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经典现代男女关系示意图
- 格式:doc
- 大小:12.47 KB
- 文档页数:1
最高法发布婚姻家庭纠纷典型案例北京10例2015年11月19日 14:35 新浪司法11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婚姻家庭纠纷典型案例新闻通气会。
11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婚姻家庭纠纷典型案例新闻通气会,向社会发布30例婚姻家庭纠纷典型案例,其中北京市10例,主要内容涉及婚姻财产纠纷、离婚纠纷、赡养纠纷、抚养纠纷等。
一、于某某诉高某某离婚后财产纠纷案(一)基本案情于某某与高某某于2001年11月11日登记结婚,婚后于2003年9月生育一子高某。
因感情不和,双方于2009年9月2日在法院调解离婚。
双方离婚时对于共同共有的位于北京市某小区59号房屋未予以分割,而是通过协议约定该房屋所有权在高某某付清贷款后归双方之子高某所有。
2013年1月,于某某起诉至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称:59号房屋贷款尚未还清,房屋产权亦未变更至高某名下,即还未实际赠与给高某,目前还处于于某某、高某某共有财产状态,故不计划再将该房屋属于自己的部分赠给高某,主张撤销之前的赠与行为,由法院依法分割59号房屋。
高某某则认为:离婚时双方已经将房屋协议赠与高某,正是因为于某某同意将房屋赠与高某,我才同意离婚协议中其他加重我义务的条款,例如在离婚后单独偿还夫妻共同债务4.5万元。
我认为离婚已经对孩子造成巨大伤害,出于对未成年人的考虑,不应该支持于某某的诉讼请求。
(二)裁判结果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生效裁判认为: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均知悉59号房屋系夫妻共同财产,对于诉争房屋的处理,于某某与高某某早已达成约定,且该约定系双方在离婚时达成,即双方约定将59号房屋赠与其子是建立在双方夫妻身份关系解除的基础之上。
在于某某与高某某离婚后,于某某不同意履行对诉争房屋的处理约定,并要求分割诉争房屋,其诉讼请求法律依据不足,亦有违诚信。
故对于某某的诉讼请求,法院不予支持。
法院于2013年4月24日作出(2013)东民初字第02551号民事判决:驳回于某某的诉讼请求。
背景时间:2015年11月19日来源:中国法院网原文链接:中国法院网讯(王小磊)11月19日上午10时,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布厅召开典型案例新闻通气会,通报30起婚姻家庭纠纷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王玲主持发布会,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朱春涛、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关升英、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史小红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据介绍,近年来,婚姻家庭纠纷案件始终保持高位运行,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至2015年10月底,全国法院审结婚姻家庭纠纷案件近400万件,且逐渐呈现出案件增幅快、适用法律难、审理难度大的特点。
各级人民法院高度重视婚姻家庭纠纷案件的审判工作,妥善审理赡养、抚养、婚姻类纠纷案件,通过公正裁判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弘扬孝老爱亲传统美德,切实维护家庭关系的和睦及稳定。
据统计,近三年来,全国法院审结的婚姻家庭纠纷案件中,以河北、河南、江苏、山东等省份案件量居多。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也将充分发挥司法活动在规范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弘扬正气,鞭挞丑恶,努力以审判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婚姻家庭纠纷典型案例目录1.周某诉张某离婚后损害责任纠纷案2.邵某诉薛某离婚纠纷案3.张某诉陈某离婚后财产纠纷案4.岳某诉曹某离婚纠纷案5.陈某真诉陈某领、陈某霞赡养纠纷案6.贾某诉刘某赡养纠纷案7.冯某刚、周某诉冯某伟解除收养关系案8.余某诉余某望抚养费纠纷案9.付某桐诉付某强抚养费纠纷案10.王某辉诉柴某探望权纠纷案11.王某某及王甲抚养费案12.王某及张某变更抚养关系案13.耿某、赵某及耿甲、耿乙、耿丙赡养纠纷案14.周某及肖某、倪甲等赡养纠纷案15.陈某及陈甲、徐乙、徐丙赡养纠纷案16.陈某某及吕某某离婚纠纷案17.杨某及刘某某离婚纠纷案18.刘某及冯某婚姻财产纠纷案19.张某某及赵某婚约财产纠纷案20.孙某某申请执行彭某某抚养费案21.刘某诉刘甲、刘乙赡养费纠纷案22.李某诉孙某离婚后财产纠纷案23.麻某某诉麻晓某抚养费纠纷案24.郭某诉焦某变更抚养关系案25.陆某诉陈某离婚案26.博小某诉博某抚养费案27.张某诉郭甲、郭乙、郭丙赡养纠纷案28.王某诉江某离婚案29.于某某诉高某某离婚后财产纠纷案30.丁某及蒋甲、蒋乙等赡养纠纷案周某诉张某离婚后损害责任纠纷案——是否可请求出轨者支付精神赔偿?(一)基本案情2003年原告周某及被告张某登记结婚,婚后生育一女一子。
婚姻家庭与社会关系婚姻家庭一直被视为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社会关系的核心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婚姻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演变和调整。
本文将探讨婚姻家庭与社会关系的现状、问题以及可能的未来发展方向。
首先,婚姻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不容忽视。
婚姻家庭是个体成长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
它提供了一个温暖的港湾,为个人提供了情感支持和安全感。
