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己,悦纳自己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5
初一政治认识自我悦纳自己知识点
初一政治认识自我悦纳自己知识点
1、认识自己的方法:(1)自己的外表和体质状况;(2)自己的精神世界;(3)自我形象。
2、认识自己的途径(有三种):①自我探索;②与他人比较;③倾听他人评价。
3、悦纳你自己
(1)原因是:①我们会不喜欢自己的某些方面,同时也会肯定自己的某些方面。
(不管肯定还是否定,正是这方方面面的独特性,构成了独特的“我”。
在这个世界上,“我”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应该快乐地接受自己,欣赏自己。
)②悦纳自己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2)如何做到悦纳自己:①应该勇敢地接受自己的'缺点、不足或缺陷。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完美的地方,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每天给自己一个完美的笑脸。
②每天想一次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发扬这些优点和长处。
③当取得成功的时候,尽情体验自己的喜悦,并与他人分享。
(3)如何完善你自己——可以通过这些方面完善自我:①提高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
②适当的展示自己的优点,发挥自己的长处。
③不断的从别人身上吸取优点,补充自己的不足。
④勇于接受挑战,在挑战中体现自己的价值。
⑤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初一政治认识自我悦纳自己知识点】。
《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教案)-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一、活动背景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需要摆脱过度担心他人评价,培养对自己的认识和接纳能力,以更加自信和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本次主题班会的活动目的为帮助小学生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培养正面的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感,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二、活动目标1.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悦纳自己2.培养积极、富有正能量的心态3.激发自我潜力,增强自信心,拓展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感三、活动准备1.准备PPT或者手写板书,演示“认识自己、悦纳自己”的主题,包括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流程,以及小朋友们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2.预先准备好画纸,颜料,笔等工具以及粘贴在墙上的表格,主题口号,以及小朋友的技能和兴趣调查表。
四、活动过程1. 课堂热身活动(5分钟)课堂热身活动为介绍活动主题和设定活动目标。
为了让孩子们理解本次活动的主题和目标,引导孩子们讨论最近他们遇到的困难或挑战,以及如何自我认识和悦纳自己来克服困难。
然后,让孩子们听从口号和主题曲的呼唤,一起来感受活动的气氛。
2. 认识自己的优点(15 分钟)引导孩子们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记录自己的擅长领域,自己最自豪的事情,以及自己特别喜欢的东西和事情。
同时,让孩子们在红色表格上重点记下自己的优点,互相讨论和交流,在互动中发现自己的长处。
3. 了解自己的不足(15 分钟)在认识自己的优点之后,引导孩子们思考自己发现的缺点或不足,并记录下来。
在分组互动环节时,让孩子们分享其他小组同学说的不足和建议,每位小朋友都要提出建议和正面的鼓励,帮助他们面对自己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4. 悦纳自己、关爱自己(20 分钟)在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后,让孩子们思考如何接纳自己、爱自己、关心自己和积极改进自己。
在markdown文本中记录下学生的思考和感悟,让他们记录下自己对未来的想法和期许。
5. 展示成果和总结(10 分钟)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总结本次主题班会的主要内容和影响,以及明确今后应如何发扬优点、改进不足、增强自信和积极心态,并展示自己完成的画作和活动记录(如活动笔记)。
《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教案)-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一、教学内容本次主题班会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接纳、自我成长。
通过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悦纳自己,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健康的自我形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会悦纳自己,树立自信。
