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第十四讲 文言文阅读(二)断句和翻译
- 格式:ppt
- 大小:752.00 KB
- 文档页数:47
文言文阅读(二)高考语文全程检测十四:文言文阅读(二)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5题.(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负书担囊,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乃见说赵王于华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说,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于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失,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候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任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当(苏)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煌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1对文段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妻不下纴:指妻子不从织机上下来迎接.B.式于廊庙之内:式,用;廊庙,指朝廷.C.未战一士:没有让一个士兵去打仗.D.使赵大重:使赵国的国力强大起来.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意义跟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形容枯稿B.简练以为揣摩C.山东之国D.嫂蛇行匍匐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引锥自刺其股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B.①抵掌而谈,赵王大说②君将哀而生之乎C.①当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②虽我之死,有子存焉D.①诸侯相亲贤于兄弟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反映苏秦合纵成功的一组是()①乃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②赵王大说,封为武安君,受相印③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④式于政,不式于勇⑤转毂连骑,炫煌于道⑥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A.①③⑤B.②③⑥C.②④⑤D.③④⑥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秦耗尽资用,游说秦王没有成功,狼狈还家,受到家人蔑视B.苏秦不怕失败,发奋读书,刻若钻研,充满自信,终于成功.C.苏秦游说赵王,受到重用,一时间合纵策略遍行于天下诸侯各国.D.苏秦衣锦还乡,家人大事欢迎,他嫂子前倨后恭最让人觉得好笑.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孙泰,山阳人,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泰妻即姨妹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为托,曰:〝其长损一目,汝可娶其女弟①.〞姨卒,泰娶其姊.或诘之,泰曰:〝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众人皆伏泰之义.尝于都市遇铁灯台,市之,而命洗刷,却银也,泰亟往还之.中和②中,将家于义兴,置一别墅,用缗钱③二百千.既半授之矣,泰游吴兴郡,约回日当诣所止.居两月,泰回,停舟徒步,复以余资授之,俾其人他徙.于时睹一老妪,长恸数声.泰惊悸,召诘之,妪曰:〝老妇常事翁姑于此,子孙不肖,为他人所有,故悲耳.〞泰抚然久之,因绐④曰:〝吾适得京书,已别除官,不可驻此,所居且从命尔子掌之.〞言讫,解维而逝,不复返矣.注:①女弟:妹妹.②中和:唐僖宗年号.③缗钱:成半的铜钱,又称贯钱.④绐:哄骗,欺骗.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众皆伏泰之义伏:通〝服〞,佩服.B.俾其人他徙俾:使.C.已别除官除:去职.D.解维而逝逝:离去.2.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①市之,而命洗刷②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B.①奉送抚然久之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C.①所居且命尔子掌之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D.①将家于义兴②战于长勺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A.泰回,停舟徒步.B.置一别墅,用钱二百千.C.而命洗刷,却银也.D.以二子为托.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孙泰〝操守颇有古贤之风〞的一组是()①姨卒,泰娶其姊.②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③而命洗刷,却银也,泰亟往还之.④泰回,停舟徒步,复以余资授之.⑤泰惊悸,召诘之.⑥解维而逝,不复返矣.A.①②④B.①⑤⑥C.③④⑤D.②③⑥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泰极重仁义.姨母生前曾将两个女儿托付他,并希望他日后与其次女结百年之好;但孙泰却在姨母去世之后,娶了姨母眼有残疾的长女为妻.这使得他深受众人的敬佩.B.孙泰非常仁慈.他花钱二百贯购买一别墅时,曾见一老妇大哭不止,问明情况后,他随即说自己将要升官,升官之后即可将别墅送给老妇.显而易见,这是一个善意的谎言.C.孙泰不贪非分之财.他曾在都市购得一铁灯台,叫人洗刷时发现为银制品之后,便跑到都市,将灯台交还卖主.这种不贪确能表现他的〝古贤之风〞.D.孙泰施恩不图回报.他本来打算搬家到义兴,但因老妇之故,不仅家未搬成,反而倒贴了二百贯钱;他有恩于老妇却不求其报答.编造谎言,一去不返即是其证.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译文:.(2)吾适得京书,已别除官,不可驻此,所居且从命尔子掌之.译文:.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迹接于道.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有盗其树者,城遇之,虑其耻,退自匿.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城怪其故,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觉,痛咎谢,城曰:〝寒而饮,何责焉?〞岁饥,屑榆为粥,讲论不辍.或哀其馁,与之食,不纳.