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荷叶母亲》课后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11.00 KB
- 文档页数:1
荷叶·母亲分层作业一、单选题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
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A.sǎn gěng hán dànB.sàn gěng hàn dànC.sǎn gong hàn xiànD.sàn gong hán xiàn2.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常识及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次北固山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的壮丽画面,写出了诗人客游他乡的羁旅漂泊之情,并流露出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真挚情怀。
B.《济南的冬天》中作者抓住济南地处北国而冬季气候"温晴"的特点,描绘了济南的阳光、小雪、山山水水,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自然风光的挚爱深情。
C.《荷叶·母亲》这首散文诗借雨天里勇敢慈怜的荷叶隐蔽着红莲,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呵护和关爱,歌颂了伟大的母爱。
D.《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世说新语》,是宋朝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B.“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C.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D.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4.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及其相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金色花》通过叙述一个孩子与母亲嬉戏的过程,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爱。
B.泰戈尔是印度著名诗人,1913年,他以《新月集》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C.《荷叶·母亲》用触景生情、托物喻人的手法,引出对家庭往事的回忆,表现了母爱的力量和无私。
《荷叶·母亲-冰心》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的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荷叶·母亲/冰心》的文学价值与人文情感,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现代文阅读的喜爱,并通过创作作业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同时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和沟通。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分为四个部分:1. 基础性阅读理解:学生需对课文进行深入阅读,理解文中描述的荷叶与母亲的象征意义,以及冰心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
要求学生在阅读后,用简短的文字概括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2. 感悟与思考: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文中“母亲”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如母爱的伟大、母亲的辛劳等,并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感受。
3. 创作性写作:根据课文内容,创作一篇短文或诗歌,主题为“我心中的母亲”。
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到的写作技巧,将心中对母亲的情感和敬意以文学形式表达出来。
4. 小组合作讨论:学生需在小组内讨论《荷叶·母亲/冰心》的读后感,并选出代表在班级内进行汇报。
讨论内容可包括对文章的理解、对母亲形象的看法等。
三、作业要求1. 基础性阅读理解部分要求准确、精炼地概括文章主旨和作者情感态度。
2. 感悟与思考部分需结合自身实际,真实表达个人感受,避免抄袭或无病呻吟。
3. 创作性写作要求贴近主题,情感真挚,文笔流畅,尽量使用学过的修辞手法和文学技巧。
4. 小组合作讨论时需积极参与,尊重他人观点,并在汇报时展示本组特色和亮点。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1. 基础性阅读理解:是否准确、精炼地概括了文章主旨和作者情感态度。
2. 感悟与思考:是否结合自身实际,真实表达了个人感受。
3. 创作性写作:是否贴近主题,情感真挚,文笔流畅,使用了学过的修辞手法和文学技巧。
4. 小组合作讨论:是否积极参与,尊重他人观点,汇报时是否展示了本组特色和亮点。
五、作业反馈作业完成后,教师将对每份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并给出具体的反馈意见。
巩固性练习⒈《荷叶母亲》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人、女作家冰心,原名谢婉莹,该诗人的代表作还有《繁星》、《春水》等。
⒉文字游戏:请你试一试,完成由“房子”和“茶”,“月亮”和“花”的联想。
房子→(主人),(主人)→(客人),(喝水)→(喝水),(喝水)→茶月亮→(太阳),(太阳)→(大地),(大地)→(花园),(花园)→花⒊仿照示例。
例:音乐像一股晶莹而又甘美的泉水,流进人们的心里,洗去心灵中的尘垢。
(1)冬天像个慈善的老人,给小麦盖上厚厚的棉被,使它安然度过娇弱的童年。
(2)老师的话像一把开心的钥匙,打开了我的心灵之锁,重新扬起了我自信的帆。
(3)淋成落汤鸡的我,感觉好像掉进了冰窖里,从头到脚都凉透了。
提升练习略。
拓展延伸(一)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淡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1这首诗所用的修辞手法有排比、拟人。
