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支架检修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64.50 KB
- 文档页数:9
5.1 液压支架5.1.1 一般规定试验介质应符合MT76《液压支架用乳化油、浓缩物及高含水溶液》的规定,乳化液是用乳化油与中性软水按5:95重量比配制而成。
用浓缩液的浓度配比要达到(0.9~1)%。
工作温度应为(10~50)℃;工作液应用120目/吋或相当于0.125mm 过滤器进行过滤,并设有磁过滤装置。
带电液系统或特殊要求按产品设计要求执行。
支架在解体前必须进行冲洗;解体应用专用工具进行。
解体后的液压元件,如阀、活塞杆、缸等应存放在木质或专用衬垫上。
阀类的检修工作应在清洁的专用工作室内进行,拆、检后的零件应分类放入专用的箱内,并加遮盖。
检验用仪器、仪表与计量的精度和量程相适应,并满足国标中测量C级精度。
采用直读式压力表时量程应为试验压力的(140~200)%。
清洗液压元件不得使用棉纱等易脱落材料。
5.1.2 结构件平面结构件顶梁、掩护梁、前梁、底座等具有较大平面的结构件,在任一尺寸上的最大变形不得超过10‰。
构件平面上出现的凹坑面积不得超过100㎝2,深度不得超过20mm。
构件平面上出现的凸起面积不得超过100㎝2,高度不得超过10mm。
构件平面上的凸凹点,每平方米面积内不得超过两处。
顶梁、底座上的柱窝如出现影响支撑强度的损伤时,修复时应整体更换柱窝。
主体结构件整形,更换承力较大的筋板、耳板时,要制定可靠的修复工艺,修复后应做强度校验。
侧护板侧护板侧面与上平面的垂直度不得超过3%。
顶梁活侧护板上平面不得高于顶梁上平面。
复位弹簧塑性变形不得大于5%。
活动侧护板整形后,应伸缩灵活,锁住活动侧护板后,侧护板与顶梁整体宽度应小于设计宽度上限。
推移框架杆(或推拉梁)的直线度不得超过5‰。
推移框架两端连接处修复后,不得降低整体强度,导向座有损伤时,应整体更换导向座。
底座、顶梁、掩护梁、四连杆间铰接销轴与销孔配合后的最大间隙应小于1.5mm;支撑高度大于4.5m的液压支架,四连杆各铰接点配合间隙不大于1.0mm,各结构件总横向间隙不大于10mm。
液压支架维修方案液压支架是现代工程中常用的一种设备,用于提供支撑和稳定结构的功能。
由于长时间使用或不当操作,液压支架可能出现各种故障。
因此,维护和维修液压支架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种维修液压支架的方案。
1.故障诊断:在维修液压支架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故障诊断。
通常液压支架的故障可以分为液压系统故障和结构部件故障两大类。
液压系统故障包括液压油泄漏、液压缸卡住、油压不稳定等。
结构部件故障包括螺旋杆损坏、液压阀门磨损等。
通过分析故障现象来判断液压支架出现故障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维修方案。
2.维修步骤:(1)清洗液压系统:首先需要关闭液压系统,并将液压油排出。
然后使用清洁溶剂对液压系统进行清洗,将其中的积尘和杂质清除干净。
清洗后需更换新的液压油,并按照规定标准进行加注。
(2)维修液压缸:液压缸是液压支架中较为重要的结构部件。
在维修液压缸时,首先需用压缩空气吹除液压缸中的液压油,然后拆下液压缸,对其中的密封件和缸体进行检查。
如发现密封件损坏,需进行更换。
检查完毕后再将液压缸装配好,确保所有结构部件安装正确。
(3)检修液压阀:液压阀是液压支架中控制液压油流动的关键组件。
在检修液压阀时,需将其拆卸,并仔细检查内部的阀盘和阀座。
如发现有磨损或其他损坏情况,需更换相应的零部件。
检查完毕后,将液压阀重新组装,并进行密封性测试。
