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习作6:我学会了——》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67.00 KB
- 文档页数:2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6单元习作《我学会了____》教学设计《习作:我学会了____》教学方案习作指导【教学目标】1.能按一定的顺序把自己学做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2.能写出学习过程中克服困难的经历或有趣的经历,把心情变化写下来。
【教学重点】能写出学习过程中克服困难的经历或者有趣的经历,把心情变化写下来。
【教学准备】《我学会了____》习作构思单。
【教学过程】一、习作导入1.谈话导入:同学们,成长的经历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一天天长大,学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
回想一下,你学会的哪件事情让你印象最深、最有成就感呢?2.板书课题——习作:我学会了____。
二、习作要求1.引导:同学们,读一读下面的内容,你了解到本次的写作对象是什么了吗?我们正慢慢长大,学会了做很多事情。
你学会的哪件事情让你最有成就感?把它填在横线上,再把学做这件事的经历、体会和同学分享。
预设:抓住“学会的哪件事情让你最有成就感”这个关键语句,我了解了“事情”是本次习作的对象,我们要写出“学会”的最有成就感的事情,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也就是回忆自己学会做的事情,从中选择一件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写出学做这件事情的经历,并表达出自己的体会。
2.引导:请你读一读这三个问题,并说一说它们对本次习作有什么帮助。
◇你是怎样一步步学会做这件事情的?◇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克服的?◇有哪些有趣的经历?心情有哪些变化?预设:第一个问题旨在帮助我们明确学做事情的顺序和经过;第二个问题旨在帮助我们找寻学做事情的波折和成就感的来源;第三个问题旨在帮助我们进一步找寻学做事情过程中有趣之处,从而把活动过程写清楚,写出学做这件事情的体会。
点拨:教材中列举了三个具体而又相互关联的问题,顺次推进,可帮助我们在写作前借助问题完成构思。
3.继续出示教材内容,引导:请你读一读,勾画出本次习作中要强调的地方。
写完后,读读自己的习作,修改不通顺的地方。
和同学互换习作,看看学习的过程是否写清楚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作:我学会了》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作:我学会了》教案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学会的一项技能或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本习作旨在让学生在写作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培养学生用语言描绘事物的能力。
教材提供了例文和写作指导,帮助学生明确写作要求,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能够运用简单的句型和词汇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但部分学生对写作仍存在恐惧心理,缺乏自信心。
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发现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 写作内容空洞,缺乏具体描述;2. 用词不当,语句不通顺;3. 结构混乱,没有逻辑性。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回顾自己学会的一项技能或知识点,激发写作兴趣。
2.培养学生用语言描绘事物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培养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写作内容的选取和表达。
2.词语的运用和语句的通顺。
3.文章结构的安排和逻辑性。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欲望。
2.示范法:教师示例,让学生模仿和借鉴。
3.互动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写作素材和参考例文。
2.学生准备笔记本和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学会的一项技能或知识点,如:“你们学会了一项新的技能或知识点,有什么想和大家分享的吗?”鼓励学生积极回答,激发写作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写作素材和参考例文,让学生了解写作要求和结构。
同时,引导学生注意选材、表达、用词等方面,为接下来的写作做好准备。
3.操练(15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进行现场写作。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给予个别辅导,如内容选取、词语运用、句子通顺等方面。
习作:我学会了____一、教学目标1.能按学习的顺序把自己学做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2.能写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有趣的经历,把心情变化写下来。
二、教学重点能按一定的顺序把学做事情的过程写清楚,写出遇到的困难或有趣的经历,写出心情变化。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四、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按学习的顺序把自己学做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2.能写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有趣的经历,把心情变化写下来。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导入:同学们,在美好的童年时光中我们慢慢长大,经历过稚嫩的孩童时代,也不断地学会了做很多事,学会做事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表现。