婚姻家庭也是社会文化传承和社会价值观培养的重要环境。
然而,随着社会变革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传统的婚姻家庭模式正在受到挑战。
一方面,婚姻家庭面临着传统与现代观念的碰撞。
传统上,婚姻家庭被视为男女关系的结合和亲子关系的基础。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个人观念的变化,同性婚姻和多样化的亲子关系正逐渐被接受。
这使得婚姻家庭的定义和角色变得模糊不清。
社会需要思考如何在尊重个体选择的前提下,确保婚姻家庭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婚姻家庭面临着经济和社会压力的挑战。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家庭被迫分散和拆散。
双职工家庭的普遍现象也给婚姻家庭带来了新的压力。
夫妻间的分工和家庭责任的分配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婚姻家庭需要寻求适应社会变革的方式,保持家庭成员间的联系和沟通,共同承担家庭责任。
此外,婚姻家庭与社会的关系也体现在家庭与社会资源的互动中。
婚姻家庭的稳定和发展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社会应该提供完善的教育和健康服务,帮助家庭解决教育和子女成长的问题。
同时,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提供家庭经济支持,缓解家庭经济压力。
只有通过社会的支持和参与,婚姻家庭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在面对这些挑战和问题的同时,我们也可以探寻未来婚姻家庭与社会关系的可能发展方向。
首先,社会应该加强对婚姻家庭的关注和重视。
通过加强家庭法律保护和建立家庭教育指导的体系,来推动婚姻家庭的和谐稳定发展。
其次,社会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来帮助婚姻家庭克服困难和压力。
政府可以制定更好的家庭政策,并落实到实际行动当中。
现代婚姻制度的本质范本是基于相互爱情和平等的关系构建的。
它强调个人选择与自由,并赋予夫妻双方平等的权利和责任。
以下是现代婚姻制度的本质范本的几个关键特点:1. 个人自由选择:现代婚姻制度鼓励个人自主选择伴侣,并追求自己的幸福。
夫妻双方可以基于爱情、尊重和互助来建立关系,而不是被家庭、社会或经济压力所迫。
2. 平等关系:现代婚姻制度强调夫妻双方的平等地位和权利。
夫妻应该共同承担责任、平等分担家务和养育子女的责任,并尊重对方的意见和选择。
3. 法律保障:现代婚姻制度通过法律和政策来保障夫妻双方的权益。
例如,婚姻法规定了婚姻合同、财产分配、离婚程序等规定,以保护夫妻双方的权益和利益。
4. 独立性和互助性结合:现代婚姻制度鼓励夫妻双方保持独立性和个人发展的空间,同时又注重互助、支持和团结。
夫妻双方应该共同努力实现个人目标,并相互尊重和支持对方的选择。
5. 多样性和包容性:现代婚姻制度认识到不同人群有不同的婚姻选择和需求,包括同性婚姻、跨文化婚姻等。
它鼓励多样性和包容性,尊重每个人的权利和选择。
总体而言,现代婚姻制度的本质范本是建立在相互爱情、平等和自由选择的基础上,通过法律和政策保障夫妻双方的权益和利益,同时注重个人独立性和互助性的结合。
现代婚姻制度的本质(二)是人类社会中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和制度安排,旨在规范和约束伴侣之间的婚姻关系。
本文将从历史和社会角度出发,探讨现代婚姻制度的本质,并对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变化进行分析。
婚姻制度在人类社会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最初,婚姻制度主要是为了保证种群的延续和社会的稳定而产生的。
在原始社会中,婚姻往往是通过亲属关系的建立来实现的,而不是基于爱情和个人情感。
婚姻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建立家庭和血缘关系来维系社会秩序和亲属关系网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婚姻制度也逐渐演变。
古代社会中,婚姻往往是政治和经济利益的交换手段。
贵族阶级和王室常常通过联姻来巩固势力和地位。
婚姻成为一种社会约束和权力的象征,而配偶关系则成为政治和社会关系的一部分。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男女平等原则之发展与思考一、概述《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作为新时代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基石,其核心理念之一便是男女平等原则。
这一原则不仅体现了现代社会对性别平等的追求,也反映了法律对婚姻家庭关系中双方权益的尊重和保护。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法治建设的深入发展,男女平等原则在婚姻家庭领域得到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体现。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男女平等原则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在传统社会中,由于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和社会结构的限制,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往往较为被动和从属。
随着现代社会对性别平等的认识和重视,法律逐渐开始关注并保障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权益。
特别是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制定过程中,男女平等原则得到了更为明确和具体的体现。
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男女平等原则贯穿于各个章节和条款之中。
