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效平衡教案和练习
- 格式:docx
- 大小:40.62 KB
- 文档页数:4
等效平衡教案
高三专题复习《等效平衡》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等效平衡的定义,理解常见的平衡等效类型,掌握分析平衡问题的几种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对等效平衡的概念和类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归纳规律和应用规律的能力。
情感目标:利用例题练习题的逐层递进,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 一、教学方法
讨论法、启发法
二、教学重点
常见的平衡等效类型、平衡状态比较的几种方法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鞭(或激光棒)
四、教学过程
引入:在前面我们复习了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状态和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我们知道了如何利用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来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知道了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移动的方向以及移动后相关量的变化。
今天我们来探讨对于同一可逆反应的几种平衡状态之间的比较。
示例:T、V相等2SO2+O22SO。
课题:等效平衡_________班______组 姓名 ____________ 组评_______【学习目标】1、等效平衡的含义2、等效平衡的规律 4、等效平衡规律的应用【学习重点】等效平衡的规律及应用 【学习难点】等效平衡规律的应用【学法指导】熟记并理解等效平衡含义及规律,会进行简单等效问题处理,再利用等效平衡原理判断转化率及平衡移动方向等问题, 【自主学习】 一:等效平衡的含义在一定条件(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下,同一可逆反应体系,不管是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在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任何相同组分的百分含量(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等)均相同,这样的化学平衡互称等效平衡。
二:规律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1.恒温恒容:(1)当m+n ≠ p+q ,将两次投料计算至同一边,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二平衡等效<即等同平衡>例1、 N 2(g) + 3H 2(g)2NH 3(g)起始量 1 mol 3 mol 0 mol 等效于 0 0 2 mol0.5 mol 1.5 mol 1 mol a mol b mol c mol则a 、b 、c 关系:(a + 1/2 c) == 1 ; ( b + 3/2 c)==3(2)当m+n = p+q ,将两次投料计算至同一边,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二平衡等效例2、 H 2(g) + I 2(g)2HI(g)起始量 1 mol 2 mol 0 mol 等效于 2mol 4 mol 0 mol2 mol 5 mol 2 mol a mol b mol c mol则a 、b 、c 关系:(a +2c ) :( b + 2c)==1:2 其中,将起始量换算成同一边物质的浓度之比与原平衡的浓度之比相等时,则达到平衡后,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成比例 ,含量相同、浓度成比例即两个平衡为等效平衡。
即:n%、m%、V%相同,物质的n 、C 成倍数关系。
高中化学等效平衡教案
主题:等效平衡
教学目标:
1. 了解等效平衡的定义和原理;
2. 掌握等效平衡的计算方法;
3. 能够应用等效平衡解决化学计算问题。
教学重点:
1. 等效平衡的概念和定义;
2. 等效平衡的计算方法;
3. 化学计算问题中等效平衡的应用。
教学难点:
1. 等效平衡的原理理解;
2. 等效平衡的实际应用。
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课件;
2. 化学实验;
3. 互动讨论。
教学流程:
一、导入(5分钟)
1. 展示反应方程式2HCl + Na2CO3 → 2NaCl + H2O + CO2;
2. 提问:在这个反应中,HCl和Na2CO3的化学计量比分别是多少?
