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依据和检查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5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方法一、引言呼吸系统是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给患者带来很大的身体和心理负担。
准确诊断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基础,本文将介绍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
二、概述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哮喘、肺癌等。
下面将具体介绍这些疾病的诊断方法。
三、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方法1. 症状评估:上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喉咙发红肿胀、咳嗽、流鼻涕等。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主诉和相关症状,并进行一般体检。
2. 快速测试:常见的快速测试包括荧光抗体法和PCR法,可以通过这些方法迅速确定是否为上呼吸道感染以及致病菌种类。
四、肺炎的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分析:肺炎患者常伴有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
医生会仔细询问患者的发病史和临床表现。
2.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和CT扫描是诊断肺炎的重要手段,可以观察肺内的结构和是否有浸润灶。
这些影像学特征对于确定肺炎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至关重要。
3. 痰液分析:通过分析患者的咳出物,可以检测致病菌以及药敏试验结果,从而指导临床用药。
五、哮喘的诊断方法1. 症状评估:哮喘患者常有喘息、气急以及胸闷等呼吸不畅的表现。
医生会根据患者主述进行初步判断。
2. 肺功能检查:通过肺功能测试,可以了解患者气道阻力是否增加,并能进一步评估其他呼吸参数。
3. 过敏原检测:过敏原接触是哮喘发作的常见原因之一。
通过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测定,可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原引发的哮喘。
六、肺癌的诊断方法1. 影像学检查:肺癌常通过胸部X线片、CT扫描和核医学显像等影像学检查手段进行初步筛查。
这些技术能够显示异常肿块的形态、位置和大小,为进一步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2. 病理组织学检查:通过活检或切除肿瘤组织进行组织学检查,从而明确肿瘤的类型和恶性程度。
3. 基因检测:作为个体化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肺癌基因检测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并据此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七、结论针对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准确诊断是治疗和管理患者的关键。
上呼吸道感染范文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URIs)是人们常见的一种疾病,包括鼻腔、喉部、喉旁窦腔、喉管和气管的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通常由病毒引起,但也可以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或过敏反应引起。
本文将详细讨论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因是病毒感染,其中以鼻病毒、腺病毒和冠状病毒最常见。
细菌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少见,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如喉咙感染或鼻窦炎,细菌感染可能更为常见。
过敏反应也可能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特别是鼻塞和鼻涕增多。
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通常包括喉部疼痛、鼻塞、流清鼻涕、打喷嚏、咳嗽、咽喉疼痛和发热。
在细菌感染引起的情况下,症状可能更加严重,如高热、喉咙痛和喉头炎。
此外,上呼吸道感染还可能导致扁桃体炎、中耳炎和鼻窦炎等并发症。
诊断上呼吸道感染通常是基于症状和体征,医生可能通过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和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来确认诊断。
例如,咽拭子检查可以用于检测细菌感染。
此外,在临床上,上呼吸道感染与其他呼吸道疾病如流感、支气管炎和肺炎进行鉴别诊断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轻度的上呼吸道感染,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自行恢复即可。
但如果症状严重,如高热、喉咙痛或持续咳嗽等,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或其他治疗方法。
病毒感染一般采用对症治疗,例如发热可以用退烧药物控制,喉咙痛可以用漱口药物缓解。
细菌感染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但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缓解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保持充足的休息,多喝水,加强免疫力的锻炼和饮食,都可以帮助恢复。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最佳方法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与感染者共用用具,注意咳嗽和打喷嚏时的礼貌性口罩使用。
此外,还可以接种相应的疫苗来预防一些特定的病原体感染,如流感疫苗或麻疹疫苗。
总结来说,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多数情况下由病毒引起,症状轻微,自行恢复即可。
