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84.50 KB
- 文档页数:10
高一年级12月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温馨提示:请将客观题1—13题涂在答题卡1—13题位置上,主观题(含作文)14—22题工整书写在答题纸14—22题位置上。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共29分)一、基础知识部分(1—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葳蕤.(ruí)昭.质(zhāo) 谣诼.(zuó) 重创.(chuàng)敌军妄自菲.(fēi)薄B.修姱.(kuā) 方枘.(ruì) 坍圮.(pǐ)泪下沾襟.(jīn)殒.(yǔn)身不恤C.帷.裳(wéi) 槌.床(zhuī)咎.言(jiù) 长歌当.(dāng)哭桀骜.(ào)锋利D.犒.劳(kào)伫.立(zhù) 靡.室(mí)阴谋诡.(guǐ)计豁.(huò)然开朗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踌躇飘泊恶耗睡眼惺松耳濡目染各行其是B. 寥廓彷徨通缉黯然失色感人肺腹哀声叹气C. 胆怯款待和睦绿草如荫心智健全世外桃园D. 精悍惆怅枯燥瞠目结舌星辉斑斓没精打采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司马迁写的《史记》,此书记录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三千余年的历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离骚》在我国诗歌史上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座高峰,也是第一部杰出的抒情长诗。
屈原在这首诗中反复抒发了自己要求革新的政治抱负,热情洋溢地表达了他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和关怀,愤怒地揭露了楚国最高统治者的自私、昏庸和腐朽。
C.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和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全诗长达1700余字,可谓古诗中的鸿篇巨制。
它生动具体地叙述了焦仲卿和刘兰芝婚姻悲剧的全过程,控诉了封建礼教,赞颂了焦刘两人对爱情的忠贞和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
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表达题两部分。
2、将1~10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其它试题的答案答在答题纸上。
第I卷选择题(3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后裔(yì)颤动(zhàn)乘凉(chéng)独处(chǔ)的妙处(chù)B.酣睡(hān)夹袄(jiá) 袅娜(nuó)蓊蓊郁郁(wěng)C.点缀(zhuì)倩影(qiàn)皱缬(xié)梵婀玲(fán)D.潭柘寺(zhè) 着衣(zhuó) 混沌(dùn) 椭圆(tuǒ)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金壁辉煌萧索秋蝉厮叫B.疏疏落落传诵搅尽脑汁凋零C.放荡不羁落寞隐逸恬适点缀 D. 意境姿态洪流训鸽炫染3.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B.D.最近到沿海地区,虽然只是浮光掠影地看看,但那里的变化,却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4.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A.北京市烟花办节前表示,正密切关注空气质量,并将通过媒体向市民发出“为提高空气质量,创造良好环境,在春节期间请尽量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B.针对学生体质下滑的不争事实,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反思。
教育部拟对各省学生体质进行排名并予以公示,意图柔性“倒逼”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关心学生身体健康。
C.如果十八大提出的居民收入翻番的目标能够实现,那么我国将会出现5到6亿的中等收入者,这将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坚实基础,也将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
D.挂了16年“小康县”头衔的大同县主动“戴穷帽”,以享受“国家扶贫重点县”待遇。
这种从“小康”到“贫困”的滑稽转身,折射了“扶贫县”评选机制的公平与否。
5、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艺术的事情大都始于摹仿,终于独创。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1.答案:B(文中并未说明防冻液的研发是受昆虫的启发。
)2.答案:C(A“山鼠冬眠时呼吸停止”错。
B需要两条件同时满足;且并非所有动物都会冬眠。
D“一无所知”错,原文是人们对昆虫怎样制造和除掉防冻液,为什么除掉防冻液这三个问题“仍找不到答案”,在蛙类自制“防冻液”的现象中发现了“丙三醇”,并不是一无所知。
