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抗日战争)总复习2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1
第四单元 伟大的抗日战争 1931——1945
2、红军改编:北方红军——八路军(朱德)、南方红军——新四军(叶挺)。
3、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开始屠杀平民,数量达30万人以上。
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犯下的严重暴行,手段及其残忍,性质及其恶劣。
5、冼星海——《黄河大合唱》——抗日运动中的音乐史诗
徐悲鸿——《愚公移山》《奔马图》——变卖家产,支持抗日
侯德榜——联合制减法——打破了日寇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封锁
6、中共七大 1945.4 陕西延安
(1)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2)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7、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1945.8.15,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
(1)原因:①美国两颗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②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决定性因素);
③国共第二次合作,全民族抗战。
(2)意义:①近代100多年来第1次取得反侵略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雪了百年耻辱; ②振奋了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八 年级 历史 科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学案一、自学目标1、重点:了解抗日战争的基本史实,包括: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抗战时期的三大战役(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中共七大的召开、抗日战争的胜利等。
2、难点:注意对西安事变的概况以及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的理解;揭露侵华日军的罪行;理解掌握抗日根据地军民的英勇抗战精神;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等。
二、复习提纲一、局部抗战(一)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1、背景: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国民党发动内战,给以可趁之机。
2、爆发:时间: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借口:事件。
3、九一八事变后各方态度中国政府的态度:蒋介石实行政策。
结果:四个多月,完全沦陷。
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____________中国共产党:______________影响:中国人民的______________开始了。
(二)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1、原因:直接原因:日军占领东北后,有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民族矛盾上升。
根本原因:蒋介石拒绝合作抗日。
2、目的:____________性质:______________3、爆发:时间:___________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4、结果:_______________5、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标志着基本结束, ____ 统一战线______形成。
二、全国性抗战(一)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1、背景(1)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企图占领华北,1936年日军从东南北三面包围了北平城,形势十分危急。
(2)1937年日本经济危机旧病未愈新病又起,为摆脱危急,扩大侵华。
2、爆发:时间:_________借口:失踪2、影响:标志日本发动战争,中国__________ 开始。
3、中国政府的态度:二十九军奋起抵抗。
__________、__________先后为国捐躯。
初二历史第四单元(单元备课)伟大的抗日战争一、单元主题:第17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第19课把我们的血肉筑诚信的长城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二、单元目标:1.知道九一八事变时间、国民党对此的态度、结果。
2.知道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时间、发动者、中共代表及主张、结果及意义。
3.知道七七事变时间及影响;南京大屠杀时间及人数,这是日本要灭亡中国最本质的暴露。
4.知道台儿庄战役时间、指挥者及意义;百团大战时间、主要地区、指挥者、主要目标、特点及意义。
5.知道冼星海、徐悲鸿和侯德榜及其贡献。
6.掌握中共七大召开时间、地点、背景、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7.掌握抗战胜利标志、胜利原因及意义。
三、单元学习重点1.知道九一八事变时间、国民党对此的态度、结果。
2.知道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时间、发动者、中共代表及主张、结果及意义。
3.知道七七事变时间及影响;南京大屠杀时间及人数,这是日本要灭亡中国最本质的暴露。
4.四、单元学习难点1、知道台儿庄战役时间、指挥者及意义;百团大战时间、主要地区、指挥者、主要目标、特点及意义。
2、掌握中共七大召开时间、地点、背景、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3、掌握抗战胜利标志、胜利原因及意义。
五、单元教学方法运用情境创设法。
阅读有关文字资料等,了解伟大的抗日战争,课前收集和阅读有关材料,练习讲述基本史实。
通过分组,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制作简易展版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反思启示,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比较表对比分析、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编演历史短剧,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4、课时安排:第13周: 17课——18课第14周: 19课----20课。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湖南5年真题面对面(2013~2017)1. (2016永州7)有一首歌谣这样唱道:“蛐蛐叫喊夜声长,茄子下来菊花黄;没到八月过中秋,小鬼便抢占沈阳。
”它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 九一八事变B. 华北事变C. 卢沟桥事变D. 百团大战2. (2016长沙17)“以下犯上,促成民族团结”。
这句话适合评价下列哪一事件( )A.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B. 南昌起义C. 西安事变D. 七七事变3. (2017张家界11)历史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俱伤。
”下列事件中,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历史事件是( )A. 卢沟桥事变爆发B.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C. 九一八事变爆发D. 重庆谈判4. (2016张家界9)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其中标志中国人民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历史事件是( )5. (2017长沙16)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的描述中,关键词表述最为恰当的是( )A. 遵义会议——决定起义——生死攸关B. 中共七大——道路选择——准备条件C. 十一届三中全会——颁布宪法——改革开端D. 中共十五大——三步走战略——重大转折6. (2017常德9)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张謇的“实业救国”;从詹天佑的“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到佟麟阁的“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
”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
这个时代的特征是()A. 百年屈辱,民族抗争B. 国家分裂,民族融合C.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D. 曲折前进,民族复兴7. (2017常德27)(15分)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一首歌:《毕业歌》,田汉词,聂耳曲。
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救亡,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课)第一部分:难忘九一八(九一八事变)1.时间:2.地点:3.日军借口:4.结果:5.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的目的:直接目的:是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的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
