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景观设计的探索——上海浦东新区合庆镇新农村建设综合景观规划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740.71 KB
- 文档页数:4
上海新农村规划方案第1篇上海新农村规划方案一、前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农村建设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
本方案旨在结合上海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合法合规的规划方案,以促进上海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目标1. 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2.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
3.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 传承乡村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三、规划原则1. 合法合规:确保规划内容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法规要求。
2. 科学合理:充分考虑地形地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因素,合理布局各项建设。
3. 突出特色:挖掘乡村文化,发挥地域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新农村。
4. 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保护,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四、规划内容1. 土地利用规划(1)严格保护耕地,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2)合理配置农村居民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3)加强生态保护,对生态脆弱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2. 基础设施规划(1)道路:完善农村道路网络,提高道路硬化率,保障村民出行安全。
(2)供水:加强农村供水设施建设,提高供水质量,确保村民饮水安全。
(3)供电:提升农村供电能力,满足村民生产生活需求。
(4)通信:推进农村通信网络建设,实现宽带网络全覆盖。
3. 产业发展规划(1)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农民收入。
(2)扶持乡村特色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
(3)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4.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1)加强生态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
(2)加强水环境治理,改善农村水环境质量。
(3)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能力。
5. 乡村文化建设规划(1)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2)传承乡村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3)开展文明乡村创建活动,提升村民文明素质。
五、实施保障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浦东新区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和《上海市乡村建设行动推进方案(2023-2025)》部署要求,结合《浦东新区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全面推进现代化城区建设的意见》,制订本行动方案。
一、行动目标2023-2025年,聚焦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目标,立足浦东引领区发展定位,通过新一轮美丽乡村建设行动高效实施,打造浦东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示范乡村、未来乡村,充分展现浦东乡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美学价值,形成“精品城区、现代城镇、美丽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城乡融合发展现代化城区新格局。
通过大力实施全域土地整治、示范村市区镇三级联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农村人居环境优化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乡村产业建设、生态河道建设、农村道路建设、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等专项行动,在浦东乡村地区形成“百业兴旺、百花齐放、百村示范”美丽乡村新局面,农村生产生活设施进一步改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进一步缩小,乡村生态环境明显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得到增强,把引领区乡村建设成乡村中的引领区。
浦东新区2025年美丽乡村建设主要指标二、重点任务(一)强化乡村规划引领先导。
发挥郊野单元村庄规划、“三区三线”划定等乡村规划体系的引领先导作用,强化依照规划推进实施的意识,统筹落实乡村振兴示范村、示范镇和示范带建设用地指标,助力推进乡村振兴建设。
指导推进示范村建设中涉及规划调整、乡规证办理、集体建设用地和设施农用地审批备案等工作。
指导推进保留保护村全覆盖开展村庄规划深化和设计,强化乡村风貌评估和引导。
