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缓蚀剂苯并三氮唑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2
专利名称:苯并三氮唑衍生物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孙果洋,汪小龙
申请号:CN202010297846.1
申请日:20200416
公开号:CN111362883A
公开日:
20200703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苯并三氮唑衍生物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苯并三氮唑、二乙醇胺和甲醛置于在反应容器中进行混合,获得混合原料;边搅拌所述混合原料边升温至85℃~110℃,然后保温反应预设时间;降温至室温,获得产品。
制备的苯并三氮唑衍生物类的铜缓蚀剂具有优良亲水性可以直接使用不用先转换成水溶性盐再使用,缓腐蚀性能良好,且不受欧盟REACH规范所限制使用;另外,本发明的苯并三氮唑衍生物缓蚀剂的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应用在工业生产。
申请人:安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工业西路6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广州海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郑凤姣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探究苯并三氮唑含量对抑制金属腐蚀的影响摘要:本文根据实验室现有铜片腐蚀测定器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进行了不同浓度的苯并三氮唑的铜片腐蚀实验,探索研究变性燃料乙醇中苯并三氮唑含量对抑制金属腐蚀的影响。
关键字:变性燃料乙醇;苯并三氮唑;紫外分光光度计;金属腐蚀1.引言乙醇汽油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逐渐普及,汽油中添加变性燃料乙醇会增加汽油的腐蚀性,其原因是变性燃料乙醇中含有水分,水分会激活金属的酸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因此一般乙醇厂家会在变性燃料乙醇中添加金属腐蚀抑制剂,如苯丙三氮唑、环己胺等其他抗氧剂或清洁分散剂。
近日我实验室经过探索研究出变性燃料乙醇中苯丙三氮唑的测量方法并形成作业指导书,以此为基础,探究变性燃料乙醇中苯丙三氮唑的具体含量与金属腐蚀情况的关系,同时探究添加不同含量苯丙三氮唑的变性燃料乙醇后,乙醇汽油的金属腐蚀情况。
2.铜片腐蚀实验2.1制备标准浓度法2.1.1实验方法概要参照国家标准GB378-64《发动机燃料铜片腐蚀试验法》4进行铜片腐蚀试验。
配制腐蚀试验母液,在母液中加入苯并三氮唑标准溶液,分别配置成25 mg/L、50 mg/L、75mg/L、100 mg/L、150 mg/L浓度BAT的腐蚀试验液,将磨好的铜片放入含有不同浓度苯并三氮唑的实验母液中,放入43℃的水浴中进行7天、14天、21天三个周期的腐蚀实验,每个周期腐蚀结束后,参照JB/T 6074-925进行铜片清洗处理,处理后进行称量,分别计算失重率和缓蚀率,来衡量苯并三氮唑含量对金属腐蚀抑制程度的情况。
2.1.2实验结果探究2.1.2.1 7日铜片腐蚀试验铜片在43℃水域中持续7天后,观察铜片腐蚀状态,如图2,铜片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称量铜片重量,计算缓释率,具体腐蚀情况如表1,观察腐蚀情况趋势。
表1 7日铜片腐蚀实验情况统计表通过7天的腐蚀试验发现:随着苯并三氮唑浓度的增加,铜片失重值会降低,缓释率会逐渐增加,随着浓度的增长,缓释率整体递增,增加到25mg/L后,缓释率折现图坡度变缓。