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戒使者不令返.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会里人邹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李泌为宰相,言之德宗,召拜右谏议大夫.初,城未起,缙绅想见风采.既处谏诤官,士以为且死职,天下益惮之.及受命,它谏官论事苛细纷纷,帝厌苦,而城浸闻得失且熟,犹未肯言.及裴延龄诬逐陆贽等,帝怒甚,无敢言,城闻,曰:〝吾谏官,不可令天子杀无罪大臣.〞乃上疏极论延龄罪,慷慨引义,申直贽等,累日不止.闻者寒惧,城愈厉.帝大怒,召宰相抵城罪.坐是下迁国子司业,简孝秀德行升堂上,沉酗不率教者皆罢.躬讲经籍,生徒斤斤皆有法度.薛约者,狂而直,言事得罪,谪连州.吏捕迹,得之城家.城坐吏于门,引约饮食讫,步至都外与别.帝恶城党有罪,出为道州刺史.至道州,治民如治家,宜罚罚之,宜赏赏之,不以簿书介意.月俸取足则已,官收其余.(《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九·卓行》)[注]簿书:官府中的文书簿册.1.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及觉,痛咎谢咎:归罪.责怪B.屑榆为粥,讲论不辍屑:碎末C.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委:丢下D.简孝秀德行升堂上简:选拔2.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A.而城浸闻得失且熟,犹未肯言B.慷慨引义,申直贽等C.躬讲经籍,生徒斤斤皆有法度D.宜罚罚之,宜赏赏之,不以簿书介意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不诣官而诣城决之②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B.①会里人邹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C.①土以为且死职,天下益惮之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D.①引约饮食讫,步至都外与别②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阳城清慎正直的一组是()①城遇之,虑其耻,退自匿②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③乃上疏极论延龄罪,慷慨引义,申直贽等④躬讲经籍,生徒斤斤皆有法度⑤城坐吏于门,引约饮食讫,步至都外⑥月俸取足则已,官收其余A.①④⑥B.①⑤⑥C.②③④D.②③⑤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阳城的品行深受人们的景仰,前来求学的人接连不断,当地的人有了争执,就请阳城来裁决.B.阳城为人宽厚仁慈.对于偷盗他家树的人,阳城退步避让,以免对方羞愧;对于擅自以米换酒喝并醉倒于路的仆人,阳城将他背回了家,并宽慰他,让他不必自责.C.阳城忠于职守,直言敢谏.他虽不如其他谏官那样对政务事必躬亲,但在大臣遭陷害,无人敢言时,他却能不惧触犯君威,挺身而出,仗义执言.D.阳城教化有道.他担任国子司业,对于太学诸生,奖掖孝道德行出众者,斥退酗酒不遵守教化者.在他的教育下,太学诸生都能严守法度.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或哀其馁,与之食,不纳.译文:.(2)吏捕迹,得之城家.译文:.四.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宋璟,邢州南和人,少耿介有大节,博学,工于文翰.弱冠举进士,累转凤阁舍人.当官正色,则天甚重之.长安中,幸臣张易之诬构御史大夫魏元忠有不顺之言,引凤阁舍人张说令证之.说将入于御前对覆,惶惑迫惧,璟谓曰:〝名义至重,神道难欺,必不可党邪陷正,以求苟免.若缘犯颜流贬,芬芳多矣.或至不测,吾必叩閤救子,将与子同死.努力,万代瞻仰,在此举也.〞说感其言.及入,乃保明元忠,竟得免死.璟寻迁左御史台中丞.张易之与弟昌宗纵恣益横,倾朝附之.昌宗私引相工李弘泰观占吉凶,言涉不顺,为飞书所告.璟廷奏请穷究其状,则天曰:〝易之等已自奏闻,不可加罪.〞璟曰:〝易之等事露自陈,情在难恕,且谋反大逆,无容首免.请勒就御史台勘当,以明国法.易之等久蒙驱使,分外承恩,臣必知言出祸从,然义激于心,虽死不恨.〞则天不悦.内史杨再思恐忤旨,遽宣敕令璟出.璟曰:〝天颜咫尺,亲奉德音,不烦宰臣擅宣王命.〞则天意稍解,乃收易之等就台,将加鞫问.俄有特敕原之,仍令易之等诣璟辞谢,璟拒而不见,曰:〝公事当公言之,若私见,则法无私也.〞璟尝侍宴朝堂,时易之兄弟皆为列卿,位三品,璟本阶六品,在下.易之素畏璟,妄悦其意,虚位揖璟曰:〝公第一人,何乃下座?〞璟曰:〝才劣品卑,张卿以为第一人,何也?〞当时朝列,皆以二张内宠,不名官,呼易之为五郎,昌宗为六郎.天官侍郎郑善果谓璟曰:〝中丞奈何呼五郎为卿?〞璟曰:〝以官言之,正当为卿;若以亲故,当为张五.足下非易之家奴,何郎之有?郑善果一何懦哉!〞其刚正皆此类也.《旧唐书·宋璟传》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引凤阁舍人张说令证之引:邀请B.必不可党邪陷正党:同伙C.皆以二张内宠,不名官名:称呼D.谋反大逆,无容首免首:自首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然义激于心,虽死不恨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B.乃保明元忠,竟得免死公第一人,何乃下座?C.必不可党邪陷正,以求苟免若以亲故,当为张五D.公事当公言之是说也,人常疑之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宋璟〝刚正〞的一组是()①及入,乃保明元忠②义激于心,虽死不恨③令易之等诣璟辞谢,璟拒而不见④收易之等就台,将加鞫问⑤郑善果一何懦哉!⑥公事当公言之,若私见,则法无私也.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⑤⑥D.②④⑤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宋璟小时候就性格梗直,擅长写作,二十岁时考中了进士,不久升为凤阁舍人,武则天因其为官正直,很重用他.B.幸臣张易之诬陷御史魏元忠,让凤阁舍人张说作证,宋璟劝告张说应以名义为重,不能苟且顺从,张说听从了他的劝告,魏元忠因而免得一死.C.张昌宗私下里请相工观卜吉凶,说些不忠顺皇帝的话,宋璟请求彻底调查他的罪行,武则天开始不同意严惩,后经宋璟据理力争,武则天才下令将张易之等人交御史台审理处置.D.张易之兄弟官至三品,宋璟官为六品,张易之兄弟一向害怕宋璟,所以空出自己的座位让宋璟来坐,宋璟因鄙视张的为人,所以不但没坐,反而称张为〝张卿〞,可见宋璟的正直.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若缘犯颜流贬,芬芳多矣.译文:.(2)请勒就御史台勘当,以明国法.译文:.五.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两汉诗.骚.下笔构思,与古为侔.精裁密致,灿若珠贝.当时流辈咸推之.