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头与信息模块的制作
- 格式:ppt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35
如何使用KD打线刀制作AMP安普网络模块[教程]AMP网络模块制作方法家庭安装网络的模式很简单,无非是一头打水晶头一头打模块。
下面这几张图,我想就能说明问题了,有几点注意一下:1,排线方式按照B(568A绿白蓝白橙白蓝橙绿棕白棕568B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标准,模块上有标的,;2,排线的时候,先把线卡在槽里,固定,可以用一点点力嘛。
一次卡4条好了,打完一边4条再卡再打另一边的4条,当然,这只是我的建议,或者你自己有更顺手的方式;3,打模块的时候,找个垫位,不要让它滑动,滑动容易伤手啊。
打模块要垂直打,要领8字诀:干净利落、一刀到位。
正确的打下去,是会听到很清脆的声音的,同时会切断多余的线头;4,打完后,仔细看看自己的作品,每一支线,是否都卡到位了。
也可以用测试仪测试一下,是否8支都通;5,一个模块如果被打多几次,那绝对不是好事,金属片开裂,那就over了,要想保持99%或以上的接通率,其实跟很多因素有关,比如:技术员、工具、网线质量、模块质量、预留线长短、垫位位置等等。
100M、1000M网卡连线的排线制作方法100M、1000M网卡连线的排线制作方法5类线(100m)的制作:a: 绿白(3)、绿(6)、橙白(1)、蓝(4)、蓝白(5)、橙(2)、棕白(7)、棕(8)b:橙白(1)、橙(2)、绿白(3)、蓝(4)、蓝白(5)、绿(6)、棕白(7)、棕(8)常见为:b-b用于连接Hub、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
常见对拷线:a-b(1-3、2-6交叉)用于网卡到网卡的直接。
6类线的制作(千兆线):a:橙白(1)、橙(2)、绿白(3)、蓝(4)、蓝白(5)、绿(6)、棕白(7)、棕(8)b:绿白(3)、绿(6)、橙白(1)、棕白(7)、棕(8)、橙(2)、蓝(4)、蓝白(5)常见为:b-b用于连接Hub、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
常见对拷线:a-b(1-3、2-6、4-7、5-8交叉)-(与100m的不同)以25对线缆为例子说明:线缆有五个基本颜色,顺序分别为白、红、黑、黄、紫,每个基本颜色里面又包括五种颜色顺序分别为蓝、橙、绿、棕、灰,既所有的线对1—25对的排序为白蓝、白橙、白绿、白棕、白灰……紫蓝、紫橙、紫绿、紫棕、紫灰。
教案(第1次课 2 学时)一、实验题目实验一网路跳线和信息模块的制作及应用二、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双绞线的特性与应用2.掌握网络跳线和信息模块的制作方法及测试三、实验器材1.双绞线若干米、RJ—45接头(水晶头)若干个、RT—45信息模块若干2.制作工具“网钳”8个、打线钳5个、测线仪三个四、实验重点和难点1.A V AYA公司和安普(AMP)公司生产的双绞线线的排序特点2. 交叉线与直通线做法的不同五、教学方法演示与学生自己动手做六、主要参考资料《智能楼宇网络工程实训》主编:吴方国江西高校出版社《计算机网络技术》主编:杨明福经济科学出版社《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主编:钱德沛高等教育学出版社七、作业写出具体的实验报告八、课后记实验内容实验一网络跳线和信息模块的制作及应用做实验前,决定自己要做什么线?一、准备工作1.RJ45水晶头的结构(连接)2. 非屏蔽双绞线与RJ45的连接标准在非屏蔽双绞线与RJ45水晶头连接时,有两种方法。
这两种方法是由EIA/TIA规定的。
EIA/TIA的布线标准中规定了两种双绞线的线序568A与568B。
表 568A/568B线序排列3.常用连接方法直通线:所谓的直通线是指双绞线两端的发送端口与发送端口直接相连,接收端口与接收端口直接相连。
交叉线:所谓的交叉线即指双绞线两端的发送端口与接收端口交叉相连。
a. PC等网络设备连接到HUB ---------------直通线b.集线器(交换机)与集线器(交换机)通过普通端口进行连接----交叉线c. 两台计算机间的直接双绞线连接-------------交叉线二、实验步骤(一) RJ45水晶头与网线连接的制作1.剥线:用拨线钳将双绞线外绝缘体除去3厘米左右的长度。
2.线头排序:两头都采用568B标准。
3.整线a.排线是遵循需要那根线,就分那根的原理,因为双绞线的生产厂商不同所生产的双绞线不一样。
