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粉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概述
- 格式:doc
- 大小:3.12 MB
- 文档页数:114
小麦粉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小麦粉作为一种重要的食品原料,在食品加工和烹饪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小麦粉的质量和安全性,以及提高小麦粉的加工效率和产品的口感,制定一份详细的小麦粉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麦粉的生产流程、质量要求以及加工注意事项,旨在匡助操作人员正确进行小麦粉的生产和加工。
二、小麦粉的生产流程1. 原料准备a. 选择优质的小麦种类,确保小麦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b. 对小麦进行清洁,去除杂质和破损的颗粒。
2. 碾磨a. 将清洁的小麦送入碾磨机进行破碎和磨粉。
b. 确保碾磨机的设备清洁,以避免杂质和污染物的混入。
3. 筛分a. 将碾磨后的小麦粉进行筛分,去除不符合要求的颗粒。
b. 选择合适的筛网尺寸,以确保小麦粉的细腻度和均匀度。
4. 磨粉a. 将筛分后的小麦粉进行再次磨粉,以提高粉末的细度和光泽度。
b. 控制磨粉的时间和温度,避免过度磨粉导致品质下降。
5. 包装a. 将磨粉后的小麦粉进行包装,确保包装材料的卫生和密封性。
b. 标明包装日期、产地和保质期等必要的信息。
三、小麦粉的质量要求1. 外观a. 小麦粉应呈现白色或者淡黄色,无明显杂质和异物。
b. 粉末应均匀细腻,无结块和颗粒。
2. 水分含量a. 小麦粉的水分含量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普通不超过14%。
b. 过高的水分含量会导致小麦粉易吸湿、变质和发霉。
3. 筛分度a. 小麦粉的筛分度应符合国家标准,普通要求95%以上通过筛网。
b. 过高或者过低的筛分度会影响小麦粉的使用效果和加工性能。
4. 蛋白质含量a. 小麦粉的蛋白质含量应符合产品要求,普通在10%至14%之间。
b. 蛋白质含量的高低会影响小麦粉的面筋性能和烘焙效果。
四、小麦粉的加工注意事项1. 设备清洁a. 确保生产设备的清洁卫生,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b. 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保持生产环境的卫生。
2. 储存条件a. 小麦粉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库房中,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小麦制粉流程
小麦制粉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得到高质量的面粉。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优质的小麦,通常选择品质优良、干净无杂质的小麦作为原料。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小麦制粉的详细流程。
1.清洗。
首先,将小麦放入清洗机中进行清洗,去除小麦表面的杂质和尘土。
清洗后的小麦会更加干净,为后续的加工工序打下基础。
2.浸泡。
清洗后的小麦需要进行浸泡,浸泡的目的是使小麦吸水膨胀,有利于后续的磨粉。
在浸泡的过程中,小麦会吸收水分,变得更加柔软。
3.磨粉。
浸泡后的小麦需要经过磨粉机的加工,将小麦磨成粉。
磨粉是
小麦制粉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需要控制好磨粉机的温度和速度,确保面粉的品质。
4.筛粉。
经过磨粉后,面粉需要进行筛选,去除其中的杂质和颗粒。
筛
粉可以提高面粉的纯度和细腻度,使得面粉更加适合制作食品。
5.包装。
最后,经过筛粉的面粉会进行包装,通常是采用自动包装机进
行包装。
包装后的面粉可以更好地保存和运输,保持面粉的新鲜度
和品质。
以上就是小麦制粉的整个流程,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
以确保最终生产出优质的面粉。
希望通过这篇文档,您能对小麦制
粉流程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小麦粉生产工艺流程
小麦粉生产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清洗:将采摘的小麦种子用清水浸泡去除杂质和沙子。
2. 水洗:用清水再次冲洗小麦种子,以去除表皮上的附着物。
3. 蒸煮:将清洗后的小麦种子放入蒸锅中蒸煮,以软化外壳和胚芽。
4. 碾磨:蒸煮后的小麦种子经过磨坊的碾磨机器进行研磨,将外壳、胚芽和胚乳分离。
5. 筛分:将碾磨后的麦粉通过筛网进行筛分,分离出不同颗粒大小的麦粉。
6. 去杂:将筛分后的麦粉通过风选机器,去除其中的杂质。
7. 分级:根据颗粒大小,将麦粉进行分级,分为粗粉、中粉和细粉等不同规格。
8. 包装:将分级后的麦粉通过自动包装机进行包装,通常采用塑料袋或纸箱进行包装。
以上步骤仅是小麦粉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实际生产过程中可能会根据不同企业和产品的要求进行调整和改进。
小麦粉生产工艺流程图
→▲1 ▲2 ▲3
→→
→
▲4 ▲5
→→
→
▲6 ▲7 ▲8
→→→
↑▲9
↓
→→→
▲10▲11
→
▲12
▲为关键控制环节
1:头道麦筛,主要去除小麦中的大杂,筛网孔径为20mm;
2:二道麦筛,主要去除小麦中的大、小杂,筛网孔径为12mm、2.5mm;
3:磁铁分离机,主要去除小麦中的磁性金属物,磁力为10000高斯;
4:振动筛,主要去除小麦中的小杂,筛网孔径为2.0mm;