(4)修复结构部件:在修复液压支架的结构部件时,需将其拆卸,并检查是否有严重的磨损或裂纹等损坏情况。
如果有,需进行修复或更换相应的部件。
修复完毕后,再次进行装配,并确保结构部件的牢固和稳定。
3.维护保养:维修液压支架之后,需要进行定期保养,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和性能。
常见的保养方法包括:(1)定期检查:定期对液压支架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液压系统和结构部件是否正常工作和牢固稳定。
(2)润滑保养:定期给液压支架的运动部件和摩擦部位添加润滑油,以减少磨损和摩擦。
(3)清洁保养:定期清洗液压支架的外表面和内部结构,保持其清洁无尘。
液压支架检修标准一、一般规定:1、试验介质应符合MT76—2002《液压支架用乳化油》的规定,乳化液是用乳化油与中性水按5:95重量比配制而成。
2、工作液温度应为10—55℃,工作液应用120目/寸或相当于0.125mm 过滤器进行过滤,并有过滤装置。
3、支架解体前必须进行冲洗干净,解体应使用专用工具进行。
解体后的液压元件,如阀、活塞杆、缸等存放在木质或专用衬垫子上。
4、阀的检修工作应在清洁的专用工作室内或专用工作台上进行,拆检后的零件应加遮盖。
5、立柱、千斤顶,阀类等转运时,不准碰伤、撞断油咀,不得损坏镀层面,以及造成缸体等结构件变形,油嘴应封堵。
二、结构件规定:1、平面结构件:(1)、顶梁、掩护梁、前梁、伸缩梁、底座等具有较大平面的结构件,在任一尺寸的最大变形不得超过10%。
(2)、结构件平面上出现的凹坑面积不得超过100cm2,深度不得超过20mm;(3)、结构件平面上出现的凸起面积不得超过100cm2,高度不得超过10mm;(4)、结构件平面上的凸凹点,每平方米面积内不得超过两处,整个平面上不得超过6处。
(5)、结构件的焊缝不得有任何脱焊、开裂现象。
如采用补焊法修复脱焊、开裂的焊缝,补焊焊缝的结构形式和焊接强度不得低于原设计。
(6)、重新焊接的结构件,焊缝的高度要保证焊缝承力断面不小于焊接母材的最小承力,断面焊缝高度不小于钢板厚度的1/2。
2、侧护板:(1)、侧护板侧面与上平面的垂直度不得超过3%。
(2)、复位弹簧塑性变形不得大于5%。
3、推移框架件(或推拉架):(1)、推移框架杆(或推拉架)的直线度不能超过5‰。
(2)、推拉框架与十字连接头部位的结构,尽可能采用上、下加强板弯曲侧包的结构,各支架基本结构见标准后的附图(原未采用钢板结构的,附改造后的方案图)。
(3)、推拉框架上立销的锁紧机构,必须采用方销座结构,不得采用开口销固定的结构。
4、耳座:平衡千斤顶、伸缩千斤顶、护帮千斤顶、推移千斤顶的耳座应牢固可靠,允许有少量变形,但变形后耳座间距变化不得超过原设计的5%。
煤矿综采液压支架检修标准及要求1、外观:①各部位应清洁、整齐、无杂物,胶管开口端头应有防尘套或其它防尘措施;②胶管规格、接头符合设计要求,悬挂顺畅;③机械结构和液压系统,未经主管部门同意,不得擅自改动。
④支架在水平位置,其高度与顶梁前柱窝中点的垂线距底座中心线的偏离尺寸之比不得超过28∶1。
2、动作实验:①用泵站供液,操作操纵阀,使立柱及各千斤顶全行程动作三次,各部位动作应准确、灵活、平稳、无阻滞蹩卡和噪音,活塞杆应能自由平稳地伸缩,无阻滞、爬行现象;②用一个阀操作两个以上立柱或千斤顶时,被操纵的液压缸应基本上同步,不得因不同步而产生蹩卡或损坏连接件;③各运动部位在极限位置时的尺寸不得超过原设计的1%。
3、密封实验:①在泵站工作压力下,各操纵阀均置于零位,不得有泄漏;②支架分别升到最高位置和距离最低位置150mm处,停止供液保持5min,各部位不得有渗漏,支架不下降。
③各运动部位在极限位置时的尺寸不得超过原设计的1%4、性能实验:要求在整架实验台上进行,因我矿没有该设备,不具备实验条件,故不予实验。
