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百分百口诀记忆
- 格式:pptx
- 大小:5.02 MB
- 文档页数:73
中医诊断学背诵版(歌诀)1、表寒证:伤寒恶寒身发热,鼻塞无汗浮紧咳。
中分恶风脉浮缓,头项强痛自汗出。
2、表热证:表热热重恶寒轻,微渴有汗咽肿红。
咳痰粘稠脉浮数,舌红苔黄银翘灵。
3、里热实证:里热实证高热狂,烦谵口渴喜饮凉。
腹痛拒按尿赤少,沉数有力舌苔黄。
4、里寒虚症:里寒虚症腹痛满,呕吐清水气息短。
纳少便溏利清谷,舌淡苔白脉沉缓。
5、寒证:寒证面白畏寒冷,蜷卧口淡尿长清。
便溏舌淡脉迟弱,阴盛外寒阳虚生。
6、实热证:实热高热面目红,汗出烦渴喜冷冰。
登高而歌或谵语,舌绛脉洪和神昏。
7、虚热证:虚热骨蒸五心烦,盗汗乏力悸失眠。
头晕眼花腰酸痛,气短咽干痰少粘。
颧红无苔脉细数,育阴潜阳治可愈。
8、寒热错杂(上热下寒):上热下寒错杂证,胸中烦热咳痰粘。
口舌生疮咽肿痛。
腹痛便溏紧相连。
9、上寒下热:上寒胃脘拘急痛,呕吐清水哕逆机急。
下热下腹胀闷痛,尿痛色黄尿意频。
10、里寒表热:里寒素有浮肿病,畏寒便溏四肢凉。
复感表热渴咽痛,发热解表当助阳。
11、里热表寒:里热表寒素有热,烦躁便秘渴咽干。
复感寒邪身躯痛,继而发热恶风寒。
12、真热假寒:真热假寒阳不伸,面色苍白手足冰。
恶热烦渴喜冷饮,舌绛苔黄神不清。
13、真寒假热:身寒假热阳气虚,舌淡尿清便溏稀。
真热口渴脉虚大,甘温除热好时机。
14、虚症:虚症形瘦无精神,心悸气短汗淋淋。
阴虚可见五心热,阳虚面白肢不温。
舌光无苔脉细弱,大便溏泻小便频。
15、实证:实证气郁精神狂,胁脘腹胀痰浊黄。
便难里急尿涩痛,舌红苔厚脉弦长。
16、上实下虚:上实喘嗽壅胜痰,胸脘腹胀卧则难。
下虚浮肿吸气少,形寒肢冷腰膝酸。
17、上虚下实:上虚心肺不足证,下实大肠湿热凝。
心悸怔中气息短,里急后重脓血行。
里实表虚风热壅,郁在三焦表里中。
腹满据按二便闭,发热汗出痛恶风。
18、里虚表实:里虚表实食欲减,便溏食后腹胀满。
恶寒发热头身痛,素体阳虚又外感。
19、真实假虚:内有真实外假虚,体瘦神疲冷身肢。
里急后重或症癖,大实赢状补益疾。
诊断学记忆口诀以下是为您生成的十个适用于小学生的诊断学记忆口诀:1. 《诊断症状要细心》一观面色与神情,二听呼吸和声音。
三摸额头试体温,四问饮食与便寝。
五看动作灵不灵,六察皮肤有无疹。
七探喉咙是否疼,八量血压高或稳。
九查心跳齐不准,十辨舌苔厚或匀。
好比侦探找线索,仔细诊断病不侵。
2. 《身体检查分步走》一瞧眼睛亮不亮,二看耳朵听力强。
三查鼻子呼吸畅,四观口腔牙齿良。
五摸脖子淋巴常,六探胸脯心肺康。
