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9宋元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习题中华书局版
- 格式:doc
- 大小:109.50 KB
- 文档页数:3
2019-2020年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元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知识点练习六十七第1题【单选题】北宋末,一个商人从四川至南方购货,他会携带的货币是( )A、交子B、铁钱C、银子D、支票【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
”这里将宋代的商业发展成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主要是基于( )A、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B、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C、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D、四川地区出现了全国最早的纸币【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根据表l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①B、④③①②C、③②①④D、②④③①【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通过北宋“交子”和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了解历史的方法( )A、解读文物B、查阅文献C、考古发掘D、实地调查【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我国经济重心已完成由北向南的转移,南方经济明显超过了北方是在( )A、三国时期B、西晋末年C、北宋时期D、南宋时期【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如图,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赞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图中所示的纸币最早出现于( )A、北宋前期安徽地区B、南宋后期山西地区C、北宋后期河南地区D、北宋前期四川地区【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宋朝粮食产量居首位的是( )A、小麦B、玉C、高粱D、水稻【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从如图的“人口迁徙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B、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C、中原人民大量迁往江南D、北方民族大量迁住中原【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农副品种,于宋朝时期引进的是( )A、花生B、玉米C、占城稻D、茶叶【答案】:【解析】:第10题【判断题】(判断题)玄奘西行与岳飞抗金虽都是古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件,但两者有本质区别:前者属于友好和平往来,后者则是抵御外来侵略。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元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中华书局版课后练习第五十八篇第1题【单选题】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迄今经济地理格局唯一的一次巨大变迁。
”人们普遍认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A、三国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小丽在博物馆看到了泉州出土的南宋古船,他推测出的历史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A、宋代商业十分繁荣B、船只对外贸易应由市舶司管理C、宋代造船技术高超D、宋代南方赋税收入已超过北方【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宋朝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是为了( )A、管理海外贸易B、增加财政收入C、增加热闹气氛D、通商【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某班四位同学撰写了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趣谈孔子的思想与和谐社会的创建》B、《论唐太宗时期安史之乱的影响》C、《从交子看北宋的商品经济》D、《论清代军机大臣的历史作用》【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苏湖熟,天下足”表明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转移,其方向是( )A、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B、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C、从长江流域转移到珠江流域D、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如图示意图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A、东汉B、唐朝C、宋代D、元朝【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面示意图显示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A、南朝B、唐朝C、宋朝D、元朝【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唐朝中后期以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最终形成“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局面,完成经济重心南移的时代是( )A、汉朝B、宋朝C、元朝D、清朝【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我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如图)出现在( )A、秦朝B、唐朝C、宋朝D、元朝【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宋朝粮食产量跃居首位的农作物是( )A、小麦B、占城稻C、粟D、玉米【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吸引我的是他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元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中华书局版知识点练习九十二第1题【单选题】下面示意图显示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A、南朝B、唐朝C、宋朝D、元朝【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面是小明在翻阅《宋朝史实·卷十五·财用》时不小心把墨汁洒到书上,该页中能看到如下史实的记载:“始,益州(今四川成都)豪民十六户,……,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子,各自隐秘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
书填贯数,不限多少,街市交易,如将其要取现钱,每贯割落三十文为利。
每岁丝蚕米麦将熟,又印其一两番,捷如铸钱,亦有诈伪者,行动词讼不少,……,久为民便。
”由此可看出小明在查阅( )A、蹴鞠B、坊郭户C、交子D、邸报【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北宋前期,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是在( )A、山东B、东京C、杭州D、四川【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我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如图)出现在( )A、秦朝B、唐朝C、宋朝D、元朝【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面示意图显示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A、南朝B、唐朝C、北宋D、南宋【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历史上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A、唐朝中后期B、北宋C、南宋D、元朝【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这一现象从本质上说明了( )A、国家支持东南沿海开发B、东南沿海一带人民赋税负担沉重C、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苏湖熟,天下足。