二、架体及结构件:1、架体:①零部件齐全(抬底装置和拉后溜装置可拆除),安装正确,柱靴及柱帽的销轴、管接头的U型销、螺栓、穿销等不缺少;2、结构件:①各结构件不得有焊缝和母材开裂;②侧护板:a、变形不超过10mm,推拉杆弯曲每米不超过20mm;b、侧面与上平面的垂直度不得超过3%;c、复位弹簧塑性变形不得大于5%;③平面结构件:a、顶梁、掩护梁、前梁、底座等具有较大平面的结构件上的最大变形不得大于10‰;b、构件平面上出现的凹坑面积不得超过100cm2,深度不得超过20mm;c、构件平面上出现的凸起面积不得超过100cm2,高度不得超过10mm;d、构件平面上的凹凸点,每平方米面积内不得超过两处;3、推移框架杆(或推拉架)的直线度不得超过5‰。
三、立柱、千斤顶:1、伸缩不漏夜,内腔不窜液;2、立柱活塞杆的直线度不得大于1/1000,千斤顶活塞杆的直线度不得大于2/1000;3、各类缸体不得弯曲变形,不得有裂纹,缸体端部的螺纹、环形槽或其它连接部位必须完整,管接头不得有变形现象,缸体非配合表面应无毛刺,划伤深度不得大于1mm,磨损、撞伤面积不得大于2cm2;4、其它配合尺寸应能保证互换组装要求;5、与密封圈相配合的表面有下列缺陷时允许用油石修整:①轴向划痕深度小于0.2mm,长度小于50mm;②径向划痕深度小于0.3mm,长度小于圆周的1/3;③轻微擦伤面积小于50mm2;④同一圆周上划痕不多于2条,擦伤不多于2处;⑤镀层出现轻微锈斑整件上不多于3处,每处面积不大于25mm2。
液压支架检修工操作规程模版一、工作前准备1. 检查液压支架的工作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包括通风良好、无明火等。
2. 确保液压支架的电源开关处于关闭状态,并断开电源。
3. 工作人员穿戴好必要的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眼镜、手套等。
二、检查液压支架外观1. 检查液压支架的主体结构是否完好无损,如有发现损坏或变形,应及时报告上级并进行维修。
2. 检查液压支架的控制部位是否正常,如有松动、脱落等情况,应紧固或更换零部件。
三、检查液压系统1. 检查液压油的油位是否在规定范围内,如不足应及时添加。
2. 检查液压系统的油泵、阀门等是否正常运转,如有异常声音或震动应立即停机检查。
四、操作液压支架1. 打开液压支架的电源开关,确保电源正常。
2. 调整液压支架的高度,使其适应具体的作业需求。
3. 使用操作杆或控制面板对液压支架进行升降、伸缩等操作,确保操作平稳无阻力。
五、液压支架的保养与维修1. 定期清洁液压支架的表面,确保其干净无尘。
2. 定期检查液压支架的润滑情况,如有需要,及时添加润滑油。
3. 定期检查液压支架的密封件,如有磨损或老化,应及时更换。
4. 定期对液压支架进行维护保养,包括紧固螺栓、清洁滑轨等。
六、安全注意事项1. 在操作液压支架时,严禁翻越、踩踏或跳跃,以防跌落事故发生。
2. 操作人员应注意自身安全,避免将手部或身体靠近液压支架的运动部位。
3. 在操作液压支架时,严禁将其他物品放置在支架上,以免影响其稳定性。
4. 在液压支架运动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上级。
5. 液压支架的维修保养应有专人负责,并按规定的周期进行。
七、紧急情况处理1. 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切断液压支架的电源,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2. 在紧急情况处理完毕后,应及时对液压支架进行检查、维修,并报告上级。
液压支架检修技术规一、一般规定1、试验介质应符合MT76-83《液压支架用乳化油》的规定,乳化液是用乳化油与中性软水按5:95重量比配制而成。
