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狗情结”主要展现了动物形象生命文化的英雄主义的阳刚美。 选择那些青少年最感兴趣的动物世界,并能展开符合少年儿童心 理特点的想象翅膀,创造了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和使人快乐的儿 童情趣。 “猎狗情结”具体表现为,充满乐观向上的精神,以真善美的审美 理想,呼唤少年儿童对光明、正义及未来的憧憬,倡导一种积极的、 明朗的和健康的英雄主义的人生追求。 歌颂了英雄主义行为,赞美了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
《帮大象拔刺》 《保姆蟒》 《残疾豹》 《最后一头战象》 《猎狐》 《太阳鸟和眼镜王蛇》 《会做生意的狐狸》 《羚羊飞渡》
沈石溪认为在创作动物小说时应遵守的规范
(1)严格按动物特征来规范所描写角色的行为; (2)沉入动物角色的内心世界,把握住让读者可 信的动物心理特点; (3)作品中的动物主角不应当是类型化的而应 当是个性化的,应着力反映动物主角个别的 性格命运; (4)作品思想内涵应是艺术折射而不应当是类 比或象征人类社会的某些习俗.
《第七条猎狗》1985
理想型的动物小说(第一阶段) 它往往把动物在人类社会的某个特定的生活环境中,这环境或是美 的或是丑的或是善的或是恶的,让人物与动物交流感情,互相之间出 现了或爱或恨、或信任或怀疑、或报恩或复仇等复杂关系。在详 尽描绘各种动物丰富的生物属性、结构艺术情节的同时,通过艺术 想象和联想,在动物形象特定的行为中暗示出人类社会的某种伦理 品格。 尽管理想型动物小说也使动物的行为“社会人格化”,在动物形象 身上也寄寓着作家的生活理想与审美情趣,以及无限的爱与恨,但它 们是在尊重动物习性,不违背动物行为逻辑上的艺术提炼。 具有人性意识的动物形象
另一方面是在情节与场面的描绘中,融入深沉的形而上 的人生哲理的思考,从而通过个性突出、性格鲜明,具一 定灵性的动物形象来折射人类社会的特点。