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急诊病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75.50 KB
- 文档页数:5
门、急诊病历质量监控、评价制度1、门诊病历书写内容及要求(1)门诊病案首页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婚否、工作单位、职务、住址、初诊科别、民族、出生地、身份证号由门诊医师填写。
(2)病历付页首诊科室填写患者姓名、页数、病历号、诊疗日期等。
(3)主诉:简洁、明了。
(4)首诊患者现病史及相关既往史要求突出重点和特点。
复诊患者亦要有简单病史和主要的体格检查:由他人代述亦要有简单病史。
有药物过敏史者由发现科室在门诊病历首页显著位置标明。
(5)体格检查:与本次疾病有关部位的体征不得漏项(重要的阳性和阴性体征)。
(6)诊断:明确诊断要写出诊断全称、临床病理分型、临床分期。
不明确的诊断要写出待查,在待查后面要写出临床上首先考虑的可能诊断。
(7)辅助检查:开出的各种检查项目依次记载。
(8)处置意见:各项检查和治疗;写清药物名称、剂量、用量、用法;休假及复诊时间。
收住院者病历中要体现住院指征、住院目的及向家属交待病情情况。
(9)医师签字清楚易认,实习医师需有上级医师签字。
(10)门诊部每周抽查十份病历,按门诊病历各项要求抽查。
2、急诊病历书写内容及要求(l)急诊首诊病历: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单位、住址、邮编、电话、医疗保险类别、就诊时间(年、月、日、时),一般情况:神志、血压、脉搏、呼吸、体温、体态,由分诊护士填写并签字。
(2)病史资料、病史申诉人、时间由医师填写清楚。
(3)主诉要简洁、明了,现病史要突出重点和特点,主要部位重要的阳性及阴性体征不得遗漏,既往史、药物过敏史不得遗漏。
(4)初步诊断:明确诊断的要写出诊断全称、合并症。
诊断不明确要写待查,待查下要写出临床首先考虑的可能诊断。
(5)检查:医师开出的各种检查项目要记载清楚,医技科室的各种检查报告单,应以就诊日期为序,整齐的粘贴在专用的化验报告粘贴单上,要记录姓名、病历号。
(6)处置意见:写清药物名称、剂量、用量、用法及各项治疗。
交待复诊时间(三天门诊复查)及复诊科室,记录转归时间,填写损伤原因、部位、非损伤原因、疾病分类、转归不漏项。
《安徽省病案质量评定标准》包括:门(急)诊病历质量评定标准、住院病案质量评定标准、住院护理文书质量评定标准。
一、病案质量评级及评分规则:(一)门(急)诊病历质量评定标准总分10分,质控结果≥8分为合格病历。
(二)住院病案质量评定标准及细则1.本标准适用于医疗机构内部运行病历和终末病案进行质量评价。
2.首先用病历评级法进行筛选:对存在丙级条款的病历或一份病历中存在三项及以上乙级病历条款缺陷的病历不再进行病历质量评分。
筛选后的病历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质量评价。
3.终末病案质量评分总分100分,质量检查结果≥ 90分为甲级病历;大于75分且小于90分为乙级病历;≤75分为丙级病历。
一份病案中存在三项及以上乙级病历条款者则评定为丙级病历。
甲、乙级病历为合格病历,丙级病历为不合格病历。
4.运行病历满分90分(减除首页及基本要求各5分),评价后换算成100分再评病历等级,等级标准同住院病案。
5.每一书写项目扣分采取累加计分办法,扣分最多不超过本项目的标准分值。
(三)病案质量评级条款:丙级病历条款18项,乙级病历条款16项。
(四)住院护理文书质量评定标准:总分100分,折算10分,纳入整体病案质量考核中。
二、病案质量评定标准及细则1、本评分标准根据2010版原卫生部《病历书写规范》中的门诊病历书写要求及内容制定。
2、本评分标准总分10分,对每一项目减分采取累加的计分方法,最高不超过本项目的标准分值。
3、根据门(急)诊病历评分结果,≥8分为合格病历。
(二)住院病案质量评定标准1.住院病案质量评分表患者姓名科别病区床号住院号 .备注:①此表附在住院病历最后一页,作为医疗机构内部住院病案质量评定之用。
②患者出院后,病历归档前由所在科室根据《住院病案质量评分细则》对病历进行质量自评,病历归档后医院组织专家进行复评(包括评级和评分)。
③手术病历按上述评分表进行评分,非手术病历评分可将“围手术期记录10分”分别在纳入“日常病程记录”和“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中,各加5分。
门急诊病历可读性评分标准介绍本文档旨在提供门急诊病历可读性评分标准,以帮助医务人员评估病历的易读性。
