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自控系统介绍-控制原理图说明
- 格式:ppt
- 大小:2.33 MB
- 文档页数:28
建筑电气楼宇自控系统(BA)的设计,深层图文详细讲解现在的楼宇自控系统是一种集散式控制系统 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是一种管理控制的模式,其实质是集中管理、分散控制。
所谓分散控制,就是在众多设备的附近(现场),设置带有微处理芯片的控制器,然后再把这许多称为“直接数字控制器(DDC)”的现场控制器以一定的网络结构形式连接起来,形成控制网络。
(树上鸟教育电气设计培训)由多台DDC分散在现场进行控制,使现场连线大大缩短,便于实现大范围的系统控制。
数据通讯、人机界面、监控服务器及其他外设的加入使得系统成为一个整体,可实现集中操作、管理、显示以及报警等。
楼宇自控系统设计文件的构成:一、楼控点表楼控点表是设计的第一步,拿到暖通和水电的图纸之后,结合客户的要求,确定监控的范围、监控的对象、监控的模式,输出为点表。
【今晚8点30分直播】—《照明布线及应急照明设计》听课加微信/QQ 3120448392(或扫码添加)点表设计通常分为两种情况:1、第一种情况是在客户已经有了初步设计方案,方案中提供了受控设备的点表,这种情况省去了点表配置的过程,但点表的准确性和设备的配置存在问题,必须要进行核查。
通常情况下,点表的内容一般都是集中列出受控设备的数量和监控的点位。
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设计,往往会存在一个误区,就是根据点表配置控制器时,按整个点表的监控点数对控制器进行整体配置,也就是说,不分区域,不分设备,只要控制器合计点数满足点表的点数要求即可,简单粗暴的一个除法搞定。
这样配制在施工时会带来很大的麻烦,小则增加控制器数量以增加不必要的成本投入,大则后期设计整个被推翻,重新来做,这样会给后期施工带来很大的麻烦。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核实受控设备的数量和受控设备所在的楼层,仔细拆分点表,进行分区域,分楼层的配置,尽量做到每个受控设备使用单独的控制器进行控制,尽量减少施工后深化设计时出现的受控设备和控制器不符的现象。
1、楼宇自控系统简介智能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BAS)俗称楼控系统,5A建筑中列为首位(楼宇自动化----BA;办公自动化----OA;消防自动化----FA;通信自动化----CA;管理自动化----MA)。
BAS主要对建筑物内机电设备进行管理,是基于现代分布控制理论而设计的集散控制系统,通过网络系统将分布在各监控现场的机电设备进行实时监控。
楼控系统(BAS)主要对以下设备进行监测和控制:冷热源系统、空调系统、新风系统、风机盘管系统、给排水系统、送排风系统、照明系统、供配电系统和电梯设备监测等。
1.1系统概述我们采用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对酒店内的机电设备进行监控管理,该系统一方面为酒店提供健康、舒适、洁净的空气环境,另一方面监控和保障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行,节约能源,减低管理费用。
从统计数据来看,空调系统占整个酒店的耗能在50%以上,而酒店装有楼宇自动化系统(BA)以后,可节省能耗约25%,节省管理人员约30%。
现代化酒店内部的机电设备数量急剧增加,这些设备分散在酒店的各个楼层和角落,若采用分散管理,就地监测和操作将占用大量人力资源,有时几乎难以实现。
如采用楼宇自动化系统,利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网络技术和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便可实现对所有机电设备的集中管理和自动监测,确保楼内所有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提高酒店内工作人员的舒适感和工作效率,长期保持设备的低成本运行。
一旦设备出现故障,系统能够及时知道何时何地出现何种故障,使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1.2系统设计依据我们的设计依据是: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招标技术文件相关要求浙大中控OPTISYS楼宇自控产品技术手册自控专业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1987)中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0.92)中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规范(GBJ45-90.92)《空调系统控制》(国标图集02X201-1中国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中国室内给水排水热水供应设计规范(TJ15-7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38-92)智能建筑设计标准(DBJ08-47-95)电气图用图形符号(GB4728-85)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HG/T 20573-95)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3-8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00)相关产品安装使用手册1.3系统设计原则楼宇自控系统,遵循下述原则:先进性:采用国际上先进的“分布式控制系统”,通过中央监控系统的计算机网络将各层的控制器,现场传感器、执行器及远程通信设备进行联网,实现集中管理和分散控制的综合监控及管理功能。
楼宇自控系统(BA)送排风送排风系统的检测内容主要为风机的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手自动状态,控制分为两个来源,其一是通过安装在室内的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传来的参数进行风机的启停控制,其二是根据业主提供的时间表,按时间进行风机的启停控制。
风机控制原理图一、监控内容:启停控制(DO)运行状态(DI)手/自动状态(DI)故障报警(DI)系统功能:时间程序自动启/停送风机,具有任意周的实时时间控制功能。
监测送排风机的运行状态和故障信号,并累计运行时间。
在车库设置CO(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通过监测CO 浓度启停送/排风机,并相应开启新风门,可达到有效节能并保证空气质量。