3.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沟通能力。
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健康成长。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如何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悦纳自己。
3. 如何让学生学会与他人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教具学具准备1. PPT课件2. 小卡片3. 彩色笔4. 纸张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认识自己和悦纳自己的思考。
2. 认识自己:引导学生从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了解自己,填写小卡片。
3. 自我评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小卡片,评价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
4. 悦纳自己: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如何悦纳自己,学会欣赏自己的独特之处。
5. 树立自信: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勇敢地展示自己,树立自信。
6. 沟通与协作:通过团队合作游戏,让学生学会与他人沟通,提高沟通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7.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班会中的收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健康成长。
六、板书设计1. 认识自己: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
2. 自我评价:优点、不足。
3. 悦纳自己:欣赏自己的独特之处。
4. 树立自信:勇敢地展示自己。
5. 沟通与协作:与他人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小卡片,写一篇关于自己的作文。
2. 家长参与:让学生与家长一起讨论如何更好地认识自己和悦纳自己,促进家庭关系和谐。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班会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成就自己作文题目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成就自己】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成就自己"的一些想法。
什么是认识自己呢?认识自己就是要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缺点,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
比如说我特别喜欢运动,尤其是踢足球,每次打球都觉得超级开心。
可是我的数学成绩一直不太理想,老是拖后腿。
所以我知道自己擅长体育运动,但数学是我需要加强的地方。
认清了自己的长处和缺点以后,就要学会悦纳自己。
悦纳自己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无论自己有什么样的缺点或不足,都要学会欣赏自己、接纳自己。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并不可能完美无缺。
重要的是怎么看待和对待自己的不足。
我就拿我的数学来说吧,虽然我数学很差,但我并不因此而自卑或者放弃。
我每天都会努力学习,请教老师和同学,不懂就问。
还好我有其他的长处可以弥补,比如我的体育很棒,在操场上可以指点别的同学。
当我们认识并且悦纳了自己以后,就可以着手成就自己了。
成就自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付出。
对于我来说,成就自己的第一步就是在课业上更加用功。
我要继续保持在体育运动方面的优势,同时下大力气提升数学成绩。
除了课业,我还想在其他方面也有所长进,比如培养一些兴趣爱好,结交更多的朋友。
当然,成就自己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肯定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
就拿我的数学来说吧,有时候真的很难啃那些公式和题目,会感到很沮丧。
不过没关系,我会想办法跨过这个坎,比如请教别人、上补习班、或者换一种学习方式。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就像我妈妈常说的那句话:"凡是过去,皆为序章。
"曾经的挫折和困难都只是序章,只要咬牙坚持,就一定能打开新的一页,迎接美好的未来。
大家有没有发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和成就自己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呢?首先要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缺点;然后悦纳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最后努力成就更好的自己。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认识我自己,悦纳自我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自我认知的基本概念。
- 培养学生识别自我优缺点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自我。
