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汽车行业的情况的调查——以上汽集团及其相关下属公司为例 (1) (1) - 副本

  • 格式:docx
  • 大小:267.03 KB
  • 文档页数:1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社会实践报告

题目: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汽车行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以上汽集团及相关下属公司为例

第十二组

参与成员:

姓名学号专业组长/成员

文韵涵 10181511430 数学组长卓帕尔·胡安 10171170150 社会工作成员詹淇 10175300118 物理成员

彭缘 10172100143 微电子成员

卢禹日 10172100131 微电子成员

麦克丽娅·艾沙江 10172100160 微电子成员热黑曼木 10172100361 微电子成员

于宛鑫 11174700135 金融成员

何轶慧 10171900235 生科成员

李妍 10174102110 城区成员

罗梓菁 10171900514 生科成员

目录

前言 (3)

第一部分起步阶段(改革开放前) (3)

一、初期概述 (3)

二、上海初期三大主要汽车企业 (3)

1、上海汽车厂 (3)

2、上海重型汽车厂 (4)

3、上海客车厂 (4)

第二部分合资阶段(改革开放初期) (4)

一、合资的背景 (4)

二、什么是合资 (5)

三、为什么要合资 (5)

四、合资的过程 (5)

五、合资的意义 (5)

第三部分自主知识产权汽车品牌发展(改革开放中期与加入WTO阶段) (6)

一、进口桥车关税降低对国产轿车的价格冲击,WTO保护期加快了上汽集团打造自主

知识产权的汽车品牌。 (6)

二、进口配额变化对轿车市场的冲击 (6)

三、以乘用车为起点,外延商用车领域,化解开放汽车服务贸易的影响 (7)

四、汽车工业扩大对外资开放的影响 (7)

第四部分汽车产业的创新转型升级(改革开放深水期) (7)

第五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上汽集团的发展概略 (8)

第六部分当代大学生对目前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的看法 (10)

第七部分附录 (10)

一、参考文献 (10)

二、问卷 (10)

三、附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上海已经成为了一个国际大都市。而上海的汽车行业在这

四十年中,几乎从无到有,逐渐成为了中国汽车行业的标杆城市。本文回顾了上海汽车行业从解放前到解放后,再到改革开放,加入WTO后的几十年的发展。

第一部分起步阶段(改革开放前)

一、初期概述

解放前上海已是首屈一指的远东大都市,是全国汽车最多的地方。但都是“万国”牌而独缺国产车。当时的所谓汽车行业主要是客货交通运输业,修配业和零配件业。最高级别是整车大修,改造装配和个别易损件的批量生产。上海公交公司利用美国大道奇T234军用货车改造和装配的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是当时成功的整车汽车项目。汽车易损零件和附件生产的工厂虽多,但大部分是弄堂工场。较大规模的虽有但是风毛麟角。如当时宝昌活塞厂也名震全国,虽有名但也是局居闹市区的不大的工厂。上海开始造汽车是在1958年前后,是从修配和零部件制造业开始的。以自力更生,白手起家,运用修配和零配件制造经验以“三结合”方式造出来。经艰苦努力逐步壮大,造出了“上海牌”轿车,“交通牌”货车及重型汽车“上海牌”公共汽车及无机电车等。年产量大约有几千辆,从而形成了上海汽车工业生产基地。而后“文化大革命”这场政治运动给上海汽车工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也严重影响了生产的正常进行,直到改革开放得以恢复。

