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见的盐(公开课)
- 格式:ppt
- 大小:6.44 MB
- 文档页数:29
第十一单元盐化学肥料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两课时〕沉着说课把盐等同于食盐是较常见的误解 .本课题一开始就在上一单元所学盐的概念的根底上 ,提醒学生注意这二者的区别 ,教材接着指出即使在生活中 ,人们常见的盐也不止食盐一种 ,进一步印证上述盐类的概念 ,同时引出本课题主题 - -生活中常见的盐 .本课题主要介绍了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四种盐 .根据它们的组成特点 ,将其分为两局部:第|一局部是氯化钠 ,简介氯化钠的用途、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及晒制 ,并由此引出粗盐提纯的活动与探究 ,学习蒸发操作 ,进一步训练溶解 ,过虑等操作技能 .第二局部简要介绍了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之后 ,通过前面已学的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响及含碳酸钙的建材被盐酸腐蚀的照片 ,自然地引出碳酸钠、碳酸氢钠相关性质的探讨实验 ,进而总结含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的盐的共性 ,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最|后根据所学过的酸、碱、盐之间的反响 ,概括出复分解反响的概念及反响发生的条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2)能根据复分解反响发生的条件判断酸 ,碱、盐之间的反响能否发生 .(3)掌握碳酸根离子检验的方法 .(4)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别离、提纯固体混合物 .2.过程与方法(1)会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 .(2)会观察实验现象 ,并能通过讨论 ,分析 ,归纳整理实验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2)进一步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 .(侯德榜事迹)教具重点1.过滤、蒸发等别离提纯物质的根本操作技能 .2.酸、碱、盐的反响 - -复分解反响 .3.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教学难点1.分析粗盐提纯实验的误差 .2.归纳复分解反响及其条件 .教学方法联系实际 ,比照区分 ,归纳总结 ,实验探究 .教具准备教师用具:投影仪、多媒体电视 .学生用具:仪器: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漏斗、滤纸、剪刀、蒸发皿、酒精灯、火柴、纸、试管、带导管的塞子、滴管;药品:粗盐、碳酸钠、盐酸、澄清石灰水、碳酸氢钠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氯化钠 .第二课时: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什么叫盐[答复]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追问]生活中的盐常指的是哪种物质[答复]食盐(主要成分是NaCl) .[追问]食盐与盐是什么关系[答复]盐是一类物质的总称 ,食盐属于这类物质中的一种 .[介绍]化学中的盐 ,除了食盐外 ,还有好多种 ,如:硫酸铜、氯化镁、硝酸钠、亚硝酸钠 ,我国曾发生过屡次将工业用盐(亚硝酸钠)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 .[过滤]生活中的盐除食盐外 ,常见的还有:碳酸钠、碳酸氢钠 ,大理石等 .本节课我们先来探讨有关食盐的知识 .[板书]一、氯化钠[提问]如何书写氯化钠的化学式[学生]NaCl、俗名为食盐 .[板书]1.化学式:NaCl ,俗名:食盐 .[设问]食盐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物质 ,它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 .那么通过大家的预习及生活经验 ,说一说食盐在生活中都有哪些用途[板书]2.食盐的用途[学生发言]如:1.食盐是一种重要的调味品 .2.医疗上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3.农业上可以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4.食盐可以用来腌渍蔬菜、鱼、肉、蛋等 ,腌制成各种风味独特的食品 .5.公路上的积雪也可以用氯化钠来消除 .(教师给学生的发言予以鼓励)[介绍](通过播放录像 ,向学生展示NaCl的生理作用)人体内所含的氯化钠大局部以离子形式存在于体液中 ,钠离子对维持细胞内外正常的水分分布和促进细胞内外物质交换起主要作用;氯离子是胃液的主要成分 ,具有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和增进食欲的作用 .人们每天都要摄入一些食盐来补充由于出汗、排尿等而排出的氯化钠 ,以满足人体的正常需要 .[教师补充]除了以上用途外 ,食盐还有很多用途 .如:1.清晨起来喝一杯淡盐开水 ,可治大便不通 .2.用盐水洗头可减少头发脱落 .3.茄子根加点盐水洗脚 ,可治脚气病 .4.皮肤被热水烫了 ,用盐水洗一下可以减轻疼痛 .5.演讲、作报告、唱歌前喝点淡盐水 ,可防止喉干嗓哑 .6.洗衣服时加点盐 ,能有效防止褪色 .7.把胡萝卜咂成糊状 ,拌上盐 ,可以擦衣服上的血迹 .8.炸东西时 ,在油里放点盐 ,油不外溅 .[过渡]食盐有这么重要的用途 ,我们是否有必要了解它在自然界的存在及制取情况呢[设问]食盐在自然界中存在于哪些地方呢[学生发言][介绍](播放录像 ,提高学生兴趣)氯化钠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广 ,海水、盐湖、盐井、盐矿中都蕴藏着大量的食盐 .人们通过晾晒海水或者煮盐井水、盐湖水等 ,可以蒸发除去其水分 ,得到含有较多杂质的氯化钠晶体 - -粗盐 .将粗盐再次经过加工提纯即可得精盐 .