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三氮唑95-14-7
- 格式:pdf
- 大小:187.90 KB
- 文档页数:5
苯骈三氮唑(BTA)
名称:苯丙三氮唑、苯并三氮唑英文名称:1,2,3-B enzotrialole (BTA)
分子量: 119.12 CAS No:95-14-7一、产品特性:BTA纯品系白色至微黄色针状晶体,熔点98.5℃,沸点204℃(15毫米汞柱),微溶于水,溶于醇、苯、甲苯、氯仿等有机溶剂。
二、产品用途:
BTA主要用作金属(如银、铜、铅、镍、锌等)的防锈剂,广泛用于防锈油(脂)类产品中,多用于铜或铜合金的气相缓蚀剂、循环水处理剂、汽车防冻液、照相防灰雾剂、高分子稳定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润滑油添加剂、紫外线吸收剂等。
BTA也可与多种阻垢剂、杀菌灭藻剂配合使用,尤其对封闭循环冷却水系统中苯骈三氮唑的缓蚀效果甚佳。
三、性能指标:
四、包装储存:
BTA采用20公斤塑编袋或纸板桶,内衬黑色塑料袋,或根据客户要求。
本品应存放在通风、干
燥处,不得和食物与种子混放。
三氮唑的合成引言三氮唑是一种重要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广泛应用于药物、农药和染料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三氮唑的合成方法,包括从简单原料出发的合成路线和各个步骤的反应机理。
简介三氮唑(Triazoles)是一类含有三个氮原子的五元杂环化合物,分为1,2,3-三氮唑和1,2,4-三氮唑两种结构。
它们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
三氮唑化合物在药物领域中具有抗癌、抗菌和抗病毒等多种活性,因此其合成方法备受关注。
1. 从肼出发的三氮唑合成1.1. 合成路线三氮唑的一种常用合成方法是从肼出发,经过一系列反应得到目标产物。
以下是从肼合成三氮唑的合成路线: 1. 乙酸酐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乙酸酯。
2. 硝酸乙酸酯和肼反应生成1-乙酰肼。
3. 1-乙酰肼经氧化反应生成1-乙酰三氮唑。
4. 1-乙酰三氮唑经脱乙酰反应生成三氮唑。
1.2. 反应机理1.乙酸酐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乙酸酯。
此反应是一种酰基互换反应,乙酸酐中的乙酸根离子与硝酸中的硝酸根离子发生交换。
2.硝酸乙酸酯和肼反应生成1-乙酰肼。
硝酸乙酸酯中的硝酸根离子与肼中的氨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1-乙酰肼。
3.1-乙酰肼经氧化反应生成1-乙酰三氮唑。
氧化剂氧气或过氧化氢氧化1-乙酰肼,形成1-乙酰三氮唑。
4.1-乙酰三氮唑经脱乙酰反应生成三氮唑。
在碱性条件下,1-乙酰三氮唑发生脱乙酰反应,生成三氮唑。
2. 从苯胺出发的三氮唑合成2.1. 合成路线另一种常用的三氮唑合成方法是从苯胺出发,经过一系列反应制得目标产物。
以下是从苯胺合成三氮唑的合成路线: 1. 苯胺经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胺。
2. 硝基苯胺和醛缩合反应生成醛基苯胺。
3. 醛基苯胺经氧化反应生成醛酸苯胺。
4. 醛酸苯胺和叠氮化钠反应生成1-苯基三氮唑。
5. 1-苯基三氮唑经还原反应生成三氮唑。
2.2. 反应机理1.苯胺经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胺。
硝化反应是一种取代反应,苯胺中的氨基被硝酸根离子取代。
简介苯并三氮唑在国内生产的,有三种形状的,有颗粒状,片状,针状.国外的,大部分做颗粒和片状的.美国生产的苯并三氮唑大部分都做颗粒状.但是颗粒状的不好溶解,需要苯并三氮唑的国内厂家往往需要用溶剂溶解了之后在放到产品里面.近年来越来越多厂家使用德国洋樱集团生产的苯并三氮唑,德国的苯并三氮唑按照欧盟的REACH要求出口,而且是针状的,水油两用,既可以直接溶解在水里面也可以溶解在溶剂里面.使用很方便.国家为了抓环保,狠抓了生产苯并三氮唑的上游原料生产厂家,国内的生产苯并三氮唑的厂家已经大幅度减少生产的产量,产品成本也越来越接近进口的价格。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苯并三氮唑;BTA产品编号: FZS137中文名称:苯并三氮唑;BTA中文别名: 1,2,3-苯骈三氮唑,苯并三氮唑,苯三唑英文名称: 1H-Benzotriazole产品外观英文别名: 1H-Benzotriazole线性分子式: 1,2,3-Benzotriazole;Azimidobenzene;Benzene azimide;T706;BTA编辑本段补充说明苯并三氮唑主要作为水处理剂、金属防锈剂和缓蚀剂。
