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评价关注重点-四川环境工程中心

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评价关注重点-四川环境工程中心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的汇报

全国人大代表调研汇报材料 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的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省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在省环保局的帮助指导下,我市各级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切实履行环境保护职责,深入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大力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狠抓工业污染防治,加快启动生态市建设,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在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环境污染得到了有效遏制,全市整体环境质量逐年改善,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市先后荣获了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环境进步城市和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城市等荣誉称号,今年又已通过全国园林绿化城市的专家评审。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推进 全市各级政府对环保工作高度重视,定期听取环境保护工作的情况汇报,深入调查研究,协调解决环保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坚决贯彻落实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始终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通过积极引导

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综合治理采煤塌陷区,矿区生态环境得到较好恢复与重建 市矿区生态环境恢复与建设被列为国家级矿区生态建设示区,市委、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统筹示区建设各项工作;制定了《市矿区生态示区建设总体规划》,对塌陷区治理实行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分期实施。截止至目前,全市已治理塌陷区面积13.06万亩,治理率达到54%,创造出具有特色的五类塌陷区复垦模式,烈山区洪庄村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技术被评为全国环境保护最佳实用技术一等奖,洪庄村被国家环保总局推荐参加联合国环境署“全球500佳”和“地球卫士奖”评选;濉溪县桥镇被中国国土经济研究会授予“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实验区”称号。 (三)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稳步推进 一是实施“百镇千村万户生态示工程”。通过创建生态村工作,治理农村环境脏、乱、差,促进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目前,我市已建成国家级生态示区1个、省百佳生态村4个,市级生态村7个。 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通过调整农业产业产品结构,开发无公害农产品,合理使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从而预防和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目前,建成了洼湖、和村和寇湾

四川省生态环境损害修复管理办法

附件 四川省生态环境损害修复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制定目的】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规范生态环境损害修复管理工作,推进四川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四川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等有关规定,结合四川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四川省行政区域内生态环境损害修复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名词解释】本办法所称赔偿权利人是指有权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省、市(州)人民政府。 第四条【名词解释】本办法所称赔偿义务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造成生态环境损害,对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赔偿责任的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或者个人。 第五条【名词解释】赔偿权利人可以指定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水利、农业农村、林业和草原等有关部门或者机构根据职责分工,分别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生态环境损害修复管理工作。

第六条【名词解释】本办法所称修复项目是指根据磋商或者判决要求开展的生态环境损害修复项目,具体包括:(一)赔偿义务人自行或者委托具备修复能力的社会第三方机构开展的修复项目; (二)赔偿权利人指定的部门或者机构开展的替代修复项目。 第七条【原位修复执行程序】赔偿义务人自行修复或者委托具备修复能力的社会第三方机构修复,按照以下程序执行:(一)编制生态环境损害修复方案,通过专家评审后30日内报送赔偿权利人指定的部门或者机构备案; (二)按照生态环境损害修复方案对受损生态环境进行修复; (三)修复过程中确有必要对修复方案进行调整的,赔偿义务人应当在修复方案调整后30日内将变更内容报送赔偿权利人指定的部门或者机构备案;重大变更的,赔偿义务人应当重新组织专家评审,并在专家评审后30日内将调整后的修复方案报送赔偿权利人指定的部门或者机构备案; (四)修复施工结束后,赔偿义务人向赔偿权利人指定的部门或者机构申请开展生态环境损害修复效果评估。 第八条【替代修复执行程序】赔偿权利人指定的部门或者机构开展替代修复,按照以下程序执行: (一)赔偿权利人指定的部门或者机构向同级财政提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使用申请,具体参照《四川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川环函〔2019〕1147号)执行;

关于环境保护厅班子成员分工的通知

发布:办公室2010-05-21 四川省环境保护厅 关于环境保护厅班子成员分工的通知 厅机关各处(室)、直属单位: 经第5次厅党组会议研究决定,厅班子成员分工如下: 姜晓亭(党组书记、厅长):主持全面工作; 谢天(党组成员、副厅长):负责生态建设、核与辐射安全管理工作,协助厅长分管自然生态保护处、核与辐射安全管理处、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 杨雪鸿(党组成员、副厅长):负责污染控制、环境监察、城市创模、应急管理、危险废物管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协助厅长分管污染防治处、农村环境保护处、应急信访与督查处、省环境监察执法总队、省固体废物管理中心; 钟勤建(副厅长):负责主要污染物减排、环境统计、环境普查、宣传教育、对外合作工作,协助厅长分管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处、宣传教育与对外合作处、省环境信息