5:组合机,主要去除小麦中的大杂、小杂、石子,筛网孔径为8.5mm、2.0mm;6:自动加水机,主要功能为小麦的加水调质,自动测量原麦水份;
7:二次加水机,主要功能为小麦的二次加水调质;
8:去石机,主要去除小麦中的石子,工作振幅为5±0.5mm;
9:磨粉机,将完整的麦粒剥开,碾磨成粉,剥刮率设定为1B28~32%,2B46~58%;10:检查筛,入粉仓前的最后一道筛理,通过粉板检查高方筛筛网有无破损等;11:永磁筒,主要去除面粉中的磁性金属物,磁力为12000高斯;
12:微量添加机,添加微量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添加量为0.058g/kg;。
小麦粉作业指导书一、概述小麦粉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小麦粉的生产工艺流程、原料选择、操作规范以及质量控制要点等方面的详细指导,以确保小麦粉的生产过程符合标准,并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和安全。
二、工艺流程1. 原料准备:选择优质小麦作为主要原料,确保小麦的品质符合国家标准。
2. 清洁除杂:使用清洁设备对小麦进行除杂处理,去除杂质和异物。
3. 磨制加工:将清洁后的小麦送入磨粉机进行磨制加工,确保磨制过程中温度适宜,不影响小麦粉的品质。
4. 筛分分级:将磨制后的小麦粉进行筛分分级,确保产品的粒度均匀。
5. 包装储存:将小麦粉按照一定的包装要求进行包装,然后储存于干燥、通风、无异味的仓库中。
三、原料选择1. 小麦: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小麦,确保品质优良,无霉变、异味等问题。
2. 辅料:根据产品需要,选择适当的辅料,如添加剂、增稠剂等,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四、操作规范1. 设备清洁:在生产前、生产中和生产后,对所有与小麦粉接触的设备进行彻底清洁,以防止交叉污染。
2. 温度控制:在磨制加工过程中,控制磨粉机的温度,避免高温对小麦粉品质的影响。
3. 筛分分级:根据产品要求,对磨制后的小麦粉进行合理的筛分分级,确保产品的粒度均匀。
4. 包装要求:按照国家标准和企业内部要求,对小麦粉进行包装,确保包装材料的卫生、安全和密封性。
5. 仓储条件:储存小麦粉的仓库应保持干燥、通风、无异味,避免潮湿、高温和阳光直射。
五、质量控制要点1. 原料检验:对进货的小麦进行外观、气味、湿度等方面的检验,确保原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2. 生产过程监控: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如磨制温度、筛分分级粒度等,及时调整操作参数,以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3. 产品检验:对生产出的小麦粉进行全面的检验,包括外观、色泽、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等指标的检测,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4. 检测设备校准:定期校准检测设备,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不合格品处理:对于不合格的小麦粉,应及时进行处理,如重新加工、退货等,以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小麦粉生产工艺流程
《小麦粉生产工艺流程》
小麦粉是我国常见的主要粮食加工产品之一,其生产工艺流程经过多道工序,才能最终生产出优质的小麦粉。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小麦粉的生产工艺流程。
1. 清理与去壳:首先,需要对原料小麦进行清理,去除石头、杂质和大颗粒杂质,以及麦壳等。
这一步骤可以通过先进的清洗设备进行,保证小麦的质量和纯度。
2. 粉碎与磨粉:清理后的小麦需要经过粉碎与磨粉的工序,通常使用的是小麦面粉机。
大部分小麦面粉机都采用干法,经过多道辊粮磨或者圆盘磨粉的方式进行磨制,将小麦磨成小麦粉。
3. 筛分:经过磨粉后的小麦粉需要进行筛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不符合要求的颗粒。
这通常使用的是筛网进行筛分,确保小麦粉的质量。
4. 加工与调制:筛分后的小麦粉需要进行加工和调制,根据不同的需求添加适量的水和盐等原料,混合均匀后进入发酵阶段或者直接进行烘烤。
5. 烘烤与包装:经过发酵后的小麦粉成为面团,最后通过烘烤形成面包、馒头等成品。
成品经过质检后,进行包装,最终成品小麦粉可以进行销售。
综上所述,小麦粉的生产工艺流程经过多道环节,需要严格控制每个工序,确保最终成品的质量。
同时,利用先进的设备和工艺,可以提高小麦粉的生产效率和产量,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小麦粉生产加工企业作业指导书小麦粉生产流程及关键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小麦→清理(筛选,去石,磁选,风选)→洗麦(配麦,去石,水分调节,润麦)→二次清理(筛选,去石,磁选,风选)→研磨(磨粉机)→筛理(高方筛,清粉机)→磁选→检查筛→成品包装(二)关键控制环节小麦清理去杂率≥95%,研磨剥刮率≥74%,去石率≥98%,去铁率≥99%,馒头改良剂添加量3-5/万,面条粉、饺子粉改良剂8-10/万。
小麦粉关键控制环节已在作业指导书中以△予以表示,并在作业指导书中做了详细说明。
1、小麦1.1小麦采购严格按照GB1351-1999的规定执行。
1.2确保小麦来自非疫区,有小麦产地的植物检疫报告和合格证。
1.3采购的小麦容重必须达到三级以上,等级指标及质量指标如下表:等级容g/L12345≥790≥770≥750≥730≥710重不完善总重粒≤6.0≤6.0≤6.0≤8.0≤10.0≤1.0其中:矿物质、水分%杂质≤0.5≤13.5正常色泽气味水分中含量大于表中规定的小麦收购,按国家规定执行清理小麦作业指导书一、开机前准备工作1、检查、测量原粮仓、净麦仓小麦库存情况。
