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胃镜的配合护理共22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22
胃镜检查配合与护理
一、适应症
1、有上消化道症状,包括上腹不适、胀、痛、烧心及反酸、吞咽不适、梗噎、嗳气、呃逆及不明原因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贫血等。
2、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不能确定病变或症状与钡餐检查结果不符等。
3、原因不明的急(慢)性上消化道出血或须做内镜止血治疗者。
4、须随访的病变。
如溃疡病、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等。
5、高危人群(食管癌、胃癌高发区)的普查。
5、须做内镜治疗者。
二、禁忌症
1、;食管、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
2、严重心、肺、肾、脑功能不全及多脏器功能衰竭者。
3、精神病及意识明显障碍不能合作者。
三、操作前评估
1、病人的年龄、病情、意识状态情况。
2、做胃镜检查的目的。
3、病人心理状态,对检查的认知程度、合作程度。
4、药物过敏史
5、环境湿度、清洁及隐藏程度。
四、操作前准备
1、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包。
2、器材:内镜、光源主机、活检钳、细胞刷、必要的各种治疗器械、表面麻醉剂,各
种急救药品(备用)以及内镜消毒设备。
3、物品:圆碗、弯盆、酒精纱布、注射器、一次手套。
4、环境:温度及湿度适宜,病房清洁整齐,光线好、关好门窗。
5、采取舒适、正确的体位。
五、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六、操作评价
1、病人能说出检查目的,主动配合检查。
2、病人体位恰当、舒适。
3、操作符合规范要求。
无痛胃镜检查术的护理配合及护理体会电子胃镜是诊治上消化道疾病直接而准确的方法之一。
但由于其操作的侵入性,患者往往有剧烈恶心、呕吐、咽喉部疼痛等不适,使患者不能很好地配合,影响胃镜工作者操作者的顺利进行。
无痛胃镜检查术系在胃镜检查时适当应用镇静剂,使患者在清醒镇静或浅睡眠状态下完成检查的新技术,整个检查过程中患者舒适无痛苦,对提高胃镜诊断的正确率和操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1]。
我院在检查前应用异丙酚(丙泊酚)、芬太尼短效镇静镇痛,使检查治疗能在睡眠、舒适中顺利完成。
术中患者无痛苦,效果满意,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08年1月至2009年8月在我院胃镜室行无痛胃镜的检查患者有210例,其中男147例,女63例。
年龄在12~69岁,平均(47±2.2)岁,2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治疗,未发生并发症。
所有患者检查前禁食和水6 h,术前常规利多卡因咽部麻醉后,患者取左侧卧位,鼻导管给氧,进行基础血压、心率、呼吸监测,有心脏病史的患者要做心电监护。
进行静脉浅麻醉,采用咪唑安定(midazolam)与丙泊酚( propofol)联合镇静,经浅静脉缓慢注射咪唑安定0.01 mg/kg,3~5 min内注入,观察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正常即放入咬口垫,继而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剂量为1.0~1.5 mg/kg,给药速度根据患者情况调节,一般在3~5 min[2]。
所有患者在检查结束后1~10 min内清醒,均未有插管的感觉,对检查过程全部遗忘。
检查过程中无一例发生中毒及麻醉意外。
心率减慢2例,静脉注射阿托品0.5~1.0 mg后恢复正常。
2 护理配合2.1 术前准备准备好电子胃镜及附件、监护仪、静脉注射用物、丙泊酚、呼吸兴奋剂、气道管理用具(插管,面罩等)、呼吸麻醉机、吸氧装置、急救药品等。
嘱患者于检查前晚22:00禁食、水,术日空腹。
向患者及家属了解有无麻醉史,有无严重的心、脑、肺、肾等疾病,解释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取得知情同意签字。
无痛胃镜检查临床应用的护理胃镜检查是目前诊断上消化道疾病最直接、最可靠的诊断方法,但普通胃镜检查过程中对胃肠道产生不适刺激,使得部分患者因惧怕而放弃胃镜检查,也有部分患者在做检查时配合不当自行拔除胃镜导致检查中断,延误病情的诊断。
在胃镜检查中采取镇静和麻醉可以使患者消除恐惧、减轻痛苦,顺利地完成诊疗,并且麻醉监管技术的应用还有利于稳定患者各项生命体征。
[1]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开展无痛胃镜检查术120例,使用芬太尼及丙泊酚行静脉麻醉,使患者在睡眠状态下接受检查,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无痛胃镜检查术的配合及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120例,其中男57例,女63例。
年龄18—76岁,体重38—85kg。
使用芬太尼及丙泊酚行静脉麻醉,待患者进入睡眠状态,用棉签触之睫毛,睫毛反射消失后立即插镜检查。
2 护理配合2.1 检查前护理配合2.1.1 了解病情进行无痛胃镜检查前应询问病史,特别是注意有无禁忌症及药物过敏史。
2.1.2 患者准备术前按要求禁食8小时及禁饮水4小时以上,并要求患者有家属陪同,协助患者测体重,如有眼镜应在检查前取下,以防损失。