)3.答案:A(使得冬眠后的动物抗菌抗病能力增强,不是使产下的仔儿抗菌抗病能力增强,张冠李戴。
)4.答案:B(游:交游、交际)5.答案:C(“所以”:均为“之所以……是因为”。
A项“乃”:于是、就,副词;才,副词。
B项“之”:到、往,动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助词。
D项“以”:把,介词;因为,连词。
)6.答案:D(④⑤是造成二人有嫌隙的原因,所以含有④⑤的不能选)7.答案:B(了解看重陈馀的是富人公乘氏。
)8.(1)张耳就把陈馀带到桑树下,责备他说:“当初我怎么跟你说的?如今被稍稍羞辱,就要死在这样一个小吏手里吗?”(“引”“之”“数”“见”各1分,句意2分)(2)当初我和您结为生死之交,如今赵王和我将要死于早晚之间,而您掌握着几万人的军队,不肯救援我们,那同生共死的交情在哪里呢?(刎颈交、且、相、“安在”宾语前置句各1分,句意2分)译文:张耳,是魏国大梁人。
他年轻的时候,曾赶上作魏公子无忌的门客。
张耳曾逃亡在外,来到外黄。
外黄有一富豪人家的女儿,长得特别美丽,嫁给了张耳。
张耳这时从困窘中摆脱出来,广泛交游,女家给张耳供给丰厚,张耳因此招来千里以外的宾客。
于是在魏国外黄做了县令。
他的名声从此更加贤明起来。
陈馀,也是魏国大梁人,爱好儒家学说,曾多次游历赵国的苦陉。
一位很有钱的公乘氏把女儿嫁给他,也很了解陈馀不是一般平庸无为的人。
陈馀年轻,他就像对待父亲一样侍奉张耳,两人建立了断头不悔的患难情谊。
秦国灭亡大梁时,张耳住在外黄,汉高祖还是普通平民百姓的时候,曾多次追随张耳交往,在张耳家一住就是几个月。
高一语文期末试题答案1. B (A.喋血,书生意气 C.作揖,急不暇择,其黄而陨 D.肄业,繁芜丛杂)2. C (A.生灵涂炭: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与大自然搭配不当。
B.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入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句中望文生义地理解为登上大雅之堂,意义搭配不当。
C.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爽:差错的意思。
D.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褒贬颠倒了。
)3. D (A.搭配不当,“一颗”不能与“真情”搭配。
B 句式杂糅,最后一句可改为“以使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C 语序不当,“门诊”移到“我院”后;成分残缺,“采取分时段挂号”后应添加“的办法”之类的中心语。
)4.B(②、④从理性角度,③从感情角度,①小结)5. C (如:到、往。
A.对等、比得上;对着。
B.回头看;考虑。
D。
女子出嫁;享有。
)6. B(①④⑦名词作动词,②⑨形容词意动,③⑤名词作状语,⑥⑧形容词作动词,⑩形容词使动)7. A(①定语后置,②⑧被动句,③⑥宾语前置,④状语后置,⑤⑦判断句)8.D (度:常态。
《荆轲刺秦王》中有“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9.D(A 项“于”①在、②被。
B 项“而”①表转折,却;②表并列,并且。
C 项“其”①代词,他们;②加强反问语气的副词,难道。
D 项“乃”都是“于是、就”的意思)10.C(C 项概括的意思在时间上存在错误。
从“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可知,“树起许多旗帜,不熄烟火,蒙骗敌人”之后,才与刘尚的队伍回合。
)11.(1)等到获得皇帝召见,便被皇帝亲近信任。
(句中的“及”、“见”、“亲信”各 1 分,句意 1 分)(2)我想要秘密转移部队到江南岸去靠拢刘尚,合兵一处,抵御敌人。
(句中的“潜师”、“就”和状语后置句“于江南”各 1 分,句意 1 分)【参考译文】吴汉,字子颜,是南阳宛人。
吴汉为人朴实厚道,少有文采。
保定市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一语文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奖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第Ⅰ卷阅读题(共81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动物冬眠之迷动物的冬眠是一种奇妙的现象。
人们观察了若干种动物冬眠,发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现象。
在加拿大,有些山鼠冬眠长达半年。
冬天一来,它们便掘好地道,钻进穴内,将身体蜷缩一团。
它们的呼吸,由逐渐缓慢到几乎停止,脉搏也相应变得极为微弱,体温更直线下降,可以达到5℃。
这时,即使用脚踢它,也不会有任何反应,简直像死去一样,但事实上它却是活的。
动物的冬眠真是各具特色,熊在冬眠时呼吸正常,有时还到外面溜达几天再回来。
雌熊在冬眠中,让雪覆盖着身体。
一旦醒来,它身旁就会躺着1一2只天真活泼的小熊,显然这是冬眠时产生的仔。
动物冬眠的时间长短不一。
西伯利亚东北部的东方旱獭和我国的刺猬,一次冬眠能睡上200多天,而苏联的黑貂每年却只有20天的冬眠。
动物的冬眠,完全是一项对付不利环境的保护性行动。
引起动物冬眠的主要因素,一是环境温度的降低,二是食物的缺乏。
科学家们通过实验证明,动物冬眠会引起甲状腺和肾上腺作用的降低。
与此同时,生殖腺却发育正常,冬眠后的动物抗菌抗病能力反而比平时有所增加,显然冬眠对它们是有益的,使它们到翌年春天苏醒以后动作更加灵敏,食欲更加旺盛,而身体内的一切器官更会显出返老还童现象。
由此可见,动物在冬眠时期神经系统的肌肉仍然保持充分的活力,而新陈代谢却降低到最低限度。
