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限界
- 格式:doc
- 大小:580.00 KB
- 文档页数:7
铁路限界图集(全)————————————————————————————————作者:————————————————————————————————日期:铁路建筑界限图集(最全)1.铁路建筑接近限界(v≤160 km/h)(1) 建限—1直线建筑接近限界图信号机、水鹤的建筑接近限界(正线不适用)。
站台建筑接近限界(正线不适用)。
各种建筑物的基本接近限界。
适用于电力机车牵引的线路的跨线桥、天桥及雨棚等建筑物。
电力机车牵引的线路的跨线在困难条件下的最小高度。
旅客站台上柱类建筑物离站台边缘至少1 500 mm,建筑物离站台边缘至少2000 mm。
旅客站台为低站台时其高度为300 mm,专为行驶旅客列车的线路上可建1 100mm的高站台。
货物站台的高度为1 100 mm。
在非电气化区段的车站上,车辆调动频繁的站场内,天桥的高度不得少于5 800 mm。
货物高站台边缘(只适用于线路的一侧)在高出轨面距离1 100~4 800 mm间,距线路中心线距离可按1 850 mm设计。
曲线上建筑接近限界加宽办法曲线内侧加宽(mm)曲线外侧加宽(mm)曲线内外侧加宽共计(mm)式中R——曲线半径(m);H——计算点自轨面算起的高度(mm);h——外轨超高(mm);的值亦可用内侧轨顶为轴,将有关限界旋转θ角求得。
(2) 建限—2直线建筑接近限界图(车库门等)适用于新建及改建使用蒸汽及内燃机车、车辆的车库门、转车盘、洗车架、专用煤水线、洗罐线、加冰线、机车走行线上各种建筑物,亦适用于旅客列车到发线及超限货车不进入的线路上的雨棚。
适用于使用电力机车的上述各种建筑物。
X的值根据接触网的高度(有或无承力索)决定。
(3) 隧限—1隧道建筑限界图(蒸汽及内燃牵引区段)直线建筑接近限界。
隧道建筑限界。
(4) 隧限—2隧道建筑限界图(电力牵引区段)直线建筑接近限界。
隧道建筑限界。
隧道加宽办法曲线内侧加宽(mm)曲线外侧加宽(mm)式中R——曲线半径(m);H——计算点自轨面算起的高度(mm);h——外轨超高(mm)。
铁路限界标准是多少铁路限界标准是指铁路线路沿线各种设施、建筑物等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所需的最小间隙,是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参数。
铁路限界标准的确定涉及到列车、轨道、桥梁、隧道等多个方面,是铁路建设和运营中的重要内容。
首先,对于铁路限界标准的确定,需要考虑列车的尺寸和结构。
列车的车体尺寸、车轮轨距、车轮直径等都会对限界标准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铁路限界标准会考虑到列车的最大尺寸,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一定的安全裕量,以确保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不会与沿线设施发生碰撞。
其次,轨道的布置和维护也是确定铁路限界标准的重要因素。
轨道的水平和垂直几何参数会直接影响到列车的通过能力和安全性。
因此,在确定铁路限界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轨道的曲线半径、坡度、超高、超宽等因素,以保证列车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安全通过各个区段。
此外,桥梁和隧道在铁路限界标准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桥梁和隧道的结构形式、净空尺寸、限界高度等都会对列车的通过产生影响。
在设计和建设桥梁和隧道时,需要根据列车的尺寸和结构要求,合理确定其限界标准,以确保列车在通过桥梁和隧道时不会发生接触或碰撞。
最后,铁路限界标准的确定还需要考虑到沿线设施和建筑物的影响。
沿线设施和建筑物包括信号设备、电气设备、站台、护坡、护栏等,它们的布置和尺寸也会对列车的运行产生影响。
因此,在确定铁路限界标准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列车能够安全、顺畅地通过铁路线路。
综上所述,铁路限界标准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涉及到列车、轨道、桥梁、隧道、沿线设施等多个方面。