2、工作温度应为10~50℃;工作液应用120目/吋或相当于0.125mm过滤器进行过滤,并设有磁过滤装置。
3、支架在解体前必须进行冲洗;解体应用专用工具进行。
解体后的液压元件,如阀、活塞杆、缸等应存放在木质或专用衬垫上。
4、阀类的检修工作应在清洁的专用工作室进行,拆、检后的零件应加遮盖。
5、检验用仪器、仪表与计量的精度和量程相适应,并满足国标中测量C级精度。
采用直读式压力表时量程应为试验压力的140%~200%。
二、结构件1、平面结构件(1)顶梁、掩护梁、前梁、底座等具有较大平面的结构件,在任一尺寸上的最大变形不得超过10‰。
(2)构件平面上出现的凹坑面积不得超过100㎝2、深度不得超过20mm。
(3)构件平面上出现的凸起面积不得超过100㎝2、高度不得超过10mm。
(4)构件平面上的凸凹点,每平方米面积不得超过两处。
(5)顶梁、底座上的柱窝如出现影响支撑强度的损伤时,修复时应整体更换柱窝。
(6)主体结构件整形,更换承力较大的筋板、耳板时,要制定可靠的修复工艺,修复后作强度校验。
2、侧护板(1)侧护板侧面与上平面的垂直度不得超过3%。
顶梁活侧护板上平面不得高于顶梁上平面。
(2)复位弹簧塑性变形不得大于5%。
(3)活动侧护板整形后,应伸缩灵活,锁住活动侧护板后,侧护板与顶梁整体宽度应小于设计宽度上限。
3、推移框架杆(或推拉梁)的直线度不得超过5‰。
推移框架两端连接处修复后,不得降低整体强度,导向座有损伤时,应整体更换导向座。
4、底座、顶梁、掩护梁铰接销轴四连杆与销孔配合后的最大间隙应小于1.5mm,支撑高度大于4.5m的液压支架,四连杆各铰接点配合间隙不大于1.0mm,各结构件总横向间隙不大于10mm。
5、凡经焊接修复的结构件,其焊缝应符合MT/T587的规定,支架改造及整形用材质应与支架本体相符。
液压支架维护保养质量规范标准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制定液压支架维护保养的质量规范标准,以确保液压支架在运行过程中的高效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2. 维护保养要求
2.1 定期检查:
- 定期检查液压支架的液压系统、气压系统和电气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
- 定期检查液压支架的机械结构,包括各个连接部位和固定螺栓,防止松动和脱落。
2.2 清洁保养:
- 定期清洁液压支架的外表面和内部部件,清除灰尘和污垢;
- 定期清洗液压支架的液压油箱,更换新的液压油。
2.3 润滑保养:
- 定期给液压支架的各个滑动部位加注润滑油或润滑脂,以减少摩擦和磨损。
2.4 储存保养:
- 当液压支架不使用时,应进行正确的储存,避免长时间暴露
在潮湿或腐蚀性环境中。
3. 维护保养记录
对每次维护保养都应进行记录,包括维护保养日期、操作人员、维护保养内容和结果。
记录应妥善保存,以备将来参考和查阅。
4. 维护保养培训
对液压支架的操作人员进行维护保养培训,确保他们具备正确
的维护保养知识和技能。
5. 质量检验
定期进行质量检验,检查液压支架的各项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不合格部件。
6. 结论
以上列出的液压支架维护保养质量规范标准是确保液压支架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
所有维护保养工作应严格按照这些标准进行,以保证液压支架的有效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1、液压支架的大修周期是怎样规定的?大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煤炭工业部(86)煤生字第133号文规定:“液压支架中修周期一般为使用2~3年或采完100~200万吨煤”。