小儿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规范及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小儿感冒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1.4-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诸福棠实用儿科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风寒感冒2、风热感冒3、虚证感冒4、兼证:(1)挟惊;(2 )挟滞;(3)挟痰(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小儿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患儿适合,监护人同意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为小儿感冒(TCD编码:)2.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
3.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的项目: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患儿的病情需要而定,必要时胸部X线片、血生化检测、心、电图检查。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服中药汤剂或煮散剂风寒感冒: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荆防败毒散加减。
风热感冒: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银翘散加减。
虚证感冒:调和营卫。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兼证(1)挟惊银翘散加菊花、钩藤、石决明、蝉蜕。
(2)挟滞解表药加消食导滞之神曲、麦芽、山楂、枳壳、莱菔子、或用保和丸煎服。
(3)挟痰偏于风寒者,加用三拗汤;偏于风热者,加用杏苏饮。
2.辨证使用中成药或中药注射液3.外治法(1)药物穴位敷贴疗法(2)雾化吸入疗法(3)中药敷脐(4)中药灌肠(5 )拔罐疗法4.护理:辨证施护。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与用药指导基层医生网和基层医生俱乐部的官方公众号第一部分:医学知识一、感冒各种原因引起的上呼吸道的急性感染,简称上感,俗称“感冒”,小儿最常见的疾病。
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常诊断为“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指上呼吸道局部感染定位不确切者。
(一)病因当过度疲劳、受惊、淋雨、受寒时,感冒病毒可迅速繁殖,释放毒素,引发鼻、咽、喉部发生炎症。
此时咽部细胞失去抵抗力,口腔中一般不危害人体的细菌会乘势繁殖,引起细菌继发感染。
病毒约占90%以上,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冠状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等。
少数由细菌致病最常见的有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肺炎支原体亦可引起亦有细菌、病毒混合感染。
(二)临床表现1.局部症状鼻塞、流涕、喷嚏、干咳咽部不适、咽痛等。
2.全身症状发热、烦躁、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部分有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痛等,腹痛多为阵发性脐周痛,无压痛,可为肠痉挛所致,如腹痛持续存在,多并发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3.婴幼儿起病急,全身症状为主,常有消化道症状局部症状轻,发热温度可39~40℃,热2~3天至1周左右,起病1~2天内可引起高热惊厥。
(三)实验室检查(四)并发症(五)治疗1.对症治疗A.休息发热、病情较重者应卧床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受凉。
B.根据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来选择药物。
高热: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制剂,布洛芬夜间退高热药效强且持久,防止夜间高热,建议首选,或选用含布洛芬制剂儿童感冒药比如复方锌布颗粒,辅助温浴降温,贴退热贴;口服天然羚羊角入药退高热抗惊厥效力最强的中成药羚羊角颗粒;发生高热惊厥:联合用药复方锌布颗粒+羚羊角颗粒;辅助温浴降温,贴退热贴,必要时到医院给以可予镇静、止惊等处理。
咽痛:克感利咽颗粒,必要时加抗生素比如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干混悬剂2.病因治疗A.抗病毒治疗:金刚烷胺用于治疗和预防治疗甲型流感病毒。
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为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URI)是指发生在鼻腔、咽部和喉部的感染性疾病。
这些感染通常由病毒或细菌引起,包括流感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和链球菌等。
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几乎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经历一次或多次。
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包括流感样症状、咽痛、咳嗽、鼻塞、流涕、打喷嚏、头痛、发热等。
这些症状通常在感染后几天内出现,持续数天至数周不等。
在一些情况下,上呼吸道感染可能会并发为中耳炎、鼻窦炎或喉头炎等并发症。
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主要通过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来进行。
医生会询问病人的症状、病程以及接触史等信息,同时进行咽部和鼻腔的检查。
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进行病毒或细菌培养来确定病原体的种类。
此外,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还需要排除其他疾病,如流感、麻疹、风疹等。
