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 格式:ppt
- 大小:3.01 MB
- 文档页数:31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对地球产生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读图画图,引导学生学会准确读取图表信息,培养学生洞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②通过观看太阳黑子、史上最强的太阳风(1859年,卡林顿事件)和太阳内部核聚变视频,使抽象内容直观化和具体化,降低教学难度,提升学习热情。
③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太阳活动的本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知识整合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引导学生准确观察太阳活动,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②通过辩证看待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利弊影响,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③通过对人类认识太阳活动的不断进步,培养学生热爱探究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对及对地球产生的影响。
教学难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初步了解太阳活动图1【学生板图并描述】【教师】点评板图准确地绘制了太阳外部结构及对应的太阳活动,并简洁地表达了太阳外部大气层厚度、温度和亮度的变化,而且通过拉大间距细节地表达了大气层厚度由里向外逐渐增大。
识。
信息技术:学生绘图,利于培养学生的读图绘图能力,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绘制后尝试描述,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知识小结的能力。
【过渡】通过绘图,我们了解了太阳活动的类型及发生的位置,那每一类太阳活动在图上如何辨认?其本质是什么?各类太阳活动对地球有何影响?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老师设置了四个探究题,请同学们4人为一小组,共同探究,讨论完成后进行抢答。
深入认识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小组探究】1、结合P17文字及图1-11,思考:太阳黑子的出现有何规律?(提示:可从时间、空间和动态角度分析)太阳黑子的爆发对地球又有何影响?哪些现象反映出太阳黑子对地球造成了影响?2、耀斑爆发时,调频广播会受影响吗?请结合图2加以解释?3、你认为何时何地观赏极光最佳?说说理由。
太阳系其它行星上有极光现象吗?假如有,你认为极光的产生须具备哪些条件?通过小组探究的方式,从现象到本质、从个别到普遍、从概念理解到迁移运用,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多听、多思、多总结,培养学生洞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科学探究精神;通过短波通4、好像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都是不利的,有没有有利的影响呢?如有,体现在哪些方面?图2【学生抢答与展示】【教师点评与补充】参考答案:1、时间分布:太阳黑子的活动具有周期性,一个周期约为11年;空间分布:太阳黑子分布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太阳南北纬30°内,且南北对称;动态分布:在一个周期内,太阳黑子从南北纬35°开始,逐渐向太阳赤道位置集中。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
由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组成,太阳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⑴太阳辐射对自然地理环境:
①是植物光合作用的能源。
②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
③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
⑵对人类生产生活:
①直接利用:太阳能。
②间接利用: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化学
能、大气运动和水循环等也为人类提供能
源。
3、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纬度(太阳高度)、地势、天气、大气透明度、昼夜长短、坡向。
4、太阳外部圈层以及太阳活动
圈层太阳活动特点
光球层亮度高,肉眼可见。
太阳黑子温度低于光球层表面其他地方,亮度低。
大体
上以11年为周期。
色球层亮度略低,日全食时
可见。
耀斑短时间突然增亮,能量释放强度大。
日珥猛烈喷射的巨型火焰
日冕层亮度最低,需借助专
用天文仪器可见
太阳风高能高速带电粒子流
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影响气候:太阳活动高峰年,地球上反常气候出现的概率明显增大,农业倾向于高产,树木年轮稀疏。
太阳活动低峰年,地球气候相对平稳,哦农业倾向于歉收,树木年轮紧凑。
(2)耀斑爆发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甚至威胁太空中的宇航器安全。
(3)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失灵、信鸽迷路等。
(4)极光现象:太阳风导致地球高纬地区大气出现电离,产生极光(高纬地区晴朗夜晚可见)。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设计思想】以高中地理新课标的精神为指导,全面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核心思想,采用新颖、恰当、易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全面深刻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
【课标要求分析】课程标准对本部分内容的要求是“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这其实是上一节内容的延伸,是以太阳为案例,进一步说明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
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是阐述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与以往的教材不同的是,新课标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与传递、太阳活动的原理及太阳的内部结构等不作具体的要求,甚至可以不涉及。
但必须把重点放在其对人类的影响上。
为了说明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必须明确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的主要特征和规律。
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辩证地看待问题,以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观和科学的态度。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述两部分内容:一是太阳辐射与地球,主要包括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的范围、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影响以及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二是太阳活动与地球,着重介绍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以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学情分析】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他们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地理技能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有了一定积累,但对于学习地球科学知识、更深入的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还有待加强,学生对于地理研究方法的掌握还有待提高。
第一章的内容涉及了天文、地理、数学、物理等学科的知识,综合性很强,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要求较高,因此教学过程中会配合使用图示辅助学生理解。
【教法设计】采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课堂中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小组讨论、分组发言、扮演角色的方式解决问题、进行教学。
1.读图分析法:读图方法的掌握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来说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读图分析的方法,帮助学生回忆、总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