液压支架的大修应在修理中心或矿务局修理厂进行,其主要修理内容如下:对支架的构件包括顶梁、底座、掩护梁、四连杆、伸缩梁、前梁、护帮板侧护板、推移框架等进行全面分解、清洗、检查、修理或更换检查侧护板复位弹簧及各销轴立柱、千斤顶全部分解清洗、检查;对有镀层的锈蚀、划痕和碰伤超过标准的,应重新电镀;更换全部密封件,并打压试验阀类应全部分解清洗,更换损坏的零件与密封件,按规定打压试验,逐个调定安全阀的压力逐个检查高压管接头、接头座,更换全部接头密封件给大修检查合格的支架除锈、喷漆做好检修、试验记录。
2、液压支架中修周期是怎样规定的?中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煤炭工业部(86)煤生字第133号文规定:“液压支架中修周期一般为使用1年或采完1~2个工作面”。
液压支架的中修应在矿机修厂进行,其主要内容有:对支架的构件包括顶梁、底座、掩护梁、四连杆、伸缩梁、前梁、护帮板侧护板和推拉杆等进行全面检查;对有严重变形、开焊及裂纹的进行修复或更换对立柱、千斤顶应逐个打压试验;对有内外泄漏、划痕、碰伤,或缸体、活柱、活塞杆变形的立柱、千斤顶应予以解体清洗、修复或更换检查侧护板复位弹簧及各销轴,变形严重的应予以修复或更换各种阀应逐个进行打压试验,对不合格的应予以解体、清洗、修复或更换重新调试安全阀检查全部高压胶管、管接头,损伤者应予以更换作好中修的各种记录。
3、怎样预防液压支架下滑?(1)正确使用锚固和防滑装置;(2)改下行推溜为上行推溜;(3)工作面尽可能布置成伪倾斜等。
4、怎样调整下滑的液压支架?(1)对运输机掐溜头、延溜尾后,用单体液压支柱对每台支架自上而下逐台复位;(2)安装液压支架时,在原工作面下出口处少安装1--2台支架;(3)当工作面运输机下滑时,在工作面每隔一段距离5--9根千斤顶在移架前及时向上牵引运输机,这样既防止工作面溜子下滑,同时又调整了下滑的液压支架。
液压支架检修工操作规范液压支架是用于支撑矿山、隧道、沉降地等地下工程施工中的一种专用设备。
为了确保液压支架在使用过程中的正常运行,需要对液压支架进行定期的检修维护。
本文将介绍液压支架检修工的操作规范,以保证液压支架的正常使用和安全。
一、检修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液压支架的使用环境,确保没有明火和易燃品。
2.确定检修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应确保检修的安全和顺利。
3.检查液压支架的状态,对液压支架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包括液压缸、油管、防尘套等,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4.根据工作内容准备好所需的工具、耗材和检修设备。
二、液压支架检修工作流程1. 液压支架卸荷检修前,需要将液压支架卸荷,卸荷前需要检查液压支架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并确保卸荷的过程平稳有序,以避免损坏液压支架和相关配件。
2.液压缸检修液压缸是液压支架的核心部件,其检修要点如下:(1)检查液压缸的密封性,检查密封圈是否有磨损或损坏,如磨损或损坏应及时更换。
(2)检查液压缸的杆及衬套是否有磨损,如有磨损应及时更换。
(3)清洁液压缸内部的油污,使用滑油擦拭内腔及杆面,并注意防止油污或杂质落入液压缸内。
3.油管及防尘套检修油管和防尘套也是液压支架的重要部件之一,其检修要点如下:(1)检查油管和防尘套的材质和表面,如磨损应及时更换。