医生可能会根据病人的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来进行鉴别诊断,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对于大部分的上呼吸道感染,不需要特殊的治疗,通常可以通过休息、饮食调理和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
对于症状较重或并发症较多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或其他治疗手段来控制感染和并发症的发展。
总的来说,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来进行,同时需要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对于大部分的患者来说,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通过适当的治疗和护理,大部分患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康复。
然而,对于一些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等,上呼吸道感染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因此需要及时就医和治疗。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方法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锻炼,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接触已感染的人群,及时接种疫苗等措施。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对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有更清晰的认识。
上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病理特点上呼吸道支原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由上呼吸道支原体引起。
它主要影响上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扁桃体和喉头等部位。
本文将探讨上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病理特点。
一、感染途径上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主要途径是空气传播。
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时,口鼻腔分泌物中的上呼吸道支原体通过飞沫传播到他人身上。
此外,通过共用的餐具、饮水或接触家具、门把手等被感染者接触过的物品也可能传播病原体。
二、病理变化1. 组织损伤:上呼吸道支原体感染主要引起上呼吸道黏膜的炎症反应。
病原体通过侵袭上呼吸道黏膜细胞,引发炎症反应并损伤黏膜组织。
这种损伤导致黏膜红肿、充血和水肿,可能出现疼痛和不适的症状。
2. 炎症反应:感染后,机体会产生炎症反应以对抗病原体。
免疫细胞被激活并释放炎症介质,如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引发免疫炎症反应。
这些炎症介质会吸引其他免疫细胞到达感染部位,形成局部的炎症病变。
3. 粘液分泌增多:上呼吸道黏膜受到病原体的刺激后,黏膜细胞会分泌大量的粘液。
粘液的产生是机体对抗病原体的一种防御反应,它可以阻止病原体在黏液表面的附着和侵袭。
三、临床表现上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因个体差异和感染程度而异。
一般来说,症状较轻,持续时间较短,通常在1至2周内改善。
主要表现为以下症状:1. 流鼻涕和鼻塞:由于上呼吸道黏膜的充血和水肿,感染者常出现流鼻涕和鼻塞的症状。
2. 喉咙痛:由于喉头受到感染,患者可能会感到喉咙痛或干燥不适。
3. 咳嗽:上呼吸道支原体感染可引起咳嗽,通常是干咳而无痰。
4. 发热:感染者可能会发热,但一般不会超过38℃。
5. 声音嘶哑或失音:在一些病例中,喉部的炎症反应可能导致声音嘶哑或失音。
四、诊断方法上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方法:1. 病原学检测:通过采集患者上呼吸道分泌物或咽拭子,进行PCR (聚合酶链反应)或其他病原学检测,检测上呼吸道支原体的核酸片段。
2. 免疫学检测:可以通过血清学检测上呼吸道支原体特异性抗体,但这种方法常常不能区分活动感染和既往感染。
呼吸道疾病的分类和诊断方法呼吸道疾病是指发生于呼吸系统的各种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肺结核等。
这些疾病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许多困扰,因此准确的分类和诊断方法对于早期的治疗和干预非常重要。
一、呼吸道疾病的分类1.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感冒、鼻窦炎、咽炎等,主要是由各种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
一般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咳嗽、喉咙疼痛等,通常在一周左右自行缓解。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CO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患者常常出现气喘、咳嗽、咳痰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3.肺炎:肺炎是由病毒、细菌、真菌等引起的肺部感染,常见的有细菌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
肺炎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胸痛、呼吸急促等。
4.肺结核: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肺部。
其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全身乏力、发热等,严重时会导致肺功能损害。
二、呼吸道疾病的诊断方法1.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如症状的出现时间、程度等,并进行体格检查,以了解患者的病情。
2.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痰液培养、血气分析等。