今天医学界所创造的低温麻醉、催眠疗法,便是因此而得到的启发。
和我们人类一样,动物中的鸟兽都是温血动物,那么冷血动物昆虫又是怎样熬过漫长的冬季呢?许多冬眠的昆虫会不会冻结呢?昆虫学家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研究,终于查明了昆虫越冬的部分奥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钩连 潦倒 地崩山摧 群山万壑B、峥嵘 谪居 冲波逆折 篮田生玉C、咨嗟 惘然 扪参历井 海誓山盟D、崔嵬 整顿 司马青衫 杜鹃啼血 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以手抚膺坐长叹(坐下)B、画图省识春风面 (曾经)C、却坐促弦弦转急 (退回)D、他生未卜此生休(预料)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李白与杜甫齐名,贺知章曾经说他“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相传白居易读罢《蜀道难》,“称李白为‘谪仙’”。
B、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登高》通过描绘秋江景色,倾诉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C、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D、李商隐《锦瑟》中“庄生迷蝶”“望帝托心”“ 沧海泣珠”“ 蓝田玉烟”烘托出诗人希望破灭后凄凉、孤寂而又沉郁的心境。
4A.在遭到禽流感和甲型流感的侵袭之后,荷兰又发现新型流感——“羊流感”,这种流感的侵袭对象为绵羊和山羊,并能够通过牲畜传染给人类。
B.长期以来,我省建筑业主要沿用拼人力、拼设备、拼资源的传统经营方式,管理理念陈旧,技术含量较低,高端市场占有率不高。
C.汉字大讲堂的开设,对网络时代不拘一格学习汉字提供了一个平台,为进一步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创造了一个好形式。
D.专家经现场勘察确认,汉中门大桥桥梁裂缝是因为桥梁和桥体材质不同,热胀冷缩力有差别所致,但裂缝没有威胁到桥梁本身的安全。
5.填入下面语段中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到了祝融峰顶,所谓“山高人为峰”,景象更为不同。
俯视群山万壑,只得青峰点点,浮沉烟云之间,似海中孤岛,似田间青螺, 。
时有轻烟, ,那么轻盈,那么透明,在清澈的碧空映衬下,如于云海酣梦中呼出的轻轻的气息。
2012-2013学年度河北保定市高阳中学第一学期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B(A、偷换概念。
“精神落差”是创作主体经历的文化或生活方式,而非创作主体的创作活动。
C、D两项都是指创作主体的“精神落差”带来的变化和意义。
)2.D(太绝对,不符合文意)3.A、(A项原文是“可能获得一个非常特别的观察视角”。
)4.B(逊:谦逊)5.C(①是指宋濂不愿为官;⑥是指宋濂能干,太祖器重他,不能理解为“诚谨”)6.A(文中是“有足采者”,而不是“尽被采纳”)7.(1)第二天,皇帝问宋濂昨天饮酒没有?座中的来客是谁?饭菜是什么?(1个分句1分)(2)他只是对陛下尽忠罢了,陛下正广开言路,怎么可以重责他。
(关键词:方、恶、罪、句式1分,句意1分)8.双关(2分),明写恼恨“西风”使季节更换(1分);暗写痛恨元朝统治者使南宋灭亡,让自己沦落天涯(2分)。
9.作者用落雁、明月和芦花这三个意象(2分),营造了一种色彩暗淡、凄凉冷清的意境(2分),表达了自己的亡国之痛和漂泊悲苦之情(2分)。
10.略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1)(5分)B,3分;D,2分;A,1分(B“对工作的坚定信念和对宗教的虔诚信仰”误解原文,牵强附会;D“有意的交往”错误;A“合理”,具体指合乎当时协和医院的要求)(2)(6分,答出3条即可满分)①从厦门女子师范毕业后坚持考入协和医学院并能够坚持到毕业;②毕业后接受特殊的聘书条件献身医护工作;③在医院接生5万多名婴儿(被誉为“万婴之母”);④认真、耐心、富有爱心地对待每一位患者;⑤在留学深造过程中曾拒绝外国医院的挽留;⑥不管个人遭遇到什么打击都与协和医院不离不弃(也可以答“捐出存款给医院托儿所”)。
(3)(6分,其中①④各2分,②③各1分)①北平解放之际,林巧稚拒绝了傅作义夫人送与机票的好意;②协和医院被收归国有后,林巧稚成了重点改造对象,她想不通;③在协和医院大会上发言时她没有采用北京市副市长给自己写好的发言稿;④很多著名知识分子入党时,她曾对周恩来总理说自己是基督徒不便入党。
说明:本试题分为第I卷客观题和第II卷主观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必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和答题纸相应位置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客观题(共36分)一、基础知识(1—8题,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尔卜尔噬夙兴夜寐信誓旦旦雨雪霏霏没精打彩B.鸷鸟不群芳泽杂揉屈心抑志欲盖弥张急不暇择C.踯躅不前情投意和窈窕无双嗑然长逝脉脉含情D.方枘圆凿越陌度阡譬如朝露守拙田园蓊蓊郁郁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直到锒铛入狱,这个贪官才痛定思痛地说了句心里话:“世上....没有后悔药可吃,我落到今天的这个下场,教训真是刻骨铭心。