2、检查强力着水机加水孔是否堵塞,测量水分装置、料位器是否正常,出口插板位置是否正确,检查润麦入仓绞龙出口是否正确并调整,检查浮子流量计,水源开关,并打开水源。
3、检查振动筛筛面并清理,大杂、小杂通道是否畅通。
4、检查去石机、筛面,并清理吸风道杂物,倒空石子筒。
5、检查荞子抛车是否堵塞跑道。
6、检查风选器风道及防堵关风器。
7、检查洗麦机下料孔并清理杂物,石子出水口是否畅通。
8、检查绞龙盖是否有打开,并密封好,配麦器是否有打开,并全部处于关闭状态。
9、检查所有杂质管道(包括进入后面杂质存放室)是否有堵塞并疏通。
10、检查所有设备安全防护装置是否牢靠。
11、请示出仓号及配麦比例、水分。
开机:1、开机的顺序:润麦入仓绞龙→强力着水机(注意出口标板位置)→湿麦提升机→洗麦机主机→洗麦机绞龙→振动筛→打麦机→除尘器(关风器→刮板→喷吹控制器)→罗茨风机→关风器(毛麦去石网)→振动筛→1号提升机→关风器→1号风机→2号风机→毛麦出仓绞龙5号→毛麦出仓绞龙(1、2、3、4)→配麦器打开。
小麦粉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概述小麦粉的基本生产流程可以分为清选、研磨、筛分和包装等环节。
其中,关键的控制环节主要包括质量检测和加工技术控制两个方面。
1.清选环节:清选是指将小麦的掺杂物、杂质等非小麦成分进行分离和去除的过程。
清选的关键控制环节主要包括除石、除皮和除杂。
除石是指将小麦中的石磕等大颗粒异物进行去除,以防止磨损设备和损伤工作人员的安全。
除皮主要是利用除皮机等设备将小麦的麦皮剥离,以提高小麦的加工效果。
除杂则是通过除疵机等设备将小麦中的大颗粒杂质、疵粒等进行去除。
2.研磨环节:研磨是将清选后的小麦进行碾磨,以获得小麦粉的过程。
研磨的关键控制环节主要包括磨麦粒和调节研磨工艺。
磨麦粒是指将小麦粉碾磨为不同粒度的细粉的过程,常用的碾磨设备有碾磨机、轧机等。
调节研磨工艺则是根据不同的需求,通过调整磨麦粒的次数、时间等参数,以控制小麦粉的品质。
3.筛分环节:筛分是将研磨后的小麦粉按照不同颗粒大小进行分级的过程。
筛分的关键控制环节主要包括筛分工艺和筛选设备的选择。
筛分工艺是指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通过调整筛分机的筛孔大小和振动频率等参数,以实现对小麦粉颗粒的精细筛分。
筛选设备的选择则是根据生产规模和产品要求等因素,选择适合的筛分设备,如净筛等。
4.包装环节:包装是将筛分后的小麦粉按照一定的规格进行包装的过程。
包装的关键控制环节主要包括包装材料的选择和包装工艺的控制。
包装材料的选择是指选择适合的包装袋、袋口封口方式等,以保证小麦粉的包装质量和存储寿命。
包装工艺的控制则是指根据不同的包装规格和要求,调整包装设备的参数,以保证包装的工艺效果和包装速度。
从整个生产流程来看,质量检测是小麦粉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控制环节。
其主要包括原料的质量检测和成品的质量检测两个方面。
原料的质量检测是指对小麦进行化验、测定其水分含量、杂质含量、品种组成等参数,以确定小麦的品质。
成品的质量检测是指对小麦粉进行化验、测定其粘度、蛋白质含量、颜色、加工指标等参数,以确保小麦粉的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和市场需求。
面粉生产工艺流程关键控制点面粉生产工艺流程的关键控制点包括原料准备、清洁处理、磨粉、筛分、包装和质量控制。
首先,原料准备是面粉生产的第一步。
关键控制点包括原料的选择和仓储条件的控制。
面粉的主要原料是小麦,因此,选用优质的小麦是保证面粉品质的重要因素。
此外,仓储条件的控制也非常重要,如温度、湿度和通风等,以保持原料的新鲜度和避免霉变。
其次,清洁处理是确保面粉品质的重要步骤。
关键控制点包括清除杂质、石头和金属碎片等。
清洁处理通常包括多个步骤,如除尘、筛选、针对性清洁和磁性去除等。
然后,磨粉是将小麦加工成面粉的核心步骤。
关键控制点包括磨粉机的选择和调整,以及磨粉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磨粉机的选择和调整要根据小麦的品种和要求来确定,以确保产生理想的面粉颗粒大小和质量。
此外,在磨粉过程中,要控制磨粉机的温度,避免因过热而影响面粉的品质。
筛分是将磨粉后的面粉进行筛选和分级的步骤。
关键控制点包括筛网的选择和调整,以及筛分过程中的流量和振动频率的控制。
筛网的选择和调整要根据不同的面粉用途来确定,以确保面粉的细腻度和均匀度。
此外,在筛分过程中,流量和振动频率的控制也非常重要,以保证筛分效果和工作效率。
最后,包装是将面粉装入袋子或其他容器中的步骤。
关键控制点包括包装机的选择和调整,以及包装过程中的重量和密封的控制。
包装机的选择和调整要根据包装规格和要求来确定,以确保面粉包装的质量和效率。
此外,在包装过程中,要控制包装重量的准确性和包装袋的密封性,以确保产品质量和保鲜度。
除了以上工艺流程的关键控制点外,质量控制也是面粉生产中的关键环节。
关键控制点包括定期抽样检测、检验指标的设定、质量记录和异常处理等。
定期抽样检测可对面粉进行物理化学指标、微生物安全性和感官评价等方面的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质量记录的建立和异常处理的及时性也是保证面粉质量的重要措施。
综上所述,面粉生产工艺流程的关键控制点包括原料准备、清洁处理、磨粉、筛分、包装和质量控制。
小麦粉工艺流程及工艺要点
取材
首先从木棉籽或小麦籽中取入比较干净的原料粉。
初加工
将取入粉经过筛分,进行去头、杂质、籽粒、矿物清分;随后进行破碎,然后再进行温糊,使得粉粒均匀。
淬磨
温糊好的原料经过淬磨,粒度整体变小。
精碎粉
淬磨后的原料经过精碎粉,分散ultrafine粒度,使小麦粉表面形成类面状,形成适宜的品质。
冷却
将精碎麦粉进行冷却,利用降温来活化面筋及同其他物质形成稳定的混合。
精筛
最后将经冷却的粉糊经过精筛,使得湿粉粒得到充分的固定,从而得到较好的口感和形貌,到达最终成品要求。
