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控制器生产过程中防静电要求的工艺文件
- 格式:doc
- 大小:3.04 MB
- 文档页数:14
关于某控制器生产过程中防静电要求的实用工艺文件资料一、背景介绍静电是指电荷在物体表面累积或者移动时引起的现象,常见的静电主要有静电放电和电对电导致的静电干扰。
静电对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具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控制器等高灵敏度电子产品,一旦受到静电干扰可能导致设备故障、产品失效等严重后果。
因此,在控制器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静电干扰,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稳定。
1.静电防护措施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采取静电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人员防护:要求操作人员穿着防静电工作服和静电鞋,避免静电的产生和传递。
-环境控制:要求在控制器生产车间内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设备防护:要求使用带有防静电功能的设备和工具,如防静电地垫、防静电工作台等。
2.静电监测和测试为了保证防静电措施的有效性,需要进行静电监测和测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静电监测仪器:要求配备静电监测仪器,用于实时监测静电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静电问题。
-静电测试方法:要求建立静电测试方法,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定期的静电测试,确保符合相关防静电要求。
3.存储和包装要求在控制器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成品进行合适的存储和包装,以防止静电的产生和传递,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成品存放:要求在防静电环境下存放成品,避免外界静电对产品的影响。
-成品包装:要求使用防静电包装材料对成品进行包装,以保护产品免受静电干扰。
4.培训和监督为了确保防静电要求的有效执行和落实,需要进行相关的培训和监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培训:对生产工人进行防静电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对静电问题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监督:建立相应的检查和监督机制,对生产过程中的防静电措施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三、总结对于控制器的生产过程中防静电要求的实用工艺文件资料,需要包括静电防护措施、静电监测和测试、存储和包装要求以及培训和监督等内容。
防静电工艺规程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本厂生产中防静电操作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本厂各有关部门。
2.本规范中的术语2.1 防静电工作区是指采取了一定防静电措施的工作区域。
完整的防静电工作区包括防静电的地垫、桌垫及手环(均应可靠接地)。
2.2 静电敏感器件主要是指各种VISL、LSI、PAL、CPU、EPROM、RAM和常用逻辑IC芯片等。
2.3 静电敏感板卡是指采用静电敏感器件的各种板卡(主要指自产板卡)。
3.规范条款3.1 入厂检防静电工艺规范3.1.1 静电敏感器件及各种组件(特别是LSI器件)必须在防静电安全工作区域内进行入厂检验,严禁在防静电安全工作区域之外拿出原防静电保护容器(一般为防静电屏蔽袋)。
3.1.2 在打开防静电包装,取出静电敏感器件、组件及卡板之前,要带好防静电手环。
在测试完毕后应立即放回原防静电包装,然后方可入库。
3.2 仓库(包括元器件、卡板库和车间内部器件及组件库)防静电工艺规范零散的静电敏感器件(即不成管的)的分发必须在防静电工作区内进行,并应远离普通的塑料袋、塑料泡末,操作人员必须穿好工作服。
a.单块卡板用防静电袋保存在卡板周转架中,不得随意放置,严禁用普通塑料布或普通纸张覆盖、包裹.b.仓库中存储的经典敏感组件必须有其原防静电包装,发料时应将静电敏感组件连同其原包装一起发到生产线上.3.3 制造部防静电工艺规范3.3.1 准备工序a.使用整形机对静电敏感器件进行整形时,整形机必须可靠接地,并且严禁用手触及芯片的管脚,如难以做到,则操作时必须带好防静电手环.b.对静电敏感器件的手工整形必须在防静电桌垫上进行,操作时必须佩带防静电手环.c.零散的静电敏感器件(即不成管的)的分发必须在防静电工作区内进行,并应远离普通的塑料袋、塑料泡沫,静电敏感器件在防静电安全工作区域之外存放或转运过程中必须使用防静电保护袋或其他防静电容器,如防静电盒、袋、或芯片的原包装套、管等。
