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及新能源汽车路线图解读
- 格式:ppt
- 大小:9.29 MB
- 文档页数:48
中国的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发展定位从原来以车联网的概念体现并作为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向智能制造、智能网联等智能化集成转移。
2015年工信部关于《中国制造2025》的解读中首次提出了智能网联汽车概念,明确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目标:2020年掌握智能辅助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初步建立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及生产配套体系;2025年掌握自动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建立较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生产配套体系及产业群,基本完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提出重点发展基于车联网的车载智能信息服务系统、公交及营运车辆网联化信息管理系统和装备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汽车领域。
国家智能网联技术发展规划目前,我国主要整车企业纷纷制定了智能网联汽车的战略规划,并通过跨界合作寻求产业融合和商业模式创新发展。
上汽与阿里巴巴互联网汽车领域战略合作,以及智能驾驶相关的前瞻技术研发;一汽“挚途”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战略,明确表示将在2025年实现智能商业服务平台运营;东风与华为已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长安面向2025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的“654”战略,并已和长安、高德、百度开展多方面的战略合作;北汽与乐视联手打造全新一代互联网智能汽车及汽车生态系统,并创立轻资产品牌等。
我国于2016年10月颁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该路线图的总体框架为“1+7”,即一个总报告再加7个报告分会,分别是节能汽车、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和汽车制造、动力电池、轻量化的技术路线图,如下图所示。
参与编写技术路线图的专家们关于世界汽车技术发展趋势达成的共识包括三方面,即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
信息化是指通过移动互联网、V2V、V2X等技术提升汽车的联网水平,从人性的角度而言,通信是人的基本需求,移动互联网普及之后,人几乎24小时挂在网上,自然期待在汽车场景下依然保持在线,享受车载娱乐服务;此外,联网也可使OTA(Over-the-Air)变成提升系统软件性能的常规手段。
可持续发展路线图可持续发展路线图主要包括两个部分:能源路线和环境路线,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一)能源路线1.能源路线最主要坚持的原则是:开源节流。
2.能源路线的主要内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核能使用●采用碳捕捉与储存技术(CCS)●智能电网的实现与构架●实现全面节约能源的方案3.能源路线的具体实施:●2020年前后,突破新型煤炭高效清洁利用技术,初步形成煤基能源与化工的工业体系;突破新型轨道交通技术、纯电动汽车,初步实现地面交通电动化的商业应用;在充分开发水力能源和远距离超高压交/直流输电网技术的同时,突破太阳能热发电和光伏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技术,初步形成可再生能源作为主要能源的技术体系和工业体系;高度重视能源安全,重点提出必须搞好能源供应多元化,加快石油战略储备建设,健全能源安全预警应急体系。
●2035年前后,突破生物质液体燃料先进技术并形成规模化商业应用;突破大容量、低损耗的电力输送技术和分散、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技术以及分布式电网技术,电力装备安全技术和电网安全新技术比重将达到90%,初步形成以太阳能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技术等为主的分布式、独立微型电网的供电和输电系统;突破新一代核电技术和核废料处理技术,为形成中国特色核电工业提供科技支撑。
●2050年前,突破天然气水合物开发与利用技术、氢能利用技术、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深层地热工程化技术、海洋能发电等技术,基本形成化石能源、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核能、水能等多元能源结构,以自主创新技术为支撑的中国特色新型能源工业体系。
●碳捕捉和储存技术贯穿于技术发展的始末,实现有效降低温室气体的大气含量。
碳捕捉与储存技术在化石燃料使用比例较高的情景下将有助于减少32%的碳排放,在另一些情景下将有助于减少19%至24%的碳排放。
●大力提倡能源节约意识,制定配套的能源使用制度和奖惩措施,保证能源的合理高效利用。
●从目前的高燃料成本、低设施支出转向高设施支出、低燃料成本。
解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随着社会对环境和能源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传统燃油汽车的排放和耗能问题愈加突出,而新能源汽车和节能技术逐渐成为解决方案之一。
因此,能源领域的持续发展和技术创新,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与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备受关注。
近年来,中国政府也制定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以期望在2030年实现新能源汽车比例高达50%、什么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是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6年9月发布的一份规划文件,旨在在2030年之前推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及节能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使新能源汽车占比达到50%。
这份文件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工程技术路线、产品开发路线、产业协同发展路线,其中包括204项具体技术路线,全面覆盖了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车和节能技术领域的各种技术。
通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的制定,可以促进我国与各相关企业、学术院所、协会等开展深度合作,实现汽车领域相关技术的突破和跨越发展。
技术路线的指导方向该技术路线图不仅体现了中国对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的规划方向,而且将标准推向了全球,并且结合我国国情对技术路线的具体指导作用,可谓是政策指导和技术研发的结合体。
该路线图指导新能源汽车技术重心向电气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重点支持电池技术、电机技术和电控技术研发,优化电池品质和降低电池成本,推进车辆电子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此外,该路线图还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后市场维护和管理,加强损失监测、回收利用和警示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与此同时,该路线图也强调了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如轻量化、减阻和废气治理等,以提高车辆的能效和环境保护,为推动节能研究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随着技术不断地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
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同时我国汽车整车制造业也处于迅速滋长,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