广泛用于循环水处理剂,防锈油、脂类产品中,也应用于铜及铜合金的气相缓蚀剂、润滑油添加剂。
在电镀中用以表面纯化银、铜、锌,有防变色作用。
BTA与铜原子形成共价键和配位键,相互多替成链状聚合物,在铜加表面组成多层保护膜,使铜的表面不起氧化还原反应,不发生氢气,起防蚀作用。
对铅、铸铁、镍、锌等金属材料也有同样效果。
BTA可与多种缓蚀剂配合,提高缓蚀效果。
也可与多种阻垢剂、杀菌灭藻剂配合使用,尤其对封闭用循环冷却水系统缓蚀效果甚佳,在汽车用防冻剂乙二醇和水中,涂料中添加BTA都能挥发保护材料的作用。
BTA为良好的紫外光吸收剂,对紫外光敏感的制品可起到稳定的作用,例如防止重氮染料褪色,用BTA处理纸、编织物、胶片、金属硬币等薄片制品可以防止变色。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将BTA加入研磨油、切削油中,可以使加工的铜件不变色。
实验室里常用的化学用品有哪些一1、苯甲酸钠亦称“安息香酸钠”,化学式C7H5NaO2,分子量144.11,白色颗粒或结晶粉末,易燃、低毒,无臭、有甜味。
溶于水、稍溶于醇,水溶液对石蕊呈微碱性,约为PH=8。
常用于消毒药、食品添加剂。
2、苯并三氮唑化学式C6H5N3,分子量119.12,白色到浅褐色针状结晶,在空气中氧化而变红,无气味,在真空中蒸馏时发生爆炸,熔点90~95℃,在98~100℃升华,沸点201~204℃(2,00kPa),水溶液呈弱酸性,pH值为5.5~6.5,对酸、碱、氧化-还原都稳定,受热到100℃时亦稳定,与碱金属离可以生成稳定的金属盐,易溶于水。
用于水处理,油类抗氧剂及金属缓蚀剂。
3、氨三乙酸化学式CH6N9O6,分子量191.14,结构式N(CH2COOH)3,白色棱形结晶粉末,熔点246~249℃(分解),能溶于氨水、氢氧化钠,微溶于水,饱和水溶液pH为2.3,不溶于多数有机溶剂,溶于热乙醇中可生成水溶性一、二、三碱性盐。
属于金属络合剂,用于金属的分离及稀土元素的洗涤,电镀中可以代替氰化钠,但稳定性不如EDTA。
4、丙酮最简单的酮。
化学式CH3COCH3。
分子式C3H6O。
分子量58.08。
无色有微香液体。
易着火。
比重0.788(25/25℃)。
沸点56.5℃。
与水、乙醇、乙醚、氯仿、DMF、油类互溶。
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和物,爆炸极限2.89~12.8%(体积)。
化学性质活泼,能发生卤化、加成、缩合等反应。
广泛用作油脂、树脂、化学纤维、赛璐珞等的溶剂。
为合成药物(碘化)、树脂(环氧树脂、有机玻璃)及合成橡胶等的重要原料。
5、丙烯酰胺化学式CH2=CHCONH2,分子量71.08,片状晶体,极毒!熔点84.5℃,溶于水、乙醇、乙醚、氯仿。
具有活泼的酰胺基,容易转变成各种衍生物。
可用于纺织品上桨,造纸补强,废水絮凝沉降、净化等。
6、苯酚简称“酚”,俗称“石炭酸”,化学式C6H5OH,分子量94.11,最简单的酚。
三氮唑MSDS三氮唑(MSDS)⼀标识中⽂名1,2,4-三氮唑英⽂名1,2,4-1H-Triazole分⼦式C2H3N3相对分⼦量69.06CAS号288-88-0结构式⼆理化性质熔点(℃)119-122沸点(℃)260(760mmHg)闪点(℃)140分解温度(℃)未知⽔溶性1250 g/l (20 c)三主要成分和性状主要成分纯品三氮唑外观和性状⽆⾊或者淡黄⾊结晶主要⽤途是农药、医药中间体,⼴泛应⽤于粉锈宁、多效唑、烯效唑、烯唑醇等农药的合成。
四健康危害侵⼊途径吸⼊、⾷⼊健康危害吸进本品粉尘,可引起⿐炎、⽀⽓管炎、发热、喘息以及由于⽓管炎症⽽引起的迷⾛神经紧张等症状。
五急救措施⽪肤接触脱去污染的⾐着,⽤流动清⽔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流动清⽔或⽣理盐⽔冲洗。
就医。
吸⼊脱离现场⾄空⽓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饮⾜量温⽔,催吐。
就医。
六燃烧特性与消防燃烧性易燃燃烧特性遇明⽕、⾼热可燃。
燃烧产⽣有毒的废⽓。