安普(AMP)公司-----------“白×”线表示,而AVAYA公司----------“全白”线表示b.一定要让引脚接触,压下金属片。
水晶头制作及网线中哪几根线有用正线(标准T568B):两端线序一样,线序是: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口诀:橙、蓝、绿、棕,白在前;3-5对调》反线(T568A):一端为正线的线序,另一端为: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口诀:在T568B的顺序下,1-3、2-6对调》T568A标准连线顺序从左到右依次为:1-绿白、2-绿、3-橙白、4-蓝、5-蓝白、6-橙、7-棕白、8-棕。
T568B标准连线顺序从左到右依次为:1-橙白、2-橙、3-绿白、4-蓝、5-蓝白、6-绿、7-棕白、8-棕。
1 输出数据(+)2 输出数据(-)3 输入数据(+)4 保留为电话使用5 保留为电话使用6 输入数据(-)7 保留为电话使用8 保留为电话使用由此可见,虽然双绞线有8根芯线,但在目前广泛使用的百兆网络中,实际上只用到了其中的4根,即第1、第2、第3、第6,它们分别起着收、发信号的作用。
于是有了新奇的4芯网线的制作,也可以叫做1-3、2-6交叉接法,这种交叉网线的芯线排列规则是:网线一端的第1脚连另一端的第3脚,网线一端的第2脚连另一端的第6脚,其他脚一一对应即可,也就是在上面介绍的交叉线缆制作方法中把多余的4根线抛开不要。
双绞线可按其是否外加金属网丝套的屏蔽层而区分为屏蔽双绞线(STP)和非屏蔽双绞线(UTP)。
双绞线由8根不同颜色的线分成4对绞合在一起,成对扭绞的作用是尽可能减少电磁辐射与外部电磁干扰的影响。
在EIA/TIA-568标准中,将双绞线按电气特性区分为:三类、四类、五类线。
网络中最常用的是三类线和五类线,目前已有六类以上的。
做好的网线要将RJ45水晶头接入网卡或HUB等网络设备的RJ45插座内。
相应地RJ45插头座也区分为三类或五类电气特性。
RJ45水晶头由金属片和塑料构成,制作网线所需要的RJ一45水晶接头前端有8个凹僧,简称“SE”(Position,位置)。
凹槽内的金属触点共有8个,简称“8C”(Contact,触点),因此业界对此有“8P8C”的别称。
实验3 信息模块制作【实验目的】通过练习掌握信息模块的制作方法与步骤。
【实验器材】1、按实验组提供(2人一组):信息模块2个(或信息模块、RJ-45头各1个)、双绞线1.2米;2、RJ-45压线钳若干把、打线工具一把、测试仪一套、制作好的网线若干根(用于测试)。
下图展示的是一些打线工具的样品:【实验内容】1、认识信息模块;2、要求每组学生将一根双绞线连接两个信息模块,然后利用做好的两根网线分别连接信息模块,再用测线仪测试导通情况。
按T568B规范标准制作;也可以将一根双绞线一端接信息模块,一端接水晶头,再用做好的一根网线连接信息模块,以便测试。
3、用测试仪测试导通情况并记录,完成实验报告,总结成败经验。
【预备知识】一、信息插座信息插座一般是安装在墙面上的,主要是为了保持整个布线的美观,方便移动和连接工作站,主要有桌面型和地面型两种。
信息模块安装在信息插座内。
二、信息模块信息模块的作用类似于电源插座,一般是通过卡位固定到信息插座中。
安装在信息模块上的网线其另一端连接到交换机、HUB或其它网络设备上。
下图所示是一些信息模块的外形:信息模块各引脚的对应顺序,在信息模块的各线槽中都有相应的颜色标注。
制作时只需要选择相应的端接方式(是T568B还是T568A标准),可以按模块上的颜色标注把相应的芯线卡入相应的线槽中,不必去记颜色顺序。
由于信息模块的两端主要用来联接异种网络设备,所以网线的线序采用直连线式(即两端采用同一接线规范标准)。
网线的卡入需用一种专用的卡线工具,称之为“打线钳”。
制作信息模块时,在双绞线压接处不能拧、撕,防止有断线的伤痕;使用压线工具压接要压实,不能有松动。
【案例与分析】案例:某学校计算机房需更换与网管交换机联接的信息插座及模块,应如何选择接线规范标准(是T568B还是T568A标准)?是做直连线还是做交叉线?分析:应按T568B标准做直连线(由于现在大家都推荐使用T568B规范标准),而不需要考虑信息模块的两端连接的是HUB级联口-SWITCH,还是SWITCH-SWITCH或者工作站,完全可以在联接机房设备时再考虑是否要用交叉线。
信息模块的详细图解及几种网线的接法信息模块(也叫“信息插槽”)主要是连接设备间和工作间使用的,而且一般从内墙,走,那么它就不容易被破坏,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耐用性,同时可以减少绕行布线造成的不变的高成本。