2诗中用发展、贡献、牺牲三个词,对不同时期的青年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3诗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鼓励青年努力向上、自我奉献、自我牺牲。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诗中“嫩绿”“淡白”“深红”等色彩词汇,巧妙点明了时间正在向前移动,事物也在运动变化 B.诗中表现了诗人在探索人生道路时的愿望和理想C.“芽儿”“花儿”“果儿”其实是作者的化身 D.这首诗共三段,句式结构基本相同(二)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然而那深厚的恩慈反使他终于沉默母亲啊你是那春光吗?5明明想“感谢春光”,却“终于沉默”。
为什么不说呢?这其中包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因为他认识到几句感谢的话是不足以报答“春光的爱”的,沉默中包含着更深的感激与敬意。
6最后的一句话隐含着对母亲的特别的感激之情,它的后面可以补充上一句话揭示出这种感激之情,发挥你的想象补充上。
我就是那朵小小的花。
7这首诗和唐代孟郊的《游子吟》中的一句表达的思想很接近,你能默写出那句诗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荷叶·母亲练习题及答案1.给加点字注音°匿.笑( ) 祷.告( ) 嗅.觉( )罗摩衍.那( ) 并蒂.( ) 姊.妹( )莲蓬.( ) 菡萏..( ) 攲.斜( )荫蔽.( ) 徘徊..( ) 烦闷.( )2.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1)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臭到这花香°( )(2)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荫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3)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篷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匿.笑(偷偷地) 沐.浴(洗澡)B.攲.斜(倾斜) 观摩.(研究、切磋)C.祷.告(向天神求助) 妄.想(荒诞不合理)D.无端.(原因,起因) 至.爱(最)4.下列两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1)诚挚深沉的感情、清新的语言使《金色花》成为名篇的重要原因°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要求变换句式,不得改变原意°(1)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改为“被”字句)(2)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的孩子的小小影子吗?(改为否定句)6.说说你对《荷叶·母亲》结尾一段“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的理解°7.综合实践活动°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敬意,七年级(2)班的同学开展了主题为“献给母亲的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加,并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1)在母亲节到来之际,请你写出一句关于母爱的古诗词名句,并向班内同学提出一项活动倡议°①诗词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活动倡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你根据李睿娜同学搜集到的如下材料所提供的情境,仿照示例,把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材料一:每天吃过晚饭,往往九点来钟,我们上床睡,母亲则坐在床角,将仅仅20瓦的灯泡吊在头顶,凑着昏暗的灯光为我们补缀衣裤°(梁晓声《母亲》) 材料二: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这个人就是妈°(刘和刚《母亲》) 母爱是儿女离家时亲切的叮咛,那份牵挂陪伴我们远行;母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洁白的栀子花[美国]玛莎·阿伦邓笛(编译)从我12岁那年起,每次我过生日的这一天,花店都会将一束洁白的栀子花送到我家°花是给我的,可给我送花的是谁,连花店跑腿的小伙计也说不知道°花束上没插贺卡,也没留便条,事后也没人打电话说自己是送花人°几次以后,我也不再去打听是谁送的花了,我只是快乐地看着它,嗅着它,这神秘、漂亮的花儿迷人地躺在粉红的包装纸里散发出醉人的香味°但我心中一直在想象谁是送花给我的人°这个人,或许有点害羞,或许很有个性,不想让人知道身份,但不论是谁,肯定是喜欢我或对我心存感激的人°由于处于人生花季,最让我激动的想象是,送花人可能是个男孩,与我相识相知,或对我一见钟情°我的妈妈也帮我猜想谁是送花人°她问我,有没有做过什么好事°她的话使我想到了邻居的太太,我放学回家,常碰到她从车上卸一大堆东西,而她的几个孩子则调皮地跑来跑去,我不是帮她搬东西,就是帮她照看孩子,防止他们跑到大路上去°我又想到路对面的一个老人,每年冬天都是我帮他取邮件,以免他经过台阶时滑倒°或许是他们中的一个送花给我表示感谢?妈妈利用洁白的栀子花启发我的想象力,她希望她的孩子们想象力丰富,希望我们不但感受到她的爱,也能感受到别人甚至是全世界的爱°我17岁那年,一个男孩伤了我的心°他最后一次给我打电话的那天晚上,我伤心地哭成了一个泪人°哭泣中,我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早晨醒来时,我看到梳妆台的镜子上妈妈用唇膏给我留下的一行字:“一道幸福之门关闭时,另一扇就会打开°”我看着这句话反复琢磨,并让它留在镜子上,一直到我从失恋中恢复过来,才将它擦掉°但也有些伤痛是妈妈无法医治的°在我高中毕业前夕,爸爸突发心脏病去世了°我悲痛、害怕、绝望,对即将到来的考试及我期盼已久的舞会、话剧表演等各种庆祝毕业的活动失去了兴趣°我甚至不想报考我一直神往的远方的一所大学,而只想留在家里在本地一所大学读书,因为我觉得这样才有安全感°妈妈尽管也悲痛欲绝,但还是没忘掉我的事°在爸爸去世前一天,她和我一起在商场买了一套连衣裙,是那种有着红白蓝三色的瑞士产的连衣裙,妈妈说我穿上它一定会成为舞会上的公主,但回到家我们发现营业员把尺寸搞错了°我们还没来得及去调换,第二天爸爸就去世了,后来我把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而妈妈没忘记°在毕业舞会前一天,我在床头发现了已经调换过的连衣裙°妈妈总是关心子女的感受°她让我们相信生活的美好,让我们在逆境中也能看到生活中的美,让我们觉得生活就像那束洁白的栀子花,漂亮、迷人、有生命力,还带着淡淡的香味和一丝丝的神秘°我22岁那年,妈妈去世了,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花店不再给我送栀子花了°8.你认为是谁给“我”送了十年的鲜花?请简述理由°9.妈妈利用神秘人送来的栀子花,给了“我”怎样的人生启迪?10.如何理解妈妈写的“一道幸福之门关闭时,另一扇就会打开”这句话?11.