郑州市小麦粉生产加工小作坊操作规范(征求意见稿)一、适用范围(一)本规范所指小麦粉是指以小麦为原料经清理(筛选,去石等)、水分调节(包括润麦,配麦)、研磨、筛理、包装等工序制成的小麦粉。
包括通用小麦粉、石磨小麦粉;不包括饺子粉、馒头粉、面包粉等专用小麦粉。
(二)本规范所称小麦粉生产加工小作坊,是指从业人员较少,有固定生产场所,生产条件简单,不具备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条件的小麦粉生产个体工商户(不含来料加工)。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小麦→清理(筛选,去石等)→水分调节(包括润麦,配麦)→研磨→筛理→成品包装(二)关键控制环节(1)原粮的收储。
(2)原辅料预处理。
(3)生产加工过程中各工序物理性污染物的控制。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1)使用霉变、变质小麦、陈化粮加工小麦粉。
(2)含沙量、磁性金属物超标问题。
(3)严禁添加食品添加剂和其他非食用物质。
三、质量安全卫生条件要求(一)环境要求1、生产区域周围不得有防碍食品卫生的污染源(如污水坑、垃圾坑、畜禽养殖场等)。
2、生活区与生产区应当隔离;生产区内不得饲养家禽、家畜;坑式厕所应当距生产区25米以外。
3、生产区内垃圾应当远离生产车间,排污沟渠应当密闭,生产区内不得有各种异味,不得有各种杂物堆放。
(二)生产场所要求1.生产场所应清洁卫生,通风、光线良好,空间能满足生产加工需要。
2.生产工艺布局基本合理,各工序之间尽量减少迂回。
原粮库、清理设施应与加工间、成品存放间进行有效分割,并不得堆放与生产无关的杂物。
3.生产加工间地面应当铺设硬制材料,房顶无灰尘,加工间及成品存放地墙面应当用瓷砖贴面1.5米以上。
4.原粮库、加工间、成品间应具备防蝇、防鼠,防尘设施(如防护罩等)。
原粮储存应有通风、排湿设施,并能对虫害进行有效防治。
5.加工间通风、排污良好,入口处要有更衣设施和洗手设施。
6.库房内不得存放有毒有害及易燃、易爆等物品。
原辅材料、包装材料和成品应分类、分区、离地、离墙存放,按先进先出的原则出入库。
小麦粉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概述小麦粉的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是指小麦从采摘到加工成小麦粉的整个过程中所涉及的步骤和关键环节。
下面将对小麦粉的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进行详细概述。
1.小麦的采摘和清理:小麦成熟后进行采摘,并进行清理,去除杂质。
2.小麦的储存和保管:采摘后的小麦需要储存和保管,以便长时间使用。
储存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条件,以防止霉变和虫害。
3.小麦的研磨和清洁:小麦经过研磨机械进行研磨,去除麸皮和外壳,得到小麦粉。
4.小麦粉的分级和筛选:通过粉碎机械将小麦粉进行分级和筛选,得到不同细度的小麦粉。
5.小麦粉的捣碎和调制:将小麦粉经过捣碎机捣碎,然后加入适量的水进行调制,得到面团。
6.面团的发酵:将面团进行发酵,通常采用酵母或发酵剂,使面团中的淀粉分解为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团发酵膨胀。
7.面团的加工和成型:将发酵好的面团进行加工,通常采用擀面杖将面团擀成薄片,然后进行成型,可以制作成面条、馒头、饺子等不同形状的食品。
8.面食的煮熟和蒸煮:将成型好的面食进行煮熟或蒸煮,使其熟透。
9.面食的冷却和包装:将煮熟或蒸煮好的面食进行冷却,然后进行包装,以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品质。
10.面食的质量控制:在整个生产流程中,需要对小麦的质量、面粉的质量、面团的发酵程度、面食的熟度等进行严格监控和控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
以上是小麦粉的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的概述。
在实际生产中,还需要根据不同的产品要求和工艺流程进行细化和优化。
同时,还需要采取科学、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部分产品工艺流程及关键质量控制点一、小麦粉(一)基本生产流程。
小麦→ 清理(筛选,去石,磁选等)→ 水分调节(包括润麦,配麦)→研磨(磨粉机,松粉机,清粉机)→ 筛理(平筛,高方筛)→成品包装(二)关键控制环节。
小麦的清理,研磨,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的添加。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在小麦粉中过量使用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
2.小麦粉中灰分超标。
3.含砂量超标。
4.磁性金属物超标。
二、植物油(一)基本生产流程。
1. 制取原油⑴压榨法制油工艺流程:①以花生仁为例:清理→剥壳→破碎→轧胚→蒸炒→压榨→花生原油。
②以橄榄油为例(冷榨):低温冷压榨→ 倾析鲜果→清理→磨碎→融合初榨橄榄油离心倾析→ 离心分离⑵浸出法制油工艺流程:以大豆为例:清理→破碎→软化→轧胚→浸出→蒸发→汽提→大豆原油⑶水代法制油工艺流程:以芝麻为例:芝麻→筛选→漂洗→炒子→扬烟→吹净→磨酱→ 对浆搅油→ 振荡分油→ 芝麻油2. 油脂精炼化学精炼工艺流程:原油→过滤→脱胶(水化)→脱酸(碱炼)→脱色→脱臭→成品油物理精炼工艺流程:原油→过滤→脱胶(酸化)→脱色→脱酸(水蒸气蒸馏)→脱臭→成品油3. 油脂的深加工工艺(包括油脂的氢化,酯交换,分提等)⑴棕榈(仁)油分提工艺流程①干法分提工艺:棕榈(仁)油→加热→冷却结晶→过滤→软脂、硬脂②溶剂法分提工艺:棕榈(仁)油→溶剂稀释→冷却结晶→分离→蒸发溶剂→软脂、硬脂③表面活性剂法分提工艺:棕榈(仁)油→棕仁软脂稀释棕仁油→冷冻→润湿硬脂晶体→离心分离→洗涤→干燥→软脂、硬脂(二)关键控制环节。
