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杰羽毛球教学视频(共45集)
- 格式:doc
- 大小:72.00 KB
- 文档页数:2
羽毛球后场击高远球的练习技巧摘要:羽毛球后场高远球技术是后场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它是羽毛球运动的基础,掌握好后场高远球技术可以为羽毛球运动的其他技术打下基础,但对于刚接触羽毛球的学生来说,掌握好后场高远球的技术是一项困难的事。
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喜爱和兴趣,在本文中提出三种后场击高远球技术的应对方法,目的在提高羽毛球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正手后场高远球、教学、基础引言高远球是后场击球技术的基础,其后场击球技术都是在后场高远球的基础上进行延伸的只有掌握好后场高远球技术后,其他后场技术才能够融会贯通。
刚接触羽毛球的学生掌握好后场高远球技术,可以提升对羽毛球的学习兴趣,并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羽毛球运动中来。
后场高远球由一方底线击至另一方底线的一种高弧度飞行球。
它具有飞行弧度高,速度慢的特点,后场高远球在主动的高点位可以使用,在后场高远球在被动的低手位也可以使用。
高远球可以让对手为了接球从而对手远离中心球场位置,它有两方面的功效。
第一、因高远球具体飞行速度慢,弧线高的特点,这样可以让我们处于被动时有充分的时间回位。
第二、对手进攻很强,为了让对手的进攻力量减小,可以使用高远球技术,高远球从高处下落对手很难借力。
羽毛球后场高远球根据击球的技术可分为正手、头顶和反手高远球三种类型,本文着重讲羽毛球后场的正手、头顶高远球。
一、正手后场高远球和头顶后场高远球的动作技术(一)正手后场高远球1.握拍方式我们以右手拿拍为例子,在用正手握拍时,手掌的虎口要对准羽毛球拍最窄面的握柄边上,然后手掌的食指和中指要微微分开,无名指和小拇指保持并拢,大拇指和食指贴在羽毛球拍的拍柄的宽面上。
在握住拍柄时,注意手掌心空出,不要与拍柄贴紧,未击球前保持握拍放松。
2.准备架拍动作以右手持拍为例子,站在球场的中间位置,右脚在前,左脚在后,重心降低,当看到来球时,右脚迅速蹬地转身并采用并步或交叉步的后退步方式移至击球点的前上方,身体侧向来球,左手自然伸直,右手大臂与肩膀同高,右臂的大臂与小臂保持垂直,手腕自然放松握拍,眼睛盯向来球位置。
前言在写完《羽毛球正手劈球技术浅析(劈吊,劈高远,劈杀)》后,LZ就一直酝酿着这篇文章。
但是那篇文章在网上的质疑声颇多,再加上LZ实战水平确实有限,就一直拖着没有发表。
经过三年业余比赛的历练,LZ虽然成绩不太理想,但逐渐清楚了自己的位置,心态也放宽了很多,于是乎趁年底总结放这篇文章出来供大家拍砖。
单拿手腕发力这一项来说,LZ的水平可能处于体校到省退之间(此次应该有笑声)。
动机1. 动作一致性相信有一定段位的球友都知道动作一致的重要性,即同一准备动作打出不同的线路。
尤其是在中前场,当我方提前到位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停顿把对手“定住”,以破坏其启动。
2. 发力动作小动作更加隐蔽,更具欺骗性3. 更多的出球线路锁定手肘后依然有多线路选择,降低被动球失误率。
基础手指力量手腕4个方向力量和柔韧性小臂内外旋力量和柔韧性小臂4个方向摆动力量肩膀力量定义LZ在和一些专退教练聊天时,发现他们很喜欢将羽毛球的发力分为腰力和手腕(手指)发力,谢杏芳在解说林丹(vs李毅生)的比赛时也说,反手高远球主要是“手腕发力”。
因此,LZ把手肘以上部位的发力统称为手腕(手指)发力。
这段发力中,小臂旋转和手腕的动作决定最终出球线路,小臂摆动和手指发力辅助控制弧线。
要点1. 回环引腕主动击球时,手腕的预备动作和击球后的动作是一样的,以保证回环引拍时手腕能最大限度蓄力;被动击球时,手腕直接引到位击球。
2. 斜拍面吃球要强化斜拍面击球的意识,击打同时快速裹球,球滑到甜点附近时二次发力将球甩出拍面不要急于发力,而是先以引腕到位的动作吃球,同时观察对手。
需要大力击球时,也是先以引腕到位的动作吃球,用小臂摆动的力量将球裹实才二次发力,否则容易打呲。
3. 二次发力出球(正手)以下只列出一些羽毛球教学视频不常见的动作,常规动作参见肖杰的教学视频。
反手动作是正手动作的镜像,请自行揣摩。