文中的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12.文章以“洁白的栀子花”为题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1.nìdǎo xiùyǎn dìzǐpéng hàn dàn qībìpái huái mèn2.(1)臭—嗅(2)荫—阴(3)篷—蓬3.A(解析:“沐”指洗头发,“浴”指洗身体°)4.(1)把“使”改为“是”(或:去掉“的重要原因”)°(2)“突然”与“渐渐”前后矛盾,应删去其中的一个°5.(1)我小小的影子便要被我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2)你不会猜得出这就是你的孩子的小小影子°6.示例:荷花是“我”,荷叶是母亲,温馨感人,爱意浓浓°母爱博大无边,伟大无穷°“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蔽风雨、帮助我们渡过难关的人°7.(1)①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②举办一次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演讲或征文比赛活动;替母亲做一次家务劳动;为母亲送一束康乃馨°(2)儿女酣眠时细密的针脚那份辛苦陪伴我们入梦儿女童年时风雨中的接送那份呵护陪伴我们成长8.妈妈°结尾写道,妈妈去世后花店就不再给“我”送栀子花了,由此可知,这十年来,其实是妈妈一直在“我”生日那天给“我”送花°9.启发“我”的想象力°母亲希望自己的孩子想象力丰富,希望“我们”不但感受到她的爱,也能感受到别人甚至是全世界的爱°10.示例:人生中的幸福之门有很多扇,不能因为某一扇关上了就失去生活的勇气,而要对人生充满信心,这样人生的另一扇幸福之门才会为你打开°11.是一个有爱心、坚强乐观、热爱生活、富有教育智慧的人°12.“洁白的栀子花”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又象征妈妈美好的心灵;以此为题,使文章富有诗意美,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荷叶·母亲-冰心》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荷叶·母亲/冰心》的阅读与学习,使学生能够: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主旨;2. 感受冰心散文的独特风格与情感表达;3. 提升阅读理解能力与文学鉴赏水平;4. 培养学生对自然与母爱的感悟与思考。
二、作业内容本课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文朗读与背诵:学生需认真朗读课文,并尝试背诵部分精彩段落,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与记忆。
2. 词汇积累:整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查阅词典了解其含义及用法,扩充词汇量。
3. 情感体验: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母爱”或“自然”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4. 主题讨论:分组进行课堂讨论,探讨课文中荷叶、母亲等形象所蕴含的象征意义,以及冰心散文的艺术特色。
5. 课外阅读:阅读冰心的其他散文作品,如《寄小读者》等,并整理阅读心得。
三、作业要求1. 课文朗读与背诵:要求语音准确、语调自然,能够流利地朗读并背诵指定段落。
2. 词汇积累:要求掌握生字新词的读音、字形、意义及用法,并能正确运用在写作中。
3. 情感体验短文:要求紧扣主题,表达真实情感,语言流畅,字数不少于300字。
4. 主题讨论:要求积极参与讨论,发表个人观点,并能够倾听他人意见,进行交流与互动。
5. 课外阅读:要求认真阅读指定作品,并整理出阅读心得,体现对冰心散文风格的理解与感受。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给予相应等级的评价;2. 关注学生在朗读、背诵、词汇积累、短文写作、讨论及课外阅读等方面的表现;3. 评价标准包括完成度、准确性、逻辑性、创造性及情感表达等方面;4.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与鼓励,对存在不足的学生提供指导与建议。
五、作业反馈1. 教师通过课堂讲解、个别辅导等方式,针对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与指导;2. 学生之间可进行互相评价与交流,分享彼此的见解与心得;3. 教师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调整教学计划与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4.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语文学习的趣味性与实用性。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同步练习(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积累 (共10题;共51分)1. (6分)《天净沙·秋思》作者________,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
________代著名________家。
与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并称元代杂剧四大家。
2. (4分)文学常识填空。
①《金色花》的作者是________(国籍)文学家________。
主要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
他曾在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②《荷叶·母亲》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_,原名谢婉莹。
她的代表作有《繁星》《春水》《________》等。
3. (1分)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
4. (7分)《金色花》作者是________(国名)文学家________(姓名)。
《荷叶·母亲》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人、女作家________,原名________,选自________。
该诗人的代表作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5. (2分)关于巴金的《繁星》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 作者通过“从前”、“三年前”、“如今”三个词语实际记写了三个人生阶段。
B . “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与“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中“母亲”同义。
