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伟大的抗日战争》知识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2
第6讲伟大的抗日战争一、侵华日军的罪行1.背景(1)日本①1927年召开的东方会议上确定了“征服满蒙”的武装侵略方针。
②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使日本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企图发动对外战争以摆脱经济危机。
(2)中国:中国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2.概况(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中国东北沦陷。
(2)“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3)“八一三事变”: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
(4)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中国失去了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
3.罪行(1)屠杀中国军民:如南京大屠杀等。
(2)公然违反国际公法,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
(3)实行“以华制华”政策,扶植傀儡政权,并在沦陷区进行经济掠夺和推行奴化教育。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1.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立即发表宣言,号召“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2.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4.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
5.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共将其所属部队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6.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它成为全民族抗战的旗帜。
三、国共合作抗日四、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中共七大(1)时间:1945年春。
(2)内容:制定了当时党的任务,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3)意义: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2.促使日本投降的因素(1)1945年8月,美国先后在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
(2)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击溃日本精锐部队关东军。
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重大的抗日斗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一次伟大战争。
本文将对抗日战争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战争爆发及初期抗战抗日战争于1937年7月7日爆发,原因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北部的卢沟桥附近挑起事端。
在战争初期,中国军队由于准备不足,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然而,中国人民经过顽强抵抗,展开了全面的抗战。
二、重要战役及战斗1.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中国军队在淞沪地区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最终击退了日军,保卫了上海。
2. 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25日至29日,中国军队在平型关地区成功击退了日军,展示出中国军队的不屈抗争精神。
3. 长沙会战:1939年6月6日至7月9日,中国军队在长沙与日军进行激烈战斗,最终成功保卫了长沙。
4. 百团大战:1940年8月20日至1941年1月31日期间,中国抗日军队展开了规模庞大的百团大战,有效遏制了日军侵略势头。
5. 武汉会战:1938年10月11日至1940年10月25日,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与日军进行鏖战,最终被迫撤退。
三、中国军队与人民的抵抗中国军队和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长征,保卫了中国共产党的基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晋察冀、晋冀鲁豫等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为中国军队提供了后方支持。
四、国共合作与二次国共内战由于抗日战争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展开了国共合作。
两党通过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然而,在战争胜利后,由于政治上的矛盾,国共两党徐徐陷入二次国共内战。
五、抗日战争的胜利及意义抗日战争持续了八年之久,直到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
这场战争的胜利彻底结束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民族独立。
抗战胜利也为后来的新中国成立奠定了基础。
六、对世界的影响抗日战争不仅对中国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团结就是力量:伟大的抗日战争》【背景分析】抗日战争的解读一向是一面多棱镜,立场和视角不同,史料的占有情况及其史料选择的差异,都影响着对抗日战争的解读。
基于对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理解,抗日战争作为近代反侵略专题里的重点内容,其核心是全民族团结抗战,要在“团结”两个关键字的解析中,彰显民族精神。
从史料教学的角度来说,有关抗日战争的史料非常丰富,有众多历史学者的科研成果,有丰富的地方史资料,甚至在学生的身边、家庭中就有口口相传的口述史料等等。
人民版教科书本身也提供了多达19处的辅助史料,如何利用好这些史料是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
尽管文字、图片、表格等史料丰富,但相互之间孤立存在,例如在说到国共合作抗战时,国民党的正面抗战和共产党的敌后抗战之间,独自表述,似乎并无关联,而这样的安排是无助于学生理解和体会“团结抗战”的。
因此我们在进行史料教学的时候,需要对丰富的史料进行适当的处理,并且增加一些史料来使主题显得更加丰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段历史。
基于上述认识,结合对课标的理解,我们在确保抗战史的基本框架不失真的前提下,以“团结”为主题,展现一个特别的小专题《团结就是力量:中国的全民族抗战》。
从1935年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到1937年最终建立统一战线,展示团结的必要性,体现团结的弥足珍贵;从1937年开始的全面抗战到抗战最终取得胜利,展现团结的伟大力量。
当历史远去之后,留给我们的已不再是那个腥风血雨的场面,更多的也不是俗套的中日友好之类的话题,而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所需要的的精神力量。
由此出发,本课设计了“团结的必要”、“团结的力量”和“团结的民族精神”三个环节,并借此展开抗日战争的主要进程,实现普遍的大众化的抗日史与独特的主题式抗日史的结合。
选择史料时,也尽量选择与“团结”的关联度比较高的史料,史料的形式主要是文献和著述等“古典”而规整的史料。
【过程设计】导入:展示两则史料,作为教学材料,用以揭示主题,明了时间框架。
八年级历史上册《伟大的抗日战争(1937-1945年)》知识点整理八年级历史上册《伟大的抗日战争》知识点整理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九一八事变①1931年,日本在我国东北制造了什么事变?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什么地方?沈阳“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日寇之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方针②不朽的民族战歌是人民音乐家聂耳最杰出的是《义勇军进行曲》2、西安事变西安事变是由哪两人发动的?张学良、杨虎城其目的是什么?逼迫蒋介石抗日中国共产党主张如何解决事变?主张和平解决事变派谁去谈判?派周恩来去谈判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什么重要意义?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二、全民族抗战的兴起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什么?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什么?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1937年12月,日本在什么地方进行了大屠杀?南京大屠杀屠杀我居民和放下武器士兵多少人?30万人以上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进行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什么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三、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是什么?李宗仁,台儿庄战役抗战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什么?