信息插座一般是安装在墙面上的,也有桌面型和地面型的,主要是为了方便计算机等设备的移动,并且保持整个布线的美观。
网线模块制作开始:先来认识一下网线模块,这个就是装在家里网线插座后面的模块,左右两面,上面A、B表示的是两种不同的打线方式,任选一种即可。
再来认识一下打线的工具:下面开始打线了,首先还是先把网线的外皮剥掉,这次可以剥得长点儿,便于后面打线。
露出了四组双绞线:将线分成左右两组,按照A或者B的方式把相应颜色的线卡在模块相应的位置:在打线之前我们再来认识一下这个打线的工具:这是打线工具的头,金属的一边(下图右边)是一个类似剪刀的头,可以剪掉多余的先头。
下面开始打线,用工具压住模块和线,用力压下去,将线卡在模块里面,并把多余的先头剪掉。
将其他的线都按照一样的方式打好所有的线都打好后就可以将模块装到86盒面板上了一一对应接法。
即双绞线的两端芯线要一一对应,即如果一端的第1脚为绿色,另一端的第1脚也必须为绿色的芯线,这样做出来的双绞线通常称之为“直连线”。
但要注意的是4个芯线对通常不分开,即芯线对的两条芯线通常为相邻排列,这个,由于太简单且随意,图上未标出。
这种网线一般是用在集线器或交换机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
1)RJ45连接器的TLA/ELA-568B标准(2)1-3、2-6交叉接法。
虽然双绞线有4对8条芯线,但实际上在网络中只用到了其中的4条,即水晶头的第1、第2和第3、第6脚,它们分别起着收、发信号的作用。
这种交叉网线的芯线排列规则是:网线一端的第1脚连另一端的第3脚,网线一端的第2脚连另一头的第6脚,其他脚一一对应即可。
这种排列做出来的通常称之为“交叉线.例如,当线的一端从左到右的芯线顺序依次为: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另一端从左到右的芯线顺序则应当依次为: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综合布线中水晶头计算方法1. 直通RJ-45接头的制作第1步:用双绞线网线钳(当然也可以用其它剪线工具)把五类双绞线的一端剪齐(最好先剪一段符合布线长度要求的网线),然后把剪齐的一端插入到网线钳用于剥线的缺口中,注意网线不能弯,直插进去,直到顶住网线钳后面的挡位,稍微握紧压线钳慢慢旋转一圈(无需担心会损坏网线里面芯线的包皮,因为剥线的两刀片之间留有一定距离,这距离通常就是里面4对芯线的直径),让刀口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拔下胶皮。
如下图所示。
当然也可使用专门的剥线工具来剥皮线。
【小提示】网线钳挡位离剥线刀口长度通常恰好为水晶头长度,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剥线过长或过短。
剥线过长一则不美观,另一方面因网线不能被水晶头卡住,容易松动;剥线过短,因有包皮存在,太厚,不能完全插到水晶头底部,造成水晶头插针不能与网线芯线完好接触,当然也不能制作成功了。
第2步:剥除外包皮后即可见到双绞线网线的4对8条芯线,并且可以看到每对的颜色都不同。
每对缠绕的两根芯线是由一种染有相应颜色的芯线加上一条只染有少许相应颜色的白色相间芯线组成。
四条全色芯线的颜色为:棕色、橙色、绿色、蓝色。
先把4对芯线一字并排排列,然后再把每对芯线分开(此时注意不跨线排列,也就是说每对芯线都相邻排列),并按统一的排列顺序(如左边统一为主颜色芯线,右边统一为相应颜色的花白芯线)排列。
注意每条芯线都要拉直,并且要相互分开并列排列,不能重叠。
然后用网线钳垂直于芯线排列方向剪齐(不要剪太长,只需剪齐即可),如下图所示。
自左至右编号的顺序我们定为“1.2.3.4.5.6.7.8”。
第3步:左手水平握住水晶头(塑料扣的一面朝下,开口朝右),然后把剪齐、并列排列的8条芯线对准水晶头开口并排插入水晶头中,注意一定要使各条芯线都插到水晶头的底部,不能弯曲(因为水晶头是透明的,所以可以从水晶头有卡位的一面可以清楚地看到每条芯线所插入的位置)。
第4步:确认所有芯线都插到水晶头底部后,即可将插入网线的水晶头直接放入网线钳压线缺口中,如下图所示。
水晶头分为哪几类,如何与POS机相连经常有朋友向我询问POS机买了之后会有各种问题,尤其是配的扫描枪接口总是不对,市面上POS机水晶接口乱象也是频发,今天杰哥就跟大家说说有与POS机匹配的接口有哪些?看是不是你的接口出了问题。
下面就来详细看一下。
1.水晶线头的定义RJ是RegisteredJack的缩写,意思是“注册的插座”。