C . “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一句使用了拟人和比喻。
D . “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一句富有想象力。
6. (5分)韩愈(768—824),________文学家、哲学家。
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
世称________。
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________”之首,与________并称“韩柳”。
有《________》。
7. (5分)课文所选两首诗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参照这种写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达对父母的爱。
《荷叶·母亲-冰心》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冰心《荷叶·母亲》的基本内容和写作风格,初步体会散文的语言特点。
2. 通过分析荷叶、母亲的意象,体会其中所表达的亲情、生命及生命的关怀,领悟课文的主题。
3. 提升学生理解课文和写作赏析的能力,以及感受生活中美的情感体验。
二、作业内容本节课的作业设计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及写作等能力为主要目的。
具体包括:1. 阅读作业:学生需深入阅读《荷叶·母亲》,在了解整体内容的基础上,注重品味课文中冰心对于“荷叶”与“母亲”情感抒发的字句,尤其是能传达深刻意义的细节描述。
2. 文字整理作业:学生需将课文中自己认为最能体现主题的句子或段落摘抄下来,并简要分析其表达的情感和作用。
3. 写作练习: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短文,题目为“我眼中的母亲”。
学生应尝试用散文的笔法描绘母亲的形象和对自己成长的巨大影响,以此与课文进行联系,深入体会“荷叶”的象征意义。
4. 想象性作业:以“如果我是荷叶”为开头,展开想象,写一篇短小的小说或散文片段,尝试表达自己对于生命关怀的理解和情感寄托。
三、作业要求1. 阅读作业需全面理解课文内容,摘抄要具有代表性,并确保摘抄无误。
2. 文字整理作业中分析要准确到位,能够体现出对课文情感的把握。
3. 写作练习中应注重散文的写作特点,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母亲形象和影响。
4. 想象性作业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表达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四、作业评价1. 针对学生的阅读摘抄和分析进行课堂或小组讨论,互相评价并分享感受。
2. 写作练习和想象性作业需由教师进行批改,评价其内容是否符合要求,表达是否流畅,情感是否真挚等。
3.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鼓励优秀作品进行展示或分享。
五、作业反馈1. 对于学生在作业中普遍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和指导,并强调相应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2. 对于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表扬和展示,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启发。
《荷叶·母亲-冰心》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课文《荷叶·母亲》的深入阅读,理解文章主题,体会母爱的伟大。
2. 通过拓展阅读《冰心诗集》,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母爱的感恩之心,增强他们的情感表达和沟通能力。
二、作业内容1. 阅读理解:《荷叶·母亲》全文,完成以下阅读理解题目,并将答案写在作业本上。
* 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文章中“心中的雨点”有什么象征意义?* 解释词语“荫蔽”,并说明它在文中的含义。
2. 拓展阅读:阅读冰心诗集中的其他诗歌,选取一首你最喜欢的诗歌,进行鉴赏,写出鉴赏报告。
鉴赏报告内容包括:* 简述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谈谈你自己的感悟和体会3. 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母爱的意义和价值,分享你们与母亲之间的感人故事,并制作一份小组讨论报告。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要求所有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不能抄袭或从网上查找答案。
2. 认真思考:要求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认真思考,深入理解课文和诗歌的内容和主题。
3. 按时提交: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业,逾期提交的作业可能无法得到及时的评价和反馈。
四、作业评价1. 批改作业:教师将对提交的作业进行批改,对每个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
2.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作业完成情况、思考深度、回答正确率等方面。
评价结果将作为下次课程调整教学重点和难度的依据。
3. 反馈指导:针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将提供反馈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和诗歌的内容和主题,提高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将在下次课程开始时向学生提供反馈,包括作业的整体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