简介苯并三氮唑在国内生产的,有三种形状的,有颗粒状,片状,针状.国外的,大部分做颗粒和片状的.美国生产的苯并三氮唑大部分都做颗粒状.但是颗粒状的不好溶解,需要苯并三氮唑的国内厂家往往需要用溶剂溶解了之后在放到产品里面.近年来越来越多厂家使用德国洋樱集团生产的苯并三氮唑,德国的苯并三氮唑按照欧盟的REACH要求出口,而且是针状的,水油两用,既可以直接溶解在水里面也可以溶解在溶剂里面.使用很方便.国家为了抓环保,狠抓了生产苯并三氮唑的上游原料生产厂家,国内的生产苯并三氮唑的厂家已经大幅度减少生产的产量,产品成本也越来越接近进口的价格。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苯并三氮唑;BTA产品编号: FZS137中文名称:苯并三氮唑;BTA中文别名: 1,2,3-苯骈三氮唑,苯并三氮唑,苯三唑英文名称: 1H-Benzotriazole产品外观英文别名: 1H-Benzotriazole线性分子式: 1,2,3-Benzotriazole;Azimidobenzene;Benzene azimide;T706;BTA编辑本段补充说明苯并三氮唑主要作为水处理剂、金属防锈剂和缓蚀剂。
广泛用于循环水处理剂,防锈油、脂类产品中,也应用于铜及铜合金的气相缓蚀剂、润滑油添加剂。
在电镀中用以表面纯化银、铜、锌,有防变色作用。
BTA与铜原子形成共价键和配位键,相互多替成链状聚合物,在铜加表面组成多层保护膜,使铜的表面不起氧化还原反应,不发生氢气,起防蚀作用。
对铅、铸铁、镍、锌等金属材料也有同样效果。
BTA可与多种缓蚀剂配合,提高缓蚀效果。
也可与多种阻垢剂、杀菌灭藻剂配合使用,尤其对封闭用循环冷却水系统缓蚀效果甚佳,在汽车用防冻剂乙二醇和水中,涂料中添加BTA都能挥发保护材料的作用。
BTA为良好的紫外光吸收剂,对紫外光敏感的制品可起到稳定的作用,例如防止重氮染料褪色,用BTA处理纸、编织物、胶片、金属硬币等薄片制品可以防止变色。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将BTA加入研磨油、切削油中,可以使加工的铜件不变色。
苯并三氮唑酮缓蚀剂机理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旨在引导读者了解本文的主题以及展示苯并三氮唑酮缓蚀剂机理的重要性。
本文主要探讨了苯并三氮唑酮缓蚀剂的化学结构和缓蚀机理,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缓蚀剂作为一种关键材料,在保护金属材料免受腐蚀和氧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金属材料在环境中的暴露和使用增加,因此探索高效的缓蚀剂机理显得尤为重要。
苯并三氮唑酮缓蚀剂作为一类新型缓蚀剂,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和优异的缓蚀性能使其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因此,深入探讨苯并三氮唑酮缓蚀剂的机理对于揭示其缓蚀性能的来源以及进一步改进其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首先确定苯并三氮唑酮缓蚀剂的化学结构,通过对其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其分子组成和结构特征,为后续对其缓蚀机理的探讨提供基础。
随后,我们将重点探讨苯并三氮唑酮缓蚀剂的缓蚀机理。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苯并三氮唑酮缓蚀剂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的过程以及该膜对金属腐蚀的抑制作用。
同时,我们还将讨论苯并三氮唑酮缓蚀剂与金属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它如何影响缓蚀性能的提高。
最后,我们将总结苯并三氮唑酮缓蚀剂的机理,并对其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通过对其机理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向,进而推动苯并三氮唑酮缓蚀剂的实际应用和发展。
总之,本文旨在通过对苯并三氮唑酮缓蚀剂机理的探讨,加深对其缓蚀性能的认识,并进一步提高其应用性能。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启示,推动缓蚀剂研究的发展。
1.2文章结构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和探讨苯并三氮唑酮缓蚀剂的机理,以便深入了解该缓蚀剂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效果。
具体而言,本文的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苯并三氮唑酮缓蚀剂的化学结构:通过文献调研和实验研究,对该缓蚀剂的化学组成和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确定,以便了解其在腐蚀抑制中的作用机制。