在FCC(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标准和规章)中的定义是RJ是描述公用电信网络的接口,常用的有RJ-11和RJ-45,计算机网络的RJ-45是标准8位模块化接口的俗称。
在以往的四类、五类、超五类包括刚刚出台的六类布线中采用的都是RJ型接口。
在七类布线系统中,将允许“非-RJ型”的接口,如2002年7月30日西蒙公司开发的TERA七类连接件被正式选为“非-RJ”型七类标准工业接口的标准模式。
TERA连接件的传输带宽高达1.2GHz,超过目前正在制定中的600MHz七类标准传输带宽。
IEC(60)603-7也是ISO/IEC11801国际通用综合布线标准的连接硬件的参考标准,ISO/IEC11801标准关于连接硬件需求的规定:信息插座连接处的物理尺寸参IEC(60)603-7、8针‘RJ45’标准,信息插座的电缆端接导体数量为8,因此使用6针或者4针接插件(比如RJ11)从此不被通用解决方案支持。
2. 水晶线头有三大标准类型RJ-45接头:每条双绞线两头通过安装RJ-45连接器(俗称水晶头)与网卡和集线器(或交换机)相连。
RJ-45插头是一种只能沿固定方向插入并自动防止脱落的塑料接头,俗称“水晶头”,专业术语为RJ-45连接器(RJ-45是一种网络接口规范)。
之所把它称之为“水晶头”,是因为它的外表晶莹透亮的原因。
双绞线的两端必须都安装这种RJ-45插头,以便插在网卡(NIC)、集线器(Hub)或交换机(Switch)的RJ-45接口上,进行网络通讯。
RJ11接口:和RJ45接口很类似,但只有4根针脚(RJ45为8根)。
RJ45接口与信息模块的制作姓名:谢晓宇班级:网络08-2班学号: 08083777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学院RJ45水晶头的制作过程网线可通过RJ-45水晶头连接到网卡或交换机等设备的RJ-45接口中。
RJ-45水晶头外形结构其前端有一排铜片,从左往右依次标序为1、2、3、……7、8。
制作RJ-45水晶头,就是要将这些铜片与网线的每一根线有序的可靠的连接起来。
1、制作过程:1、先用专用剥线工具剥除一段3 cm左右的网线外包皮,注意不要损伤内部的8条芯线。
2、抽出外套层。
3、 露出4对电缆,两两剥开。
4、 按照白绿、绿、白橙、蓝、蓝白、橙、白棕、棕的顺序排列。
5、理直排齐:将八根线并拢,再上下、左右抖动,使八根线整齐排列,前后(正对操作者)都构成一个平面,最外两根线位置平行。
注意根部尽量不要扭绕。
6、 剪齐:用夹线钳将导线多余部分剪掉,切口应与外侧线相垂直,与双绞线外套间留有1.2~1.5cm的长度,注意不要留太长(外套可能压不到水晶头内,这样线压不紧,容易松动,导致网线接触故障),也不能过短(八根线头不易全送到槽位,导致铜片与线不能可靠连接,使得RJ -45头制作达不到要求或制作失败)。
7、 送线:将八根线头送入槽内,送入后,从水晶头头部看,应能看到八根铜线头整齐到头。
8、 压线:检查线序及送线的质量后,就可以完成最后一道压线工序。
压线时,应注意先缓用力,最后才可能用力压并压到位。
开始时切不可用力过猛,因为用力过猛容易使铜片变形,若不能刺破导线绝缘层,就会导致铜片与线芯连接不可靠。
9、 测试:压好线后,就可以用测线仪检测导通状况了。
指示灯依次跳亮,则表示双绞线制作成功二、注意事项:1、在剥线的时候力度要轻,避免伤及里面的电缆,操作困难时可找剪刀帮助。
2、步骤4剪断留下的长度一般是1.5cm,而且剪断不仅是为了调整长度,而且能让水晶头的铜片更好地切入网线增加接触面和接触力度,平整线头。
3、电缆插入水晶头之前最好先加个保护胶套。
《网络系统工程实训》指导书1-3 跳线制作与信息模块安装【实训目的】1、认识双绞线及连接器件,熟悉双绞线结构、种类、型号和用途;2、制作超五类RJ-45跳线3、安装超5类RJ45信息模块4、安装6类信息模块5、工作区点数统计表制作【参考资料】1.吴方国,杨晓斌. 智能楼宇网络工程实训, 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2.吕晓阳. 综合布线工程技术与实训,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3.王公儒.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实训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刘省贤. 综合布线技术教程与实训,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千家综合布线网 /6.中国建筑电气网 /【实训内容】1.双绞线双绞线的结构●双绞线( Twisted pair,T P)由两根22-26号绝缘铜导线相互缠绕而成,每根铜导线的绝缘层上分别涂有不同的颜色,如果把一对或多对双绞线放在一个绝缘套管中便构成了双绞线电缆。