2. 学生可根据反馈对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 学生也可在任何时候登录教师提供的在线平台查看反馈,并随时与教师进行交流和提问。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时作业(含答案)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时作业第7课散文诗二首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并蒂.(dì) 姊.妹(zǐ) 乘.凉(chéng)B.菡萏.(yàn) 徘徊.(huái) 攲.斜(qī)C.遮.拦(zhē) 花蕊.(ruí) 花梗.(gěng)D.烦闷.(mèn) 愈.发(yǜ) 匿.笑(n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花瓣告罗摩衍那B.沐浴牛篷吟诵C.嗅觉遮敝悲哀D.莲蓬覆盖笑嘻嘻3.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B.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C.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D.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4.说说朗读下列诗句该用怎样的语气,并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1)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2)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5.将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他父亲对他的教育概括起来说就是:潜移默化、身体力行。
①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文、史、哲、艺等无所不精。
①就这样,父子俩在那里度过了整整四个月的旅游生活。
①白天他们或步行或骑马,徜徉于自然美景和人文胜景之间;晚上则坐在星空下,听父亲讲天文知识,欣赏美丽迷人的夜色。
①泰戈尔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茁壮成长不但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①泰戈尔12岁那年,父亲就带他去喜马拉雅山旅游。
A.①①①①①① B.①①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①① D.①①①①①①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泰戈尔是曾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诗人,代表作有《飞鸟集》《园丁集》等。
B.冰心的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荷叶·母亲》选自《繁星》。
1.4 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同步练习夯实基础1、解释词语(1)并蒂(2)徘徊(3)欹(4)荫蔽(5)花瑞(6)适意2、按原文填空(1)那一朵红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晨却开满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3、找出文章的主旨句:4、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金色花》作者泰戈尔,是印度文学家。
B.《荷叶·母亲》作者冰心,选自《繁星》。
C.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著有《往事》《春水》等。
D.泰戈尔,著有《新月集》《飞鸟集》等,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5、这首散文诗,借助哪些形象来抒写对母亲的感受?这些形象分别象征什么?文章借、、这些形象来抒写对母亲的感受。
A:荷叶象征形象。
B:红莲象征的形象。
C:风雨象征生活中的、、。
6、文字游戏:请你试一试,完成由“房子”和“茶”,“月亮”和“花”的联想。
房子→(),()→(),()→(),()→茶月亮→(),()→(),()→(),()→花7、仿照示例。
例:音乐像一股晶莹而又甘美的泉水,流进人们的心里,洗去心灵中的尘垢。
(1)冬天像----------------------------------------------------------------。
(2)老师的话像------------------------------------------------------------。
(3)淋成落汤鸡的我,感觉好像----------------------------------------------。
阅读训练(一)阅读冰心的《繁星》完成下列问题。
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淡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1.这首是运用()和()的修辞方法,给予()、()、()拟人的思想语言,通过三次的谈话,提出了对()的祈愿和要求。
课后作业:
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②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③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
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
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④半夜,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
梗上只留下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hn dn)的,今晨都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⑤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大作,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倾斜。
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⑥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由的心绪散尽了!
⑦雨势并不减退,红莲都不动摇了。
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一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⑧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
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阅读题:
1.文中第二、三两段从记叙的顺序来看是,其作用是什么?
2.说说第四段开头关于天气的描写的语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3.第四段中的菡萏是荷花的别称,此处的含义是什么?
4.为什么我不敢下阶去?
5.怎样理解心中的雨点?
6.最后一段在表达方式上看是和,其作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