”B.他谦虚地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身无长物了。
”....,因而心情很沉重.C. 他一连几次都没考好,真是屡试不爽....D.老张今年65 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本着保证校车安全为原则,公安机关将会同教育行政等部门对校车驾驶人进行逐一审查,坚决清退不符合安全规定的校车驾驶人。
B.赵桂敏对记者说,南开大学不想陷入人们所说的名校“掐尖”的竞赛里,而是希望回归自主招生的本义,让自主招生真正成为高考的补充而不是重复。
C.很多人虽然并不欣赏方舟子带着不近人情之洁癖的打假行为,但我还是比较支持的,卫道士般的严苛打假,有利于净化社会的风气,对造假形成道德压力。
D.当权益受到侵害时,消费者应该主动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否则,一些本来违法违规的“霸王条款”,会被更多人认为是合情合理的.这不仅有损法律尊严,还会姑息不良商家,不利于营造遵纪守法的社会。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要尽快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一个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公众热爱科学、理解科学、接受科学的现代科普理念,培养和启蒙国民科学精神的因子。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基础知识(22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A、麦糟. cáo 火钵. bō忸怩.niè泊.位 bó瞋.目chēn 谄.媚chǎnB、耳濡.目染rú淬.火cuì刀俎.zǔ长歌当.哭dāng 菲.薄fēi 赁.屋lìnC、仆.倒pū牵累.lěi 骸.骨hái 攒.射cuán 山阿.ē强.人所难qiǎngD、桑梓.zǐ克.扣kè砧.板zhēn 熨.帖yùn 枕藉.jiè颓圮.qǐ顽劣.liè2、下列各项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攻城掠地黯然伤神肆无忌殚虎踞龙盘寥廓B、殒身不恤喋血桀傲绯红干练气慨陨落C、立杆见影死心塌地绿草如茵恶梦旗杆坐阵D、未雨绸缪沧海桑田班师回朝纽扣契据嘈杂3、下列各项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万类霜天竞自由A、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B、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C、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D、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4、下列各项都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失其所与,不知B、距关,毋内诸侯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C、张良出,要项伯朝济而夕设版焉D、沛公不敢背项王也群臣惊愕,卒起不意5、下列各项加点实词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A、秦时与臣游.游:游玩素善.留侯张良善:友善,友好B、失其所与.,不知与:结交,结盟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破旧C、且君尝为晋军赐.矣赐:恩惠又欲肆其西封.封:疆界、疆域D、持千金之资币.物币:钱币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深:刻毒6、下列各项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B、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送孟浩然之.广陵C、沛公起如.厕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定兴三中高二年级12月考试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请将客观试题1—6题答案涂在答题卡1—6题位置上,12—14题答案涂在答题卡7—9题位置上;主观试题(含作文)工整书写在答题纸上。
第卷? 阅读题阅读(9分,每小题3分)1--3题。
艺术创作是一项复杂的精神活动,艺术家创作兴奋点能否形成和出现,是他们创作优秀作品的关键所在。
而艺术家生活中的“精神落差”则常常是作家创作兴奋点形成的至为重要的原因。
我们发现,创作主体在其生活历程中往往经历了两种或多种富有变化的、甚至截然不同的文化或生活方式,这种“精神落差”就必然在创作主体内心发生情感激荡,必然会碰撞出艺术与思想的火花,因此也就较容易形成创作主体的兴奋。
特别是当创作主体从文明程度较高的环境降入到一个文明程度相对较低的环境时,这样的精神落差会使创作主体可能获得一个非常特别的观察视角,获得比在同一环境中世代生息繁衍的人们对自身更为深刻的认识。
艺术创作一般离不开风俗叙事,这不仅源于艺术家自己曾经的生活记忆或审美情趣,还与社会氛围、流派风格、个人境遇有种种联系。
作家艺术家都应该主动拓宽自己的生活经历版图,开阔视野和胸襟,使自己的审美神经更加趋于灵敏,使自己更具文化敏感性。
对某一地域风情中美的发现,须有对另一种地域风情的了解为参照,也就是说,在此地域生活过的创作主体到另一地域更容易触发其创作灵感;或日在新的地域中生活着的艺术主体更容易唤起对原来生活之地的最新发现和认识。