一个可读性良好的病历能够提供准确、清晰、易理解的医疗信息,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请遵循以下评分标准对门急诊病历的可读性进行评估。
评分标准以下是门急诊病历可读性评分的各个方面及其得分标准:1. 病历整体易读性(总分:10分)- 高度易读:完全符合易读性标准,无错误和不清晰的表达。
(得分:10分)- 中度易读:存在少量错误和不清晰的表达,但整体易读性良好。
(得分:5-9分)- 低度易读:存在较多错误和不清晰的表达,使整体易读性较差。
(得分:1-4分)- 非常不易读:存在大量错误和不清晰的表达,导致几乎无法理解病历内容。
(得分:0分)2. 文字清晰度(总分:5分)- 字迹清晰、规范,易于辨认。
(得分:5分)- 字迹较为清晰,但存在少量模糊或难以辨认的情况。
(得分:3-4分)- 字迹模糊、不规范,难以辨认。
(得分:1-2分)- 字迹极其模糊,无法辨认。
(得分:0分)3. 语言简洁性(总分:5分)- 语言简洁明了,句子结构规范,无冗长和拗口的表达。
(得分:5分)- 语言基本简洁,但存在少量冗长或拗口的表达。
(得分:3-4分)- 语言较为冗长或拗口,难以理解。
(得分:1-2分)- 语言极其冗长或拗口,无法理解。
(得分:0分)4. 术语使用(总分:5分)- 术语使用准确、恰当,并提供解释或上下文。
易于理解。
(得分:5分)- 术语使用基本准确,但缺少解释或上下文,稍难以理解。
(得分:3-4分)- 术语使用不准确或错误,并且缺少解释或上下文,难以理解。
(得分:1-2分)- 术语使用完全错误,无法理解。
(得分:0分)5. 结构与格式(总分:5分)- 病历结构良好,信息有序排列,易于跟踪和查找。
(得分:5分)- 病历结构基本良好,但存在格式错误或信息排列不够有序。
(得分:3-4分)- 病历结构较差,存在较多格式错误或信息排列混乱。
深圳市非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标准(2023年版)——门急诊病历初诊病历质量评价标准被评价医院名称:登记号患者姓名得分评价项目序号评价内容分值评价方法评分标准得分扣分原因一般项目1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婚姻、联系方式、药物过敏史等10.0非现场检查联系方式、药物过敏史、每缺1项扣2分,其它每缺一项扣1分2就诊时间(年、月、日,急诊患者应具体到分钟)、医疗机构、科别主诉3主要症状(或体征或检查结果或既往诊断)和时间,能导出第一诊断10.0非现场检查每缺一项扣5分,描述有缺陷扣2分。
病史4现病史:能反映疾病的主要症状和发展以及诊治过程,复诊病历则简要描述。
15.0非现场检查不能反映疾病的主要症状扣8分。
不能反映主要疾病的诊治过程扣4分。
5既往史等 5.0非现场检查漏写重要的既往疾病史或与本次疾病直接相关的个人史、家族史或其他病史,扣5分。
体格检查6包括主要阳性体征及有助于鉴别诊断的阴性体征,复诊病历重点描述阳性体征的变化或新出现的阳性体征。
15.0非现场检查漏一项阳性体征扣5分;漏一项主要阴性体征扣3分。
诊断7有诊断或初步诊断。
“待查”则应有进一步的处理措施。
10.0非现场检查无诊断扣10分,“待查”无进一步诊治措施或建议扣3分。
评价项目序号评价内容分值评价方法评分标准得分扣分原因处理8 1.本次的辅助检查申请和结果。
、13.0非现场检查1.未记录当天报告的辅助检查结果,每项扣1分。
92.治疗措施及疗程,必要时给予生活指导;用药需记录使用用药品名称及使用方法;治疗方法需记录专科规范的治疗名称(不得以自行命名的代号、代码替代)2.无诊疗相关处理意见扣13分;治疗措施或疗程不明确,每项扣5分,该项扣完为止。
10 3.必要的复诊告知。
3.缺必要的复诊告知,扣2分。
其他11 1.急诊患者必须有体温、呼吸、脉搏、血压、意识状态;10.0非现场检查1.急诊病人无T、R、P、BP、意识等生命体征记录,扣1分/项;122.抢救病例,应有抢救记录,死亡患者应有死亡日期及时间(具体到分钟)、死亡诊断;2.缺抢救记录、死亡日期及时间、死亡诊断扣3分/项;133.病情危重的抢救病人,应记录病情、告知情况及患方签名;3.无知情告知记录,扣10分;缺患方及医师签名视为无效告知。
德江县民族中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医疗质量管理是医疗管理的核心,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根据《三级中医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及有关规定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概念(一)医疗质量医疗质量:指按照医疗质量形成的规律和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对医疗服务要素、过程和结果进行管理与控制,以实现医疗质量系统改进、持续改进的过程。