七量腰围肥不胖,八审手脚动作忙。
九验脊柱直且壮,十观皮肤白又光。
就像过关做游戏,健康检查心不慌。
3. 《诊断生病有方法》一测体温知寒热,二看脸色识病邪。
三闻口气辨消化,四听咳嗽分重轻。
五摸肚子软还硬,六查关节灵不灵。
七观舌头颜色正,八问睡眠安与惊。
九把脉搏跳得匀,十瞧尿液清不清。
好像拼图找真相,诊断生病准又精。
4. 《判断病情有诀窍》一瞧精神好不好,二观脸色像晴表。
三问头痛有无扰,四查鼻涕流多少。
五看咽喉红不红,六摸肚子胀不胀。
七听咳嗽声怎样,八探心跳强不强。
九量身高长不长,十察脚丫走路晃。
如同寻宝找线索,病情判断不会错。
5. 《健康诊断小秘诀》一查眼睛明不明,二观头发密不密。
三看牙齿齐不齐,四听嗓音清不清。
五摸肩膀平不平,六审手指灵不灵。
七探膝盖弯不弯,八量脚丫大不大。
九瞧指甲脆不脆,十问力气足不足。
好比识宝有标准,健康诊断不含糊。
6. 《诊断身体要留意》一看脸蛋笑或哭,二听哭声高与低。
三摸小手冷或热,四观脚丫湿或干。
五查耳朵灵或聋,六探鼻子通不通。
七量身高快或慢,八审体重轻或重。
九瞧动作笨或巧,十问心情乐或忧。
好像观察小花朵,诊断身体细又周。
7. 《生病诊断这样来》一瞧走路稳不稳,二看坐姿端不端。
三听说话清不清,四查读书专不专。
五摸额头烫不烫,六观玩耍欢不欢。
七探睡眠甜不甜,八量饭量多不多。
九看穿衣整不整,十问心情爽不爽。
犹如解谜找答案,生病诊断有方向。
8. 《诊断健康有妙招》一观面色红或白,二听笑声大或小。
中医诊断学口诀,朗朗上口,很好记,值得收藏
望色
春夏秋冬长夏时,青黄赤白黑随宜。
左肝右肺形呈颊,心额肾颐鼻主脾。
察位须知生者吉,审时若遇克堪悲。
更于黯泽分新旧,隐隐微黄是愈期。
又有辨舌之法。
舌上无苔为在表,鲜红为火,淡白为寒(主无苔言,非谓苔之淡白也。
)
若有白苔为半表半里,黄苔为在里,黑苔病入少阴,多死。
苔润有液为寒,苔燥无液为火,舌上无苔如去油腰子为亡液,不治。
闻声
肝怒声呼心喜笑,脾为思念发为歌,
肺金忧虑形为哭,肾主呻吟恐亦多。
又法,气衰言微者为虚,气盛言厉者为实,语言首尾不相顾者神昏,狂言怒骂者实热,痰声漉漉者死,久病闻呃为胃绝。
大抵语言声音以不异于平时者吉,反者为凶。
问症
(出《景岳全书》。
张心在增润之)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短语告儿科,天花麻疹虔占验。
三部九侯
三部者.上中下.即寸关尺也.每部三候.各自分天人地。
上部天以候头角.上部人以候耳目.上部地以候口齿。
中部天以候肺.中部人以候心.中部地以候胸中。
下部天以候肝.下部人以候脾胃.下部地以候肾(九候虽有数说.不如此说易晓.今亦难用.姑存之.)
