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基因的克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格式:ppt
- 大小:3.36 MB
- 文档页数:29
临床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选择题测试题(含答案)1、测定蛋白质在DNA上的结合部位的常见方法是()。
A、Western印迹B、PCRC、限制性图谱分析D、DNaseⅠ保护足印分析答案:DA项,Western印迹是指将蛋白质经凝胶电泳转移到固相载体上,利用抗体检测目的蛋白的方法。
B项,PCR是体外放大扩增特定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C项,限制性图谱分析是对同一DNA用不同的限制酶进行切割,从而获得各种限制酶的切割位点,由此建立的位点图谱有助于对DNA的结构进行分析。
D项,DNaseⅠ保护足印分析可检测RNA聚合酶等蛋白质在DNA上的结合位点,它不仅能找到与特异性DNA结合的目标蛋白,而且能确认目标蛋白结合碱基部位的位置。
2、真核细胞复制延长中起主要催化作用的DNA聚合酶是()。
A、DNA-polαB、DNA-polβC、DNA-polγD、DNA-polδ答案:DA项,DNA-polα具有5′→3′外切酶活性及5′→3′聚合酶活性,参与复制引发;B项,DNA-polβ具有5′→3′外切酶活性,参与低保真度复制;C项,DNA-polγ具有5′→3′外切酶活性、5′→3′聚合酶活性及3′→5′外切酶活性,参与线粒体复制;D项,DNA-polδ具有5′→3′外切酶活性、5′→3′聚合酶活性及3′→5′外切酶活性,参与延长子链及错配修复。
3、后基因组时代研究内容不包括()。
A、蛋白质组学B、STS序列分析C、功能基因学D、生物芯片技术E、蛋白质图谱答案:B4、关于G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G蛋白有GTP酶活性B、G蛋白能结合GDP或GTPC、G蛋白由α、β、γ这3个亚基构成D、激素-受体复合物能激活G蛋白E、G蛋白的3个亚基结合在一起才有活性答案:EG蛋白的3个亚基结合在一起时无活性,当α亚基结合GTP后与β、γ亚基解离,成为活化状态的α亚基,能够结合并激活下游的效应分子,下游分子可激活α亚基的GTP酶活性,将GTP水解成GDP。
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考试-图文一、实验原理步骤:1、分子克隆总流程:分子克隆:在分子水平上提供一种纯化和扩增特定DNA片段的方法。
常含有目的基因,用体外重组方法将它们插入克隆载体,形成重组克隆载体,通过转化与转导的方式,引入适合的寄主体内得到复制与扩增,然后再从筛选的寄主细胞内分离提纯所需的克隆载体,可以得到插入DNA的许多拷贝,从而获得目的基因的扩增。
流程:(1)带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的获得——PCR引物设计,PCR获得。
(2)重组DNA分子的构建——与载体酶切连接。
(3)重组DNA分子的转化和重组克隆的筛选——转化,培养,筛选(4)检测——菌落PCR检测,粗提质粒检测,酶切检测,精提质粒测序。
2、质粒DNA的提取及鉴定一一碱裂解法原理:根据共价闭合环状质粒DNA和线性染色体DNA在拓扑学上的差异来分离质粒DNA。
在pH12.0-12.5,线性的DNA双螺旋结构解开而被变性,尽管在这样的条件下,质粒DNA的氢键断裂,但两条互补链仍紧密结合。
当加入pH4.8的KAc高盐缓冲液中和pH至中性时,共价闭合环状的质粒DNA复性迅速而准确,而线性的染色体DNA的两条互补链彼此已完全分开,复性慢,缠绕形成网状结构。
通过离心,染色体DNA与RNA、蛋白质-SDS复合物等一起絮状沉淀下来而被除去。
步骤:1、细菌培养和收集①将3ml含Kan的LB液体培养基加入到试管中,接入含质粒的大肠杆菌,37°C振荡培养过夜。
(已完成)②取2.5mL培养物倒入微量离心管(EP管)中,10000rpm离心lmin,吸去培养液。
2、细菌裂解及质粒的提取③将细胞沉淀悬浮于100ul溶液I中,充分震荡混匀。
④加200ul溶液II(新鲜配制),盖紧管盖,轻轻混匀内容物,将离心管放冰上5min。
⑤加150ul溶液III(冰上预冷),盖紧管口,轻轻颠倒数次使混匀。
冰上放置10min。
⑥12000rpm离心10min,将上清转至另一EP管(作好标记)中。
基因工程的主要过程基因工程是一项集合了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它利用基因重组和修饰等手段,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改造和调控,以实现人为控制基因的表达和功能的目的。
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广泛,它已经在医学、农业、工业等领域展现出重要的意义和潜力。
基因工程的主要过程基因工程的主要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目标基因和宿主:在进行基因工程前,需要选择一个特定的基因作为目标基因,并确定一个适合的宿主生物体进行基因重组。