最终目的:是侵占整个东北,进而独占中国。
6.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罪魁祸首是谁?这一政策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跟踪检测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如果以“勿忘国耻,以史为鉴”为主题,出一期板报,下列素材应选择()A.南昌起义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D.重庆谈判2.每年的9月18日晚,沈阳总要响起长长的警报声。
这是为了让人们记住哪一国耻()A.火烧圆明园B.九一八事变C.割占香港岛D.南京大屠杀3.“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这一歌谣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长春B.上海C.北平D.沈阳4.歌词“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们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曾经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歌词中的“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5.九一八事变后,何香凝将自己的裙子送给将介石,并在裙子上赋诗一首“枉自称男儿,甘受敌人气。
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
……”诗中的“山河”主要是指()A.东北三省B.华北地区C.平津地区D.华东地区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沈阳城!请回答:材料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导致中国军队“恭恭敬敬”让出沈阳城的罪魁祸首是谁?上述事件后,中国的哪一地区沦为日本的殖民地?第二部分:西安事迹1.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哪一主张?提出了怎样的要求?2.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①中日民族矛盾激化②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③蒋介石一意孤行,坚持“剿共”④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精神西安事变5.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重要意义?①十年内战基本结束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③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单项选择题1.“晚上十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湖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了十四年的第二次战争从此爆发。
”材料所指的是()A.鸦片战争 B.七·七事变 C.甲午中日战争 D.九·一八事变2.右图是1936年12月13日《解放日报》的一篇新闻报道,从中可以获取的重要历史信息是()A.日本策动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B.日军突袭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C.张、杨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爆发D.全民族抗日战争正式开始3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A.力图改善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 B.粉碎国民党内亲日派的企图C.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实现共同抗日D.粉碎日本想引起中国内战而趁机扩大侵略的企图4.历史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俱伤。
”下列事件中,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历史事件是()A.黄埔军校的建立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重庆谈判 D.“九二共识”的达成5.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1937年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表明()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中华民族的全国性抗战从此开始C.加速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中国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6.下列选项描述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事件的是()A.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B.诗句“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急”C.诗句“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D.电影《甲午风云》7.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
日本人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事件中遇难的中国人达A.10万人B.20万人C.30万人以上D.300万人以上8.著名戏剧家田汉在1938年中国军队取得某战役重大胜利后,写下了这样的祝捷歌词:“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
八年级历史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一、基本线索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从局部抗战发展到全民族抗战,直到取得抗战的彻底胜利。
中国抗战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知识要点第15课: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1、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占领沈阳。
2、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张学良奉命将东北军撤至关内,导致东北三省沦陷。
3、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广泛开展抗日武装斗争,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4、1932年1月28日,日军突袭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变”。
5、1935年夏,日军侵入华北,策划一系列事变,统称“华北事变”。
6、1935年12月9日,在北平党组织的领导下,北平学生举行了示威游行,史称“一二•九运动”。
7、九一八事变促进了民众的觉醒,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8、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避蒋抗日。
9、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等到西安参加谈判。
经双方努力,蒋介石被迫答应“停止剿共,联共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这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形成。
第16课:全民族的抗战1、1937年7月7日,日军炮轰卢沟桥,制造了“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的全民族抗战开始。
2、1937年8月13日,日本进攻上海,制造了“八一三事变”。
3、1937年9月下旬,国民党公布了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了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4、日军占领上海后,分两路进攻南京。
国民政府由南京迁至重庆。
5、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后,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被屠杀的中国军民达30多万人。
6、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7、1940年夏的宜枣战役中,第33集团的张自忠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1---1945年)第1课抗日救亡1、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柳条湖的一段铁路,攻占沈阳城,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蒋介石集团采取不抵抗方针,命令张学良撤退,结果不到半年时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的侵略.东北人民和部分东北军部队,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共派杨靖宇组织东北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2、1936年12月12日,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共主张,为逼蒋抗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谈判。
