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 格式:docx
- 大小:17.41 KB
- 文档页数:5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教案【禁毒教育主题班会《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教案】一、引言珍爱生命,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自觉意识。
在当今社会中,毒品问题严重威胁着我们的安全和健康。
为了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让他们远离毒品的侵害,本班会将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为主题,开展禁毒教育活动。
二、活动目标1. 增强学生远离毒品的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 掌握识别和预防毒品的基本知识。
3. 培养学生拒绝毒品的能力,坚守远离毒品的决心。
三、活动流程1. 活动导入通过播放禁毒宣传片,引发学生对毒品的兴趣,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铺垫。
2. 识别毒品a. 毒品分类- 吸食类毒品:如海洛因、冰毒等;- 注射类毒品:如鸦片、可卡因等;- 茶饮类毒品:如大麻、鸦片等。
b. 毒品的危害讲解各类毒品对身体、心理、家庭、社会的危害,加强学生对毒品的认识。
3. 毒品预防教育a. 毒品的传播途径- 同伴间传播:加强对社交圈子的管控;- 网络传播:学会正确使用互联网,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黑市交易:警惕不法分子的诱惑,远离违法行为。
b. 毒品的预警信号给学生们提供常见的毒品预警信号,帮助他们及时判断身边是否出现毒品威胁。
4. 拒绝毒品a. 毒品的危害故事分享邀请曾经接触毒品并经历了危险的人士分享亲身经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毒品的危害。
b. 毒品拒绝策略- 坚决说不:鼓励学生学会坚决回绝毒品的诱惑;- 维护人际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增强抵御毒品的能力。
5. 教育总结运用互动问答的形式,对本次班会内容进行总结,并再次强调珍爱生命的重要性。
四、活动评估设计测验题目,考察学生对毒品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附录1. 互动问答题目样例:- 吸食类毒品的危害体现在哪些方面?- 如何拒绝同学间的毒品诱惑?- 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并远离网络毒品?- 网络传销也属于毒品传播途径吗?- 请举例说明毒品预警信号。
2. 毒品预防教育资料收集:- 毒品危害宣传单页;- 毒品预警信号海报;- 曾经接触毒品危险的个人访谈录音。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毒品的种类、危害及成瘾机制,增强对毒品危害性的认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识别毒品诱惑、拒绝毒品诱惑的能力,掌握预防和应对毒品侵害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积极参与健康向上的生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毒品的概念、种类、危害及预防措施。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长远危害,并激发其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创设情境展示图片或视频:通过展示毒品危害的真实图片或视频,如吸毒者的悲惨生活、毒品导致的家庭破碎等,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毒品为何如此可怕?它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明确目标:简要介绍本次班会的目的,即增强学生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学会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2. 毒品知识讲解定义与种类:详细介绍毒品的定义,以及常见的毒品种类,如传统毒品(海洛因、鸦片)和新型毒品(冰毒、摇头丸)等。
成瘾机制:解释毒品成瘾的生理和心理机制,让学生明白毒品是如何一步步侵蚀人的身体和精神的。
危害性分析: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家庭关系、社会影响等方面深入分析毒品的危害性。
3. 案例分析,警示教育典型案例分析: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毒品危害案例,如青少年因好奇尝试毒品而荒废学业、家庭破裂等,进行深入剖析。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案例中人物的行为、选择及后果,加深对毒品危害性的理解。
情感共鸣:通过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自我保护意识,认识到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巨大破坏力。
4. 应对策略与预防措施拒绝技巧:教授学生识别毒品诱惑、拒绝毒品诱惑的技巧,如坚定拒绝、转移话题、寻求帮助等。
自我保护:强调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性,避免进入可能接触毒品的场所或人群。
法律法规:简要介绍与毒品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学生明白吸毒是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六年级主题班会教案-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全国通用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使学生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了解毒品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方法。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拒绝毒品、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内容1. 毒品的概念与种类:介绍毒品的定义、常见种类及其危害。