苯并三氮唑用于油类抗氧化剂
英文名称:1,2,3-Benzotrialole
分子量:119.12 CAS No:95-14-7
一、产品特性:
用于油类抗氧化剂的苯并三氮唑纯品系白色至微黄色针状晶体,熔点98.5℃,沸点204℃(15毫米汞柱),微溶于水,溶于醇、苯、甲苯、氯仿等有机溶剂。
苯骈三氮唑可以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膜,保护铜及其它金属免受大气及有害介质的腐蚀。
二、技术指标:
二、作用用途:
1、苯骈三氮唑用于油类抗氧化剂广泛用于各种润滑油、液压油、刹车油、变压油等。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将本品加入研磨油、切削油中,可以使加工的铜件不变色。
2、广泛应用于金属的防锈剂和缓蚀剂,苯并三氮唑可以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膜,保护铜及其它金属免受大气及有害介质的腐蚀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BTA可与多种阻垢剂、杀菌灭藻剂配合使用,对循环冷却水系统缓蚀效果良好,在循环水中用量为2-4mg/ 4、苯并三氮唑也是良好的紫外线吸收剂,对紫外线敏感度的制品可起到稳定作用,苯骈三氮唑还是染料剂、农药、助剂、感光材料等的中间体。
3、苯骈三氮唑也可以作为铜银的防变色剂、汽车冷却液、润滑油添加剂。
亦可作为涂料和油
类添加剂,防止金属制品的表面变色和劣化;应用于防冻和合成洗涤剂,起到防冻、防腐、抗凝的效用。
三、包装与储存:
包装:用于油类抗氧化剂的苯并三氮唑净重20公斤塑编袋或纸板桶,内衬黑色塑料袋,或根据客户要求包装。
贮藏:本品应存放在通风、干燥处,不得和食物与种子混放。
青铜文物修复过程中的除锈及缓蚀对青铜文物进行清洗除锈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去解读青铜文物所遗留下来的纹饰、铭文和各种铸造痕迹等历史信息,清除青铜文物表面不稳定的有害锈等腐蚀物质,恢复其表面和加工的原始面貌。
青铜文物的清洗除锈可分为物理法除锈和化学法除锈两种。
其中物理法除锈是最基本的方法,该法主要采用手术刀、微型牙钻和超声波震动来除去青铜文物上的结垢及锈蚀物。
化学法除锈则是利用化学药品来达到去除青铜文物表面结垢和锈蚀的目的,该法的缺点是可能造成清洗过度或残留物影响,使用时药品量的控制是个难点。
因此,在对青铜文物进行全面清洗之前,首先应该做的工作是对不同锈蚀状况的部位(即不显眼的部位)进行小面积的试验性清洗,在此基础之上再对青铜文物进行全面清洗。
青铜文物物理除锈法物理除锈仅仅是一种表面处理技术,很难将青铜文物深层的有害锈去除,更重要的是该法的工艺很难把握,容易造成青铜文物本体的损坏,适用于除去青铜文物局部的锈蚀。
下面简要介绍几种:机械法。
使用各种毛刷、錾刀、雕刻刀、不锈钢医用手术器械等直接在青铜器物的锈蚀部位做机械操作,将暴露在青铜文物表面的粉状锈及下面掩盖的灰白色氯化亚铜除去。
超声波法。
利用其产生的单向力和空化作用除锈。
只有当青铜文物的尺寸大小跟超声波波长接近时,才会产生共振现象,产生高压力将附着在青铜文物表面的锈蚀层振动除去。
激光法。
利用激光机发射的激光束瞬间产生的能量,使青铜文物表面温度迅速升高,通过光热效应使锈蚀层熔离青铜基体。
该法还处于不成熟阶段,暂不适用大面积锈蚀层的清除,更重要的是激光法除锈后,青铜基体容易变色。
喷砂法。
可调控不同的喷砂速度、喷砂量和喷砂材料(如石粉、玻璃粉、核桃壳粉,玉米棒粉等)。
其最大优势是可有效去除大面积的不溶性硬垢层,而且可人为控制去除的量及厚度。
化学除锈法化学除锈法是利用化学试剂配制除锈液,将青铜文物表面的有害锈与除锈液接触发生化学反应,使青铜文物表面的有害锈(CuCl)完全转化为不含氯离子的稳定产物。
磁场作用下苯并三氮唑对黄铜的缓蚀性能研究韩建勋;葛红花;叶明君;许贺丽【摘要】采用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研究了苯并三氮唑(BTA)对黄铜/模拟水腐蚀体系的缓蚀作用,以及电磁场作用下BTA对黄铜电极缓蚀性能的变化.结果显示,BTA对该体系有较好的缓蚀作用;电磁处理和BTA联合作用时,腐蚀电流密度较缓蚀剂单独作用时进一步下降;电磁处理促进了缓蚀剂BTA在金属表面的吸附;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磁处理时间越长,BTA对黄铜电极的缓蚀性能越好.