二、学习等效平衡(15分钟)
1. 解释等效平衡的概念和定义;
2. 讲解如何通过反应方程式得到等效平衡;
3. 举例说明等效平衡的计算方法。
三、实验操作(20分钟)
1. 进行一次模拟反应实验,观察反应过程;
2. 记录反应物质量和反应物质量之比;
3. 计算实验中的等效平衡。
四、应用练习(15分钟)
1. 给学生一组化学计算题目,要求用等效平衡解答;
2. 班内同学互相交流计算思路和结果。
五、总结(5分钟)
1. 教师总结等效平衡的重点和难点;
2. 给学生布置相关作业。
六、作业(自习)
1. 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2. 复习等效平衡相关知识。
教学反馈:
1. 收集学生对等效平衡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2.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等效平衡》教学设计《等效平衡》教学设计化学平衡是历年来高考的重点和热点,而化学平衡中的“等效平衡”更是化学平衡中的难点,若能洞悉各类“等效平衡”的有关问题,那么一切有关化学平衡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等效平衡”的问题已有较多的文章见诸报刊杂志,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和学生还是感到困难重重。
如何突破这一难点,让学生不仅易于掌握,而且能灵活应用,就成为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教学目标㈠知识与技能认识从不同起始状态下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
㈡过程与方法通过典例分析,掌握分析等效平衡问题的方法。
㈢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等效平衡问题2.教学难点:应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各类等效平衡教学设计思路首先通过一些简单具体的例子,提出等效平衡的概念,然后应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各类等效平衡,从而理解各种类型等效平衡的模式,最后应用结论,分析复杂的问题。
【板书】一、等效平衡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只要起始浓度相当,无论经过何种途径,但达到化学平衡时,只要同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相同,这样的平衡称为等效平衡。
【说明】1.我们所说的“等效平衡”与“完全相同的平衡状态”不同;“完全相同的平衡状态”在达到平衡状态时,任何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对应相等,并且反应的速率等也相同;而“等效平衡”只要求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对应相同,反应的速率、压强、物质的量浓度等可以不同。
2.一定条件指的是①同T同V或者②同T同p3. 平衡状态(终态)只与始态有关,而与途径无关,(①无论从什么方向开始②投料是一次还是分成几次,③扩大—缩小或缩小—扩大的过程,)只要起始浓度相当,就达到等效平衡状态。
教学环节2:等效平衡的分类【例析】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刚才的那个例子,然后看看能否找出这些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满足如何关系,平衡才算是“等效”的。
N2 + 3H22NH3① 1mol 3mol 0② 0 0 2mol③ 0.5mol 1.5mol 1mol④ a mol b mol c mol⑤ 2mol 6mol 0【讨论】⑴按极限假设法分析,若④也与①是等效平衡,a、b、c之间应该满足什么关系?⑵a:b是否一定等于N2和H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1:3?⑶按⑤投料,也可与①形成等效平衡吗?若能,条件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分析】⑴⑵若与①是等效平衡a:b一定等于N2和H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1:3,其他就不见得了,要看作参照的那种投料比了,例如若①中起始物质的量为n(H2)= 1mol,n(N2)= 1mol,则④中a:b就不应该为1:3咯。
第三单元第三课时等效平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建立等效平衡的观点,理解等效平衡的特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归纳与综合计算能力。
3.情感目标:结合平衡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动态的等特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思维习惯。
重点和难点等效平衡的建立和特征教学过程【引言】:1L容器800℃时可逆反应CO(g) + HO(g) CO2(g) + H2(g)途径1:起始0.01mol 0.01mol 0 0平衡0.005mol 0.005mol 0.005mol 0.005mol途径2:起始0 0 0.01mol 0.01mol平衡0.005mol 0.005mol 0.005mol 0.005mol 上述两种途径,同一可逆反应;外界条件相同;通过不同的途径(正向和逆向);平衡时同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同种物质的含量相等)-----效果相同的平衡(等效平衡)一、等效平衡当外界条件(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一定时, 同一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平衡时平衡混合物中任何相同组分的分数(体积、物质的量)均相等,这样的化学平衡互称为等效平衡。
二、建立等效平衡的条件1.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只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比换算成同一半边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等,则两平衡等效。