2. 毒品对身心健康的危害:分析毒品对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的破坏。
3. 毒品的预防方法:教育学生如何识别毒品、拒绝毒品的诱惑。
4. 法律与道德教育:强调吸毒、贩毒的法律后果,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毒品的知识、危害及预防方法。
- 难点:如何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健康的价值观。
教具与学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毒品危害的短片、图片等资料。
- 宣传资料:提供给学生阅读的相关书籍、手册。
- 互动工具:用于小组讨论的便签纸、白板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短片或故事引入毒品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毒品的定义、种类和危害。
3. 案例分析:分析真实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实际影响。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拒绝毒品,分享个人的看法和经验。
5. 互动活动:进行角色扮演或模拟场景,培养学生的应对能力。
6. 总结与反思:总结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板书设计-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提纲:毒品的定义与种类、毒品的危害、预防方法、法律与道德教育- 关键词:毒品、危害、预防、法律、道德作业设计1. 个人作业:撰写一篇关于毒品危害的短文。
2. 小组作业:制作一份关于毒品预防的宣传海报。
课后反思- 教师反思:评估教学效果,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 学生反思:让学生写下他们对毒品的新认识,以及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结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关于毒品的知识,而且提高了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为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生禁毒教育教案——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从小做起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文章由收集。
爱思范文25XX教育主题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从小做起教学目标6月26日国际禁毒日, 毒品对社会的危害太大了,要求小学生从小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我辨别能力及自我约束能力,特别是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的不良影响。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从小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我辨别能力及自我约束能力,特别是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的不良影响。
教学过程一什么是毒品?毒品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根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12个字。
毒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毒品问题诱发其他违法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加剧腐败现象;毒品问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吸毒对社会的危害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
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
无论用什么方式吸毒,对人体的肌体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
三吸毒对身心的危害吸毒对身体的毒性作用:毒性作用是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身体的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123。
主题班会《远离毒品-珍爱生命》教案教案内容如下:主题班会《远离毒品-珍爱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到毒品对健康和生活的危害性。
2. 培养学生拒绝毒品和远离毒品的意识和决心。
3. 提高学生对珍爱生命的重视程度。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1. 了解毒品的种类、危害和常见流行方式。
2. 分析青少年易受毒品影响的原因。
3. 探讨拒绝毒品和珍爱生命的重要性。
4. 强化学生拒绝毒品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通过讲解、讨论和互动活动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2.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激发积极思考和参与的意识。
3. 使用图片、视频和案例等多媒体资源进行辅助教学。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5分钟)1. 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候和互动,创造良好的班会氛围。
2. 引入主题,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你们对毒品有什么认识?”步骤二:了解毒品(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或图片展示不同种类的毒品,介绍其名称、外观特点和危害。
2. 引导学生思考毒品的成瘾性和破坏力,让他们认识到远离毒品的重要性。
步骤三:分析青少年易受毒品影响的原因(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为什么青少年更容易接触和受毒品影响。