人的一生中有花开花落,有升降沉浮,有盛衰荣辱,在文学史上因人生际遇的变化而可能造成诗人心态的强烈“反差”,常常使得他们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从而更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如屈原、苏轼、曹雪芹等。
几乎共同的身世命运,几乎共同的身心磨难,造就了他们那“吞天吐地”的博大情怀。
在强烈的身世命运的反差中,他们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和机遇去反思历史、反思社会、反思现实、反思自己,这也使他们获得了思想和创作的材料,从而使他们在艺术才情的释放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地域的反差与命运的反差,势必引起创作主体一种更深层的反差,那就是文化观念和思想观念的反差。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温馨提示:请将客观题1—13题涂在答题卡1—13题位置上,主观题(含作文)14—22题工整书写在答题纸14—22题位置上。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共29分)一、基础知识部分(1—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葳蕤.(ruí) 昭.质(zhāo) 谣诼.(zuï) 重创.(chuàng)敌军妄自菲.(fēi)薄B.修姱.(kuā) 方枘.(ruì ) 坍圮.(pǐ)泪下沾襟.(jīn)殒.(yǔn)身不恤C.帷.裳(wéi) 槌.床(zhuī) 咎.言(jiù) 长歌当.(dāng)哭桀骜.(ào)锋利D.犒.劳(kào) 伫.立(zhù) 靡.室(mí) 阴谋诡.(guǐ)计豁.(huî)然开朗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踌躇飘泊恶耗睡眼惺松耳濡目染各行其是B. 寥廓彷徨通缉黯然失色感人肺腹哀声叹气C. 胆怯款待和睦绿草如荫心智健全世外桃园D. 精悍惆怅枯燥瞠目结舌星辉斑斓没精打采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司马迁写的《史记》,此书记录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三千余年的历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离骚》在我国诗歌史上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座高峰,也是第一部杰出的抒情长诗。
屈原在这首诗中反复抒发了自己要求革新的政治抱负,热情洋溢地表达了他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和关怀,愤怒地揭露了楚国最高统治者的自私、昏庸和腐朽。
C.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和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全诗长达1700余字,可谓古诗中的鸿篇巨制。
它生动具体地叙述了焦仲卿和刘兰芝婚姻悲剧的全过程,控诉了封建礼教,赞颂了焦刘两人对爱情的忠贞和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
D.《古诗十九首》是西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
它反映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诗人对命运、对人生的看法。
它是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刘勰称之为“五言诗之冠冕”,钟嵘赞之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4.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苟余情其信.芳自可断来信.B.谢.家来贵门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C.留待作遗.施采之欲遗.谁D.适.得府君书少无适.俗韵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送子涉淇,至于..兮..顿丘怨灵修之浩荡B.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乎此时也..吾独穷困C.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兮..宁溘死以流亡D.否泰..其繁饰兮..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佩缤纷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蹑履相.逢迎②怅然遥相.望B.①因.求假暂归②于今无会因.C.①沛公起如.厕②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D.①黄泉下相见.②渐见.愁煎迫7.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是寡人之过也②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B.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②高余冠之岌岌兮C.①私见张良,具告以事②又申之以揽茝D.①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②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日美于5日开始在日本冲绳进行联合军演,日本政府控制媒体报道使得外界对此次演习所知甚少,但是军事专家分析称,日美此次军演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B.中国航天,立足科技自主创新,亦步亦趋....,紧跟世界发展潮流,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跻身深空探索的先进国家行列。