___________________N2+3H22NH3则①②③的量相当。
例1: 某温度下,在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N2、3mol H2,使反应N2+3H2 2NH3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混合气中N2、H2、NH3分别为0.6 mol、1.8 mol、0.8 mol,如果温度不变,只改变初始加入的物质的量而要求达到平衡时N2、H2、NH3的物质的量仍分别为0.6 mol、1.8mol、0.8 mol,则N2、H2、NH3的加入量用X、Y、Z表示时应满足的条件:(1)若X=0,Y=0,则Z=___________。
等效平衡教案教案标题:等效平衡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等效平衡的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等效平衡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等效平衡的定义和意义。
2. 等效平衡的计算方法。
3. 等效平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理解等效平衡的概念和原理。
2. 运用等效平衡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计算器。
2. 教学材料:等效平衡的相关教材和练习题。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是否知道什么是等效平衡?等效平衡在哪些领域中有应用?请举例说明。
步骤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定义等效平衡:等效平衡是指在某种条件下,两个或多个物体或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的状态。
2. 等效平衡的原理:等效平衡的原理是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合力和合力矩为零。
步骤三:计算方法(15分钟)1. 计算合力:合力是指多个力合成后的结果,可以通过向量法或分解法进行计算。
2. 计算合力矩:合力矩是指多个力合成后对某一点产生的力矩,可以通过力的大小、方向和力臂的长度进行计算。
3. 计算等效平衡:根据合力和合力矩的计算结果,判断物体是否处于等效平衡状态。
步骤四:应用实例(15分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析,让学生运用等效平衡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例如:问题:一个悬挂在绳子上的物体,绳子上有两个力分别为10N和15N,求物体的等效平衡状态。
解答:首先计算合力,合力=10N+15N=25N;然后计算合力矩,选择合力作用点为参考点,力臂为绳子的长度,合力矩=10N×L+15N×L=25NL;根据合力和合力矩的计算结果,判断物体处于等效平衡状态。
步骤五:巩固练习(15分钟)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讲解和讨论。
步骤六:总结和拓展(10分钟)总结等效平衡的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并与学生一起思考等效平衡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如机械平衡、化学平衡等。
等效平衡复习:化学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比喻:从我家到你家的中间有一个美丽的花园,从我家出发可以去,从你家出发也可以去,从我家和你家的任意一个地方出发都可以到达这个美丽的花园。
引出课题:等效平衡问题。
建立等效平衡的途径:1、先加入反应物,从正反应方向开始,可以建立化学平衡。
2、若先加入生成物,从逆反应方向开始,也可以建立等效的化学平衡。
3、若同时加入反应物与生成物,从中间状态开始,同样可以建立等效的化学平衡。
1、涵义:在一定条件(定温、定容或定温、定压)下,对同一可逆反应,只有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同,而达到化学平衡时,同种物质的百分含量(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等)相同,这样的平衡称为等效平衡。
2、规律(1)恒温、恒容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转换后(按计量系数,换算成方程式同一边的物质),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平衡相同,则二平衡等效,且平衡后同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成倍数倍数关系。
因为这种情况下压强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没有影响,而成比例的增加反应物,相当于加压,所以平衡不移动,只要极值等比则平衡等效。
例: CO(g) + H2O(g) ≒ CO2(g) + H2(g)A 2mol 2mol 0mol 0molB 0mol 0mol 4mol 4molC 1mol 1mol 1mol 1molD 4mol 4mol 2mol 2molE X mol Y mol Z mol M mol (ABCD均为等效平衡)【思考】E途径下,满足等效平衡的条件?2、恒温、恒容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同的可逆反应,转换后(按计量系数,换算成方程式同一边的物质),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同,则二平衡等效,且平衡后同种物质的量相同。
因为这种情况下压强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同的可逆反应有影响,而成比例的增加反应物,相当于加压,所以平衡会移动,必须极值等量平衡才等效。
等效平衡【学习目标】理解等效平衡的概念,了解等效平衡的常见类型。
掌握分析平衡问题的几种方法。
【思考题】689K时,在1L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H 2+I22HI达到平衡,图甲表示当起始物质为1moL/LH2和1moL/LI2时,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C的变化与时间的关系示意图。
