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春联歇后语对对子复习资料
- 格式:docx
- 大小:10.47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语文对联、歇后语、谚语、格言警句整理汇总笔者现将小学语文课内外常考的对联、歇后语、谚语、格言警句整理汇总如下,供有兴趣的BBMM们参考。
一、对联1、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2、稻草捆秧父抱子,竹篮提笋母怀儿3、松下围棋,松子忽随棋子落。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4、船载石头,石重船轻轻载重。
杖量地面,地长杖短短量长5、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是一度春秋6、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风扇扇风,风生扇,扇动风生7、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8、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9、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10、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11、雪里江山美花间风月新横批:红梅报春12、风流人物数当代大好春光看今朝横批:人杰地灵13、四海皆春春不老九州同乐乐无穷横批:普天同庆14、稻花钢花科技花万花竞艳农业牧业工商业百业兴隆横批:日新月异15、日月潭碧波凝翠台湾骨肉日日思归盼统一杨子江热浪含情大陆同胞天天翘首望团员横批:春回华夏20、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21、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2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24、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25、清风明月木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26、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27、日照纱窗,莺蝶飞来,映出芙蓉牡丹28、雪落板桥,鸡犬行过,踏成竹叶梅花二、歇后语芝麻开花——节节高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沙滩上走路——一步一个脚印后娘打孩子——暗地里使劲小花脸赶考——场场有份,科科不中豆腐房丢了磨盘——没法推了清晨栽树,午后乘凉——哪有这么快当吃了秤砣——铁了心不见棺材不掉泪——顽固到底了屋漏又遭连夜雨——祸不单行三、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一、对联:1、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回文联)2、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3、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叠字联)4、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叠字联)二、关于花朵开放季节的谚语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兰花盆里装,三月桃花连十里,四月蔷薇靠短墙,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七月凤仙展奇葩,八月桂花满枝黄,九月菊花初开放,十月芙蓉正上妆,十一月水仙供上案,十二月腊梅雪里藏。
三、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望子成龙来龙去脉群龙无首龙飞风舞如虎添翼调虎离山骑虎难下照猫画虎天马行空汗马功劳马到成功老马识途牛刀小试笨鸟先飞呆若木鸡胆小如鼠四、名胜古迹的楹联:◆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 (北京颐和园月波楼)◆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 (四川青城山真武殿)◆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山东济南大明湖)◆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江苏苏州沧浪亭)五、关于做事的名人名言:◆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六、关于科学探索的名人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牛顿)◆在新的科学宫里,胜利属于新型的勇敢的人,他们有大胆的科学幻想,心里燃烧着探求新事物的热情。
(阿·费尔斯曼)◆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
(郭沫若)七、课本内容◆形容钱塘江秋潮壮观景象的诗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文与可,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
◆童话的特点:1、童话中的主人公大多是神仙精灵、山魔水怪、鸟兽虫鱼,它们都有超常的魔力,还能像人一样说话。
2、童话想象丰富,故事都很有趣。
3、不少童话既引人入胜,又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对联应掌握的90个知识点1、【对句】即“对联”中的“对”,是相互成对而没有统一中心的上下两句。
一般有出句和应句,多由两人以上互相应对完成。
如:张之洞,陶然亭。
2、【联语】在对句的基础上有统一的中心和主题的上下两句,一般由一人单独完成,多独立悬挂出来。
如:水清鱼读月,花静鸟谈天。
3、【对联】是对句和联语的合称,是由两串等长、成文和互相对仗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它以对偶句为基本形式,讲求声韵,格式自由的独立的文学艺术,它萌发于民间具对偶特点的对句,而后孕育于诗歌、骈赋,最后脱体于律诗成为对独立的对联。
它具有民俗性、文学性、艺术性和实用性。
它既独立于与诗、词、曲、赋、散文、谜语、俚语等各种文字艺术表现形式以外,但又能包容这些艺术形式的特长。
因过去对联常题写在楹柱上,所以也称楹联。
4、【对联的历史】目前认为,它萌芽于律诗之前,发展于律诗之后,鼎盛于诗、词日益衰落的清代,至今仍被广泛地使用。
从历史朝代来说,对联的萌芽阶段:从汉晋到唐;发展阶段:从五代到元;繁盛阶段:明清两代。