王子亨云.一位有三候.浮取之属阳.沉取之属阴.中得之为胃气.故无胃气则死。
中医诊断学背诵版(歌诀)中医诊断学歌诀……1、表寒证:伤寒恶寒身发热,鼻塞无汗浮紧咳。
中分恶风脉浮缓,头项强痛自汗出。
2、表热证:表热热重恶寒轻,微渴有汗咽肿红。
咳痰粘稠脉浮数,舌红苔黄银翘灵。
3、里热实证:里热实证高热狂,烦谵口渴喜饮凉。
腹痛拒按尿赤少,沉数有力舌苔黄。
4、里寒虚症:里寒虚症腹痛满,呕吐清水气息短。
纳少便溏利清谷,舌淡苔白脉沉缓。
5、寒证:寒证面白畏寒冷,蜷卧口淡尿长清。
便溏舌淡脉迟弱,阴盛外寒阳虚生。
6、实热证:实热高热面目红,汗出烦渴喜冷冰。
登高而歌或谵语,舌绛脉洪和神昏。
7、虚热证:虚热骨蒸五心烦,盗汗乏力悸失眠。
头晕眼花腰酸痛,气短咽干痰少粘。
颧红无苔脉细数,育阴潜阳治可愈。
8、寒热错杂(上热下寒):上热下寒错杂证,胸中烦热咳痰粘。
口舌生疮咽肿痛。
腹痛便溏紧相连。
9、上寒下热:上寒胃脘拘急痛,呕吐清水哕逆机急。
下热下腹胀闷痛,尿痛色黄尿意频。
10、里寒表热:里寒素有浮肿病,畏寒便溏四肢凉。
复感表热渴咽痛,发热解表当助阳。
11、里热表寒:里热表寒素有热,烦躁便秘渴咽干。
复感寒邪身躯痛,继而发热恶风寒。
12、真热假寒:真热假寒阳不伸,面色苍白手足冰。
恶热烦渴喜冷饮,舌绛苔黄神不清。
13、真寒假热:身寒假热阳气虚,舌淡尿清便溏稀。
真热口渴脉虚大,甘温除热好时机。
14、虚症:虚症形瘦无精神,心悸气短汗淋淋。
阴虚可见五心热,阳虚面白肢不温。
舌光无苔脉细弱,大便溏泻小便频。
15、实证:实证气郁精神狂,胁脘腹胀痰浊黄。
便难里急尿涩痛,舌红苔厚脉弦长。
16、上实下虚:上实喘嗽壅胜痰,胸脘腹胀卧则难。
下虚浮肿吸气少,形寒肢冷腰膝酸。
17、上虚下实:上虚心肺不足证,下实大肠湿热凝。
心悸怔中气息短,里急后重脓血行。
里实表虚风热壅,郁在三焦表里中。
腹满据按二便闭,发热汗出痛恶风。
18、里虚表实:里虚表实食欲减,便溏食后腹胀满。
恶寒发热头身痛,素体阳虚又外感。
19、真实假虚:内有真实外假虚,体瘦神疲冷身肢。
诊断学百分百口诀记忆
病历采集
•所见:观察、听诊、叩诊、触诊
•所问:胸闷、气促、心慌、眩晕、心悸
•所闻:听诊心脏杂音、肺部啰音
体格检查
•头晕:查代谢、心肺、神经、溶血四大系统
•咳嗽:查呼吸、心脏、消化、内分泌四大系统
•呕吐:查生殖科、泌尿系、食管胃肠、四大系统
实验室检查
•CBC:血常规
•UE:尿常规
•ECG:心电图
•ABG:动脉血气
•CXR:胸部X光
影像检查
•US:超声检查
•CT:计算机断层成像
•MRI:磁共振成像
诊断评估
•DG:诊断
•HX:家族病史
•PE:体格检查
治疗原则
•CTA:结构完整、功能正常、活动无障碍
•OAE:对症、细致、病因明确
以上是基于诊断学的百分百口诀记忆方法,希望能够帮助您在实践中更轻松地应用相关知识。
常用的诊断学口诀
1. "左大右小,男女相同":这句口诀描述了在进行体检时,触摸肝脏时,左侧肝脏大于右侧肝脏的可能性,以及在男女体检中,触摸肝脏大小的相同情况。
2. "冬病夏治":这句口诀常用于描述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慢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在冬季容易发病,夏季容易症状缓解,此时采用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3. "男看左,女看右":这句口诀描述了在体检时,触摸甲状腺时,男性左侧甲状腺大于右侧甲状腺的可能性,女性则相反。