请在图乙中画出当起始物为2moL/LHI 时,容器中各物质的浓度变化与时间关系的示意图。
【讲授新课】一、等效平衡的概念相同条件下,同一可逆反应体系,不管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达到平衡时,任何相同物质的含量(体积分数、质量分数或物质的量分数)都相同的化学平衡互称等效平衡。
二、等效平衡的规律1、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改变的可逆反应,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如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比换算成同一半边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同,则两平衡等效。
【例1】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g)+B(g)3C(g)+D(g),达到平衡,c的浓度为wmol/L。
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mol/L的是A、4molA+2molBB、1molA+0.5molB+1.5molC+0.5molDC、3molC+1molD+1molBD、3molC+1molD2、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可逆反应,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原平衡相同,则两平衡等效。
【思考】这种等效平衡,哪些量完全相等,哪些量成比例关系【例2】恒温恒容下,可逆反应2HI(g)H2(g)+I2(g)达平衡。
下列四种投料量均能达到同一平衡,请填写:3、在恒温、恒压下,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只要按化学计量数换算成同一半边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原平衡相同,则达平衡后与原平衡等效。
【思考】这种等效平衡,哪些量完全相等,哪些量成比例关系三、等效平衡的应用【应用1】将2.0molSO2气体和2.0molSO3气体混合于固定的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时SO3为nmol。
专题二 等效平衡学习目标:1.等效平衡的概念及分类;2.会应用等效平衡解决问题。
一. 等效平衡的概念对于同一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等温等压、等温等容),以不同投料方式(只投反应物、只投生成物、反应物生成物都投)开始反应,只要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百分含量对应相等,则这样的平衡成为等效平衡。
二.等效平衡的分类 1.等温等压条件一定温度下,对于所有的可逆反应,用不同的投料方式,若折算后的起始量成比例,则分别达平衡后二平衡等效。
例1. 一定温度,体积可变的容器中,充入2molSO 2和1molO 2,反应2SO 2(g )+O 2(g )2SO 3(g )达到平衡时,SO 3的百分含量为a %;若起始时充入4molSO 3,再次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各气体的浓度与原平衡对应相等B .SO 3的百分含量仍为a %C .各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对应相等D .混合气体的体积是原来的2倍例2. 一定温度,体积固定的容器中,充入2molSO 2和1molO 2,反应2SO 2(g )+O 2(g )2SO 3(g )达到平衡时,SO 3的百分含量为a %;若起始时充入4molSO 3 ,再次达到平衡时,下列平衡正确的是( )A .SO 3的浓度与原平衡对应相等B .SO 3的百分含量仍为a %C .混合气体的压强与原平衡相等D .SO 3的百分含量大于a %2.等温等容条件①一定温度下,对于所有的可逆反应,用不同的投料方式,若折算后的起始量对应相等,则分别达平衡后二平衡等效。
例3. 一定温度,体积固定的容器中,充入2molSO 2和2molO 2,反应2SO 2(g )+O 2(g )2SO 3(g )达到平衡时,SO 3的百分含量为a %;若起始时充入2molSO 3和1molO 2,再次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各气体的浓度与原平衡对应相等B .SO 3的百分含量仍为a %C .各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对应相等D .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平衡的2倍例4. 一定温度,体积固定的容器中,充入2molSO 2和1molO 2,反应2SO 2(g )+O 2(g )2SO 3(g )达到平衡时,SO 3为0.4 mol ;若此时移走1molSO 2和0.5molO 2,在相同温度下再次达到平衡起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O 3物质的量为0.2 molB .SO 3的百分含量不变C .SO 3的浓度不变D .SO 3物质的量为小于0.2 mol②一定温度下,对于特殊的可逆反应(气体系数前后相等),用不同的投料方式,若折算后的起始量成比例,则分别达平衡后二平衡等效。
等效平衡复习:化学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比喻:从我家到你家的中间有一个美丽的花园,从我家出发可以去,从你家出发也可以去,从我家和你家的任意一个地方出发都可以到达这个美丽的花园。
引出课题:等效平衡问题。
建立等效平衡的途径:1、先加入反应物,从正反应方向开始,可以建立化学平衡。
2、若先加入生成物,从逆反应方向开始,也可以建立等效的化学平衡。
3、若同时加入反应物与生成物,从中间状态开始,同样可以建立等效的化学平衡。
1、涵义:在一定条件(定温、定容或定温、定压)下,对同一可逆反应,只有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同,而达到化学平衡时,同种物质的百分含量(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等)相同,这样的平衡称为等效平衡。
2、规律(1)恒温、恒容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转换后(按计量系数,换算成方程式同一边的物质),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平衡相同,则二平衡等效,且平衡后同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成倍数倍数关系。
