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
- 格式:doc
- 大小:649.00 KB
- 文档页数:83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说明(1985年12月修订)一.本表所审,主要是普通话有异读的词和有异读的作为“语素”的字。
不列出多音多义字的全部读音和全部义项,与字典、词典形式不同,例如:“和”字有多种义项和读音,而本表仅列出原有异读的八条词语,分列于hâ和huo两种读音之下(有多种读音,较常见的在前。
下同);其余无异读的音、义均不涉及。
二.在字后注明“统读”的,表示此字不论用于任何词语中只读一音(轻声变读不受此限),本表不再举出词例。
例如:“阀”字注明“fá(统读)”,原表“军阀”、“学阀”、“财阀”条和原表所无的“阀门”等词均不再举。
三.在字后不注“统读”的,表示此字有几种读音,本表只审订其中有异读的词语的读音。
例如“艾”字本有ài和yì两音,本表只举“自怨自艾”一词,注明此处读yì音;至于ài音及其义项,并无异读,不再赘列。
四.有些字有文白二读,本表以“文”和“语”作注。
前者一般用于书面语言,用于复音词和文言成语中;后者多用于口语中的单音词及少数日常生活事物的复音词中。
这种情况在必要时各举词语为例。
例如:“杉”字下注“(一)shün(文):紫~、红~、水~;(二)shü(语):~篙、~木”。
五.有些字除附举词例之外,酌加简单说明,以便读者分辨。
说明或按具体字义,或按“动作义”、“名物义”等区分,例如:“畜”字下注“(一)chù(名物义):~力、家~、牲~、幼~;(二)xù(动作义):~产、~牧、~养“。
六.有些字的几种读音中某音用处较窄,另音用处甚宽,则注“除××(较少的词)念乙音外,其他都念甲音”,以避免列举词条繁而未尽、挂一漏万的缺点。
例如:“结”字下注“除'~了个果子'、'开花~果'、'~巴'、'~实'念jiý之外,其他都念jiã”。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说明一、本表所审,主要是普通话有异读的词和有异读的作为“语素”的字。
不列出多音多义字的全部读音和全部义项,与字典、词典形式不同,例如:“和”字有多种义项和读音,而本表仅列出原有异读的八条词语,分列于hè和huo两种读音之下(有多种读音,较常见的在前。
下同);其余无异读的音、义均不涉及。
二、在字后注明“统读”的,表示此字不论用于任何词语中只读一音(轻声变读不受此限),本表不再举出词例。
例如:“阀”字注明“fá(统读)”,原表“军阀”、“学阀”、“财阀”条和原表所无的“阀门”等词均不再举。
三、在字后不注“统读”的,表示此字有几种读音,本表只审订其中有异读的词语的读音。
例如“艾”字本有ài和yì两音,本表只举“自怨自艾”一词,注明此处读yì音;至于ài音及其义项,并无异读,不再赘列。
四、有些字有文白二读,本表以“文”和“语”作注。
前者一般用于书面语言,用于复音词和文言成语中;后者多用于口语中的单音词及少数日常生活事物的复音词中。
这种情况在必要时各举词语为例。
例如:“杉”字下注“(一)shān(文):紫~、红~、水~;(二)shā(语):~篙、~木”。
五、有些字除附举词例之外,酌加简单说明,以便读者分辨。
说明或按具体字义,或按“动作义”、“名物义”等区分,例如:“畜”字下注“(一)chù(名物义):~力、家~、牲~、幼~;(二)xù(动作义):~产、~牧、~养”。
六、有些字的几种读音中某音用处较窄,另音用处甚宽,则注“除××(较少的词)念乙音外,其他都念甲音”,以避免列举词条繁而未尽、挂一漏万的缺点。
例如:“结”字下注“除‘~了个果子’、‘开花~果’、‘~巴’、‘~实’念jiē之外,其他都念jié”。
七、由于轻声问题比较复杂,除《初稿》涉及的部分轻声词之外,本表一般不予审订,并删去部分原审的轻声词,例如“麻刀(dao)”“容易(yi)”等。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