【期刊名称】《上海电力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30)002【总页数】4页(P145-148)【关键词】黄铜;模拟水;电磁处理;苯并三氮唑;缓蚀【作者】韩建勋;葛红花;叶明君;许贺丽【作者单位】上海电力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上海200090;上海电力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上海200090;上海电力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上海200090;上海电力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上海20009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74.3工业冷却水系统[1]在运行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结垢、腐蚀、微生物滋长等,尤其是在浓缩倍率提高以后,这些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目前,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广泛采用添加水处理剂的方式解决上述问题,虽然阻垢缓蚀效果不错,但是考虑到经济成本和对环境保护的要求,[2]这些药剂的长期使用将受到限制.而应用电场、磁场进行冷却水处理的技术,成本低、无污染,往往可集阻垢、除垢、缓蚀、杀菌、灭藻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和青睐.[3-4]磁场水处理技术属于物理水处理技术,由于其具有投资成本少、运行维护费用低、绿色环保等优点,在锅炉及管道用水、工业循环冷却水、中央空调冷却用水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已经在防垢与除垢应用方面取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成果,[5-7]但对金属的腐蚀和缓蚀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因此,探讨磁场水处理技术的缓蚀效果,拓宽磁处理的应用范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磁场和苯并三氮唑(BTA)的联合作用对黄铜电极的缓蚀效果.1 实验部分1.1 实验用水实验用水为模拟冷却水,其成分如表1所示.表1 模拟冷却水成分 mg/LCa2+ Mg2+ HCO3- SO42- Cl- Na +20 6 122 360 300 3791.2 电极制备实验材料为HSn70-1黄铜,将黄铜板材加工成工作面为1 cm2的试片,在工作面的背面焊上导线,用环氧树脂封装非工作面.实验前用0~6#砂纸逐级打磨试片工作面,然后用酒精脱脂,并用去离子水冲洗.1.3 电化学测试在CHI660电化学工作站上进行交流阻抗谱和极化曲线测试,其中交流阻抗谱测试的频率范围为0.05~105Hz,交流激励信号幅值为5 mV,极化曲线扫描速度为1 mV/s.测定时采用三电极体系,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铂电极为辅助电极.2 结果与讨论2.1 缓蚀剂BTA对黄铜电极缓蚀性能的影响图1为黄铜电极在含有不同浓度缓蚀剂BTA的模拟水中浸泡1 h后的极化曲线.由图1可以看出,模拟水中BTA的加入起到了较好的缓蚀效果,极化曲线的阴阳极极化率均出现增大,腐蚀电流密度降低.缓蚀剂浓度越大,黄铜电极的腐蚀电流密度Icorr越小.不含缓蚀剂时,Icorr为1.36 μA/cm2;缓蚀剂 BTA 的浓度为7mg/L 时,Icorr为0.088 μA/cm2.缓蚀剂的加入使Icorr下降了一个数量级以上,显示出较好的缓蚀效果.黄铜电极的阴极极化曲线和阳极极化曲线的塔菲尔斜率均随着缓蚀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这说明BTA同时抑制了黄铜/模拟水腐蚀体系的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同时,腐蚀电位发生负移,这说明BTA对阴极反应的抑制作用更强.图1 黄铜电极在含不同浓度BTA的模拟水中浸泡1 h后的极化曲线BTA对黄铜的缓蚀性能与电极的浸泡时间有较大关系,图2为黄铜电极在 BTA浓度为3 mg/L的模拟水中浸泡不同时间后的极化曲线.