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教案 食物中的有机物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2
食物中的有机物教学目标:1、了解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概念。
2、初步学会检验食物中淀粉的方法3、了解糖类(淀粉和葡萄糖)的组成元素及其在人体内的变化和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4、培养学生珍惜幸福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1、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义、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
2、检验淀粉的一般方法教学难点:1、有机物、无机物的区分 2、糖类在人体内的变化教学过程:一、问题展示,导入新课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可见食物对于人体的重要性。
那么我们每天吃的食物究竟含有哪些营养元素呢?今天我们一起进入食物中的有机物,进行探究。
【板书】:食物中的有机物二、实验探究,引申概念【实验探究】:取一小块馒头在酒精灯上灼烧,直至烧焦。
【提问】:上述实验现象是什么?根据现象推知这些物质中含有什么元素?【多媒体展示】:烧焦的各种食物图片。
【总结】:馒头、大米、淀粉等物质在灼烧后都会有黑色物质生成,这些黑色物质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碳,说明这些物质中都含有碳元素。
【多媒体展示】:【提问】:以上物质中都含有碳元素,他们都称为有机物。
你能根据它们的组成和前面的实验总结出有机物的概念吗?【总结】:人们通常把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而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无机物。
【思考】:所有含碳元素的物质都是有机物吗?单质碳是有机物吗?【讲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碳酸盐等物质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因此它们被看做是无机化合物。
碳是单质,因此也不属于有机物。
有机物中除了含有碳元素外,还可能含有氢、氧、氮、磷、硫等元素。
【自我检测】:1、下列几种常见的饮料中不含有机物的是()A、果汁B、牛奶C、矿泉水D、啤酒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是含有碳元素的不一定是有机物B、CO2、CaCO3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都是有机物C、O2属于无机物D、乙醇的最简单的有机物三、展示素材,了解知识【过渡】:人体生存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什么?其中,哪些属于有机物?【总结】:人体摄入的物质中,除去水、空气、食盐等无机物外,其余主要是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等有机物。
《食物中的有机物》教学设计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初中化学的一节转折课,从熟悉的无机化学过渡到有机化学。
本节中涉及的淀粉、油脂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本节的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丰富生活常识,有利于他们正确地认识和处理有关饮食营养、卫生健康等日常生活问题。
从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看,本章是联系生物学、生理学、营养学和医学的重要纽带,其学习的内容与人的生命和社会活动息息相关,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身边的化学”、“生命的科学”。
从简单分子到复杂分子,从小分子延续和发展到有机高分子,通过淀粉等天然高分子的学习,为下一章学习合成材料作好铺垫。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合物的分类及糖类、油脂的化学元素组成及其在人体内的变化和体会化学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2.学会用化学方法检验淀粉、蛋白质的存在。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从生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
2.通过小组实验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从实验中获取知识,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动手做实验的好习惯。
3.初步认识一种研究复杂事物的简化方法——模型思维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对食品营养的关注意
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三、教学重难点
1. 淀粉的检验。
2. 淀粉、油脂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
教学过程:。
《第八单元第一节食物中的有机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从组成上区分无机物和有机物,并列举事例加以说明。
(2)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特点。
通过具体事例认识有机物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能用实验方法从组成上辨别有机物。
(4)知道糖类(如淀粉、纤维素、葡萄糖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是有机物。
(5)知道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水是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元素。
(6)对有机物存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有所认识。
2.过程和方法(1)通过对学习内容的社会调查和有关资料的查阅,培养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2)积极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正确认识合理摄取营养物质直接影响人体健康。
并学会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重点:弄清食物中的有机物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功能、作用及其营养价值难点:食物中的有机物在人体中的功能以及转化和吸收关键点:各种食物的作用及富含的食品三、教学媒体:碘水,各种富含淀粉的食品(面包片、米饭、土豆片、苹果片等)、火柴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自学法五:教学过程:情景:同学们今天早餐吃的什么,都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关注食物营养成分是世界性的话题,请观察视频。
活动天地:科学家建议食品包装要标明食物的营养成分,请根据你准备好的食品包装袋,开始研究食品成分说明,将获得的信息填入课本50页表格中。