因地制宜、科学合理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点建设,推进示范片区整体风貌提升。
完善乡村责任规划师制度,推行驻镇、驻村设计服务。
(责任单位:区规划资源局、区建交委、区农业农村委、临港管委会相关部门、各镇)(二)加快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上海市浦东新区美丽庭院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作者:刘海义来源:《知识文库》2019年第15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其重要时代背景;上海浦东新区以美丽庭院建设为抓手,推进浦东美丽乡村建设,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作了有效的探索与实践,美丽庭院建设过程中也给我们带来若干思考: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继续着力解决好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发展理念上,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充分发动群众,建立以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自治、德治、法治“三治”协调的治理体系。
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环节,推进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成为重点。
一些地区明确提出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并采取多种组合措施加速推进。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精神,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加快推进浦东新区更高水平上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步伐,在全区农村开展了以净化环境、绿化庭院、弘扬文明乡风为主要内容的美丽庭院建设活动,以此为抓手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推进“安全、有序、整洁、文明、美观”的浦东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庭院的“美”,不仅要有整洁有序的形态美,更要有乡风文明的“精神美”、和谐幸福的“生活美”、富有情怀的“文化美”、治理有效的“机制美”。
到目前为止,创新试点工作已扩大到21个镇(南汇新城镇、金桥镇、高行镇基本无村庄)111个村,为面上推进探索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初步经验。
具体内容是:第一,整治环境、美化庭院,打造生态美。
结合“无五违村居”创建,各试点镇村均把环境整治、拆除违章、清理庭院作为起步阶段的重点工作,促使试点区域环境迅速有了较大改观。
在清理宅前屋后的同时,合理利用零星土地,因地制宜打造“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美化生活环境,让村民切实感受美丽庭院建设成果。
同时,各镇村在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面也积极探索、主动而为,周浦镇自筹资金800万先行建设了棋杆、界浜、瓦南试点村组的污水纳管,并在农村地区设置垃圾集中收集和分类点50个;大团、泥城、航头等镇积极探索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的有效机制。
探索城镇公益林建设工程景观设计思路 ——以2022年浦东新区航头镇公益林建设工程项目为例周筱兰发布时间:2023-06-17T10:25:38.853Z 来源:《小城镇建设》2023年4期作者:周筱兰[导读] 本文章以“2022年浦东新区航头镇公益林建设工程”项目景观设计为例(后简称本景观设计项目),作者认真分析了航头镇公益林建设项目各个村地块的现状环境、面积、现有植物种类、特点,以及土质使用概况和性质,前期做了大量现场踏勘,为后续根据地块特点的不同,进行分区块设计,拓展了项目公益林设计思路,为后面施工图奠定了基础,可供设计工作者参考或借鉴。
上海浦东新区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 200235摘要:本文章以“2022年浦东新区航头镇公益林建设工程”项目景观设计为例(后简称本景观设计项目),作者认真分析了航头镇公益林建设项目各个村地块的现状环境、面积、现有植物种类、特点,以及土质使用概况和性质,前期做了大量现场踏勘,为后续根据地块特点的不同,进行分区块设计,拓展了项目公益林设计思路,为后面施工图奠定了基础,可供设计工作者参考或借鉴。
关键词:城镇公益林;建设工程;生态环境;景观设计公益林建设是指以保护和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加快城市绿地建设、保持生态环境平衡、保存动、植物资源多样性,和科学发展的良性循环、为科学实验研究、满足森林覆盖达到旅游特色,和很多土壤功能闲置,建设土壤流失起到关键性建设作用。
通过公益林植物栽植、树叶季节性更换,落在土壤中保持了林地水份蒸发,减少表面径流,可调节当地气候变化等,减少风沙的袭击,,避免城市居民伤害,增强抗风功能,形成自然的生态林带。
本项目公益林景观设计,是为了航头镇落实本市推进健康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改变生态环境,增加森林资源,到达了全民参与和维护;涉及到13个自然村,155个地块,建设用地713.51亩[1],是为达到航头生态和振兴经济双赢。
1 项目概况本项目名称是《2022 年浦东新区航头镇公益林建设工程》,该项目造林地位于该项目造林地位于航头镇;地处黄浦江东岸,地处浦东腹地,和奉贤区、闵行区接壤。
45上海浦东专辑 第24卷[摘 要]邓三村位于上海浦东新区,是典型的上海郊区农村。