结果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3、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意义:时局转变的关键,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第2课全民族抗战的开始★1、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卢沟桥以军事演习为借口向中国驻军发动突然袭击,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在事变中,佟麟阁,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平津相继陷落,这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2、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进行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在六周内,屠杀手无寸铁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达30万人以上。
3、南京大屠杀的反思: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是铁的事实,是不容篡改的,某些人一直否认大屠杀的真实性,是别具用心的;这也提醒我们,在加强与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同时,要警惕那些心怀叵测的人,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第3课中国军民英勇抗日1.在全面抗战期间,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1、1938年国民党李宗仁指挥徐州会战。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内部精品(课标要求+单元概述+单元试题)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标要求】1. 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2. 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3. 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4. 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5. 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6. 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7. 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单元概述】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打破了近代中国在抵抗外国武装侵略作战中屡战屡败的局面,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有着明显的特点:第一,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中国历史上遭到的一次最大规模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它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的严重危险。
在这生死存亡关头,中国社会各阶级、各政治派别都以不同的方式投身到抗战的洪流中。
这是中国人民为争取生存和解放而进行的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
突出这场战争的民族性、全民性,第二,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纳入学习主题之中,反映在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侵略战争、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中国从局部抗战逐步走向全民族抗战的过程。
【知识结构】【单元知识网络】【典例分析】1.【2007山西省】“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
”这一历史现象曾经发生在A .东北地区B .华北地区C .华东地区D .台湾地区【解析】此题选材难得,设问巧妙,考查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旨在考查同学们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过程有一定的难度。
从材料中捕捉有效信息“日本和汉奸”,历史事件锁定为“抗日战争”;“苦难十四年”,根据抗日战争结束于1945年来计算,很容易推算出1931年这个重要年代,自然联想起九一八事变。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目标:1、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2、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3、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一、结合提纲,熟悉本单元中考知识点:(一)第14课难忘九一八1、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时间、地点、基本过程(了解)、事变发生后南京国民政府的态度、结果、影响。
2、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抵抗日军侵略。
等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3、阅读课本71页《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回答:①密电是在哪一事件发生后所发?②反映了蒋介石的什么政策?①结果如何?4、课本70页歌曲《松花江上.》反映了事件之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凄凉景象。
西安事变:1、日军占领东北三省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主张。
2、西安事变(时间、发动者、发动目的、基本过程)。
3、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的采取的态度是,出发点是,代表中国共产党到西安调停的人物是,最后结局是。
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影响?(二)、第15课血染卢沟桥1、卢沟事变的基本过程:年月日,日军在附近举行军事演习,日军借口,要求进入搜查,遭拒后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还击,史称“”或“”。
2、七七事变发生后,二十九军副军长、一三二师师长等指挥部队奋勇抵抗,先后为国捐躯。
3、七七事变的影响:4、七七事变发生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战线,开始领导,工农红军改编为、。
(三)、第16课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1、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二战最终结束的标志是。
3、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
4、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①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②中共的正确领导③全国人民同心协力、浴血奋战④国际反法西斯力量互相支援、互相配合根本原因: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对日本的沉痛打击二、巩固背诵三、生生互相检查四、当堂检测1、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具有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中国近代史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九·一八事变(1)爆发标志:1931年9月18日,日军炮轰沈阳城(2)借口:柳条湖事件(3)结果:由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东三省沦亡(4)斗争:抗日义勇军,抗日游击队(杨靖宇)(5)影响: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2.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1)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激化(2)爆发: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逼蒋抗日(3)中共立场: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派周恩来到西安调停)(4)结果:和平解决(5)影响: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3.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1)爆发标志:1937年7月7日,日军炮轰宛平城(2)影响: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中华民族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事变之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3)爱国将领(民族英雄):二十九路军副军长佟麟阁、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4.