中心、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服务中心、省环境保护对外经济合作服务中心; 隋川成(党组成员、副厅长):负责规划财务、人事教育、老干部服务工作,协助厅长分管规划财务处、人事处、离退休人员工作处; 邱启文(党组成员、副厅长):负责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协助杨雪鸿管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协助隋川成管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协助厅长分管环境影响评价处、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于会文(党组成员、副厅长):负责厅机关行政事务管理、政策法规、环保研究工作,协助厅长分管办公室、政策法规处、厅机关服务中心、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联系省环境科学学会; 何鹏(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负责纪检监察、财务审计工作,协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协助厅长分管纪检监察室,协管环境影响评价处、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雷光(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负责机关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群团工作,协助厅长分管机关党委、工会; 李合意(党组成员、总工程师):负责环境标准、环境监测、环保科技、专项调查、环保产业工作,协助

四川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管理办法

四川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管理办法 四川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管理办法 四川省环境保护局四川省政府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环境保护行政执法,完善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机制,严格依法行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 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机关及人员应当遵守本办法。法律、法规另有规定者,从其规定。 第三条环境保护行政执法必须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责任制,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遵循合法、及时、准确的原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法律 上一律平等。 第四条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行政执法的监督机制,保证环境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第五条加强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开展执法检查和执法监督检查,严肃查处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和以言代法、以权代法、以罚代刑等违法行为。 第六条本办法所称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是指各级环境保护行政机关及人员依据法律、法规在所辖行政区内实施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权的具体行为;环境保护行政 执法监督是指各级政府法制部门及环保部门的法制机构对具体从事环境保护行 政执法的机构及人员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情 况实施监督检查的具体行为。 第二章执法机构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是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机构。需委托有关部门行使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权的,应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八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内设机构不得以各自的名义对外行使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权。 第九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环境监理站、监测站等机构不得以各

自的名义对外行使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权。 第十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企业单位不具备环境保护行政执法资格,不得以各自的名义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名义行使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权。 第十一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委托不具备行政执法资格的单位行使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权。 第十二条明确各级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机构,清理不具备执法主体资格的单位,符合执法规定的单位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局和省环保局验收并颁发《四川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资格证》。未取得资格证的单位不得进行环境保护行政执法。 第三章监督机构 第十三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机构的监督机构是同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及上级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四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内设的法制机构是同级环保部门各业务机构的法制监督机构。 第十五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制工作机构应具体组织、承担对本级环境保护部门各业务机构执法及下级环保部门执法的监督检查工作。 第十六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机构,应主动接受政府法制部门、上级环保部门的执法监督检查。 第四章执法文书 第十七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机构在行使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权时,必须使用统一的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法律文书。 第十八条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法律文书统一由省环保局制作。 第十九条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法律文书包括行政管理类法律文书、行政处罚类法律文书和行政复议类法律文书以及监督类法律文书。 第二十条环境保护行政管理类法律文书主要包括: (1)依照环保法律、法规制定的开发建设环境影响报告审批书、环保工程竣工验收投产许可证以及依法制定的规范性行政管理法律文书、证明等。 (2)环境污染限期治理决定书、环保目标责任状、污染治理证书、环境污染设计单位资质证书等。 (3)环境监测、监理依法规定的规范化行政管理法律文书。 (4)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制定的其它规范化管理法律文书。环境保护行政执法工作需要制发的行政管理法律文书,依法报请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律机构审定,并由环保行政主管部门领导正式签发后,承印统一式样供日常执法时按规定使用。 第二十一条环境保护行政处罚法律文书主要包括: (1)立案登记表、案件受理决定书、立案决定书、不予受理决定书。 (2)调查笔录、询问笔录、委托鉴定书、听证笔录。 (3)处罚决定书、协助执行通知书、强制执行申请书。 第二十二条环境保护行政复议法律文书主要包括: (1)复议案件登记表、复议案件受理决定书、复议案件不予受理决定书。(2)调查笔录、审议笔录、委托鉴定书。 (3)复议决定书、协助执行通知书、强制执行申请书。