有活动性假牙者,应在检查前取下,以防脱落发生误吸而导致窒息。
患者左侧卧位躺在诊查床上,加床档予以保护防止坠床。
病人头略向前倾,下肢屈曲,解开衣领或领带,宽松裤带。
嘱患者张开口轻轻咬住口垫,并粘上胶布固定好。
枕头应与肩同高,有利于插镜顺利进行。
枕上垫治疗巾,口角放弯盘,防止口腔分泌物污染诊床及患者衣物。
面罩供氧3-5升/分钟,安装心电监护,监测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并做好记录。
2.1.3 物品准备除准备胃镜检查仪器外,同时准备好急救器械和药品,高频吸氧装置,负压吸引器,多功能监护仪,插管急救物品。
检查各种仪器是否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调节室温在20-24℃之间,尽量使患者感觉周围环境舒适。
2.1.4 心理护理无痛胃镜检查术是近几年才开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许多患者对静脉麻醉的安全性存在疑虑,产生恐惧感。
无痛性胃镜的护理配合无痛胃镜检查是在常规胃镜检查时应用一定剂量的镇静剂,使患者对整个检查过程无记忆、无痛苦感觉。
2007年1月~2008年1月本院对100例自愿施行无痛性胃镜检查患者进行统计,发现效果比较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00例中男69例,女31例,年龄18~78岁,平均48岁。
1.2 方法。
术前准备同常规胃镜检查。
患者于检查前3min先经鼻吸氧,在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下静注芬太尼1ug/kg,2min后静注异丙酚2mg/kg,待进入睡眠状态立即插入胃镜进行检查,同时监测并记录血压、心率、呼吸及氧饱和度,术中检查若出现燥动者,可适当增加药量,使患者充分镇静。
1.3 结果。
1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遗忘和满意程度均达100%。
在静脉注射药物后1~2min血压均有下降,但未超过术前的15%。
心率基本在正常水平。
其中有9例在胃镜检查过程中氧饱和度下降到95%,于是停止操作予以吸氧等处理,等到氧饱和度达到99%再继续检查。
所有患者于检查后15~20min清醒,检查后感觉很好,无术中痛苦的记忆,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2 检查配合及护理2.1 术前准备。
2.1.1 适应证:应积极配合麻醉师及内镜医师全面了解病史,有无应用麻醉药及毒品史、局麻药过敏史,术前禁食禁饮情况是否已完成,有无烟酒嗜好及重要器官功能评估情况,并确认患者有无施行胃镜检查术及麻醉的禁忌证。
2.1.2 心理准备:术前患者往往会出现疑虑和恐惧感,许多患者均是为了检查疾病才不得不到医院就诊。
故检查前向患者合理介绍术前准备的情况、检查操作步骤、检查的安全性及成功施行检查后的病例。
必要时请接受过检查的患者现身说法以增强信心,消除紧张、恐惧情绪。
2.1.3 器械的准备:常规备好消毒过的胃镜、口垫、氧气、面罩、鼻导管、吸引器等,根据情况可在胃镜表面涂上石蜡油,准备心电监护设备及抢救物品和药品。
无痛胃肠镜检查治疗术的护理配合目的探讨无痛胃肠镜检查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方法。
方法针对我科选取的病例进行分析讨论,在无痛胃肠镜检查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护理配合,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配合以及术后护理等全方面护理:结果在我科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均顺利检查成功,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无痛胃肠镜检查虽然患者在检查中减轻了痛苦,但是良好的护理配合能使患者在检查前与检查后有个良好的状态,更有利于检查的成功。
标签:无痛胃肠镜;护理配合无痛胃肠镜检查因其具有无痛苦、安全性能较高、操作不复杂等优点,得到广泛认可。
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2月共进行无痛胃镜、肠镜检查1654例,针对无痛胃肠镜检查过程中患者较易出现的不良反应加强了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消化道疾病是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无痛胃肠镜检查因其具有无痛苦、安全性能较高、操作不复杂等优点,得到广泛认。
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2月共进行无痛胃镜、肠镜检查1654例,针对无痛胃肠镜检查过程中患者较易出现的不良反应加强了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科2013年6月至2014年2月,我科收治了1654例胃肠镜检查的患者,均采用无痛胃肠镜技术,其中男性患者952例,女性患者702例,年龄在4岁至78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5.6岁。
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907咧,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445例,内镜下治疗的患者302例。
1.2方法取常规胃肠镜检查体位,有义齿者取下活动义齿,建立静脉通路,以供麻醉师用药。