油脂精炼:脱酸,脱臭。
水代法制芝麻油:炒子温度、对浆搅油。
橄榄油:选取原料、低温冷压榨。
棕榈(仁)油:分提工艺。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 酸值(酸价)超标;2. 过氧化值超标;3. 溶剂残留量超标;4. 加热试验项目不合格三、饮料瓶(桶)装饮用水类(一)基本生产流程。
1. 饮用纯净水及矿物质水的生产工艺。
小麦粉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小麦粉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原料,广泛应用于烘焙、面食和糕点制作中。
为了确保小麦粉的质量和安全,以及提高生产效率,本指导书旨在提供小麦粉作业的详细指导,包括原料准备、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二、原料准备1. 小麦选择:选择优质的小麦作为原料,确保小麦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根据产品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种类的小麦,如硬粒小麦、软粒小麦等。
2. 清洁处理:对小麦进行清洁处理,去除杂质和异物,确保小麦的纯净度。
3. 磨制过程:将清洁处理后的小麦进行磨制,可以采用石磨、滚筒磨等不同的磨制设备,确保小麦粉的细度和均匀度。
三、生产工艺1. 磨制工艺:根据产品要求和市场需求,确定适合的磨制工艺。
可以采用干磨、湿磨等不同的磨制方式,控制磨制时间和温度,确保小麦粉的品质。
2. 粉碾工艺:对磨制后的小麦粉进行粉碾处理,可以采用不同的粉碾设备,如高速碾磨机、低速碾磨机等。
确保小麦粉的细度和均匀度。
3. 筛分工艺:对粉碾后的小麦粉进行筛分,去除粗颗粒和杂质,确保小麦粉的纯净度和细度。
4. 包装工艺:对筛分后的小麦粉进行包装,可以采用不同的包装设备,如自动包装机、手动包装机等。
确保小麦粉的包装质量和卫生安全。
四、质量控制1. 原料检验:对进货的小麦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含水率、杂质含量等指标的检测,确保原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2. 生产过程控制:在磨制、粉碾和筛分等生产过程中,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监测小麦粉的细度、纯度和含水率等指标,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
3. 成品检验:对包装好的小麦粉进行成品检验,包括外观、色泽、气味、湿度等指标的检测,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4. 质量记录:对每一批次的小麦粉进行质量记录,包括原料检验报告、生产过程记录和成品检验报告等,以便追溯和质量分析。
五、安全与环保1. 安全措施:在小麦粉作业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戴好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2. 设备维护:定期对小麦粉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小麦粉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概述小麦粉生产是从小麦种植到成品出厂的一个复杂的过程。
下面将对小麦粉的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进行概述。
1.小麦种植阶段:小麦粉的生产始于小麦的种植。
种植阶段的关键环节主要有土壤准备、播种、施肥、灌溉等。
首先需要调整土壤的酸碱度和养分含量,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然后将小麦种子均匀地撒在准备好的土地上,再施以适量的肥料和水分,保证小麦的正常生长。
2.小麦收获阶段:小麦的收获是小麦粉生产的重要环节。
收获阶段主要有割晒、脱粒、筛选等步骤。
首先,使用收割机将成熟的小麦割下,然后在太阳下晾晒。
晾晒后,把小麦放入脱粒机进行脱粒,脱掉麦穗,得到小麦粒。
最后,对小麦粒进行筛选,分离杂质和破损的颗粒,得到干净的小麦粒。
3.小麦磨粉阶段:小麦粉的生产离不开磨粉工序。
磨粉阶段主要有清理、破碎、粉碎和筛选等步骤。
首先,将收获的小麦粒进行清理,去除杂质和不良颗粒。
然后,采用破碎机将小麦粒破碎成较小的颗粒。
接着,利用磨面机对小麦颗粒进行粉碎,得到小麦粉。
最后,通过筛分机对小麦粉进行筛选,去除粉末中的粗颗粒和杂质。
4.小麦粉加工阶段:小麦粉磨制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加工处理。
加工阶段主要有浸泡、搅拌、发酵和烘焙等步骤。
首先,将小麦粉与适量的水混合浸泡,使其充分吸水。
然后,将浸泡后的小麦粉进行搅拌,形成面团。
接下来,将面团进行发酵,让面团中的酵母发酵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团膨胀。
最后,将发酵好的面团放入烤箱中烘焙,制成小麦粉制品,如面包、饼干等。
关键控制环节:1.种植环节:控制土壤的酸碱度和养分含量,以及合理施肥和灌溉,保证小麦的正常生长。
2.收获环节:在适宜的时机进行收割,避免小麦的过度成熟或秸秆过于湿润,影响收获效果。
3.磨粉环节:控制清理、破碎、粉碎和筛选等工序的参数,确保小麦粉的质量和口感。
4.加工环节:控制浸泡、搅拌、发酵和烘焙等步骤的时间和温度,保证小麦粉制品的质量和口感。
5.卫生控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卫生管理,避免污染和微生物滋生,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小麦粉生产工艺流程图