(2016年5月)
说明
一本表为《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1985年)的修订版。
二本表条目按照异读音节的音序排列。
三审音以异读词(包括单音节词和多音节词)为对象。
例如:名物义“瓦”没有异读,动作义存在wǎ、wà两读,本表只对动作义“瓦”的读音进行审订。
“装订”有zhuāng dīng和zhuāng dìng两读,是审音对象;“订单、预订”等词没有异读,不审。
四不审订是否轻声、是否儿化,原表涉及轻声、儿化的条目除外。
五不审订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的读音,原表涉及人名、地名的条目除外。
六条目后注明“统读”的,表示涉及此字的所有词语均读此音。
例如:熏xūn(统读),表示“熏香、烟熏、熏陶、煤气熏着了”等中的“熏”都读xūn。
七有些条目涉及文白异读,本表以“文”和“语”作注。
前者一般用于书面语,后者一般用于口语。
这种情况在必要时各举词例。
例如:剥bō(文),bāo(语),表示在“剥削”等书面复合词中读bō,在“剥皮儿”等口语单用时读bāo。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2016年5月)说明一本表为《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1985年)的修订版。
二本表条目按照异读音节的音序排列。
三审音以异读词(包括单音节词和多音节词)为对象。
例如:名物义“瓦”没有异读,动作义存在wǎ、wà两读,本表只对动作义“瓦”的读音进行审订。
“装订”有zhuāng dīng和zhuāng dìng两读,是审音对象;“订单、预订”等词没有异读,不审。
四不审订是否轻声、是否儿化,原表涉及轻声、儿化的条目除外。
五不审订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的读音,原表涉及人名、地名的条目除外。
六条目后注明“统读”的,表示涉及此字的所有词语均读此音。
例如:熏xūn(统读),表示“熏香、烟熏、熏陶、煤气熏着了”等中的“熏”都读xūn。
七有些条目涉及文白异读,本表以“文”和“语”作注。
前者一般用于书面语,后者一般用于口语。
这种情况在必要时各举词例。
例如:剥bō(文),bāo(语),表示在“剥削”等书面复合词中读bō,在“剥皮儿”等口语单用时读bāo。
八有些异读涉及词义区别,酌加简单说明,以便读者分辨。
例如:泊(一)bó停留、平静:停泊、泊车、淡泊、飘泊;(二)pō湖泊义:湖泊、血泊。
九个别条目中的“旧读”“口语也读”等括注,表示在推荐读音之外读古书或口语等特定范围内实际存在的常见读音。
十此次修订基于以下原则:1. 以北京语音系统为审音依据。
2. 充分考虑北京语音发展趋势,同时适当参考在官话及其他方言区中的通行程度。
3. 以往审音确定的为普通话使用者广泛接受的读音,保持稳定。
4. 尽量减少没有别义作用或语体差异的异读。
5. 在历史理据和现状调查都不足以硬性划一的情况下暂时保留异读并提出推荐读音。
注:“新审订”栏目空表示不作更改。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A阿(一)ü~訇hōng~罗汉~木林 ~姨 (二)ý~谀~附~胶~弥陀佛挨(一)üi~个~近(二)ái~打~说癌ái (统读)霭ǎi (统读)蔼ǎi (统读)隘ài (统读)谙ün (统读)埯ǎn (统读)昂áng (统读)凹üo (统读)拗(一)ào~口(二)niù执~脾气很~坳ào (统读)B拔bá(统读)把bà印~子白 bái (统读)膀 bǎng翅~蚌(一)bàng蛤gã~(二)bâng~埠傍bàng(统读)磅 bàng过~龅büo (统读)胞büo (统读)薄(一)báo(语)常单用,如“纸很~”。