控制器生产过程中防静电要求的工艺文件K Z Q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工艺文件GY00307872控制器生产过程中防静电要求的工艺文件(KZQ)主题类别工艺改善使用范围:■通用□出口□内销第 1 页共 14 页产品型号通用名称通用一、主题内容:静电敏感器件(SSD)是指在日常操作、贮存、传递、测试过程中容易因静电放电而引起损伤的器件。
本文件规定了控制器在生产、检验和存贮过程中的防静电要求,使静电防护措施发挥其真正效用,避免静电放电损害静电敏感器件。
二、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控制器生产、检验、存贮过程中的静电放电保护。
控制器生产中使用的敏感器件主要有:各类IC、稳压块、晶振、陶瓷振荡器、接收头、液晶、显示模块、二极管及外包装上有防静电警示标识(如右图1)的元器件,以及安装、使用了以上器件的控制器组件。
三、静电防护规范、所有生产及辅助生产工作区的操作人员必须按要求穿着防静电工作鞋,防静电服、防静电手环;防静电工作鞋、防静电服应保持整洁、干净。
除自插、涉及强电的检验岗位、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中要求戴无线静电环的岗位外,其余生产、检验岗位必须有线防静电手环。
、严禁裸手直接接触静电敏感器件或其组件,必须正确佩带防静电手套或指套、及定期通过检查的防静电手腕带,并保证接地良好。
、对于管理人员、班组长、蜘蛛人、巡检,如果只是临时拿起元器件或者控制器进行检查,不执行生产操作动作的(所谓生产操作动作就是直接从事插件、刷三防胶、手工焊接等工艺规定的作业工序),在接触元器件及控制器时,必须佩戴防静电手套,同时佩戴无线静电环,可以不佩戴有线静电环;如果是执行生产操作动作,则必须佩戴有线静电环。
、静电敏感器件及其组件在转运、存放过程中必须使用防静电工具(如防潮防静电屏蔽袋、防静电元件盒、防静电桌垫等),所有静电敏感器件的操作、装配、测试过程必须在已良好接地的防静电工作台上或铺有接地的防静电桌垫的工作台上进行。
防静电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一、目的为了预防和减少静电对生产、工作环境以及产品质量造成的不良影响,保障人员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特制定本防静电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和规程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静电敏感区域和操作的部门及人员,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车间、实验室、仓库等。
三、职责分工1、防静电管理小组成立防静电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和修订防静电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监督检查各部门的执行情况,并对静电防护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
2、生产部门负责按照防静电操作规程进行生产作业,对生产设备和工具进行定期的静电检测和维护,确保生产过程中的静电防护措施有效落实。
3、品质部门负责对静电敏感产品进行质量检测,监督生产部门的静电防护工作,对发现的静电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4、仓库部门负责对静电敏感物料和产品的储存和搬运进行管理,确保仓库环境符合防静电要求。
5、设备部门负责提供和维护防静电设备和设施,如防静电地板、接地系统、静电消除器等,确保其正常运行。
6、员工遵守防静电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静电设备和工具,提高自身的静电防护意识。
四、静电防护基础知识1、静电的产生静电是由于物体之间的摩擦、分离、接触等过程中电荷的转移而产生的。
常见的静电产生源包括人体活动、化纤衣物、塑料材料、设备运转等。
2、静电的危害静电可能导致电子元件损坏、产品质量下降、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
在电子行业、化工行业、医药行业等对静电敏感的领域,静电防护尤为重要。
3、静电防护的原理静电防护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静电的产生、积累和释放,将静电电位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常见的静电防护措施包括接地、静电屏蔽、增加湿度、使用防静电材料和设备等。
五、防静电管理制度1、人员管理(1)进入静电敏感区域的人员应穿戴防静电工作服、工作鞋、工作帽,佩戴防静电手环或手套。
(2)严禁在静电敏感区域内穿脱衣物、梳理头发等可能产生静电的行为。
(3)员工应定期接受静电防护知识培训,提高静电防护意识和技能。
目录1.目的 (2)2.适用范围 (2)3.定义 (2)4.职责 (2)5.工作程序 (2)6.相关文件和记录 (7)7.流程图 (8)8. 参考文献 (8)1.目的本文件的目的是建立全面的ESD持续控制程序,减少静电对ESD敏感元器件和本公司产品的制造环境的破坏,从而保证本公司产品的可靠性。
2.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本公司产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设备的ESD保护要求;元器件和产品在生产制造、存储、搬运过程等环节的ESD要求。
