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 完全屈服”
——贝多芬
他是怎样“扼住命运的咽喉”?
他曾用一根小木杆,一端插在钢琴箱里, 一端咬在牙齿中间,用来听音。就这样, 他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耳聋带来的巨大 困难,创作了大量不朽的音乐作品。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 完全屈服”
——贝多芬
他是怎样“扼住命运的咽喉”?
小心翼翼珍藏着,和母亲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母亲身体一直不好,最后的几年光景几乎是在医院渡过,然而和母亲在一起的毎一刻都是温暖美好的。四年前,母亲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我。生命就是如此脆弱,逝去和別离,陈旧的情绪某年某月的那一刻如水泻闸。水在流,云在走,聚散终有时,不贪恋一生,有你的这一程就是幸运。那是地久天长的在我的血液中渗透,永远在我的心中,在我的生命里。 时光就是这么不经用,很快自己做了母亲,我才深深的知道,这样的爱,不带任何附加条件,不因万物毁灭而更改。只想守护血浓于水的旧时光,即便峥嵘岁月将容颜划伤,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那时的时光无限温柔,当清水载着陈旧的往事,站在时光这头,看时光那头,一切变得分明。执笔书写,旧时光的春去秋来,欢喜也好,忧伤也好,时间窖藏,流光曼卷里所有的宠爱,疼惜,活色生香的脑海存在。
1827年3月26日,风雪交加的夜里,死神割 断了音乐家的生命琴弦。有人写诗哀悼他:
一盏明灯熄灭了! 这是一盏什么样的明灯啊! 千万个昏睡的大脑因他的音乐而苏醒, 千万个受了伤的心灵因他的音乐而愈合。
“贝多芬精神”
不被困境屈服, 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二.文学巨匠
列夫 ·托尔斯泰
(1828—1910)
《战争与和平》
No Image
这是他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 小说以四大家族相互关系为情节 线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 1805―1820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 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1812年库 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的卫国 战争,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 忱和英勇斗争精神,主要探讨了 俄国的前途和命运,特别是贵族 的地位和出路问题。是一部具有 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