全国生态环境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

我国是世界上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脆弱生态类型最多、生态脆弱性表现最明显的国家之一。我国生态脆弱区大多位于生态过渡区和植被交错区,处于农牧、林牧、农林等复合交错带,是我国目前生态问题突出、经济相对落后和人民生活贫困区。同时,也是我国环境监管的薄弱地区。加强生态脆弱区保护,增强生态环境监管力度,促进生态脆弱区经济发展,有利于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脆弱区的保护。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我国许多地方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很低;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就是保护中华民族发展的根基。《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明确指出在生态脆弱地区要实行限制开发。为此,“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部将通过实施“三区推进”(即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和生态脆弱区)的生态保护战略,为改善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提供政策保障。 本纲要明确了生态脆弱区的地理分布、现状特征及其生态保护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任务,为恢复和重建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编辑本段一、生态脆弱区特征及其空间分布 生态脆弱区也称生态交错区(Ecotone),是指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交界过渡区域。这些交界过渡区域生态环境条件与两个不同生态系统核心区域有明显的区别,是生态环境变化明显的区域,已成为生态保护的重要领域。

(一)生态脆弱区基本特征 1.系统抗干扰能力弱。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性较差,对环境变化反映相对敏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发生退化演替,而且系统自我修复能力较弱,自然恢复时间较长。 2.对全球气候变化敏感。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中,环境与生物因子均处于相变的临界状态,对全球气候变化反应灵敏。具体表现为气候持续干旱,植被旱生化现象明显,生物生产力下降,自然灾害频发等。 3.时空波动性强。波动性是生态系统的自身不稳定性在时空尺度上的位移。在时间上表现为气候要素、生产力等在季节和年际间的变化;在空间上表现为系统生态界面的摆动或状态类型的变化。 4.边缘效应显著。生态脆弱区具有生态交错带的基本特征,因处于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交接带或重合区,是物种相互渗透的群落过渡区和环境梯度变化明显区,具有显著的边缘效应。 5.环境异质性高。生态脆弱区的边缘效应使区内气候、植被、景观等相互渗透,并发生梯度突变,导致环境异质性增大。具体表现为植被景观破碎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系统退化明显,水土流失加重等。 (二)生态脆弱区的空间分布 我国生态脆弱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南方丘陵区、西南山地区、青藏高原区及东部沿海水陆交接地区,行政区域涉及黑龙江、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四川、云南、贵州、广西、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类型包括:

四川省环境保护局颁发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持证企业名单

附件一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审核标准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持证单位名称:审核日期: 1.技术人员(3名以上环境工程专业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并有3年以上固体废物污染治理经历)

2.运输工具(符合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有关危险货物运输安全要求) 3. 包装工具,中转和临时存放设施、设备,贮存设施、设备(符合国家或者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和安全要求,并经验收合格)

4.应有保证危险废物经营安全的规章制度、污染防治措施和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4.应有保证危险废物经营安全的规章制度、污染防治措施和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危险废物 经营许可证编号: 发证机关: 发证日期:年月日法人名称 法定代表人 住所 经营设施地址 核准经营方式 核准经营危险废物类别 核准经营规模 有效期限自至初次发证日期: 附件二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 (副本) 编号: 法人名称 法定代表人 住所 经营设施地址 核准经营方式 核准经营危险废物类别 核准经营规模 有效期限自至 说明 1.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是经营单位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资格的法律文件。 2.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许可证正本应放在经营设施的醒目位置。 3.禁止伪造、变造、转让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除发证机关外,任何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扣留、收缴或者吊销。 4.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变更法人名称、法定代表人和住所的,应当自工商变更登记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变更手续。 5.改变危险废物经营方式、增加危险废物类别,新、改、扩建原有危险废物经营设施的、经营危险废物超过批准经营规模20%以上的,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应当重新申请领取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 6.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继续从事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应当于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30个工作日向原发证机关申请换证。 7.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终止从事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应当对经营设施、场所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并对未处置的危险废物作出妥善处理,并在20个工作日内向发证机关申请注销。 8.转移危险废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填报《危险废物转移联单》。跨市、州以上行政辖区转移危险废物,必须遵守转移审批制度。 发证机关: 发证日期:年月日 初次发证日期 附件三

《四川省环境保护条例》全文

《四川省环境保护条例》全文 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制定了《四川省环境保护》,下面条例的详细内容,欢迎大家阅读与收藏。 《四川省环境保护条例》全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四川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

