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ppt课件(第一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1.97 MB
- 文档页数:31
课文《生命,生命》说课稿(总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课文《生命,生命》说课稿课文《生命,生命》说课稿《生命,生命》说课稿1一、教材解读《生命,生命》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开头发问:生命是什么?接下来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讲了飞蛾绝境求生、瓜苗从砖缝中长出、倾听心跳三个小故事,表现出作者杏林子对生命真谛的思考、探究与领悟,最后一节道出心声。
向读者传递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生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文章主体部分的三件小事看似浅湿,实则含义深刻;看似并列,实则层层递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抓住重点词语,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无限的价值。
三、教学策略“生命是什么”这样一个深刻的问题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
为此设计教学流程时,我紧扣文路,设计教路,铺垫学路,主要是以下几点:(一)情景导入,引发生命的思考;(二)品词析句,感受生命的跃动;(三)联系生活,欣赏生命的顽强;(四)亲身体验,领悟生命的责任;(五)叩问心灵,追求生命的价值。
四、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引导学生读通课文内容,学会生字新词。
以下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发生命的思考播放一组大自然生机盎然的图片,然后引用杏林子的话导入新课: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季节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色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这个环节,我让学生看到与普通生命绝然不同的画面,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生命是什么我们该如何看待生命呢并自然引出课题“生命,生命”。
(二)品词析句,感受生命的跃动学生对生命有新的思考,就急于想从文本中找出答案,这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飞蛾求生的这个事例中感受生命的跃动,让学生划出令自己震撼的句子,重点出示:“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句中飞蛾求生欲望之强烈,显而易见,学生在“挣扎”、“极力鼓动”这些重点词语的朗读中,能想象出飞蛾为了一线生机使出所有力量,这时,老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飞蛾是在什么情况下挣扎求生的?通过品悟,学生明白飞蛾此时身处绝境,毫无生还的希望,然而追求生存的力量却又是如此强烈,让它奋力拼搏,飞蛾绝境求生给学生震撼与启迪:生命是如此重要。
小学语文四年级《生命生命》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一、教材分析:《生命生命》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
本单元围绕“生命”这一主题,通过一个个形象、具体的人物和事例来体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读书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生命生命》一文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刻,通过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的有机结合,告诉读者:要珍惜、热爱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本文是学生应在四年级下学期学习的课文,现在提前一学期学习,而且脱离了单元其它课文的辅助理解,对于刚步入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形象思维能力较强,但抽象思维稍显不足,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成了本课的难点。
为此,我将紧紧围绕单元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和相关资料读懂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与理解,并且获得启示。
二、教学目标:1、认识“扰、诊”等5个生字,读准并会写本文出现的8个生字,掌握由生字组成的“不屈向上、茁壮生长、震撼”等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借助资料读懂文中的三个小故事,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三、教学准备1、学生的预习内容:(1)用横线将文中由生字组成的新词画出来,用自己的方式自学生字以及不理解的词语。
(2)读准字音,将课文读通顺。
(3)查找并摘抄有关本文作者(台湾作家杏林子)生平的资料,150字以内。
(4)请每位学生准备一张稿纸,课堂练习中使用。
2、教师的教学准备:(1)钻研教材,设计教学设计。
(2)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3)给每位学生提供课文复印件。
(4)请组委会帮助给上课学生布置预习作业。
3、教室环境布置:课桌按同桌方式布置。
《生命生命》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字,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4、学习作者从小事物中感悟大道理(以小见大)的写法,学会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进行仿写。
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事例中蕴含的道理,学习作者从小事物中感悟大道理(以小见大)的写法,学会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进行仿写。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1.同学们。
老师这里有一首有意思的小诗,你能帮老师填写完整吗?天空说:生命是飘荡的白云。
海洋说;生命是---------------大树说:生命是---------小鸟说:生命是-----------2.每个人对生命的理解不同,“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彩斑斓的蝴蝶。
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
”猜猜这句话是谁说的?3.这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对生命的感悟。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她写的一篇文章《生命生命》(板书)4.师:关于作者,你课前收集了哪些她的资料?(生介绍)师:老师也收集到了他的资料,大家快速的默读一下。
全身80%以上的关节坏死。
就是这样一位残疾人用她惊人的毅力,写下了四十多本著作,被誉为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作家,我们将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她趴在膝盖上写出来的。
想读吗?二.检查字词,朗读课文1.课前同学们对课文进行了预习,下面老师来检验同学们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出示:骚扰跃动糟蹋这组词语是描写什么的?震惊震撼师:这组词语意思相近,有什么区别?(震惊倾向于表现在表面上,有惊讶之意,震撼表现在内心多一些,程度更深一些。
)选词填空。
1.雨来这么小的孩子在面对鬼子时表现出来的勇敢和机智的游泳技术令人( ),我十分敬佩。