因为这种情况下压强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没有影响,而成比例的增加反应物,相当于加压,所以平衡不移动,只要极值等比则平衡等效。
例: CO(g) + H2O(g) ≒CO2(g) + H2(g)A 2mol 2mol 0mol 0molB 0mol 0mol 4mol 4molC 1mol 1mol 1mol 1molD 4mol 4mol 2mol 2molE X mol Y mol Z mol M mol (ABCD均为等效平衡)【思考】E途径下,满足等效平衡的条件?2、恒温、恒容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同的可逆反应,转换后(按计量系数,换算成方程式同一边的物质),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同,则二平衡等效,且平衡后同种物质的量相同。
因为这种情况下压强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同的可逆反应有影响,而成比例的增加反应物,相当于加压,所以平衡会移动,必须极值等量平衡才等效。
例: N2+H2≒2NH3A 1mol 3mol 0molB 0mol 0mol 2molC 0.5mol 1.5mol 1molD a b c(A BC均为等效平衡)【思考】D途径下,满足等效平衡的条件?3、恒温、恒压条件下,若转换后(按计量系数,换算成方程式同一边的物质),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平衡相同,则二平衡等效,且平衡后同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成倍数倍数关系。
因为这种情况下压强不变,不管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是否改变的可逆反应平衡都没有影响,而成比例的增加反应物后体积膨胀,压强不变,所以平衡不移动,只要极值等比则平衡等效。
例: N2+3H2≒ 2NH3A 1mol 3mol 0molB 1mol 3mol 2molC 0.5mol 1.5mol 2molD 0mol 0mol 6molE a b c(ABCD均为等效平衡【思考】E途径下,满足等效平衡的条件?小结:解等效平衡的问题都要把按计量系数,换算成方程式同一边的物质,这好比你只有从你家出发到花园你才会走,从其他地方出发你不会走,那你就先倒回你家再出发。
等效平衡问题实质还是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不是什么新知识。
例1、在一定的温度下,把2molSO2和1molO2通入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里,发生如下反应: 2SO2 + O2 ≒ 2SO3当此反应进行到一定的程度时,反应混合物就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现在该容器中,维持温度不变,令a、b、c分别代表初始加入的SO2、O2、和SO3的物质的量(mol)。
如果a、b、c取不同的数值,它们必须满足一定的相互关系,才能保证达到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三种气体的百分含量仍跟上述平衡时的完全相同。
请填写下列空白:(1)若a=0、b=0,则c= ,(2)若a=0.5,则b= ,c= ,(3)a、b、c取值必须满足一般的条件是(用两个方程式表示,其中一个只含a和c,另一个只含b和c) ,。
例2、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可变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 + B(g) ≒C(g)(1)若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达到平衡后,生成amolC,这时A的物质的量为 mol。
(2)若开始时放入3molA和3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 mol(3)若开始时放入xmolA 、2molB 和1molC ,到达平衡后,C 的物质的量是3amol ,x= mol. (4)若在(3)的平衡混合物中再加入3molC ,待再次到达平衡后,C 的物质的量是 mol.小结:解等效平衡问题时,先看条件:定温、定容还是定温、定压?再看方程式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同还是不同的可逆反应?(1)恒温、恒容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要求极值等量。
(等效平衡还是等同平衡 ,就象全等三角形,即不仅同种物质的百分含量相同,而且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也相同 )(2)恒温、恒容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同的可逆反应,要求极值等比。
(只等效不等同,即不仅同种物质的百分含量相同,但是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可能不相同, 就象相似三角形 )(3)恒温、恒压条件下,只要求极值等比。
(只等效不等同,即不仅同种物质的百分含量相同,但是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可能不相同,就象相似三角形 )1、I .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可变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发应:A (气)+B (气)C (气)(1)若开始时放入1molA 和1molB ,到达平衡后,生成a molC ,这时A 的物质的量为(1-a )mol 。
(2)若开始时放入3molA 和3molB ,到达平衡后,生成C 物质的量为 mol 。
(3)若开始时放入x molA ,2molB 和1molC ,到达平衡后,A 和C 的物质的量分别是ymol 和3a mol ,则x = 2 mol ,y = 3-3a mol 。
平衡时,B 的物质的量(丁)(选填一个编号) (甲)大于2 mol (乙)等于2 mol(丙)小于2 mol (丁)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2mol作出此判断的理因a 是一个小于1的不确定值,所以n B 也就不确定了。