出示图片:想一想:食物当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糖、油脂、蛋白质、维生素属于哪一类物质?出示:物质分类图,激起认知冲突。
揭题《第一节食物中的有机物》自学指导: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50页有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2分钟后与同学们交流。
1、什么是有机化合物?什么是无机化合物?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什么?有机物中除了含有碳元素外还可能含有什么元素?3、自然界中,占绝大多数的是哪类物质?4、记住甲烷、酒精、醋酸的化学式。
食物中的有机物-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一、知识点概述本节课主要介绍了食物中的有机物的概念和分类,学习了有机物在食品中的来源和作用,以及如何研究食品中的有机物成分。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1.有机物的概念和分类;2.食物中的有机物的来源和作用;3.研究食品中的有机物成分的方法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理解有机物的概念和分类;2.了解食物中的有机物的来源和作用;3.掌握研究食品中的有机物成分的方法和应用。
三、教学重点1.食物中的有机物的来源和作用;2.研究食品中的有机物成分的方法和应用。
四、教学难点1.理解有机物的概念和分类;2.研究食品中的有机物成分的方法和应用。
五、教学内容及方法1.食物中的有机物的来源和作用教师通过PPT进行讲解,介绍了有机物在食品中的来源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
并且通过实验,让学生看到有机物在食品中的具体变化。
2.研究食品中的有机物成分的方法和应用教师通过实验展示和PPT讲解,介绍了研究食品中的有机物成分的方法和应用,包括色谱分析和质谱分析等技术。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研究食品中有机物成分的基础知识。
六、教学过程设计1.教师介绍有机物的概念和分类,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2.教师讲解食物中的有机物的来源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
3.教师通过实验,让学生看到有机物在食品中的具体变化。
4.教师介绍研究食品中的有机物成分的方法和应用,包括色谱分析和质谱分析等技术。
5.学生通过课堂互动和小组讨论交流,巩固知识点。
七、教学评价方法1.学生课堂表现;2.实验报告;3.小组讨论成果。
八、教学后记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的来源和作用,以及研究食品中的有机物成分的基础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实验和案例的引入,让学生更加直观和深入地理解相关知识点。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多动手实践,尝试去研究和分析食品中的有机物成分,希望他们能够在实践中探索出更多的知识和方法。
食物中的有机物一、【课标分析】《课标》中指出,本主题主要涉及材料、能源、健康、环境等问题,使学生知道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中要注意用具体的真实事件引导学生体会化学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食物中的有机物》是鲁教版九年级第五单元的第一节内容。
本单元是体现化学教育价值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指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物质,知道一些化学物质对生命活动得价值,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科学的生活观。
本节内容是一节转折课,从学生熟悉的食物入手,从无机化学过渡到有机化学,这部分内容是作为一种必备的生活常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理解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让学生进一步从化学视角,用化学的理论和思维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从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看,本节知识是联系生物学、生理学、营养学和医学的重要纽带,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身边的化学”、“生命的科学”。
从简单分子到复杂分子,从小分子延续和发展到有机高分子,通过对淀粉等有机高分子的学习,为下一章学习合成材料做好铺垫。
(二)教材的主要内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分类、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的元素组成、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对人体的作用以及食物来源。
三、【教学对象分析】初四的学生认识能力已有了较大的发展,他们的认识由感性向理性深化,且这部分内容在生物学以及日常生活中均有知识储备。
同时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知道了人们认识和研究化学物质的实验探究方法,具备了一定的探究学习的基础。
但如何从化学的角度分析组成探究构成了解变化学生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思路方法。
所以在进行本节内容教学过程中,选择视频导入、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实验探究等形式,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师生、生生交流,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食物中的有机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有机物的概念及特点。
2. 让学生掌握食物中常见的有机物及其作用。
3. 培养学生养成健康饮食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有机物的概念、特点及食物中的有机物。
2. 教学难点:有机物的特点及其在食物中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有机物的概念、特点及食物中的有机物。
2. 准备各种食物样本,如水果、蔬菜、肉类、谷物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食物中含有哪些物质。
2. 讲解:介绍有机物的概念、特点及食物中的有机物。
3. 实物展示:展示各种食物样本,让学生观察、闻味,增强直观感受。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食物中的有机物及其作用。
5. 总结:归纳学生讨论的结果,强调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收集更多关于食物中有机物的资料,了解其营养价值。
2. 制定一个合理的饮食计划,培养健康饮食的习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物展示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有机物的概念、特点及食物中的有机物。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要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健康饮食的习惯。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有机物的合成材料,如塑料、合成纤维等。