5、【桃符】据传,古代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桃树下有神荼(音“图”)、郁垒二神,主管万鬼,如遇作祟的鬼,他们就把它捆起来喂老虎。
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原春节就户悬“桃梗”,又称“桃符”,即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在门两旁,为驱避鬼怪。
到五代时,桃木板上的神像就演变为书写文字的对联。
6、【对联与文字】汉族语言不同于其它民族语言,其它民族语言往往很难做出文字上的两两相对和形式工整协调的对联。
汉语文字字形方正,结构优美,音节分明,声调匀称。
因此,汉字便于形成对句,适合创作对联。
汉字的特点使对联成为汉语言文学所独具的一种艺术形式,各种拼音文字都不可能产生对联。
7、【副】对联以副计量,上下联(全联)合称“一副对联”。
8、【言】诗体的“言”以每一句的字数计算,如五言、七言……对联则以上联(或下联)的字数计算,如“愿闻己过;求通民情”为四言;“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为七言。
四年级上语文增补素材-24 春联苏教版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它以对仗工整、简短精良的文字描述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梦想,是汉族独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不论城市仍是乡村,家家户户都要优选大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添喜庆的节日氛围。
传统春联是用毛笔书写,但亦有印制的春联。
春联的种类许多,有街门对、屋门平等。
发源春联,发源于桃符(周朝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
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
“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
”所以,清朝《燕京时岁记》上记录:“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十国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
《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即是中国的第二副春联。
直到宋朝,春联仍称“桃符”。
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
宋朝,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和“春联”。
这一风俗起于宋朝,在明朝开始流行,到了清朝,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1]春联的成对出现在乡村或许小县城经常能够看到一些特别颜色纸张写的春联风俗: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此后改写在纸上。
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祥瑞,避邪的意思,所以春联多数用红纸书写。
但庙宇用黄纸,家里老人逝世了,晚辈家一般从当年起三年不帖红春联,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服丧期满才恢复用红纸,故白绿黄三色的春联俗称“孝联”“孝春联”或“丁忧联”。
也有的地方头年贴黄春联,次年贴蓝春联,第三年贴绿春联。
也有的地方干脆三年都不贴春联以寄望哀思,故春节贴春联是有必需的。
春节率土同庆,故除了各家门口要贴春联外,猪舍,鸡鸭舍等处也要贴春联,寓意六畜兴盛,格式一般鸡鸭满圈,牛羊成群,六畜兴盛等。
还有仙人的春联:“灶王爷”的春联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祥瑞。
人教版小学语文农谚、歇后语、对联整理
人教版小学语文农谚、歇后语、对联整理
农谚:
1、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2、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3、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4、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5、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6、春雾风,夏雾睛,秋雾阴,冬雾雪。
7、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8、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兰花盆里装,三月桃花连十里,四月蔷薇靠短墙,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七月栀子头上戴,八月丹桂满枝黄,九月菊花初开放,十月芙蓉正上妆,十一月水仙供上案,十二月腊梅雪里藏。
9、日落胭脂红,无雨必有风。
夜里星光明,明朝依旧晴。
今夜露水重,明天太阳红。
鱿鱼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歇后语: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
砌墙的石头--后来居上
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梁山伯的军师——无[吴]用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古诗词、成语、歇后语、名言、对联汇总,全是基础考点,必
须掌握
语文学习中,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直接决定了语文成绩的高低,很多孩子升入初中,高中后语文成绩不好,考试分数低,多半是因为在小学阶段,没有激发出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其实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而语文知识点范围又很广,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习成绩呢?关键就在于重点知识的掌握。
语文的学习是需要积累的,然而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同学们一朝一夕的积累的。
语文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作为小学语文学习的重点,却总有很多孩子常常丢分!为了帮助各位同学尽快掌握这部分基础知识点,特意给大家总结了这部分知识点,希望各位家长可以替孩子收藏!