●双绞线电缆不同线对具有不同的扭绞长度(Twist Length)●把两根绝缘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合在一起,可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出来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一般扭线越密其抗干扰能力就越强●电缆护套外皮有非阻燃(CMR)、阻燃(CMP)和低烟无卤(Low Smoke ZeroHalogen,LSZH)三种材料。
电缆的护套若含卤素,则不易燃烧(阻燃)。
但在燃烧过程中,释放的毒性大。
电缆的护套若不含卤素,则易燃烧(非阻燃)。
但在燃烧过程中所释放的毒性小。
●按美国线缆标准(American Wire Gauge,AWG),双绞线的绝缘铜导线线芯大小有22、24和26等规格,常用5类和超5类非屏蔽双绞线是24AWG,直径约为0.51mm,规格数字越大,导线越细。
加上绝缘层的铜导线直径约为0.92mm。
典型的加上塑料外部护套的超5类非屏蔽双绞线电缆直径约为5.3mm。
●双绞线电缆的外部护套上每隔两英尺会印刷上一些标识。
一、实训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模块在现代通信网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我们开展了信息模块的制作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让学生了解信息模块的基本原理、掌握信息模块的制作工艺,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训目的1. 理解信息模块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 掌握信息模块的组成部件和连接方式。
3. 熟悉信息模块的制作工艺和调试方法。
4.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训内容1. 信息模块概述信息模块是通信网络中用于连接双绞线与设备的接口部件,其主要功能是实现信号的传输和转换。
信息模块通常由以下部件组成:- RJ-45水晶头:用于连接双绞线。
- 信息模块:用于连接设备。
- 配线架:用于连接信息模块和双绞线。
2. 信息模块的制作信息模块的制作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工作:准备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剥线钳、压线钳、RJ-45水晶头、信息模块、双绞线等。
- 剥线:使用剥线钳将双绞线的外护套剥去,露出一定长度的线芯。
- 排线:根据T568A或T568B线序将双绞线的线芯排列整齐。
- 压线:将线芯插入RJ-45水晶头,使用压线钳将水晶头压紧。
- 连接:将RJ-45水晶头插入信息模块,使用配线架将信息模块与双绞线连接。
- 调试:使用网线测试仪测试信息模块的连通性。
3. 信息模块的调试信息模块的调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测试连通性:使用网线测试仪测试信息模块的连通性,确保信号传输正常。
- 调整参数:根据实际需求调整信息模块的参数,如速率、模式等。
- 故障排查:若发现信息模块存在问题,及时排查故障原因并进行修复。
四、实训过程本次实训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理论学习:教师讲解信息模块的基本概念、组成部件、连接方式、制作工艺和调试方法。
2.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信息模块的制作过程,明确各自分工。