[板书]3.粗盐提纯[讨论]1.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 .可通过哪些步骤来制取精盐2.过滤器的准备和过滤操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学生代表发言 ,教师适当补充)1.除去可溶性杂质的方法:我们可以选择一种或几种化学试剂将这些可溶性杂质反响掉 ,同时又不产生新的杂质 .除去泥沙的方法主要是以前学过的过滤法 .涉及到的步骤有:溶解、过滤、蒸发 .2.过滤应注意:(1)叠好的滤纸放入漏斗后 ,应紧贴漏斗壁 ,中间不要有气泡 .否那么过滤速度过慢 .(2)滤纸的边缘要比漏斗口稍低;倾倒液体时 ,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流下 ,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3)盛有待过滤液的烧杯口紧靠玻璃棒中部;玻璃棒下端紧靠三层滤纸一边 ,防止滤纸破损 ,滤液浑浊 ,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防止液滴飞溅 .(4)过滤时最|好先让上层滤液滤过 ,然后再将混有大量沉淀的溶液倒入漏斗 ,以免沉淀先行进入漏斗后可能堵塞滤纸纤维的间隙 ,使过滤速度过慢 .[引导]今天我们还要练习一种新的操作 - -蒸发 ,在蒸发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呢[讲解]蒸发一般是用加热的方法 ,使溶剂不断挥发的过程 .蒸发时应注意:(1)蒸发皿应放在铁圈上 ,用酒精灯加热 .停止加热后 ,不要立即把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 ,以免烫坏实验台 .(2)蒸发溶液时要注意倒入蒸发皿里的溶液以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为宜 ,防止加热至|沸腾时易进溅 .(3)在加热过程中 ,用玻璃棒不断搅动 ,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 ,造成液滴飞溅 .(4)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 ,即停止加热 .[提问]在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都用到了玻璃棒 ,分别起什么作用[答复]溶解:玻璃棒起搅拌作用 ,目的是加速溶解 .过滤:玻璃棒起引流作用 .蒸发:玻璃棒起搅拌作用 ,防止局部受热时液滴飞溅 .[过渡]了解了上述操作本卷须知 ,下面我们实践粗盐的初步提纯 .[活动与探究](投影)粗盐提纯实践:粗盐的初步提纯1.溶解用托盘天平称取5.0 g粗盐 ,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参加盛有10 mL水的烧杯里 ,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 ,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观察所得食盐水是否浑浊 .称量剩下的粗盐 ,计算10 mL水中约溶解了多少克粗盐 .2.过滤仔细观察滤纸上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 ,如滤液仍浑浊 ,应再过滤一次 .如果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 ,应如何检查实验装置并找出原因3.蒸发把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 .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 ,用酒精灯加热 ,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 ,停止加热 .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4.计算产率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 ,称量后 ,回收到教师指定的容器中 .将提纯后的氯化钠与粗盐作比拟 ,并计算精盐的产率 .5.将你的实验结果与同学们交流 ,分析实验可能出现误差的原因 .[学生活动 ,教师巡视指导][交流与讨论]1.过滤后滤液浑浊的原因 .2.实验可能出现误差的原因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1.过滤后滤液浑浊的原因:(1)过滤时滤纸破损 .(2)倾倒液体时 ,液面超过滤纸边缘 .2. 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1)溶解搅拌时液滴溅出 ,产率降低 .(2)溶解时参加的粗盐过多 ,未完全溶解 ,使精盐产率降低 .(3)过滤时 ,液体洒出或未洗涤玻璃棒、烧杯而使NaCl损失 ,从而产率降低 .(4)蒸发时没有及时搅拌或停止加热太晚造成液滴飞溅 ,从而使产率降低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氯化钠 ,了解了它在生活中的重要用途 ,在自然界的存在及晒制 .同时练习了粗盐提纯的各步操作 ,学习了蒸发操作 ,进一步训练了溶解、过滤的操作技能 .[作业]习题4板书设计第十一章盐化学肥料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一、氯化钠1.化学式:NaCl、俗名:食盐 .2.食盐的用途3.粗盐提纯:溶解、过滤、蒸发 .第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CO2的反响原理 .(2)探究实验室中制备CO2的装置 .(3)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合理使用课堂资料 ,并会利用这些资料设汁实验方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设计装置和制取气体的过程中获取成就感 ,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探究实验室中制取CO2的装置 ,并制取CO2 .教学方法理解资料 -一分析探究 - -归纳总结 - -反思小结 .教具准备教师用具:投影仪 .