很多孩子在小学的阶段就认为语文学习是件头疼的事情,很多家长都不知道小学语文腰让孩子把握哪些知识。
假如孩子语文差,家长不要急着去找其他人的学习方法,而是先认真的看一遍孩子的语文试卷,去找找孩子进修语文的难点。
语文学习是环环相扣的,哪一环出现问题,都影响孩子的语文学习。
语文是打基础的重要阶段,相信很多经常辅导孩子做作业的家长也知道,小学的主要任务是对字词的理解和运用,主要包括识字、认字、对形近字、多音字、近义词反义词、成语等的综合运用。
今天这篇文章,就包括了名言名句、成语、谚语、诗词、对联等等,为孩子们提供了小学语文的积累范本,家长可以给孩子学习和借鉴。
春联简介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汉族特有的文学形式。
对联的上下联字数不限,但必须相等。
对联的两边都要互相对应。
春联以前为桃符,是华人们过春节的重要标志。
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上春联和福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
余亚飞《迎新岁》称:“喜气临门红色妍,家家户户贴春联;旧年辞别迎新岁,时序车轮总向前。
” 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
传统春联是用毛笔书写,但现在通常是在外用机器制作。
春联的种类较多,有街门对、屋门对等。
第 1 页共 1 页。
传统佳节春联
春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由上下两句对仗工整的对联组成,用以表达吉祥、祝福、喜庆等美好寓意。
以下是一些关于春联的知识点:1.起源:春联起源于古代的桃符,最初是用桃木板制成的,上面刻有神荼、
郁垒二神的形象,用以辟邪驱鬼。
后来逐渐演变为在红纸上写对联,成为一种文学形式和文化传统。
2.形式:春联通常由上下两句对仗工整的对联组成,上联末尾一般以仄声收
尾,下联以平声收尾。
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不仅要符合韵律,还要有深刻的意义和内涵。
3.寓意:春联通常寓意着吉祥、祝福、喜庆等美好寓意,如“春回大地、福
满人间”,“家和万事兴”等。
同时,对联的内容也要符合时代背景和时代精神,反映人们的心声和愿望。
4.书写:在书写春联时,要注意行款和字迹的工整美观,不能涂改或错漏。
一般采用毛笔或硬笔书写,字迹要有力度和美感。
另外,春联的张贴也要注意位置和方向,不能贴错或倒贴。
5.不同场合的春联:根据不同场合和用途,春联有不同的种类和形式。
例如,
家庭用的春联、商业用的春联、寺庙用的春联等。
不同场合的春联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但都要求符合行文标准和对仗要求。
总的来说,春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了解和掌握春联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生对对子大全上对下,小对大。
前对后,左对右。
多对少,老对少。
来对去,男对女。
黑对白,里对外。
高对低,粗对细。
远对近,古对今。
明对暗,早对晚。
有对无,出对入。
宽对窄,买对卖。
南对北,首对尾。
西对东,始对终。
干对湿,公对私。
美对丑,薄对厚。
咸对淡,甘对甜。
天对地,稠对稀。
旧对新,晴对阴。
浮对沉,假对真。
强对弱,对对错。
开对关,硬对软。
深对浅,加对减。
负对正,降对升。
冷对热,饱对饿。
死对生,反对正。
直对弯,长对短。
胜对败,好对坏。
快对慢,双对单。
熟对生,歪对正。
笑对哭,吸对呼。
退对进,阳对阴。
优对劣,日对夜。
紧对松,轻对重。
香对臭,胖对瘦。
后对先,易对难。
冷对暖,忙对闲。
爱对憎,贵对贱。
送对迎,动对静。
仰对俯,吞对吐。
浊对清,输对赢。
悲对喜,劳对逸。
凹对凸,矮对高。
利对弊,此对彼。
盾对矛,贬对褒。
涝对旱,简对繁。
完全对危险,优点对缺点。
喜欢对讨厌,复杂对简单。
胆小对勇敢,早晨对傍晚。
责备对称赞,坚硬对柔软。
现实对幻想,软弱对刚强。
暗淡对明亮,缓和对紧张。
迅速对缓慢,乐观对悲观。
干净对肮脏,喜悦对悲伤。
沉着对慌张,凶恶对善良。
轻巧对笨重,繁重对轻松。
火热对冰冷,浪费对节省。
迟钝对灵敏,怀疑对相信。
喧哗对安静,动摇对坚定。
黑暗对光明,表扬对批评。
先进对落后,敌人对朋友。
秘密对公开,快乐对悲哀。
扩大对缩小,笨拙对灵巧。
潮湿对干燥,和蔼对粗暴。
憎恨对热爱,隐瞒对坦白。
暴露对隐蔽,陌生对熟悉。
糟蹋对爱惜,惩罚对奖励。
困难对容易,降落对升起。
白天对黑夜,欢送对迎接。
成功对失败,爱护对损害。
幸福对痛苦,正确对错误。
认真对马虎,明白对糊涂。
稠密对稀疏,清晰对模糊。
提倡对禁止,弯曲对笔直。
永久对暂时,结束对开始。
忧愁对高兴,冷淡对热情。
粗糙对光滑,矮小对高大。
愚蠢对聪明,动摇对坚定。
强烈对微弱,勤劳对懒惰。
成语对子流芳百世――遗臭万年指鹿为马---点石成金精雕细刻――粗制滥造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伶牙俐齿――笨嘴笨舌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鼎新革故――激浊扬清守株待兔――缘木求鱼见风使舵――顺水推舟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千山万水――五湖四海望梅止渴――画饼充饥色厉内荏――外强中干卸磨杀驴――过河拆桥忠言逆耳――良药苦口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追本穷源――寻根究底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循规蹈矩――安分守己牛鬼蛇神――魑魅魍魉落花流水――残枝败叶开门揖盗――引狼入室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抛砖引玉――点金成铁弃暗投明――改邪归正苦中作乐――忙里偷闲貌合神离――阳奉阴违削足适履――杀头便冠狗仗人势――狐假虎威胸有成竹――目无全牛卧薪尝胆――破釜沉舟牵肠挂肚――提心吊胆莺歌燕舞――鸟语花香井然有序――杂乱无章伶牙俐齿――拙嘴笨舌固若金汤――危如累卵指鹿为马――点石成金雪中送炭――锦上添花山珍海味――粗茶淡饭横眉冷对――低眉顺眼流芳百世――遗臭万年精雕细刻――粗制滥造打草惊蛇――敲山震虎。
