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之旅》参考课件1
- 格式:ppt
- 大小:3.86 MB
- 文档页数:15
《世界文化之旅》说课稿【教材分析】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本课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习俗。
因此,教材设立了两框。
本框“世界文化之旅”,分为“丰富多彩的文化”和“和谐的文化乐章”两部分,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节日、标志和代表人物入手,帮助学生感受文化的多样和丰富性,理解文化的差异,使得我们世界更加绚丽多彩,文化没有优劣之别,从而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它文化的价值。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知道在面对文化差异时应持的正确态度。
(2)能力目标加深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学习其他文化的有点和长处,从感性上认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原则和方法。
(3)情感目标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对本民族的文化有强烈的自豪感,同时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
1、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因为本节是围绕这一内容展开的,也为下一节友好交往的学习提供了大背景)难点: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因为文化背景不一样,人们处事的方式就有差异,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很难理解,会认为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在交往中也容易产生矛盾,因此把它确定为难点。
)【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式教学法、对话教学法、“导学”式教学法、体验性学习教学法、信息技术教学法并用,以达到教学目的。
【学法指导】1、通过指导学生学习讨论、,以达到知识的内化。
2、通过对话,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把思考和行动结合起来。
3、以生动的图片为载体,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
【教学过程设计】1、媒体运用CAI课件,内容包括:世界各国节日的来历、各国文化的标志和代表人物。
2、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服务;设置预案,应对教学“意外”。
学生:回忆历史、地理等学科有关的文化知识。
世界文化之旅天津市南开中学杨晓坤教案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对本民族的文化有强烈的自豪感,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能够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拥有开放的胸怀。
能力目标:逐步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原则和方法,加深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
知识目标: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知道在面对文化差异时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和应对方法。
教案重点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教案难点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教案方法问题教案法、情感体验教案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案过程[导入新课]日益扩大的开放,频繁的国际交往,先进的交通和通信工具,把世界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地球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
但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存在着差异,因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我们要保持自己文化的独特性,通过吸取融合共同谱写和谐的世界文化乐章。
[讲授新课]一、丰富多彩的文化──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1、什么是文化?(PPT)广义文化是指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狭义文化仅仅指人类精神上的成果,即主要指思想理论、科学技术、文学、艺术、音乐、美术、戏剧等人类在精神层面上的成果,而不包括物质方面的成果。
2、中国的传统节日:(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学生):中秋节、元宵节、春节、二月二龙抬头、重阳节、端午节、劳动节……(教师):劳动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学生):那是国际性节日,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教师):那我们还有寒食节是传统节日,你们知道它的时间和来历吗?(学生):腊月吧?是清明节的前几天吧?(教师):是清明节的前一天,大家看一下它的来历。
(PPT)寒食节传说每年阳历四月四日是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的。
他是当年晋国的贤臣,侍奉公子重耳(后为晋文公)。
晋国发生内乱,介子推不畏艰难跟随重耳流亡;曾经割自己腿肉熬汤,献给重耳。
鸡西市第四中学2012—2013上学期初二级政治导学案第六课第一节世界文化之旅编制人:李鹤复核人:使用时间:编号:13【学习目标】: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知道在面对文化差异时应持有的正确态度。
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对本民族的文化有强烈的自豪感,同时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文化。
【思维导航】先找出教材中的知识点,对知识点进行记忆,联系生活加强理解;通过找关键字词,确定材料反映的内容,运用相应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一、新闻播报;(★搜集新闻材料时,注意多关心热点新闻,学会捕捉时政要点)二、目标展示:(★注意目标解读,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要求仔细阅读课本P74—P78的部分,划出关键词句,完成自学问题。
)1、知识方面:了解世界文化的特点?2、能力方面:分析力:中外交往中产生误会主要原因是什么?理解力:对待文化差异有哪两种不同的态度,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四、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要求运用所学的知识处理,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第一站:节日之旅第二站:环球之旅第三站:特殊之旅五、总结反馈多项选择题1.美国人有感恩节、日本人有成人节、德国人有“妇女狂欢节”,中国人有春节……这说明()A.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通常有自己独特的节日B.不同的节日,反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习俗C.西方人比东方人的节日更具文化内涵D.不同的节日,各自具有不同的色彩,世界文化丰富多彩。
2.近几年来,一些中国人开始过西方的节日。
据调查,在中国所过的洋节当中,前4名依次为: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父亲节。
这说明()A.中国人和西方人有着共同的文化习俗B.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文化传统趋于统一C.世界文化具有相互交融性D.中国人过洋节不再单纯追求“原汁原味”,而是利用洋节来表达对朋友、亲人的情感3.各国文化习俗不同,也表现在赠礼方式各有不同。
中国人送礼成双,日本人则避偶就奇,在美国,去别人家中做客一般不必备厚礼,如果空手赴宴,则表示你将回请……面对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差异,我们应该()A.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B.尽量减少往来,避免麻烦C.尊重不同的文化差异D.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不同的文化多项选择题的解题方法:1、仔细审题,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
《世界文化之旅》教学设计藁城市梅花第二中学李艳平一、教案背景1、面向初二级学生;2、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一框题;3、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搜集相关的图片、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搜集我国与外国传统节日习俗;二、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文化的多样性比单一性好、不同的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的观念;能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不同的文化,同时欣赏本民族的文化。
【能力目标】能通过自己的体验去感悟文化的丰富性和不同文化的独特性,能认识到文化差异存在的客观性;【知识目标】①知道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的;②认识到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都蕴含着人类文明的成果;③懂得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蛤,应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三、教材分析“世界文化之旅”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一框内容。
此框题用一课时,本框分“丰富多彩的文化”和“和谐的文化乐章”两部分,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节日、标志、代表人物入手、帮助学生感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懂得文化没有优之分,从而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对本民族的文化有强烈的自豪感,同时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文化。
本课的重难点如下:教学重点: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教学难点:正确对待文化差异,奏响和谐的乐章。
四、教学对象分析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学生和其他文化的距离拉近了,但有些同学迷失在其他文化中,对本民族文化不甚了解或不屑于了解;有些同学对外来文化持有偏见,采取防卫的态度;有些同学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由于语言问题以及价值观的差异会使得沟通产生困难等。
他们需要给予恰当的指导,才能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新一代中学生。
五、教学方法1、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对各种搜集资料开展讨论来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