(2)清洗油管内壁和防尘套内侧,注意防止杂质掉落到油管中。
(3)检查油管和防尘套的连接螺纹是否紧固,如松动应及时拧紧。
4.液压系统检修液压系统是液压支架的动力来源,其检修要点如下:(1)检查油箱内油量是否足够,如不足应及时添加液压油。
(2)检查液压油的质量,如有污染应更换。
(3)检查液压系统的各个液压元件是否正常工作,如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排除。
5.液压支架的安装液压支架检修完毕后,需要安装回原来的位置。
在安装前需要进行检查,确保液压支架的各个部件正常,各个连接螺纹紧固。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支架的稳定性,以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
三、液压支架检修后的清理工作液压支架检修完成后需要进行清洁卫生工作,以确保机器表面清洁干净,油渍被擦干,不留下杂质和油污。
液压支架检修标准一、一般规定:1、试验介质应符合MT76—2002《液压支架用乳化油》的规定,乳化液是用乳化油与中性水按5:95重量比配制而成。
2、工作液温度应为10—55℃,工作液应用120目/寸或相当于0.125mm 过滤器进行过滤,并有过滤装置。
3、支架解体前必须进行冲洗干净,解体应使用专用工具进行。
解体后的液压元件,如阀、活塞杆、缸等存放在木质或专用衬垫子上。
4、阀的检修工作应在清洁的专用工作室内或专用工作台上进行,拆检后的零件应加遮盖。
5、立柱、千斤顶,阀类等转运时,不准碰伤、撞断油咀,不得损坏镀层面,以及造成缸体等结构件变形,油嘴应封堵。
二、结构件规定:1、平面结构件:(1)、顶梁、掩护梁、前梁、伸缩梁、底座等具有较大平面的结构件,在任一尺寸的最大变形不得超过10%。
(2)、结构件平面上出现的凹坑面积不得超过100cm2,深度不得超过20mm;(3)、结构件平面上出现的凸起面积不得超过100cm2,高度不得超过10mm;(4)、结构件平面上的凸凹点,每平方米面积内不得超过两处,整个平面上不得超过6处。
(5)、结构件的焊缝不得有任何脱焊、开裂现象。
如采用补焊法修复脱焊、开裂的焊缝,补焊焊缝的结构形式和焊接强度不得低于原设计。
(6)、重新焊接的结构件,焊缝的高度要保证焊缝承力断面不小于焊接母材的最小承力,断面焊缝高度不小于钢板厚度的1/2。
2、侧护板:(1)、侧护板侧面与上平面的垂直度不得超过3%。
(2)、复位弹簧塑性变形不得大于5%。
3、推移框架件(或推拉架):(1)、推移框架杆(或推拉架)的直线度不能超过5‰。
(2)、推拉框架与十字连接头部位的结构,尽可能采用上、下加强板弯曲侧包的结构,各支架基本结构见标准后的附图(原未采用钢板结构的,附改造后的方案图)。
(3)、推拉框架上立销的锁紧机构,必须采用方销座结构,不得采用开口销固定的结构。
4、耳座:平衡千斤顶、伸缩千斤顶、护帮千斤顶、推移千斤顶的耳座应牢固可靠,允许有少量变形,但变形后耳座间距变化不得超过原设计的5%。
5、各销轴孔:各部位的销轴孔的变形不能大于毫米公称尺寸的5%,且最大不得超过3mm。
三、立柱、千斤顶:1、千斤顶和立柱(不包括双伸缩立柱中缸距缸口100mm以内的、活柱200mm以内,单伸缩立柱活柱100mm以内)与密封件相配合的表面有下列缺陷时允许用油石修整。
(1)、轴向划痕深度小于0.2mm,长度小于100mm。
(2)、径向划痕深度小于0.3mm,长度小于圆周的1/3。
(3)、轻微擦伤面积小于50mm2。
(4)、同一圆周上划痕不多于2条,擦伤不多于2处。
(5)、镀层出现轻微锈斑,整体上不多于10处,每处面积不大于25mm2。
2、双伸缩立柱中缸距缸口100mm以内的、活柱200mm以内,单伸缩立柱活柱100mm以内有下列缺陷时允许用油石修整。
(1)、轴向划痕深度小于0.2mm(如何测量),长度小于100mm。