目标基因可以是具有特定功能或特性的基因,在基因工程中会被改造和调控以实现特定的目的。
宿主生物体通常是一种可以被人们较好地控制和操作的微生物、植物或动物。
2.克隆目标基因:克隆是基因工程的基础步骤之一。
通过使用一系列的分子生物学手段,包括PCR、限制性酶切、连接等技术,将目标基因从其来源中分离并进行放大。
克隆目标基因的目的是为了在后续的步骤中进行基因重组和修饰。
3.基因重组和修饰:在基因工程中,重组和修饰是至关重要的步骤。
重组是将目标基因与其他DNA片段进行连接,构建起新的DNA序列。
修饰是指对重组后的DNA进行进一步的改造,例如插入或删除一些基因片段,改变基因的顺序或结构,以及调控基因的表达等。
4.转化宿主生物体:一旦完成了基因重组和修饰,接下来的步骤是将修改后的基因导入到选择的宿主生物体中。
这个过程称为转化。
转化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包括细胞质融合、化学方法、电穿孔、冷冻-解冻等等。
成功转化后,目标基因将会被宿主生物体继承并表达。
5.筛选和鉴定:转化后的宿主生物体通常不都具有目标基因的特性或功能。
因此,在转化后的生物体中需要进行筛选和鉴定。
这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技术来实现,例如PCR、限制性酶切、蛋白质表达分析等方法。
6.表达和生产:最后一步是让转化后的宿主生物体表达和产生目标基因所带来的特性或功能。
这可以是一个基因在植物中表达特定的蛋白质,将药物基因导入细胞,或者是增强农作物的产量和抗病性等等。
一、生物化学、化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三者联系与区别欧洲化学生物学的一个专门刊名为ChemBioChem刊物,这部刊物在我所阅读的文献中被反复提及,我查到该文献的两位主编分别是Jean-Marie Lehn教授和Alan R. Fersht教授,他们在诠释刊物的宗旨[1]时指出:ChemBioChem意指化学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其使命是涵盖从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多肽蛋白质到DNA/RNA,从组合化学、组合生物学到信号传导,从催化抗体到蛋白质折叠,从生物信息学和结构生物学到药物设计,这一范围宽广而欣欣向荣的学科领域。
既然化学生物学涵盖面这么广泛,它到底和其它学科之间怎么区分呢?想到拿这个题目出来介绍是因为这是我在第一节课课堂讨论中的内容,我们小组所参考的文献主要是关于对化学生物学这门学科的认识,化学生物学的分析手段以及一些新的研究进展,比如药物开发和寻找药物靶点。
当时课堂上对于题目中三者展开过热烈讨论,作为新兴学科的化学生物学,研究的是小分子作为工具解决生物学问题的学科,它如何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中分别出来,这也是我自己最开始产生过矛盾的问题,这里我结合所查阅的文献谈一下自己的理解。
1.1 生物化学(Biological Chemistry)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化学现象及生命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的生物学分支学科[1]。
根据一些生物化学的书我归纳了一下,其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对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的鉴定,对新陈代谢与代谢调节控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测定,以及研究酶催化,生物膜和生物力学,激素与维生素,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生物化学对其他各门生物学科的深刻影响首先反映在与其关系比较密切的细胞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等领域。
通过对生物高分子结构与功能进行的深入研究,揭示了生物体物质代谢、能量转换、遗传信息传递、光合作用、神经传导、肌肉收缩、激素作用、免疫和细胞间通讯等许多奥秘,使人们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跃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章测试1.夏天天热,同学们进入实验室可以不用穿戴隔离衣。
()答案:错2.我们的教学实验室主要从事基础的教学研究,不需要特殊的安全设施。
属于生物安全一级实验室。
()答案:对3.实验结束,所有的仪器设备、电灯、空调等都要关闭电源。
()答案:对4.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损伤性废弃物如:注射器针头、采血针等要放入黄色的医疗废物专用垃圾桶内,交由废弃物处理平台工作人员收取后统一处理。