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天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湮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即草章奏,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会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已没者,仍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皆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有文卷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吏裴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1.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宗元少聪警绝众聪警:聪明敏悟B.精裁密致精裁:精选体裁C.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绝域:死地D.不远千里皆随宗元师法师法:学习方法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①蕴骚人之郁悼②楚之同姓也B.①下笔构思,与古为侔②微斯人,吾谁与归C.①请以柳州授禹锡②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D.①宗元谓所亲曰②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柳宗元的为人及其才学的一组是()①下笔构思,以古为侔②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田尉③既罹窜逐,涉履蛮瘅④写情叙事,动必以文⑤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⑥著述之盛,名动于时A.①②④B.①⑤⑥C.②③⑤D.③④⑥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或评价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柳宗元从小就很有才华,擅长写两汉体式的诗文,精心构思,文采斐然.B.柳宗元在王叔文掌权时期,曾被引入宫禁商议大事,不久王叔文失败,柳宗元等七人被贬逐.C.柳宗元任柳州刺史,当地有用人作抵押借钱的陋俗,如果过期未能还钱,抵押的人就被钱主没收为奴婢,柳宗元革除这种陋俗,并自己出钱将这些人赎回,送还他们的父母.D.作者十分赞赏柳宗元在文学上的才华,而对柳宗元在政治上的才华没有表现出来就遭贬深表同情,对此十分愤慨.5.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化汉语.(1)吾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译文:.(2)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喪及妻子还于京师.译文:.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题.丞相西平侯于定国者,东海下邳人也.其父号曰〝于公〞,为县狱吏,决曹掾,决狱平法,未尝有所冤,郡中离文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敢隐情.东海郡中为于公生立祠,命曰〝于公祠〞.东海有孝妇,无子,少寡,养其姑甚谨,其姑欲嫁之,终不肯.其姑告邻人之曰:〝孝妇养我甚谨,我哀其无子,守寡日久,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母自经死.母女告吏曰:〝孝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欲毒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以上府.于公以为养姑十年以孝闻,此不杀姑也.太守不听,数争不能得,于是于公辞疾去吏.太守竟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后太守至,卜求其故,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强杀之,咎当在此.〞于是杀牛祭孝妇冢,太守以下自至焉,天立大雨,岁丰熟.郡中以此益敬重于公.于公筑治庐舍,谓匠人曰:〝为我高门,我治狱未尝有所冤,我后世必有封者,令容高盖驷马车.〞及子,封为西平侯.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决狱平法,未尝有所冤狱:案件B.郡中离文法者文法:法令条文C.我老,久累丁壮奈何丁壮:年轻男子D.其后,母自经死自经:上吊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其父号曰〝于公〞,为县狱吏②旦曰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B.①其姑告邻人之曰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C.①于公以为养姑十年以孝闻②不赂者以赂者丧D.①郡中离文法者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3.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能表现〝于公〞执法公正的一项是()①决狱平法,未尝有所冤②东海郡中为于公生立祠③郡中离文法者,皆不敢隐情④数争不能得,于是于公辞疾去吏.⑤于是杀牛祭孝妇冢⑥及子,封为西平侯A.①③④B.②⑤⑥C.①④⑤D.③④⑥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丞相西平侯于定国的爸爸曾作过县里的狱吏,后来升为郡里的狱官,他断案执法公正,从未有过被冤枉的.B.东海郡有个孝妇,没有子女,年轻时就守寡,侍奉她的婆婆特别恭谨.《窦娥冤》中窦娥有一句唱词:〝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其中〝孝妇〞说的就是她.C.东海孝妇的婆婆可怜她,不忍心长久地拖累他,上吊身亡.后来,她婆婆的邻居家有个女孩告到官府,说:〝这个女人杀了她的婆婆.〞官府逮捕了孝妇.D.文中的〝于公〞在孝妇〝屈打成招〞后,认为孝妇侍奉婆婆几十年并以孝闻名,这就证明她不会杀死婆婆,可是多次争辩也未能改变太守的意见,于是她就借病辞去官职.5.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化汉语.(1)郡中离文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敢隐情.译文:.(2)于公以为养姑十年以孝闻,此不杀姑也.译文:.。
考点跟踪突破14文言文朗读停顿与翻译(一)(2018·甘肃兰州)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导学号:09394052)【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齐威王召即墨①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②言日至。
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
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
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
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③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