春联的知识有哪些春联,又称“春贴”、“门对”、“对联”,是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年红”中一个种类。
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华人们过年的重要习俗。
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年红(春联、福字、窗花等)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联的知识有哪些,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春联的知识有哪些篇1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春联是中国独有的春节民俗形式,堪称国粹。
其格律的严谨、寓意的深邃、形式的优美,是外国文字尤其是西方的拼音文字所无法企及的,反映着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的博大精深。
随着中国人陆陆续续走出国门,这一文化传统也被带到了世界各地。
常江先生曾说:“对联是全世界华人认祖寻根趋同别异的最简单的文化标志。
”春联,起源于桃符。
相传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山海经》里,有一个鬼域的世界,中间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
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
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
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
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
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
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
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据五代后蜀国国君孟昶,在公元964年岁的除夕,让他手下一个叫辛寅逊的学士,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话,作为桃符挂在他的住室的门框上。
这两句话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由此开始,桃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这不仅表现在开始用骈体联语来替代“神荼”、“郁垒”,而且还扩展了桃符的内涵,不只是避邪驱灾,还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内容。
这就成了中国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副春联。
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已经相当普遍了。
一、词语
烦恼、耻辱、欺侮、端详、悬崖、政府、仪式、错误、销毁、历史、敏捷、汽笛、牲畜、偷盗、惩罚、惭愧、渗漏、基础蜘蛛、付款、艰苦、故障、灵魂、增添、皇榜、摄氏度、凝结、诚实、信赖、歌颂二、歇后语
竹篮打水——一场空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打开天窗——说亮话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三、对对子
细雨对(和风)桃红对(柳绿)
蓝天对(白云)地北对(天南)
古木参天对(新苗茁壮)天对(地)
山美水美春光美对(天新地新气象新)
开天对(辟地)清对(浊)轻对(重)
冉冉上升对(慢慢下沉)头顶天对(脚踏地)
左手持凿对(右手握斧)。
歇后语、对联积累对联:1、贺婚联:琼楼新春属,洞房美鸳鸯。
志同道合,花好月圆。
2、迎春联:春回大地,福满人间。
东风万里送春色,红日普照暖人心。
腊梅吐芳迎红日,绿柳展枝舞春风。
喜看春来六畜兴旺,笑望秋后五谷丰登。
3、庆典联:生意兴隆,财源兴旺。
4、祝寿联: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5、开业联:生意兴隆财源广,顾客临门喜事多。
6、教师联:桃李满天下,四海皆学子。
7、学习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8、运动联:铁不锻炼不成钢,人不运动不健康。
9、爱国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10、歌舞团春联:浓墨重彩画不尽必州春色,千歌万曲唱不完四化凯歌。
歇后语1、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2、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3、猪鼻孔插葱——装象(相)4、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5、打开天窗——说亮话。