南京大屠杀:八·一三事变,日军进攻上海日军进攻南京,国民政府迁都重庆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30万人以上),日军犯下滔天罪行5.抗战中的重要战役:平型关大捷(1937.9):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八路军一一五师)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国民党方面取得的重大胜利(李宗仁)百团大战(1940年8月):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彭德怀)6.中共七大(1)时间、地点:1945年4月,延安(2)内容: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制定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3)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7.抗战胜利(1)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2)原因: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日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3)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到振兴的转折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学案【知识回顾】(同学们:看看我们对这一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吧!)一、日本的侵华行动1、九一八事变(年月日),由于蒋介石的政策,结果是:,标志着:2、事变(年7月7日),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同时也标志着:。
3、八一三事变(上海),然后攻入南京,制造了,杀害中国军民人以上。
二、中国军民的反侵略战争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初步形成的标志是:正式形成是在之后4、列举在近代史上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的名称、后果、以及造成不同后果的主要原因。
1右图是一位同学为纪念某一历史事件画的一幅画,请你仔细观察判断它反映的主题应是( )A. 月映华夏魂 腾飞中国龙B. 月圆神州情 勿忘国耻恨C. 雄鸡舞蝉娟 两岸一家亲D. 奋臂揽明月 随手摘星辰2.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派到西安调停的是( )3.小明准备出一期以“勿忘国耻”为主题的黑板报,下列选材不当的是( )A .七七事变B .南京大屠杀C .西安事变D .九一八事变4 、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是( )A .鸦片战争的爆发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 .抗日战争的胜利5.《亮剑》中的李云龙有句台词:“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它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
”能有力地证明这一台词的战役是( )A .淞沪会战B .台儿庄战役C .百团大战D .淮海战役6 .“1945年4月”、“延安”“《论联合政府》”通过这几组信息,你能联想到中共哪次重要的会议 ( )A .中共一大B .中共五大C .瓦窑堡会议D .中共七大7 .下列属于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的是 ( )①国际的支援与帮助 ②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③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战④日本内部政权的瓦解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8、排列中国历史上的精神财富出现的顺序()①井冈山精神②五四精神③延安精神④长征精神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①③④②D、②①④③9、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下列城市被日本侵略军占领时间最长的是()A、北平B、南京C、沈阳D、武汉10、中国工农红军摘下八角帽、红五星,穿上国民革命军的军服开赴抗日前线开始于A、九一八事变后B、西安事变后C、长征结束后D、七七事变后11、阅读下面材料:材料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八年级第四单元练习2
1、局部抗战开始的时间,局部抗战的标志
局部抗战开始后国民党的抗战态度
2、全面抗战开始的时间,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
全面抗战开始后国民党的抗战态度是
3、国民党正面战场最大规模的战役是
4、共产党敌后战争出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是
5、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意义
6、近代史上日本两次侵华战争
(1)中日甲午战争的时间,结果,这次战争日本侵占了我国
(2)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时间,结果,这次战争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被日本占领了50年。
7、国共两次合作
(1)第一次合作的时间,标志是,结果
(2)第二次合作的时间,标志是,结果
8、东北小调:“高粱叶子青又青,9月18日来了日本兵。
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军队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A. 国民政府忙于北伐战争
B.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
C. 中国的武器落后
D.没有得到国际援助
9.李宗仁将军在他的回忆录中说,他生平中指挥的最值得自豪的战役,是取得抗战中正面战场最重大胜利的()A.平型关之战 B.百团大战 C.长沙会战 D.台儿庄战役10.仔细阅读下表,它反映的是()
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C.辽沈战役 D.贺胜桥战役
11.西安事变对时局发展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A.国共两党关系恶化 B.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D.国共第二次合作
12.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同点有
①张学良都直接参与其中②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③都初步出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局面④都预示着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
13.(9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1937年中共抗日通电
材料二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联盟约》《九国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中国绝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唯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
材料三中华民族已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
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
这的确是中华民族百年来却没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
材料四二战期间,面对日本法西斯军队的进攻,美国总统曾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
”
(1)联系材料一、二说明七七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和共产党在对待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态度上有何相同点?(2分)
(2)国共两党在民族危机关键时刻能再次合作抗日说明了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5分)
14.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实行怎样的政策?结果如何?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怎样的主张?(3分)
(2)中国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于何时?全面抗战以来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什么?(2分)(3)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请你举出三位国民党的爱国抗日将领和他们的抗日事迹(教材以外亦可)(6分)。
(4)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抗日战争取胜的原因有哪些?(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