3.定义ESDS –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SensitiveESDP –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ESD – Electrostatic DischargePCBA -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4.职责本公司所有人员应贯彻执行该文件。
5.工作程序5.1 ESD地线5.1.1 在厂房附近,设立金属桩,ESD地线必须和其有效连接。
5.1.2 公司所有ESD地板,作业者的腕带,工作台的ESD桌垫,以及机械工装夹具等都应当有效连接到ESD地线上。
所有交流供电的设备和工具都必须和电源接地线连接。
5.2 人体接地5.2.1 所有进入ESD保护区域的人员(包括作业者,工程师,参观者和非生产人员等),必须戴好ESD手腕带,穿上防静电服和ESD鞋套,通过风淋室前的人体综合静电测试仪测试,合格后才可进入工作车间。
5.2.2 作业者在工作时,手腕带必须保证有效可靠的接地。
5.2.3 对要求带ESD手指套的工位,作业者必须带上ESD手指套后才可以进行操作。
5.3 ESD保护区域5.3.1 所有ESD保护区域,必须有明确的如下图所示的ESD保护标识ESD Protective Symbol ESD Susceptibility Symbol 5.3.2 所有ESD保护区域,必须用持久性的ESD地板且要求和ESD地线有效连接。
工厂防静电工艺规范介绍工厂防静电工艺规范介绍一、前言静电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工业生产中的问题,不仅会对人体和设备造成危害,还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等严重事故。
为了确保生产安全,保护人员健康,提高产品质量,必须建立科学可行的防静电措施和工艺规范。
本文将介绍一套针对工厂防静电工艺的规范。
二、防静电原理静电是由于电荷的分离而产生的电势差,当电荷在物体表面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形成静电放电。
工业生产中的静电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摩擦产生的静电:当两种不同材料之间发生摩擦时,会使电子从一个材料转移到另一个材料,产生静电。
2.电离产生的静电:当气体中的分子或离子被电场强力抽离时,会产生静电。
3.云电荷:在大气中形成的云层中,正负电荷通过空气传导而分离,形成大气中的静电。
三、防静电工艺规范1.静电地板的铺设:防静电地板能有效地导电,消除人员的静电积聚。
地板的导电材料应该选择导电性能好、耐磨损的材料,如导电橡胶或导电塑料。
2.静电消除装置的设置:工厂的每个工作站都应安装静电消除装置,如静电杠、静电棒等。
这些装置能够将人体积聚的静电导回地面,减少静电带来的危害。
3.防静电工作服的使用:工厂工人应穿戴防静电工作服,这些服装能够有效地防止静电的积聚,并确保工作过程中的安全。
4.静电保护区的划分:将工厂划分为不同的静电保护区,根据工作环境的不同,采取相应的防静电措施。
比如,在易发生静电的区域,可以设置禁止吸烟和禁止摩擦的规定。
5.静电防护设备的使用:在一些特殊场合,需要使用静电防护设备,如可伸缩的静电导线、静电屏蔽箱等。
这些设备能够有效地防止电荷的积聚和放电。
6.静电检测设备的应用:在工作过程中,应使用静电检测设备对工作区域、设备和人员进行定期检测和监控,确保工艺规范的有效实施。
四、防静电培训和宣传为了确保每个员工都能正确使用工艺规范中的防静电措施,工厂应定期组织防静电培训和宣传活动。
培训内容应包括静电的原理和危害、防静电措施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车间防静电通用工艺要求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此通用工艺要求主要适用于车间元器件、半成品和成品存放运输、生产过程和生产设备的防静电要求,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及稳定性;此通用工艺要求适用于车间现行所有产品和车间所有人员的防静电要求。
二、内容:(1)主要静电敏感元件:IGBT、场效应管、蓝色和白色背光、液晶、芯片等,上述元件应存放在防静电区域。
(2)静电敏感元件应使用防静电包装,若有零碎尾数元件,必须放置在防静电的塑料盒内。
只要用手触及静电敏感元件,则必须佩戴“有线”防静电手带和防静电手套。
(3)静电敏感元件在成型和焊接时必须佩带“有线”防静电手带和防静电手套。
(4)IGBT安装在散热器上时,应该尽快焊接于主控板上,不允许只安装在散热器上作长斯存放。
(5)对静电敏感元件进行任何操作时,应该在防静电台垫上进行,堆放时不应直接叠放,必须使用防静电气珠袋或防静电海绵将其隔开,装有静电敏感元件的线路板,应使用防静电周转箱。
(6)静电敏感元件在洗板和油板时,应该使用防静电刷子。
(7)装有IGBT的主控板,在通电后不应直接叠放(应用防静电台垫将板与板之间隔开),以免高压电容残余电压放电损坏IGBT等元器件。
(8)在执锡和焊接静电敏感元件时,必须要保证烙铁接地良好,并应该在防静电台垫上进行操作。
(9)半成品、成品在周转和存放时必须使用防静电周转箱。
(10)AI机、SMT机、波峰机、电烙铁、烘炉等生产设备必须良好接地。