图2 黄铜电极在含3 mg/L BTA的模拟水中浸泡不同时间后的极化曲线由图2可以看出,在缓蚀剂浓度为3 mg/L时,黄铜电极的腐蚀电流密度Icorr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浸泡1 h时的Icorr为0.187 μA/cm2,浸泡8 h 后的Icorr为0.034 4 μA/cm2,降低了5 倍多,这说明浸泡时间的延长使得BTA对黄铜的缓蚀性能提高.另外,阴极极化曲线和阳极极化曲线的塔菲尔斜率均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这说明电极反应阻力逐渐增大,浸泡时间的延长可以更有效地抑制黄铜/模拟水腐蚀体系的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2.2 磁处理对黄铜电极缓蚀性能的影响经过不同时间的磁处理后,黄铜电极在模拟水中的Bode图如图3所示.图3 黄铜电极在不同磁处理时间后的模拟水中的Bode示意由图3可以看出,磁处理后的电极/模拟水体系的阻抗模值有略微减少,由未经处理的23.05 kΩ·cm2降低到磁处理4 h后的17.36 kΩ·cm2,磁处理4 h与磁处理1 h后的阻抗模值变化不大.由此表明,电磁处理对黄铜在无缓蚀剂的模拟水中有一定促进腐蚀的作用,这可能是由于磁处理会使水溶液中溶解氧浓度发生变化导致的.2.3 磁场和BTA联合作用时对黄铜电极缓蚀性能的影响图4为磁处理前后黄铜电极在模拟水中的极化曲线.由图4可以看出,磁处理和缓蚀剂联合作用可以对黄铜起到更好的保护效果.经过BTA和磁处理联合作用后,腐蚀电流密度进一步降低,由只有1 mg/L BTA时的0.275 μA/cm2降低到与磁处理联合作用后的0.083 9 μA/cm2.同样,磁处理和缓蚀剂联合作用后,腐蚀体系的阴、阳极反应均受到抑制.图5为不同磁处理时间下黄铜电极的极化曲线.由图5可以看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磁处理时间越长,黄铜电极的腐蚀电流密度越会显著减小.当BTA浓度为1mg/L时,腐蚀电流密度由空白实验的1.363 μA/cm2降低至0.017 62 μA/cm2,下降了近两个数量级,可见磁处理时间的延长可以提高电极的缓蚀性能.图4 磁处理对黄铜电极极化曲线的影响图5 不同磁处理时间对黄铜电极极化曲线的影响2.4 EDS分析表2为黄铜电极在含7 mg/L BTA的模拟水中浸泡8 h后(磁处理前后)的EDS分析结果.表2 黄铜表面的EDS分析结果 %C O Cu Zn 7mg/L BTA 14.33 2.70 51.60 31.水处理方法36 7mg/L BTA+磁处理 48.36 19.55 20.39 11.70表2表明,在含BTA的溶液中,EDS图谱显示黄铜表面存在C,O,Cu,Zn等元素,其中以Cu和Zn元素为主,C的存在应该与缓蚀剂在表面的吸附有关.当BTA与磁处理联合作用时,黄铜表面的C和O含量显著增加,如C含量由磁处理前的14.33%增加到磁处理后的48.36%,这说明磁处理促进了BTA在黄铜表面的吸附,提高了黄铜的耐蚀性能.3 结论(1)模拟水中BTA的加入使黄铜电极获得了良好的缓蚀效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缓蚀剂浓度越大,浸泡时间越长,缓蚀效果越好;BTA抑制了黄铜/模拟水腐蚀体系的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2)磁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黄铜/模拟水体系的腐蚀速度.磁处理和BTA联合作用时,腐蚀速度较缓蚀剂单独作用时有进一步下降;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延长磁处理时间,可以提高黄铜电极的缓蚀性能.(3)EDS分析显示磁处理促进了BTA在黄铜表面的吸附,使黄铜的耐蚀性能更强.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周本省.工业水处理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10-15.[2]贾丰春,李自托,董泉玉.工业循环冷却水阻垢剂研究现状与发展[J].工业水处理,2006,(26):12-14[3]陈璨.基于电磁场的除垢防垢技术研究[D].东营:中国石油大学,2008.[4]吴智慧,陈永昌,邢小凯,等.电磁抗垢机理的实验研究[J].水处理技术,2006,32(4):49-52.[5]LIBURKIN V G,KONDRATEV B S,PAVLYUKOVA T S.Action of magnetic treatment of water on structure formation of gypsum[J].Glass Ceram,1986(1):101-105[6]龚晓明,葛红花,刘蕊.磁场水处理阻垢机理及其应用研究[J].工业水处理,2010,8(30):10-14.[7]张娟,李周,陈畅,等.BTA及其复配铜缓蚀剂的研究进展[J].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报,2008,9(22):83-85.。