确定合理的铁路限界标准,对于保障列车的安全运行、提高铁路线路的通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铁路建设和运营中,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限界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和维护,以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高效和可靠。
铁路建筑界限图集(最全)1.铁路建筑接近限界(v≤160 km/h)(1) 建限—1直线建筑接近限界图信号机、水鹤的建筑接近限界(正线不适用)。
站台建筑接近限界(正线不适用)。
各种建筑物的基本接近限界。
适用于电力机车牵引的线路的跨线桥、天桥及雨棚等建筑物。
电力机车牵引的线路的跨线在困难条件下的最小高度。
旅客站台上柱类建筑物离站台边缘至少1 500 mm,建筑物离站台边缘至少2000 mm。
旅客站台为低站台时其高度为300 mm,专为行驶旅客列车的线路上可建1 100mm的高站台。
货物站台的高度为1 100 mm。
在非电气化区段的车站上,车辆调动频繁的站场内,天桥的高度不得少于5 800 mm。
货物高站台边缘(只适用于线路的一侧)在高出轨面距离1 100~4 800 mm间,距线路中心线距离可按1 850 mm设计。
曲线上建筑接近限界加宽办法曲线内侧加宽(mm)曲线外侧加宽(mm)曲线内外侧加宽共计(mm)式中R——曲线半径(m);H——计算点自轨面算起的高度(mm);h——外轨超高(mm);的值亦可用内侧轨顶为轴,将有关限界旋转θ角求得。
(2) 建限—2直线建筑接近限界图(车库门等)适用于新建及改建使用蒸汽及内燃机车、车辆的车库门、转车盘、洗车架、专用煤水线、洗罐线、加冰线、机车走行线上各种建筑物,亦适用于旅客列车到发线及超限货车不进入的线路上的雨棚。
适用于使用电力机车的上述各种建筑物。
X的值根据接触网的高度(有或无承力索)决定。
(3) 隧限—1隧道建筑限界图(蒸汽及内燃牵引区段)直线建筑接近限界。
隧道建筑限界。
(4) 隧限—2隧道建筑限界图(电力牵引区段)直线建筑接近限界。
隧道建筑限界。
隧道加宽办法曲线内侧加宽(mm)曲线外侧加宽(mm)式中R——曲线半径(m);H——计算点自轨面算起的高度(mm);h——外轨超高(mm)。
(5) 桥限—1桥梁建筑限界图(蒸汽及内燃牵引区段)直线建筑接近限界。
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标准
标准轨距铁路的建筑限界标准是为确保列车、车辆和铁路设施之间的安全间距而制定的规定。
这些标准规定了各种铁路结构和设施的最大尺寸,以确保不会与列车或车辆发生碰撞或干扰。
建筑限界标准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轨道限界:轨道限界规定了轨道之间的最小间距,以确保列车
在不同轨道上运行时不会相互干扰。
2.水平限界:水平限界规定了铁路结构或设施与列车或车辆之间
的水平间距,包括站台、站房、信号设备、桥梁、隧道等。
3.垂直限界:垂直限界规定了铁路结构或设施与列车或车辆之间
的垂直间距,包括电线、电缆、信号设备、车辆装置等。
4.侧向限界:侧向限界规定了铁路结构或设施与列车或车辆之间
的侧向间距,以防止列车或车辆与站台、桥梁、信号设备等发
生碰撞。
5.动力限界:动力限界规定了列车或车辆的尺寸、形状和设备,
以确保它们可以安全通过轨道、隧道和其他结构。
6.其他特殊限界:根据具体情况,还可能有其他特殊限界,如跨
越、穿越或相交的铁路线和道路之间的限界标准。
这些建筑限界标准是确保标准轨距铁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关键要素。
它们由国家或地区的铁路管理机构或标准化组织制定和实施,以确保列车、车辆和铁路设施之间的协调和安全运行。
铁路建筑限界标准可能因国家或地区而异,因此具体的标准应当参考相关国家
或地区的法规和规定。
铁路限界铁路限界(railway clearances)为了确保机车车辆在铁路线路上运行的安全,防止机车车辆撞击邻近线路的建筑物和设备,而对机车车辆和接近线路的建筑物、设备所规定的不允许超越的轮廓尺寸线。
铁路基本限界包括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接近限界。
以下所列的现行铁路限界是“标准轨距铁路限界。
”建筑接近限界是一个和线路中心线垂直横断面,它规定了保证机车车辆安全通行所需要的横断面的最小尺寸。
凡靠近铁路线路的建筑物及设备,其任何部分(和机车车辆有相互作用的除外)都不得侵入此限界之内。
在客货混用铁路线上(v≤ 160km/h),直线建筑接近限界1(建限-1,建限-2)、隧道建筑限界(隧限一1隧限一2)、桥梁建筑限界(桥限-1,桥限-2)如图1~图6 所示。