(11)所有作业人员必须佩带防静电手带,除了管理人员、流动作业人员、测试人员、包装人员可佩带“无线”防静电手带外,其余人员必须佩戴“有线”防静电手带。
三、基本要求:(1)每天按《防静电环测试操作指导书》检验所戴手带是否良好,要求作业配戴防静电手带功能正常。
(2)生产线每天做好《防静电环校验记录表》(3)生产线每天定期检查员工配戴防静电手带情况,要求正确规范。
(4)设备室定期检查生产线的接地线,要求良好接地,并有相关记录。
文件编号:发放号:受控状态:生产车间防静电技术要求编制:审核:批准:发布日期:生效日期:文件发行及更改记录表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生产车间静电防护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生产、物料存放、试验现场的防静电控制。
2术语2.1防静电工作区(EPA)配备各种防静电设备和器材、能限制静电电位、具有确定边界和专门标记且满足防静电要求,为建立保护面积和进行保护性操作所必须配置的设施和工具的统称,如有静电敏感元器件和组装件操作的生产区和物料存放区域。
2.2硬接地(hard ground)直接与大地电极做导电性连接的一种接地方式。
2.3软接地(soft ground)通过一足以限制流过物体的电流达到安全值的电阻连接到大地电极的一种接地方式。
2.4大地电极(earth electrode)埋于地下与大地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的金属体或金属体组。
他可以是杆状的、板状的或网状的,为接地系统提供接大地的基准点。
2.5静电耗散材料(dissipative materials)其表面电阻率等于或大于1×105Ω,但小于1×1012Ω;或体积电阻率等于或大于1×104Ω•cm,但小于1×1011Ω的材料。
3 一般要求3.1防静电标记符号在防静电工作区应在明显的位置贴静电防护标志,如图3-13-1 静电防护标志3.2工作人员在进入防静电工作区时,须穿戴好防静电工作服、工作鞋。
3.3工作人员对静电敏感元器件、组装件进行操作时,须戴好ESD防护腕带,并测试合格。
3.4指定人员定期测量并记录车间环境条件。
4详细要求4.1气候与环境条件4.1.1温度EPA内应装有温度调节装置,以维持其室温在25±5℃,采用准确度优于±2℃的温度计测量EPA 的室温,并在每日的同一时间进行测量并记录。
记录表见附表14.1.2湿度EPA内应装有湿度调节装置,以维持室内相对湿度在30~70%RH范围内。
防静电管理制度模板一、目的为了确保电子产品在生产、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受静电放电的损害,保护公司资产,提高产品质量,保障员工安全,特制定本防静电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静电敏感电子产品的部门和个人。
三、责任部门1. 生产部:负责防静电措施的实施和监督。
2. 质量部:负责防静电产品质量的检查和控制。
3. 设备部:负责防静电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4. 人力资源部:负责防静电知识的培训和宣传。
四、防静电措施1. 环境控制:- 保持工作区域湿度在40%-60%之间。
- 使用防静电地板和防静电工作台面。
2. 个人防护:- 工作人员必须穿戴防静电服装,如防静电腕带、防静电鞋等。
- 操作静电敏感元件时需佩戴防静电手套。
3. 设备使用:- 使用防静电设备,如防静电烙铁、离子风扇等。
- 定期对防静电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
4. 包装与储存:- 静电敏感元件必须使用防静电包装材料。
- 储存静电敏感元件的区域应有明确的防静电标识。
5. 培训与宣传:- 定期对员工进行防静电知识的培训。
- 在工作区域张贴防静电的宣传标语和操作指南。
五、监督检查1. 定期对防静电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对违反防静电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记录,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六、事故处理1. 一旦发生静电放电事故,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损害扩大。
2. 对事故进行调查,找出原因,并制定预防措施。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生产部负责解释。
2. 对本制度的修改和完善由生产部提出,经管理层批准后实施。
请根据实际情况对以上模板进行调整和补充,以确保其适应性和有效性。
防静电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一、目的为了加强公司的防静电管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静电防护措施有效实施,保障产品质量和人员安全,特制定本防静电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静电敏感产品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等环节。
三、职责分工1、防静电工作小组成立防静电工作小组,负责制定和修订防静电管理制度,监督各部门的防静电措施执行情况,组织静电防护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