彭德怀,百团大战各界人士的抗日活动冼星海——《黄河大合唱》徐悲鸿——擅长画马,将举办画展的钱资助抗日侯德榜——发明侯氏制碱法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四、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4月,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在什么地方召开什么会议?延安、中共七大毛泽东做了什么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确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是中共七大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的会议是?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中共七大日本天皇宣布投降是在哪一天?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结束的标志是什么?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观察下列两幅图片图1卢沟桥事娈图2日本向中国政府投降的签字仪式图1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你知道该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吗?37年7月7日请你举出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抗击日军所进行的两次著名战役的名称?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图2所反映的日本向中国政府投降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发生在1945年历史意义是什么?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抗战战役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抗日战争的起因和背景1. 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2. 乙未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3. 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的国土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受损害4. 日本侵略者采取了全国嵖民的实施,全面进行对华侵略的实施5. 中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和中国人民的抗日民族运动的发展。
二、抗战战略的制定和实施1. 反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2. 军事抗日战争的形成3. 中国军队战略的制定和战术实施4. 中国抗日军事战略中的重要战役5. 抗日战争战略实施中的相关问题三、抗日战役的演变和胜败1. 1937年发生的淞沪会战2. 1938年发生的平型关大捷3. 1938年发生的太原保卫战4. 1938年发生的台儿庄会战5. 1938年发生的武汉保卫战6. 1938年发生的南昌保卫战7. 1939年发生的河南保卫战8. 1939年发生的中原会战9. 1940年发生的胶济线会战10. 1940年发生的长沙会战11. 1940年发生的常德保卫战12. 1940年发生的延安保卫战13. 1940年发生的开宁会战14. 1940年发生的衡阳会战15. 1941年发生的南昌战役16. 1941年发生的同蒲决战17. 1941年发生的海港战役18. 1941年发生的兰新战役19. 1941年发生的华中战役20. 1941年发生的黄松战役21. 1941年发生的包座战役22. 1941年发生的天河镇战役23. 1941年发生的牂牁山战役24. 1941年发生的十万大山战役25. 1941年发生的岭面战役26. 1942年发生的与打27. 1942年发生的秦伯平原战役28. 1942年发生的孟良崮战役29. 1942年发生的独山战役30. 1943年发生的草庙山战役31. 1943年发生的孟良崮战役32. 1943年发生的樟园战役33. 1944年发生的琼崖保卫战34. 1945年发生的时期湾会战35. 1945年发生的新疆解放战役36. 1945年发生的平津战役四、抗日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1. 抗战时期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发展2. 抗战时期中国社会的变迁和发展3. 抗战时期中国文化的变迁和发展4. 抗战时期中国政治的变迁和发展5. 抗战对世界的影响五、抗战战役的意义和价值1. 抗战战役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2. 抗战战役对中国人民的深刻影响3. 抗战战役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的推动4. 抗战对世界和平的重要意义以上是抗日战役知识点的总结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历史背景1.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日本侵略中国加剧,侵略中国的手段和程度日益加强。
3.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了中国东北,开封了侵华战争的大幕。
4. 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军国主义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并为此挑起了全面的侵华战争。
二、抗日战争的原因1.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原因,如不平等条约、封建主义和半殖民地化的社会制度等。
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大革命曾于1927年以后宣告失败。
3. 军阀割据,国内政治极度动荡,人民生活极为困苦。
三、抗日战争的进程1. 抗日战争的爆发和整体规模。
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和人民游击战争。
3. 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军队与国民党军队的抗战合作。
4. 国共两党于抗战时期的合作与斗争。
四、抗日战争的影响1. 日本军国主义在华北、东北和华中的丧失及中国的国土解放。
2. 中国人民在抗战期间所付出的牺牲和战略胜利。
3. 抗战结束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4. 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
五、抗日战争的经验和教训1. 全国抗战胜利的经验和教训。
2. 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经验和教训。
3. 对敌深入作战的经验和教训。
4. 对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和未来影响。
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取得了中国解放区的建立,大大推进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抗日战争也是全中国人民的斗争,表现出了全民族的爱国情感,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抗日战争在国际上推动了反法西斯战争的发展,积极参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抗日战争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的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中国在未来的国际地位和对外政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总而言之,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斗争,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对中国和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应该永远铭记那段历史,珍惜和维护中国的和平。
伟大的抗日战争练习题及答案第四单元伟大的抗日战争单元测评1.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于()?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局部侵华,一•二八事变和八一三事变是日本蓄意侵略制造的事件,日本全面侵华开始于1937年的七七事变。
?答案:2.当年传唱于大江南北的《松花江上》写于()?A.九一八事变后B.一•二八事变后?.七七事变后D.八一三事变后?解析:由《松花江上》的歌名中可以看出,这首歌曲反映的故事发生在松花江附近,而松花江位于东北。
上面四个选项中,只有九一八事变发生在东北,所以答案是A项。
?答案:A3.1936年西安事变后,经中共的努力和斗争,蒋介石被迫接受的条件是()?A.停止内战,实行抗战B.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停止内战,一致对外D.停止内战,共同抗日?解析:本题考查西安事变的有关知识。
西安事变发生的背景是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为了让蒋介石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要求他联共抗日。
事变发生后,在中共的努力下,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答案:B4.从西安事变的发生时间看,西安事变又可称为()?A.双十二事变B.双十事变?.七七事变D.双五事变?解析: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是1936年12月12日,所以又称双十二事变。