·劈后场击球时,小臂外旋并曲腕收腕肖杰示范 : /programs/view/zFe31Tb6mDU·滑小臂内旋并曲腕展腕,小臂内旋速度要快肖杰示范 : /v_show/id_XMjQ5ODAwNDQ=.html?from=s1.8-1-1.2林丹示范:/v_show/id_XMjQ3MzY0OTUy.html?from=s1.8-1-1.2·弹中前场中低位击球时,小臂外旋并曲腕收腕将球平快的送到直线底线林丹示范: /v_show/id_XMjQ3MTExMzM2.html?from=s1.8-1-1.2·撇中前场中高位击球时,小臂内旋并伸腕展腕将球送至网前或者腰位边线王睁茗示范 : /v_show/id_XMjQ5ODgxMzky.html?f=5581604·抹通过小臂内外旋控制球贴近网带过网李宗伟示范:/v_show/id_XMjc2ODE4MzAw.html?from=s1.8-1-1.2·放(收放和展放)中前场中低位击球时,通过小臂外旋并伸腕收腕将球放到网前边线陶菲克示范(收放):/v_show/id_XMj ...04&from=y1.2-3.4.46林丹示范(反手高位收放):/v_show/id_XNzg2NjE1Mjk2.html?from=s1.8-1-1.2·顶中后场来球速度比较平快,身体无法到位,通过小臂内旋并曲腕展腕(与挑球动作相同)被动将球顶回对方底线林丹示范(反手接推顶底线):/v_show/id_XNzA5OTE2MDg0.html?f=22225774注意事项建议将球拍竖线拉高1~2磅,加强线的横向摩擦力使用好一点的球,至少球头要硬而弹。
108 December 2023文 / 刘萍萍羽毛球后场步法的动作要领、易犯错误与练习方法摘要:步法移动及时且到位是发挥出良好技术的保障。
后场步法技术是羽毛球运动后场技术运用的前提和基础,它包括后场正手击球步法、后场头顶击球步法后场反手击球步法。
其中,后场正手击球步法又包括后场正手三步步法、后场正手两步步法和后场正手被动步法;后场头顶击球步法包括后场头顶三步步法和后场头顶两步步法;而后场反手击球步法则包括后场反手三步步法、后场反手两步步法和后场反手被动步法。
本文以介绍后场步法技术的动作要领为切入点,指出在学习该技术过程中的易犯错误,并介绍与之相配套的练习方法,指导读者如何掌握羽毛球后场步法技术。
关键词:羽毛球 后场步法 技术要领 易犯错误 练习方法1、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观察法等研究方法。
2、羽毛球后场步法的技术要领在运用后场步法技术时,根据来球距离的远近可灵活选择两步步法和三步步法;而根据来球位置和自身的状态不同,则可选择正手击球步法、头顶击球和反手击球步法。
正手击球步法和头顶击球步法的动作要领除步法移动方向不同外并无实质区别;反手击球步法则有别于正手击球步法和头顶击球步法。
下面,我们根据来球距离的远近和位置来介绍羽毛球后场步法的技术要领(以右手持拍为例)。
女,出生于 1982 年 11 月,博士研究生,首都体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羽毛球教学、训练、竞赛等方面研究刘萍萍论文THESIS2.1 后场正手步法的动作要领2.1.1 后场正手两步法技术的动作要领当对手打过来的球在正手区域且距离身体较近时,可采用后场正手两步步法技术。
以左脚的前脚掌为轴心,右脚蹬地向右后侧正手后场区域的球的落点方向后退一步,同时左脚向右脚并步,此时的重心应放在右脚上。
左脚并步后,右脚向右后方后退第二步,并在右脚落地时蹬地起跳击球。
击球后,右脚向中心位置回动一步,并换左脚蹬地回动第二步,随后双脚跳步呈接球前的准备姿势,完成后场正手两步步法。
《羽毛球》课程简介课程名称:羽毛球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代码:BTY01801 BTY01802 总学分:2总学时:60 理论学时:10实验学时:面向专业:全校学生先修课程:执笔人:张海华审定人:王洪恩吴秀云课程内容简介:羽毛球运动是灵活、快速、多变的隔网对击性项目。
动作易掌握,器材简便,充满乐趣,深受学生的喜爱。
羽毛球运动能有效发展灵活性、协调性、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对培养勇敢、顽强、沉着、果断等意志品质具有良好的作用。
本课程以羽毛球运动中的发球、击球、移动步法、裁判法以及基本理论知识为主要教材。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较为系统的羽毛球基本技术、技能和理论知识,培养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并以此为锻炼身体的手段,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羽毛球》课程教学大纲学时:60 学分:2理论学时:10 技能学时:50面向专业:全校学生课程代码:BTY01801 BTY01802 先开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执笔人:张海华审定人:王洪恩吴秀云第一部分:理论教学部分一、说明(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1、课程的性质、目的羽毛球运动是一项既高雅,又有活力,集竞技和娱乐于一身的体育运动项目,在广大学生和群众中广为流行。
理论教学是技战术学习的先导,是羽毛球专项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部分主要讲授羽毛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羽毛球技、战术分析,羽毛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2、课程任务(1)培养大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在体育学习中培养运动兴趣,养成运动习惯。
