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尽责特教特办——教育部基教二司巡视员李天顺一行调研宝鸡特殊教育
- 格式:pdf
- 大小:454.28 KB
- 文档页数:2
赴特教学校考察心得体会第1篇:赴西部学校考察心得体会这次外出学习,内容、时间安排都很充实,感受了很多,学到了很多,以至于大家都没时间去花钱购物,确实是一次纯精神之旅。
在未去考察之前,在我的脑海中,西部的学校肯定和西部的土地一样贫瘠、荒凉。
然而这次西部之行所考察的学校却在我的脑海中烙下深深深烙印-----考察的学校有市区,也有城乡结合的农村寄宿制,自然条件造就了那里的荒凉、贫乏,但他们的教育却让我感受到了生机盎然。
一,政府和社会重视教育任何事情只要重视,就可以办成、办好。
总寨中学是我们参观的一所农村寄宿制中学,学校设有初、高中部。
95%的学生来源于农村,其中30%左右的学生来自贫困山区,学校硬件跟不上,校园环境及其糟糕,学生的洗、住、吃都有困难,为了解决学校存在的实际困难,近几年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当地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学校布局进行调整,在校学生1800多人,实行的是半封闭管理模式,冬天寒风刺骨,每年仅取暖费就得40万左右,现在学校已逐步建成教学楼、学生宿舍楼、教工住宅楼、水泥球场等基础设施,同时设立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而且理、化、生、体、音、美教学设备比较齐全,物理、化学、生物演示实验开出率、学生实验率开出率均为95%。
极大地改善了教学条件,推动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为了解决教师的待遇问题,在国家还没有出台绩效工资政策之前,学校教师已在XX 年就享受和公务员的同等待遇,确保了教师队伍的稳定,在学校公用经费方面确保每年10%的增长,真正做到了保运转。
二、学校布局合理。
参观的几所学校,在规划和设计上都给人很舒服的感觉,生活区、教学区、活动区可以说划分的很清楚,做到了布局合理。
避免了上课时外界的干扰、休息时外界的打扰。
所参观的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也相当完善,各有千秋,有教师的简介、培养理念目标、教师寄语、规章制度、名言警句等。
譬如“质量立校、全面育人”,“请留心你的行为,因为行为能变成习惯。
请留心你的习惯,因为习惯能成为性格。
第二届全国幼儿园园长会议在厦门召开2010-6-13 0:49:47 阅读数:449 网友评论:1条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冯晓霞教授致开幕词冯教授在开幕词中讲到:园长如何提升自身的素质,如何发挥带头人的作用,如何科学化、人性化的进行管理,如何把幼儿园办成一个让所有人都有一种“家”的感觉的地方,是一个关系到世界发展质量的大事,很高兴看到,这次园长大会有很多专题论坛都与上述主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家不仅关注到如何科学化地、人性化管理幼儿园的各项工作,也在关注如何自我管理,如何提高自身素养,相信,通过这次大会提供的交流平台,大家都会在原有水平上更上一层楼。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李天顺副司长随后,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李天顺副司长发表了重要讲话,主要有三部分的内容:第一,我们面临着学前教育的新形势,这就是学前教育将更加普遍的惠及到广大的孩子,特别是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率将有大幅度的提高。
政府在发展学前教育当中所承担的规划的责任、主导的责任、投入的责任、监管的责任和推进公平的责任将进一步落实,学前教育的保障水平和教育质量将不断提高。
广大园长和老师们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会越来越好。
我们将迎来学前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辉煌10年。
所以,我们要非常珍惜这样令人振奋历史性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用改革的思路和方法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为亿万孩子的明天,为我们伟大祖国未来的风和国力努力构建一个适应现代化教育,支持现代化建设,惠及广大孩子。
如果对学前教育的发展前景,做一个展望的话,那就是,通过贯彻和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发展纲要,一是普惠性的学前教育资源将大幅度的增加,入园难和入园贵的问题将基本解决;二是政府的责任将全面落实,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的机制将普遍建立,长期困扰各位园长和老师们的各项办园条件的问题将得到及大解决;三是我们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将得到全面保证,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工作条件、生活待遇将得到全面提高;四是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将全面提高,孩子们幸福快乐的成长。
县域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模式的调研报告作者:蒋华琴来源:《陕西教育·综合版》2024年第05期送教上门是保障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的民心工程。
2022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显示,2022年,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2314所,特殊教育专任教师7.3万人,招收各种形式的特殊教育学生14.6万人。
目前,县域送教上门仍没能打破送教质量不高、家长教辅能力不足、相关教材开发不充分等困境,面对送教对象个体差异大、发展程度不均等难题,如何开展好这一“移动课堂”须持续探索。
本期刊发县域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模式的调研报告,观“宁强模式”,探索残疾儿童少年的成长之路。
“组织开展送教上门”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提出的一项重要内容。
《“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要求,健全送教上门制度,推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完善送教上门服务标准,科学认定服务对象,规范送教上门形式和内容,加强送教服务过程管理,提高送教服务工作质量,旨在2025年,初步建立高质量的特殊教育体系。
送教上门,给了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机会,也使其家长受到鼓舞,看到希望。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汉中市宁强县特殊教育学校是一所山区县域培智学校,在上级发出送教上门指示后,宁强县教育体育局明确提出,县特教学校要积极探索为宁强县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实施送教上门的方法与途径,要以“高起点办学、高质量发展”为定位,全面推进送教上门工作,助力教育脱贫攻坚。
送教上门是一项全新的教育工作,没有成型的经验与做法可借鉴。
经县局分管领导把脉开方,学校校委会成员集思广益,反复研究,针对送教上门工作提出“五问”:给谁送?谁去送?怎么送?送什么?送得怎样?学校紧密围绕解决这五个问题,开展送教上门工作。
学校主要分以下三个阶段做了大量探讨性工作:(一)尝试阶段(2014年至2016年)为落实《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学校组织教师团队开展调研,于2015年下半年尝试性地为8名孩子开展送教。