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第三条:本条例适用于四川省所辖的行政区域。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和各部门、各单位应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环境保护基本国策观念、法制观念、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的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使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并重,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方针。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领导,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保证国家环境保护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本地区的环境问题。根据环境保护任务,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机构,支持环境保护部门贪污独立行使监督管理职权。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和鼓励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普及环境环境保护科学知识,推广先进的环境保护科技术。 第八条: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民航管理部门和港务监督、渔政渔港监督、军队环境保护部门。 依照有关法律、法院的,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如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如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现在我国处于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但就是与此同时,我们同样要注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就是我国在各方面达到共赢。 首先就是我国的城市化过程中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随着工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发展也极为迅速。城市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问题,对城市造成了污染且破坏了城市周围的生态系统。城市这种密集的人口活动,高物耗高污染的产业发展对城市及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就是极其严重的,城市生态系统中,人口资源与环境生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大气,水质,噪声等污染严重,同时,生态环境的破坏,还对城市居民的心理,生态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甚至直接危害城市的健康发展。 面对种种问题,宣传教育就是做好城市环保的工作基础与前提,只有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利用各种手段,抓住一切机会,对政府企业社会公众进行宣传,,避免环保宣传盲区,市环保工作真正做到政府重视,企业配合,人民群众满意,社会效益明显的最优状态。环保无疑就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但只要政府领导认识到,环境保护不仅就是建设与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就是实现自身政绩的基础条件,企业认识到环境保护不仅就是对社会义务的履行更就是自身发展,生存的基本要求,环境保护工作就就是由被动走向主动。 其二,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就是必不可少的。刚刚闭幕的十八大三中全会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已全面深化改革为主线,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全面安排与部署,明确提出了改革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等改革。再此,我结合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建设建设的实际以及未来发展走向,谈几点认识; 科学健全的体制机制就是确保生态文明制度动态制度的根本保证。这次全会以前所为有的改革,在我国尤为突出。这次全会以前所未有的改革力度,从全局性,系统性,科学性出发,首次提出了自然生态空间统一确权登记监管所有污染排放。独立进行环境监管与行政执法等体制改革新思路。同时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强化机制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提出了健全建立生态补偿,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与污染防治区域的联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等实施机制,以完善监督考察机制等内容。加快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体制。 体制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密切相关。全会首次将“保护环境”列入政府五大核心职能之中,这位加快生态环保体质改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提高事权的匹配性。实现生态环保立法,行政,监督,监管四者的有机统一与合理配置,达到权力间的有效制衡与流畅运作。应严格将名职能部门的权利与责任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将其固化与制度化,减少职能交叉的权利与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立法方面,应适当削减部门的立法权,将其逐步上升为人大或新成立的综合性生态环境决策机构。行政方面,应实行大环保管理体制,将目前分散的生态环保职能尽量统一化。国家层面应强大几大区域性监察中心的执法与监察职能,改变目前“只监不查”的局面。省级层面应探索实行执法管理体制的垂直整合,以有效克服地方主义倾向。 延伸体制环保链条,实现环境管理部分职能的社会化。应借鉴日本在环境管理方面驻环境监管员,让生产者切实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 加速构建智力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 环境保护就是国家智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应重点解决三大问题:建设不同行动主体间的协调体制。目标就是弥补制度空隙,化解资源分割,保证各实施行动产生合力。 建设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机制。应保障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知情权,并在环境决策与执行中体现公众的真实意愿。应规范公众参与的法律保护程序,确保公众参与制度化。应充分发挥环境组织的作用,建立公众环境咨询机构,广大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与交流;应扩大环境

中国生态问题现状

中国生态问题现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快速的发展,但同时中国也为高速的工业发展付出了昂贵的环境代价。目前,中国的生态环境情况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环境问题日益恶化。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环境在恶化,局部环境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在逐渐扩大。本文就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必要性以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方针。 关键词:生态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治理 1. 引言 中国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全球化过程密不可分。但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为高速的工业发展已经付出了昂贵的环境代价,局部环境恶化带来了气候变暖、空气污染等效应。受其影响的不仅是中国的邻国,甚至是全球的环境。中国的发展是靠透支资源,环境取得的。中国资源的消耗速度,环境的破坏速度远远大于经济增速。经济全球化使中国的环境问题变成了世界的环境问题。 而与我们老百姓切身相关的环境问题则表现在大气污染及水污染上。笔者生长在中部平原地区的农村,小时候的天空是蓝色的,水是清澈的。炎热的夏日,经常可以看见下河洗澡的人们;阵雨过后,天空会出现绚烂夺目的红霞。那时候的天很高,云很白,而今这些景象一去不返,前后也不过十几年的时间。现在回到家乡所见的是漂浮着生活垃圾的臭水沟和偶尔泛蓝的灰色天空,再也没有人下河下澡,再也没有河虾小鱼可供垂钓,再也没有“火烧云”样的红霞了。笔者经常在想,到底是谁夺走了这一切?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将会变成什么样?