(2)帮助学生掌握羽毛球基本技术、战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学会必要的健身手段与方法,养成自觉健身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3)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组织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勇于竞争、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促进身心协同发展,促进素质教育实施。
(二)课程教学与教改基本要求根据我校教学计划,紧扣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同时重视课程内容的体育文化氛围。
《羽毛球》课程教学大纲(必修课)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21400102、课程名称(中文):羽毛球 课程名称(英文):Badminton3、学时/学分:144/4、先修课程:无。
5、面向对象:全校本科一年级、二年级学生。
6、开课院系:体育部7、教材、教学参考书:《大学体育与健康》、王家彬,虞荣安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
《新编羽毛球教程》、杨恒、王家彬、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教你打羽毛球》、张建、殷光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羽毛球实战技巧》肖杰、骞子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羽毛球竞赛规则》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二、课程性质和任务1.通过羽毛球选项课的教学和专项身体素质的练习,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的全面发展,增强自我锻炼的意识,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
2.使学生掌握羽毛球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战术,了解羽毛球比赛的规则和裁判法,能够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具有欣赏比赛的能力。
3.通过羽毛球的教学比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团结协作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使其身心健康适应社会需求。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教学内容:1.羽毛球专项理论(1)羽毛球运动特点及锻炼价值(2)羽毛球运动发展概述(3)羽毛球规则及裁判法简介2.基本技术(1)握拍法:正手握拍,反手握拍(2)发球与接发球正手发球:高远球、网前球 高球(介绍)平快球(介绍)反手发球(介绍)接发球站位与准备姿势(3)击球手法与步法正手击高远球 头顶击高远球 手击高远球(介绍) 正、反手击平高球正手吊球:劈吊、轻吊(介绍) 手吊球 吊球杀球:正手杀球、头顶杀球(介绍)前场网上击球:搓球、放网前球、勾对角球(介绍)、推球(介绍)、扑球下手击球:底线抽球、挑球 接杀球中场平击球:正、反手中场平抽球(介绍)、半蹲式中场平击球(介绍)步法: 上网步法 后退步法 两侧移动步法、起跳腾空突击步法3.基本战术单打战术:进攻战术 防守战术个人制定的战术,打法(介绍)(2)双打战术:基本站位法 进攻战术 防守战术 赛中攻与守的结合战术4.场地与器材(1)羽毛球场地画法,球网安装(2)选用球拍,拍弦和球(3)拍弦的穿法与修补(4)球拍的维护教学要求:1.教师要努力掌握教学大纲,熟悉教材内容,精心备课为学生所用。
大众体育2021年5月SPORT LEISURE MASS SPORTS272学科纵横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学生的双打战术意识水平对于学生羽毛球运动水平的发展和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有意识的加强学生羽毛球双打战术意识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1 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学生双打战术意识培养的主要内容明确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学生双打战术意识培养的主要内容,是实现学生双打战术意识有效培养的基本前提。