第1篇导语: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特殊教育发展的战略部署,推动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近日,一场以“融合教育,点亮未来”为主题的特殊教育教研活动在市特殊教育中心隆重举行。
本次活动旨在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特殊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助力特殊儿童全面发展。
正文:一、领导致辞,共话特殊教育发展活动伊始,市教育局副局长李明同志代表市教育局致辞。
他首先对参加本次教研活动的各位专家、教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李局长强调,特殊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每一个特殊儿童的成长和未来。
近年来,我市特殊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他希望广大特殊教育工作者以此次教研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专业素养,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二、专家讲座,引领教育理念创新本次活动邀请了全国知名特殊教育专家、教授进行专题讲座。
专家们围绕“融合教育”、“特殊儿童心理辅导”、“课程与教学策略”等主题,结合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特殊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
著名特殊教育专家张教授在讲座中提到:“融合教育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摒弃传统的‘隔离教育’观念,让特殊儿童在普通教育环境中接受教育,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
”张教授的讲座引发了在场教师的强烈共鸣,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三、互动交流,共商特殊教育发展良策讲座结束后,与会教师分组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特殊教育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培训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互动环节,教师们积极提问,专家们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
市特殊教育中心教师王老师表示:“这次教研活动让我对融合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找到了提升教学质量的突破口。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四、观摩示范课,展示特殊教育风采为了进一步展示特殊教育成果,本次活动还安排了特殊教育示范课。
来自不同学校的优秀教师们,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充分展示了特殊教育的独特魅力。
宝鸡市陈仓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陈仓区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8—2020年)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宝鸡市陈仓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03.15•【字号】宝陈政办发〔2018〕27号•【施行日期】2018.03.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特殊教育正文宝鸡市陈仓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陈仓区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8—2020年)实施方案的通知宝陈政办发〔2018〕27号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陈仓区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8—2020年)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宝鸡市陈仓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3月15日陈仓区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8—2020年)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宝鸡市教育局等七部门关于印发<宝鸡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8-2020年)实施方案>的通知》(宝市教发〔2018〕40号)精神,进一步加快我区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推进残疾人精准脱贫工作,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重要意义发展特殊教育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弘扬人道主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宝鸡市第一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5-2016年)实施方案》,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特殊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和保障能力显著改善;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工作逐步开展;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机会不断提高;特殊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贫困残疾人家庭脱贫做出了积极贡献。
但从总体上看,我区特殊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特教学校办学条件亟待进一步改善,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刚刚起步,教师专业水平、课程建设有待加强,特殊教育办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大力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8—2020年),是推进我区教育事业追赶超越,确保贫困残疾人家庭与全区人民同步够格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增进残疾人福祉、加快我区脱贫攻坚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七届全国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圆满结束作者: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第23期8月20日,第七届全国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于上海圆满结束,501件自制教具作品脱颖而出,76名教师荣获“自制教具能手”称号。