浦东新区选择邓三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试点,以“习俗与文脉保持乡村特色,生活质量向城市看齐”为主导思想,围绕建造集中居住点、配置基础设施、构建道路系统、塑造生态景观、保护特色风貌、培育旅游产业等内容进行规划设计,使之成为“现代化的桃花源里人家”,积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经验。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郊区农村;可持续发展[文章编号]1006-0022(2008)S0-0045-02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BResearch on New Rural Planning on the Urban Fringe —A Case Study of Dengsan Village,Pudong New Area, Shanghai/Yan Ji[Abstract] Dengsan village is typical of the rural villages on the urban fringe of Shanghai. A plan renovation strategy is designed to integrate both natur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with infrastructure to create a rural tourism system. The plan is intended to create both a modern and idyllic rural village.[Key words] New rural construction, Rural on the urban fring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城市郊区新农村规划探索 —以上海浦东邓三村规划设计为例□ 严 己邓三村是上海市郊富有特色的典型农村,被上海市浦东新区选择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试点,以“习俗与文脉保持乡村特色,生活质量向城市看齐”为主导思想,建成生态环境良好、交通便捷、公共设施完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合庆集镇控制性详细规划05、10、12-18街坊局部调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2.21•【字号】浦府[2011]390号•【施行日期】2011.12.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合庆集镇控制性详细规划05、10、12-18街坊局部调整的批复(浦府〔2011〕390号)区规划土地管理局:你局《关于报请审批〈浦东新区合庆集镇控制性详细规划05、10、12-18街坊局部调整〉的请示》(沪浦规土规〔2011〕667号)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合庆集镇控制性详细规划05、10、12-18街坊局部调整》。
规划范围:东至远东大道、南至高科东路(接蔡路社区)、西至汇庆路、北至凌白路。
二、原则同意规划定位及规模、功能布局、交通组织等相关内容。
规划总用地面积90.2公顷。
城市建设用地78.6公顷,其中居住用地21.3公顷,公共设施用地19.1公顷,绿化用地15.6公顷,市政设施用地0.3公顷,道路广场用地19公顷,备用地3.3公顷。
规划总建筑面积69.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27.9万平方米,社区及公共设施2.2万平方米,基础教育设施0.7万平方米,商办建筑38.1万平方米,其他建筑0.4万平方米。
规划人口约0.87万人。
三、应合理组织交通流线,协调好周边地区的交通关系。
四、应确保各类市政设施的用地,结合规划实施进一步征询相关部门意见。
特此批复。
二Ο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10智城实践NO.23 2019智能城市 INTELLIGENT CITY乡村振兴背景下大都市郊野地区的规划探索——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新镇郊野单元 (村庄) 规划为例蒋姣龙(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 200040)摘 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郊野单元(村庄)规划作为郊野地区发展的顶层设计必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海市郊野单元(村庄)规划是覆盖乡村地区、统筹全地类、全要素的综合性、统筹性、实施性和策略性规划。
文章结合浦东新区川沙新镇郊野单元(村庄)规划实践,紧扣郊野地区的发展优势和发展困境,重点从发展定位、生态建设与风貌塑造、建设用地减量、农民集中居住、图则管理等多方面详细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规划思路和路径,以期能为其他大都市郊野地区的相关规划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乡村振兴;郊野地区;郊野单元The exploration on metropolitan rural areas plann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 case study of Pudong Chuansha countryside unit (village) planning in ShanghaiJIANG Jiao-long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country unit (village) planning will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as a top-level design of rural areas. Shanghai country unit (village) planning is a comprehensive,overall and enforceable strategic planning covering all the elements in the whole rural areas. Taking a case study of Pudong Chuansha countryside unit (village) planning,the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advantages and difficulties of the rural areas,tries to discuss the planning ideas and path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such as development orientation,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features shaping,construction land reduction,farmers' concentrated residence,map management,in order to be able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planning of other metropolitan rural areas.