双打战术意识主要包括了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快速反应能力、战术思维能力以及自我调控能力等几个主要的构成要素。
因此,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针对学生双打战术意识进行培养时,同样也应从这几个方面入手:1.1 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学生羽毛球双打战术意识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条件。
这是因为,在羽毛球运动中,学生所有的行为决策都取决于自己通过观察所获得的各种信息。
是否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是否能够通过敏锐的观察获取正确的、有效的、全面的信息将会对学生在羽毛球运动中做出的各种应答行动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学生在羽毛球运动中的行为决策是否科学、是否合理与其自身的观察能力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羽毛球双打战术意识,就必须要注意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1.2 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在羽毛球运动中,良好的观察能力能够确保学生正确、有效、全面的获取场上的各种信息,为学生场上的行为决策提供参考。
但是在“获取信息”到“做出行为决策”之间,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即: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这是学生在接收到各种信息之后进行思维处理的过程,同时也是羽毛球双打战术意识的核心要素,是学生做出各种战术行动的前提。
无论学生的羽毛球技术水平有多高,身体素质有多好,缺乏正确的分析判断,在不清楚场上对手攻防行动意图的情况下也是无法做出科学的战术决策,实施正确的战术行动的。
1.3 注意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在羽毛球运动中,针对场上瞬息万变的情况,学生通常需要快速及时的改变自己的战术行动,这样才能够让所实施的战术更有效,甚至是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羽毛球正手发球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设计作者:李玉平王文清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9年第35期摘 ;要:在羽毛球运动中每球得失都始于发球,因此,发球质量高可将对手陷于被动为得分创造条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学生在课下通过微视频进行学习,在课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发球分为正手发球和反手发球,本文是针对正手发球中正手发高远球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而制定的关于羽毛球正手发球教学设计。
关键词:正手发球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文章編号:2095-2813(2019)12(b)-0174-021 ;实验假设假设: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对羽毛球技术理论与技术动作有更好理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实验内容主要针对羽毛球正手发高远球教学中的应用开展实验,实验对象是山西农业大学羽毛球选项课学生,随机抽选240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完成6周6次课。
3 ;实验对象实验前对学生的身体形态、1min单摇跳绳、羽毛球掷远和基本技术原始状态进行测试。
实验组与对照组由同一教师任教,测试由同一组教师进行考核。
3.1 正手发高远球评分标准每人6个球。
具体为:把羽毛球半场底线至中场2.5m的区域划分成10个等份,并给予从1到10(底线处为10分)相应的分值,根据落点统计每个区域的落点总数,并对数据进行统计。
如果球没有进入实验区域,视为0分。
3.2 分组单摇跳绳2人一组,一人跳绳另一人数数,完成之后两人互换,最后取班级平均数。
3.3 羽毛球掷远学生站在场地底线向前扔羽毛球,一人2次机会,取最好成绩,最后取班级平均数。
4 ;实验目的发球是羽毛球最基本的重要技术之一。
《羽毛球》教学纲要课程介绍1羽毛球课概述羽毛球运动是快速,灵活,多变的隔网对抗性项目。