在变配电房设置室内温度传感器,通过监测室内温度启停送/排风机,并相应开启新风门,可达到有效节能并保证空气质量。
中央站彩色图形显示,记录各种参数,包括状态、启停时间、累计运行时间及其历史数据等。
给水系统给排水分为生活给水和污水排放。
生活给水系统通常采用变频水泵设计,通过设置在供水管路的压力变送器的压力信号,对变频泵的转速进行控制。
污水排放系统通常为大楼地下的污水坑水泵的监控,通常,监测内容为污水坑的高液位、低液位、超高液位以及污水泵的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手自动状态,通过液位的监测对污水泵的启停进行控制。
低区/高区生活水泵控制原理监控内容:生活水泵组运行状态(MODBUS协议)生活水泵组故障状态(MODBUS协议)生活水泵组手/自动状态(MODBUS协议)生活水泵组运行频率(MODBUS协议)供水管供水压力(MODBUS协议)生活水箱/水池液位(AI)系统功能:监测水泵的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手/自动转换状态,并记录运行时间。
监测生活水箱液位,低液位、超高液位时显示及报警。
监测供水压力,超出压力值范围时显示及报警排水系统给排水分为生活给水和污水排放。
生活给水系统通常采用变频水泵设计,通过设置在供水管路的压力变送器的压力信号,对变频泵的转速进行控制。
1智能楼宇控制系统1.1 智能楼宇自控系统简介包括对楼宇资源共享系统、智能灯光系统、智能中控系统、电动窗帘系统、安防门禁、报警系统、电动窗帘系统、安防门禁、报警系统的控制。
针对楼宇内各种机电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和监控。
楼宇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空调新风机组、送排风机、集水坑与排水泵、电梯、变配电、照明等。
在整个楼宇范围内,通过整套楼宇自动控制系统及其内置最优化控制程序和预设时间程序,对所有机电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和监控。
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全面节能,用控制器的控制功能代替日常运行维护的工作,大大减少日常的工作量,减少由于维护人员的工作失误而造成的设备失控或设备损坏。
一般对于一幢现代化楼宇,如果选用一套先进的楼宇自动控制系统,并由专业的技术人员编制的优化软件进行控制,业主可以得到:1) 由现场控制器全面自动控制所有机电设备,达到一些无法由手动实现的控制功能。
2) 在中央控制室内,在中央工作站上可以直接监视所有的机电设备,通过监视报警状态了解所有的机电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并可以实现记录、打印报表等管理功能。
3) 减少日常运行维护的工作量,进而减少日常运行维护人员。
4) 通过最优化控制程序和预设时间程序控制对所有机电设备,实现全面节能,最优的节能效果可达45%。
1.2智能楼宇管理系统重要的作用目前,一幢高层建筑的能量消耗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制冷机组、循环水泵、冷却塔和空调机组,如何使这些设备高效运行,是楼宇自控系统必须考虑的问题。
因此,采用最优化的控制模式来满足大楼的功能要求,就会为信息中心的物业管理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
楼宇自控系统即将楼宇中所有的设备(包括空调、变配电、给排水、电梯、照明等系统)进行监视并通过计算对以上设备进行最优控制。
该控制系统与人工控制系统比较,具有显著的优点:1、有效节省电能以现代化商厦为例,其空调与照明系统的能耗很大,约占大厦总能耗的70%。
在满足使用者对环境要求的前提下,智能大厦应通过其“智能”,尽可能利用自然光和大气冷量(或热量)来调节环境,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
楼宇自控系统(BA)一冷热源监控楼宇自动化系统或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系统)是将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电力、照明、空调、给排水等管理设备或系统,以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为目的而构成的综合系统。
BAS通过对建筑(群)的各种设备实施综合自动化监控与管理,为业主和用户提供安全、舒适、便捷高效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并使整个系统和其中的各种设备处在最佳的工作状态,从而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因此,采用BAS系统可以大量的节省医院人力、能源、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维护及营运成本,提高建筑物总体运作管理水平。
需求分析采用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对大楼的主要建筑机电设备进行集中监视和控制,以实现节能和降低运行成本为目标,保证大楼空气质量和环境舒适度,同时,提高物业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日常保养,最终达到舒适、高效、节能的目标。
该项目BAS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空调冷热源系统包括对冷冻站及热源系统的运行工况进行监视、控制、测量与记录。
空调机组及通风系统包括空调机组、新风机组、送排风机。
通过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保证室内的空气温湿度、环境质量等参数在一定控制范围内,同时程序化机组启停,实现舒适、节能的目标。
给排水系统包括对生活水系统、排水系统、集水井高低液位监测,相关水泵运行监视和联动控制。
变配电系统通过接口方式读取主要电力参数,监视电力配电情况,记录和分析不同时段电力负荷,提交能源管理系统和集成管理系统。
照明控制监视主要照明回路的手/自动状态和开关状态的记录,控制以及联动控制部分照明回路。
电梯系统通过接口方式监视电梯的运行数据与其它系统的数据交换和通信一方面通过通讯接口实现与冷热源系统、智能照明系统、变配电系统、电梯系统的数据通讯,另一方通过建筑设备控制与管理系统与大楼集成管理系统的集成,实现与消防集成管理系统数据通讯和联动控制功能。
系统结构楼宇自控系统结构本系统采用共享总线型网络拓扑结构,本系统管理层设置了1个中央监控中心、N个操作员终端、1个BCM-ETH/MSTP网络控制器,通过MS/TP现场控制总线,连接若干个DDC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