6、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因小失大。
7、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8、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9、老鼠进书箱——咬文嚼字。
10、龙王爷跳海——回老家。
11、蛇吃黄鳝——比长短。
12、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13、浪子回头——金不换。
14、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15、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16、鸡蛋里挑骨头——没茬找茬。
17、常胜将军——百战百胜。
18、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
19、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20、井水不犯河水——互不相干。
21、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22、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23、聋子的耳朵——摆设。
24、六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
25、老牛拉车——慢慢吞吞。
26、拿着鸡毛当令箭——小题大做。
27、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28、人到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29、偷鸡不成——蚀把米。
30、肉包子打狗——有去无31、瞎子点灯——白费蜡。
32、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33、榆木脑袋——不开窍。
34、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
35、小偷进牧区——顺手牵羊。
36、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37、芝麻开花—节节高。
对联(一)1.春联四副(二年级)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
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春风一拂千山绿,南燕双归万户春。
2.对对子(二年级)天对地,秋月白,雨对风,晚霞红,大陆对长空,水绕对云横,山花对海树,雨中山果落,赤日对苍穹。
灯下草虫鸣。
3.风景名胜(三年级)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峨眉天下秀,三峡天下雄。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4.自然景观对联(四年级)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5.名胜风景区名联(四年级)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北京颐和园月波楼)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四川青城山真武殿)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山东济南大明湖)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江苏苏州沧浪亭)6.趣味对联(五年级)地满红花红满地天连碧水碧连天(回文联)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数字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叠字联)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顶针联)口号与标语环境保护的宣传口号和标语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但存方寸地,留于子孙耕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现代诗囚歌叶挺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文化常识3、东西南北(一年级)早晨起来,面向太阳。
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15、节气歌(二年级)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附: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22、蔬菜与时令(三年级)正月菠菜才吐绿,二月栽下羊角葱;三月韭菜长得旺,四月竹笋雨后生;五月黄瓜大街卖,六月葫芦弯似弓;七月茄子头朝下,八月辣椒个个红;九月柿子红似火,十月萝卜上秤称;冬月白菜家家有,腊月蒜苗正泛青。
对对子——对对子知识大全!列一下小孩子启蒙的《对子歌》上对下,小对大。
前对后,左对右。
多对少,老对少。
来对去,男对女。
黑对白,里对外。
高对低,粗对细。