今天我们就开展一个“成长征文”活动,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成长中你所学会的一件事,试着完成一篇习作:“我学会了___”。
(板书:我学会了____)出示课件1:(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引出习作主题,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启发思路,指导学习。
1.确定题目教师引导:通过之前对“游____”这篇习作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需要对题目进行补充的习作叫作“半命题作文”,题目的横线上要求填写的就是你学会的一件事。
成长中我们学会的事情有很多,下面请你看一看书中图片上的小朋友们都学会了做哪些事吧?预设:图片上的小朋友分别学会了弹琴、拍照、挤牛奶、借书、洗碗、种花。
教师点拨引导:这些小朋友学会的事情,有的是特长方面的,比如弹琴;有的是生活方面的,比如借书、种花;有业余爱好,比如拍照;也有劳动技能,比如洗碗和挤牛奶。
我们学会做的事情原来可以有这么多方面,你是不是也想起了自己学会的很多事情呢?请你在小组内和同学交流分享一下吧!(给学生2分钟时间讨论,全班交流)出示课件2:预设1:我学会了滑冰、跳舞、炒菜、包饺子。
预设2:我学会了画画、跳绳、擦玻璃、扫地。
教师引导:同学们太了不起了!在成长中你们学会了这么多的事!可是我们该选取哪一件来写呢?一起来读一读书中习作建议的这句话:你学会的哪件事情让你最有成就感?出示课件3:教师组织交流:什么算是最有成就感的事呢?结合着你学会做事的经历,谁来和我们说一说你的理解。
我学会了什么作文教案《我学会了什么》作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观念。
二、教学重点。
1.学会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观念。
2.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四、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展示一些成功人士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正确的学习方法,什么是正确的学习态度。
【呈现】。
1.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经验,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2.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3.通过学生的分享,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操练】。
1.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交流和讨论。
2.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尝试新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总结】。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作业布置】。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并写一篇《我学会了什么》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于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认识还不够深刻,需要加强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习作《我学会了——》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习作《我学会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次习作是让学生把自己学会做的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写下来。
先把这件事情填写在横线上,再把学做这件事的经历、体会和同学分享。
教材中有对习作的步步引导,只要解决教材中提出的问题学生就完成一次习作。
同时教材继续让学生自读习作,尝试修改习作,并和同学互相交换习作、修改习作,看看相关的内容是否写清楚了,从而引导学生进行习作修改。
二、学情分析这次习作贴近学生生活,引将学生回忆自身成长过程,找出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因为亲身经历,所以写起来就会真实生动。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选择一件自己学会的事情,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记录下来,写清楚学习的过程。
2、能和同学互相修改习作。
【过程与方法】1、补充完整题目,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记录生活。
2、借助不同方式修改习作,提高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观察生活,记录生活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把学习过程写清楚,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借助不同方式修改习作,提高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学生:回忆自己学会做的一件事六、教学过程(一)回忆导入,打开思路1.同学们,我们一天天长大了,也学会了做很多事情。
请大家回忆看看,到现在为止,你学会的哪一件事情让你印象做深刻呢?(二)指导选材,体验成就1.有没有像图画中的小姑娘一样,学会一门才艺的?艺术方面:绘画、书法、弹琴、下棋等家务方面:洗衣服、做手工、炒一道菜等体育方面:打乒乓球、打篮球、跳绳、打羽毛球等农活方面:锄草、浇花、捉虫等2.每一个孩子都有本领傍身,请孩子们拿出笔来,选择一样你认为自己最拿手的本领将题目补充完整。