穿合适的防护服,以防⽌接触⽪肤或眼睛。
穿⾃我呼吸设备(SCBA)以防⽌与热分解。
灭⽕⽅法消防⼈员须佩戴防毒⾯具、穿全⾝消防服,在上风向灭⽕;使⽤喷⽔,⼲粉,⼆氧化碳,或化学泡沫。
燃烧有害产物⼀氧化碳、⼆氧化碳、氮氧化物。
禁忌物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强酸、强碱。
七防护措施车间标准前苏联MAC(mg/m3) 5⼯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吸过滤式防尘⼝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作服。
⼿防护戴乳胶⼿套。
其他⼯作现场严禁吸烟。
⼯作完毕,淋浴更⾐。
定期体检。
⼋毒性资料LD50 1350(mg/Kg) ⼤⿏经⼝九应急措施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
切断⽕源。
建议应急处理⼈员戴防尘⾯具(全⾯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扫起,置于袋中转移⾄安全场所。
若⼤量泄漏,⽤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苯并三氮唑结构式苯骈三氮唑是一种化学品,有苯骈三氮唑含量高,杂质种类少的特点。
无色针状结晶。
微溶于冷水、乙醇、乙醚。
中文名苯骈三氮唑[5]外文名1H-Benzotriazole[5]别名1,2,3-苯并三唑; 连三氮茚; 苯并三氮杂茂;化学式C6H5N3[5]分子量119.12CAS登录号95-14-7[5]EINECS登录号202-394-1[5]熔点94 ℃沸点159℃ (15 mmHg)水溶性微溶于水密度1.36外观白色到浅粉色针状结晶闪点170 ℃基本信息性状:白色至浅褐色针状结晶。
无气味。
在空气中氧化而逐渐变红。
在真空中蒸馏时能发生爆炸。
密度(g/mL,25/4℃):1.36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未确定熔点(ºC):98.5沸点(ºC,常压):98.5沸点(ºC,5.2kPa):未确定折射率:未确定闪点(ºC):185.7比旋光度(º):未确定自燃点或引燃温度(ºC):未确定蒸气压(kPa,25ºC):未确定饱和蒸气压(kPa,60ºC):未确定燃烧热(kJ/mol):60.47临界温度(ºC):未确定临界压力(kPa):未确定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未确定爆炸上限(%,V/V):未确定爆炸下限(%,V/V):未确定溶解性:溶于乙醇、苯、甲苯、氯仿和二甲基甲酰胺,微溶于冷水。
难溶于石油系溶剂。
生态学数据对水有稍微的危害。
对眼睛有强烈刺激作用,对皮肤有中等程度的刺激性。
分子结构数据摩尔折射率:34.71摩尔体积(cm3/mol):88.3等张比容(90.2K):259.0表面张力(dyne/cm):73.9极化率(10-24cm3):13.76[3]计算化学数据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1氢键供体数量:1氢键受体数量:3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互变异构体数量:2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41.6重原子数量:9表面电荷:0复杂度:92.5同位素原子数量:0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共价键单元数量:1[3]贮存方法密封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超声波清洗剂参考配方参考配方1组成百分含量成分作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5-8% 表面活性剂椰子油烷醇酰胺(6501) 8-10% 表面活性剂油酸三乙醇胺 2-4% 表面活性剂单乙醇胺 8-10% 防锈剂苯并三氮唑 0-1% 缓蚀剂二钠 1-2% 络合剂水 70-75%参考配方2组成百分含量成分作用磺基水杨酸钠 1-3% /脂酸烷醇酰胺 5-8% 表面活性剂柠檬酸钠 2-4% 络合剂三聚磷酸钠 3-5% 助洗剂硅酸钠 2-4% 助洗剂尼泊金甲酯/丙酯 0.05-0.10% 防腐剂烷醇酰胺磷酸酯钾盐 1-3% 抗静电剂水 82-85%金属清洗剂参考配方:原材料资料:1、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简介分子式: C12H25O.(C2H4O)n[1]分子量: 1199.55熔点:41-45 °C(lit.)沸点:100 °C(lit.)闪点:>230 °F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又称为聚乙氧基化脂肪醇。