(二)bï(文)多用于复音词。
~弱稀~淡~尖嘴~舌单~厚~堡(一)bǎo碉~~垒(二)bǔ~子吴~瓦窑柴沟~(三)pù十里~暴(一)bào~露(二)pù一~(曝)十寒爆 bào (统读)焙 bâi (统读)惫 bâi (统读)背 bâi~脊~静鄙 bǐ(统读)俾 bǐ(统读)笔 bǐ(统读)比 bǐ(统读)臂(一)bì手~~膀(二)bei胳~庇 bì(统读)髀bì(统读)避 bì(统读)辟 bì复~裨 bì~补~益婢 bì(统读)痹 bì(统读) 壁 bì(统读) 蝙 biün (统读)遍 biàn (统读)骠(一)biüo黄~马(二)piào~骑~勇傧 bÿn (统读) 缤 bÿn (统读) 濒 bÿn (统读) 髌 bìn (统读)屏(一) bǐng~除~弃~气~息(二)píng~藩~风柄 bǐng (统读)波 bō(统读) 播 bō(统读) 菠 bō(统读) 剥(一)bō(文)~削(二)büo(语)泊(一)bï淡~飘~停~(二)pō湖~血~帛 bï(统读)勃 bï(统读)钹 bï(统读)伯(一)bï~~(bo)老~(二)bǎi大~子(丈夫的哥哥)箔 bï(统读)簸(一)bǒ颠~(二)bî~箕膊 bo胳~卜 bo萝~醭bú(统读)哺bǔ(统读)捕bǔ(统读)鵏bǔ(统读)埠bù(统读)C残cán (统读)惭cán (统读)灿càn (统读)藏(一)cáng矿~(二)zàng宝~糙cüo (统读)嘈cáo (统读)螬cáo(统读)厕câ(统读)岑cãn(统读)差(一)chü(文)不~累黍不~什么偏~色~ ~别视~误~ 电势~一念之~ ~池~错言~语错一~二错阴错阳~~等~额~价~强人意~数~异(二) chà(语)~不多~不离~点儿(三) cÿ参~猹 chá(统读)搽chá(统读)阐chǎn (统读)羼chàn(统读)颤(一)chàn~动发~(二)zhàn~栗(战栗)打~(打战)韂 chàn (统读) 伥chüng (统读)场(一)chǎng~合~所冷~捧~ (二)cháng外~圩~~院一~雨(三)chang排~钞chüo (统读)巢cháo (统读)嘲 cháo~讽~骂~笑 耖chào(统读)车(一) chý安步当dàng~杯水~薪闭门造~螳臂当düng~(二)jū(象棋棋子名称)晨chãn (统读)称 chân~心~意~职对~相~撑chýng (统读)乘(动作义,念chãng)包~制~便~风破浪~客~势~兴橙chãng (统读)惩chãng (统读)澄(一)chãng(文)~清(如“~清混乱”、“~清问题”)(二)dâng(语)单用,如“把水~清了”。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说明一、本表所审,主要是普通话有异读的词和有异读的作为“语素”的字。
不列出多音多义字的全部读音和全部义项,与字典、词典形式不同,例如:“和”字有多种义项和读音,而本表仅列出原有异读的八条词语,分列于hè和huo两种读音之下(有多种读音,较常见的在前。
下同);其余无异读的音、义均不涉及。
二、在字后注明“统读”的,表示此字不论用于任何词语中只读一音(轻声变读不受此限),本表不再举出词例。
例如:“阀”字注明“fá(统读)”,原表“军阀”、“学阀”、“财阀”条和原表所无的“阀门”等词均不再举。
三、在字后不注“统读”的,表示此字有几种读音,本表只审订其中有异读的词语的读音。
例如“艾”字本有ài和yì两音,本表只举“自怨自艾”一词,注明此处读yì音;至于ài音及其义项,并无异读,不再赘列。
四、有些字有文白二读,本表以“文”和“语”作注。
前者一般用于书面语言,用于复音词和文言成语中;后者多用于口语中的单音词及少数日常生活事物的复音词中。
这种情况在必要时各举词语为例。
例如:“杉”字下注“(一)shān(文):紫~、红~、水~;(二)shā(语):~篙、~木”。
五、有些字除附举词例之外,酌加简单说明,以便读者分辨。
说明或按具体字义,或按“动作义”、“名物义”等区分,例如:“畜”字下注“(一)chù(名物义):~力、家~、牲~、幼~;(二)xù(动作义):~产、~牧、~养”。