→▲1 ▲2 ▲3
→→
→
▲4 ▲5
→→
→
▲6 ▲7 ▲8
→→→
↑▲9
↓
→→→
▲10▲11
→
▲12
▲为关键控制环节
1:头道麦筛,主要去除小麦中的大杂,筛网孔径为20mm;
2:二道麦筛,主要去除小麦中的大、小杂,筛网孔径为12mm、2.5mm;
3:磁铁分离机,主要去除小麦中的磁性金属物,磁力为10000高斯;
4:振动筛,主要去除小麦中的小杂,筛网孔径为2.0mm;
5:组合机,主要去除小麦中的大杂、小杂、石子,筛网孔径为8.5mm、2.0mm;6:自动加水机,主要功能为小麦的加水调质,自动测量原麦水份;
7:二次加水机,主要功能为小麦的二次加水调质;
8:去石机,主要去除小麦中的石子,工作振幅为5±0.5mm;
9:磨粉机,将完整的麦粒剥开,碾磨成粉,剥刮率设定为1B28~32%,2B46~58%;10:检查筛,入粉仓前的最后一道筛理,通过粉板检查高方筛筛网有无破损等;11:永磁筒,主要去除面粉中的磁性金属物,磁力为12000高斯;
12:微量添加机,添加微量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添加量为0.058g/kg;。
小麦粉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小麦粉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原料,在食品加工、烘焙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确保小麦粉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麦粉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要点以及安全操作规范,以确保生产出符合标准的优质小麦粉。
二、小麦粉生产过程1. 原料准备小麦粉的主要原料为小麦,应选择品质优良、无霉变、无异味的小麦作为原料。
在原料准备阶段,应对小麦进行清洁、筛选、除石等处理,确保原料的干净和纯度。
2. 磨制工艺小麦粉的磨制工艺主要包括清洗、破碎、磨粉等步骤。
在清洗过程中,应使用清洁的水源对小麦进行充分清洗,去除杂质和污染物。
破碎工艺通过破碎机对小麦进行破碎,使小麦颗粒达到一定大小。
磨粉过程中,应使用专业的磨粉机械进行磨制,确保小麦粉的细度和均匀度。
3. 筛分工艺磨制后的小麦粉需要进行筛分,以去除杂质和颗粒不均匀的部分。
筛分工艺应使用合适的筛网和筛分设备,确保小麦粉的质量。
4. 包装和存储小麦粉在包装和存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包装材料,避免二次污染;其次,包装过程中应注意密封性,防止小麦粉受潮或受到外界污染;最后,存储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并避免与异味物质接触。
三、小麦粉质量控制要点1. 外观和色泽小麦粉应具有白色或略带黄色的外观,无明显杂质和异物。
色泽均匀,不应出现斑点或色差。
2. 味道和气味小麦粉应具有纯正的小麦味道,无异味或有害气味。
3. 水分含量小麦粉的水分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一般不超过14%。
4. 筛分率小麦粉的筛分率应符合国家标准,一般在90%以上。
5. 蛋白质含量小麦粉的蛋白质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一般在10%以上。
6. 灰分含量小麦粉的灰分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一般不超过0.6%。
四、小麦粉生产安全操作规范1. 人员安全所有从事小麦粉生产工作的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
在操作过程中,应穿戴适当的劳动防护用品,如工作服、手套、口罩等。
小麦粉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小麦粉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原料,广泛应用于面点、糕点、面条等食品制作中。
为了确保小麦粉的质量和安全性,以及提高生产效率,制定一份详细的小麦粉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麦粉的生产流程、质量控制要点以及相关的安全措施。
二、小麦粉生产流程1. 原料准备小麦粉的主要原料是小麦,应选择优质的小麦进行加工。
在原料准备阶段,需要对小麦进行筛选、清洁和去杂处理,确保小麦的纯净度和质量。
2. 磨粉工艺将经过清洁处理的小麦送入磨粉机进行磨粉。
磨粉工艺应根据不同的产品要求和市场需求进行调整,包括磨粉时间、磨粉温度、磨粉速度等参数的控制。
3. 粉筛分离磨粉后的小麦粉经过粉筛分离工艺,将粗粉和细粉分离开来。
分离后的细粉可以直接用于食品加工,而粗粉则需要再次磨粉。
4. 粉质调整根据不同的产品要求,可以对小麦粉进行粉质调整,如添加剂、添加物等。
在添加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控制,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5. 包装完成小麦粉的生产后,需要进行包装。
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包装过程中应注意卫生和密封性,防止小麦粉受潮、变质或受到污染。
三、质量控制要点1. 原料质量控制在小麦粉的生产过程中,原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最终产品的质量。
因此,应对小麦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检验,确保原料的纯净度和质量。