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发展最快、用量最大的品种。
这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是用脂肪醇与环氧乙烷通过加成反应而制得的,用以下通式表示:R-O-(CH2CH2O)n-H。
[2]R一般为饱和的或不饱和的C12~18的烃基,可以是直链烃基,也可以是带支链的烃基。
n是环氧乙烷的加成数,也就是表面活性剂分子中氧乙烯基的数目。
n越大,分子亲水基上的氧越多,与水就能形成更多的氢键,水溶性就越好。
n=1~5时,产物能溶于油而不溶于水,常做为制备硫酸酯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原料。
n=6~8时,能溶于水,常用作纺织品的洗涤剂和油脂乳化剂。
n=10~20时,在工业上用作乳化剂和匀染剂。
[2]当碳链R为C7~9,n=5时,生成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在工业上称作渗透剂JFC(Penetrating agent JFC)。
当碳链R为C12~18,n=15~20时,生成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在工业上称作平平加O(Peregal O)。
超声波清洗剂参考配方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超声波清洗剂参考配方参考配方1组成百分含量成分作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8%表面活性剂椰子油烷醇酰胺(6501)8-10%表面活性剂油酸三乙醇胺2-4%表面活性剂单乙醇胺8-10%防锈剂苯并三氮唑0-1%缓蚀剂二钠1-2%络合剂水70-75%参考配方2组成百分含量成分作用磺基水杨酸钠1-3%/脂酸烷醇酰胺5-8%表面活性剂柠檬酸钠2-4%络合剂三聚磷酸钠3-5%助洗剂硅酸钠2-4%助洗剂尼泊金甲酯/丙酯防腐剂烷醇酰胺磷酸酯钾盐1-3%抗静电剂水82-85%金属清洗剂参考配方:原材料资料:1、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简介分子式:C12H25O.(C2H4O)n[1]分子量:熔点:41-45°C(lit.)沸点:100°C(lit.)闪点:>230°F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又称为聚乙氧基化脂肪醇。
是中发展最快、用量最大的品种。
这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是用与通过加成反应而制得的,用以下通式表示:R-O-(CH2CH2O)n-H。
[2]R一般为饱和的或不饱和的C12~18的烃基,可以是直链烃基,也可以是带支链的烃基。
n是环氧乙烷的加成数,也就是表面活性剂分子中氧乙烯基的数目。
n越大,分子亲水基上的氧越多,与水就能形成更多的氢键,水溶性就越好。
n=1~5时,产物能溶于油而不溶于水,常做为制备硫酸酯类的原料。
n=6~8时,能溶于水,常用作纺织品的洗涤剂和油脂乳化剂。
n=10~20时,在工业上用作乳化剂和匀染剂。
[2]当碳链R为C7~9,n=5时,生成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在工业上称作JFC(PenetratingagentJFC)。
当碳链R为C12~18,n=15~20时,生成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在工业上称作O(PeregalO)。
当碳链R 为C12时,生成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则俗称A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