第一,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就是大气污染问题。近几年来,“雾霾”成为了媒体及公众口中的热点词汇,先是京津冀地区“雾霾”持续不散,后又扩大至中部长江流域,甚至在平时少见雾霾天气的长三角地区也很严重。伴随着“雾霾”天气的增加,空气中PM2.5对人体危害不断加剧,更令人们的畏惧情绪与日俱增。医学专家钟南山就曾明确指出,PM2.5的增加与人的呼吸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尤其是与肺癌的高发、多发密切相关。有统计数据表明,北京地区的肺癌发病率,近10年增长40%。 治“霾”已成为当下国计民生的当务之急。 2015年2月,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它的热度已超过了很多热门电视剧,在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上更是引发了“刷屏”效应。该片通过现场调研、查阅文献和拜访专家的方式,形象化地对雾霾的构成与危害做了解读,而且通过柴静的作品来告诉观众如何为治理雾霾去做些什么。尽管其中的部分数据和观点受到质疑,但这部记录片确实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不要等问题出来后再去挽回,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雾霾已经成为每个人必须应对并亟需解决的问题。 雾霾大面积的出现和扩散,不仅在国内为民众所诟病,也日益为国际所关注和讨论。例如韩国和日本,就常把本国出现的雾霾天气归咎于中国,连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认为中国的雾霾“飘洋过海”,荼毒美国。可以看到,雾霾在加速累及中国形象。近日,美国彭博社报道吐槽:“还有什么比索契这个满是棕榈树、没有雪的亚热带地区搞冬奥会更糟糕的事吗?或许是在中国污染最严重的省份进行滑雪比赛、在雾霾笼罩的华北平原举办冬奥会开幕式吧。”报道直指目前的北京没有资格申办冬奥会。另一方面,雾霾也成为经济、环境失衡的形象代言,美国《财富》杂志日前就犀利地指出,雾霾是对中国高能耗增长模式的“死刑宣判”。尽管到目前为止也尚未出现雾霾外交问题,但如果中国的雾霾天气继续恶化的话,不排除它会成为一个周边的公共外交问题。 第二,是水污染问题。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海河、辽河、淮

四川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标准(2019年版)

四川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标准(2019年 版) 第一条为推进依法行政,规范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权的行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环境行政处罚办法》、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适用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指导意见》(环执法〔2019〕42号) 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等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于我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案件办理。 第三条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在适用本标准查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时,应当依法全面调查取证,遵循合法、合理、过罚相当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本标准采用二维叠加函数计算处罚金额。根据违法行为构成要素和情节,设定个性、共性和修正裁量因子,裁量因子的设定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一)违法行为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社会影响程度; (二)违法行为人的主观过错程度; (三)违法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 (四)违法行为危害的具体对象; (五)违法行为人是初犯还是再犯; (六)改正违法行为的态度、所采取的改正措施及效果。

办理本标准中列举的十四类生态环境违法案件时,应当通过个性、共性和修正裁量因子计算处罚金额;办理其他生态环境违法案件时通过共性和修正裁量因子计算处罚金额。确实无法收集到的裁量因子证据除外。 处罚金额按“百”取整。 第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重处罚: (一)在案件查处过程中对执法人员进行威胁、辱骂、殴打、恐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二)生态环境违法行为造成跨行政区域环境影响后果的; (三)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引起不良社会反响的; (四)其他具有从重情节的。 具有从重情形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在裁量公式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可以上浮5%以内执行,但处罚金额不得超过法定处罚金额上限。 第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二)受他人胁迫有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 (三)配合生态环境部门查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四)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 有从轻或者减轻情形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在裁量公式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应当下浮10%以内执行。 第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属于两年内首次生态环境违法且未造成