2. 生产工艺控制在磨粉工艺中,应严格控制磨粉时间、温度和速度等参数,确保小麦粉的品质稳定。
同时,对粉筛分离和粉质调整工艺也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3. 检测和监控在小麦粉的生产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检测和监控体系,对原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检测和监控。
常用的检测项目包括湿度、蛋白质含量、面筋质量、外观等。
4. 卫生和安全控制在小麦粉的生产过程中,应严格遵守食品卫生和安全标准,确保生产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同时,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措施。
四、安全措施1. 设备安全小麦粉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设备运行时应保持稳定,避免发生故障和事故。
小麦粉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二、关键控制环节1、小麦的清理;2、研磨;3、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的添加。
大米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二、关键控制环节:1、稻谷的清理;2、碾米;3、成品整理。
挂面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一)普通挂面(二)花色挂面(三)手工面二、关键控制环节1、食品添加剂最大限量的控制;2、干燥工序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牵引机速度等参数的控制;3、晾晒、包装过程中的卫生安全。
其他粮食加工品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谷物加工品)一、基本生产流程二、关键控制环节1、清理;2、碾米;3、糙米等除外。
其他粮食加工品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谷物碾磨加工品)一、基本生产流程二、关键控制环节1、碾磨(谷物粒、粉);2、灭酶(谷物片)。
其他粮食加工品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谷物粉类制成品)一、基本生产流程(一)面粉类制成品(二)米粉类制成品二、关键控制环节1、和面(面粉类制成品);2、蒸粉(米粉类制成品中有蒸粉工艺的);3、包装。
食用植物油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一)制取原油1、压榨法制油工艺流程:(1)以花生油为例:(2)以橄榄油为例(冷榨):2、浸出法制油工艺流程(以大豆油为例):3、水代法制油工艺流程(以芝麻油为例):(二)油脂精炼 1、化学精炼工艺流程:2、物理精炼工艺流程:(三)油脂的深加工工艺(包括油脂的氢化,酯交换,分提等) 1、棕榈(仁)油分提工艺流程 (1)干法分提工艺:(2)溶剂法分提工艺:(3)表面活性剂法分提工艺:二、关键控制环节1、油脂精炼:脱酸,脱臭。
2、水代法制芝麻油:炒子温度、对浆搅油。
3、橄榄油:选取原料、低温冷压榨。
4、棕榈(仁)油:分提工艺食用油脂制品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食用氢化油)一、基本生产流程二、关键控制环节1、选取原料;2、氢化过程;3、后脱色、脱臭。
食用油脂制品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人造奶油)一、基本生产流程二、关键控制环节1、乳化程度;2、巴氏杀菌;3、物料进出A、B单元时温度的控制;4、熟成条件的控制。
食用油脂制品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起酥油)一、基本生产流程(一)可塑性起酥油的生产工艺(二)液体起酥油的生产工艺(三)粉末起酥油的生产工艺二、关键控制环节1、物料进出A、B单元时温度的控制;2、熟成条件的控制。
食用油脂制品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代可可脂)一、基本生产流程二、关键控制环节1、物料进出A、B单元时温度的控制(有氢化工艺的);2、分提工艺(有分提工艺的)食用动物油脂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一)原料预处理:(二)熔炼制取工艺流程:(三)油脂精炼工艺流程:二、关键控制环节1、脱酸;2、脱臭。
酱油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一)酿造酱油:(二)配制酱油:二、关键控制环节1、酿造酱油:制曲、发酵、灭菌。
2、配制酱油:原料(管理)、酿造酱油的比例控制、灭菌。
食醋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一)酿造食醋:(二)配制食醋:二、关键控制环节酿造食醋:原料控制、醋酸发酵、灭菌。
配制食醋:原料控制、酿造食醋的比例控制、灭菌。
味精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二、关键控制环节1、发酵控制;2、谷氨酸提取。
鸡精调味料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二、关键控制环节1、配料;2、干燥。
酱类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一)酱:(二)调味酱:二、关键控制环节1、前处理;2、制曲;3、发酵;4、配料处理。
调味料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一)固态调味料:(二)半固态(酱)调味料:(三)液体调味料:(四)食用调味油:二、关键控制环节1、原料控制;2、调配;3、杀菌。