?答案:A5.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时间及遇害同胞的数量分别是()?A.1931年12月30万B.1935年12月20万?.1937年12月50万D.1937年12月30万?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知识的辨析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时间是1937年12月,日军屠杀中国军民30多万人。
?答案:D6.在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是()?A.淞沪会战B.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解析:在淞沪会战和徐州会战中,国民政府并没有取得胜利;而百团大战是中国共产党指挥的重大战役。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伟大的抗日战争知识网络结构图英雄:东北抗日义勇军,标志着:局部抗战的开始英雄人物: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赵登禹、佟麟阁标志着:全面抗战的开始南京大屠杀:时间:1937.12 屠杀中国人达30万人以上揭示了:日军的凶残野蛮,法西斯的丑恶面目内容: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中共态度:以民族利益为重,提出和平解决的主张,并派周恩来去西安谈判结果:经过中共及各方面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着团结抗日新书面的到来中国人民的反抗国民政府:台儿庄战役:时间:1938年春(徐州会战),指挥:李宗仁意义: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它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共产党新四军八路军平型关大捷:八路军一一五师百团大战时间:1940.8 指挥:彭德怀目的:为粉碎敌人对抗日根据地的围攻(主要破袭战)意义: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
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人民聂耳:《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在中华民族深重灾难的岁月里很快传遍大江南北,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成为不朽的民族战歌冼星海:《黄河大合唱》徐悲鸿:《奔马图》《愚公移山》侯德榜: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共七大:时间:1945.4 地点:延安内容:①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②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③大会通过新的党章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④大会选举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意义:这次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大会,它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日本无条件投降:时间:1945.8原因:1、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2、苏联政府发表对日宣战声明3、毛泽东发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号召意义: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第四单元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1931——1937)
1、背景: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目的)
国际:英美忙于应付经济危机,无暇东顾
中国:蒋介石发动内战,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2、时间:1931年9月18日(国耻日)
3、地点:沈阳
4、借口:柳条湖事件
5、结果:不到半年东北三生全部沦陷——蒋介石采取了不抵抗政策——集中力量打击中共
6、影响: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局部侵华开始)
7、九一八事变给我们的启示:①落后就要挨打,富国强民才能御敌。
②只有不断发展经济,努力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才能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③作为中学生,要树立民族自尊、自强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为祖国的统一、富强和民族的兴旺发达贡献力量
二、日本的侵略步伐
1、32年,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在东北设立731部队
2、33年,占领热河
3、35年,签订《何梅协定》
三、抗日高潮的掀起
1935年,北平学生发动一二九运动,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四、西安事变
1、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时间:1936年12月12日
3、经过:(略)
4、人物:张学良,杨虎城
5、目的:逼蒋抗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6、结果:在中共的努力下,得以和平解决(周恩来前去谈判)
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出发点:全民族的利益为重
1、意义:(课本105页)
一、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全民族抗战)
1、时间:1937年7月7日
2、地点:卢沟桥
3、经过:(略)出现了两位民族英雄:佟麟阁、赵登禹
4、影响:标志着全面抗战的开始、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七、共赴国难
根据国共两党谈判达成的协议,对军队进行了改编:陕北的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八省坚持斗争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二、南京大屠杀
1、时间:1937年12月
2、结果:日军在占领南京的六周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民众达30万人以上
三、重要战役
1、平型关大捷: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国共合作)
2、百团大战:(敌后战场)
(1)时间:1940年8月起
(2)地点:华北
(3)指挥者:彭德怀
(4)目标:敌人交通线,日伪军据点
(5)意义:(课本116页)
3、台儿庄战役:(正面战役)
(1)时间:1938年
(2)地点:徐州台儿庄
(3)指挥者:李宗仁
(4)意义: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战役
四、中共七大
1、背景:抗战即将胜利
2、时间及地点:1945年4月延安
3、大会中心任务: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抗战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4、内容:(1)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思想建设: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共的指导思想(2)加强了党的自身建设组织建设:选举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形成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5、地位:这次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大会
6、意义:这次大会召开在抗战胜利的前夕,极大的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增强了中共的凝聚
力,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十、抗日战争的胜利
1、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抗日战争结束
2、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课本126页)
3、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根本原因)
②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③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④两大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抗日战争的突出特点)
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配合(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
⑥爱国华侨和国际友人的大力支持
十一、抗战精神:①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
②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冼星海、候德榜、聂耳、国共两
党合作)
③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
④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
⑤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道路的民族创造精神
⑥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