- 引导学生运用自我反思的方法,提升自我认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观念,学会悦纳自我。
-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形成健康的人格。
二、教学内容1. 导入:- 利用谜语、故事等形式引发学生对“自我”的兴趣。
2. 认识自我:- 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探讨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
3. 悦纳自我:- 分享成功人士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
- 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学会欣赏自己的独特之处。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谜语、故事等形式引发学生对“自我”的兴趣。
2. 认识自我(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
3. 悦纳自我(10分钟):- 教师分享成功人士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
-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学会欣赏自己的独特之处。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制定提升自我认知的计划。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成果评价:- 评估学生在自我反思报告中的认知深度和思考质量。
3. 情感态度评价:- 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学间的相互评价,了解学生的自我观念和悦纳自我的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 《心理健康教育》六年级上册。
2. 辅助材料:- 成功人士的故事、角色扮演剧本等。
六、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活动。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自我认知。
悦纳自我、认识自我、调控自我1、认识自我一个人正确了解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有的学生家境贫寒一些,就认为自己没有前途,只能混日子;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差一些,就认为自己的脑子不好,能力不行,不是学习的料。
这可能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能力的信心,是良好的心理品质。
缺乏自信心的人,一遇到挫折,就埋怨自己能力太差,命运不好,在困难面前打退堂鼓。
现实生活中一些同学为什么会自卑呢?这是由于生活或学习上的经常的失败造成他们看不到自己的潜能。
一些人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能力,而抱着自我限制的成见,是他们获得成就的巨大障碍。
有独立见解的人相信自己的力量,认为正确的就坚持,不看人的脸色行事,不人云亦云,不鹦鹉学舌,遇事会果断处理。
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特征。
人所具备的那些除健康、动机、经验外,对活动效率起决定作用的条件就是能力。
能力不仅仅是用学校的成绩单表现出来的,那只是能力的一部分,其他能力还很多,需要自己去了解和开发。
尤其不要忽视那些自己身上潜在的、在人群中突出的能力。
人的能力有大小。
一些职业对人的能力要求有侧重。
如教师职业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侦探职业的推理能力要求等。
在我们投入社会时,就要了解社会职业对人的能力需要,以及自己的能力适应情况。
看自我、看他人、看事物都应坚持发展、全面、辨证、历史地看问题。
要克服主观性、凝固性、片面性。
成功人们的经验是:满怀希望,尽力争取,看到自我的不足或策略不当,积极调整,成功就在自我的不断寻求的过程之中。
我们的今天,并不代表明天。
学习经历是无止境的,社会就是一所学校。
也许你今天是初中毕业的文化程度,但是你可以通过在社会中学习,进一步发现自己的不足,更加投入地选择自己有兴趣的学习内容,不怕困难地孜孜以求,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2、悦纳自我肯定自己就是接纳自我。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
都有自己的长处、短处,有家庭中父辈对我们抚养、教育的痕迹。
心理课教案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教学目标:1、了解自我,并自我肯定,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能力。
2、自我了解是一个人对自己各个方面的感受和看法,包括对自己的外表、性格、智能、人际关系等的了解。
3、自我肯定则是在了解自己后,能够接纳自己,建立自尊,并且乐于做自己。
4、一个肯定自我价值的人,比较容易建立对事物的看法和判断力,这种能力对于应付日常生活的问题,很有帮助。
5、挖掘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提高自我形象,并学习尊重以及欣赏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教学重难点:认识自我、悦纳自己教学设计:↗重要性1、什么是自我↓↘活动:“我是谁”自画像↗物质的我—认识身体(坐、走、说话、吃)↓↗客观2、认识自我↘心理和精神的我—情绪、心理年龄↓↗他人眼中↘主观自己活动的结果—都是别人(自己)的错↓↘自我内省法↗活动:最好的礼物3、悦纳自我↗1)你生来就是冠军↘具体途径 2)喜欢你的身体3)世上只有一个你4)你不等于你的错误5)原谅自己↘6)表达自己的个性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说明:悦纳自我是一生的主题,下面是针对高一学生的第四课时的教学设计,主要让学生接受自己那些不能改变的缺点。