2. 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指出合理的答案。
步骤四:拒绝毒品和珍爱生命的重要性(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毒品对自身和家庭的危害,讨论珍爱生命的意义。
2. 通过图片、视频和案例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珍爱生命重要性的认识。
步骤五:强化学生拒绝毒品的能力(15分钟)1.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毒品贩子、受诱惑的青少年和理性的朋友,演练拒绝毒品的对话。
2.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拒绝毒品的有效方法和技巧。
步骤六: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次班会的内容和重点,强调远离毒品和珍爱生命的重要性。
2. 学生自我反思班会学到的知识和体会,并表达自己对远离毒品的决心。
五、教学资源准备1. PPT展示(包括毒品种类和危害介绍)。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一、教学目标:1、了解毒品的危害,树立正确的毒品观念;2、强化珍爱生命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3、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增强生命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一、了解毒品的危害1、什么是毒品?2、毒品的种类及危害;3、毒品的危害举例。
二、毒品对人健康造成的直接危害1、心理方面的危害;2、生理方面的危害;3、毒品的过量使用危害。
三、珍爱生命,远离毒品1、学习珍爱生命的重要性;2、提高自我保护意识;3、如何远离毒品。
三、教学过程:1、导入:最近,市区内发现有学生尝试了毒品,他们已经被警方抓获。
如今,毒品已经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我们该怎么办?如何避免毒品的侵害呢?2、学习毒品的危害(1)、什么是毒品?毒品是指可以对人体产生神经、精神、身体等方面的作用,并能够导致人体上瘾的物质。
(2)、毒品的种类及危害具体种类有:鸦片、海洛因、大麻、冰毒等。
它们对人体存在直接的、严重的危害。
鸦片:引起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问题,使身体变的虚弱。
海洛因:毒素成分多,致使脑部出现问题。
大麻:扰乱身体平衡,出现恶心、呕吐等等。
冰毒:耗尽身体的能量,让身体变得衰弱。
(3)、毒品的危害举例:毒品的危害不仅仅是对人体造成的伤害还有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常常导致暴力犯罪、毒瘾犯自杀等社会正常秩序方面的问题。
3、毒品对人健康造成的直接危害:(1)、心理方面的危害:毒品可以对大脑造成损害,使得正常心理出现问题。
导致各种恐慌、忧虑、怒气和极端情绪,通常表现出明显的体现。
(2)、生理方面的危害:毒品可能导致身体的变化,包括:减少饥饿感、控制性欲、参与危险的活动、身体疲倦以及营养失调。
(3)、毒品的过量使用危害:毒品可以对身体产生很大的影响,使得机体对此产生依赖。
过量摄入委员会对身体产生毒害,引发内部的瘤痕和瘤样改变。
4、珍爱生命,远离毒品(1)、学习珍爱生命的重要性:生命只有一次,是最宝贵、最珍贵的财富。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3篇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1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形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2. 增强学生对于毒品危害的意识和应对能力;3. 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形成人人远离毒品的良好氛围。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1)解析毒品危害,包括对个人身体、家庭和社会的危害;(2)探讨毒品的原因和后果,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毒品的危害;(3)分享远离毒品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掌握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
2. 难点:(1)如何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毒品对个人和社会带来的危害;(2)如何让学生理解毒品的原因和后果;(3)如何让学生掌握远离毒品的方法和策略。
三、教学过程1. 引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关于毒品危害的案例和数据,引导学生了解毒品的严重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1) 用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毒品对个人身体的危害,如导致健康问题、精神问题等。
(2) 展示毒品对家庭和社会的危害,如家庭破裂、社会犯罪等。
(3) 让学生感受到毒品离他们并不遥远,从而引起重视。
2. 讨论环节:让学生探讨对毒品的认识和看法,形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
(1) 引导学生自由发表对毒品的看法和认识,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交流思想,互相学习。
(3) 由老师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如良好的作息习惯、运动等。
3. 互动环节:通过互动环节,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了解。
(1) 由老师提出一些有关毒品危害的问题,让学生抢答,加深学生对毒品危害的理解。
(2)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危害,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毒品的危害。
(3) 由老师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如何远离毒品。
4. 总结环节:总结主题班会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如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1) 由老师回顾主题班会的内容,重点强调毒品的危害、原因和后果。
