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越野 识图用图
- 格式:ppt
- 大小:9.08 MB
- 文档页数:10
定向运动地形图简说定向运动在许多大型工具书中被称为“识途越野”,业内人士根据这项军体运动的基本特点通常称为“识图越野”,即参赛者凭借专用地形图和指北针按规定用最少时间寻找标明在地形图上的实地点标。
定向运动因形式和使用交通工具的不同,也就分为徒步、滑雪、山地自行车等定向地形图,本文主要简谈“徒步定向运动”,也称“定向越野”地图。
这类地图十分强调地面的通视和通行度的描述,近百年的发展多以西北欧的地貌为描述对象,使用的符号,色彩也是按欧洲人的习惯设计的,到1999年国际定向运动联合会地图委员会才在《定向运动地图制图规范》修订中,注意到世界其它地区的地貌特点,但仍然使用传统的西欧地图符号、色彩为主,也即I SOM2000。
初始,定向地形图为手工绘制的单色图或使用大比例尺的普通地图。
二战期间,各国对地形图控制严格,使用普通地图的比赛往往在比赛过程中成为“寻宝”游戏。
热心这项运动的人士认识到:没有供定向越野专用地形图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定向越野竞赛。
二战后,西欧一些国家开放1:20万地形图,有些国家的军队、警察引进定向越野作为训练课目,军用地图进入定向运动中。
由于这类地形图的比例尺不适合于定向越野比赛,组织者常采取手工蒙绘地形图再到现场修测,创造了一些灵活的符号。
50年代后,定向越野地图有了大的发展,定向越野运动也随之发展。
抛开现代意义上的定向运动,我国古代的“藏宝图”、“寻宝图”也算得上定向地形图了。
上世纪初的西北欧童子军所做的“寻宝游戏”用图也只是表明地物逻辑关系的简单地形图,他们大多模仿成年人告知孩子如何走亲访友避开危险和走捷径的“导游”、“导走”图。
现在一般不把这些“地图”列为定向地图的起源了。
在我国的单色素图中,一般不赋予白色有特殊的地图意义,而定向地图中,白色一般是指那些不影响奔跑的树木区域。
这样就使定向地图从一开始就是“黑白”双色图,而这种对白色认识上的差异,许多时候直接影响到运动员读图。
5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定向运动的“发烧友”们在政府公开发行的地形图或普通地图上重绘定向越野用地形图,出现了白黑棕蓝四色地图,突出了徒步越野的地图特点,1950年在奥斯陆的定向越野比赛是四色地图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