”这句话表明了两宋时哪个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 )A、太湖流域B、长江流域C、黄河流域D、珠江流域【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B、国家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C、长江流域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宋元时期,我国出现了一批商、贸、文、教发达的大城市。
第9课宋元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今天我们餐桌上进口的泰国米饭很受人们欢迎,其实,我国早在宋朝时就引进了水稻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它引自于()A.泰国 B、朝鲜 C、越南 D、印度2、“南宋时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这表明宋代( )A.经济重心南移B.南方社会动荡C.市民文化生活丰富D. 政府财政收入依靠北方3.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西晋都城洛阳被攻破时,中原人民纷纷南迁的境况。
他的积极影响是()A.加剧了南方的混乱局面B.使南北人口结构基本平衡C.北方人口急剧减少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4.景德镇是我国著名的瓷都,它兴起的时间是()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5.《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夜市每天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
材料反映了宋代( )A.农业迅速发展 B.经济重心南移 C.商品经济繁荣 D.手工业兴旺6.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我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主要原因是()①宋朝政治经济中心南移②泉州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先进③南方相对安定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7.某校举办宋代历史专题手抄报比赛,一位同学摘录了有关太湖流域水稻、棉花和茶叶的种植史资料,又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这些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浙江龙泉冰裂纹瓷器福建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南宋纸币铜版拓片(会子)图1 图2 图3A.发达的农业生产B.繁荣的南方经济C.精巧的手工技艺D.独特的活字印刷8.《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夜市每天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
材料反映了宋代( ) A.农业迅速发展 B.经济重心南移 C.商品经济繁荣 D.手工业兴旺9. 以下关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①宋初,北方人口仅100多万户,而南方人口有230多万户,是北方的两倍多②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可见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粮仓③宋朝时,发明了新农具曲辕犁和筒车④北宋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D.③④10.南宋时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这表明宋代( )A.经济重心南移B.南方社会动荡C.市民文化生活丰富D. 政府财政收入依靠北方二、填空题11.______后期,已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说法; ______时期,南方经济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最新精选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民族政权竞立与南方经济的发展——辽宋夏金元第9课宋元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巩固辅导二十九第1题【单选题】现在我国在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同时,加强对进出口贸易的管理,严格海关报关制度,早在宋朝时期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所设立的机构是( )A、都护府B、市舶机构C、宣政院D、理藩院【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朝廷…实仰东南财富”、“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 )A、南北朝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南宋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表明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发生了转移,其方向是( )A、从黄河流域转移到珠江流域B、从长江流域转移到珠江流域C、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D、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和完成分别是在( )A、秦汉时期、隋唐时期B、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C、秦汉时期、两宋时期D、魏晋南北朝时期、两宋时期【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据记载,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
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
材料反映了宋代( )A、农业繁荣B、手工业兴旺C、海外贸易发达D、文化昌盛【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北宋前期,四川地区的商人购买货物时可能用的货币是( )A、交子B、会子C、开元通宝D、光绪通宝【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关中地区曾是我国古代政治和经济中心区域,后来由于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而丧失其主要地位。
中国的统治中心最终迁离此区域是在( )A、汉末三国的战乱时期B、唐朝灭亡后的战乱时期C、南宋定都临安后D、朱元璋在长江流域建立政权时【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折射出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变化。
精选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宋元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中华书局版课后辅导练习七十三第1题【单选题】宋代经济取得卓越的发展,当时农业应用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当时的占城稻大面积的推广,使粮食产量大大提高;占城稻原产于( )A、欧洲B、朝鲜C、越南D、波斯【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在我国宋代,下列各项中不可能实现的是( )A、用纸币去经商B、经济重心移到南方C、去瓦舍看杂技表演D、去剧院看《窦娥冤》【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有的同学爱吃泰国引进的香米,而宋朝时已从外国引进了优良品种占城稻,你知道它是从哪个国家引进的吗( )A、越南B、泰国C、新加坡D、缅甸【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马可波罗行纪》中写到:“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