学生用具:(1)仪器:小试管、药匙、注射器、锥形瓶、平底烧瓶、烧杯、大试管、集气瓶、长颈漏斗、(带导管的)双孔塞及单孔塞、带塞子的弯导管、水槽、酒精灯;(2)药品:石灰石、碳酸钠、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木条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响原理CaCO3 +2HCl = = = =CaCl2 +CO2↑ +H2O二、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局部 .固体和固体反响反响物的状态固体和液体反响气体发生装置液体和液体反响……反响条件〔是否需要加热、加催化剂等〕密度比空气大的 - -向上排气法排空气法气体收集装置密度比空气小的 - -向上排气法排水法〔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响〕二氧化碳和氧气制取实验及相关性质比拟制取原理〔写化学方程式〕反响物的状态反响条件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或小是否溶于水是否与水反响二氧化碳氧气氢气{讨论}如何判断气体密度的大小 ?用以下仪器组装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三、制取CO2的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参加药品;3.制取收集气体 .[思考]1.如何验证所制出的气体是以CO22.如何验证集气瓶中CO2已收集满四、验证CO2气体的方法(见板书设汁)1.检验方法:将导管通入澄清石灰水 ,假设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生成的气体是CO2 . 2.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假设木条熄灭 ,那么说明CO2已收集满 . [探究]1能否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 ?2能否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 ?3能否用Na2CO3代替CaCO3 ?4收集满CO2的集气瓶正放还是倒放在桌面 ?[思考]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是什么[总结]1. 选择反响原理;2.选择适宜的实验装置;3.确定验证气体的方法 .板书设计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响原理CaCO3 +2HCl = = =CaCl2 +CO2↑ +H2O二、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三、制取CO2的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参加药品;3.制取收集气体 .四、验证CO2气体的方法1.检验方法:将导管通入澄清石灰水 ,假设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生成的气体是CO2 . 2.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假设木条熄灭 ,那么说明CO2已收集满 .五、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1.选择反响原理;2.选择适宜的实验装置;3.确定验证气体的方法 .。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②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③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④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
2、过程与方法:①学会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②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分析整理实验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②了解前人的实际,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①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操作技能。
②酸、碱、盐的反应——复分解反应。
③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教学难点①分析粗盐提纯实验的误差。
②归纳复分解反应及条件。
教学方法:联系实际→对比区分→实验探究→归纳总结。
教学用具:仪器:托盘天平、烧杯、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杯、漏斗、滤纸、蒸发皿、酒精灯、试管、带导管的塞子、剪刀、药匙、滴管、火柴。
药品:粗盐、碳酸钠、碳酸氢钠、盐酸、澄清的石灰水。
教学课时:共两课时:第一课时:氯化钠及粗盐提纯。
第二课时: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回顾提问〕我们在前面学习过一种反应类型叫中和反应,什么是中和反应?〔回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追问〕:酸与碱作用生成的盐与我们生活中说的盐是一回事吗?〔讨论〕:引导学生阅读课文P72页。
酸:H++酸根离子HCl= H++Cl-碱:金属离子+OH-NaOH=Na++ OH-酸+碱=盐+水NaOH + HCl=NaCl+H2O显而易见,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结合而形成的化合物。
〔介绍〕:化学中的盐,除了食盐外还有好多种,如:硫酸铜、硝酸钾、亚硝酸钠等,我国曾发生过多次将工业用盐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
〔过渡〕:生活中的盐除食盐以外,常见的还有:碳酸钠、碳酸氢钠、大理石等。
本节课我们先来探讨有关食盐的知识。
新课讲授:〔板书〕:一、氯化钠〔提问〕:如何书写氯化钠的化学式?〔学生回答〕NaCl 、俗名:食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