(2) 由老师分享一些远离毒品的方法和策略,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食品和饮料等。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班会课教案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班会课教案(精选5篇)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班会课教案(精选5篇)1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的形式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
2、加强毒品防御教育,增强青少年的禁毒意识和提高抵御毒品的能力,懂得在危害急时运用法律意识保护自己。
3、弘扬禁毒精神,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活动重点:采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形式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增强禁毒意识。
活动难点:增强学生的禁毒意识和提高抵御毒品的能力。
活动准备:1.全校学生已观看过以禁毒为主题的图片展览。
2.学生已观看学习过法制教育演出“昨天、今天、明天”以及关于《远离毒品》的禁毒教育的VCD,并收集了有关禁毒的资料,对毒品有了一定的认识。
3.禁毒课件、多媒体教学、实物、图片资料、卡片。
4.师生协作设计禁毒主题班会的环境。
(禁毒主题班会的标题横幅等)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1、教师引导性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呢?“国际禁毒日”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学生自由回答,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介绍有关知识:“国际禁毒日”的由来:联合国于1987年6月12至26日在维也纳召开了关于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的部长级会议。
会议提出了“关爱生命、远离吸毒”的口号,与会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
联合国毒品与犯罪办公室确定20xx年“6·26”国际禁毒日宣传主题为“毒品不是儿戏”。
20xx年我国禁毒日的主题为:“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
2、教师根据学生设计和创设的禁毒主题环境入手,揭示活动的主题——“热爱生命、远离毒品”。
二、自主探究,深入了解学生讨论观看法制演出及禁毒录像的感受,自主探究,了解毒品知识,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1、引导学生针对“昨天、今天、明天”一节目中的雷雪这个女孩进行讨论。
“珍爱生命,远离”主题班会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思想品德》教材中关于“珍爱生命,远离”的章节,详细内容包括的定义、种类、危害,如何抵制,保护自己及身边人,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危害,认识到珍爱生命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保护自己和身边人的意识。
3.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健康成长。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重点:的危害、抵制的方法以及如何保护自己和身边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模型、宣传册等。
学具:笔记本、笔、教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真实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的定义、种类,让学生认识到的危害。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模拟表演抵制的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学会拒绝。
4.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危害的表现,以及如何抵制。
7.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讨论如何保护自己和身边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六、板书设计1. 珍爱生命,远离2. 内容:的定义、种类的危害抵制的方法保护自己和身边人的措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谈谈你是如何抵制的,以及如何在生活中保护自己和身边人。
2. 答案:(1)的危害包括对身体、心理、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如身体损害、心理依赖、家庭破裂、社会不安等。
(2)抵制的方法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拒绝不良诱惑,寻求帮助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的危害,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戒毒所、开展禁毒宣传活动等,让学生深入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传播给身边人,共同抵制。