(4)若在(3)的平衡混合物中再加入3molC ,待再次到达平衡后,C 的物质的量分数是再加入若干摩C 等同于加入若干等物质的量的A 和B ,即初始投入物料的比值未变,也就能建立同样条件下的等效平衡,平衡各组分百分含量相等,也就是C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1)中条件下C 的的物质的量分数=+-a a a)1(2aa -2。
II .若维持温度不变,在一个与(1)反应前起始体积相同、且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
(5)开始时放入1molA 和1molB 到达平衡后生成b molC 。
将b 与(1)小题中的a 进行比较 (选填一个编号)。
(甲)a <b (乙)a >b (丙)a =b (丁)不能比较a 和b 的大小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5)小题中容器容积不变,而(1)小题中容器的容积缩小,所以(5)小题的容器中的压力小于(1)小题容器中的压力,有利于逆向反应,故反应达到平衡后a >b 。
4、对上题作如下修改: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 A (g )+ 2B (g )C (g )开始加入2molA 和5molB ,体系体积为V 升,平衡时可生成amolC ,同样条件下,要使平衡时生成C 为 3.5amol ,则开始时除加入 5.5molB 还需加入 1 molA 和 6 molC ,达平衡时体系体积为7-2a/2升。
5、温度体积固定的容器中建立2NO 2N 2O 4平衡,平衡时NO 2与N 2O 4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Φ,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分别再充入NO 2和再充入N 2O 4平衡后会引起Φ的变化正确的是:BA. 都引起Φ增大B. B. 都引起Φ减小C. 充入NO 2引起Φ增大,充入N 2O 4引起Φ减小D. D. 充入NO 2引起Φ减小,充入N 2O 4引起Φ增大6、如图所示,当关闭K 时,向A 中充入2molX 、7molY ,向B 中充入4molX 、14molY ,起始时V (A )=V (B )=a 升,在相同温度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两容器各自发生下列反应:2X (g )+2Y (g )Z (g )+2W (g )△H <0达到平衡(Ⅰ)时V (B )=0.9a 升,试回答:(1)B 中X 的转化率α(X )B 为 90% (2)A 中W 和B 中Z 的物质的量的比较:n (W )A < n (Z )B (填<、>、或=)(3)打开K ,过一段时间重新达平衡(Ⅱ)时,B 的体积为 0.35a 升(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连通管中气体体积不计) (4)要使B 容器恢复原来反应前的体积,可采取的措施是 升高温度7、已知:T ℃、Pkpa 时,容积为V 的密闭容器中充有1molA 和2molB ,保持恒温恒压使反应达平衡:A (g )+B (g )C(g ),平衡时C 的体积分数为40℅①欲保持温度、压强在上述条件下不变,在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 和4molB ,则平衡时体系容积为 10V/7 ,C 的体积分数为 40℅ ,②另选一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仍控制温度为T ℃,加入1molB 和1molC ,要使平衡时C 的体积分数仍为40℅,则该密闭容器体积为 5V/78、A 和B 两容器温度相同,A 体积固定,B 体积可变,一定温度下A 中加入2mol H 2、3mol I 2,反应H 2(g ) + I 2(g )2H I (g )达平衡时生成H I wmol ①相同温度下在B 中加入4mol H 2、6mol I 2 ,当B 的压强与A 压强相等时H I 在混合体系中所占的体积分数为 20W ℅ ,②当B 的容积与A 的容积相等,B 中达平衡时的压强是A 容器的 C 倍。
A. 0.9B. 1.8C. 2D. 2.19、在一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X 和1molY 气体,发生反应:2X (g )+Y (g )aW (g ),达平衡后,W 的体积分数为Φ,维持温度、体积不变,按0.6molX 、0.3molY 和1.4molW 为起始配比投入达平衡后,W 的体积分数也为Φ,则a 的值为C.DA. 1B. 4C. 2D.310. 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温度,进行以下反应:H 2(g)+Br 2(g)2HBr(g)已知加入1 mol H 2和2mol Br 2时,达到平衡后生成a mol HBr(见下表的“已知”项),在相同条件下,且保持平衡时各组分的含量不变,对下列编号(1)~(3)的状态,填写表中的空白。
巩固练习: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N 2+3H 22NH 3 △H<0若将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都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产生的结果是( )(1)平衡不发生移动(2)平衡沿着正反应方向移动(3)平衡沿着逆反应方向移动 (4)NH 3的质量分数增加(5)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A .(1)(5)B .(1)(2)(5)C .(3)(5)D .(2)(4)(5) 2、将1mol SO 2和1mol O 2通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平衡 体系中有SO 3 0.3mol ,此时若移走0.5mol O 2和0.5 mol SO 2,则反应达到新平 衡时SO 3的物质的量为( )A 0.3molB 0.15molC 小于0.15molD 大于0.15mol ,小于0.3mol 3、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 (g )+B (g ) 2C (g )达到平衡时,A 、B 和C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 、2 mol 和4 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