远对近,古对今。
明对暗,早对晚。
有对无,出对入。
宽对窄,买对卖。
南对北,首对尾。
西对东,始对终。
干对湿,公对私。
美对丑,薄对厚。
咸对淡,甘对甜。
天对地,稠对稀。
旧对新,晴对阴。
浮对沉,假对真。
强对弱,对对错。
开对关,硬对软。
深对浅,加对减。
负对正,降对升。
冷对热,饱对饿。
死对生,反对正。
直对弯,长对短。
胜对败,好对坏。
快对慢,双对单。
熟对生,歪对正。
笑对哭,吸对呼。
退对进,阳对阴。
优对劣,日对夜。
紧对松,轻对重。
香对臭,胖对瘦。
后对先,易对难。
冷对暖,忙对闲。
爱对憎,贵对贱。
送对迎,动对静。
仰对俯,吞对吐。
浊对清,输对赢。
悲对喜,劳对逸。
凹对凸,矮对高。
利对弊,此对彼。
盾对矛,贬对褒。
涝对旱,简对繁。
完全对危险,优点对缺点。
晴天对阴天,寒冷对温暖。
喜欢对讨厌,复杂对简单。
胆小对勇敢,早晨对傍晚。
责备对称赞,坚硬对柔软。
现实对幻想,软弱对刚强。
暗淡对明亮,缓和对紧张。
迅速对缓慢,乐观对悲观。
干净对肮脏,喜悦对悲伤。
沉着对慌张,凶恶对善良。
轻巧对笨重,繁重对轻松。
火热对冰冷,浪费对节省。
迟钝对灵敏,怀疑对相信。
喧哗对安静,动摇对坚定。
黑暗对光明,表扬对批评。
先进对落后,敌人对朋友。
秘密对公开,快乐对悲哀。
扩大对缩小,笨拙对灵巧。
潮湿对干燥,和蔼对粗暴。
憎恨对热爱,隐瞒对坦白。
暴露对隐蔽,陌生对熟悉。
糟蹋对爱惜,惩罚对奖励。
困难对容易,降落对升起。
白天对黑夜,欢送对迎接。
成功对失败,爱护对损害。
幸福对痛苦,正确对错误。
认真对马虎,明白对糊涂。
稠密对稀疏,清晰对模糊。
提倡对禁止,弯曲对笔直。
永久对暂时,结束对开始。
忧愁对高兴,冷淡对热情。
粗糙对光滑,矮小对高大。
愚蠢对聪明,动摇对坚定。
强烈对微弱,勤劳对懒惰。
反义词,对子歌,合辙押韵编得好。
帮你学记反义词,掌握词汇可不少。
对对子大全查询对对子,是指一种形式固定的民间文学创作形式,它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文学体裁。
对对子通常由两句诗组成,每句诗各有五个字。
在中国文学史上,对对子一直以来都是备受推崇的文学形式,它不仅在古代文人中广泛流传,而且在现代也有很多人喜欢创作对对子。
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查询一些经典的对对子大全吧!1. 春风吹遍柳絮飞,花香扑鼻鸟啼鸣。
2. 云淡风轻水悠悠,山青水秀人如留。
3. 星光闪烁夜色美,月影婆娑梦中情。
4. 桃花潭水绿如蓝,杨柳岸边风轻软。
5. 桃红柳绿春意浓,燕子归来喜上心。
6. 花开花落春去秋,人来人往岁月流。
7. 朝阳初升天地宽,夕阳西下日暮长。
8. 云卷云舒风轻软,山高水远心自宽。
9. 春水碧波鱼儿戏,秋风萧瑟叶飘零。
10. 花开花谢春去秋,人来人往岁月流。
以上是一些经典的对对子,它们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也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
对对子的韵律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除了以上的对对子,我们还可以从古代文学作品中找到更多的对对子。
比如《红楼梦》中的对对子,它们不仅在形式上符合对对子的要求,而且在意境上更是丰富多彩,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现代也有很多文学爱好者喜欢创作对对子,他们用对对子这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得对对子这一古老的文学形式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总的来说,对对子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一直以来都备受推崇。
它不仅在形式上要求严谨,而且在意境上也要求深远。
对对子的创作需要诗人有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学功底,才能写出优美的对对子作品。
通过对对子大全的查询,我们可以欣赏到古代和现代的对对子作品,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美好和深刻。
希望对对子这种古老而优美的文学形式能够一直传承下去,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文学享受和思想启迪。
小学生对对子大全上对下,小对大.前对后,左对右. 多对少,老对少.来对去,男对女。
黑对白,里对外。
高对低,粗对细. 远对近,古对今.明对暗,早对晚。
有对无,出对入。
宽对窄,买对卖. 南对北,首对尾。
西对东,始对终. 干对湿,公对私.美对丑,薄对厚。
咸对淡,甘对甜。
天对地,稠对稀。
旧对新,晴对阴。
浮对沉,假对真. 强对弱,对对错。
开对关,硬对软. 深对浅,加对减。
负对正,降对升。
冷对热,饱对饿.死对生,反对正. 直对弯,长对短。
胜对败,好对坏。
快对慢,双对单。
熟对生,歪对正. 笑对哭,吸对呼.退对进,阳对阴。
优对劣,日对夜.紧对松,轻对重. 香对臭,胖对瘦。
后对先,易对难. 冷对暖,忙对闲。
爱对憎,贵对贱。
送对迎,动对静。
仰对俯,吞对吐。
浊对清,输对赢。
悲对喜,劳对逸. 凹对凸,矮对高.利对弊,此对彼. 盾对矛,贬对褒。
涝对旱,简对繁。
完全对危险,优点对缺点。
缣於砸跆欤涠晕屡?喜欢对讨厌,复杂对简单。
胆小对勇敢,早晨对傍晚。
责备对称赞,坚硬对柔软。
现实对幻想,软弱对刚强。
暗淡对明亮,缓和对紧张.迅速对缓慢,乐观对悲观。
干净对肮脏,喜悦对悲伤。
沉着对慌张,凶恶对善良。
轻巧对笨重,繁重对轻松。
火热对冰冷,浪费对节省。
迟钝对灵敏,怀疑对相信。
喧哗对安静,动摇对坚定。
黑暗对光明,表扬对批评。
先进对落后,敌人对朋友。