六、有些字的几种读音中某音用处较窄,另音用处甚宽,则注“除××(较少的词)念乙音外,其他都念甲音”,以避免列举词条繁而未尽、挂一漏万的缺点。
例如:“结”字下注“除‘~了个果子’、‘开花~果’、‘~巴’、‘~实’念jiē之外,其他都念jié”。
七、由于轻声问题比较复杂,除《初稿》涉及的部分轻声词之外,本表一般不予审订,并删去部分原审的轻声词,例如“麻刀(dao)”“容易(yi)”等。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A阿(一)ā~訇~罗汉~木林~姨(二)ē~谀~附~胶~弥陀佛挨(一)āi~个~近(二)ái~打~说癌ái (统读)霭ǎi (统读)蔼ǎi (统读)隘ài (统读)谙ān (统读)埯ǎn (统读)昂áng (统读)凹āo (统读)拗(一)ào ~口(二)ni ù执~脾气很~坳ào (统读)B拔bá(统读)把b à印~子白bái (统读)膀bǎng 翅~蚌(一)bàng 蛤~(二)bèng ~埠傍bàng (统读)磅bàng 过~龅bāo (统读)胞bāo (统读)薄(一)báo(语)常单用,如“纸很~”。
(二)bó(文)多用于复音词。
~弱稀~淡~尖嘴~舌单~厚~堡(一)bǎo碉~~垒(二)b ǔ~子吴~瓦窑~柴沟~(三)p ù十里~暴(一)bào ~露(二)p ù一~(曝)十寒爆bào (统读)焙bèi (统读)惫bèi (统读)背bèi~脊~静鄙bǐ(统读)俾bǐ(统读)笔bǐ(统读)比bǐ(统读)臂(一)b ì手~~膀(二)bei 胳~庇bì(统读)髀bì(统读)避bì(统读)辟b ì复~裨b ì~补~益婢bì(统读)痹bì(统读)壁bì(统读)蝙biān (统读)遍biàn (统读)骠(一)biāo 黄~马(二)piào~骑~勇傧bīn (统读)缤bīn (统读)濒bīn (统读)髌bìn (统读)屏(一)bǐng~除~弃~气~息(二)píng~藩~风柄bǐng (统读)波bō(统读)播bō(统读)菠bō(统读)剥(一)b ō(文)~削(二)bāo (语)泊(一)bó淡~飘~停~(二)p ō湖~血~帛bó(统读)勃bó(统读)钹bó(统读)伯(一)b ó~~(bo)老~(二)bǎi大~子(丈夫的哥哥)箔bó(统读)簸(一)b ǒ颠~(二)b ò~箕膊bo 胳~卜bo 萝~醭bú(统读)哺bǔ(统读)捕bǔ(统读)鵏bǔ(统读)埠bù(统读)C残cán (统读)惭cán (统读)灿càn (统读)藏(一)cáng 矿~(二)zàng 宝~糙cāo (统读)嘈cáo (统读)螬cáo (统读)厕cè(统读)岑cén (统读)差(一)chā(文)不~累黍不~什么偏~色~~别视~误~电势~一念之~~池~错言~语错一~二错阴错阳~~等~额~价~强人意~数~异(二)ch à(语)~不多~不离~点儿(三)c ī参~猹chá(统读)搽chá(统读)阐chǎn (统读)羼chàn (统读)颤(一)chàn~动发~(二)zhàn~栗(战栗)打~(打战)韂chàn (统读)伥chāng (统读)场(一)chǎng~合~所冷~捧~(二)cháng外~圩~~院一~雨(三)chang排~钞chāo (统读)巢cháo (统读)嘲cháo~讽~骂~笑耖chào (统读)车(一)ch ē安步当~杯水~薪闭门造~螳臂当~(二)j ū(象棋棋子名称)晨chén (统读)称chèn~心~意~职对~相~撑chēng (统读)乘(动作义,念chéng )包~制~便~风破浪~客~势~兴橙chéng (统读)惩chéng (统读)澄(一)chéng (文)~清(如“~清混乱”、“~清问题”)(二)dèng(语)单用,如“把水~清了”痴chī(统读)吃chī(统读)弛chí(统读)褫chǐ(统读)尺ch ǐ~寸~头豉chǐ(统读)侈chǐ(统读)炽chì(统读)舂chōng (统读)冲chòng~床~模臭(一)chòu 遗~万年(二)xi ù乳~铜~储chǔ(统读)处chǔ(动作义)~罚~分~决~理~女~置畜(一)ch