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areas ;country unit planning 1 研究背景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乡村振兴,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上海市郊区乡村振兴以设计引导型的乡村建设思考——以青浦区为例发布时间:2021-07-15T15:47:23.203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7期作者:郭双运[导读] 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是以村庄改造基础,叠加田、水、路、林等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改善项目,提出的政策拼盘。
郭双运上海浦升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200000摘要: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是以村庄改造基础,叠加田、水、路、林等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改善项目,提出的政策拼盘。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自下而上"动力不足,政策分工不明,缺乏协调统筹,管理粗放等问题。
本文以青浦区两个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为案例,探讨了如何通过设计引导,将国家政策资源精准落实在乡村的产业、生活和生态环境建设上,真正使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成为指导乡村振兴的实用纲领。
关键词:设计引导;美丽乡村;青浦区DESIGN - GUIDED RURAL CONSTRUCTION THINKING ON SUBURBAN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SHANGHAI ——TAKE QINGPU DISTRICT AS AN EXAMPLEGUO SHUANGYUNABSTRACT: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achieve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a combination of policies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village reconstruction and projects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working and living conditions such as farmland, water, roads and forests.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bottom-up" motivation, unclear policy division, lack of coordination and overall planning, extensive management and so on. In this paper, the construction planning of two beautiful villages in Qingpu District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how to accurately implement national policy resourc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industry, life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rough design guidance, so as to truly make the construction planning of beautiful villages become a practical guideline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KEY WORDS: Design Guide;Beautiful Village;Qingpu District1.概述上海市美丽乡村建设的主线是"美在生态、富在产业、根在文化",在全面保障农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上,促进农村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祝桥镇E1b-7、E1b-2地块建筑概念方案献给祝桥的孩子们教之场所,育之摇篮这是一座社区、居民和孩子们一起成长的学习天地周边现状EXISTING SURROUNDINGE1b-7,E1b-2西侧和北侧是已被规划的住宅片区,东侧,南侧则是现存住宅片区以及街角公园。
1.2.3.1253645.6.4.用地条件SITE CONDITION基地解读基地退界SITE BACK校园可设入口边界CAMPUS ENTRANCE景观条件SURROUNDING CONDITIONS 边界因素FACTOR OF BOUNDARY基地基地基地地块名称:E1b-7、E1b-2用地面积:21768㎡、10025㎡容积率≤1.0建筑高度≤24m 绿地率≥35%班级数量:初中24班、幼儿园20班日照要求:初中普通教室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应少于2小时,至少应有一间科学教室或生物实验室的室内能在冬季获得直射阳光。