”这里说的“此城”是指( )A、东京B、临安C、泉州D、大都【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北宋前期,四川地区的商人购买货物时可能用的货币是( )A、“交子”纸币B、“会子”纸币C、开元通宝D、光绪通宝【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宋代的海外贸易很强大,你知道宋朝海外贸易如此强大的原因吗?( ) ①农业、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②当时拥有全国的第一大港口“泉州”③国家统一安定,战乱比较少④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促进经济发展A、③④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面哪幅图片不能表明两宋时期经济的发展概况( ) A、B、C、D、【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我国哪个时期( )A、两宋时期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答案】:【解析】:第10题【判断题】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最新精选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元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习题精选七十九第1题【单选题】宋代著名的瓷业生产中心是( )A、成都B、越州C、青州D、景德镇【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A、朝代时间长短B、王朝力量强弱C、疆域面积大小D、经济重心变化【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作为社会的基础,传统农业文明趋向精致化,就是所谓精耕细作的精致型的农业在宋代开始定型。
下列关于当时农业方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在江南地区得到推广B、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C、小麦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D、棉花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
……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
”下列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是( )①交子②在报纸上看新闻③瓦子④发电报问候亲人A、①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电视剧《走西口》讲述的是清朝末年民国初期山西田家背井离乡“走西口”的传奇故事。
在中国古代史上,北方人口曾大量向南迁移,它所带来的重要影响是( )A、使南方混乱B、北方趋于平静C、促进南方经济发展D、使北方人口急剧减少【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B、“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苏湖熟,天下足。
”【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最早出现于( )A、北宋、东京B、北宋、四川C、南宋、临安D、南宋、广州【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经济地理格局中的一次巨大变迁。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A、南北朝时期B、隋唐时期C、南宋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 )A、丝绸之乡B、鱼米之乡C、瓷都D、产茶中心【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宋代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来自于( )A、朝鲜B、日本C、越南D、印度【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唐朝至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A、南方战乱较少B、北方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D、北方自然灾害频繁【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北宋兴起的什么地方后来发展为我国著名的瓷都( )A、景德镇B、苏州C、湖州D、广州【答案】:【解析】:第13题【填空题】构建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
最新精选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民族政权竞立与南方经济的发展——辽宋夏金元第9课宋元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复习特训第二十七篇
第1题【单选题】
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一组图片,由此可知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A、魏晋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B、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
C、两宋时期对外贸易的繁荣
D、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A、南方的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
B、经济重心南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C、北方的人口增长率比南方高
D、人口迁移促使新的民族回族形成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江南地区在《史记》中曾被描述为“地城辽阔而人烟稀少”,但在汉以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开发。
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江南开发因素的是( )
A、优越的自然条件
B、北方人口的南迁
C、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
D、经济重心的南移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历史史实最能体现宋朝商业繁荣的是( )
A、开始使用牛耕
B、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C、棉花在两广、福建开始种植
D、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2019年精选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元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拔高训练五十七第1题【单选题】中国瓷器闻名世界,景德镇成为著名的( )A、唐三彩B、瓷都C、会子D、商港【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查理先生对中国的瓷器非常感兴趣,因此当他来到中国的时候,你应建议他去访问( )A、洛阳B、景德镇C、西安D、绍兴【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苏湖熟,天下足”表明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转移,其方向是( )A、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B、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C、从长江流域转移到珠江流域D、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如果你生活在宋代,可能有的经历是( )①用交子在夜市上买东西②夏季能喝到冷饮③在瓦子里看杂技④能吃到香喷喷的玉米⑤闲时看小说《三国演义》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宋朝时期“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段描述反映出当时的经济重心位于( )A、黄河流域B、淮河流域C、珠江流域D、长江流域【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如果评选10~13世纪世界百强行业的话,宋朝领列榜首的行业应该是( )A、种植业B、丝织业C、造船业D、棉纺业【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的是( )A、广州B、泉州C、杭州D、宁波【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据记载,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
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
材料反映了宋代( )A、海外贸易发达B、手工业兴旺C、农业繁荣D、文化昌盛【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为开展某主题研究性学习而搜集材料整理制作的图表。