(写好之后,请学生分享)(三)读懂习作要求,学会审题1.出示习作要求2.理清习作要求,学会审题(1)写谁?——自己(2)写什么?——自己学会的最有成就感的事情(3)怎么写?——怎样一步步学会做这件事的?学习的过程遇到了哪些困难?怎么克服的?有过哪些有趣的经历?心情有哪些变化?(四)指导写作,领略方法1.现在就写吗?同学们不要着急,老师最近学会了做一道菜——茄子炒肉丝。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作指导《我学会了》人教部编版导语: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作指导《我学会了》人教部编版。
下面是马老师为你收集整理的写作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情境导入】说说自己学会了什么本领?在家里,我们很多同学都已经学会了做一些家务活,你学会了做什么家务?在学校里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回忆一下?其他一些生活技能、本领方面的呢?劳动方面:洗衣服、擦玻璃、洗碗、洗菜、包饺子、包粽子、系鞋带、整理房间⋯⋯学校文艺、体育方面:唱歌、跳舞、弹钢琴、跳绳、轮滑、下象棋、踢足球⋯⋯学习方面:做实验、观察、打字⋯⋯生活技能方面:游泳、骑自行车、上午购物、摄影等【习作题材】1、你学本领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如:为了学会骑自行车,你摔倒过无数次;为了练书法,你累得胳膊都发疼了;为了学会弹琴,你的手都酸了,枯燥的练习,使你几次落泪了⋯2、遇到困难时,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谁在你最灰心的时候给了你帮助、鼓励?他说了些什么呢?是怎么说的?你又是怎么想的?这些帮助对你起什么作用?你自己又是怎么克服困难去学会这一本领的?3、还要写上自己的真实感受。
如:学习过程中,面对困难时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意志得到了锻炼,变得越来越坚强了。
如:学会了游泳,磨炼了意志,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学会了下棋,懂得如何去面对困难,也学会了用耐心和智慧去战胜困难等。
这些点题的话可以在文章中间写,也可以写在文章最后。
【习作提纲】我学会了***1、为什么学(起因)2、怎么学会的(经过)3、会以后的事(结果)顺序,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心情……【习作顺序】1、开头:点明主题,学会了什么?(),我学会了()。
2、中间:按事情发展顺序写,自己是怎么学的。
刚开始时,我()。
后来,我(),经过(包括经历的趣事、困难,如何克服困难,得到了谁的帮助或鼓励)3、结尾:学会之后的感想、体会。
我学会了(),通过学习(),我明白了()。
【习作技巧】1、选自己最想写最有内容可写的。
我学会了教案
1.能把自己学会的让自己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按顺序写清楚。
2.能够写出学做这件事的经历和体会,积极和同学互换修改。
3.注重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一、导入新课,唤起记忆。
同学们,成长的经历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一天天长大,学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
回想一下,你学会的哪件事情让你印象最深、最有成就感?(学会了轮滑,学会了弹曲子,学会了包饺子,学会了打乒乓球……)
二、畅所欲言,确定选材。
1.一起来看一组图片。
(学本领的照片)
学会的本领,有体育类、有文艺类、有家务类。
你想到了哪次学本领的片段?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说说为什么让你印象深刻。
(因为初次尝试所以印象深刻,因为学习的过程、特殊的体验……)
2.指名讲,引导提示:
先讲清楚自己印象深刻的是学会什么事情(本领)。
然后用简单一两句话说说为什么要学这个本领。
再想想自己是怎样一步步克服困难学会的,还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心情有哪些变化。
3.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可以提问、追问,也可以提建议。
4.学生交流,师生评价。
评价点拨:
不会到会的学习过程,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描写;
遇到困难时的想法,克服困难学会后的感受;
按顺序,有条理(首先,接着,然后,最后)。
(板书:讲清楚按顺序有条理)
三、片段赏析,指导习作。
明确本次习作要求,重点是把学做这件事的经历和体会写清楚、写具体。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作家是怎么把过程写具体的。
出示片段:
1.毕淑敏作品:《学会看病》。
2.学生作品:《我学会了捣大蒜》。
读一读,说说读后的收获:受到了什么写法启示?
回想一下本单元课文,出示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的句子。
(板书:写具体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描写)
四、不吐不快,妙笔生花。
同学们,静下心来想一想,你准备写什么,然后将题目补充完整。
认真构思一下,可以简单列出提纲或思维导图。
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五、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把你认为自己写得最精彩、最得意的部分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待会儿我们再来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修改。
教师总结:
回顾本次作文的全过程,你收获了哪些写作的经验?(选材方面:选择印象最深的来写有话可说;按顺序写更有条理;要抓住人物特点,描写具体;要把有趣的经历和心情的变化突出写,让作文更打动人;要有真情实感。
)
我学会了
讲清楚按顺序有条理
写具体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描写
1.本次习作引导学生回顾生活经历,把自己从不会到会的学习过程写具体。
如何克服困难和学习过程中的有趣经历,是抒写真情实感的关键部分。
为了避免选材的千篇一律,要让大家打开话匣子,畅所欲言,分享各自学会的本领。
2.引导学生愿意和同学交流分享,从而互相启发,互相提议,分享习作的快乐。
在点评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以欣赏、鼓励为主,正面引导,增强学生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