2、生产部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静电防护措施的具体实施,如静电接地、静电消除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确保操作人员遵守防静电操作规程。
3、质量部门负责对静电敏感产品进行质量检测,监督防静电措施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分析和处理。
4、设备部门负责静电防护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5、仓储部门负责静电敏感产品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静电防护,合理规划仓库布局,确保储存环境符合防静电要求。
四、防静电基本要求1、环境控制生产、储存和操作静电敏感产品的区域,其温度应控制在15℃35℃之间,相对湿度应保持在 45% 75%之间。
2、静电接地所有可能产生静电的设备、工装、工具和工作平台等,应可靠接地。
接地电阻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人员防静电操作人员应穿戴防静电工作服、工作鞋和手套,佩戴防静电腕带或脚环。
进入防静电区域前,应通过静电消除设备消除人体静电。
五、防静电设备和工具的管理1、静电消除设备定期对静电消除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如离子风机、静电消除器等,应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操作和保养。
2、防静电工具防静电工具应定期检测其防静电性能,如防静电镊子、防静电刷子等,发现性能下降或损坏应及时更换。
3、防静电包装材料静电敏感产品应采用防静电包装材料进行包装和储存,包装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并定期进行检测。
六、生产过程中的防静电操作规程1、领料和备料领料人员应在领料时检查物料的防静电包装是否完好,如有破损应及时更换。
防静电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有电荷,由于静电的存在,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如电击、火花、设备故障等。
为了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制定防静电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二、目的本防静电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员工在工作中正确地进行防静电措施,降低静电产生的风险,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
三、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所有从事需要进行防静电作业的员工,包括但不限于生产线操作人员、电子设备维修人员等。
四、防静电措施1. 空气湿度调控:- 在工作场所内保持适宜的湿度,一般应控制在40%~60%之间。
- 定期检查空调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 如有必要,可以使用加湿器或空气净化器来调节空气湿度。
2. 接地保护:- 所有电子设备和金属设备都应进行接地处理,确保电荷可以安全地流入地面。
- 定期检查接地设施的连接情况,确保其良好接触。
3. 防静电服装:- 在需要防静电作业的场所,员工应穿戴防静电服装,如防静电鞋、防静电手套等。
- 定期检查防静电服装的状况,如有破损应及时更换。
4. 静电消除器:- 在静电积聚较多的区域,设置静电消除器,如静电棒、静电喷枪等。
- 定期检查静电消除器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使用。
五、防静电作业流程1. 了解静电的产生原理,掌握静电的危害和防范措施。
2. 在进入工作场所前,检查防静电服装是否完好,并穿戴好防静电鞋、防静电手套等。
3. 检查工作区域的接地设施是否正常连接,确保其良好接触。
4. 根据需要,调节工作区域的湿度,确保在适宜的范围内。
5. 在工作过程中,避免直接接触敏感的电子元器件和静电敏感区域。
6. 如有需要,使用静电消除器对静电进行消除。
7. 工作结束后,及时清理工作区域,确保没有静电积聚。
六、员工培训1. 所有从事防静电作业的员工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静电的危害和防范措施。
2. 培训内容应包括静电的产生原理、防静电措施的具体操作方法等。
3. 培训应定期进行,以确保员工的防静电意识和操作技能。
生产车间防静电工作实施方案及要求在生产中,由于产品的规格等因素,对静电愈加敏感。
在生产过程中人体活动产生的静电足可以将元器件组件、设备等击穿,造成对设备的不可逆性损害。
所以我们要在生产车间内做好防静电措施防止不良品的产生。
这不仅需要完善的防静电措施,还需要操作、使用人员的参与。
一、严格防静电管理1.建立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操作使用人员和研发人员对于防静电的措施规章制度,并对其培训有关防静电的要求及其做法。