ù(名物义)~力家~牲~幼~(二)x ù(动作义)~产~牧~养触chù(统读)搐chù(统读)绌chù(统读)黜chù(统读)闯chuǎng (统读)创(一)chuàng草~~举首~~造~作(二)chuāng~伤重~绰(一)chu ò~~有余(二)chuo 宽~疵cī(统读)雌cí(统读)赐cì(统读)伺c ì~候枞(一)cōng ~树(二)zōng ~阳〔地名〕从cóng (统读)丛cóng (统读)攒cuán万头~动万箭~心脆cuì(统读)撮(一)cu ō~儿一~儿盐一~儿匪帮(二)zu ǒ一~儿毛措cuò(统读)D搭dā(统读)答(一)d á报~~复(二)d ā~理~应打d á苏~一~(十二个)大(一)d à~夫(古官名)~王(如爆破~王、钢铁~王)(二)dài~夫(医生)~黄~王(如山~王)~城〔地名〕呆dāi (统读)傣dǎi (统读)逮(一)dài(文)如“~捕”。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A阿(一)ā~訇~罗汉~木林~姨(二)ē~谀~附~胶~弥陀佛挨(一)āi~个~近(二)ái~打~说癌ái(统读)霭ǎi(统读)蔼ǎi(统读)隘ài(统读)谙ān(统读)埯ǎn(统读)昂ánɡ(统读)凹āo(统读)拗(一)ào~口(二)niù执~脾气很~坳ào(统读)B拔bá(统读)把bà印~子白bái(统读)膀bǎnɡ翅~蚌(一)bànɡ蛤~(二)bènɡ~埠傍bànɡ(统读)磅bànɡ过~龅bāo(统读)胞bāo(统读)薄(一)báo(语)常单用,如“纸很~”。
(二)bó(文)多用于复音词。
~弱稀~淡~尖嘴~舌单~厚~堡(一)bǎo碉~~垒(二)bǔ~子吴~瓦窑~柴沟~(三)pù十里~暴(一)bào~露(二)pù一~(曝)十寒爆bào(统读)惫bèi(统读)背bèi~脊~静鄙bǐ(统读)俾bǐ(统读)笔bǐ(统读)比bǐ(统读)臂(一)bì手~~膀(二)bei胳~庇bì(统读)髀bì(统读)避bì(统读)辟bì复~裨bì~补~益婢bì(统读)痹bì(统读)壁bì(统读)蝙biān(统读)遍biàn(统读)骠(一)biāo黄~马(二)piào~骑~勇傧bīn(统读)缤bīn(统读)濒bīn(统读)髌bìn(统读)屏(一)bǐnɡ~除~弃~气~息(二)pínɡ~藩~风柄bǐnɡ(统读)波bō(统读)播bō(统读)菠bō(统读)剥(一)bō(文)~削(二)bāo(语)泊(一)bó淡~飘~停~(二)pō湖~血~帛bó(统读)钹bó(统读)伯(一)bó~~(bo)老~(二)bǎi大~子(丈夫的哥哥)箔bó(统读)簸(一)bǒ颠~(二)bò~箕膊bo胳~卜bo萝~醭bú(统读)哺bǔ(统读)捕bǔ(统读)鵏bǔ(统读)埠bù(统读)C残cán(统读)惭cán(统读)灿càn(统读)藏(一)cánɡ矿~(二)zànɡ宝~糙cāo(统读)嘈cáo(统读)螬cáo(统读)厕cè(统读)岑cén(统读)差(一)chā(文)不~累黍不~什么偏~色~~别视~误~电势~一念之~~池~错言~语错一~二错阴错阳~~等~额~价~强人意~数~异(二)chà(语)~不多~不离~点儿(三)cī参~猹chá(统读)搽chá(统读)阐chǎn(统读)羼chàn(统读)颤(一)chàn~动发~(二)zhàn~栗(战栗)打~(打战)韂chàn(统读)场(一)chǎnɡ~合~所冷~捧~(二)chánɡ外~圩~~院一~雨(三)chanɡ排~钞chāo(统读)巢cháo(统读)嘲cháo~讽~骂~笑耖chào(统读)车(一)chē安步当~杯水~薪闭门造~螳臂当~(二)jū(象棋棋子名称)晨chén(统读)称chèn~心~意~职对~相~撑chēnɡ(统读)乘(动作义,念chénɡ)包~制~便~风破浪~客~势~兴橙chénɡ(统读)惩chénɡ(统读)澄(一)chénɡ(文)~清(如“~清混乱”、“~清问题”)(二)dènɡ(语)单用,如“把水~清了”。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国家语委和国家教委(今国家教育部)和广电部于1985年12月发布]姓名:[该表是由国家语委和国家教委(今国家教育部)和广电部于1985年12月发布的。