本次活动由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主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协办,上海市教育技术装备部和华东师范大学承办。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李天顺、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所长王富等观看了作品展示并出席了颁奖大会。
此次评选活动以“通过评选,推出自制教具新成果,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促进教学思想和方法的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为指导思想,有近10万教师参加,经过自下而上层层选拔,最终有来自36个省市的684件作品参加全国评选,其中595件教师作品,89件学生作品。
经过4天的评审与展示,评选出一等奖79件,二等奖167件,三等奖255件。
河北省、上海市、北京市分别获得团体奖前三名,35个代表队获得优秀组织奖。
自1986年开始,全国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已成功举办了七届,并得到教育部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次肯定与支持。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随着技术和工艺的进步,自制教具的理念和作品不断创新。
这项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教师教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已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重视,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积极响应与热心参与。
以教材为基创新发展■孙爱青自制教具研发在促进教学方法改革,培养师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建立人力资源强国的一个有效途径。
从本届自制教具评选活动的启动开始,上海市教育技术装备部结合上海市特点,拟订了2009年上海市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具体操作方案,在市教委的领导下,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积极认真的态度,在区县广泛发动、收集整理、大力推广有价值的自制创新教具,以“精心组织、广泛发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为原则,力求充分展示在上海二期课改全面推进过程中广大师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落实、落实、再落实——专访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高洪梁伟国;李帆
【期刊名称】《人民教育》
【年(卷),期】2011(000)002
【摘要】2010年,阳光打在每个人的脸上。
进入新世纪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出了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动员令,吹响了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进军号。
【总页数】5页(P2-6)
【作者】梁伟国;李帆
【作者单位】《人民教育》编辑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统筹推进立德树人工作——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负责人就《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答记者问
2.补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短板”——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高洪访谈
3.落实:安全工作的生命线——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调研员章英思
4.认真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在全国"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现场研讨会上讲话摘登
5.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召开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座谈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小学特殊教育工作总结一、工作概述2024年是我校小学特殊教育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
在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我校特教团队积极探索创新,注重个别化教学和家校合作,为特殊学生提供了更加全面、有效的教育服务。
本文将对今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二、工作亮点2024年,我校特殊教育工作取得了以下几个亮点:1.教育资源整合:我校特教团队积极配合校领导,整合学校资源,搭建了一个培训平台,为特殊学生和特教教师提供了更多更全面的资源支持。
通过统筹学习、社交和生活技能培训,促进了特殊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
2.个别化教学:针对每个特殊学生的特点,特教教师制定了个别化的教学计划,并与普通班教师紧密合作,共同帮助特殊学生融入普通班教学。
通过定期评估和反馈,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3.家校合作:特殊学生的家庭教育参与度高,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
特教教师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分享学生的进展和困难,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此外,学校还组织了一系列的家庭教育讲座和亲子活动,增强了学校与家庭的互动合作。
三、工作不足尽管在特殊教育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师资培养不足:我校特教教师队伍相对较小,需要进一步加强师资培养。
我校特教教师在教学素质、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上仍有待提升,需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提高特教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2.教育资源不平衡:由于特殊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配,我校需要更多的投入,购买更多的教学设备和材料,提供更好的特教条件。
同时,学校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社会资源的合作,争取更多的支持和捐助,为特殊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四、改进措施为进一步提高特殊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我校特教团队将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师资培养:学校将组织特殊教育培训班,提供专业化的培训课程,提高特教教师的教学水平。
同时,学校还将推广特教经验交流活动,加强团队内部协作,促进经验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