医疗质量控制包括医疗指标、规章制度、病历书写质量、培训与考核、医患沟通及知情告知、医疗安全和医疗风险监控六个部分。
(二)质量管理1.基础质量:是满足医疗工作要求的各要素所进行的质量管理,其要素包括:人员、技术、物资、时间、制度等;2.环节质量:是对各环节的具体工作实践所进行的质量管理。
3.终末质量:指医疗质量管理的最终结果,主要指标获取依据:1)卫办医政函〔2011〕54号-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1年版);2)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
主要统计指标包括:Ⅰ、安全类指标:1)输血反应发生率;2)医院内压疮发生率;3)新生儿产伤发生率;4)阴道分娩产妇产伤发生率;5)手术过程中异物遗留发生率;6)医源性气胸发生率;7)医源性意外穿刺伤或撕裂伤发生率;8)医院内跌倒/坠床发生率;9)剖宫产率。
Ⅱ、重返类指标:1)患者出院31天内再住院率;2)手术患者重返手术室再次手术总发生率。
Ⅲ、死亡类指标:住院患者死亡率。
Ⅳ、手术并发症类指标:1)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手术患者手术后肺栓塞发生例数;3)手术患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4、手术患者手术后败血症发生率;精选资料,欢迎下载5、手术患者手术后出血或血肿发生率;6、手术患者手术伤口裂开发生率;7、手术患者手术后猝死发生率:无8、手术患者手术后呼吸衰竭发生率;9、手术患者手术后生理/代谢紊乱发生率;10、手术患者麻醉并发症发生率。
V、手术并发症类指标:1、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手术患者手术后肺栓塞发生例数;3、手术患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4、手术患者手术后败血症发生率;5、手术患者手术后出血或血肿发生率;6、手术患者手术伤口裂开发生率;7、手术患者手术后猝死发生率:无8、手术患者手术后呼吸衰竭发生率;9、手术患者手术后生理/代谢紊乱发生率;10、手术患者麻醉并发症发生率。
门诊患者病历书写评分标准
介绍
本文档旨在为门诊医生提供一份病历书写评分标准,旨在帮助
医生规范病历的书写和提升病历质量。
评分标准
完整性 (40 分)
- 病史采集完整且准确描述患者的症状、病程等信息(10 分)
- 患者过往病史、用药史、家族史等重要信息完整记录(10 分)- 必要的体格检查项目全面记录,包括体温、心率、血压等
(10 分)
- 相关检查结果齐全纳入病历,并进行适当解读(10 分)
合理性 (30 分)
- 诊断思路清晰,列出可能的诊断,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助检查(10 分)
- 处方给予合理,选择适当的药物、剂量和疗程(10 分)
- 检查和治疗计划合理,根据患者情况制定(10 分)
规范性 (20 分)
- 书写规范,字迹清晰、易读(10 分)
- 使用符合规范的专业术语和医学缩写(10 分)
准确性 (10 分)
- 信息准确无误,避免病历写错、漏写等问题(10 分)
总结
通过本评分标准,希望能够引导门诊医生规范病历的书写,提高病历质量,为患者的医疗服务提供更加全面和专业的支持。
医生应注重病历的完整性、合理性、规范性和准确性,以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注意:以上评分标准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要求进行适当调整。
南充市第五人民医院关于印发《四川省门急诊病历质量评分标准》的通知临床各科室:为了进一步规范门急诊病历的书写,提高门急诊病历的书写质量,经医院相关部门研究,现将《四川省门急诊病历质量评分标准》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贯彻执行,并反馈意见,为我院病历质量管理跃上新的高度作出贡献。