(2)、径向划痕深度小于0.3mm(如何测量),长度小于圆周的1/3。
(3)、轻微擦伤面积小于50mm2。
(4)、同一圆周上划痕不多于2条,擦伤不多于2处。
(5)、镀层出现轻微锈斑,整体上不多于6处(双伸缩立柱活柱距上端200mm以内为10处),每处面积不大于25mm2。
3、活塞杆的表面的直线度不能大于0.8(如何测量),缸体内孔的表面粗糙度不得大于0.4。
4、立柱活塞杆的直线度不能大于1‰,千斤顶活塞杆的直线度不能大于2‰。
5、各类型缸体不得弯曲变形,内孔的直线度不得大于0.5‰(如何测量),缸孔直径扩大、圆度、圆柱度不得大于公称直径尺寸的2‰。
6、缸体不得有裂纹,缸体端部的螺丝、环形槽或其它连接部位必须完整,管接头不得有变形,缸体内不得有锈蚀、划痕等缺陷。
7、缸体非配合表面应无毛刺,划伤深度不得大于1mm,磨损撞伤面积不得大于2cm2,不得超过2处。
8、立柱、千斤顶外缸密封面以及外缸口允许尺寸偏差大于标准要求,具体部位允许的尺寸范围如下表:9、立柱、千斤顶活柱、活塞杆的密封柱面,允许尺寸偏差大于标准要求,具体部位允许的尺寸范畴如下表:10、支架伸缩千斤顶活塞杆镀层,非密封面的尺寸范围不作要求,但表面质量执行相关标准。
11、立柱、千斤顶的拆卸,不得采用火焰烘烤缸口的方法拆卸。
12、其它配合尺寸应能保证互换组装要求。
13、根据标准化要求,对于需要改造的立柱、千斤顶以批准后方案要求为准。
四、阀类:1、解体后的阀类零件,必须彻底清洗,所有孔道、退刀槽及螺纹孔底部均不得有积垢、铁屑及其它杂物。
2、阀上所有密封件,一般应更换新品,若个别重复使用的应符合以下要求:(1)、密封件的装拆,必须使用专用工具;(2)、不得使用发粘、变脆或弹性明显下降等老化的密封件;(3)、“O”形圈不得过松或过紧,装在槽内不得扭曲、切边,保持性能良好;(4)、塑料、聚甲醛件不得有变形和结构尺寸变化,切口要按45°线切开,切口整齐。
3、各零部件有轻微损伤的内螺纹可修复使用,新更换的零部件应清除毛刺。
4、阀上所用各类弹簧,不得有锈斑或断裂,塑性变形不得大于5%。
5、阀体各孔道表面,阀芯表面以及其它镀层表面,镀层不得脱落和出现锈斑。
6、阀体及各零件不得有裂纹、撞伤或变形缺陷。
7、阀装配后,无论有压与无压,操作应灵活,操作力应符合该阀技术文件的规定。
8、阀的定位要准确、可靠、稳定,定位指针要清晰。
9、经试验合格的阀,必须封堵严密,防止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粉尘进入。
10、检修后需长期保存的阀(两个月以上),必须注N32机械油防锈,不得内存乳化液。
短期保存的阀,可用乳化液防锈,乳化液的浓度为10%。
五、胶管和接头:1、新购或重复使用的胶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接头无严重锈蚀、变形、毛刺,能顺利插入配合件,在无压工况下应可以自由旋转。
(2)、检修时必须重新更换“O”形圈。
(3)、胶管外层橡胶在每500mm长度上其破损不得多于2处,且距离不得小于200mm,整根胶管破损不得超过5处,破损面积每处不大于1cm2,破损处距管接头在200mm以上,且金属网未被破坏。
(4)、胶管无折痕、压痕或明显的永久变形。
2、严重损坏的胶管,可切去损坏部分,重新扣压接头。
3、胶管内部必须严格清洗,不得存有积垢。
4、新扣压的接头应用额定工作压力的1.5倍进行试验,保持5min不得有渗漏、鼓包或接头位移等现象。
5、胶管接头的拔脱力应符合下表的规定:6、胶管的公称长度是指胶管在长度方向的最大尺寸。
7、胶管加工好后,必须加防尘帽,胶管在随设备转运过程中,外露管头的胶管,也必须有防尘帽。
8、煤矿机械化支架使用高压胶管推荐工作压力与国标压力对照见下表:六、部件试验:1、立柱及千斤顶(1)、立柱和千斤顶在空载工况下逐渐升压,分别测定伸、缩时,活塞腔与活塞杆腔的最低启动压力,活塞腔不得超过3.5MPa,活塞杆腔不得超过7.5MPa。
