶。
二、校验检测仪的技术指标:测量精度:≤±1%跨度/周。
三、校验方法(1) CO零点校正:用空气作仪器的零点气,按下分析仪零点校正按健“Z”接通零点气路进行CO校零,观察压力表指示,输出压力应为0.02Mpa,调节NV调节阀,使零点气流量为50l/h,观察检测仪CO零点显示值,如果有偏差,可调整前面板上的零点调节电位器,予以修正,使显示为零。
(2)CO跨度校正:将标准气(CO/N2)用软管接入跨度通道入口,打开标准气瓶G1(CO/N2),调节气瓶上减压阀,使输出压力为0.2Mpa。
释放“Z”键,按下面板上“E”键,跨度校正通道接通,调节NV调节阀,使标准气流量为50l/h。
观察检测仪CO跨度显示值,如果显示值与标定值有偏差,可调整CO检测仪的跨度电位器,予以修正使显示值与标定值相一致。
释放“E”键,按下“Z”键,检测仪回零,重复校零和跨度三次以上,确认CO检测仪的零位和跨度已校正好后,关闭标准气瓶G的总阀,让检测仪回零运行。
(3)窑尾标准气组分含量(mol/mol)CO 2.00% ;煤磨标准气组分含量(mol/mol)CO 1897×10-6。
如果窑尾检测仪校验误差在(±5%);二期煤磨检测仪校验误差在(±0.8%)范围内均属合格,可继续使用,否则停止使用。
四、校验周期:每月一次(出现异常及时校验)。
五、校正后填写现场标识(合格证)(注明校验日期、有效期和校验人),做好校验记录。
六、校验人员:由本车间经计量技术监督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计量资格的人员按照校验规程中的校验方法和校验周期进行校验并做好记录。
温度仪校验规程一、校验所需仪器:经过校验合格的热电偶(标准热电偶)二、校验所需仪器的技术指标:精度±10℃。
三、校验方法(1)校验时保证室温20℃、湿度60%的条件。
(2)开启校验仪器,通电预热30分钟后,将校验好的标准热电偶和被校验的温度仪(热电偶WRN-130)放入同一管式电阻炉,将温度控制台的温度控制仪设定为400℃恒温,观察被校温度仪(热电偶)所显示的温度与标准热电偶的温度误差,做好记录。
将温度控制仪温度调整到600℃时恒温,观察温度被校仪表与标准热电偶的温度误差,做好记录。
再将温度控制仪温度提升到800℃时恒温,观察温度被校仪(热电偶)与标准热电偶的温度误差,并做好记录。
如果温度仪(热电偶)温度误差在(±2℃)范围内属合格,可继续使用,否则停止使用。
三、校验周期:三个月。
四、校验人员:由本车间经计量技术监督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计量资格证的人员,按照校验规程中的校验方法和校验周期进行校验并做好记录。
电压仪表校验规程一、校验所需仪器:标准信号校验仪二、校验所需仪器的技术指标:精度±0.5V。
三、校验方法(1)校验时保证室温20℃、湿度60%的条件。
(2)开启标准信号校验仪器,通电预热10分钟,然后接入被校验电压仪表。
(3)将标准信号调至40V,观察电压仪表显示值,读出误差值,并做好记录。
(4)将标准信号调至60V,观察电压仪表显示值,读出误差值,并做好记录。
(5)将标准信号调至80V,观察电压仪表显示值,读出误差值,并做好记录。
(6)如果每次校验结果在误差(±2.0V)范围内属合格可继续使用,否则停止使用。
四、校验周期:正常情况下检验周期为12个月,当操作工发现异常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校验,并做好相应记录。
五、校验人员:由本车间经计量技术监督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计量资格证的人员,按照校验规程中的校验方法和校验周期进行校验并做好记录。
皮带秤校验规程一、校验所需器具:经过校验合格的标准砝码(5只10公斤砝码)。
二、校验所需砝码的技术指标:四等砝码三、校验方法(1)校验时关闭闸阀,彻底清除皮带及秤体间物料,调正皮带、调整秤体称量段灵活,无卡塞,调预压力正常。
仔细检查电气部分完全正常的情况下方可标定,如果有异常应及时处理,直到全部正常,再做标定。
(2)去皮:开启皮带称进行去皮操作。
经多次去皮,观察每次所得参数一致时去皮结束并保存。
(3)标定:将5只10公斤标准砝码按照相同间距均匀的摆放在被标定称体的皮带中间,在微机上设定好给定料量50Kg,启动皮带秤观察微机显示的重量,若微机显示50±0.1kg,说明此秤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合格,做好记录。
如果微机显示不在50±0.1kg范围内,那么此秤已超出允许误差(±0.1kg)应重新进行标定,并做好校前实际下料记录,重复以上过程调整微机参数观察微机显示,直到微机稳定显示50±0.1kg时,校验结束并做好记录(校后实际下料量)。
校准后,做好记录,并做好现场标识(注明校验日期、有效日期、校验人)。
四、校验周期:正常情况下生料配料皮带秤校验周期为1个月,水泥配料皮带秤校验周期为3个月,出现异常及时校验。
六、校验人员:由本车间经计量技术监督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计量资格证的人员按照校验规程中的校验方法和校验周期进行校验并做好记录。
包装微机校验规程一、校验所需器具:经过校验合格的标准砝码(5只10公斤砝码)。
二、校验所需砝码的技术指标:四等砝码三、校验方法(1)校验前停止包装机,清扫物料,调整好秤体。
应仔细检查秤体是否灵活,电气部分是否正常,如果有异常应及时处理,直到完全正常后,方可标定。
(2)将5只10公斤标准砝码依次放在秤体上叠加成50kg砝码,设置好微机上限50.5kg和下限49.5kg,并且观察微机显示是否是50±0.1kg,如果是50±0.1kg,将砝码移去。
如果不是50±0.1kg做好记录(校前重量),并对秤体进行校验。
校验时,叠加的标准50kg砝码放在秤体上,当包装微机LED显示不是50±0.1kg,打开微机后盖,调整拔码开关,同时观察LED显示,直到显示50±0.1kg,调整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