铜缓蚀剂苯并三氮唑
英文名称:1,2,3-Benzotrialole
分子量:119.12 CAS No:95-14-7
一、产品特性:
铜缓蚀剂苯并三氮唑纯品系白色至微黄色针状晶体,熔点98.5℃,沸点204℃(15毫米汞柱),微溶于水,溶于醇、苯、甲苯、氯仿等有机溶剂。
铜缓蚀剂苯骈三氮唑用做油类抗氧剂(各种润滑油、液压油、刹车油、变压油),可延长产品的保质期,提高产品质量。
二、技术指标:
二、作用用途:
1、润滑油用铜缓蚀剂苯并三氮唑广泛应用于金属的防锈剂和缓蚀剂,可以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膜,保护铜及其它金属免受大气及有害介质的腐蚀,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将本品加入研磨油、切削油中,可以使加工的铜件不变色。
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BTA可与多种阻垢剂、杀菌灭藻剂配合使用,对循环冷却水系统缓蚀效果良好,在循环水中用量为0.5-2.0mg/L。
2、铜缓蚀剂苯骈三氮唑也是良好的紫外线吸收剂,对紫外线敏感度的制品可起到稳定作用,苯骈三氮唑还是染料剂、农药、助剂、感光材料等的中间体。
铜缓蚀剂苯并三氮唑也可作为铜银的防变色剂、汽车冷却液、润滑油添加剂。
亦可作为涂料和油类添加剂,防止金属制品的表面变色和劣化;应用于防冻和合成洗涤剂,起到防冻、防腐、抗凝的效用。
三、包装与储存:
包装:铜缓蚀剂苯并三氮唑包装净重20公斤塑编袋或纸板桶,内衬黑色塑料袋,或根据客户要
求包装。
贮藏:本品应存放在通风、干燥处,不得和食物与种子混放。
作者: 徐国梅 谢红璐 刘云
作者机构: 皖西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安徽六安237012
出版物刊名: 皖西学院学报
页码: 72-75页
主题词: 苯并三氮唑 金属清洗剂 缓蚀
摘要:本文研究了苯并三氮唑在金属清洗剂中的缓蚀作用,用电化学法比较研究了苯并三氮唑(BTA)、硅酸钠、硝酸钠在10%NaCl溶液中对铜的缓蚀性能;在原电池中探讨苯并三氮唑与硅酸钠、硝酸钠协同对铜的缓蚀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苯并三氮唑本身具有缓蚀性,缓蚀率为54.5%,加入助溶剂硅酸钠后缓蚀率由54.5%增加到84.5%;硅酸钠、苯并三氮唑复配后在油酸三乙醇胺金属清洗剂中对铜的缓蚀率可达97.6%;浓度为0.0008mol/L苯并三氮唑在时间达3h时缓蚀作用最强,且硅酸钠(0.004mol/L)、苯并三氮唑(0.0008mol/L)和油酸三乙醇胺三者复配对铜的缓蚀作用最好。
苯并三氮唑对铝基本无缓蚀作用。
苯并三氮唑及其衍生物在硫酸溶液中对铜的缓蚀作用徐群杰;周国定;陆柱;刘峰名;任斌;田中群;林昌健【期刊名称】《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年(卷),期】2001(21)3【摘要】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 (SERS)对在 0 5mol/LH2 SO4 溶液中苯并三氮唑BTAH及其衍生物 4CBTAH(4羧基苯并三唑 )对铜的缓蚀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 ,发现 4CBTAH对铜的作用与BTAH的作用机理相似 ,在较正电位下两者都是通过三唑环与铜形成配合物覆盖在铜表面 ,随着电位负移在铜电极表面吸附的聚合物膜逐渐转化为分子形式吸附 ,4CBTAH中的 -COOH基团只是起到空间位阻的作用 ,没有参与电极表面的吸附 .【总页数】5页(P172-176)【关键词】铜电极;BTAH;缓蚀剂;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作者】徐群杰;周国定;陆柱;刘峰名;任斌;田中群;林昌健【作者单位】上海电力学院电化学研究室;华东理工大学环境工程系防腐蚀中心;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74.42【相关文献】1.苯并三氮唑与4-羧基苯并三氮唑在氯化钠溶液中对铜的缓蚀作用 [J], 徐群杰;周国定;陆柱;刘峰名;田中群;林昌健2.