1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准格尔旗世纪中学高一( 214)班:王金磊 一、指导思想与教学背景 教育部下发了 《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的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通知》 ,专门制定的 《中 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 ,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情趣, 增强预防毒品的意识和 社会责任感, 掌握自我保护的知识, 珍爱生命, 拒绝毒品。 对中学生进行毒品预防专题教育, 主要让他们初步了解毒品的种类, 重要的是知道毒品对个人、 对家庭和对社会的危害, 懂得 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毒品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 青少年吸毒现象日益严 重。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我国,青少年吸毒人数呈上升趋势,正在向低龄化发展,青少年已 成为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 他们正处于青春期, 由于好奇心理及叛逆的心理, 再加上单纯无 知,有强烈的好奇心,且从众心理强,一人吸烟大家跟着吸,一人吸毒大家跟着试,盲目追 求时髦,把吸毒视为时尚, 成长过程中会遇到挫折,逆反心理强, 精神空虚更经不起诱惑, 在毒品中求刺激,很容易沾染毒品, 染上吸毒恶习。青少年吸毒不但严重损害身体健康、心 理健康,导致家破人亡, 还会诱发大量刑事犯罪案件,影响社会稳定。 对中学生进行毒品预 防专题教育势在必行。 对于高中生来说, 应该从更高的理论层次对其进行禁毒教育, 增强禁 毒意识, 让中学生学会向毒品说 “不” ,培养社会责任感, 参与学校组织的禁毒宣传活动。 。 二、教育目的
1. 借助本次活动,了解毒品知识。
2. 深刻认识、理解毒品等社会问题对个人乃至社会发展带来的危害。
3. 学习一些预防和抵制的措施和方法, 从生理和心理上建立和巩固对毒品等恶习的防线, 珍 惜生命,远离
毒品,完善人格,促进自我的健康成长。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初步了解毒品的种类以及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危害。
2. 懂得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和远离毒品的方法,自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痛恨毒品带给人类的危害。
2. 愿意远离毒品,过健康生活。
3. 提高禁毒的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学校、社区组织的禁毒宣传活动。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知道毒品对个人、对家庭和对社会的危害,能够远离毒品
难点:培养学生禁毒的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方法:讲述法、启发式、小组讨论法 六、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计算机 2
2. 搜集有关毒品危害的资料并制作成“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多媒体课件。
3. 要求小组分别对毒品的种类和危害进行资料收集。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歌曲导入——播放禁毒公益歌曲《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改革开
放,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在吃饱喝足后, 如何释放休闲的激情和苦闷? 一些娱乐场所酒吧、 舞厅、 迪厅成了部分人精神栖息的家园, 可是这里往往隐藏着享乐主义 的精神垃圾——毒、赌、色,这些堪称摧毁一个人思想意识和精神的“糖衣炮弹”!今天我 们先来认识第一颗令人生畏的 “炮弹” ——毒。 下面我们掌声欢迎主持人上台为我们主持这 次主题班会! (二)认识篇——毒品的种类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生活幸福
吗? 生:(幸福) 师:是的,我们每天穿着漂亮的衣服,吃着可口的饭菜,有爸爸妈妈的呵护,有老师同学的 关心, 我们的生活真是美好!但是, 也有许多的生命却在如花的季节而悄然凋谢, 那是多么 令人痛心呀!(幻灯片展示吸毒者的图片) 师:同学们,看了这些辛酸的画面,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说? 生 1:太可怕了。 生 2:毒品对人类的危害太大了,我们应远离它。 生 3:作为高中生,我们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师:同学们,你能谈你所知道的毒品吗?。 生 1:鸦片、冰毒 生 2:K 粉、摇头丸 师:同学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357 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 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 精神药品。接下来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毒品有哪些种类? (多媒体课件出示)毒品的种类,师讲解: 第一种 麻醉药品(大麻、可卡因、海洛因) 第二种 精神药品(冰毒、甲基苯丙胺、咖啡因) 来源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 天然毒品(鸦片、大麻) 第二类 半合成毒品(海洛因、是从鸦片中提取乙酰合成海洛因) 第三类 人工合成毒品天然没有,完全人工合成(冰毒、氯胺酮) 作用分:三种类型 第一类 兴奋剂(冰毒、可卡因) 第二类 抑制剂(鸦片、海洛因、还有镇静催眠药、氯胺酮等) 第三类 致幻类(麦角酰二乙胺等) 我国常见的毒品有:(多媒体课件出示) 鸦片( 2)海洛因( 3)摇头丸( 4)冰毒( 5)吗啡( 6)大麻 3
(三)危害篇——痛恨毒品 师:同学们,毒品看起来五花八门,
眼花缭乱,可是正是这些不起眼的东西给全世界造成了 严重的危害,已成为我们人类共同的敌人。那么, 到底毒品有哪些危害,人们又是怎样染上 毒瘾的呢?接下来请同学们谈谈毒品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 师:哪个小组先来交流查找的结果? 生 1: 我们小组找到的是毒品对个人的危害:吸毒严重摧残人的身体,初期会导致人流泪、 哈欠、出汗,严重造成痉挛性痛,腹痛,打滚,没有原因的恐惧,紧张,再严重血压下降, 休克,死亡。 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产生危害,会造成心 脏、肝脏、肾脏发生病变,抵抗力下降,感染各种疾病。经调查,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有 70% 以上是注射吸毒者。可见,艾滋病时刻伴随吸毒者。 师:毒品毁人毁健康:摧毁人的消化功能;摧毁人的神经系统;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传染性病及“艾滋病”。接着来交流。 生 2:我们小组找到的是毒品对家庭的危害:吸毒对家庭成员的精神摧残,家庭有一个吸毒 的人, 就会使家庭失去往日的宁静、 和谐和幸福快乐。