C.在电视剧《不是钱的事》中,赵本山力挺新人,把最重要的角色都给了他们,而自己在剧中反而饰演了举重若轻....的人物。
D、不管走到哪里,她总是穿金戴银,珠圆玉润....,一身珠光宝气,令人感到十分庸俗。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气象专家分析,目前山东省大部分地区气温偏低,主要原因是由最近一段时间阴雨天气多、光照不足所引起的。
B.“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的“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是对当今世界格局、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准确把握。
C.通过这起网上消费纠纷引起的官司,使消费者认识到在购买贵重物品时要注意保留消费凭据。
D. 大观园旅游纪念品商场里摆放着名人字画、根雕作品、导游地图、古玩、佩饰等多种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10. 填在下列空格处最恰当的一组句子是()那个春天的黄昏,当满树繁花无经意间闯入我的眼帘,我的心不禁为之震颤。
我惊诧,三年时间,树天天在,花年年开,,一连好几天,,望它们悄然散发着生命的芬芳。
美丽的花树,寂寞的花树,使我领悟了一句话:。
①可我竟然从未留意过这近在咫尺的美②可对于这近在咫尺的美,我竟然从未留意过③我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站在阳台上望它们④我天天都在阳台上望它们,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⑤美丽如河流,越深越无声⑥美丽如醇酒,越久香越浓A.①④⑤B.②③⑤C.①③⑥D.②④⑥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
(每小题3分,共9分)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
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
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
以赀为郎①,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
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粱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阳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粱。
粱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赋》。
会粱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
⑴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
”于是相如往,舍都亭。
临邛令缪②为恭敬,日往朝相如。
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使从者谢吉,吉愈益谨肃。
临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孙家僮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二人乃相谓曰:“令有贵客,为具召之。
”并召令。
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
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
相如不得已,强往,一坐尽倾。
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
”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
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
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英才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
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
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
家居徒四壁立。
卓王孙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
”人或谓王孙,王孙终不听。
文君久之不乐,曰:“长卿第俱临邛,从昆弟假货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炉。