通过血常规可以了解患者的炎症指标是否升高,痰液培养可以确定病原体类型,血气分析可以评估患者的肺功能。
3.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常用于检测肺部结构和病变情况,如X射线、CT扫描等。
通过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明确病变的范围和程度。
4.肺功能测试:肺功能测试是评估呼吸系统功能和呼吸机械性能的重要手段。
包括肺活量、呼气流量、肺容积等多个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肺功能损害。
5.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镜检查是通过支气管镜插入气道,观察气道黏膜和取得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它可以帮助医生明确病变类型和程度,对于一些疑难病例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呼吸道疾病的准确分类和诊断对于患者的早期治疗和干预至关重要。
早期的分类和诊断可以帮助医生明确病变范围和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呼吸道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检查指标呼吸道疾病是指影响呼吸系统正常功能的一类疾病,包括感染性疾病、慢性阻塞性疾病和肺部肿瘤等。
及时准确地诊断呼吸道疾病对于治疗和预防疾病的进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呼吸道疾病的诊断方法和常用的检查指标,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防范这类疾病。
一、临床症状和体征对于呼吸道疾病,临床症状和体征是最直观的诊断线索。
一般情况下,咳嗽、胸闷、气促、咳痰、咳痰带血、发热等症状都可以提示呼吸道疾病的可能性。
此外,吸气性啰音、呼吸困难、呼吸音异常、杵状指等体征也可能出现,需要结合具体病情进行综合判断。
二、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在诊断呼吸道疾病时,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是基础和必不可少的步骤。
通过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如发病时间、症状的变化、有无相关遗传家族史等,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疾病类型和可能的原因。
体格检查则通过检查患者的呼吸音、肺部叩诊音、心肺功能等,进一步明确疾病病情和发展程度。
三、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X射线、CT扫描、病理活检等。
X射线是最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肺部结构和病变情况。
而CT扫描则能提供更为详细的肺部影像,对于肺结节、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还可能会通过进行病理活检来明确病变的性质与严重程度。
四、呼吸功能检查呼吸功能检查是评估呼吸道疾病严重程度和监测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
肺功能测试是一种简单、无创的检查方法,通过呼吸机和相关仪器测量各种呼吸参数,如肺活量、通气量、换气功能等,以评估呼吸道疾病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五、生化指标检查生化指标检查可以从血液和其他体液中获取相关信息,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类型和发展程度。
比如,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等常用于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血气分析则可以评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水平,以及血液的酸碱平衡情况。
此外,炎症标志物、肿瘤标志物等指标也有助于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和评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及诊治措施有哪些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我们生活中常会遇到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指的是鼻腔、咽或喉部的急性炎症。
当存在过度疲劳、着凉、淋雨等外界诱发因素时,机体或局部呼吸系统的抵抗力下降,原本存在于呼吸道或外界侵入的病毒、细菌等会快速繁殖,导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发作。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般而言病情不会很严重,而且痊愈时间短,但是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容易传染给身边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带有较强的不适感,给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同时还易引发较多的并发症,因此要积极进行治疗。
从发病时间上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高峰期主要在冬季、春季两个季节。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哪些症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症状较多,大多不具有典型性,根据患者的个体化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发病症状。
这些症状可共存,也可能单独存在。
1.1普通感冒普通感冒,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伤风”,主要症状发生在鼻咽部。
常见的致病病原体是鼻病毒、流感、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或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普通感冒通常发病较急,刚发病时的症状表现为咽部发痒、有烧灼感、咽部干涩等,疾病进展数小时后出现鼻塞、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等。