2. 引导学生思考有机物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有机物的概念、特点及食物中的有机物。
2. 强调健康饮食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八、课后练习1.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饮食搭配提出建议。
2. 调查家庭成员的饮食习惯,分析其健康风险,并提出改进措施。
九、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有机物的概念、特点及食物中的有机物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及提出的观点。
3. 评价学生课后练习的完成情况,了解其对健康饮食的认识。
《食物中的有机物》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本知识:1.了解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概念。
2.知道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的元素组成、在人体内的转化和重要作用。
能用简单方法检验淀粉和蛋白质。
过程与方法:初步认识一种研究复杂事物的简化方法——模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合理摄取营养物质的重要性,学会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教学重点】本课重点,是有机物的概念,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的组成、在人体内的转化和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本课难点,是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在人体内的转化过程。
3、【教学过程】:【学情分析】1.认知特点:初中学生的思维形式主要是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仍与直接和感性经验相联系;认知活动较为表面,深刻性不够,多以外在学习动机为主,倾向于兴趣型。
2.已有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小学科学课及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学生对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为学生从化学角度认识这些物质的作用以及对均衡营养、合理膳食问题的认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同时通过前面化学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人们认识和研究化学物质的实验探究方法,具有一定的探究学习基础。
【效果分析】食物中的有机物是初中化学由无机物到有机物的转折,学生初步认识有机物的概念,知道食物中有哪些重要的有机物以及它们的作用就可以了。
从化学的角度去重新认识食物,是这节课的主题。
由于这节课谈论的是“食物”中的有机物,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因此要达到“了解”并不是特别难。
我们由此还要让学生认识合理摄取营养物质的重要性,学会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1.本节课的重点是要知道食物中四大有机物的作用、组成元素、种类以及在体内的转化分解过程。
通过以舌尖上的化学为主线,设计实验,引用模型法,设置场景等方法,充分联系了生活,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让学生认识到处在青春期的他们合理摄取营养物质的重要性,学会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食物中的有机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有机物的概念及特点。
2. 让学生知道食物中含有哪些有机物。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健康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有机物的概念、特点及食物中的有机物。
2. 教学难点:有机物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有机物的概念、特点及食物中的有机物。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食物中的有机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有机物的概念、特点及食物中的有机物。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食物中含有机物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并总结。
4. 课堂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食物中的有机物,教师点评并总结。
5. 知识巩固:教师布置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练习题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情感态度: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关注健康的情感态度。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调查并记录家庭成员日常饮食中的有机物,了解有机物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2. 课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七、教学拓展1. 参观食品加工厂:组织学生参观食品加工厂,了解食品加工过程中有机物的变化,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 开展食品安全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开展食品安全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八、教学反馈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总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给出同伴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建议。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九、教学改进1. 根据学生反馈和评价,调整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十单元化学与健康第一节食物中的有机物教师寄语:有良好的营养才能有健康的身体。
【学习目标】:1.了解有机物及无机物的概念。
2.初步学会检验食物中淀粉的方法。
3.了解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化学元素组成、在人体内的变化和对生命活动重要意义。
4.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生更加关注生活、关注健康、热爱生命。