()答案:错5.实验过程中如果使用易挥发的有毒有害试剂,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好手套口罩,注意室内通风。
()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刻度吸量管调刻度时,视线与()相平。
答案:凹液面2.在分光光度法中,运用光的吸收定律进行定量分析,应采用的入射光为()。
答案:特定波长的光3.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物质浓度时,波长应选择()。
答案:一般待测物质最大吸收峰的波长4.关于玻璃仪器的清洗,错误的是()答案:刻度吸量管用后要用专用的毛刷蘸洗洁精刷洗,然后用自来水冲洗,直至器壁内外既不聚成水滴,水也不成股流下,最后用少量蒸馏水冲洗内壁2-3次,倒置晾干即可5.关于微量移液器的使用,错误的有()答案:吸液时,移液器本身倾斜;平放带有残余液体吸头的移液器;用1ml量程的移液器移取10μl液体6.离心机机体震动剧烈,响声异常的原因有()答案:离心管重量不平衡,放置不对称;电机转子松动;转头孔内有异物,负荷不平衡或使用了不合格的试管套7.比色皿的使用注意事项,错误的是()答案:盛装液体体积超过四分之三比色皿体积;用手拿比色皿的光学面;使用中应使磨砂面对向光路8.使用微量移液器吸取液体时,按压至1档。
()答案:对9.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时,整个实验过程中,空白调零一次即可,换样品后则无需校正。
()答案:错10.低温高速离心机,使用完毕后开盖关机。
()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蛋白质分子有多种测定方法,Lowry法的特点是()。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案标题: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案一、课程简介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学科,它们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的现象和本质。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概念、技术和方法,掌握生命体系内化学反应的原理和机制。
二、课程目标1、理解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掌握生命体系内的重要化学反应。
2、理解基因、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掌握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3、掌握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分析、鉴定技术,了解生物学研究的实验设计和方法。
4、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生物化学基础:介绍生命体系内的化学反应、能量转换、物质代谢等基本概念和过程。
2、分子生物学:介绍基因、DNA、RNA、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等。
3、生物大分子的分离与分析:介绍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分析、鉴定技术,如蛋白质分离纯化、氨基酸序列分析、DNA测序等。
4、实验技术:介绍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如基因克隆、DNA重组、基因敲除等。
5、实验设计:培养学生根据研究问题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基本概念、理论和实验技术。
2、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应用。
3、实验室实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技能。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5、问题解答:鼓励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评估方式1、课堂表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表现等。
2、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检验学习成果。
3、实验报告:学生在实验后提交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过程、结果和分析。