推药前心电监护、放好牙垫并给予持续鼻导管吸氧,在血压、脉搏、呼吸、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各项指标正常后,首先静脉注射力月西0.5~1.5mg,3~5min后静脉推注瑞酚10~25μg,然后缓慢注射利多卡因20mg、异丙酚1.5~2.0mg/kg,因为单纯静脉推注异丙酚有80%以上患者有明显的血管刺激症状,而利多卡因可减轻异丙酚的注射痛,待患者入睡,睫毛反射消失,唤之无反应,即可进行入镜检查。
无痛内镜诊疗术的配合与护理作者:吴雪娟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0年第10期【中图分类号】R540.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0)10-0266-02无痛消化内镜诊疗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内镜诊疗技术,已在国内广泛开展,它是内镜诊疗时经静脉给予快速、短效、安全的麻醉药物,使患者在安静、舒适、无任何痛苦的环境下完成整个检查过程,消除了患者的痛苦、畏惧心理。
而正确有效的护理是无痛消化内镜诊疗术成功的关键。
我院自开展无痛消化内镜诊疗以来,取得良好效果,现将配合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院2008年4月-2010年10月开展无痛内镜检查的患者300例,其中无痛胃镜52例,无痛肠镜145例,各种内镜下治疗103例。
年龄18-75岁,患者均能在麻醉状态下完成内镜检查及治疗。
常见并发症有血压下降、心率减慢、氧饱和度下降等,未出现呼吸抑制、心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
1.2 方法:按内镜检查常规进行相关准备,建立静脉通道,对病人进行全程心电、血压、氧饱和度等监测,吸氧。
由麻醉医师静脉推注丙泊酚1.5-2.5mg/kg体重,使患者达到麻醉状态再由内镜医师进行内镜诊疗。
术中根据病人反应情况追加丙泊酚药,护士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氧饱和度等情况。
诊疗结束待病人完全清醒无不适应方可离开。
护理人员协助麻醉医生根据患者反应情况随时处理。
2 配合与护理2.1 术前准备与护理2.1.1 心理护理:患者及家属对无痛内镜知识缺乏了解,护士为其介绍相关知识及术前准备工作,术后注意事项,说明在监护下进行无痛内镜诊疗安全无痛苦,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使其主动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成功率。
2.1.2 签署同意书:无痛内镜诊疗技术总体是安全有效的,但和任何检查一样,也有一定风险性存在。
丙泊酚是一种起效迅速、短效的全身麻醉药,对呼吸、循环有一定影响,极个别患者可能出现窒息、呼吸抑制、心脑血管意外等。
无痛胃镜检查的护理配合目的总结无痛胃镜检查的护理配合。
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2011年9月以来采用无痛胃镜检查的201例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术中呛咳、躁动2例,血氧饱和度下降<90% 2例,窦性心动过缓5例,通过对症处理,所有患者都能顺利完成胃镜检查,均无术中记忆,自觉欣快舒适,满意率100%。
结论护理人员在无痛胃镜检查时密切配合麻醉师、医师操作,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术前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中、术后给予合理护理是检查成功的保证。
标签:胃镜检查;无痛;护理无痛胃镜检查是一种在麻醉下进行的胃镜检查,整个检查过程患者无痛苦、无记忆、术后自觉欣快舒适、麻醉并发症少,极大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和操作成功率,是一种安全舒适的诊疗方法。
现将笔者所在科接受无痛胃镜检查、治疗的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内镜室2010~2011年9月自愿接受无痛电子胃镜检查的门诊及住院患者201例,其中男146例,女55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17岁,平均55.8岁。
其中胃镜下治疗79例,受检者中伴有冠心病32例,高血压58例,糖尿病5例,所有患者均能顺利完成常规胃镜检查及治疗。
1.2方法在静脉麻醉下进行无痛电子胃镜检查,需由内镜医师、1名麻醉师及护士的配合才能完成。
护士在整个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配合医师及麻醉师做好各项工作。
1.3术前准备仪器设备准备:Olympus EVIS260电子胃镜及内镜工作站、中心供氧及吸引系统、电动吸引器(备用)、多功能监护仪、气管插管器械人工辅助呼吸设备及内镜治疗所需用物和设备、急救车等。
患者准备:门诊患者须在疼痛门诊行麻醉风险评估,老年人且有心脏病病史者需做心电图检查,所有患者均需在术前完成无痛胃镜检查的告知手续,充分了解无痛胃镜和麻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风险和意外,并在特殊检查知情同意书和麻醉同意书上签字。
1.4术中准备建立静脉通道,接好三通管,输入生理盐水,连接心电监护仪,给予脉搏、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的监测,鼻导管吸氧3~5 L/min。