环保部6+2、四不准十不批、四川省环保厅2不批3从严

环保部 “6+2审批原则” (1)建设项目与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相符性;(2)建设项目选址合理性及与总体规划、环保规划的相容性;(3)污染物达标排放;(4)污染物总量的控制;(5)清洁生产和工艺的先进性;(6)外排的污染物不会导致区域环境质量下降;(7)公众参与调查;(8)环境风险评价。 “四不准”就是 1、“不符合国家环境法律、法规、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一律不批; 2、选址、选线与规划不符的项目一律不批; 3、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地区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群众反映强烈的项目一律不批; 4、超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生态破坏严重或者尚未完全完成生态恢复的地区对增加排污总量和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 “十不批”原则是: 一、国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设的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不批;

二、列入国务院清理整顿范围,不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钢铁、电解铝、水泥、铝合金、焦碳以及13.5万千瓦及以下的火电项目不批; 三、位于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以及生态环境敏感区,影响生态和污染环境的项目不批; 四、不符合城镇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项目,比如电厂选在城市的上风向不批; 五、位于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的项目不批,比如盐城的丹顶鹤国家自然保护区; 六、征用环境保护区的实验区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会造成破坏的项目不批 七、原有的设施污染物排放达不到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不能够通过以新带老、以大带小的方式实现增污。就是老的污染源不达标,不能够通过上新项目来降低老污染物的排放比例; 八、环境污染严重、产品质量低劣的高能耗项目不批; 九、在环境质量不能满足环境功能区的要求,无法通过区域平衡等措施来消减污染物的项目不批; 十、对明令限期治理的企业以及两控区污染防治规划、三峡库区与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中污染治理项目没有按期完成的不批”。

四川省生态状况与生态建设水平及绩效评估 - 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目录 第一章研究概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 一、生态评价的研究现状 二、生态评估研究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2010年评估结论回顾 第三节评估研究方法 一、总体评估思路 二、生态现状分析与年度生态调查评估思路 三、四川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与思路 四、生态省建设绩效的综合评估方法与思路 五、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格局及其变化趋势评价思路 六、典型区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思路 第四节自然环境概况 一、地貌 二、气候 三、土壤 四、植被 五、水系 第五节社会经济概况 一、人口变化趋势 二、经济发展态势 三、城乡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 四、“十二五”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第六节区域环境质量概况 一、环境空气质量 二、地表水水环境质量 三、声环境质量 四、污染物排放现状 第七节四川省生态保护与建设成果 一、林业生态建设 二、湿地生态保护 三、沙化、荒漠化生态治理 四、生物多样性保护 五、地质灾害防治 六、生态示范创建工程 第二章生态现状分析与年度生态调查评估

第一节森林生态状况分析 一、四川省森林分布的特点 二、林地资源状况 三、森林生态状况综合评述 四、森林生态评估指标趋势分析 第二节草地生态状况分析 一、草地基本概况 二、2011年草原植被长势 三、草原生产力 四、草原生态建设 五、草地生态评估指标趋势分析 第三节湿地生态状况分析 一、河流湿地 二、湖泊湿地 三、沼泽湿地 四、人工库塘湿地 五、水稻田湿地 第四节水资源状况分析 一、水资源现状 二、水资源利用情况 三、水资源评估指标趋势分析 第五节生物多样性分析 一、四川省生物多样性现状 二、四川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状况 三、自然保护区建设 四、其他保护地建设 五、生物多样性评估指标趋势分析 第六节土地退化状况分析 一、水土流失现状 二、土地沙化现状 三、土地荒漠化现状 四、土地石漠化现状 五、矿产资源开发对土地资源破坏和恢复治理现状 六、土地退化评估指标趋势分析 第七节农村生态环境状况分析 一、主要农用物资使用状况 二、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状况 三、农村生活源污染状况

四川省环境保护局排污许可证发放意见-2011年最新整理统一版

环境保护最新法律法规,由recorder2011年1月最新编辑整理,以后会不断更新 2011年最新整理统一版 四川省环境保护局 二○○八年七月八日 一、发证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二、发证范围 我省对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排放废气、废水的行为实行许可证管理。下列在四川省行政区域内直接或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排污者”),应按本通知要求申请领取《四川省排放污染物许可证》: (一)向环境排放大气污染物的; (二)直接或间接向环境排放废水和污水的;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者; 种植业、非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排放污染物以及机动车、铁路机车、船舶、航空器等移动源排放污染物,不在本《实施意见》排污许可证发放范围内。 三、基本原则