2.他的感人事迹( )了我们的心灵。
师:我们在理解词语时可以通过查字典,结合语言环境和表达的感情色彩来区分。
2.指导书写:欲3.师:生字掌握的很好,下面老师来检验同学们的朗读情况。
小学语文《生命生命》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命的珍贵,懂得珍惜生命。
2.培养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观察思考、表达交流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命的美好。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如“生命的价值”。
2.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四、教学准备1.课文《生命生命》2.生命教育相关图片、视频3.学生作业本、文具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老师出示一张生命成长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感受生命的美好。
2.学生分享朗读感受,老师点评并指导。
(三)课堂讲解1.老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
2.学生提问,老师解答。
(四)课堂互动1.老师出示生命教育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看法。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五)小结2.学生发表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老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对生命有什么新的认识?”2.学生回答,老师点评。
(二)课堂讲解1.老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生命价值。
2.学生提问,老师解答。
(三)课堂互动1.老师出示生命教育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观看并发表看法。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四)实践活动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关于生命教育的主题活动。
2.各小组分享活动设计,全班投票选出最佳方案。
(五)小结2.学生发表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老师提问:“我们学习了《生命生命》这篇课文,你们对生命有什么新的认识?”2.学生回答,老师点评。
(二)课堂讲解1.老师讲解课文中的寓意,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
2.学生提问,老师解答。
(三)课堂互动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将课文内容运用到生活中。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3、引导学生领悟前两个事例中蕴含的意思一、交流关于生命的名言,导入生命主题1、学生读自己课下搜集的关于生命的名言,课件展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今天,让我们带着对生命的深情与敬畏走入台湾著名作家杏林子的文章。
板书课题.19.生命生命你发现这个题目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这样的题目你会读吗?齐读题目二、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㈠杏林子是台湾女作家,类风湿性关节炎,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在杏林子的眼里,生命到底是什么呢?1、自由读全文,读准生字词的音,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课件出示词语:骚扰挣扎跃动欲望震惊砖缝竟然冲破坚硬不屈茁壮听诊器沉稳震撼糟蹋短暂有限珍惜开火车读,齐读,适时纠正字音,课件展示易错字写法。
㈡整体感知课文。
1、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围绕“生命”写了哪几个事例?2、集体交流,板书三件事例。
3、文章前半部分叙述了这三个事例后引发了杏林子怎样的感悟?(出示句子: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齐读后板书:让有限的生命体现无限的价值)4、请同学们看着板书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围绕生命主旋律,精读2、3自然段过渡:飞蛾这个事例引起作者对生命怎样的思考呢?(一)精读第2自然段1、范读第2自然段,边听边想:你从飞蛾这小生命身上感受到什么?请找出有关语句说明。
2、汇报:在词句的品读中感受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
跃动能换成跳动吗?课件出示句子3、如果你是这只被人捏在手里的飞蛾,命悬一线,你在心里对自己说什么?(一定活下去,顽强抗争,绝不放弃)4、飞蛾的求生欲望使我对这个小生命的态度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变化,一开始我觉得飞蛾怎么样?后来呢?(板书:震惊)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我很震惊?自由读、指名读,把作者的震惊读出来。
19《生命生命》教案藤县朝阳小学四(4)班覃焕乾一、教案背景:杏林子为笔名,原名刘侠(1942年2月28日~2003年2月8日)台湾知名作家,静宜大学荣誉博士。
内政部伤残服务中心顾问兼义工组组长;台北市南机场社区发展实验中心辅导;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创办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残障联盟创会理事长;十二岁时罹患罕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时手脚肿痛行动不便,自此身心饱受病痛煎熬。
作品《生命生命》已选入小学语文四年级人教版教科书第19课。
杏林子在61岁时,由于菲佣照顾不周,由家里的楼梯摔下毙命。
杏林子是一个不向命运屈服的作家,虽然她已经离去,但她依然活在读者的心中。
二、教材分析:《生命生命》这篇课文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
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是一篇抒写感悟人生的好文章。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二是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本课的重难点是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
三、教学方法:以读悟情。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重点: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难点: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2、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三)、导入新课同学们,在《触摸春天》我们感受到盲童安静用心触摸春天的奇迹,在《永生的眼睛》里我们体会到琳达一家三代捐献眼角膜的高尚情操,今天让我们跟着台湾作家杏林子走进19课去思索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
(板书课题:生命生命)(四)、揭题,介绍作者。
1、生齐读课题。
(指导:读出停顿以及两个词语的不一样)2、生命是宝贵的,也是短暂的,杏林子在她宝贵的生命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让我们走近杏林子。
(出示投影,师介绍。
)(五)、初读课文,学会生字,概括主要内容。
1、了解了杏林子的艰难人生,让我们读读她的文章吧,请同学们带着自读要求轻轻地打开书自由地读一遍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