3. 动手实践:学生按照实训步骤进行信息模块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布线技术已成为现代化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模块端接作为网络布线工程中的关键技术,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熟练掌握模块端接的制作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实验目的1. 熟悉模块端接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2. 掌握RJ45模块和配线架的端接方法;3. 了解模块端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三、实验器材1. 实验台:1套2. 超五类网线:3米×2根3. RJ45模块:3个4. 配线架:1个5. 卡接刀:1把6. 压线钳:1把7.剥线钳:1把8. 双绞线:1卷9. 水晶头:16个10. 测试仪:1台四、实验步骤1. 了解模块端接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模块端接是利用专用工具将双绞线与RJ45模块或配线架进行连接的一种技术。
其原理是利用卡接刀和压线钳将双绞线的四对线按照特定的顺序排列,并压接到RJ45模块或配线架上。
2. 准备工作。
(1)将超五类网线剪成适当长度,一般为3米;(2)使用剥线钳将网线外皮剥去2cm~3cm,并剪掉撕裂绳;(3)将双绞线按照T568A或T568B标准进行线序排列。
3. 制作RJ45模块。
(1)将剥去外皮的网线插入卡接刀的剥线口,确保线芯露出约1.5cm;(2)按照T568A或T568B标准将四对线进行排列;(3)使用压线钳将线芯压接到RJ45模块上;(4)检查线芯是否压接牢固,确保没有松动。
4. 制作配线架。
(1)将剥去外皮的网线插入配线架的卡槽中,确保线芯露出约1.5cm;(2)按照T568A或T568B标准将四对线进行排列;(3)使用压线钳将线芯压接到配线架上;(4)检查线芯是否压接牢固,确保没有松动。
5. 测试模块端接质量。
使用测试仪对制作的RJ45模块和配线架进行测试,确保其连通性和性能符合标准。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本次实验中,学生按照实验步骤成功制作了RJ45模块和配线架,并进行了测试。
实验一:网线的制作实验报告(五篇材料)制作网线实验报告与总结篇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计算机不再只是一个办公工具,它已经进入普通的家庭用户,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的出现,促使计算机成为家庭学习、生活、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遇到计算机故障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所以掌握一些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以及一般故障维修的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通过这一学期对于《计算机装配与维修》这门课的学习,我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技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下面是我的实战经验总结:实践经验一:制作网线本次实践过程中用到的工具有:多个水晶头、一根网线、一把夹线钳、一台计算机与路由器。
步骤如下:(1)剪断:利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剪取适当长度的网线。
(2)剥皮:用压线钳切线部位旁边带凹槽的部分,选择适当的长度旋转将皮剥下。
(3)排序:将4个线对的8条细导线一一拆开,理顺,捋直,然后按照T568A标准线序(从左到右依次为: 1-白绿 2-绿3-白橙 4-蓝 5-白蓝 6-橙 7-白棕 8-棕)排列整齐。
(4)剪齐:把线尽量抻直(不要缠绕)、压平(不要重叠)、挤紧理顺(朝一个方向紧靠)。
然后利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将其剪齐。
(5)插入:一手捏住水晶头,使有塑料弹片的一侧向下,针脚一方朝向远离自己的方向,并用食指抵住;另一手捏住双绞线外面的胶皮,缓缓用力将整理好的8条导线同时沿RJ-45头内的8个线槽插入,一直插到线槽的顶端。
(6)压制:确认所有导线都到位后,并确保线序无误后,用压线钳制RJ-45头。
将水晶头推入压线钳夹槽后,将突出在外面的针脚全部压入水晶并头内。
(7)重复步骤(1)至(6)制作线缆的另一端,直至完成网线的制作。
(8)使用老师准备的计算机测试网线是否能连通。