(一)持证、按证排污原则。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排污者,不得排放污染物;排污许可证的持有者,必须按照许可证核定的污染物种类、控制指标和规定的方式排放污染物。 (二)总量控制原则。在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流域、区域,对排污者有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要求的,该指标纳入排污许可证管理之中;辖区内有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按所辖地总量控制指标核发,辖区内无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由所辖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环境质量目标,环境容量等管理需要进行核发。排污者排放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和我省规定的排放标准和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四、实施主体 四川省环境保护局对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排污许可证的审批 颁发与监督管理工作。 我省排污许可证实行分级审批颁发制度。市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国控、省控、市控排污者的排污许可证的审批颁发,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行政区划范围内其他排污者的排污许 可证审批颁发。 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授权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审批颁发排污许可证。对排污许可证审批颁发权有争议的,由争议双方共同的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定。 五、排污许可证的申请 排污者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应当具备11项条件:

四川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生态环境保护惠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四川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生态环境保护惠民行动实施方 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川环发[2007]40号 【发布部门】四川省环境保护局 【发布日期】2007.05.17 【实施日期】2007.05.1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四川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生态环境保护惠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川环发[2007]40号) 各市(州)环境保护局,各处(室)、直属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更加有力地推进惠民行动,我们制定了《四川省环境保护局生态环境保护惠民行动实施方案》,现印发你们,望认真抓好落实。请各市(州)环保部门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和完善环保惠民行动方案。 附:《四川省环境保护局生态环境保护惠民行动实施方案》 二○○七年五月十七日

四川省环境保护局 生态环境保护惠民行动实施方案 按照省委、省政府“十大惠民行动”的要求,结合我省环境保护工作实际,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总体工作思路,以生态省建设为主线,以污染减排为核心,以工业、城市、农村污染源整治为重点,以确保饮水安全和环境质量逐年好转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问题,大力促进惠民行动落实。 二、目标任务 (一)总目标 到2010年,全省重点流域、区域的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工业污染源全面稳定达标,全省万元GDP能耗下降,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度削减。COD排放总量目标控制在74.4万吨,在2005年的基础上削减3.9万吨,削减比例5%;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削减11.9%,控制在111.4万吨以内,其中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不超过39.95万吨;氨氮削减6.6%,控制在6.21万吨。空气、地表水和声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得到保障;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开始恢复,自然保护区管护能力明显加强;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环境监督管理能力进一步加强。 2010年全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表

生态环境保护方案

生态环境保护方案 1、植被保护措施 1.1施工期间全体施工人员要遵守《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法令,做好自然区内的动植物保护工作,特别是珍稀野生动植物的保护。自觉执行和接受国家、福建省及当地野生动植物保护部门的监督和检查,精心保护原有植被。对标段界内的有价值植物作到尽力维护,必要时采取迁移保护,工程完工后恢复。 1.2请有关专家介绍被保护珍稀植物的种类,复制图片张贴在便道通过地段和临时场地,严禁施工人员随意采挖野生植物,如发现有珍稀植物时,立即进行移栽保护并上报有关部门。 1.3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限制施工人员和车辆的活动范围,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等按规定线路行驶,在划定的范围内作业,严禁碾压破环植被。保护原有植被。对合同规定的施工限界内的植物、树木等尽力维护原状;砍除树木和其它经济植物时,应事先征得所有者和业主的同意,严禁超范围砍伐。对开挖产生的弃碴运到指定的弃碴场,其上覆土不少于50cm,种草绿化,设置挡碴墙及盲沟和反滤层,永久用地范围内的裸露地表用植被加以覆盖,临时用地范围内的耕地采取措施进行复耕,其它裸露地表植草或种树进行绿化。 2、保护野生动物的措施 2.1不追赶或惊吓野生动物,充分关心野生动物的自然习性。 2.2严格执行《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相关法规,施工期间,严禁施工人员伤残、猎杀野生动物,对违章者追究法律责任; 2.3施工期间为动物提供迁移或游串通道;如野生动物发生意外时,给予必要的救助并及时通知相关管理保护机构;污水及霉变食物施工废弃物、生活垃圾按防止污染及卫生要求进行处理,防止对动物造成伤害; 2.4不在野生动物栖息地建造临时工程和设置取土场。 3、大气环境保护 3.1施工现场临时道路必须硬化,临时路面采用泥结石路面,经常洒水润湿,减少道路扬尘。 3.2清理垃圾时运输车辆必须加以覆盖,防止道路遗洒,弃土(垃圾)场通过当地环保部门的同意方可弃土。垃圾必须分拣分别处理,不得含有易挥发性物质。