肉制品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腌腊肉制品)一、基本生产流程注:中国腊肠类、生香肠类需经灌装工序二、关键控制环节1、原辅料质量;2、加工过程的温度控制;3、添加剂;4、产品包装和贮运。
肉制品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酱卤肉制品)一、基本生产流程注:肉松类需经炒松、擦松、跳松和拣松工序;肉干类需经烘干工序;肉糕、肉冻等需经成型工序。
油炸肉类需油炸工序。
二、关键控制环节1、原辅料质量;2、添加剂;3、热加工温度和时间;4、产品包装和贮运。
肉制品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熏烧烤肉制品)一、基本生产流程二、关键控制环节1、原辅料质量;2、添加剂;3、热加工温度和时间;4、产品包装和贮运。
肉制品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熏煮香肠火腿制品)一、基本生产流程二、关键控制环节1、原辅料质量;2、添加剂;3、热加工温度和时间;4、产品包装和贮运。
肉制品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发酵肉制品)一、基本生产流程二、关键控制环节1、原辅料质量;2、添加剂;3、发酵温度和时间;4、产品包装和贮运。
乳制品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巴氏杀菌乳)一、基本生产流程二、关键控制环节1、原料验收;2、标准化;3、巴氏杀菌。
乳制品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高温杀菌乳)一、基本生产流程二、关键控制环节1、原料验收;2、标准化;3、高温杀菌。
乳制品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灭菌乳)一、基本生产流程二、关键控制环节1、原料验收;2、预处理;3、标准化;4、超高温瞬时灭菌(或杀菌);5、无菌灌装(或保持灭菌)。
乳制品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酸乳)一、基本生产流程1、凝固型:2、搅拌型:二、关键控制环节1、原料验收;2、标准化;3、发酵剂的制备;4、发酵;5、灌装;6、设备的清洗。
乳制品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乳粉--湿法工艺)一、基本生产流程全脂乳粉、脱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调味乳粉、特殊配方乳粉二、关键控制环节1、原料验收;2、标准化;3、杀菌;4、浓缩;5、喷雾干燥;6、包装。
乳制品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乳粉—干法工艺)一、基本生产流程全脂乳粉、脱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调味乳粉、特殊配方乳粉二、关键控制环节1、配料的称量;2、搅拌;3、混合;4、包装;5、生产环境。
乳制品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乳粉—牛初乳粉)一、基本生产流程全脂乳粉、脱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调味乳粉、特殊配方乳粉二、关键控制环节1、原料牛初乳的验收;2、杀菌;3、低温干燥。
乳制品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炼乳)一、基本生产流程二、关键控制环节1、原料乳的验收;2、杀菌及灭菌;3、冷却结晶;4、成品的灌装。
乳制品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奶油)一、基本生产流程(一)工艺一:(二)工艺二:二、关键控制环节1、原料乳的验收;2、杀菌及灭菌;3、发酵;4、成品的包装。
乳制品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干酪)一、基本生产流程(一)工艺一:(二)工艺二:(三)再制干酪:二、关键控制环节1、原料乳的验收;2、杀菌及灭菌;3、发酵;4、包装。
乳制品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固态成型产品、奶皮、奶豆腐)一、基本生产流程(一)固态成型产品:(二)奶皮:(三)奶豆腐:二、关键控制环节1、原料乳的验收;2、杀菌;3、包装。
婴幼儿配方乳粉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湿法生产)一、基本生产流程二、关键控制环节1、原辅料验收;2、配料;3、均质;4、杀菌;5、喷雾干燥;6、包装。
婴幼儿配方乳粉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干法生产)一、基本生产流程二、关键控制环节1、原料验收;2、称量;3、杀菌;4、混合;5、包装。
饮料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瓶(桶)装饮用水类)一、基本生产流程(一)饮用纯净水及矿物质水:(二)饮用天然矿泉水及其他包装饮用水:二、关键控制环节1、水源、管道及设备等的维护及清洗消毒;2、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3、杀菌设施的控制和杀菌效果的监测;4、纯净水生产去离子净化设备控制和净化程度的监测;5、灌装车间环境卫生和洁净度的控制;6、包装瓶(桶)及盖的质量控制;7、消毒剂选择和使用;8、饮用矿物质水生产中,矿物质的添加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