无痛胃镜检查护理配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无痛胃镜检查的护理配合。
方法:对随机抽取2012年4月~2014年11月80例自愿接受无痛电子胃镜检查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对比组使用普通胃镜检查,而研究组使用无痛胃镜检查,分析两组的检查效果。
结果:研究组未出现咳嗽、躁动、恶心等症状,而对比组则有1例患者存在恶心的症状,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护理人员在无痛胃镜检查的过程中要配合医师、麻醉师的具体操作,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同时也要加强心理护理,实施合理护理确保检查成功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胃镜检查;无痛;;护理无痛胃镜检查是一种常用的胃镜检查,其特点在于需要使用麻醉,这样可以让患者在无记忆、无痛苦中进行检查,而且手术后麻醉并发症少、自觉欣快舒适,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舒适度,是一种临床上舒适安全的检查方法[1]。
本文分析无痛胃镜检查护理配合,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2年4月~2014年11月80例自愿接受无痛电子胃镜检查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
研究组40例患者,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分层于18~65岁,平均年龄为(47.85±5.8)岁,其中糖尿病12例,伴有冠心病28例。
对比组40例患者,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分层于19~66岁,平均年龄为(48.85±5.9)岁,其中糖尿病15例,伴有冠心病25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各方面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比组使用普通胃镜检查,而研究组使用无痛胃镜检查,具体内容如下。
1.2.1普通胃镜检查在手术之前的6个小时要引导患者停止进食,并且要帮助患者去除饰品、义齿等。
为了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在手术之前要加强心理护理,不仅要将手术基础过程告知患者,也要把体位变化与正确呼吸等知识告知患者。
实施无痛内镜的护理配合及体会无痛内镜检查是在麻醉状态下进行的内镜检查,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恐惧,提高检查的依从性和准确性。
作为护理人员,在无痛内镜检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良好的护理配合对于保障检查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我在实施无痛内镜护理配合中的一些体会。
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无痛内镜检查的不了解,可能会产生紧张、焦虑和恐惧等情绪。
因此,术前护理人员应耐心地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无痛内镜检查的目的、方法、过程和安全性,消除患者的顾虑,增强其对检查的信心。
同时,可以分享一些成功案例,让患者了解到大多数人都能顺利完成检查,且不适感极小。
2、术前准备(1)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过敏史、用药史、疾病史等,特别要关注有无心肺疾病、呼吸道疾病等,以评估患者对麻醉的耐受性。
(2)指导患者术前禁食 6 8 小时,禁饮 4 小时,以防止在检查过程中发生呕吐、误吸等并发症。
(3)完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确保患者身体状况适合进行无痛内镜检查。
(4)签署知情同意书,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检查的风险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使其充分了解并同意后签字。
3、物品准备(1)准备好内镜检查所需的器械和设备,如内镜、活检钳、注气注水装置等,并确保其性能良好。
(2)准备好麻醉药品和急救药品,如丙泊酚、芬太尼、阿托品、肾上腺素等,以及相关的急救设备,如氧气、吸引器、除颤仪等。
二、术中护理1、体位护理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通常为左侧卧位,双腿屈膝,头稍向后仰,以便内镜顺利插入。
在患者的头部下方垫一软枕,以增加舒适度,并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
2、生命体征监测在检查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
每 5 10 分钟记录一次,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配合医生操作(1)协助医生进行内镜的插入和操作,根据需要调整患者的体位和内镜的角度。
(2)及时传递医生所需的器械和物品,如活检钳、止血夹等,并确保操作过程中的无菌原则。
无痛胃镜检查的护理配合摘要:目的:探讨无痛胃镜检查中护理配合及监测。