苯并三氮唑与5-羧基苯并三氮唑在NaCl溶液中对铜缓蚀作用的SERS研究 [J], 徐群杰;周国定;陆柱;刘峰名;田中群;林昌健3.苯并三氮唑及其衍生物在NaCl溶液中对铜缓蚀作用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J], 徐群杰;周国定;陆柱;田中群;林昌健4.热钾碱溶液中苯并三氮唑对碳钢的缓蚀作用和吸附作用 [J], 路长青;周本省5.苯并三氮唑及其甲基衍生物在去离子水中对铜的缓蚀作用 [J], 廖冬梅;于萍;罗运柏;宋斌;姚琳;陈志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苯骈三氮唑,也被称为苯并三氮唑(BTA),是一种具有优异防锈性能的化合物。
其防锈原理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吸附作用:苯骈三氮唑分子具有极性基团和较长的碳氢链,这使得它能够定向
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保护膜。
这层保护膜能够抗拒水、氧等腐蚀性介质向金属表面的侵入,从而大大降低金属的锈蚀机率和速率。
2.共价键和配位键的形成:苯骈三氮唑与铜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共价键和配位键,
这种相互作用使得苯骈三氮唑分子与铜表面紧密结合,形成一层稳定的保护膜。
这种聚合络合物薄膜在多种溶剂中稳定且不溶解,为铜提供了良好的抗蚀保护。
3.水置换和溶剂作用:苯骈三氮唑分子具有不对称结构,当它的分子极性比水分
子更强,与金属的亲和力比水更大时,它能够将金属表面的水膜置换掉。
这种水置换作用减缓了金属的锈蚀速度,从而提高了金属的防锈性能。
4.缓蚀机理:苯骈三氮唑分子上的反应基团与腐蚀过程中生成的金属离子相互作
用,形成沉淀膜或不溶性配合膜。
这些膜在金属表面进一步聚合,形成更厚的保护膜,从而阻止了腐蚀过程的进行。
除了对铜和铜合金具有优异的防锈效果外,苯骈三氮唑还对银、锌等其他金属也表现出良好的防护作用。
这使得苯骈三氮唑在金属防锈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在循环水处理剂、金属防锈剂和缓蚀剂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总的来说,苯骈三氮唑的防锈原理主要是通过吸附作用、共价键和配位键的形成、水置换和溶剂作用以及缓蚀机理等多种方式,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保护膜,从而阻止腐蚀过程的发生,保护金属免受大气及有害介质的腐蚀。
苯并三氮唑类衍生物及其铜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苯并三氮唑类衍生物及其铜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摘要:苯并三氮唑类衍生物及其铜金属配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应用前景,因此合成与表征这类化合物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本文综述了苯并三氮唑类衍生物及其铜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和表征手段,并探讨了其生物活性和应用前景。
1. 引言苯并三氮唑类衍生物是一类具有六元芳香环结构和三个氮原子的化合物,因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目前,已报道了多种合成苯并三氮唑类衍生物的方法,如环合反应、选择性氧化等。
2. 苯并三氮唑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目前,苯并三氮唑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主要有环合反应、选择性氧化和金属配合等。
环合反应是合成苯并三氮唑类化合物的常用方法,包括多种环合反应路径,如点击反应、炔烃和亚硝酸盐的环合反应等。
选择性氧化方法可通过氧化反应在苯并三氮唑骨架上引入不同的官能团。
3. 苯并三氮唑类衍生物的表征手段所有合成的苯并三氮唑类衍生物都需要通过一系列表征方法确定其结构和纯度。
常用的表征手段包括核磁共振波谱(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质谱等。
4. 铜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铜金属配合物是苯并三氮唑类衍生物的重要衍生物之一。