幼儿园活动室应保证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有效时间不少于3小时。
室外地面活动场地应保证一半以上面积在冬至日日照有效时间不小于2小时。
用地尺度:南北边长度175.9m ;东西边长度最宽181.3m边界条件:基地北、东、西与住宅小区隔路相邻。
停车控制指标:配建停车位不少于教职工人数的50%;临时停车位2辆/百位学生;非机动停车10辆/百位学生。
基地1.体育场落位将体育场置于场地南侧,教学功能集中在北侧,保证校园动静分离,使得学生拥有安静的学习氛围。
2.体量落位沿北侧场地,教学等功能落位条形体量,风雨操场与食堂结合设计,形成集约高效的校园。
3.体量变形体量“人”字形扭转变形,旨在营造以学生为本的集约校园,打造开阔的校园空间。
设计策略DESIGN STRATEGY4.功能布局普通教室设置在北侧远离操场的区域保证学生拥有静谧的学习氛围,底层设置专业教室,保证清晰地功能分区5.屋顶空间充分利用屋顶营造多样的空间氛围,非机动车库结合下沉庭院设置,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氛围。
案例乡野的秩序与精神:上海前⼩桔创意农场景观设计探索前⼩桔创意农场是上海⾸个以柑橘为主题的创意体验农场。
它位于上海青草沙畔长兴郊野公园西⼊⼝处,拥有优良的⽔⼟条件和⽣态环境。
这⾥原本是前卫农场的柑橘种植基地,设计最⼤程度尊重了场地现状,采⽤乡⼟⾃然⼯法,让这⽚⼟地能够更加⾃在地呼吸,并在乡野中呈现出有品质的秩序和精神。
全景鸟瞰图⽚来⾃前⼩桔农场⼩动物乐园区鸟瞰图⽚来⾃前⼩桔农场[查看更多全景图请查看阅读原⽂ ]前⼩桔场地设计总平⾯图话不多说,下⾯我们就跟着⼩编的脚步来开始游览吧!—— 第⼀站 ——主⼊⼝⼴场橙⾊是前⼩桔农场的主题颜⾊。
来到⼊⼝,游客被彩钢围栏上鲜艳的⾊彩吸引;穿过廊桥才可以进⼊农园,更增加了好奇⼼。
⼊园后豁然开朗。
由于受到农业⽤地路宽的限制,设计保留现状场地上⾯橘树林肌理,采⽤化整为零的做法,通过多条宽度不等的道路来组织疏导交通⼈流。
主⼊⼝廊桥和彩钢围栏景墙、坐凳都采⽤旧⽔泥砖改造化整为零的道路设计—— 第⼆站 ——五⾕园五⾕园的设计采⽤了平直的线条,提醒这是⼀处农业⽣产种植园地。
种植园中央设有⼀块6丈×10丈的活动草坪,⼤⼩刚好等于1亩,游客在此得以感知到“⼀亩⽥”的尺度。
草坪上插播蒲公英、酢酱草、⽩三叶、紫花地丁等低矮品种,增加抵御病⾍害能⼒。
环绕四周的五⾕园采⽤四季轮播,每年约有两个⽉能够展现“五⾕丰登”的景象。
在这⾥你可以识五⾕,知稼穑,明⽢苦。
这是传统农耕⽂明的⼀个⼩⼩的缩影,⽣长收藏,四季轮回。
育苗、插秧、巡⽥⽔、灌浆、收获、晒⾕、脱粒、辗⽶,这只是稻⽶的⼀季的流程,每⼀节都是⼀个缤纷⼩世界,正可谓稻麦⿉稷,荷锄放归,四体勤勉,五⾕丰登。
农场⼿作的⽊头雕塑,充满拙朴的野趣五⾕园的阡陌交通(⼩编:这张太像效果图了,但真不是)2016年9⽉开幕时五⾕园场景猜猜这是什么?四叶草堂五⾕系列明信⽚—— 第三站 ——迷你果园迷你果园,顾名思义是种植许多迷你体量的果树,如果桑、核桃、柿⼦、李⼦、梨⼦、桃⼦、蓝莓、菇娘果等等。
上海市浦东新区设施农用地规划探索与思考张超亚(上海广境规划设计有限公司,201800)摘 要 设施农业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
结合区域设施农用地实际情况,按照“多规衔接、统筹兼顾、保障发展、控制总量、增减挂钩、盘活存量”的总体原则,从规划思路、规划方法、规划内容、关注重点等方面阐述浦东新区设施农用地的布局规划,提出加强设施农用地规划管理的建议:建立指标增减挂钩的长效管理机制;解决设施农用地与基本农田保护之间的矛盾;构建设施农用地信息管理平台。
关键词 设施农用地;布局规划;土地管理;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志码:C DOI :10.19415/ki.1673-890x.2018.13.025收稿日期:2018-03-06基金项目: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委员会委托课题“浦东新区设施农用地布局规划”。
作者简介:张超亚(1990—),男,河南周口人,硕士,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农业发展与土地规划研究。
E-mail: zhangchaoya314@ 。
张超亚.上海市浦东新区设施农用地规划探索与思考[J].南方农业,2018,12(13):86-89,97.第12卷第13期V ol.12 No.13南方农业South China Agriculture2018年5月 May.2018设施农用地是指设施农业项目区域内直接用于经营性养殖的畜禽舍、工厂化作物栽培或水产养殖的生产设施用地、附属设施用地和配套设施用地,农村宅基地以外的晾晒场等农业设施用地。
设施农业项目不同于一般的建设项目,其用地也不同于一般建设项目用地,符合要求的设施农用地不属于建设用地,按农用地进行管理。
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促进设施农用地建设有序发展,2010年,国土资源部、农业部下发《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55号),以进一步完善现行的设施农用地政策,规范用地管理。
上海乡村植物景观评价与设计研究刘凯【摘要】近几年来,新农村建设问题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农村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过去的"三通一平"已经渐渐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很多农村在改造中也因为搬用中小城镇的设计模式而丧失了原有的乡村气息.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保留并改善当地的现有景观资源成了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该文从植物景观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上海郊区六处具有典型代表的新农村的实地考察,以及对相关文献的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型,对上述的几处调研对象进行了客观和科学的评价.同时基于评价结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上海乡村植物配置的方法与手段.将其运用到上海市青浦区淀峰村的景观改造设计中.从而为今后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借鉴和依据.【期刊名称】《城市道桥与防洪》【年(卷),期】2010(000)008【总页数】5页(P252-256)【关键词】上海乡村;植物景观;层次分析法;景观评价;植物配置【作者】刘凯【作者单位】上海景瑞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5.12+80 引言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在城市化社会、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发生迅速、重大变化的同时,乡村景观遭受了巨大的冲击。