【教学方法】:通过阅读教材、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教学难点】:(1)了解营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营养价值。
(2)食物中的有机物在人体中的功能以及转化和吸收。
【课前准备】:多媒体、碘水、各种富含淀粉的食品(面包片、土豆片、苹果片等)、食品包装袋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或许同学们没有意识到…………食物中含有哪些成分?各种成分与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关系?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课题二、新授知识点一、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做饭时,如果把馒头、鸡腿或烧饼烧焦时会产生黑色的残余物,你能解释一下原因吗?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78页有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2分钟后与同学们交流。
[这些黑色残余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碳单质,说明这些物质中含有碳元素。
1、什么是有机化合物?什么是无机化合物?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什么?有机物中除了含有碳元素外还可能含有什么元素?3、自然界中,占绝大多数的是哪类物质?4、记住甲烷、酒精、醋酸的化学式。
5、除了水、食盐和空气以外,食物的主要成分是什么?【针对性训练一】知识点二:糖类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79页的有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2分钟后与同学们交流。
1、常见糖类物质有哪些?记住他们的化学式。
糖类是由哪几种元素组成的?2、糖类又叫做化合物?3、人体摄入的糖类物质主要是什么?哪些食物富含淀粉?4、淀粉被人体吸收的过程是怎样的?5、淀粉在人体内有何作用?6、设计实验并检验食品中含有淀粉?【针对性训练二】知识点三:油脂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80页的有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2分钟后与同学们交流。
食物中的有机物-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食物中有机物的概念和种类;2.掌握有机物在食物中的作用;3.掌握一些常见食物中的有机物。
二、教学内容1. 食物中的有机物概念•有机物的定义;•食物中的有机物种类。
2. 有机物在食物中的作用•碳、氢和氧元素在生命中的重要性;•食物中有机物的营养价值;•食品添加剂中的有机物。
3. 常见食物中的有机物•糖;•脂肪;•蛋白质。
三、教学重点•了解食物中有机物的概念和种类;•掌握有机物在食物中的作用。
四、教学难点•理解碳、氢和氧元素在生命中的重要性。
五、教学方法•概念讲解;•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六、教学过程第一节食物中的有机物概念1.引入(5分钟)通过身边的一些食物,引导学生思考食物中含有哪些元素,食物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作用。
2.讲解(15分钟)讲解有机物的概念,说明有机物在我们身体中的作用,并列举一些常见的食物中的有机物。
3.练习(1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总结出不同食物中的有机物种类。
第二节有机物在食物中的作用1.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系列食品添加剂的标志及其作用,引导学生思考食品添加剂中为什么含有这些有机物。
2.讲解(15分钟)讲解有机物在食品添加剂中的作用,以及有机物对人体的影响,强调对食品添加剂的警惕。
3.练习(10分钟)结合某些食品添加剂的案例,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食品添加剂是否对人体有害,给出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第三节常见食物中的有机物1.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常见食物的原材料,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食物中都含有哪些有机物。
2.讲解(15分钟)讲解和总结食物中得到有机物的途径、有机物的种类、有机物在食物中的作用以及人体的需求量。
3.练习(1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一些食物的制作过程及各个阶段中所含有的有机物。
七、教学评价为了检验学生是否真正地掌握了有关食物中的有机物相关知识,我们可以采用如下的评价方法:1.课堂测试:在本次课程完成后,出一些选择题和简答题,以确保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
《食物中的有机物》教学设计1.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概念,能从物质组成上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
2.知道糖类(淀粉、葡萄糖、蔗糖)、油脂、蛋白质的化学元素组成及其在人体内的变化和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3.能用实验的方法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1.有机物和无机物概念及分类。
2.食物中有机物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功能、作用及营养价值。
一、课程导入[师]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可见食物对人体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吃的食物中有哪些营养物质呢?这些物质是化合物吗?它们属于哪类化合物呢?[展示]课件展示PPT中食物的照片。
[师]根据生活经验,我们都是将食物煮熟了再食用,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有做饭或炒菜烧焦的经历吗?如果有你一定记忆犹新吧?那你还记得这些物质烧焦之后的颜色吗?[讨论]讨论、思考并回答。
[提问]这样的现象说明这些物质在组成上具有怎样的相似点呢?[讨论]思考、讨论并回答。
[总结]某些物质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时,大多有黑色的炭析出,这些黑色残余物质主要成分是碳单质,说明这些物质中含有碳元素。
通常人们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有机物的世界。
[展示]课件展示有机物的概念及化合物的分类。
[过渡]人为什么要吃东西呢?摄取哪些食物对健康才是最有益的?各种食物在人的健康中◆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教学难点有什么价值?尽管食品千变万化,风味儿各部相同,但从它们的成分上看,最有价值的只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今天我们主要研究食物中的有机物。
[板书]第十单元化学与健康第一节食物中的有机物[讲解]请同学们拿出自己课下收集的食品袋,仔细阅读配料表,并填写教材中的表格。
[展示]多媒体展示食品袋图片、配料。
[讨论]讨论回答,填写活动天地表格。