常用的合成方法包括直接反应、络合反应和配体交换等。
同时,铜金属配合物的表征也是必要的,主要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循环伏安等方法。
5. 苯并三氮唑类衍生物及其铜金属配合物的生物活性和应用前景苯并三氮唑类衍生物及其铜金属配合物在生物活性和应用方面具有广泛的潜力。
已报道的研究表明,这类化合物表现出抗肿瘤、抗菌、抗病毒和抗氧化等多种活性。
此外,苯并三氮唑类衍生物及其铜金属配合物还可应用于催化剂、光电子器件和荧光探针等领域。
6. 结论苯并三氮唑类衍生物及其铜金属配合物是具有重要生物活性和应用前景的化合物。
该文综述了其合成与表征的方法,并探讨了其生物活性和应用前景。
希望本文能够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铜缓蚀剂苯并三氮唑缓蚀机理概述引言:铜材的应用面非常广,因此控制铜的缓蚀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现在铜缓蚀剂种类很多,但目前应用最广,最有效的还是苯并三氮唑(BTA)。
缓蚀机理概述:BTA 完全溶解在水中在溶液中的形式根据 pH 不同而变化:在强酸性溶液(pH < 1)中,以质子化的形式 BTAH+2存在;在弱酸、中性以及弱碱性溶液中,以 BTA 的形式存在;在强碱性溶液(pH >8)中,以 BTA-的形式存在。
在次分酸性,中性,碱性,含氯介质简要叙述机理。
1.酸性介质:酸性条件下Cu2O 易溶解,无法起到包覆膜作用。
BTA 存在时能够在铜表面形成一层复合膜,其中起主要缓蚀作用的Cu(I) -BTA 的形成途径有2 种:(1)BTA与Cu2O 直接反应生成Cu(I) -BTA(2)Cu2O 首先被酸溶解,生成的一价铜离子再与BTA 反应生成Cu(I) -BTA2. 中性环境在近中性介质中,BTA 与铜表面的水发生置换反应吸附在铜表面,与此同时,Cu 被氧化成Cu+,两者相互作用生成Cu(I) –BTA。
3.碱性介质在碱性介质中,铜表面总是被一层氧化物所覆盖,Cu2O 层为Cu(I)BTA 的形成提供了一价铜离子。
BTA 首先化学吸附在铜表面,随后与铜氧化物形成聚合物膜。
在研究唑类缓蚀剂在碱性溶液中对铜的钝化作用时发现,表面吸附了一层cu-BTA长链聚合物结构与类似的物质。
循环伏安试验表明:该缓蚀膜能影响铜的阴阳极电流,全面抑制腐蚀;溶液中的BTA 还能钝化溶液中的铜,避免了电偶腐蚀以及黄铜脱锌等。
4.含氯介质含氯介质中也会形成缓蚀膜Cu(I) –BTA。
随着pH 值的增加、Cl-浓度的减小均有利于缓蚀膜的形成。
但电位较高时,一价铜离子不能通过Cu(I)-BTA膜而Cl-却可以通过,这就导致了CuCl2-的大量增加,Cl-对Cu2O 层进行掺杂,在Cu2O 和Cu-BTA 间产生了CuCl 沉淀,使得Cu(I) -BTA 膜破裂,同时Cu(I) -BTA 对CuCl 吸附性很差,BTA 缓释作用消失。
铜缓蚀剂苯并三氮唑
英文名称:1,2,3-Benzotrialole
分子量:119.12 CAS No:95-14-7
一、产品特性:
铜缓蚀剂苯并三氮唑纯品系白色至微黄色针状晶体,熔点98.5℃,沸点204℃(15毫米汞柱),微溶于水,溶于醇、苯、甲苯、氯仿等有机溶剂。
铜缓蚀剂苯骈三氮唑用做油类抗氧剂(各种润滑油、液压油、刹车油、变压油),可延长产品的保质期,提高产品质量。
二、技术指标:
二、作用用途:
1、润滑油用铜缓蚀剂苯并三氮唑广泛应用于金属的防锈剂和缓蚀剂,可以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膜,保护铜及其它金属免受大气及有害介质的腐蚀,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将本品加入研磨油、切削油中,可以使加工的铜件不变色。
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BTA可与多种阻垢剂、杀菌灭藻剂配合使用,对循环冷却水系统缓蚀效果良好,在循环水中用量为0.5-2.0mg/L。
2、铜缓蚀剂苯骈三氮唑也是良好的紫外线吸收剂,对紫外线敏感度的制品可起到稳定作用,苯骈三氮唑还是染料剂、农药、助剂、感光材料等的中间体。
铜缓蚀剂苯并三氮唑也可作为铜银的防变色剂、汽车冷却液、润滑油添加剂。
亦可作为涂料和油类添加剂,防止金属制品的表面变色和劣化;应用于防冻和合成洗涤剂,起到防冻、防腐、抗凝的效用。
三、包装与储存:
包装:铜缓蚀剂苯并三氮唑包装净重20公斤塑编袋或纸板桶,内衬黑色塑料袋,或根据客户要
求包装。
贮藏:本品应存放在通风、干燥处,不得和食物与种子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