到目前为止,它是关于异读词读音规范的最新的法定标准,是我们规范异读字读音的主要依据。
]说明一、本表所审,主要是普通话有异读的词和有异读的作为“语素”的字。
不列出多音多义字的全部读音和全部义项,与字典、词典形式不同,例如:“和”字有多种义项和读音,而本表仅列出原有异读的八条词语,分列于hâ和huo两种读音之下(有多种读音,较常见的在前。
下同);其余无异读的音、义均不涉及。
二、在字后注明“统读”的,表示此字不论用于任何词语中只读一音(轻声变读不受此限),本表不再举出词例。
例如:“阀”字注明“fá(统读)”,原表“军阀”、“学阀”、“财阀”条和原表所无的“阀门”等词均不再举。
三、在字后不注“统读”的,表示此字有几种读音,本表只审订其中有异读的词语的读音。
例如“艾”字本有ài和yì两音,本表只举“自怨自艾”一词,注明此处读yì音;至于ài音及其义项,并无异读,不再赘列。
四、有些字有文白二读,本表以“文”和“语”作注。
前者一般用于书面语言,用于复音词和文言成语中;后者多用于口语中的单音词及少数日常生活事物的复音词中。
这种情况在必要时各举词语为例。
例如:“杉”字下注“(一)shān(文):紫~、红~、水~;(二)shā(语):~篙、~木”。
五、有些字除附举词例之外,酌加简单说明,以便读者分辨。
说明或按具体字义,或按“动作义”、“名物义”等区分,例如:“畜”字下注“(一)chù(名物义):~力、家~、牲~、幼~;(二)xù(动作义):~产、~牧、~养”。
六、有些字的几种读音中某音用处较窄,另音用处甚宽,则注“除××(较少的词)念乙音外,其他都念甲音”,以避免列举词条繁而未尽、挂一漏万的缺点。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
(2016年5月)
说明
一本表为《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1985年)的修订版。
二本表条目按照异读音节的音序排列。
三审音以异读词(包括单音节词和多音节词)为对象。
例如:名物义“瓦”没有异读,动作义存在wǎ、wà两读,本表只对动作义“瓦”的读音进行审订。
“装订”有zhuāng dīng和zhuāng dìng两读,是审音对象;“订单、预订”等词没有异读,不审。
四不审订是否轻声、是否儿化,原表涉及轻声、儿化的条目除外。
五不审订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的读音,原表涉及人名、地名的条目除外。
六条目后注明“统读”的,表示涉及此字的所有词语均读此音。
例如:熏xūn(统读),表示“熏香、烟熏、熏陶、煤气熏着了”等中的“熏”都读xūn。
七有些条目涉及文白异读,本表以“文”和“语”作注。
前者一般用于书面语,后者一般用于口语。
这种情况在必要时各举词例。
例如:剥bō(文),bāo(语),表示在“剥削”等书面复合词中读bō,在“剥皮儿”等口语单用时读bāo。
八有些异读涉及词义区别,酌加简单说明,以便读者分辨。
例如:泊(一)bó停留、平静:停泊、泊车、淡泊、飘泊;(二)pō湖泊义:湖泊、血泊。
九个别条目中的“旧读”“口语也读”等括注,表示在推荐读音之外读古书或口语等特定范围内实际存在的常见读音。
十此次修订基于以下原则:
1. 以北京语音系统为审音依据。
2. 充分考虑北京语音发展趋势,同时适当参考在官话及其他方言区中的通行程度。
3. 以往审音确定的为普通话使用者广泛接受的读音,保持稳定。
4. 尽量减少没有别义作用或语体差异的异读。
5. 在历史理据和现状调查都不足以硬性划一的情况下暂时保留异读并提出推荐读音。
注:“新审订”栏目空表示不作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