4、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优秀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教材,如《生物化学原理》、《分子生物学》等。
2、参考书:推荐相关领域的参考书,帮助学生深入学习。
分子生物学实验基础知识分子生物学是在生物化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研究核酸和蛋白质结构、功能等生命本质的学科,在核酸、蛋白质分子水平研究发病、诊断、治疗和预后的机制。
其中基因工程(基因技术,基因重组)是目前分子生物学研究热点,这些技术可以改造或扩增基因和基因产物,使微量的研究对象达到分析水平,是研究基因调控和表达的方法,也是分子水平研究疾病发生机制、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的方法。
转化(trans formation)、转染、转导、转位等是自然界基因重组存在的方式,也是人工基因重组常采用的手段。
基因重组的目的之一是基因克隆(gene clone),基因克隆可理解为以一分子基因为模板扩增得到的与模板分子结构完全相同的基因。
使需要分析研究的微量、混杂的目的基因易于纯化,得以增量,便于分析。
外来基因引起细胞生物性状改变的过程叫转化(transformation),以噬菌体把外源基因导入细菌的过程叫转染(transfection)。
利用载体(噬菌体或病毒)把遗传物质从一种宿主传给另一种宿主的过程叫转导(transduction)。
一个或一组基因从一处转移到基因组另一处的过程叫转位(transposition),这些游动的基因叫转位子。
一、基因工程的常用工具(一)载体载体(Vector)是把外源DNA(目的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使之传代、扩增、表达的工具。
载体有质粒(plasmid)、噬菌体、单链丝状噬菌体和粘性末端质粒(粘粒)、病毒等。
载体具有能自我复制;有可选择的,便于筛选、鉴定的遗传标记;有供外源DNA插入的位点;本身体积小等特征。
质粒存在于多种细菌,是染色体(核)以外的独立遗传因子,由双链环状DNA组成,几乎完全裸露,很少有蛋白质结合。
质粒有严紧型和松弛型之分。
严紧型由DNA多聚酶Ⅲ复制,一个细胞可复制1-5个质粒。
而松弛型由DNA多聚酶Ⅰ复制,一个细胞可复制30-50个质粒,如果用氯霉素可阻止蛋白质合成,使质粒有效利用原料,复制更多的质粒。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是现代生命科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生物学研究的深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也不断更新和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步骤介绍一些常见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并探讨它们在研究中的意义。
一、DNA/RNA提取技术DNA/RNA提取技术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中最基础的实验之一。
主要用于分离和纯化DNA或RNA分子,从而进行下一步的生物学或分子生物学研究。
常用的提取方法有酚/氯仿浸提法、离心柱法等。
其中,酚/氯仿浸提法是最传统的技术,通过一系列的浸提、离心、洗涤和溶解步骤,最终得到DNA或RNA样品。
离心柱法则是一种更快捷、更方便的方法,通过离心柱的吸附剂将DNA或RNA样品捕捉下来,避免了复杂的萃取过程。
二、PCR技术PCR技术是当前分子生物学中最重要的实验技术之一。
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用于体外扩增DNA序列的方法。
PCR技术不仅可以扩增任意DNA序列,而且还可以扩增极少量的模板DNA,是分子生物学诸多实验中不可或缺的步骤之一。
PCR技术的原理是:在加入模板DNA、引物、聚合酶和缓冲液的情况下,通过温度的周期性变化,使反应液的DNA序列不断的复制出来,形成大量的DNA片段。
这些片段可以用于多种研究,如序列分析、基因突变分析等。
三、蛋白质电泳分离技术蛋白质电泳分离技术是分析蛋白质的工具之一。
该技术是利用蛋白胶的特性,将蛋白质分子进行分离。
它主要分为两种:SDS-PAGE和Native PAGE。
其中,SDS-PAGE是将蛋白质分子加入SDS缓冲液(浓度达到2%),使蛋白质负电荷,从而使蛋白质按照分子量大小进行迁移。
Native PAGE则是使用非变性缓冲液,不改变蛋白质的构象状态。
与SDS-PAGE不同的是,Native PAGE是按照蛋白质的电荷和形状特性进行分离的。
四、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是一种用于检测蛋白质表达、定量和亚细胞定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