相如身自著犊鼻裈③,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
⑵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
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曰:“有一男两女,所不足者非财也。
今文君已失身于司马长卿,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
且又令客,独奈何相辱如此!”卓王孙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
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节选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注】①郎:郎官,是汉代的宫廷宿卫侍从之官。
②缪:通“谬”,诈,佯装之意。
③著:穿。
犊鼻裈(kūn,坤):形似牛犊之鼻的围裙。
或说是形如牛犊之鼻的短裤。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以赀为郎,事孝景帝赀:通“资”,钱财。
B.使从者谢吉谢:告诉C.相如与俱之临邛之:到……去D.窃闻长卿好之窃:私下1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司马相如“穷困潦倒却又志气不衰”的一组是()A.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
后称病,使从者谢吉。
B.因病免,客游粱。
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C.家居徒四壁立。
虽贫,其人材足依也。
D.从昆弟假货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买田宅,为富人。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相如被授予郎官之职,侍卫孝景帝,做了武骑常侍,但这并非他的爱好。
他喜欢的是善于游说的齐郡人邹阳、淮阴人枚乘、吴县人庄忌先生等人。
与读书人和游说之士相处了好几年,于是写了《子虚赋》。
B.司马相如本来就多才多艺,在与卓文君的婚姻问题上,他主动出击,先是用琴声暗自诱发她的爱慕之情,继而托人以重金赏赐文君的侍者,以此转达倾慕之情,最终成就了这段美满姻缘。
C.卓文君很喜欢音乐,当看到司马如喝酒、弹琴时,就心生爱意,以至私奔相如。
在生活无着的情况下,她主动建议返回乡里,相如“酤酒”,“文君当炉”,不顾非议,以之营生。
D.对待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婚姻问题,卓王孙始而大怒,有人劝说他,他根本听不进,后来,在一些兄弟和长辈交相劝说之下,卓王孙承认了这门亲事,并心甘情愿地分给文君家奴一百人,钱一百万,以及她出嫁时的衣服被褥和各种财物。
第Ⅱ卷主观题部分(共91分)三、文言翻译和诗歌阅读:(19分)14.把课本和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
”(4分)译文:(2)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
〔3分〕译文:(3)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3分〕译文: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按要求回答题。
(9分)清平乐·春晚王安国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
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①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注:①王安国:王安石弟,后被罢官归田。
②小怜:泛指歌女。
(1)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2)近代学者谭献在《潭评词辩》中称这首词“结尾品格自高”,请从手法和内容两方面谈谈你对末二句的理解。
(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
16.填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本题共9分)(1)女也不爽,。
,二三其德。
(《诗经·氓》)五、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20分)灯笼红牛汉①我们家乡有一种香瓜叫做“灯笼红”。
这瓜熟透了以后,瓤儿红得像点亮的灯笼。
我的曾祖母就像熟透了灯笼红。
她面孔黧黑,布满老树皮般的皱纹,可是心灵却如瓜瓤那样又红又甜。
我在童年时期见过不少这样的老人,他们经历了艰难的一生,最后在生命的内部酿出并积起隽永而仁慈的美好性灵。
②曾祖母至少活到八十岁以上,我四岁那年,她无疾而终。
我跟她在一盘大炕上挨着睡,她死的那天晚上,把我的被褥铺好,像往常那样,如打坐的僧人,久久不动地盘腿坐在上面,为的是把被窝焐得暖暖和和的。
我光身子一出溜钻进被窝,曾祖母隔着被子抚拍我好半天,直到我入睡为止。
那时正是严寒的冬天。
当我在温暖的被窝里做着梦的时候,曾祖母在我身边平静地向人生告别了。
③我睡得死,醒来时天大亮。
平时曾祖母早已起床下地,坐在圈椅里跟祖母说话,今天为甚仍稳睡着?侧脸一瞧,一双绣花的新鞋露在曾祖母的被头外面,不是过大年,为甚穿新鞋?还有,她怎么头朝里睡?我愣怔地坐起来,看见姐姐立在门口嘤嘤地哭泣,屋里有几个大人靠躺柜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