读表后,你认为该兴趣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A、人口大量南迁B、宋朝社会生活C、苏杭生活富足D、经济重心南移【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史书上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说法,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一时期( )A、隋朝B、明朝C、元朝D、南宋【答案】:【解析】:第11题【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最新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元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中华书局版知识点练习五十七第1题【单选题】某同学选用一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
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A、民族政权并立B、宋代商业繁荣C、元朝国家统一D、大都闻名世界【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11世纪中国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
同一时期,西欧城市兴起,究其影响,反映在( )A、对瓦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和孕育近现代文明起着重要作用B、一般是工商业活动中心、规模较小C、是在封建主或教会的领地上兴起的,促进了佛教的发展D、所有的城市发动争取自治斗争,成为独立的城市共和国【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宋朝统治者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专门的外贸管理机构。
这一机构是( )A、转运使B、市舶司C、布政使司D、十三行【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图中①对应的朝代应该是( )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唐朝至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A、南方战乱较少B、北方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D、北方自然灾害频繁【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据此判断他却里的研究主题应是( )A、宋代商业繁荣B、民族政权并立C、元朝国家统一D、大都闻名世界【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魏晋南北朝以来,我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南移”是指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 )A、长江流域B、珠江流域C、岷江流域D、黑龙江流域【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唐朝以前,黄河流域粟和小麦广泛种植,粮食产量超过南方。
从唐朝中晚期至宋代,长江流域的农业发展较快,粮食产量逐渐超过北方,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
上述材料说明( )A、粮食产量的增多促进人口的增长B、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促进经济发展C、农业经济重心南移D、灌溉技术的改进使粮食产量增多【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对谚语“苏湖熟,天下足”最准确的理解是( )A、苏州、湖州地区气候宜人B、苏州、湖州地区商业繁荣C、苏州、湖州地区成为国家的重要粮仓D、苏州、湖州地区物产丰富【答案】:【解析】:第10题【问答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第9课宋元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今天我们餐桌上进口的泰国米饭很受人们欢迎,其实,我国早在宋朝时就引进了水稻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它引自于()
A.泰国 B、朝鲜 C、越南 D、印度
2、“南宋时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这表明宋代( )
A.经济重心南移
B.南方社会动荡
C.市民文化生活丰富
D. 政府财政收入依靠北方
3.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西晋都城洛阳被攻破时,中原人民纷纷南迁的境况。
他的积极影响是()
A.加剧了南方的混乱局面
B.使南北人口结构基本平衡
C.北方人口急剧减少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4.景德镇是我国著名的瓷都,它兴起的时间是()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5.《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夜市每天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
材料反映了宋代( )
A.农业迅速发展 B.经济重心南移 C.商品经济繁荣 D.手工业兴旺
6.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我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主要原因是()
①宋朝政治经济中心南移②泉州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先进
③南方相对安定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某校举办宋代历史专题手抄报比赛,一位同学摘录了有关太湖流域水稻、棉花和茶叶的种植史资料,又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这些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浙江龙泉冰裂纹瓷器福建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南宋纸币铜版拓片(会子)图1 图2 图3
A.发达的农业生产
B.繁荣的南方经济
C.精巧的手工技艺
D.独特的活字印刷
8.《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夜市每天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
材料反映了宋代( ) A.农业迅速发展 B.经济重心南移 C.商品经济繁荣 D.手工业兴旺
9. 以下关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
①宋初,北方人口仅100多万户,而南方人口有230多万户,是北方的两倍多②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可见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粮仓③宋朝时,发明了新农具曲辕犁和筒车④北宋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D.③④
10.南宋时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这表明宋代( )
A.经济重心南移
B.南方社会动荡
C.市民文化生活丰富
D. 政府财政收入依靠北方
二、填空题
11.______后期,已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说法; ______时期,南方经济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12.______成为南方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棉花种植从广东、福建扩展到______流域。
南宋时____、_____稻米产量占全国首位,故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13.宋代丝织业发达,例如宋锦、云锦、蜀锦, _____、_____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______业成为宋代产棉区主要的农村副业。
14.____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__。
南宋时流通于东南地区的纸币叫_ ___。
三、请你来判断
北宋中期,书生李某赴都城临安探视兄长。
途经成都时,他将所带的会子到铺子里兑换成银两,选购了一部贞观年间出版的本朝史书,准备送给爱书的哥哥作为礼物。
在旅店里,晚上睡不着觉,就拿起这本史书看起来,当读到“恨金邦胡虏猖獗,哀两帝身旋塞北”,不禁怆然泪下,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上述情景描述中,有哪三处不符合当时历史真实?指出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CADCC 6—10:D:BCCA
二、填空题
11.北宋南宋
12.水稻长江苏州湖州
13.杭州成都棉纺织
14.北宋交子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