四川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做好全省环保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和个人推

四川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做好全省环保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 和个人推荐表彰工作的通知 【法规类别】奖惩 【发文字号】川环发[2008]65号 【发布部门】四川省环境保护局 【发布日期】2008.06.10 【实施日期】2008.06.1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四川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做好全省环保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和个人推荐表彰工作的通知 (川环发〔2008〕65号) 各市州环保局、机关各处室及直属事业单位: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省环保系统广大干部职工顾全大局、顽强拼搏、团结奋战,全力参与抗震救灾,以实际行动谱写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动人诗篇。为鼓励先进,树立榜样,经局党组研究,决定对全省环保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 各级环保部门,包括直属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以灾区为主,以基层一线为主。 二、表彰名额

重事迹,推荐不限名额。 三、评选条件 (一)先进集体 1、组织领导有力,主要领导直接参与、指挥和组织协调人员救助、环境应急监测、污染源排查及震后环境污染处置工作,指挥正确,决策科学,措施有效,抗震救灾成绩显著; 2、快速反应,预警预案启动及时,值班制度严格有效,全力应对灾情,自救、救助措施得力,效果明显,信息传递反馈及时、客观、真实,及时向社会公众展示了环保部门的有效作为; 3、在抗震救灾期间,本单位及时贯彻和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实施效果明显,参与人员救助、环境监测、污染源排查及污染处置工作等方面具有突出贡献; 4、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协作,分工明确,组织周密,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肯定和好评。 (二)先进个人 1、领导干部组织及时、指挥得当、决策有力,在紧要关头勇挑重担,不顾个人安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安全,做出突出贡献; 2、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顾全大局,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吃苦耐劳,迅速投入环境应急响应,在人员救助、环境应急监测、污染源排查和污染隐患处置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3、在抗震救灾期间,以高度的责任意识,迎难而上,通力协作,积极投身抗震救灾工作中,为夺取抗震救灾胜利和灾后次生灾害发生发挥重要作用,为灾区人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做出重大贡献。 四、推荐程序和要求

四川省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四川省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四川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为加强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管理,实现全省生态环境建设目标,按照《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结合四川实际,制定四川省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全省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工程(包括“坡改梯”工程)项目均依照本办法进行管理。 第二条四川省生态环境建设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分步实施,以科技为先导,以重点工程项目为突破口,实行治理与保护、建设与管理并重,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力争在短期内取得初步成效,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第三条根据国家统筹安排,全省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耕农艺措施相互配套,综合治理,发挥整体效益。全省生态环境建设以县(市、区)为基本单位,逐步推进,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一)以增加森林面积、恢复和扩大林草植被为主的植树种草建设; (二)以减少水土流失为目的的小流域治理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 (三)以改造坡耕地,修建水平梯田、梯土和坡面水系等为主的基本农田建设; (四)以治理草地“三化”为主的草原建设; (五)旱作农业、农村能源(沼气池、节柴灶)、沃土工程等生态农业建设。 第四条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由国家和地方共同投资,工程建设投资的主体是农民群众,应鼓励农民群众积极投工投劳,并广泛吸引农村集体、个体和社会其他投资。工程建设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建设与管理,按规划立项,按项目管理,按设计组织施工,按工程进度安排资金,按效益考核,要认真落实建后管护措施。 第二章项目管理 第五条各市(地、州)和各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县(市、区)人民政府按照《四川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要求,编制本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明确生态环境建设的主攻方向、主要治理目标、治理措施、分步实施方案、保障措施等。市(地、州)规划由同级人民政府(行政公署)审批,县(市、区)规划报市(地、州)人民政府(行政公署)审批,并报省计委和农业厅、水电厅、林业厅、畜牧食品局备案。 第六条省计委牵头,组织农业、水利、林业和畜牧等有关部门,按照国家年度计划要求,对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依照“服从规划,按流域集中连片、综合治理”的原则,研究提出项目建设县建议名单及其投资规模、建设任务。 第七条项目建设县计委根据建设任务和投资规模,组织农林水牧有关部门及有关科研单位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经市(地、州)计委审核后,报省计委会同有关部门审批。实施方案要有以下主要内容: (一)项目第一责任人。 (二)基本情况。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现状,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 (三)现有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及其进展情况,如国家安排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防治荒漠化、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农业和农村能源等项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