技术动作多变,器材场地有一定的要求,但易学上手快,娱乐性强,深受参加运动者的喜爱。
参加羽毛球运动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敏性,对心肺功能的提高和改善有帮助,并且能培养大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使大学生掌握一项体育锻炼的方法。
羽毛球课程主要教授羽毛球的基本技术,步法移动,单双打战术,比赛规则。
本课程依据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文件精神,在羽毛球课程教学中除了传授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和基本知识以外,突出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体育文化素养、终身体育思想和自我锻炼身体的习惯,以及对大学生运动情感的熏陶,积极向上、勇于拼搏、团结协作精神等人文素质的培养。
2我院羽毛球教学改革与效果我院在羽毛球教学中采用了“程序分级教学法”和“竞赛法”互动的方式进行组织教学。
所谓“分级教学法”,就是把所有的教学内容按照从易到难的程序进行分级,教学对象按照个人掌握的技术水平分级递进学习,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例如,我们把正反手垫球、正反手发网前球、正反手发高远球、击球(中场、后场、网前)、吊球、扣球等六大基本技术组成一个程序教学组合,再按照学生对各个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进行分级,按照此程序进行组织实施。
既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内容的新鲜感,同时,也让学生领略到程序分级教学法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所谓“竞赛法”,即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相互竞争的方法来组织学生的学习。
“竞赛法”是一种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选修课教学方法。
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观念,突出了体育的竞技性和娱乐性特点,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师的主导地位也得到了很好的发挥,把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上了。
我们学校在羽毛球教学中,非常注重“程序分级教学法”和“竞赛法”的互动,在进行各技术动作的学习中,穿插了较多的教学比赛、技术达标测试、晋级和降级制度,促使学生学习中有一定的动力和压力。
【掌⽻专家】肖杰教授图解⽻⽑球运动击球基本理论(上)肖杰,⼥,原中国⽻⽑球队队员。
运动健将。
美国马⾥兰⼤学教育学硕⼠。
⾸都体育学院教授,硕⼠研究⽣导师。
⾸都体育学院赛事管理研究中⼼主任、北京市体育赛事管理与营销基地副主任。
2005年被国际⽻联指定为国际⽻联世界⽻⽑球培训中⼼主教练。
北京市⽻⽑球协会副会长。
担任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教学⽚《学打⽻⽑球》和《学冠军技术》的撰稿、⽰范和教练。
教育部全国课外活动⽂体⼯程“体育、艺术2 1项⽬”《⽻⽑球》⼩学、中学辅导教材主编。
北京市精品教材《⽻⽑球理论与实践》主编。
出版了⽻⽑球著作6部、⽻⽑球运动训练技、战术理论⽂章40余篇、教学光盘和录像带等。
《学冠军技术》⼀⽚已于今年8⽉19⽇起每周六、⽇8点30分在央视体育频道陆续播出。
⼀、技、战术术语(⼀)步法技术术语1.步法步法,指脚步移动的动作⽅法。
2.判断起动判断起动,由接球前的准备动作开始,在对⽅出⼿击球的瞬间,判断来球⽅向;同时双脚前脚掌迅速蹬地,向来球⽅向起动。
判断起动快,是迅速移动到位、争取有利击球位置的前提和保证。
3.蹬步蹬步,由⽀撑腿向前后左右等⽅向⽤⼒蹬地,获得⼒量,所产⽣的脚步位移。
4.跨步跨步,⼀脚向前后左右跨步,伴随⼿臂完成击球。
步法间的调整,多⽤跨⼩步,跨⼤步⽤于最后击球。
5.跳步跳步,争取击球时间、和获得击球⾼度,⽽腾空跃起的击球步法。
可利⽤跳步配合,完成各种击球动作。
6.垫步垫步,幅度⼩速度快的⼀种移动步法,⽤于步法间的衔接。
7.并步并步,⼀脚先移动,另⼀脚⽴即向先⾏脚并拢,完成位移。
8.回位回位,由跨步或跳步,完成击球动作后⽴即向中⼼位置回动。
击球后保持⾝体平衡,是快速回位的关键。
9.步法慢步法慢,指场上脚步移动跟不上对⽅击球的速度。
(⼆)⼿法技术术语01⼿法⼿法,⼿臂击球的动作⽅法。
02⼿臂内旋⼿臂内旋,握拍⼿向⾝体内侧转动为⼿内旋(图01-1)。
左⼿反之。
配图01-1⼿臂内旋03⼿臂外旋握拍⼿向⾝体外侧⽅向转动为外旋(图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