4. "男漏斗,女圆壶":这句口诀描述了男性漏斗胸和女性圆壶胸的外观特征。
漏斗胸是指胸骨中下段及相邻的肋软骨向脊柱方向凹陷,呈漏斗状,也称鸡胸。
圆壶胸则是乳房呈圆形或半球形隆起,其大小和形态与壶相似,故名。
请注意,这些口诀只是为了帮助记忆和理解诊断学知识,不能替代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或疑虑,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1/ 1。
诊断学速记口诀1、正常心音第一心音低而长,心尖部位最响亮。
一二之间间隔短,心尖搏动同时相。
第二心音高而短,心底部位最响亮。
二一之间间隔长,心尖搏动反时相。
2、窦性心动过速贫血甲亢和发热,心炎心衰和休克。
情绪激动和运动,肾上腺素心率过。
3、窦性心动过缓颅内高压阻黄疸,甲低冠心心肌炎。
药物影响心得安,体质强壮心率缓。
两心音同时增强常人运动或激动,两个心音同时增。
高血压病贫血症,甲亢发热亦相同。
4、第一心音增强室大未衰热甲亢,早搏“用药”一音强。
二尖瓣窄“拍击性”,房室阻滞“大炮样”。
5、第二心音增强P2增强二尖瓣窄,肺气肿和左心衰。
左右分流先心病,肺动脉压高起来,动脉硬化亦常在。
6、第一心音减弱二主瓣膜不全闭,心衰炎梗一音低。
7、第二心音减弱动脉瓣漏或狭窄,动脉压低二音衰。
8、钟摆律钟摆胎心律严重,心肌炎梗心肌病9、第一心音分裂一音分裂心尖清,电延右束阻滞症。
肺动高压右心衰,机械延迟而形成。
10、第二心音分裂通常分裂有特点,最长见于青少年。
呼气消失吸明显。
11、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稍不齐,心音正常成周期。
吸气加快呼气慢,健康儿童菲疾病。
12、早搏期前收缩称早搏,室性早搏为最多。
房性交界共三种,心电图上易分说。
13、心房颤动房颤特点三不一,快慢不一律不齐。
强弱不等无规律,脉率定比心率低。
14、生理性杂音生理杂音级别小,柔和吹风不传导。
时间较短无震颤,儿童多见要牢记。
15、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漏有特点,粗糙吹风呈递减。
三级以上缩期占,左腋传导左卧清,吸气减弱呼明显。
16、二尖瓣狭窄二尖瓣窄杂音断,舒张隆隆低局限。
一音亢进P2强,开瓣音响伴震颤。
17、主动脉狭窄主动脉窄有特点,粗糙缩鸣拉锯般。
递增递减颈部传,A2减弱伴震颤。
18、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瓣不全有特点,舒张叹气呈递减。
胸骨下左心尖传,二区较清前倾声,呼末屏气易听见。
19、肺动脉瓣狭窄肺瓣狭窄有特点,粗糙缩鸣属先天。
杂音递增又递减,P2减弱伴震颤。
中医诊断学背诵版(歌诀)中医诊断学歌诀.1.、表寒证:伤寒恶寒身发热,鼻塞无汗浮紧咳。
中分恶风脉浮缓,头项强痛自汗出。
2、表热证:表热热重恶寒轻,微渴有汗咽肿红。
咳痰粘稠脉浮数,舌红苔黄银翘灵。
3、里热实证:里热实证高热狂,烦谵口渴喜饮凉。
腹痛拒按尿赤少,沉数有力舌苔黄。
4、里寒虚症:里寒虚症腹痛满,呕吐清水气息短。
纳少便溏利清谷,舌淡苔白脉沉缓。
5、寒证:寒证面白畏寒冷,蜷卧口淡尿长清。
便溏舌淡脉迟弱,阴盛外寒阳虚生。
6、实热证:实热高热面目红,汗出烦渴喜冷冰。