[过渡]那么,有谁能列举糖类物质都有哪些吗?[板书]二、糖类[阅读]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资料。
[讲解]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也称碳水化合物;主要包括:蔗糖(C12H22O11)、淀粉[(C6H10O5)n]、葡萄糖(C6H12O6)等。
第一节食品中的有机物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能从构成上划分无机物和有机物,并列举案例加以说明。
(2)认识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构成特色。
经过详细案例认识有机物构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能用实验方法从构成上鉴别有机物。
(4)知道糖类(如淀粉、纤维素、葡萄糖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是有机物。
(5)知道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水是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元素。
(6)对有机物存在的宽泛性和重要性有所认识。
过程和方法:(1)经过对学习内容的社会检查和相关资料的查阅,培育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守信息的能力,并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
(2)踊跃主动与别人进行沟通和议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逐渐形成优秀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科学研究。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能正确认识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直接影响人体健康。
并学会养成优秀的饮食习惯。
重点:弄清食品中的有机物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功能、作用及其营养价值难点:食品中的有机物在人体中的功能以及转变和汲取关键点:各样食品的作用及富含的食品教课媒体:碘水,各样富含淀粉的食品(面包片、米饭、土豆片、苹果片等)教课方法:讲解法、分组议论法、自学法教课过程:复习导入:你还记得化合物的定义及分类吗?还可以从其他角度对化合物进行分类吗?怎样分类?有机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重申:少量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 CO、CO2和 Na2CO3等 , 拥有无机化合物的特色,所以把它们看作无机化合物。
新课:一、糖类提出问题:人体摄入的糖类物质主假如什么?怎样查验它的存在?其在体内是怎样转变的?作用是什么?它主要存在于哪些食品中?淀粉遇碘变蓝人体所需热量的60%--70%来自糖类淀粉类食品:馒头、面包、小麦、大米、面条、饼干、土豆、地瓜水淀粉→葡萄糖酶迟缓氧化C6H12O6+6O2=6CO2+6H2O二、油脂人体重要的供能物质液态油脂:豆油、花生油、香油等固态油脂(脂肪):猪油、奶油等三、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是帮助人体生长和修理身体损坏组织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水蛋白质→氨基酸蛋白酶蛋白质类食品:鸡、鱼、豆、花生、核桃等四、维生素调理体内进行的各样化学反响,以保持身体健康存在于各样蔬菜和水果中长话短说:经过本节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当堂稳固:教材 82 页“挑战自我”板书设计:第一节食品中的有机物一、糖类:水淀粉→葡萄糖C6H12O6+6O2迟缓氧化= 6CO2+6H2O酶二、油脂:(液态油脂、固态油脂)三、蛋白质水蛋白质→氨基酸蛋白酶四、维生素。
《食物中的有机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初中化学的一节转折课,从熟悉的无机化学过渡到有机化学。
本节中涉及的淀粉、油脂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本节的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丰富生活常识,有利于他们正确地认识和处理有关饮食营养、卫生健康等日常生活问题。
从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看,本章是联系生物学、生理学、营养学和医学的重要纽带,其学习的内容与人的生命和社会活动息息相关,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身边的化学”、“生命的科学”。
从简单分子到复杂分子,从小分子延续和发展到有机高分子,通过淀粉等天然高分子的学习,为下一章学习合成材料作好铺垫。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合物的分类及糖类、油脂的化学元素组成及其在人体内的变化和体会化学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2.学会用化学方法检验淀粉、蛋白质的存在。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从生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
2.通过小组实验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从实验中获取知识,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动手做实验的好习惯。
3.初步认识一种研究复杂事物的简化方法——模型思维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对食品营养的关注意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三、教学重难点1.淀粉的检验。
2.淀粉、油脂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
教学过程:通过小学科学和初一、初二生物课程学习,学生对常见的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为学生从化学角度认识这些物质的作用以及对均衡营养、合理膳食问题的认识提供了一定基础。
同时,通过前面化学课学习,学生知道了人们认识和研究化学物质的实验探究方法,具备了一定的探究学习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进一步认识了食物中常见的有机物,通过学习,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目标的完成比较理想,另外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在实验的设计和基本操作能力和学生的在分析问题和方法形成方面有一定的提高。
初三化学食物中的有机物教案【】初三化学食物中的有机物教案通过学习本文了解糖类、油脂对生命活动具有的重要意义及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1、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2、了解糖类、油脂对生命活动具有的重要意义及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糖类、油脂对人体的作用及影响。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任务一:认识食品成分。
学生活动1:阅读课本P50。