(2)、进行上述试验时,活塞应能自由平稳的伸缩,无阻滞爬行等现象,全行程动作三次。
(3)、双伸缩立柱动作次序应符合设计要求。
(4)、单、双伸缩立柱及各类千斤顶,在活塞杆伸出全行程1/3的工况下,用2MPa压力供液,保持2min,压降不得超过0.5MPa。
(5)、在上列工况下,使用泵站规定工作压力(31.5MPa)进行高压密封试验,不得有压降现象。
2、阀类:(1)、各种阀在额定工作压力下应动作灵活,位置准确,不得有阻滞、蹩卡现象,试验动作不少于5次。
(2)、在额定工作压力与流量下,各阀分别开、闭两次,不得有异常声音和振动。
(3)、单向阀的开启压力不得大于1MPa。
(4)、操纵阀在操作位置时,在额定工作压力下稳压5min,总泄漏量不得大于15ml。
(5)、操纵阀在操作位置时,使通液腔分别在额定工作压力和2MPa压力下稳压5min,总泄漏量不得大于100ml,有泄漏孔者,执行设计要求。
(6)、安全阀分别在额定工作压力的90%和2MPa压力下稳压2min,不得有渗漏。
(7)、液控单向阀高压腔在相应安全阀额定工作压力和2MPa压力下各稳压2min,不得渗漏。
(8)、安全阀的开启,溢流压力最大值不得超过额定压力20%,最小值不得低于额定压力90%。
七、整架检验:1、外观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支架各部位应清洁、整齐、无杂物,胶管开口端头应有防尘套。
(2)、整架的机械结构和液压系统,非经主管部门同意,不得擅自改动。
(3)、胶管规格、接头和悬挂方式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4)支架在水平位置,其高度与顶梁柱窝中点的垂线距底座中心线的偏离尺寸之比,不得超过28:1。
(5)支架外表面涂漆,漆层应均匀,无漏涂、起泡、脱皮、裂纹等缺陷。
(6)若对支架进行改造,应由有设计资质的单位出具改造设计的图纸。
2、动作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用泵站供液,操作操纵阀,使立柱及各千斤顶全行程动作三次,各部位动作应准确、灵活、平稳,无阻滞蹩卡和噪音。
(2)、各运动部位在极限位置时的尺寸,不得超过原设计的1%。
(3)、用一个阀操作两个以上立柱或千斤顶时,被操纵的油缸应基本上同步,不得因不同步而产生蹩卡或损坏连接件。
3、密封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泵站工作压力下,各操纵阀均置于零位,不得有内泄漏。
(2)、支架分别升到最高位置和距离最低位置150mm处,停止供液,保持5min,各部位不得有渗漏,支架不下降。
(3)、支架升在中部位置保压12小时以上,立柱下降不得超过3mm。
4、性能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支架的性能试验应在整架试验台上进行。
(2)、大修后的支架(不包括对主要承力构件进行修复的支架)应按3%抽样(不得少于2架)进行性能试验。
(3)、在额定压力下,支架的初撑力不得小于额定初撑力的95%。
(4)、支架的工作阻力不得小于额定工作阻力的90%。
(5)、安全阀开启时,各液压元件连接管路不得有渗漏,各机械连接部件不得有损坏及残余变形。
(6)、凡承力构件(如顶梁、掩护梁、前后连杆和底座等)经修复或更新后的支架,除应做上述试验外,还应用额定工作阻力的110%载荷进行试验,各部位应无损坏,变形长度不得大于全长的3%,加载过程中不得有异响。
(7)、上述试验如不合格,应加倍抽查,如仍有不合格,则逐台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