吸毒会导致家庭关系恶化, 破坏周围 邻里的和睦关系, 给家庭生活及家庭成员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 吸毒导致倾家荡产、 家破人 亡、众叛亲离,吸毒者给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果家庭中,父或母吸毒,子女不仅得 不到家庭的温暖,还会受到父母的虐待, 在这样的家庭中的孩子, 往往人格不完善,心理有 障碍,很融入社会,有的可能染上毒瘾。 师: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给家庭带来无尽的折磨。 生 3:我们小组找到的是毒品对社会的危害:吸毒不仅危害个人、家庭,同时也会给社会带 来严重的危害, 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 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种消极因素。 吸毒者在耗尽 个人家庭钱财后, 为了维持吸毒, 就会铤而走险, 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严重危害社会治安。 教师总结:(结合图片学生自己讨论,老师归纳小结) 1. 毒品毁人毁健康
A. 摧毁人的消化功能 B. C.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D. 2. 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A. 丧失工作能力 B. 倾家荡产 C. 3. 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 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四)反思篇——远离毒品,从我做起 事例:有一名年轻的医生,接触了很多吸毒者,对他们既憎恨又不解,他认为:凡事都 能戒断,戒不成是因为没有毅力。他要以身试毒,为他人作出“榜样”。没想到,他吸食毒
品后,同样戒断不了,成了海洛因的俘虏。最后,他自杀了,留下一句话: —摘自“新华网” “别学我!”,我们从着这句话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师: 吸毒会摧残人的身体,毁灭幸福的家庭,甚至会走上犯罪道路。我们看了这个案例, 真为这些吸毒者的美好青春和生命而感到痛惜。为珍惜自己美好的青春和生命,请警惕 " 毒 品" 的诱惑。那么一些人为什么还要走上吸毒的不归路呢?原因是什么?接下来请同学们结 合自己的见闻、生活实例来讨论一下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原因。
(学生讨论,教师参与其中) 师:谁愿意说一说? 生 1:受他人的不良影响。 生 2:比较好奇,想试一试。
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传染性病及“艾滋病”
给家庭带来无尽的折磨
别学我! 4
生 3:寻求刺激,追求不良时尚。 师:作为生活在今天的青少年, 我们面对的社会是那么的复杂, 一些丧心病狂的贩毒分子会 以各种手段来引诱我们上钩,以求中饱他们罪恶的锦囊。因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那么, 做为一名小学生应如何拒绝毒品?请同学们讨论或上网查找应如何拒绝毒品。 师:谁愿意交流讨论的结果? 生 1:在毒品面前不能存在一丝一毫的好奇心。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生 2:注意交友,不结交不良朋友。 生 3:提高自身的防毒能力 教师总结: (1)在毒品面前不能存在一丝一毫的好奇心,不能有试一试的想法 (2)注意交友。 (3)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拿陌生人给的赠品,如:饮料、香烟等 (4)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 (5)做禁毒宣传员,让广大青少年懂得珍爱生命。 师:是啊,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任何人都只拥有一次。我们一定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为了我 们的明天,一定要拒绝毒品。请同学们向毒品说“不”。 师:我们青少年除了要拒绝毒品以外,还要让更多的人认识毒品, 远离毒品。现在如果让你 们来当毒品预防教育的宣传员,你们打算如何做呢?现在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吧。 ( 4 人一小组讨论) 师:好了,现在请每个小组的小组长代表小组说说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 生 1:我们会办一期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为主题的手抄报,劝告人们要远离毒品。 师:好,我们期待你们的大作。 生 2:我们打算写一些标语。 师:想法不错,你能现在马上想一个吗? 生:抵制毒品,珍爱生命 师:非常棒!。 生 3:我们小组成员的打算写一封倡议书,向全校师生倡议,远离毒品。 师:好的,希望你们的倡议书能引起全校师生的共鸣。 师:同学们,你们的想法真不错,希望各个小组在课后能全力合作完成你们的想法 继续思考:一些明星吸毒传闻由来已久,宁财神、毛宁、柯震东、满文军、房祖名、苏永康 等明星都沦为了毒品的牺牲者。轰动海内外的“摇头丸事件”让苏永康“好男人”的形象毁 于一旦。虽然康仔频频在媒体前挥泪辩解、鞠躬道歉,但“尿检成阳性”的铁证却表明苏永 康确实和摇头丸有过“亲密接触”。记者昨日从香港正东唱片公司获悉, “禁毒日”,饱受 摇头丸之苦的苏永康则将在新加坡的家中闭门思过。 一些明星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陆毅和 韩国红星安在旭于 2002-06-26 晚出现在央视举办的禁毒晚会,分文不取的安在旭将用中文 高歌一曲《永远》。为了来中国参加这台晚会他甚至暂停了韩国的拍摄工作。 经纪人崔小姐 称,近来中国演艺圈发生几起毒品事件, 一些艺人被牵连进去,给安在旭很大触动。安在旭 希望通过这台禁毒晚会奉劝演艺圈的同行们,身为偶像,应洁身自好。 师:给各位同学提出防毒有五种建议:一是直接拒绝;二是找借口溜走;三是提出反对意见 或转移话题;四是秘密报案(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拨打报警电话号 110);五是当毒贩毒 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要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家长及老师。 (五)结束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毒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