建限—1图1 直接建筑接近限界图建限—2图2 直线建筑接近限界图(车库门等)遂限—1图3 隧道建筑限界图(蒸汽及内燃牵引区段)遂限—2图4 隧道建筑限界图(电力牵引区段)桥限—1图5 桥梁建筑限界图(蒸汽及内燃牵引区段)桥限—2图6 桥梁建筑限界图(电力牵引区段)机车车辆通过曲线线路时,其车体纵向中心线和线路中心线不一致,车体中部向曲线内侧偏移,车体端部向曲线外侧偏移。
为了排除偏移所造成的障碍,可以按照偏移的程度将附近建筑物挪远,使机车车辆处于运行在直线线路上的状态,这种方法称作建筑限界的曲线加宽。
计算方法为:曲线内侧加宽(mm)曲线外侧加宽(mm)曲线内外侧加宽共计(mm)式中,R为曲线半径(单位:m);H为计算点自轨面算起的高度(单位:mm);h 为外轨超高(单位:mm)。
在客运专线铁路线上(160 km/h<v≤200 km/h),铁路建筑限界基本尺寸如图7 所示,该建筑限界也适用于客运专线的隧道和桥梁。
客运专线铁路曲线地段的建筑限界,应考虑因超高产生车体倾斜对曲线内侧的限界加宽,其加宽量为:图7 客运专线铁路建筑限界基本尺寸式中,W为曲线内侧加宽量(单位:mm);H为轨面至计算点的高度(单位∶mm);h为外轨超高直(单位:mm)。
铁路限界标准是多少铁路限界标准是指铁路线路上的桥梁、隧道、站台、信号设备等设施所能容许通过的列车外形的最大尺寸。
它是保证列车行驶安全、保障铁路设施完整的重要标准之一。
铁路限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铁路运输的安全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铁路限界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列车的长度、高度、宽度等多个因素。
首先,列车的长度是限界标准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根据不同的铁路线路等级和运输需求,铁路限界标准的长度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其次,列车的高度也是限界标准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隧道和桥梁的净高度是限制列车通过的重要条件,因此列车的高度必须符合铁路限界标准的规定。
此外,列车的宽度也是限界标准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站台、信号设备等设施的设置都需要考虑列车的宽度,因此列车的宽度也必须符合铁路限界标准的规定。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我国铁路限界标准的具体数值为,限界净高4.8米,限界净宽3.2米,限界净长25.5米。
这些数值是根据国家铁路运输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进行科学制定的,旨在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和高效。
铁路限界标准的执行对于铁路运输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严格执行铁路限界标准可以保证列车行驶的安全。
合理的限界标准可以避免列车与桥梁、隧道等设施发生碰撞,保障列车和设施的完整。
另一方面,严格执行铁路限界标准也有利于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
合理的限界标准可以保证列车的通行畅顺,避免因为尺寸不符合而导致的交通拥堵和运输延误。
总的来说,铁路限界标准是铁路运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标准之一。
它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和高效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铁路限界标准,确保列车的尺寸符合标准要求,从而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高效和顺畅。
铁路限界为了确保机车车辆在铁路线路上运行安全,防止机车车辆撞击邻近线路的建筑物和设备,而对机车车辆和接近线路的建筑物、设备所规定的不允许超越的轮廓尺寸线称为限界。
铁路部门为超限货物运输制定的超限限界图及站场设计与限界有关的规定,都以铁路限界为依据。
铁路基本限界分为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接近限界两类。
机车车辆限界是机车车辆横断面的最大极限,它规定了机车车辆不同部位的宽度、高度的最大尺寸和底部零件至轨面的最小距离。