特此通知!附件:1、四川省门诊病历质量评分标准2、四川省急诊病历质量评分标准3、有关四川省门诊和急诊病历质量评分标准的说明4、四川省门急诊观察记录质量评分标准5、有关四川省门急诊观察记录质量检查评审要点的说明业务部(质管办)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四川省门诊病历质量评分标准四川省急诊病历质量评分标准有关四川省门诊和急诊病历质量评分标准的说明(一)根据门诊和急诊工作的特点,门诊和急诊病历评分标准共分为四类:门诊初诊病历质量评价标准、门诊复诊病历质量评分标准、急诊病历质量评分标准和急诊观察记录质量评分标准。
(二)各门急诊病历评分权重值为100分,根据所得权重分值划分病历等级:≧90分为甲级病历;≤89分≥75分为乙级病历;≤74分为丙级病历。
(三)本评分标准将法律、法规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相关规定中对门(急)诊病历书写提出明确要求的内容作为单项否决的项目,单项否决的项目是病历书写中最基本和重点的要求,各级医师必须做到。
(四)根据问题病历的严重程度,单项否决分为单项否决丙级和单项否决乙级两种。
(五)病历中存在一项单项否决乙级者,应继续评定以最后评分定级;病历中存在两项单项否决乙级者为丙级病历。
四川省门急诊观察记录质量评分标准有关四川省门急诊观察记录质量检查评审要点的说明(一)急诊观察记录评审权重值为100进行评价,根据所得权重分值划分急诊观察记录等级:≧90分为甲级;≤89分≥75分为乙级;≤74分为丙级。
(二)本评审要点将法律、法规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相关规定中对急诊观察记录书写提出明确要求的内容为单项否决的项目,也是急诊观察记录书写的最基本要求,各级医师必须做到。
急诊科医疗质量与安全考核细则一、急诊科医疗质量考核指标:1.患者满意度:定期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统计患者对急诊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包括医疗质量、医生和护士的态度等方面。
2.门诊工作效率:统计患者来急诊科的等待时间、候诊时间、就诊时间等指标,以及门诊工作量、工作人员工作时间等工作效率指标。
3.门诊患者复诊率:统计在急诊科就诊的患者在规定时间内的复诊情况,以了解急诊治疗效果和转归。
4.门诊医疗误诊率和漏诊率:定期进行门诊医疗误诊和漏诊的评估,包括临床诊断准确性、检查和处理错误等指标。
5.门诊抢救成功率:统计急诊科抢救成功的比例,包括心肺复苏成功率、抢救重症患者的成功率等指标。
二、急诊科医疗安全考核指标:1.医疗事故发生率:统计急诊科医疗事故的发生率,并分析事故原因和责任归属。
对医疗事故进行分类,包括严重事故、一般事故等。
2.护理操作规范性:对急诊科护理操作进行规范化评估,包括静脉置管、输液、注射、换药等护理操作的规范性。
3.急诊科医疗设备安全:定期进行医疗设备的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急诊科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4.医疗用药合理性:对急诊科医疗用药进行评估,包括用药指征、用药剂量、用药间隔等方面,确保医疗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5.急诊科感染防控:对急诊科感染防控措施进行评估,包括消毒、隔离、手卫生等方面,确保急诊科感染防控的有效性。
三、急诊科医疗质量与安全考核的执行方法:1.建立专门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团队:负责急诊科医疗质量与安全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报告。
定期进行数据分析和报告,提出问题和改进措施。
2.建立考核指标体系:确定急诊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的考核指标和权重,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法和评价标准。
将考核指标与医疗质量与安全目标相结合。
3.定期开展医疗质量与安全考核:按照一定的周期和频率,对急诊科的医疗质量与安全进行综合评估和考核。
并将考核结果进行反馈和整改。
4.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定期召开医疗质量与安全例会,对考核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并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