二、上海初期三大主要汽车企业

1、上海汽车厂

上海汽车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5年开设于上海法租界的德商宝昌公司,该公司主要经营汽车的进口及修理业务,1918年被英商利喴汽车公司收购,1931年与英商龙飞汽车公司合并。1946年,民国第一财团孔氏家族的孔令侃收购了英商利喴汽车公司,将其划属扬子建业股份有限公司旗下。1949年上海解放后,利喴汽车公司被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后经数次重组,从官僚资本企业改造成全民所有制国营企业,并更名为“上海汽车装修厂”。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上海汽车装修厂从汽车修配进入到整车生产阶段。1957年9月,上海第一辆越野车由上海汽车装修厂试制出车。同年12月,该厂与上海内燃机配件厂、上海汽车底盘配件制造厂共同协作,试制出上海第一辆三轮汽车。1958年4月,上海汽车装修厂划归上海市动力机械制造公司(1969年改为上海市拖拉机汽车工业公司)领导,并更名为“上海汽车装配厂”。

1958年9月,上海汽车装配厂成功试制出第一辆小轿车,命名为“凤凰牌”。1959年2月,凤凰牌小轿车被送到了中南海,周总理在观看并试乘之后,语重心长地说:“中国人还是有志气,不容易,把中国的车造出来了,但还是水平问题啊”。正如总理所指,当时上海汽车装配厂的制造水平非常低,车是厂里的老修理工依瓢画葫芦,用榔头手工敲打出来的。不过面对问题,上海汽车人没有气馁,而是展开了新一轮轿车试制。

1979年,上海汽车制造厂更名为“上海汽车厂”。

2、上海重型汽车厂

上海重型汽车厂的前身为始建于1922年的英商公共汽车公司停车场,新中国成立后经数次更名,变为上海货车修理厂。1958年5月,该厂试制成功第一辆4吨级载重汽车交通牌SH140,驾驶室为平头方型双排座,动力系统搭载最大功率90马力的6缸发动机。经过技术改进,该车改型为交通牌SH141,其前后桥部件和易损件与解放CA10型的零部件通用。交通牌SH141载重汽车于1965年正式投入生产,当年共生产604辆。

1967年,上海货车修理厂更名为上海货车制造厂。1969年9月,为适应矿山、钢铁工业生产发展需要,该厂试制出第一辆SH361型15吨倾卸载重汽车。几乎在同一时间,上海汽车制造厂以苏联贝勒斯27吨矿用载重汽车为原型,搭载400马力柴油发动机,试制出第一辆SH380型32吨矿用自卸载重汽车,该车参加了国庆20周年首都游行行列。1971年,该车转由上海货车制造厂生产。1979年,该厂更名为“上海重型汽车厂”,隶属于上海市拖拉机汽车工业公司。

3、上海客车厂

上海客车厂的前身是创建于1945年的官僚资本企业上海市公共汽车公司筹备委员会第一修理厂,解放后成为国营企业,更名为上海客车修理厂。1959年8月,上海客车修理厂采用解放CA10B型底盘试制出第一辆铰接式公交车。1960年,该厂按照吉林工业大学的设计方案,开发出新一代的海燕SW710微型汽车,车长增加到2.94米,采用左后轮单轮驱动,省去了差速器,共制造了100辆,其中51辆供给市出租汽车公司作营业性试运行。1966年,上海客车修理厂形成年产大客车600辆的生产能力。1970年,该厂更名为上海客车厂。

以上三家工厂当年全年累计产量不足2000辆,但就是如此薄弱的“家当”,在后续的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中坚力量——上汽集团。

第二部分合资阶段(改革开放初期)

一、合资的背景

上世纪70年代,当时的欧美、日本汽车市场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甚至接近饱和阶段,而国内的轿车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却仍然遥不可及。在那个年代,人们看到路边停着的轿车,总就会忍不住凑上去打量一番,有的还会像逮着明星般,和轿车来张合影。

改革开放为上海汽车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1978年6月27日,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和外贸部联合向国务院上报《关于开展对外加工业务的报告》,提出引进3条汽车装配线,其中“一条轿车装配线拟安排在上海,对上海轿车工业进行改造。8月9日,上海市革命委员会、第一机械工业部联合就关于引进轿车制造技术和改造上海轿车厂等问题,发文请示国务院。9月13日,国务院领导批示,同意由上海市政府与外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