我能够改变的:努力提高(生理上如发型、服饰、精神上如行为、品质、心灵等);我不能改变的:接受它(生理上、遗传如声音、骨骼的大小等,客观现实)。
了解悦纳自我的途径:我于自己的关系、我与别人的关系、我与事的关系(情况不同缺点可能变优点)。
教学步骤:悦纳自己是一种心理状态,与客观环境并不完全相关。
有些人虽有生理缺陷,但很乐观;有些人五官端正,相貌堂堂,但却不喜欢自己;有些人并不富裕,却知足常乐;有些人有钱有势,却并不深感快意。
古代有一位皇帝,问一位哲学家,究竟谁是世界上最快乐最幸福的人,哲学家回答说:“他自己认为是最快乐、最幸福的人,就是一个最快乐、最幸福的人。
”其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优点,也都有弱点。
但有的人发现自己的弱点和缺陷之后,就当作包袱背起来,老是挂在心头上,连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看不到了。
认识自己,悦纳自己
一、班会目的
引导学生用积极的目光认识自己、鼓励自己,通过心理测试,为自己的性格进行分类,了解各类性格特征。
二、班会准备
收集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准备适合本次班会的小故事,制作课件
三、班会过程
1.导入
PPT显示文字:爱,不是寻找一个完美的人,而是学会用完美的眼光欣赏一个不完美的人。
学生阐述观点,班主任小结,引出班会主题。
2.扔掉不好的鸟笼
故事1:《水知道答案》
一个科学家做了一个关于水的实验,他在两个相同的杯子里盛了相同的水,每天,他对着其中一杯水说:“你真美啊!你真甜啊!谢谢你给了我滋润……”却对另一杯水说:“你真丑,你臭死了,我讨厌你,我恨你……”一段时间过后,他去化验水的分子结构,发现每天受到赞美的那杯水的分子结构像花一样,特别美丽。
而每天受到咒骂的那杯水,其分子结构却像癌细胞一样,特别丑陋。
于是,他写了一本水,就叫《水知道答案》。
引导学生讨论,这个故事蕴含的道理是什么,不要轻易给自己贴上不恰当的标签。
故事2:从前有两个好朋友,姑且叫做张三和李四。
有一天,张三对李四说:“我跟你打赌,如果我送你一个鸟笼子,你肯定会买一只鸟放进去。
”李四说:“开什么玩笑,我根本就不喜欢养鸟!”张三说:“不信我们就试试。
”于是,张三送给李四一个鸟笼,从此以后,所有人到了李四家,看到鸟笼都会问:“哎呀,李四,你家的鸟什么时候死的?它是怎么死的?”李四就会解释自己没养鸟。
朋友马上嗤之以鼻:“你不养鸟挂个鸟笼干什么?真是病得不轻!”没过几天,李四干脆买回一只鸟放进去,因为他实在不想再费口舌解释了。
引导学生讨论:故事寓意。
鼓励学生扔掉过去不好的、消极的鸟笼,换一个好的鸟笼。
对自己的评价方面也能多用正向性词语。
3.认识自己
人格心理测试(给出心理学上四类人格特征,让学生进行测试)
猫头鹰型
平静、沉着,三思而行。
这类人分析力强,精确度高,注意细节。
个性拘谨含蓄,此类人分析道理、说服别人很有一套,处事客观合理,只是有时会钻进牛角尖出不来。
老虎型
企图心强烈,喜欢冒险,个性积极,竞争力强,凡是喜欢掌控全局,发号施令,目标确立后便会全力以赴。
其缺点在于决策上较易流于专断,不易妥协,容易与他人发生争执和摩擦。
考拉性
又叫平易型、侃侃而谈者、闲聊者。
其特征有:支持别人,关怀他人,善解人意,忠心耿耿。
行为上:容易同情别人的需求,对别人的行为动机相当敏感,在解决人际问题时,最能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孔雀型
又叫表现型、擅长交际者。
这类人话题多,兴趣广,爱开玩笑,愿意别人羡慕。
其特征是:热力四散,喜欢出风头,乐观外向,无拘无束,机智幽默,喜好玩乐。
嗓门大,爱说话,喜欢提问、提意见,比较急躁,缺乏耐心。
在行为上:擅长情绪化表达自己,经常以新奇的手法处理问题,愿意冒险来争取机会实现美梦。
常常以未来的远景诱惑人、说服人,能形成一股推动力。
4.性格测试
结合每种动物的特点,想想自己属于哪一种类型。
回答下列问题(题目中删除部分无关的诈分题目),原则如下:
如果答案是“非常同意”,打5分;
如果答案是“比较同意”,打4分;
如果答案是“差不多”,打3分;
如果答案是“有一点同意”,打2分;
如果答案是“不同意”,打1分。
1.你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吗?
2.你个性温和吗?
3.你有活力吗?
5.你独立吗?
6.你受人爱戴吗?
7.你做事认真且正直吗?
8.你富有同情心吗?
10.你大胆吗?
11.你精确吗?
13.你的组织能力强吗?
14.你是否积极主动?
15.你害羞吗?
16.你强势吗?
17.你镇定吗?
18.你勇于学习吗?
20.你外向吗?
21.你注意细节吗?
22.你爱说话吗?
24.你勤劳吗?
25.你慷慨吗?
26.你小心翼翼吗?
28.你传统吗?
29.你亲切吗?
30.你工作起来足够有效率吗?
把5、10、14、18、24、30题分数加起来就是你的“老虎”分数;
把3、6、13、20、22、29题分数加起来就是你的“孔雀”分数;
把2、8、15、17、25、28题分数加起来就是你的“考拉”分数;
把1、7、11、16、21、26题加起来就是你的“猫头鹰”分数。
如果某一项分数远远高于其他三项,你就具有这种属性;如果你有某两项分数大大超过其他两项,你就具有这两种动物的综合属性;如果你的各项分数比较接近,恭喜你,你是一个面面俱到、近似完美性格的人;如果你有某一项分数特别低,想要提高自己就需要在增强对应的动物属性下工夫了。
5.小结
班会目的在于正确认识自己,为自己的性格分类。
性格没有好坏之分,因为任何性格都有优点和缺点。
在正确认识自己的性格后,应发扬优点,摈弃缺点。
比如:猫头鹰型的同学,要注意把握机会,敢于接受挑战;老虎型的同学,要信任他人,多点耐心,培养倾听的习惯;考拉型的同学,要设定并坚持自己的目标,敢于表达自己的主张;孔雀型的同学,要放慢脚步,不做过分的承诺,注意时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