机车车辆本身及其装载的货物不得超越机车车辆限界。
机车车辆限界与桥梁、隧道等限界相互制约。
机车车辆在满载状态下运行时,也不会因产生摇晃、偏移等现象而与桥梁、隧道及线路上的其他设备相接触,从而保证行车安全。
建筑接近限界是除机车车辆及与它有相互作用的设备(如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车辆减速器等)以外,任何设备和建筑物都不得侵入的轮廓线。
建筑接近限界是一个和线路中心线垂直的横断面,它规定了保证机车车辆安全通行所必需的横断面的最小尺寸。
这两种轮廓线之间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间隙,是确保行车安全的裕留空间。
世界各国铁路基于其历史原因、运营情况、管理方法等各方面的差别,裕留空间所包含的内容及取值不尽相同。
关于裕留空间的设置,基本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具有各种技术状态的机车车辆和铁路线路在运营中可能发生的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的位移,除在曲线上的车宽缩减以外,大部分均在裕留空间内考虑。
中国、俄罗斯、美国、日本等多数国家均采取这种做法;另一种是国际铁路联盟(UIC)所使用的铁路限界《铁路运输车辆——机车车辆构造限界(第九版)》(UIC 505-1),其裕留空间比较小,由各成员路自定。
在UIC 505-1中,给定一条各成员路均认可的基准轮廓线,并根据机车车辆可能发生的具有各种特性的水平方向位移,缩小或扩大基准轮廓线,从而得到机车车辆制造限界、静态限界和动态限界。
UIC 505-1虽可在较大程度上利用裕留空间,但在机车车辆设计时需进行较繁杂的计算。
铁路限界
铁路限界(railway clearances)为了确保机车车辆在铁路线路上运行的安全,防止机车车辆撞击邻近线路的建筑物和设备,而对机车车辆和接近线路的建筑物、设备所规定的不允许超越的轮廓尺寸线。
铁路基本限界包括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接近限界。
以下所列的现行铁路限界是“标准轨距铁路限界。
”
建筑接近限界是一个和线路中心线垂直横断面,它规定了保证机车车辆安全通行所需要的横断面的最小尺寸。
凡靠近铁路线路的建筑物及设备,其任何部分(和机车车辆有相互作用的除外)都不得侵入此限界之内。
在客货混用铁路线上(v≤ 160km/h),直线建筑接近限界1(建限-1,建限-2)、隧道建筑限界(隧限一1隧限一2)、桥梁建筑限界(桥限-1,桥限-2)如图1~图6 所示。
建限—1
图1 直接建筑接近限界图
建限—2
图2 直线建筑接近限界图(车库门等)
遂限—1
图3 隧道建筑限界图(蒸汽及内燃牵引区段)
遂限—2
图4 隧道建筑限界图(电力牵引区段)
桥限—1
图5 桥梁建筑限界图(蒸汽及内燃牵引区段)
桥限—2
图6 桥梁建筑限界图(电力牵引区段)
机车车辆通过曲线线路时,其车体纵向中心线和线路中心线不一致,车体中部向曲线内侧偏移,车体端部向曲线外侧偏移。
为了排除偏移所造成的障碍,可以按照偏移的程度将附近建筑物挪远,使机车车辆处于运行在直线线路上的状态,这种方法称作建筑限界的曲线加宽。
计算方法为:
曲线内侧加宽(mm)
曲线外侧加宽(mm)
曲线内外侧加宽共计(mm)
式中,R为曲线半径(单位:m);H为计算点自轨面算起的高度(单位:mm);h 为外轨超高(单位:mm)。
在客运专线铁路线上(160 km/h<v≤200 km/h),铁路建筑限界基本尺寸如图7 所示,该建筑限界也适用于客运专线的隧道和桥梁。
客运专线铁路曲线地段的建筑限界,应考虑因超高产生车体倾斜对曲线内侧的限界加宽,其加宽量为:
图7 客运专线铁路建筑限界基本尺寸式中,W为曲线内侧加宽量(单位:mm);H为轨面至计算点的高度(单位∶mm);h为外轨超高直(单位:mm)。
机车车辆眼界是规定机车车辆不同部位的宽度、高度的最大尺寸和底部零部件至轨面的最小距离,是机车车辆横断面的最大极限。
机车车辆限界是和桥梁、隧道等限界起相互制约作用的,即机车车辆在装载货物状态下运行时,虽产生晃动和偏移也不致与桥梁、隧道和线路上其他设备接触,以保证行车安全。
机车车辆限界如图8 所示。
图8(a)机车车辆上部限界图
靠近铁路线路修建各种建筑物及电线路时,应考虑电气化改造的有关要求,并需经铁路局批准。
超限货物限界一件货物装车后,在平直线路上停留时,货物的高度和宽度有任何部位超过机车车辆限界或特定区段装载限界,称为超限货物。
按货物超限的程度,分为一级超限、二级超限和超级超限三个级别。
一级超限和二级超限限界如图9 和图10所示。
图9 一级超限货物限界
图10 二级超限货物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