登高而歌或谵语,舌绛脉洪和神昏。
7、虚热证:虚热骨蒸五心烦,盗汗乏力悸失眠。
头晕眼花腰酸痛,气短咽干痰少粘。
颧红无苔脉细数,育阴潜阳治可愈。
8、寒热错杂(上热下寒):上热下寒错杂证,胸中烦热咳痰粘。
口舌生疮咽肿痛。
腹痛便溏紧相连9、上寒下热:上寒胃脘拘急痛,呕吐清水哕逆机急。
下热下腹胀闷痛,尿痛色黄尿意频。
10、里寒表热:里寒素有浮肿病,畏寒便溏四肢凉。
复感表热渴咽痛,发热解表当助阳。
11、里热表寒:里热表寒素有热,烦躁便秘渴咽干。
复感寒邪身躯痛,继而发热恶风寒。
12、真热假寒:真热假寒阳不伸,面色苍白手足冰。
恶热烦渴喜冷饮,舌绛苔黄神不清。
13、真寒假热:身寒假热阳气虚,舌淡尿清便溏稀。
真热口渴脉虚大,甘温除热好时机。
14、虚症:虚症形瘦无精神,心悸气短汗淋淋。
阴虚可见五心热,阳虚面白肢不温。
舌光无苔脉细弱,大便溏泻小便频。
15、实证:实证气郁精神狂,胁脘腹胀痰浊黄。
便难里急尿涩痛,舌红苔厚脉弦长。
16、上实下虚:上实喘嗽壅胜痰,胸脘腹胀卧则难。
下虚浮肿吸气少,形寒肢冷腰膝酸。
17、上虚下实:上虚心肺不足证,下实大肠湿热凝。
心悸怔中气息短,里急后重脓血行。
里实表虚风热壅,郁在三焦表里中。
腹满据按二便闭,发热汗出痛恶风。
18、里虚表实:里虚表实食欲减,便溏食后腹胀满。
恶寒发热头身痛,素体阳虚又外感。
19、真实假虚:有真实外假虚,体瘦神疲冷身肢。
诊断学学医的过程:理解-----记忆------应试(应用)1.体格检查要点顺序是入门,患者配合放松是前提,脑眼耳手配合是必需,理论知识并用是证据,反复实践验证是常规。
2.持续高热为稽留,日变超2称弛张,无热交替称间隙,渐高渐低是波浪。
3.心源水肿足现见,发展缓慢肿处坚,多伴肝大和腹水,心大杂音常出现。
4.意识模糊话不连,定向障碍答不清,谵妄还并错幻觉,过度兴奋动不得。
5.率律深浅呼吸型,语颤摩擦对称性,上下界定底动度,清浊实鼓或过清。
6.腹壁静脉血流向,上上下下是正常,上腔静脉有阻塞,回流方向全向上。
门脉阻塞水母头,血流方向同正常。
7.肱二肱三桡骨膜,膝腱跟腱锤收缩,锥体上损呈亢进,锥体下损反射弱。
8.巴宾划足底拇趾即翘起,阵挛推踝髌,霍夫弹中指,锥体束体征阳性属病理。
9.屈膝伸限为克氏,弯头抵抗颈强直,抬头收腿布氏征,脑膜刺激三提示,麻痹昏迷可消失。
10.左手捕黄花,右手举红旗,左脚碰绿叶,右脚踩黑地。
胸前挂白牌,各色定位置。
11.连续快搏超3次,突发突停律整齐,室上150--240QRS无变异。
室性140--200,QRS 波群宽大畸,主波T波方向相反,P波常常见消失。
12.横是时间0.04,竖是电压0.1。
心率计算测量P--P,所得秒数除60。
13.左房肥大P波宽,二尖瓣窄常是因。
右房肥大P高尖,常见慢性肺心病,双房肥大P高宽,形成双峰见风心。
14.系列P波有规律,2,3导联P直立,aVR联P颠倒,超过0.12P--R期。
P--P差小于0.12秒,每分60-100次(窦性心律)15.房颤无P波,f波替,形态间隔极不齐,QRS波形正常,每分600次。
16.室颤见于临终时,QRS-T全消失。
出现不匀低小波,F频率200-500次。
AVB:一度P-R有延长,成人超过0.2;二度1型逐渐延长,直到脱漏QRS-T,之后P-R又趋短,再渐延长周复始。
2型P-R呈固定,QRS脱漏有周期。
几次正常一次滞,传导阻滞按比例;三度传导阻滞最严重,P、QRS各节律,心脏骤停易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