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人际交往
- 格式:doc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9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人际交往心得体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人际交往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3篇)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人际交往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3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人际交往心得体会篇1成为一名大学生是每一名学生的梦想,而我有幸的成为一名皖南医学院的学生。
在这里,我学习到知识,认识许多关系要好的同学,同样还过着自己在大学里丰富多彩的生活。
不过,每一位大学生在大学生活里都会遇到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问题。
与此同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给广大大学生提供了一条了解自己,改正自己不良习惯并获得自我提升的途径。
学习这门课并结合自己身边的生活使我有很多体会和感悟。
在第一次上这门课的时候,老师向我们详细的介绍了心理健康的意义,心理健康的概念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等内容。
这让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过去和这些内容有关的课是非常少的。
此后老师们一个个生动的事例让我体会到拥有健康的心理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随着课程的继续,我又了解到了许多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的内容,而这些内容都十分贴切大学生的生活,可以帮助我们大学生解决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从而避免很多事情的发生。
每一位学生都有着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小嗜好。
但这并不是在任何场合下都适合的。
比方说我就有几位喜欢晚上在宿舍熬夜打电话或者干其他事情的同学。
他们经常在夜里弄到很晚都不睡觉,还发出很大的声音。
这种行为其实会影响到同寝室其他同学的学习和休息。
但由于既是同学又是室友的关系,其他室友又不好意思提出意见。
结果导致他们一直忍受着学习和休息受到影响的折磨。
其实他们的做法都是错的,我们在做自己事情的时候不仅仅是保证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同时还要顾及别人的感受。
生活在同一个寝室中,大家享有共同的空间,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不仅仅只关乎我们自己,更关乎别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人际交往
★奇妙的第十名现象
★卡耐基公式:成功=15%的专业能力+85%的人际协调能力
内容:一、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状况
三、人际交往的功能与原则
四、调适并优化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心理成分构成。
社会角色关系与人际情感关系
社会角色关系:遵循社会现实原则
人际情感关系:遵循人的情感心理规律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种相互之间不需要委曲求全,而是真实的、接纳的、坦白的、信赖的,容许有不同意见、不同看法,没有害怕与恐惧的深度关系。
人际关系发展的阶段
定向阶段
情感探索阶段
感情交流阶段
稳定交往阶段
人际吸引因素
人际吸引是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基础
(1)外貌
(2)相似性(一致性)
(3)需要互补
(4)好的个性品质
(5)相互性(对等性)
(6)熟悉性(邻近性)
人际吸引因素
吸引人的个人特质:外貌吸引力
•斯尼德的实验:外貌影响对方的交往愿望•卡利克的实验:整容后更被人喜欢
•苏德诺的研究:外貌的影响
•埃弗兰的实验:体貌影响有罪判断
•爱泼斯坦的实验: 整洁的体貌更为人喜欢•结论:外貌与交往关系密切
交往心理效应
•(1)首因效应
•(2)近因效应
•(3)光环效应
•(4)投射效应
•(5)刻板效应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又称第一印象,是指初次对人产生的知觉印象往往最为鲜明和深刻,并对以后的认识产生较大的影响。
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是指人们仅仅依据某人身上一种或几种特征概括他在其他方面一些未曾被了解的人格特征的心理倾向。
“一俊遮千丑”、“一好百好”。
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人们常常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属性、爱好或倾向等,常常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
认为别人和自己一样有着相同的好恶、相似的观点
刻板印象
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人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中的个体差异。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基本特点和基本类型
经济因素
人际交往的功能与原则
功能:
第一,促进成才功能
第二,自知和知人功能
第三,加速社会化功能
第四,身心保健功能
原则:
第一,平等原则
第二,互利原则
第三,真诚信用原则
第四,尊重相容原则
第五,亲密不要无间原则
第六,广泛交友原则
四、调适并优化人际关系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最突出的特点:
清除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优化人际交往艺术
清除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一要摆脱孤独感正确对待生活
二要战胜自卑和羞怯
三要克服嫉妒和猜疑心理
四要放弃报复念头,终止报复行为
五要培养社会协同观念
自卑心理的调适
(1)正确认识生理缺陷及家境贫寒。
(2)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我评价。
(3)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
(4)积极与人交往。
自负心理的调适
(1)接受批评是根治自负的最佳办法。
(2)与人平等相处。
(3)提高自我认识。
(4)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猜疑心理的调适
(1)学会正确的人际认知方法。
(2)加强沟通,多做调查研究。
(3)学会“冷处理”。
(4)学会识别信息。
妒忌心理的调适
(1)要纠正自己认知的偏差。
(2)要多找一些发展的支点,积极地升华。
(3)要容许自己在某些方面可以比别人弱。
(4)学会欣赏别人的成功和优点,宽容人性的光辉面与阴暗面。
孤独心理的调适
(1)把自己融入集体之中。
(2)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3)改正不良的性格。
(4)培养慎独的功夫。
优化人际交往艺术:
个人形象要优化
交谈艺术要讲究
赞美是最好的催化剂
幽默是最好的润滑油
微笑是最好的通行证
还要防止人际关系的破裂
人际关系破裂的过程
•分歧
•收敛
•冷漠
•逃避
•终止
人际关系冲突的平息
(1)接受不一致或冲突的不可避免性
(2)避免关于冲突的错误观点
(3)学会“争吵”,坦诚沟通化解冲突
(4)关系确已破裂无法修复,学习接受失败,但要吸取教训。
(5)必须客气对待他人,不能说真话以免得罪他人
(6)真实地表达自己,会很容易受到伤害
(7)要永远面带微笑,掩藏生气和不愉快,以免让人害怕和讨厌
(8)冲突只有破坏性而没有建设性,要避免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