2.警示标志、标记应在工作区域、静电敏感产品包装上粘贴警示标志,引起对防静电措施注意,做好静电措施。
二、规章制度1.控制静电的产生:在工作台垫应用防静电材料制成,并确认接地。
要求每月检查两次,保证接地正常和台垫接地线是否完好有无破损。
在生产过程中,生产人员手、手腕及手臂禁止佩戴任何金属制品。
在元器件的运输、储存过程中,应用防静电措施。
手拿元器件时,应避免手上有汗渍并采用正确的姿势,避免接触元器件上的引线和元件。
2.防止人体带电佩戴防静电手环,确认手腕接地。
腕带使利用与人体的接触而把静电迅速泄露,所以操作人员的皮肤应于腕带有亲密接触,生产中切记这一点。
要求每周测量手环是否安全接地以及手环金属部分是否与人体皮肤间有良好接触。
严格禁止无关工作的人体活动(例如打闹、吃东西、梳头发等)。
3.应使材料表面光滑、洁净无垢。
禁止在电路板上随意粘贴胶带,以免引起撕裂起电。
4.现场管理任何人员都要采取有效的静电防护措施后,才能接触电子器件和产品。
无防护措施者不得接触工作台上的静电敏感器件。
三、防静电要求1.接地:要求地板和工作台垫、防静电手环正确接地,定时检查。
2.增湿:采用拖地或者洒水等方法提高工作环境的湿度,减小静电的产生。
3.控制车间尘埃,保持无尘埃洁净工作环境。
4.材料及元器件的储存和运输、生产过程中要采用防静电措施。
5.在工作区域做好防静电措施标示。
6.工作时佩戴好防静电手环,手环金属部位与皮肤良好接触。
不可佩戴在衣袖或者手套上。
防静电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一、前言静电是在许多工业和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静电的产生和传导,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制定和执行一套健全的防静电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防静电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内容和要求。
二、防静电管理制度1.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防静电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工作场所和生产过程中的静电安全,并适用于所有涉及静电产生和传导的部门和人员。
2. 责任和义务(1)公司管理层负责制定和执行防静电管理制度,并确保其有效实施。
(2)各部门负责落实防静电管理制度,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指导。
(3)所有员工有义务遵守防静电操作规程,积极参与防静电安全管理。
3. 静电防护设施和装备(1)各生产车间应配备合适的静电防护设施,如静电接地装置、消除静电装置等。
(2)所有使用防静电设备的员工应接受必要的培训,并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
4. 防静电培训(1)公司应定期组织防静电培训,包括静电的基本知识、防静电操作规程以及灭静电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2)新员工入职时应进行必要的防静电培训,并进行考核。
5. 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1)应制定相应的静电事故预防措施,并进行风险评估。
(2)设立静电事故应急小组,及时应对发生的静电事故,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事故隐患。
三、操作规程1. 静电防护措施(1)保持工作场所干燥,减少静电的积累。
(2)采用合适的静电接地装置,并保证其有效接地。
(3)使用防静电工具和设备,如防静电地垫、防静电手套等。
2. 静电传导控制(1)尽量避免静电产生的材料和装备直接接触。
可采用绝缘材料进行隔离。
(2)对于易积累静电的材料,应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如增加湿度、使用抗静电剂等。
3. 静电消除措施(1)使用专业的静电消除装置,对易积累静电的设备和材料进行定期消除静电。
(2)确保消除静电装置的正常运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4. 静电防护标识(1)在涉及静电危险的区域设立警示标识,提醒人员注意静电防护。
生产现场防静电操作规范:
1、所有元器件的操作都必须在静电安全工作台上进行,凡进入防静电工作区的元器件都必须按防静电要求来对待。
2、未采用防静电包装的SMD器件不得进入生产现场。
3、从静电防护容器中取出部件时,应该在静电安全工作台上进行,作为工作人员要遵守以下三点:
(1)、必须穿好防静电工作服。
(2)、戴上防静电腕带,腕带与皮肤有良好的接触并可靠地接地。
(3)、接触贵重的SMD元器件时,最好戴上防静电指环或指套。
4、对没有防静电包装的元器件,应该在消除静电后再进入静电工作现场。
5、在重要的操作工位上要配备监视器,以随时检测腕带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6、普通服装、图纸资料等不得接触元器件。
7、手拿敏感器件时,应避免接触其引线和接线片。
8、某些元器件要清洗时,不可使用塑料刷子,必须用防静电刷子清洗。
9、操作现场所有必须使用的不具备防静电功能的工具、夹具、设备仪器,都应放在防静电桌(台)垫上。
