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防御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76 MB
- 文档页数:30
●动物的防御行为乌龟身披坚韧的“战甲”慢步前进,一旦遇到敌害,就会将头、颈、四肢都缩回甲内。
于是人们常用“缩头乌龟”来形容人的胆小怕事。
其实乌龟“缩头”是无可指责的,因为这是它躲过敌害的最有效的方法。
要知道,在动物界中,弱肉强食,生存竞争相当激烈,任何一种动物都不愿坐以待毙。
因此,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它们各自形成了躲避敌害的独特方法,从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防御敌害、保护自己的防御行为。
自然界中,动物的体色千差万别,但很多种类的体色都与它生活的环境保持一致,借以逃避其它动物的敏锐目光。
有的动物更是技高一筹,它们的体色可以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避役之所以被称为“变色龙”就因于此。
一些蛙类和比目鱼类也都有这个本事。
有些动物在体色适应环境的基础上,能够模拟环境中的物体,如竹节虫在竹枝上静止不动时就像一段枝条;枯叶蝶双翼合拢时,酷似一片即将飘落的树叶。
这些动物的“拟态”令敌害真假难辨,它们也就得以逃生。
现代战争中有“烟雾弹”、毒气弹”,在动物界中也有不亚于它们的武器。
乌贼和章鱼在敌害临近时会突然将墨囊中的墨汁喷出,然后在海水变黑的掩护下逃走;白鼬、黄鼠狼,甚至昆虫中的臭虫、放屁虫等都能在情急之时放出臭气,在敌害被奇臭熏得反应迟钝之际溜之大吉。
生活在海洋中的蝴蝶鱼,尾端长得颇像头部,平时它在水中倒退漂游,如果遇到敌害,它会利用敌害的错觉而向头部方向正游逃遁。
这种“声东击西”的逃跑方式颇为有效。
有的动物为了逃命,竟不惜牺牲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壁虎、蜥蜴断尾,蚰蜒、大蚊断足,海参弃肠……这种“自残”的方式能把敌害吸引到被舍弃的器官上去,这些动物乘机溜走。
在无路可逃的时候,很多动物还会“装死”,然后在敌人失去兴趣或放松警惕时,伺机逃走。
狐狸、野鸭、负鼠、野兔等好多动物都会这种逃生手段,就连小小的昆虫在受到侵害时,也会六足蜷缩,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地“装死”。
动物的防御行为复杂多样,方式各异,但都能相对有效地防御敌害、保护自己,从而使自己的种族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