方法:选择962例无痛胃镜检查术中护理出现的危险因素作回顾性分析。
结果:962例患者顺利完成无痛胃镜检查。
结论:全面精心的护理是无痛胃镜检查术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无痛胃镜检查;护理;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胃镜检查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上消化道疾病的诊疗,由于检查时有呛咳、恶心等不适,使患者对胃镜检查常有恐惧感,以致部分患者不愿检查[1],或者不能很好地配合,使术者无法进行仔细检查。
随着麻醉与内镜检查相关技术广泛应用,无痛胃镜检查因其无痛苦、依从性好而越来越受到广大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欢迎。
但无痛胃镜检查术存在许多潜在的风险,如麻醉意外、呼吸抑制、输液部位漏液、咬口脱落、出血等,因此,在行无痛胃镜检查时,合理的护理是安全完成检查的重要环节,现对我科消化内镜中心 2012年1月至 2014 年12月的962例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的护理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962例均为我院 2012年1月~2014年12月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门诊和住院患者,男589例,女373例,年龄13~86(平均年龄42.5)岁。
1.2 方法:术前准备,建立静脉通道,正确的检查体位,由麻醉医师静脉推注芬太尼、丙泊酚,进镜检查至结束。
1.3 结果:本组962例患者,输液部位渗漏14例,出血6例,咬口脱落15例,出现呼吸抑制78例。
胃内见大量泡沫影响观察13例;低血糖8例,呛咳79例,1例检查后发生窒息而缺氧,以上情况及时发现经及时处理后顺利完成检查,无并发症发生。
2.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分析无痛胃肠镜诊疗术的并发症主要是由于丙泊酚的不良反应及麻醉时患者对刺激反应敏感性下降引起。
尤其是老年患者,因其调节功能差,加之术前又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此时的血容量相对不足并未显现,但丙泊酚在镇静麻醉后同时具有循环、呼吸的抑制作用,此时外周循环阻力下降、心率减慢造成血压下降,血氧饱和度下降。
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护理配合随着消化道内镜技术的发展,消化道内镜已是消化系疾病诊断、治疗常用的重要工具。
现如今,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医疗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在内镜检查中安全、无痛苦。
在这种情况下我院开展了无痛胃肠镜检查。
“无痛胃肠镜”是通过静脉应用镇静、镇痛及麻醉药,让接受胃肠镜检查和治疗的患者在全麻(即“无痛”)状态下完成整个诊疗过程[1]。
我院自2016年1月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共137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配合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371例,其中男性739例,女性632例,年龄19~70岁,无痛胃镜843例,无痛肠镜528例。
纳入标准:①年龄在70周岁以下,②麻醉科会诊符合要求并配合医生的患者,③血压控制在180/110mmhg以下。
排除标准:①严重冠心病及心肌损伤伴严重心功能不全者,②主动脉瘤,③出血性休克,④急性咽炎、扁桃体炎、肺炎或其他感染伴有发热,⑤哮喘性呼吸困难、重度肺功能障碍,⑥体质极度衰弱,⑦患者不予合作或精神疾病患者。
1.2 检查前准备??按常规胃肠镜检查及麻醉前准备,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患者的现病史、既往史以及用药史。
准备好胃肠镜下治疗所需仪器、内镜附件、负压吸引器、急救物品、急救药品等,确保机器正常运行,检查设备齐全并且性能完好。
建立静脉通路、持续吸氧、心电监护。
2.护理2.1 心理护理???多数患者来医院就诊检查带有焦虑、恐惧心理,内镜中心应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布局合理、整洁,物品放置有序,工作人员态度既要严肃认真,又要和蔼可亲。
护理人员在接待前来检查的患者时,应增强护患沟通和心理护理[2],从检查原因入手,向患者解释检查或手术的方法、流程、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耐心做好解释工作,赢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能在心情比较放松的情况下接受检查。
2.2 检查中护理??为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取下活动的义齿,放置牙垫,妥善固定输液肢体,严防漏针漏液情况,检查室常规备有抢救车,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麻醉师确认患者进入麻醉状态,即可配合医生插镜,动作轻柔,注意观察监视器上的图像和摄片的情况协助医生做好患者的活检、治疗、止血等医用器械,缩短检查治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