疾病发病2~3d时,鼻涕由清水样变成粘稠状,并伴随着轻咳、咽痛、声音嘶哑等症状。
除此之外,部分患者可伴有发热、畏寒、头痛等症状,入院检查时可见鼻咽部明显的水肿或充血,并带有分泌物。
在无其他并发症的情况下,疾病可在5~7d内痊愈,并在体内产生抗体。
1.2病毒性喉炎或咽炎因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特点是咽喉部带有明显的灼热感和痒感。
当患者有咽喉吞咽疼痛感时,通常是链球菌感染导致,少部分患者带有咳嗽症状。
急性喉炎的症状是声音嘶哑、说话困难,在咳嗽时咽喉部疼痛症状会明显加重。
对患者进行体征检查时可见喉部水肿明显或充血,局部淋巴结有疼痛,并有轻度肿大。
1.3疱疹性咽颊炎疱疹性咽颊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常见于婴幼儿,多发于夏秋季,多由A组柯萨奇病毒(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病程时间约为1周。
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一、呼吸系统(一)上呼吸道感染1.临床诊断发热(≥38℃超过2天),有鼻咽、鼻旁窦和扁桃体等上呼吸道急性炎症表现。
2.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发现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
说明必须排除普通感冒和非感染性基因(如过敏等)所致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
(二)下呼吸道感染1.临床诊断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患者出现咳嗽、痰粘稠,肺部出现湿罗音,并有下列情况之一:①发热;②白细胞总数和(或)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③X线显示肺部有炎症浸润性病变。
(2)慢性气道疾患患者稳定期(慢性以气管炎伴或不伴阻塞性肺气肿哮喘、支气管扩张症)继发急性感染,并有病原学改变或X线胸片显示与入院时比较有明显改变或新病变。
2.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六条之一即可诊断。
(1)经筛选的痰液,连续两次分离到相同病原体。
(2)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6cfu/ml。
(3)血培养或并发胸腔积液者的胸液分离到病原体。
(4)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采集的下呼吸道分泌物病原菌数≥105cfu/ml;经支气管肺泡灌洗(BLA)分离到病原菌数≥104cfu/ml;或经防污染标本刷(PSB)、防污染支气管肺泡灌洗(PBAL)采集的下呼吸道分泌物分离到病原菌,而原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包括支气管扩张者病原菌数必须≥103cfu/ml.(5)痰或下呼吸道采样标本中分离到通常非呼吸道定植的细菌或其他特殊病原体。
(6)免疫血清学、组织病理学的病原学诊断证据。
说明(1)痰液筛选的标准为痰液涂片镜检鳞状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和白细胞>25个/低倍视野或鳞状上皮细胞:白细胞≤1:2.5;免疫抑制和粒细胞缺乏患者见到柱状上皮细胞或锥状上皮细胞与白细胞同时存在,白细胞数量可以不严格限定。
(2)应排除非感染性原因如肺栓塞、心力衰竭、肺水肿、肺癌等所致的下呼吸道的胸片的改变。
(3)病变局限于气道者为医院感染气管-支气管炎;出现肺实质炎症(X线显示)者为医院感染肺炎(包括肺脓肿),报告时性需分别标明。
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依据和检查方法根据鼻咽部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周围血象和阴性胸部X 线检查可作出临床诊断。
一般无需病因诊断,特殊情况下可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分离,或病毒血清学检查等确定病原体。
但须与初期表现为感冒样症状的其他疾病鉴别。
(一)过敏性鼻炎起病急骤,常表现为鼻黏膜充血和分泌物增多,伴有突发的连续喷嚏、鼻痒、鼻塞、大量清涕,无发热,咳嗽较少。
多由过敏因素如瞒虫、灰尘、动物毛皮、低温等刺激引起。
如脱离过敏原,数分钟至1-2小时内症状即消失。
检查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皮肤针刺过敏试验可明确过敏原。
一般感冒都是打几个喷嚏就停住了,而过敏性鼻炎发作时,喷嚏一个接一个,没有停止的趋势,这点可以区分是感冒还是过敏性鼻炎。
再者,感冒可能还伴有发热,而过敏性鼻炎没有发热。
(二)流行性感冒为流感病毒引起,可为散发,时有小规模流行,病毒发生变异时可大规模暴发。
起病急,鼻咽部症状较轻,但全身症状较重,伴高热、全身酸痛和眼结膜炎症状。
取患者鼻洗液中黏膜上皮细胞涂片,免疫荧光标记的流感病毒免疫血清染色,置荧光显微镜下检查,有助于诊断。
近来已有快速血清PCR方法检查病毒,可供鉴别。
(三)急性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表现为咳嗽咳痰,鼻部症状较轻,血白细胞可升高,X线胸片常可见肺纹理增强。
(四)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很多病毒感染性疾病前期表现类似,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肝炎、心肌炎等病。
患病初期可有鼻塞,头痛等类似症状,应予重视。
如果在上呼吸道症状一周内,呼吸道症状减轻但出现新的症状,需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免误诊。
(五)实验室检查1、血液检查因多为病毒性感染,白细胞计数常正常或偏低,伴淋巴细胞比例升高。
细菌感染者可有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现象。
2、病原学检查因病毒类型繁多,且明确类型对治疗无明显帮助,一般无需明确病原学检查。
需要时可用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血清学诊断或病毒分离鉴定等方法确定病毒的类型。
呼吸道疾病的临床诊断方法呼吸道疾病是指影响呼吸系统的一类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哮喘、肺癌等多种疾病。
及早准确地诊断呼吸道疾病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临床诊断方法,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