1、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无机物有机物概念种类种类较少,结构相对简单种类繁多,数百万种,结构复杂性质一般较易溶于水,不易燃烧一般不易溶于水,易燃烧,熔点低,受热易分解,不易导电举例思考:含碳的化合物是否都是有机化合物?为什么?举例说明。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________。
任务二:认识糖类、油脂学生活动2:阅读课本P51。
1、糖类又叫做_______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属于糖类,其中人体摄入的糖类物质主要是_________,它是一种________分子,属于_______2、实验探究:如何检验食物中含有淀粉?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3、谈谈糖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学生活动3:阅读课本P52。
1、油脂是一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与糖类组成相同,在______内分解为______和_____。
2、通常情况下,油脂呈什么状态?举例说明。
3、谈谈油脂和人体健康的关系。
【二】合作共建:1、怎样利用简单的实验方法区别奶粉和淀粉?2、当人的体力消耗过大或体弱多病时,都需要补充能量。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应分别通过什么方式来补充能量? 【三】系统总结:【四】诊断评价:1、甲醛(CH2O)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有毒。
年级
学科
初三化学课题食物中的有机物备课人毛仁民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合物的分类及糖类、油脂的化学元素组成及其在人体内的变化;学会用化学方法检验淀粉、蛋白质的存在;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生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通过小组实验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从实验中获取知识,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动手做实验的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食品营养的关注意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重难点重点:弄清食物中的有机物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功能、作用及营养价值;难点:食物中的有机物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功能及转化与吸收。
课时 1 时间45分钟【教学过程】
(一)引入
体每时每刻都在消耗着能量,但你知道我们体内所消耗的这些能量从何而来?
(二)维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营养素【阅读课本P50页回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都是人类维持生命和健康所必须的营养素。
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生命运动所需要能量的主要来源。
2有机物、无机物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有机物。
最简单的有机物是____,其化学式是_____;请举出几种有机物如。
_____________称为无机物。
CO、CO2、CaCO3等这些化合物属于_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有机物的特点
(三)糖类【阅读课本P51页回答】
1、糖类的组成元素有;食物中的糖有、、
、等;含糖较多的食物有;人体摄入过多的糖的危害。
2、几种重要的糖类
⑴蔗糖:蔗糖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是无色晶体,____溶于水,有____味,日常生活中的白糖、红糖、冰糖的主要成分都是_______。
⑵淀粉:淀粉是由________________元素组成的的大分子化合物,属于____________化合物,常用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淀粉的化学组成。
淀粉在人体内经过酶的作用下和水反应生成葡萄糖并溶解在血液中,该过程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_________来检验某物质中含有淀粉,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葡萄糖:葡萄糖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是人体中提供能量的最基本的物质,它在人体内提供能量的反应方程式为;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生成葡萄糖,最终转化为淀粉,其反应为。
(四)油脂【阅读课本P52页回答】
1、油脂的组成元素是,其主要成分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
相同质量是脂肪产生的能量比糖要;脂肪来源于和。
动物脂
肪常温下是态,称为;植物脂肪常温下是态,称
为。
2、含油脂较多的食物有。
3、人体摄入的油脂在_________中被分解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分子才能被吸
收你;人体摄入过多的脂肪的危害:。
(五)蛋白质【阅读课本】P52-53页回答1-4
1、蛋白质的作用:①___________ ②是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约占干细胞90%以上
2、蛋白质的组成: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元素组成。
3、常见的蛋白质及含蛋白质较多的物质
①人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②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③1965年世界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在中国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4、蛋白质的吸收
提供能量:蛋白质CO2 + H2O +尿素
构成肌体:蛋白质人体蛋白质
5、蛋白质的性质:
探究活动:①蛋清放入水中,加热有些蛋白质可溶于水,受热易_____________。
②向少量的鸡蛋清中加滴入硝酸银溶液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
◆蛋白质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等物质会失去活性-----蛋白质变性。
◆医院及生活中用紫外线、甲醛、酒精、高锰酸钾等作消毒剂;如果人因服用重金属离
子而中毒可及时服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富含蛋白质的物质解毒。
③灼烧少量的毛发、鸡蛋白,有__________________气味。
凡是灼烧时有烧焦
羽毛气味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六)维生素
【引导阅读】P54 维持生命的营养素--维生素
【讨论】各种维生素的缺乏症及富含各种维生素的食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