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④,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选自《资治通鉴》)【注释】①即墨:古地名。
在今山东平度东南。
②毁:诽谤。
与后文“誉”意思相对。
③厚币:丰厚礼品。
④饰诈:作假骗人。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偏爱)(2)时时而间.进( 间或,偶然)(3)自子之居.即墨也( 主管,主政)(4)封.之万家( 封赏,赏赐)2.用“/”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标出停顿。
(标两处)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2)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这是你用丰厚的礼品买通我的左右来称赞你啊!4.回答下面问题。
(1)根据甲文的内容填空。
文言文断句和翻译专题训练一、文言文断句方法及训练(一)断句原则:1.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断句必先得关注语境)2.先易后难,寻找标志。
3.读后检查,通顺合理。
(二)断句技巧1.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
名词或代词一般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再来确定停顿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第二人称: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⑵疑问代词:问人--“谁”“孰”/问事--“奚”“胡“曷”“恶”“安”“焉”/“何”可问人也可问事1⑶指示代词:“此”“是”“斯”“兹”“夫”“之”“其”“彼”〖训练1〗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答案: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
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选自唐·刘觫《隋唐嘉话》)2.找动词,定句读。
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常省略,关键是抓住动词(形容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训练2〗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羡答案: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安徽省蚌埠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4:文言文阅读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 (共30题;共450分)1. (16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武陵人/捕鱼为业B . 问/今是何世C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 . 后遂无问/津者(2)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B . 阡陌交通(交通运输)C . 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竟然)D . 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3)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本文第一段着眼于“异”字,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的桃花源作了铺垫。
B . 文章第二、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无论是写桃花源人们的生活环境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生动可感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C . 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现实社会。
四川省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四:文言文翻译(II )卷一、翻译 (共50题;共777分)1. (15分)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2. (10分)翻译句子。
(1)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2)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3. (10分)翻译下列句子。
(1)睨之,久而不去。
(2)吾射不亦精乎?(3)徐以杓酌油沥之。
(4)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4. (15分)参照课文注释,翻译下列句子。
重岩叠嶂。
(2)素湍绿潭。
5. (10分) (2016八上·茂名期中)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潭中鱼可百许头(2)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
6. (10分)(2012·苏州)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杨子之邻人亡羊。
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注】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之者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
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
所以反也。
”【注】竖:憧仆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亡一羊。
何追之者众?(2)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7. (5分)(2017·眉山)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2)泯然众人矣。
8. (20分)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2)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9. (10分)翻译句子。
(1)左右流之(2)琴瑟友之(3)钟鼓乐之(4)在水一方(5)溯徊从之(6)宛在水中央(7)道阻且跻10. (20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3)自康乐以来,未复能有其奇者。
11. (20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