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越野 识图用图
- 格式:ppt
- 大小:9.08 MB
- 文档页数:10
定向运动地形图简说定向运动在许多大型工具书中被称为“识途越野”,业内人士根据这项军体运动的基本特点通常称为“识图越野”,即参赛者凭借专用地形图和指北针按规定用最少时间寻找标明在地形图上的实地点标。
定向运动因形式和使用交通工具的不同,也就分为徒步、滑雪、山地自行车等定向地形图,本文主要简谈“徒步定向运动”,也称“定向越野”地图。
这类地图十分强调地面的通视和通行度的描述,近百年的发展多以西北欧的地貌为描述对象,使用的符号,色彩也是按欧洲人的习惯设计的,到1999年国际定向运动联合会地图委员会才在《定向运动地图制图规范》修订中,注意到世界其它地区的地貌特点,但仍然使用传统的西欧地图符号、色彩为主,也即I SOM2000。
初始,定向地形图为手工绘制的单色图或使用大比例尺的普通地图。
二战期间,各国对地形图控制严格,使用普通地图的比赛往往在比赛过程中成为“寻宝”游戏。
热心这项运动的人士认识到:没有供定向越野专用地形图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定向越野竞赛。
二战后,西欧一些国家开放1:20万地形图,有些国家的军队、警察引进定向越野作为训练课目,军用地图进入定向运动中。
由于这类地形图的比例尺不适合于定向越野比赛,组织者常采取手工蒙绘地形图再到现场修测,创造了一些灵活的符号。
50年代后,定向越野地图有了大的发展,定向越野运动也随之发展。
抛开现代意义上的定向运动,我国古代的“藏宝图”、“寻宝图”也算得上定向地形图了。
上世纪初的西北欧童子军所做的“寻宝游戏”用图也只是表明地物逻辑关系的简单地形图,他们大多模仿成年人告知孩子如何走亲访友避开危险和走捷径的“导游”、“导走”图。
现在一般不把这些“地图”列为定向地图的起源了。
在我国的单色素图中,一般不赋予白色有特殊的地图意义,而定向地图中,白色一般是指那些不影响奔跑的树木区域。
这样就使定向地图从一开始就是“黑白”双色图,而这种对白色认识上的差异,许多时候直接影响到运动员读图。
5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定向运动的“发烧友”们在政府公开发行的地形图或普通地图上重绘定向越野用地形图,出现了白黑棕蓝四色地图,突出了徒步越野的地图特点,1950年在奥斯陆的定向越野比赛是四色地图的起点。
第二节地图的使用一、读定向地图的一般原则读图能力的培养是定向技能不可缺少的环节,读图能力是建立在对定向运动地图语言的基础上。
读定向地图,尤其是比赛时的读图,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什么都要。
而是要选择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
因此,读图时应有侧重点。
(1)比例尺和等高距:拿到一张新的地图,首先要了解的是地图的比例尺和等高距,这直接影响到你的距离感和爬高量。
(2)起点:找到起点的位置,标定地图。
(3)第一个检查点:第一个检查点相对于其他检查点更重要,它使你对整个地图的信任度、理解程度和整个比赛的心理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首先选择到第一点的路线。
(4)其他检查点。
浏览其他检查点,对比较简单的检查点不必过分关注,把时间留给相对地形比较复杂、路线难选择的检查点。
如有时间也应查看以下信息:(1)制图时间。
制图时间决定了地图的可靠性,也就是现地变化的程度。
(2)制图人或组织。
好的制图人或正规组织其地图的信任度大。
(3)终点。
若起点和终点设在一地或相距很近,应在赛前实地观察一下终点设置,终点与附近地形的相互关系,以便于终点冲刺。
二、标定地图标定地图就是使地图与实地的方位一致。
标定地图是一个持续不断、贯穿始终的基本要求,不管采用何种方法标定,从比赛的开始到结束,你都应做到地图始终被标定。
(一)概略标定定向地图上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当我们在现地正确地辨别了方向之后,只要将定向地图的上方对向现地的北方,地图即已标定。
这种方法简便迅速,是定向比赛中最常用的方法。
(二)利用线状地物或直线地物标定利用线状地物(如道路、篱笆、高压线、水渠等)标定地图。
首先应在图上找到这段线状地物,然后转动地图,使图上的线状地物与实地的线状地物方向一致,再对照两侧地形,使地图与实地各地形点的关系位置概略相符,则地图即已标定。
运动员站在一条明显的大路上,标定地图时,找到图上大路位置,转动地图,使图上大路与实地大路方向一致。
再对照大路两侧地形,发现左侧为山地,右侧为沟渠。
定向地图的识别地图的识别与其他地图图种相比,国际定向越野使用的地图(以下简称越野图)是一种更为清晰易读,便于在野外行进中使用的专用地图。
2.1越野图的比例尺比例尺是地图上最重要的参数之一。
要想学会识别、使用越野图,首先应懂得地图比例尺。
2.1.1比例尺的慨念:图上某线段的长度与相应实地水平距离之比,叫地图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图上长/相应实地水平距离如某幅图的图上长为1厘米,相应实地的水平距离为15000厘米,则这幅地图是将实地缩小15000倍测制的,1与15000之比就是该图比例尺,叫1:15000或1:1.5万地图。
2.1.2比例尺的特点——比例尺是一种没有单位的比值,相比的两个量的单位必须相同,单位不同不能成比;——比例尺的大小是按比值的大小衡量的。
比值的大小,可按比例尺分母来确定,分母小则比值大,比例尺就大;分母大则比值小,比例尺就小。
如1:1万大于1:1.5万,1:25万小于1:1万;——一幅地图,当图幅面积一定时,比例尺越大,其包括的实地范围就越小,图上显示的内容就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包括的实地范围就越大,图上显示的内容就越简略;——比例尺越大,图上量测的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图上量测的精度也就越低。
2.1.3图上距离的量算2.1.3.1用直尺量读当利用刻有“直线比例尺”的指北针量读时,可根据刻在尺上的数值在图上直接读出相应实地的距离。
当利用“厘米尺”量读时,要先从图上量取所求两点间的长度,然后乘以该图比例尺分母,即得出相应的水平距离(需将结果化算为米或公里):实地距离=图上长X比例尺分母如在1:1.5万越野图上量得某两点间的距离为3毫米(0.3厘米),则实地水平距离为:3毫米xl5000=45000毫米(45米)当量算某两点间的弯曲(如公路)距离时,可将曲线切分成若干短直线,然后分段量算并相加。
2.1.3.2估算法估算法又叫心算法,这种方法在定问越野比赛中最有实用价值。
要掌握它,需要具备下述两方面能力:——能够精确地目估距离,包括图上的距离和现地的距离:在图上,能够辨别0.5毫米以上尺寸的差异;在现地,目估距离的误差不超过该距离总长度的1/10,如某两点间的准确距离为100米,目估出的距离应在90—110米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