本次实践总结:总的来说,这次实践过程并不顺利,但是真正学到了网线的制作过程。
第一次制作的网线并不能连通,我仔细观察了自己制作的网线,发现两端的线序并没有错,但是有一端的线缆在插入水晶头时,插反了方向。
- - -总结.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装…………………………订…………………………线…………………………二○一○ ~ 二○一一 年度 第一学期 A 卷课程名称 网络综合布线 适用专业 网络考试方式 闭卷 考试时间 120 分钟备注:所有试题答案必须全部写在试卷答题纸上,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一、填空题(2*6分)(1) 配线架按功能分可分为数据配线架和____________110语音配线架。
(2) 综合布线工程中常采用两种制图软件___CSD _________和______VISIO _______。
(3)端接信息模块时,打线工具的刀口应朝__外____(里、外)以切割掉多余的线芯。
(4)在制作RJ-45水晶头时,对于同级设备采用__交叉___(直通线/交叉线),而不同级别的设备采用___直通____(直通线/交叉线)。
(5)光纤主要用于高质量传输及主干连接,在水平连接上主要使用_____多模______(单模光缆/多模光缆),在垂直主干上主要使用_____单模________(单模光缆/多模光缆)。
(6)某校进行网络综合布线工程设计时选取了100个信息点,则大致需要_____460______个水晶头。
M=4.6N二、选择题(1*15分)(7) 智能建筑是多学科跨行业的系统技术与工程,它是现代高新技术的结晶,是建筑艺术与___C______相结合的产物。
A .计算机技术 B .生态技术 C .信息技术D .因特网技术(8) 下列哪项不属于综合布线的特点。
A 兼容性、开放性、灵活性、可靠性、先进性、经济性A .实用性B .兼容性C .可靠性D .先进性(9) 综合布线采用模块化的结构,按各模块的作用,可把综合布线划分为___D____。
A .3个部分 B .4个部分C .5个部分D .6个部分(10) 5类双绞线(CAT5)的最高传输速率为__A____。
A .100Mbit/s B .155Mbit/s C .250Mbit/s D .600Mbit/s(11)标准机柜是指_____D__. A.2m 高的机柜 B.1.8m 高的机柜 C.18英寸机柜 D.19英寸机柜。
RJ45水晶头和网络模块制作一、RJ45水晶头1.1 概述RJ45水晶头是连接网线和设备网口的关键部件,常用于网络设备、电脑、路由器、交换机、网络摄像头等设备上。
1.2 制作工具制作RJ45水晶头需要以下工具:•RJ45水晶头(8针)•网线钳•手动钳•网线测试仪1.3 制作步骤步骤1:将网线剥开使用网线钳将网线的套线剥开,露出8条绞合线。
步骤2:排线将绞合线按照568B标准排线(一般网线采用568B标准),其中白绿线和绿线、白橙线和蓝线、橙线和白蓝线、棕线和白棕线依次相对应。
步骤3:剪线用手动钳把排好序的八根线依次切平。
步骤4:插入水晶头将剪平后的8根线依次插入水晶头的8个插孔中。
步骤5:压入水晶头把插好线的水晶头放进压线钳中,按照操作说明进行压线。
压线后把水晶头的侧边压平。
步骤6:测试使用网线测试仪测试制作的RJ45水晶头是否正常工作。
二、网络模块2.1 概述网络模块是一个集成了计算机网络模块的硬件设备,它通过自身的程序、驱动或直接运行网络协议,实现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可以使计算机与外部设备进行交流、数据传输和共享等操作。
2.2 制作工具制作网络模块需要以下工具:•ESP8266模块•USB转TTL模块•杜邦线•面包板2.3 制作步骤步骤1:连接USB转TTL和ESP8266使用杜邦线将ESP8266模块与USB转TTL模块相连接。
将ESP8266模块的GND(地)与USB转TTL模块的GND相连,VCC(供电电压)由USB转TTL模块供电,CH_PD(使能端)接VCC,TXD(发送端)连接USB转TTL模块的RXD (接收端),RXD(接收端)连接USB转TTL模块的TXD(发送端)。
步骤2:上电将USB转TTL模块通过USB线连接电脑上,接通ESP8266模块的电源。
步骤3:烧录固件将ESP8266模块烧录程序,具体方法可以参考官方文档。
步骤4:制作网络模块将烧录好程序的ESP8266模块插入面包板中,连接好需要使用到的其他电路,制作成一个完整的网络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