它要求在婚姻关系中,男女双方应当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承担平等的义务。
无论是在结婚、离婚、家庭财产分配等方面,还是在家庭责任承担、子女抚养教育等方面,男女双方都应当享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
法律也明确规定了对违反男女平等原则的行为进行制裁和纠正的措施。
男女平等原则的发展还体现在对婚姻家庭关系的全面保护上。
现代社会中,婚姻家庭关系不仅涉及到夫妻双方的权益,还涉及到子女、家庭财产等多个方面。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在保障男女平等的也注重维护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和和谐。
通过明确夫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家庭财产的管理和分配、加强对未成年子女的保护等措施,法律为构建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男女平等原则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中得到了明确和具体的体现,但在实际生活中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些传统观念和社会习俗仍然对男女平等原则的落实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法律的实施和执行也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
我们需要继续加强对男女平等原则的宣传和教育,推动其在婚姻家庭领域的深入落实和发展。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中的男女平等原则不仅是法律对性别平等的体现,也是维护婚姻家庭关系稳定和和谐的重要保障。
家和万事兴——婚姻家庭伦理道德浅论一、婚姻和家庭的概念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把婚姻和家庭并提,但是,这里首先要指出的是:有了婚姻,不一定有家庭。
婚姻:社会学把婚姻定义为社会认可的配偶约定,在一夫一妻制的条件下,指的就是一男一女之间的性行为和经济合作。
家庭:通常被理解为一种社会组织单元,单元中的成员主要来自血亲关系或由婚姻构成的非血亲关系或模拟血亲关系。
传统的家庭通常包括了夫妇、父母(或其他长辈)、已婚或未婚子女、已婚或未婚的兄弟姐妹。
而现在的家庭,通常还是包括了血亲关系,但也有不包括任何血亲关系的,譬如一对同性恋领养一个孩子,在美国,这已经不是个别案例了。
家庭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其基本特征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并为法律和道德所承认。
二、婚姻家庭道德的伦理价值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只有当人类的两性关系被纳入婚姻家庭的轨道以后,人类的性爱和生命活动才真正摆脱了纯属自然行为的本能时期,进入一个受到自身及社会约束的伦理阶段。
它规范着人们的正常繁衍。
人类婚姻家庭观念的进步,标志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
1、和谐幸福的价值在现代社会,家庭不一定是生产单位,或者说不单纯是生产单位,它更重要的是家庭成员休养生息的场所。
虽然在农村或城市手工业、商业等领域中,家庭仍然是生产或经营单位,但这种角色正渐趋减弱。
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将逐渐使家庭退出生产领域,而且,由于紧张多变的生活节奏,复杂尖锐的人际关系,使得家庭作为一个避风港、安乐窝的价值更为突出,以使疲惫的身体有个喘息的地方,精神有个栖息的场所。
和谐幸福的家庭为家庭成员从事社会活动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家庭和谐幸福使人的精力体力得到休息和恢复,乃至提高,从而使人以更大的创造热情和力量投入到工作中去。
家门不幸,家庭不和,必然影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
现代社会中,离婚率增高,婚外恋情增多,造成了婚姻危机和家庭矛盾以及一些社会问题,从反面说明了家庭和谐幸福的价值所在。
[婚姻家庭] 经典,现代男女关系示意图。
现代社会发展太快,男人和女人之间交往也有了很多的机会,接触一多,日久生情,难免会起浪花。
随着时光的流逝,过去的爱情也来去如风,渐渐磨灭了曾经。
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加大了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人的感也越来越细。
要求越来越多。
离婚已经不是稀奇,相反随着历史沉沦的前进,越来越高,似乎为成为一个很普遍的事情。
结婚也如同儿戏,今天和你,明天可以和他,反正自己需要的只是一个的过程,结果是否真的幸福,谁也不能给与保证。
一句话,一切都跟着感觉走,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2010-5-24 13:52 上传下载附件(16.27 KB) 2010-5-24 13:52 上传下载附件(20.28 KB) 2010-5-24 13:52 上传下载附件(25.83 KB) 2010-5-24 13:52 上传下载附件(24.86 KB) 2010-5-24 13:52 上传下载附件(24.87 KB) 2010-5-24 13:52 上传下载附件(26.11 KB) 2010-5-24 13:52 上传下载附件(21.18 KB) 2010-5-24 13:52 上传下载附件(18.78 KB) 2010-5-24 13:52 上传下载附件(27.7 KB) 2010-5-24 13:52 上传下载附件(20.75 KB) 2010-5-24 13:52 上传下载附件(27.44 KB) 2010-5-24 13:52 上传下载附件(22.46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