秘密对公开,快乐对悲哀。
扩大对缩小,笨拙对灵巧.潮湿对干燥,和蔼对粗暴.憎恨对热爱,隐瞒对坦白.暴露对隐蔽,陌生对熟悉。
糟蹋对爱惜,惩罚对奖励。
困难对容易,降落对升起。
白天对黑夜,欢送对迎接。
成功对失败,爱护对损害。
幸福对痛苦,正确对错误.认真对马虎,明白对糊涂.稠密对稀疏,清晰对模糊.提倡对禁止,弯曲对笔直。
永久对暂时,结束对开始。
忧愁对高兴,冷淡对热情。
粗糙对光滑,矮小对高大.愚蠢对聪明,动摇对坚定。
强烈对微弱,勤劳对懒惰。
反义词,对子歌,合辙押韵编得好。
帮你学记反义词,掌握词汇可不少。
天天唱支对子歌,保你记得快又牢.22.坚持维持支持(1)鲁丽是个好学生,几年来,( )为班级同学做好事。
四年级上语文补充素材-24春联苏教版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汉族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大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
传统春联是用毛笔书写,但亦有印制的春联。
春联的种类较多,有街门对、屋门对等。
起源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
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
“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
”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十国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
《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的第二副春联。
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
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
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和“春联”。
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1]春联的成对出现在农村或者小县城时常可以看到一些特别颜色纸张写的春联风俗:原先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
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但庙宇用黄纸,家里老人去世了,晚辈家一般从当年起三年不帖红春联,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服丧期满才恢复用红纸,故白绿黄三色的对联俗称“孝联”“孝春联”或“丁忧联”。
也有的地方头年贴黄对联,次年贴蓝对联,第三年贴绿对联。
也有的地方干脆三年都不贴对联以寄托哀思,故春节贴对联是有必要的。
春节普天同庆,故除了各家门口要贴春联外,猪舍,鸡鸭舍等处也要贴对联,寓意六畜兴旺,格式一般鸡鸭满圈,牛羊成群,六畜兴旺等。
还有神仙的对联:“灶王爷”的春联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四年级语文上册(春联、歇后语、对对子)复习资料
一、春联
1、描绘美丽春光: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春草满庭吐秀,百花遍地飘香】
【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风拂千条柳,雨润万朵花】【春雨洗尘埃一片清新好风景,东风送和煦千株红艳最芬芳】
2、展现祖国景象:
【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祖国与天地同寿,江山同日月争辉】
【山河增秀色,大地沐春晖】【神州有天皆丽日,祖国无处不春风】
【山美水美春光美,人新事新时代新】
3、歌颂美好生活:
【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劳动门第春常在,勤俭人家庆有余】
4、表达美好祝愿:
【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喜看三春花千树,笑饮丰年酒一杯】
二、歇后语
竹篮打水——一场空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芝麻开花——节节高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瞎子点灯——白费蜡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兔子尾巴——长不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
三、对对子
云—雾雪—霜和风—细雨朝霞—夕阳骤雨—暴风花—草蝶—蜂蓝天—碧野万紫—千红电闪—雷鸣桃—李柳—杨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月下—花前来—往去—回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明月—清风沉—浮明—暗莺歌—燕舞春花—秋月花好—月圆天涯—海角书山—学海架桥—铺路生根—发芽笑语—欢歌波翻—浪涌名山—大川流水—高山盛夏—寒冬龙飞—凤舞眉飞—色舞龙腾—虎跃欢天—喜地眉开—眼笑天高—云淡风和—日丽红花—绿叶酷热—严寒桃红—柳绿地北—天南月明—星稀山清—水秀雄鸡高唱—蛟龙低吟年年如意—岁岁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