许多乡村发展缺乏合理有效的规划管理,导致大量优质耕地被侵占,已被农转非的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而建设结果往往走向两个极端,一是轻绿化重硬化亮化,另一个则是在绿化树种的选择上贪大求洋,盲目选择珍奇树种[1]。
这些做法显然违背新农村建设的初衷。
由此,如何完善现有的乡村景观评价体系并以此为指导思想落实新农村的景观建设显得尤为紧迫而重要。
1 研究目的和意义首先要明确乡村植物景观的相关概念。
由于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景观都是以城市为背景的,所以当背景改变时,就要先将所研究的对象进行界定,以便能以一种不同的态度和眼光看待乡村植物景观。
新时代上海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思考
王士兰;陈静
【期刊名称】《上海城市规划》
【年(卷),期】2018(0)6
【摘要】简要回顾上海改革开放40年来走过的城镇化历程.相对全国而言,上海城镇化水平较高,较早提出\"城乡通开,全市一体\"等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但是,还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中心城区和郊区乡村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以及乡村发展的不充分,已成为上海市新时代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为此,提出上海市以乡村发展为重点的城乡融合发展3大策略,先期规划建设上海休闲度假型、特色文化型、新兴产业型、宜业宜居型等4种类型美丽乡村.
【总页数】4页(P54-57)
【作者】王士兰;陈静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国际创新研究院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1
【相关文献】
1.关于北京市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思考 [J], 张政;陈喆
2.由“乡情为骨,乡韵为魂”浅谈新时代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策略--以临沂市兰陵县孙于沟村调研为例 [J], 毕士文;李鹏宇;蔡惠影
3.南京市高淳区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思考——探索大都市近郊地区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路径 [J], 李娜
4.新时代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研究 [J], 张晶晶; 邵传鹏
5.利用乡村空间资源规划建设美丽乡村的思考 [J], 谭慧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282018年以来,上海市有多个村庄先后列入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计划,分为特色农业、休闲农旅、产业融合、城郊服务、综合治理、生态保护6种类型。
崇明区建设镇虹桥村已被列为“上海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随着2021年中国花卉博览会的召开,虹桥村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乡村景观建设的必要性1.1完善乡村生态体系项目建设旨在乡村振兴的基础上提取生态要素,建立完善的生态“骨架”,并弥补虹桥村现状林地资源的断点现状,通过化零为整的方式,连接各类生态系统,对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优化崇明区生态空间,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生态示范建设区域。
1.2是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设能为虹桥村可持续建设激活产业亮点,促进高质量发展;串联精品游线,加强旅游核心竞争力;提升村庄核心竞争力,升级服务能级。
应从稳固生态基底出发,展示特色花卉品种,充分契合产业优势,为村庄特色农旅品牌的打造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创建宜居、宜业、宜游的“合美村庄”,加快乡村振兴建设步伐。
1.3有利于迎合花博村庄定位,提升崇明整体形象通过本项目建设,可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凸显虹桥村乃至建设镇的乡村风貌和产业布局特征。
通过项目建设串联村庄景点,提升景观氛围,增强花卉主题特色,迎合花博村庄总体定位,提升崇明整体形象。
2项目概述虹桥村位于上海崇明区中部,建设镇北端,北邻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与第十届中国花博会主会场一路之隔;南接崇明城区,是进城入园的必经之地。
虹桥村对外交通体系发达,区位条件优越,村内河网密布、路网纵横,河道与道路相邻而建,共用绿化带,村宅沿路依河线性分布,农田成片。
但绿化资源分散,与田、水、路、宅契合度不高,缺乏统一设计,景观感知度有待提升。
本项目实施面积14.25hm2,其中,景观林3.48hm2、其他绿化1.234hm2、防护林9.536hm2。
通过本项目建设能串联村庄自然生态肌理,营造丰富的生态空间,从而演绎乡村特色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