10、禁止重复使用器件包装管包装元器件。
11、在手工焊接时,要采用防静电低压烙铁。
12、应使用有接地线的低压直流电动起子等装联设备。
13、外来人员进入现场,未采取防静电措施,不得接触元器件。
14、生产现场的各种设备,必须采取防静电措施。
一、目的预防、消除生产现场的静电危害,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生产现场贯彻落实静电防护规范。
三、防静电区域以下区域列为防静电区域。
防静电区域必须悬挂或贴示防静电警示标识。
∙IQC检验区域∙单板生产及检验区域(含SMT、单板焊接、软件生产、单板调测、老化等作业区域)∙部件装配及检验区域∙整机调测及检验区域∙维修区域∙理货、包装区域∙仓储、暂存区域∙无尘室四、防静电设施和器材生产现场防静电区域至少应配备以下防静电设施和器材:∙防静电接地系统(含防静电母线、支线,防静电地板或地垫等)∙防静电工作台(含台垫、防静电接地支线等)、工作椅∙防静电工作服(含工帽)∙防静电腕带∙防静电工作鞋∙防静电周转箱、周转车∙防静电包装袋五、防静电操作规程1. 接触ESSD及组件之前应戴好防静电腕带,保证腕带与皮肤接触良好,并接入防静电地线系统,在戴腕带的皮肤上不得涂护肤油、防冻油等油性物质。
2. 所有接触ESSD及组件的设备和工具(如被测整机、测试设备、装置和夹具、波峰焊机、电批、电铬铁、周转车等)都必须可靠联接防静电地线。
3. 所有ESSD及组件在其存储、转运过程中均必须采取合适的静电防护措施,使用防静电包装材料和容器、周转车,周转车必须可靠接地。
拒绝接收不符合防静电包装要求的ESSD及组件。
4. IC类ESSD必须盛放在专用防静电容器(如管、座)中,严禁将IC类ESSD 插放在泡沫上和装在不具防静电功能的容器或包装袋中。
按需逐一取用,不得一次倒出一堆IC散乱地放在工作台面上。
5.ESSD及组件的配料、发料、转储过程,必须在防静电容器中进行。
6. 对于未采取防静电包装的零部件(如紧固件、电缆等),应先消除静电(导体部分接触一下防静电地线),再进入防静电工作区。
7. 手持ESSD及组件时应避免接触其导电部分,操作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ESSD及组件的接触次数。
8. 已装焊有元器件的PCB板原则上不得裸露叠放,确需暂时叠放时必须用防静电材料隔离开。
防静电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一、引言在许多工作场所,特别是电子制造、化工、医药等行业,静电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安全问题和产品质量问题。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静电的危害,保障人员安全和生产顺利进行,特制定本防静电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和规程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可能产生静电的工作区域和操作过程,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车间、实验室、仓库等。
三、防静电管理职责(一)防静电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由生产部门、技术部门、安全部门等相关人员组成的防静电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指导和监督公司的防静电工作。
(二)各部门职责1、生产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本部门的防静电操作规范,确保生产过程中的防静电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2、技术部门提供防静电技术支持,制定防静电设备的选型和维护标准。
3、安全部门监督检查公司的防静电工作,对违反防静电规定的行为进行纠正和处罚。
四、防静电设施和设备要求(一)防静电地板生产车间、实验室等区域应铺设防静电地板,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电阻值符合标准要求。
(二)防静电工作台操作人员使用的工作台应具备防静电功能,表面电阻应在规定范围内,并连接可靠的接地装置。
(三)防静电工具和器具如防静电镊子、防静电刷子、防静电容器等,应选用符合防静电标准的产品,并定期进行检测和更换。
(四)静电消除设备在容易产生静电的区域,应安装静电消除器,如离子风机、静电消除棒等,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
五、人员防静电要求(一)着装要求进入防静电区域的人员应穿戴防静电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严禁穿戴化纤类衣物。
(二)静电手环和脚环操作人员在进行静电敏感操作时,应佩戴合格的静电手环或脚环,并确保其与接地系统良好连接。
(三)培训要求所有可能接触静电敏感产品的人员,都应接受防静电知识培训,了解静电的危害和防护措施,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六、防静电操作规程(一)物料搬运和存储1、静电敏感物料在搬运过程中,应使用防静电容器或包装材料,并采取防静电措施,如使用防静电推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