一、病史采集了解患者的病史是诊断呼吸道疾病的第一步。
医生需要询问患者是否有发热、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以及这些症状的持续时间、频率和严重程度。
同时询问患者是否有相关的家族史、过敏史或者吸烟史等,这些信息对于确定诊断非常重要。
二、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诊断呼吸道疾病的另一个重要手段。
医生会仔细观察患者的面色是否潮红、咽喉是否红肿、鼻腔是否出血等。
同时,医生还会检查患者的呼吸音、肺部叩诊和听诊,以发现有无异常体征,如呼吸音减弱、啰音或湿罗音等。
三、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诊断呼吸道疾病的重要辅助手段。
最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包括痰液检查、血常规、气体分析以及呼吸功能检查等。
1. 痰液检查痰液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病因。
医生会采集患者的咳嗽的痰液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草莓酸酯酶染色等检查,以了解有无细菌感染或真菌感染的情况。
2. 血常规血常规检查可以反映患者的炎症情况。
医生可以通过检测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和血沉等指标来判断炎症的程度和性质。
3. 气体分析气体分析是评估患者肺功能的重要方法。
医生可以通过测定患者体内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水平来判断肺功能是否异常,以及血气恢复的情况。
4. 呼吸功能检查呼吸功能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肺活量和肺功能的状态。
医生会使用呼吸流量计、肺功能仪等设备来测量患者的呼气流速、肺活量和呼吸道阻力等指标,以评估肺部功能的状态。
四、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在诊断呼吸道疾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光片、CT扫描、MRI和超声检查等。
1. X光片X光片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肺部的结构和形态,检测有无肺部病变。
通过X光片,医生可以发现肺部感染、肺水肿、肺间质纤维化等疾病。
2. CT扫描CT扫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影像信息,帮助医生确定肺部疾病的性质和范围。
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依据和检查方法
根据鼻咽部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周围血象和阴性胸部X 线检查可作出临床诊断。
一般无需病因诊断,特殊情况下可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分离,或病毒血清学检查等确定病原体。
但须与初期表现为感冒样症状的其他疾病鉴别。
(一)过敏性鼻炎
起病急骤,常表现为鼻黏膜充血和分泌物增多,伴有突发的连续喷嚏、鼻痒、鼻塞、大量清涕,无发热,咳嗽较少。
多由过敏因素如瞒虫、灰尘、动物毛皮、低温等刺激引起。
如脱离过敏原,数分钟至1-2小时内症状即消失。
检查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皮肤针刺过敏试验可明确过敏原。
一般感冒都是打几个喷嚏就停住了,而过敏性鼻炎发作时,喷嚏一个接一个,没有停止的趋势,这点可以区分是感冒还是过敏性鼻炎。
再者,感冒可能还伴有发热,而过敏性鼻炎没有发热。
(二)流行性感冒
为流感病毒引起,可为散发,时有小规模流行,病毒发生变异时可大规模暴发。
起病急,鼻咽部症状较轻,但全身症状较重,伴高热、全身酸痛和眼结膜炎症状。
取患者鼻洗液中黏膜上皮细胞涂片,免疫荧光标记的流感病毒免疫血清染色,置荧光显微镜下检查,有助于诊断。
近来已有快速血清PCR方法检查病毒,可供鉴别。
(三)急性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
表现为咳嗽咳痰,鼻部症状较轻,血白细胞可升高,X线胸片常可见肺纹理增强。
(四)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
很多病毒感染性疾病前期表现类似,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肝炎、心肌炎等病。
患病初期可有鼻塞,头痛等类似症状,应予重视。
如果在上呼吸道症状一周内,呼吸道症状减轻但出现新的症状,需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免误诊。
(五)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因多为病毒性感染,白细胞计数常正常或偏低,伴淋巴细胞比例升高。
细菌感染者可有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现象。
2、病原学检查
因病毒类型繁多,且明确类型对治疗无明显帮助,一般无需明确病原学检查。
需要时可用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血清学诊断或病毒分离鉴定等方法确定病毒的类型。
细菌
培养可判断细菌类型并做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临床用药。
但上感一般不需要做这些检查,此类检查只适合研究时使用。
原文链接:/hxxtgr/2014/0726/184385.html
松开的记忆,飘落的莫名的尘埃,像起伏的微风,拂过脑海,留下一份情愁。
一条街,没有那些人,那些身影,却能来回徘徊穿梭。
街,行走时,纵然漫长,漫长,有时只为听一颗流动的心的呓语。
沉默,倔强,回望,忘记,记住,一切像断了的弦,有时希望生活简单就好,有时却又莫名的颓废其中。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去经历。
粗读加缪、萨特的存在主义,它告诉我,人就是非理性的存在。
光秃秃的枝桠、清寂的清晨、流动的阳光,飘落于心,或快意,或寂寥,映照心境,然而,有时却只属于那一刻。
总之,一切只是心情。
人生的画面一幅幅地剪辑,最后拼凑出的是一张五彩斑斓的水彩画,有艳丽的火红色,凝重的墨黑以及一抹忧郁的天蓝色。
人的记忆很奇特,那些曾经的过往,就像一幅幅的背景图,只有一个瞬间,却没有以前或以后。
比如,只能记得某个瞬间的微笑,只能在记忆的痕迹寻觅某时刻骑着单车穿过路口拐角的瞬间,却都不知晓为何微笑,为何穿过街角。
一切,有时荒诞得像一场莫名情景剧。
然而,这就是生活。
曾经的梦,曾经的痛,曾经的歌,曾经的热情相拥,曾经的璀璨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